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地震带来的心理学思考

地震灾难所带来的心理影响是如何的呢?——Psy525.cn

一、 突发性灾难事件

突发性灾难事件指的是灾难往往是突然发生的,顷刻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这类突发事件需要有及时的应对策略,包括社会救援系统和心理社会干预系统,尽可能减少伤亡和心理社会后患。

二、 灾难发生后心理社会干预的重要性

灾难对受灾人群的心理社会影响是复杂和沉重的,如果不加以及时处理,会带来长期和不良的后果。灾难应激应该理解为对灾难事件的正常反应。多数研究指出,灾难事件发生时是进行危机干预的最佳时刻。

在灾难发生时,大多数人不会变得无能为力,只不过短期内处于不能应付和心理失衡状态,通过心理社会干预使他们增强信心和应对能力,就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心身健康水平,预防突发性灾难所导致的心身障碍的发生。

三、 哪些人群需要心理社会干预?

第一级:直接被卷入大规模灾难者。幸存者需要及时的心理社会援助。

第二级:与一级受灾者有密切的个人和家庭联系,可能遭受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者。幸存者需要心理社会工作队的援助,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

第三者、从事救援或搜寻的工作者,帮助进行重建或康复工作的成员和志愿者。

第四级、受影响区域以外的社区成员,他们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他们可能隶属某些组织,这些组织对灾难的可能原因负有一定责任。

第五级、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第六级、不同人群的混合,在家中等候消息的与第三级受灾者(但处境安全)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如救援或搜寻工作者的家属。

四、 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心理社会干预的常用方法

目前运用较多的突发事件应激晤谈技术(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CISD)

进行CISD时每组人数以8人左右为宜,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组织,全程过程约2-3个小时,分6个步骤。分别由导入期、事实期、感受器、症状期、辅导期和再入期组成。其中感受器是当事人情绪最强烈的阶段,不仅要说出在应激事件中最初及最突出的想法,由事件引发的想法的改变;还要表达出情绪,帮助参加者识别事件中的强烈情绪,并指出情绪反应是对非常情境的正常反应。在这个阶段,相当多的参加者都会哭泣。要特别注意参加者暴露出的内疚、自责等感受。要及时地给予关怀。此阶段情绪的识别与讨论是创伤愈合的重要环节。

五、 地震引起的社会心理冲击的特征:

地震引起的社会心理冲击的根本原因是破坏性地震本身。包括外伤和内伤。外伤是一种硬冲击,客观上破坏严重,构成客观原因。内伤是一种软冲击,主观上的心理创伤,包括恐惧感、孤独感、失落感,构成主观原因。

心理特征来说,包括需求层次的降低、需要内容的一致化、潜在要求的明显化、自我意识的双向变异和离轨意念的萌动。其中离轨意念的萌动又分为弱化表现(依赖性增强、自信心减弱、自控能力降低)和强化表现(责任感升华、离轨欲望萌动)

从行为特征来说,包括亲合力增强(亲合联系的选择性降低、亲合目的单极化、亲合需求的相互性)、行为的趋同性倾向(行为目的趋同、行为动力的趋同、行为表现特征的趋同例如盲目避震)、从众行为和异常行为(即离轨行为,包括超级越轨、违规离轨如谣传、情绪性离轨如丧失生活信心、大吃大喝)

地震引起的社会心理冲击,具有冲击强度大,冲击时间长,冲击范围广的特点。它不仅在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区对地震灾害起了放大作用,由这种冲击造成的人们心理创伤将在相当范围、相当长时间内保存下来,其衰减有明显的迟缓现象,只要外界一有某种刺激,这种冲击形成的心理创伤就有可能造成新的甚至是“无震”的地震灾害。

六、 地震引起心理反应的部分效应

1. 恐震效应。

一次大的灾难性地震,不仅夺走了许多无辜生命,给不少家庭和整个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使人们对地震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蒙上一层阴影。如唐山大地震,瞬息之间使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夷为平地,40余万人非死即残,7000多家庭断门绝烟,在人们的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创伤。在这种潜在心理的作用下,加上人们在遇到危险时本能地想要逃离危险的条件反射,使人们在遇到大地强烈摇晃时失去平静的心情,思维产生混乱,即使某些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由于受周围紧张气氛的影响和从众心理的驱使,心理上也难于保持平静,加上本能的生理、安全需要为目标,导致一时自我失控的行为动机,引起不恰当的避震行为,如盲目外逃、跳楼等,还有不少心血管病者因受到惊吓而致死。这种现象称为恐震效应。由于这类效应,地震发生后,灾害就大大放大了。

