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脆弱,加上生命意识淡漠,当然觉得自杀是最好的解脱方式。”——Psy525.cn
2006年12月13日下午5时,昆明一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四女生高淇(化名)从7楼的宿舍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22岁零7天的生命。青春的瞬间消逝引来无数叹息和惋惜。
这名已经报考中科院研究生的女孩子,在给父母的遗书中,诉说自己两次遭到强奸,“我没有办法承受身心上受到的玷污,我走了”。
“她没有跨过这个沟”
在老师眼中,来自山东武城县农村的高淇是个善良朴实的好学生。一名相熟的同学回忆说,高淇学习十分刻苦,立志考中科院研究生,每天去图书馆复习备考。此前没有见过她与别的男生交往。她的突然离去让周围的人都一时难以接受。
由于“强奸”情节的证据有限,警方暂时未予立案。学校通过走访调查,认为高淇与该男生是恋爱关系。学校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个悲剧是高淇的情感因素导致的,“她没有跨过这个沟”。
有知情人分析说,两人可能陷入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中,就算第一次确实是该男生以暴力胁迫高淇就范,而她出于种种考虑没有报警;但第二次高淇再去他的宿舍,就说明她非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可以确定的是,高淇发现自己怀孕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也没有告诉第三个人。
高母李风芹后来回忆,大约去年11月时,高淇好几次在电话中哭着说想家,追问下却什么也不肯说。让这位母亲后悔不已的是,她当时并没有多个心眼向学校反映女儿的反常表现。
直到去年12月12日,该男生不得已下向学校报告。在这之前,老师和同学都以为高淇的情绪异常不过是考研压力太大所致。
校方说,在给高淇做思想工作时,高淇表示能够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但是她后来情感上出现了反复和波动。”
“现在大学生都可以结婚,谈恋爱学校怎么干涉?”校方负责人说,学校只能在教育、管理方面尽到最大的努力,开设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恋爱婚姻等方面的讲座和咨询,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她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悲剧。”
这种欲语还休、遮遮掩掩的“性教育”强调从伦理道德层面训诫学生“不可以”,却不告诉学生如何防范危险,如何减少伤害。因此,一个既成的恶果就是,第一次被胁迫发生性关系后,也许出于害怕或羞耻,高淇没有报警;而当她发现自己怀孕后,却不懂得及时处理。
心理专家分析说,从后来两人仍保持来往来看,高淇对该男生可能有一种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的复杂情感,有对异性的好奇,有肌肤接触的恐惧,而被玷污的受辱感最终占了上风。“‘不可以发生!一旦发生,你就毁了’,这其实就是现有的‘性教育’给人的心理暗示。”
在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里,高淇如果找人倾诉,也许会缓解压力和内心的郁闷,获得帮助,从而改变生命轨迹。但“她的性格可能比较封闭和偏执”。遗憾的是,亲友和同学都忽略了她的种种变化。
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约占死亡人数的26.04%。学习压力、精神疾病、情感挫折、就业压力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2006年的每个月都有此类新闻见诸报端,仅在2月份,某农业大学短短10天内就有4名学生自杀。
“心理脆弱,加上生命意识淡漠,当然觉得自杀是最好的解脱方式。”专家呼吁,“高校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机制不该再是纸上谈兵了!”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