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河北邯郸市公安局通报邯山区区长张海忠身亡案情,称张海忠系重度抑郁症自杀,排除他杀可能。专案组摆出7项依据认定其自杀,推测张海忠先触电未遂后,实施割颈自杀。据资料显示,张海忠生前主抓拆迁工作,曾有传闻怀疑其身亡与拆迁项目有关。——Psy525.cn
目前来看,警方的调查和证据,说服力和公信力较强,民众应该相信警方,不要以讹传讹、混淆视听。张海忠结束生命的手法,充满了残忍和悲壮,这也从侧面映射出当时其内心斗争的激烈。尽管他选择自杀的方式离开人世,辜负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但是,毕竟,他不是背着“贪腐”行径畏罪自杀,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民众,还应该对其表示同情和惋惜。更值得深思的是,张海忠的抑郁症,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当前一些官场生态,以及一些官员的心理压力之大。如何从张海忠的悲剧中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悲剧再次上演,当是张海忠自杀事件的最大社会意义。
作为领导干部,其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作出自杀的决定,不仅仅是一起刑事案件,更是一起“政治事件”。因为,民众会对自杀官员生出好多个问号:比如为何身居高位、但心理如此脆弱;如此心理素质的领导干部,又为何能得到组织重用……这些民间质疑甚至猜忌,都会给党和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巨大的社会成本,不会因为案件的水落石出而销声匿迹。从这一点看,张海忠的选择,无疑是不负责任、不讲政治。
但是,从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而言,他的选择,又无可厚非。张海忠主抓拆迁工作。可以说,在当前的国情下,这是任何一位领导干部都不愿分管的工作。自今年6月24日以来,张海忠每天下午五点定时调度管辖区域内拆迁、土地收储工作,听取汇报,并做安排部署。在一些会议上,他经常把“打好攻坚战、突击战”挂在口边。其工作难度和强度,不言而喻。作为一个正常人,心理承压能力毕竟有限,当压垮其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棵稻草落下时,其选择用结束生命的方式解脱,不难理解。
实际上,在张海忠之前,一些官员因压力过大走上不归路,已见端倪。2009年,我国共发生13起官员非正常死亡,仅12月,就有6名官员非正常死亡,其中多数官员属于自杀。北京是较早关注官员群体心理健康的地区之一。2005年5月,北京市相关机构对200多名中年官员进行了一项定向精神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有近50%的人存在不健康倾向。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曾对媒体坦陈心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来电话。”这句简短的话语,正吻合时下多数官员的心态。在社会转型期,原有的领导模式、思维方式需要更新,跟一些打工族一样,官员同样面临巨大的职场压力和心理危机。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