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5岁男孩被妈妈捅伤腹部 家暴父母的6大心理危机

 ——Psy525.cn

       男孩伤口有2厘米长

        昨日上午8时许,西安城南东三爻村村民汪某家里传出吵闹声,随后,120和辖区的公安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的民警赶到了现场。120急救人员从汪某家里将一名男孩抱出来,孩子腹部都是血,不住地呻吟着:“疼”。而汪某的妻子任某也被警方带回调查。

       男孩童童(化名)今年5岁半,上幼儿园,他的腹部有明显的刀伤,伤口有2厘米长,丈八东路上的中国兵器工业521医院急诊科的医生进行了简单处理之后,男孩被转往胸外科住院部准备手术,因为医生担心对内脏有伤害,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孩子一句话惹得妈妈不高兴

       上午10时许,童童躺在住院部的病床上,双手搭在伤口附近。“早上妈妈叫我起床上学的时候,我说了句,‘你说话不算话’,她就生气了,说,‘不送你了’,然后她就离开了。”童童说,她去送另外一个小孩了,那是父母朋友的小孩,由妈妈代管。一会儿,任某回来之后,看见孩子穿着衣服坐在炉子前面,就说那是她的衣服,然后拿起火钳打娃,“我说,要打出去打,她就把娃拖到二楼的走廊里了,又是脚踢,又是拳打,跟大人打架一样,几分钟后,她走进房间里拿了一把水果刀,向孩子腹部捅了一刀。”汪某说。孩子被捅伤之后,父亲汪某报了警。

       丈夫称妻子经常殴打孩子

       36岁的汪某称,妻子是二婚,童童是他们唯一的孩子,他平时在外面跑车,不太回来,妻子在家经常殴打孩子,“也不知道她哪儿来的那么大的气。”一边说着,汪某卷起童童的裤腿,让看孩子腿部的淤青。汪某说,另外一个孩子是朋友家的,朋友最近有事,就托给他们照看。他承认他们经常吵架。

      为什么要说妈妈说话不算话呢?童童说,妈妈说好当天早上给他穿衣服,但是并未兑现。

      孩子内脏无损,母亲被带回

       在任某被带往公安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之后,显得很悲伤,一句话都不愿意多说。警方了解到,昨日上午,任某和汪某还因其他琐事争吵。

       汪某家附近的商户称,知道童童被妈妈捅伤了,可是究竟为什么,却不清楚。有村民闻知此事后,很唏嘘,“孩子是无辜的,母亲能有多大的气啊?要对自己的娃动刀子!”童童在医院手术检查后,所幸内脏并未有损伤,但是还需要住院留观几日后才可以出院。

       昨日下午,汪某前往派出所称,他不报案了。由于童童的伤口很小,警方认为任某的行为不构成伤害,就让汪某将妻子带回。

       这起让大家感到震惊的事件中,孩子的母亲没有受到任何惩戒,父亲也觉得是家庭琐事,过去了就算了。孩子此前曾被母亲打骂不止一次两次,因此,让人不得不对孩子以后的安全表示担忧,母亲因为小事对孩子拔刀相向,孩子如果再次说了令她不满意的话呢?未来,让人不得而知,也不愿想象…… 下面,从心理角度,希望父母可以了解并认识到施暴行为的心理原因,进行有效的自助和他助。

       心理一:生存压力让孩子们成了他们的“出气筒”

        施暴者一般文化素质不高,或出自收入不高的家庭,他们多半居住在城中村、城市近郊或农村,生存的巨大压力如大山般压在他们身上,他们缺乏情绪管理能力,找不到压力释放的正确渠道,调皮的孩子会很容易成为他们的“出气筒”。

      心理二:施暴者往往受过父辈的施暴,他们行为来源于原生家庭的“潜心理”

       所谓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的家庭。现在很多家暴中的施暴者行为,更多是来源于其原生家庭,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挨打过,小时候也曾受到过伤害,长大成人,当他们自己有了小孩时,他们就会从一个家暴的受害者演变成一个“施暴者”,这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潜意识”的心理行为,除此之外,他们也往往受到父辈们“棒子”思想的影响。

       心理三:“孩子是自己的”的强权教育的“霸意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生的老师,更是孩子永远的榜样,家长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心理,让很多家长会有一种“孩子是我自己的”的强权教育的“霸意识”,而缺乏一种正确的家庭教育意识与方法,在教育孩子上,他们是想骂就骂想打就打,忽略了孩子其实更承载着许多他们的愿望与梦想,比如传宗接代,等等,只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也忽略了孩子的主权意识,孩子从出生那一天就是一个独立的人,法律也赋予了他们最起码的生命健康权利,而这一点正是被施暴者所据为己有,感觉到打孩子就是在自己的东西一般,毫无一点悔意。

       心理四:法律对“家暴”的制止不力,他们就有一种“侥幸心”

        当今我国虽有《未成年保护法》《婚姻法》等多部法律明确有保护孩子,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真正能给到施暴者以法律制裁的,还不足以严厉,而等达到犯罪的程度,孩子就彻底成了“牺牲品”。更何况,在我们的周围,绝大多数人遇到“家长打孩子”的事情时,都会袖手旁观而认为是别人家的家事,自然,家暴发生的场地也是在家里,注定了它的隐蔽性,也给取证带来一定的难度,即便有伤也在孩子的身上。而在香港,法律是可以剥夺施暴父母的监护权的。

       心理五:孩子幼小不敢反抗,其他家人不敢吭声,助长了施暴者的“惯性”

       纵观虐童案,绝大多数施暴者施暴行为都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期的、习惯性的,这是因为作为受害着的孩子年幼不敢反抗,其他家庭成员迫于施暴者的暴躁脾气而不敢吭声,害怕离婚等,甚至还为其教育手段叫好,都助长了施暴者的淫威,也纵容了他们养成了打孩子的“惯性。其实,家庭暴力,无论受害者是孩子还是大人,第一次处理家庭暴力的方式特别重要,几乎能成为这个家庭往后固定的“化解模式”,很多时候,只要受害者本人或其他家人敢于出来反抗,或采取向邻居、长辈求助、报警等方式都能够及时的制止住施暴者的行为,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心理六:受虐孩子背后的夫妻关系的“恶变”

       夫妻关系是孩子一辈子最好的礼物,孩子更是夫妻关系的“晴雨表”,特别是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重男轻女思想比较浓郁的家庭。细数这起案件,看似是孩子引起的,而从深层次来说,是与夫妻关系有着密切关系的,在他们这些夫妻关系中,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沟通模式,更没有一套适合彼此的夫妻冲突化解模式,夫妻关系自然就会有一种潜在的危机,这一点似乎可以从孩子受到伤害后非过错方的态度中看得出来,他们的沉默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麻木,每一个虐童案的背后其实都会有一个足以让我们震撼的故事,都能让看到一些不健康的夫妻关系。

       家暴父母有着上面的六大心理。生存的压力让家长把更多的怨气出在孩子身上,孩子弱小的身躯无力反抗,只能默默承受,心理慢慢发生着变化,这是对孩子心灵的影响,也是终生的影响。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腹部  腹部词条  危机  危机词条  父母  父母词条  男孩  男孩词条  妈妈  妈妈词条  
综合

 背着相机去旅行……

      泰戈尔说,“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决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展开)

综合

 DIG心理讲座(12):基督山伯...

本集从决定力的角度出发,以“波谱图”分析经典名著基督山伯爵。图样图森破的主角埃德蒙,如何成长为强大的基督山伯爵,其中又有哪些值得每个人学习的心理知识,且听Dr....(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