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遇到孩子升学、单位分房这样的“大事”,国人往往能舍了面子,挤破头似的四处求人,可偏偏在一些小事上张不开求助的嘴。近日,《生命时报》联合39健康网、搜狐网健康频道进行了一项600多人参与的调查,发现愿意经常求助的人仅有30%,愿意向陌生人求助的更是只有20%。遇到小问题,人们更倾向求助家人和朋友。许多人连借用同事的网银买张火车票也不愿开口。——Psy525.cn
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人们开口求助呢?调查显示,45%的人害怕欠别人的,35%的人担心被拒绝。在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看来,的确不排除有些人是因为内向、不自信而不敢求助,但问题更多源自国人的传统观念。王国荣说,中国人打骨子里“爱面子”,不愿承认自己是弱者,生怕被人看作无能,更怕被别人拒绝。国人“独善其身”的传统也使得很多人怕麻烦,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这种思维的暗示下,需要求助的人往往顾虑重重,宁愿求助不言不语的机器,认为这样至少不会被拒绝,也不会给人添麻烦。
没有人能在任何方面都出类拔萃,懂得求助是一种优点。美国哈佛大学调查发现,乐于求助的人在工作中往往事半功倍。在求助这件事上,最健康的心态应是“别人可以拒绝我,但我不能不求助”。下面的一些小技巧能改善你求助时的心态:
1.判断是否需要求助。独立并不是坏事,所以求助前最好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件事是否超出我的能力?这件事是不是非做不可?如果解析都是肯定的,那就求助吧。
2.选择适当的求助对象。如果是专业问题,要找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人;一般问题则可选择性格热情、与你关系不错的人。
3.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求助要选在别人恰好方便时。比如在别人正伤感时,要求对方帮自己筹划婚礼显然是不合适的。
4.使用恰当的方法。求助时要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给对方足够的尊重,说话有礼,如“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这个我真的不太会,能教教我吗”。求助时要让对方有拒绝的空间,表示“你没时间帮忙也没关系,我知道这不太容易”等。
“当你认为自己可能给对方添麻烦时,不妨也身体力行地多帮助其他人,让这种正能量传递下去,社会就不会再冷漠了。”
作者简介:
吴芳
已帮助过
12人
入驻年限
8.9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