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宝贝,我们就要搬家了。你爸爸和我经过了长时间思考,我们觉得搬到新家对大家都有好处。尤其是我,可以离公司近一些,这样就不会在路上花太多的时间,就不会太疲劳,就能有更多的时间,跟你和爸爸在一起……”有很多父母意识到对宝宝说话有益孩子的成长,因此连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说给孩子听。——Psy525.cn
就语言对孩子的重要性,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对双职工夫妇生了孩子后,由于担心幼儿园照顾不周,就将孩子送到家乡,由家里唯一的老人—聋子奶奶看着,他们夫妇每年回去看望一次。尽管奶奶家生活条件很不错,孩子的身体长得也很健壮,但由于缺乏语言交流和人际交往,这个孩子的思维迟钝,语言发育迟缓,呆板、无知,上学后成了班里地地道道的差等生。
语言的发展对孩子的思维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这让一些父母为此深感内疚和焦虑,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与宝宝交流。
精神分析师克萝德·阿尔莫(Claude Halmos)回顾说:“儿科专家和精神分析师唐纳德·温尼克特(Donald Winnicott)与弗朗索瓦兹·多尔托(Francoise Dolto)让我们懂得婴儿也是完整的个体。”多尔托曾在《儿童的几个重要阶段》一书中强调:“从受孕开始,人就是一种语言的生命”。她认为,当孩子还在子宫里时,语言就已经开始建设儿童的未来。
在她的书中,可以找到大量的例子,证明“真正的说话”对宝宝大有益处。比如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位母亲精疲力尽地来到诊室寻求帮助,因为她的宝宝自出生以来,每天晚上都会惊醒很多次。经过交谈,多尔托了解到这个宝宝本来有一个哥哥,可惜出生不久就夭折了,这个宝宝的名字本来是属于哥哥的。这件事情父母从来都没有跟宝宝说过。于是多尔托让这位母亲安慰自己的宝宝说:你哥哥没有生你的气,他愿意把自己的名字给你用……踏踏实实地睡吧,妈妈不会认为你已经死了!这一席话显然被孩子听到了心里,于是宝宝放心地睡着了,而且连续睡了十几个小时。
阿尔莫强调:“跟宝宝说话,并不是只说那些重大的事情。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对他/她畅所欲言,就像面对身边其他心爱的人那样。”实际上,说话并没有治疗作用,但对于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神经精神病专家鲍里斯·希鲁尔尼克(Boris Cyrulnik)指出:“如果跟宝宝多说话,宝宝会更强烈地感觉到父母的情绪,这会让他们的记忆力变得活跃,促使负责听力的大脑颞叶区转化为语言区。”但在说得过多和过少、说得好与不好之间,平衡并不容易找到,尤其是那些年轻的母亲,她们经常焦虑不安,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而且被各种育儿书籍中的不同观点弄得无所适从。
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索菲·马丽诺普洛斯(Sophie Marinopoulos)惋惜地说:“泛滥的心理学知识平添了她们的内疚感,甚至使某些母亲不敢哭泣,因为担心自己的负面情绪会给宝宝造成创伤。”
简短易懂的语句
因此,有必要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之上—坚持跟宝宝说话。多尔托坚定地认为:“孩子能够懂得别人发自内心的语言,因此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而不能只是自责。”马丽诺普洛斯认为跟婴儿说话的作用无出其右,她说:“当我们和宝宝说话时,声音都会不自觉地变得轻柔,就像面对恋人一样。我们其实没必要总是用儿化的语言,将小猫称为‘咪咪’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重复宝宝发出的声音,模仿宝宝发出的气息,也是一种让宝宝学习的方式。”要对宝宝说真话,尽量说简单的话。雷吉娜·泽克利于斯泰尔(Régine Zekri-Hurstel)主张:“跟宝宝说话时,应该尽量使用现在时,因为宝宝还没有形成过去和将来的概念,这种状况一直会持续到2岁左右。”另外,她还建议最好使用简短的肯定句,比如对宝宝说:你看这条小狗!而不要说:你看见了这条正在吃骨头的小花狗吗?
