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舍得为自己花钱吗?老公总是说我乱花钱!看到这段对话时,女人们大多会笑而不语,彼此心照不宣。女人和购物,似乎天生就是一对姐妹淘。如果世界上没有女人,估计90%的商店都要关门;如果世界上没有商店,估计90%的女人都会在家憋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对姐妹淘每时每刻都能和谐相处,有时候,她们更像一对冤家。——Psy525.cn
比如,有些女人过于疯狂地为自己购买名牌衣服和化妆品;有些女人可以给丈夫买上千元的衣服,却只给自己买十几块钱的地摊货;有些女人手里攥着一把钱,愣是花不出去……这时,花钱不是一种爽快的享受,反而是种拧巴的“折磨”。
她们为何愿意在这种“折磨”中痛并快乐着?你是否知道,女人购物背后隐藏的秘密是什么?心理专家说,“会”给自己花钱的女人幸福感更高,你相信吗?
故事1 从纯爷们儿到暴露狂的败家之路
讲诉人/琳漪,30岁 大家都说我败家,是,我承认。每次打开衣柜,我都能发现无数买后根本不穿的名牌衣服;拉开梳妆台,光用了一两次就扔在那里的眼影盘就有30多个。有时,我知道不应该买,可只要店员在边上说一句“真好看”,我就控制不住自己。从我现在的打扮,你根本想不到,小时候的我又丑又像个“爷们儿”。
我爸和我妈是公认的俊男美女。在我家那一片儿,我妈就是美女的代名词。她一怀孕,就有无数人发出笃定的预测:“他俩生出来的孩子肯定好看得要死哦。”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我却丑得要死,用我妈的话说就是“一脸丧气,一点不讨喜”。因为丑,我妈打心眼里觉得我给她丢人。
一直到12岁,她都固定给我剪“小丸子”头,说这样能遮着胖脸。而且,我妈不带我去理发店,都是她自己给我剪。后来我明白了,理发店对她来说是神圣的地方,她要在那里烫最时髦的发型,享受众人的赞美。如果带我去了,她就要接受质疑的目光和纷纷的议论。我妈从没给我买过一条裙子,都是小衬衫、背带裤。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我一次次向我妈软磨硬泡,想买一件和同学一样的粉纱裙穿。
终于我妈开了口:“期末考双百就给你买。”可等我美滋滋地抱着成绩单回家后,我妈却说:“还是不能给你买,人家穿上是小公主穿纱裙,你穿上,整个一小狗熊裹纱窗。”上初一时,全年级的女生都流行偷妈妈的丝袜穿,我也偷。
我妈发现后火冒三丈,当着三姨和表妹的面,逼着我把丝袜脱下来,然后嫌弃地扔进垃圾桶,还对我吼:“我的丝袜都是高级货!再说,凭你这长相,你配穿吗?”从那以后,我对漂亮衣服基本上没有向往了。逛商场只逛运动装那一层,什么宽松、什么肥大穿什么,还特别爱穿我爸的大衬衫。
到了高中,我变本加厉,头发剪得贼短,跟着男同学一起混,被誉为班上的“第一硬汉”。高考后,我执意报了外地的学校。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个瞬间,我清楚地告诉自己:这个地方谁也不认识你,你不用再装爷们儿,不用再当“硬汉”。为了重新变回女人,我几乎把所有的生活费都用来买衣服和化妆品,钱不够了,就找各种理由管家里要。
第一次化妆,从隔离粉底到各种眼影唇彩,我一下就买了8000多块钱的。我控制不住自己,仿佛不这么做,我就完蛋了!大一寒假我没回家,谎称要在这边打工,其实是去医院割双眼皮、做抽脂手术。当疼痛一波波向我袭来时,我竟然有着巨大的快感,十分享受面目全非的自己。
大一暑假回家时,连我妈都认不出我来。我穿着露胸露背的连衣裙,踩着高跟鞋,烫着大波浪,扭着进了家门。我妈看了我这副样子倒没说什么,只是第二天就把她的大波浪剪短了。即使我变成这样,她也以和我有着同样的发型为耻!那个暑假,我震惊了所有高中同学,也承受了我妈将近两个月的冷嘲热讽:“都是名牌管什么用啊,金子堆金子就是美?再贵,你不会搭配也是一个土字!”
我压根儿不想管她说什么,并一发不可收地买名牌上了瘾。工作后,我挣得不少,但基本月光。我把所有的钱武装在外表上,其他的一切都可忽略。我知道“美女”只是个泛称,是个女人就是美女,但仍然陶醉在店员一边叫我“美女”,一边温柔地为我包衣服的感觉里,以致于就算在淘宝能买到便宜货,我都不愿意省那份钱。这样的我,是不是挺变态的?
