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价值观应转向幸福感 ——Psy525.cn
广州心海榕心理机构心理专家于东辉认为,“全民焦虑”的情况早就有,只是在现在集中爆发。我们处在一个焦虑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尽快地达到成功,我们对世界的期待比世界本身要高。焦虑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标准太高了。
房贷三万 目标太高容易焦虑
于东辉曾经遇到一个病人,是个公司老板,做外贸生意,收入并不固定,可他供了5套房,每个月要还3万元房贷。他的收入大部分都用来还房贷。你问他买这么多房有什么用?他也不知道。他是那种冲动型的,看到好的就买,不是炒房客,要是炒房客倒好了,不会这么焦虑。5套房里,还有一套别墅,他和妻子、孩子一家三口住在三层楼的大别墅里,接个电话还要上两层楼。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认为成功才是我们的目标。如果全民以幸福感作为目标,那情况会完全不同。
突出人群 社会精英与底层蚁族
于东辉分析,最焦虑的有两类人,一类是高层,有社会地位,有权力,是社会精英,另外一类是蚁族,很多人是农村考上大学出来的,家里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他们要买车买房。他们焦虑是因为没有退路。精英更没有退路。有一个企业中层,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学,两个人一起竞争副总的位置。他觉得对方可能上位,就没日没夜地工作加班,见到谁都讨好,结果到极限,整晚失眠,患上很严重的焦虑症。
享受当下 追求平和放松幸福感
现在认为的成功,是财富、权力的成功,而不是人生、生命的成功。
追求幸福感,重要的在于享受当下。现在享受什么?成功?成功和工作、激情挂钩,没有享受生活放松的状态。激情其实是焦虑的一部分。
很重要的一点是家庭亲密。和亲人之间的相处和谐,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同时,你还要有一个自己的心灵圈子,朋友们能听懂你。
最让人生活感觉焦虑的生活方式是指责、批评、攻击、限制、要求,如果我们能转化成放松、平和、温暖,世界会变得非常不一样。
专家解读:现代化焦虑并非中国特有
对于“全民焦虑”的概念,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岳经纶认为,“焦虑”一词用得比较矫情,其实就是“郁闷”,是公众普遍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以及对问题的无助感。
转型期成焦虑温床
岳经纶认为,焦虑产生的首要原因是,在大规模的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一切都变得不确定,公众对于很多公共政策不了解,不知未来怎么发展,缺乏合理预期。而在计划经济时代,基本的东西都能得到预期。岳经纶发觉,在改革开放以后,公众缺乏这种合理预期。第二个原因是社会风险增加,来自市场、技术、医疗等各方面的风险造就了风险社会,还是和转型期有关,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健全,使人没有保障地生活,容易焦虑。
其实,其他国家在一些阶段也有类似的问题。例如,“美国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工业革命以后也同样经历了这个过程,但是从历史的条件上来说有差别。美国是从一个没有保障的社会到公共服务和政策不断建立的过程,而中国是从过去一个有保障的时代进入一个无保障的时代,改革开放以后旧有体制解构,但没有实现重构。”
缓解焦虑需公民保障
在他的理解中,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相对稳定,是因为旧有制度还在起作用,让一部分人还是能得到有保障的生活。到了90年代中后期,旧有社会体制全面解体,社会渐渐出现焦虑感。与此同时,社会也一直在进行重构,并且出现新问题,包括经济发展、NGO组织、政府、自然各方面的问题,不免增加焦虑感。此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了,促进思想解放。当公民的权利意识觉醒,对社会问题开始进行干预和表达,但没有结果就会焦虑。
要应对所谓的“全民焦虑”,岳经纶觉得问题既然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就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解决。政府应当想办法为公众提供合理预期,让公众感觉到有保障,开放公共决策的过程,鼓励公众参与决策。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建立渠道使个人可以诉说和得到释放。另外,公民社会的建立和成熟,还有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增强等都有利于缓解焦虑。
焦虑是现代化衍生词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传播技术更新,焦虑症已成为现代化的衍生词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的焦虑症患者终身患病率为28.8%,大于1/4的人一生中至少会发作一次。美国人一向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因此,一直以来美国的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消耗非常大。在美国,心理医生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而在日本和韩国,随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高速经济发展到现今的经济不景气,社会上出现普遍的焦虑情绪以及无法承受的失败之痛。压力大导致自杀率上升。
而在2006年,香港的公交巴士上,一名乘客拍了前座一位正在打手机乘客的肩膀,请其声音小一些。不料,这位阿叔级的乘客站起转过身来,怒气冲冲地爆发了:“我有压力,你有压力,为什么要挑衅我?”“没解决”……这个视频片段,使得“巴士阿叔”成为香港人压力大之下焦虑情绪的典型代表。
作者简介:
蒋梅玲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1083人
入驻年限
10.4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