几乎什么都可以说
说真话要求对宝宝说出一些我们难以表达的事情。阿尔莫认为:“婴儿能够感觉到父母的焦虑情绪,有时候会因此自责。因此,对宝宝说出来,做一些必要的解释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28岁的辛欣作出的选择,她说:“产后,我有一些抑郁。我对女儿豆豆解释说这不是她的错,但她需要对我宽容一点,因为我正在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在对女儿说话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更像成年人了。对宝宝解释,其实就是告诉宝宝:我的忧虑,我自己能搞定,你丝毫不用担心。”
不过,马丽诺普洛斯也提醒我们说:“确实什么事情都可以跟孩子说,但从优先程度来看,首先应该让他们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有所了解。”葬礼、搬家或父母的离婚都应该成为解释的主题。多尔托主张应该让婴儿参加亲人的葬礼,以便于孩子“像一个完整的人那样,建立与家庭的紧密联系。”但把成年人之间的秘密说给宝宝听,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多尔托指出,这就是所谓“没有尊重宝宝的私密空间”。因此,父母不要把宝宝当作自己的知心人,把所有的心里话都倒出来给宝宝听。
给父亲留出位置
34岁的物业管理负责人李安说:“当儿子含含还在他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就开始跟他说话了。比如‘小家伙,你好!我是你爸爸,我们都迫不及待想见到你。’”母亲们需要注意留出一定的位置,让自己的伴侣跟宝宝说话。
父亲的位置,可以在日常的语言中体现出来,有时候还可以用不言明的方式。阿尔莫建议:“当母亲说‘我的宝宝’时,应该让孩子理解成‘我和相爱的人生下的宝宝’,而不是小女孩所说的‘我的洋娃娃’的那种所属关系。宝宝应该是爱的主体,而不是拥有的客体。”对于32岁的中学教师朱迪来说,这意味着要让孩子在父亲不在场的情况下感到父亲的存在,她说:“我丈夫经常出差。
因此,我经常对宝宝说起他的父亲。比如:‘啊,你喜欢芹菜泥!爸爸也是,他也喜欢这种蔬菜。’这些话看起来平常无奇,但对于我来说,这就是给丈夫留出位置的方式。”
语塞的时候
如果不知道说什么怎么办?30岁的律师李莎有一对刚满周岁的龙凤胎,她就有过这种苦涩的感受。她说:“我强迫自己跟他们说话,因为我知道应该这么做。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并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马丽诺普洛斯认为:“必须弄清楚这些母亲为什么难以表达。”阿尔莫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说:“这些母亲通常在婴儿时期,没有听到父母跟自己说足够多的话。”不过,没有必要因此慌乱,难以对宝宝表达并不意味着母亲难以与宝宝交流。多尔托曾经说过:“对宝宝说话很重要,并不是因为宝宝能够听懂,而是宝宝需要得到充满关爱的语言的包围。”
因此,至关重要的不是说话,而是交流。希鲁尔尼克肯定地说:“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一个眼神或一个搂抱有时候胜过千言万语。另外,马丽诺普洛斯还观察到,“甚至有些母亲因为说得太多让宝宝感到厌烦。”所以,把动作融入到语言当中非常重要。泽克利于斯泰尔解释说:“对宝宝说‘我们要出去玩了’,但给孩子穿上衣服却不是为了这个目的,那么这样的语言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必要不断对宝宝重复说“我爱你”,那样会让孩子感觉透不过气来。阿尔莫特别强调:“爱,是辐射出来的,无须过于形式化,宝宝也能感受到。”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我们也可以借助别人的语言。儿歌、小调、小故事都能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宝宝也能完全被我们的“音频”所覆盖。泽克利于斯泰尔指出:“70%的婴儿大脑都对节奏敏感。”李莎就是这样找到了当一个好母亲的途径,她说:“我在说话和歌唱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式,心里感到好受多了。我给他们创作了一些小调,比如按照迈克尔·杰克逊早期的《我想要你回来》的曲子,给儿子皮皮编了《我的小皮皮》。”阿尔莫总结说:“实际上,当母亲对如何跟宝宝交流不再有迟疑的时候,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见证:多亏了胎中触摸法,我们可以无声地交流
安敏,37岁,儿子亮亮2岁
有位朋友跟我说起了胎中触摸法。她说自己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宝宝经常在肚子里用力地蹬腿,让她非常难受。后来在参加一次培训的时候,教练让宝宝的父亲把手放在她的肚子上,宝宝马上平静了下来。这让我非常感兴趣,因为胎中触摸法可以将父亲也纳入进来,而通常在怀孕期间父亲几乎是无法介入的。在接受培训的第一堂课上,教练演示了如何跟宝宝“打招呼”。我们把手放在肚子上,缓慢地移动,观察孩子的反应。我丈夫第一次感受到了胎动。参加了几次培训课后,我并没有体验到与宝宝之间的明显互动,但我们觉得胎中触摸法让我们能有一段时间,充分享受3个人之间的交流,通过这种隔着肚皮的无声接触,我和丈夫能够更好地思考如何迎接和准备这个家庭新成员的到来。
作者简介:
谢余芳
已帮助过
2人
入驻年限
8.3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