2. 谣言的形成和传播效应

一次有一定影响的地震发生后,往往会出现地震谣言或误传事件,而且会在相当大范围,相当长时间内流传,这种效应称为地震引起社会心理冲击的谣传效应。这种效应往往形成“无震”的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不可等闲视之。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大半个中国的居民受到地震的惊恐,恐震心理严重。稍微年长的人都记忆犹新。

3. 抢购效应

这种效应也是上述效应的直接结果,往往给市场带来很大冲击,形成某些商品脱销和人为的市场紧张,而反过来又加剧了上两种效应,使人们心理更为紧张。

4. 破坏效应

地震发生后,社会控制机关削弱(特大地震后甚至解体),社会的权威性、威慑性降低;人际制约放松,社会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力降低;由自我意识弱化带来的人们自我控制的放松甚至瓦解,造成离轨意念的萌动而发生越轨行为成为震后的破坏效应。

总之,地震引起的社会心理冲击造成的效应方方面面,具有一定规模,不过上述几种效应不能绝然分割,经常混在一起,同时出现,互为因果,互相激活,彼此联系在一起。

七、 心理创伤度

心理创伤度是一种综合残留,是灾害在人们的心理上留下来创伤的衡量程度,它包括认知、情绪反应、行为意向等各方面的心理创伤。心理学把个人所处的情境和真实的感觉定义为“心理创伤事实”;个人评价自己在地震中所经历的事实所产生的认识与感觉,定义为“自我创伤感”。

地震烈度表一样,我们可以把心理创伤的程度用心理创伤度表来表示。我们把地震袭击后人的认知、情绪反应和行为意向作为心理创伤度的三项主要指标,根据情况,我们划分为四度:

一度:无明显心理创伤。在认知方面,对地震消息无明显了解欲望,持无所谓或根本不想知道的态度。在情绪上没有任何害怕的反应,对地震事件表现得无所谓也不担心。在行为上表现出平静、镇定,没有应急行动。

二度:有稍明显的心理创伤。在认知方面,对地震消息有一定兴趣,大部分人认为过几天知道也行,只有少数人想立刻知道。在情绪反应上不太害怕,在态度倾向上对地震事件不太担心,但也有人有些紧张,有些不明确但又有些难忍的不适体验,有些忧虑。行为意向上有缓慢的应急行动(如走动)。

三度:有明显创伤。在认知方面,对地震消息大部分人想立刻知道。在情绪反应上大部分人感到害怕或较害怕,表现得慌乱、烦躁。在态度倾向上表现得担心和较担心。在行为意向上表现得反应急切(如奔跑)

四度:有严重的心理创伤。在认知方面,几乎所在的人都想立刻知道。在情绪上,几乎所在的人都感到非常害怕、恐惧和惊恐(一种骤然爆发的急性恐惧)、哭叫。在态度倾向上表现出极为担心、甚至痛苦、生气和愤怒。在行为意向上发生过激行动(如跳楼等)和其他一切无意行为。

资料表明,地震时社会心理冲击引起的震亡率相对于建筑物直接把人砸死的震亡率大得多,因此地震时错误反应,例如跳楼、急奔外出、挤在狭窄处、门口、楼道是造成高震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若临震不慌,采取正确的避震行为,可大大降低震亡率,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若能从软科学方面作适量的工作可引发出在硬科学上要大量投资才能取得的效果。

八、 地震冲击的心理反应

中国的资料表明,受到地震袭击时,人们恐怖感主要不是由于地面震动所引起,主要是由于对以往地震灾害的记忆所引起,不过地震动是一种重要的诱发因素。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研究了地震动作用下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对120个被试进行了试验,被试中有大学生,有亲身经历过地震,有参加过地震现场调查,有缺乏对地震感性认识但真正从事地震理论研究的,因为是用严格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实验表明,地震对人的恐惧心理不完全是地震地面运动引起的,恐惧心理不是起因于物理原因,足要是由人们对以往灾害性地震产生的房屋倒塌、人员丧生的恐怖情形的记忆,在一定的地震地面振动诱发下产生的。单纯的地震地面震振动不论多大,均无法使人产生强烈的死亡恐怖感,它起源于心理原因。俗话说“心病尚需心来治”,这就给减轻社会心理冲击,减轻灾害指出了具体的方向,

作者简介:

刘晓玲

已帮助过

1099人

入驻年限

8年

预约咨询

私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地震带来的心理学思考  心理学  心理学词条  地震  地震词条  带来  带来词条  思考  思考词条  
综合

 减压大比拼:哪种心理方更实用

 压力来袭,深呼吸、练瑜伽或者找人倾诉是最有效的方式吗?未必。美国《预防》杂志近日报道,对抗压力有时可能需要换个心理角度,接受些新概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