没有人能在真空中生活。所以,无论是谁,都得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近日,《生命时报》联合“39健康网”独家发起了“国人社交能力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下:——Psy525.cn
1.你经常参加社交活动吗?
A.几乎每天都有 7.69%
B.一周一次 53.85%
C.偶尔会有 15.38%
D.几乎没有 23.08%
2.你常用的社交方式是什么?
A.吃饭、喝酒 46.15%
B.运动、出游等休闲活动 53.85%
C.参加俱乐部或交友活动 0%
3.你觉得自己的社交障碍主要是?
A.害羞,不善和陌生人打交道 30.77%
B.容易忽略别人感受 23.08%
C.生活、工作环境单调 38.46%
D.不觉得社交重要 7.69%
4.你希望社交能力的哪方面得到提高?
A.更好的表达能力 30.77%
B.拥有好人缘 38.46%
C.进入更高级的社交圈 30.77%
D.可以体会别人的情绪 0%
5.你觉得最难打交道的是什么人?
A.陌生人 15.38%
B.老板、领导或客户 38.46%
C.工作同事 30.77%
D.你不喜欢的人 7.69%
E.对你有敌意的 7.69%
6.你是否曾因为社交能力的问题吃过亏?
A.是 42.86%
B.不是 57.14%
在参与调查的1690人中,过半人都会安排每周一次的社交活动,形式上则主要分为两种,吃饭和出游。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杨东认为,中国人之所以选择这两种方式,主要与国人倾向于感性交流有关。不论是吃饭、喝酒,或是运动、出游,都属于人际交往中的感性方式,特别是吃饭,很多时候都是意不在饭,而在聊天。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最容易放松下来,进而建立或增加亲密感。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汤永隆也认为,一群人的聚餐行为,更利于减少不熟人之间的交流尴尬,因而会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调查发现,近七成人表示在与领导、同事或工作上的客户打交道时,觉得比较困难。汤永隆认为,是工作中的地位差异,以及可能的利益关系,导致了这种感觉的出现。相对于西方人的“对事不对人”,国人在这方面确实比较劣势,这是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差异造成的,可以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比如一起吃饭、运动等,适当改善。
不管是从采取的方式,或交往的频率上看,两位专家都认为,国人的社交能力值得肯定。对于一些想提高社交能力的人,他们建议,先要缩短物理上的距离,只有碰了面才能促进交流,而后,要想办法缩短心理上的距离。
通常来说,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寻找相同的兴趣点,学会对不同人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都可以达到加深了解的目的。“按照自己的性格特点,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社交技巧不是用来生搬硬套的。”汤永隆最后提醒。
作者简介:
周雷
已帮助过
3174人
入驻年限
10.3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