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凤姐”的罗玉凤,公开的资料显示:重庆綦江赶水镇人,曾在綦江师范学校、重庆教育学院就读,获得大专文凭。她的惊人之处是各种“雷言”层出不穷,去年在网上表示“我到美国了”,并声称“出国就没有打算回去”。当然,就她近日的不检点言行来说,“回不回去”恐怕也由不得她自己了。——Psy525.cn
从常理来看,“凤姐”并不具备快速成名的资本。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极为普通的“邻家女孩”,竟然“名满天下”,而且接二连三地成为“热点人物”。那么,“凤姐现象”到底折射出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首先是“凤姐”们的浮躁心理。受某些“成功案例”的不断刺激,一些人心理失去了平衡,一天天浮躁起来,期望演绎同样的传奇。然而,“时势造英雄”,没有“时势”,只有自己另辟蹊径了。于是,“凤姐”们想到了“剑走偏锋”,他们懵懵懂懂地看到,“名”和“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出名可以获利。要发达,先成名;要成名,不能“美名远扬”,也要“臭名昭著”。敢于当众“亮丑”,只要能吸引公众的眼球、制造轰动效应,便在所不惜,甚至乐此不疲。
其次是某些民众“看热闹”的心理。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爱看热闹,“凤姐现象”再次诠释了这一特性。时至今日,有些人骨子里的这种“基因”仍然异常顽强地保持着。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当众装疯卖傻,众人便觉得十分“有趣”,兴致勃勃地围观,尤其是这个小姑娘是来自小地方的,出身卑微,长相欠佳,人们越发觉得“有趣”,把她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似乎给平淡的生活添了一分色彩。
还有就是某些媒体的投机心理。如果把“凤姐现象”称为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应属于“低俗”范畴,对“凤姐”的热捧,迎合了某些民众不健康的趣味。这一点,媒体应该是心知肚明的。然而,某些电视台、网站为了各自的收视率和点击率,刻意策划,有意引导,精心传播,在赢得商业利益的同时,忘却了媒体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