专家点评宫学萍(心理咨询师) :琳漪的妈妈是个典型的“自恋母亲”,在她看来,孩子不是人,连物件都不是,而是用来增加她的价值感的东西。琳漪的出生就像老天爷扇了她一巴掌,对于这个没法帮她“争脸”的孩子,她恨不得孩子根本不存在。
妈妈不允许琳漪有自己的愿望,而是告诉她:你唯一要干的事就是遮丑。而且妈妈这么说时,孩子似乎不应该难受,谁让你长得丑呢?所以琳漪长大后,自身的价值感不是低一点的问题,而是负能量。
她同样会用讨厌的眼光看自己:你为什么这么丑?如果你漂亮一点,妈妈就爱你了。于是她拼命花钱让自己变漂亮,买衣服,买化妆品,甚至整容,整个购物行为已经有一点强迫的意味。她这么做,无非是想对妈妈说:妈妈你看看我,我都这么漂亮了,你可不可以喜欢我?这个“妈妈”不一定是现实中的母亲,而是她内心代表着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赏的那部分。
琳漪的“硬汉”举动是一种极端的逃避。本来女人是个多元的标签,代表着母性、善良、温柔、美好等等,但在妈妈眼里,女人是单维的,就分为两种:漂亮和不漂亮。在这个维度里,琳漪永远都是失败者,只好逃到另一个世界:我是个爷们儿,你不能说我了吧?
一个人逃开自己的身份时,看起来是主动的,其实是悲伤的,因为她原本的身份抛弃了她,她没得选。所以当她可以选择回到女性身份时,会拼命打扮自己,想成为这个世界中成功的、有价值的一员。
琳漪所有的购物行为都是为了解开童年的心结,在这种心理下的消费毫无理性可言。她不是为了东西埋单,而是为了那一瞬间别人欣赏她的眼光埋单。如果琳漪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全面地认识女性世界的标签,或许她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欣赏自己,更加理性地消费。
故事2 总也花不出去的钱
讲诉人/小诺,32岁 都说女人爱买衣服,可对我来说,买衣服曾经是个很大的障碍。这也许和我的“跟屁虫”生涯有很大的关系。我有一个大我4岁的姐姐。小时候,我穿的都是姐姐的旧衣服;读中学后,我所有的衣服都是姐姐挑选的。因为和姐姐读的是同一所学校,妈妈干脆把我的零花钱都交给姐姐保管和支配。
有了姐姐的照顾,我觉得一切都很省心,等去外地读大学后,省心就变成了窝心。开学第一个周末,同宿舍的女生去商场采购,买回一堆花花绿绿的衣服。看着她们穿新衣服,我顿时心生羡慕。第二个周末,我带着几百元钱去商场,可面对款式各样的衣服时,我挑花了眼,看看这件,又放下那件,怎么也拿不定主意。
那天,直到纸币被我捏出了汗,商场快要关门了,我也没把钱花出去。大学第一学期,我一件衣服也没买,生活费倒是攒下不少。妈妈夸我懂事,我却觉得自己很笨。临近开学时,姐姐给我买了一年四季的衣服,整整8套。她担心地说:“姐不能陪你一辈子,你总要学会自己买衣服。”
回到学校后,我给自己定下目标,每月必须花200元在购买衣服上。一开始,我拉上好朋友一起去买,她说好,我才敢买下。可好朋友属于娇小型,而我长得瘦且高,结果,她挑的衣服根本不适合我。于是,我打算自己去买衣服,看到喜欢的就打电话给姐姐,说清楚款式、颜色等特征,然后问:“姐,我挺喜欢的,你觉得行吗?”“喜欢就买。”姐姐鼓励我。可我还是下不了决心,在商场犹豫了很久,还是没买下那件衣服。
我把心一横,干脆去了超市,甭管买什么,今天必须得把这些钱花掉。半个小时后,我拎着一堆日用品和零食,心里畅快了许多。那一刻我发现,花钱的感觉其实也很爽。有了这种感觉,我对于花钱也有些开窍了。我用自己的方式,渐渐学会了为自己购买东西,但在买衣服上还是比较谨慎,会精挑细选、反复比较,得到朋友的肯定后才放心购买。但总算,我可以把钱花出去了。
毕业后,我拒绝了姐姐托关系帮我找的工作,离开家乡在外闯荡。我学会了独自面对人生,也变得自信起来。如今,我可以轻松自如地替自己和家人买衣服。想起20岁时的我,从攥着钱却花不掉的忐忑和不安,到终于成功为自己买衣服的过程,我忽然为此而感动。因为能够坦然地为自己花钱,是我迈向独立的第一步。
专家点评宫学萍(心理咨询师) :生活中很多能力要从小学习,包括怎么花钱,怎么和钱相处。显然,小诺在这方面的能力要差一些。她的生活被姐姐包办,妈妈也认同了这种方式,可以肯定,除了花钱,在其他很多方面,小诺也都是听姐姐的;在人生的很多其他方面,她也是缺乏主见的。
当家庭中的某种功能被一个人过度承担时,另一个人在这方面的功能自然会弱化,小诺不会花钱,就是这样来的。妈妈和姐姐的做法,看似是对小诺的照顾,其实是对小诺的挫伤,她们在用这种行为告诉小诺:你不行,你没有权利做。而从小被母亲忽视,只能当姐姐的跟班,也会使小诺的自我价值感比较低,长大后觉得自己“不行”。
当小诺和姐姐分开后,她对于花钱的无力感就凸显出来,导致她就算规定自己要花200块钱,最后都花不掉,不仅因为她不会买,也因为她不敢买:我怎么能不经过姐姐的同意就花钱呢?
好在,小诺有独立的愿望,比如她拒绝姐姐给她安排的工作。有了意愿才有可能成长,行为也才可能发生改变,她在花钱方面的突破,正是她寻找自我价值感和独立人格的表现。
作者简介:
蒋梅玲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1083人
入驻年限
10.4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