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和我聊到一个问题,周末晚上孩子上网玩游戏,妈妈问她什么时候睡,孩子说要等到“杀死”一个怪物,大概需要十分钟。平时女儿都要和妈妈一起睡,非要妈妈等她不可,结果半小时过去了,孩子还没有关电脑,理由是那个东西还没有死。妈妈已经很累也很困了,很生气,对女儿凶了几句,然后自己去睡觉了,可睡不着。过了一会儿,女儿也来睡了,侧着身子,没有像往常那样和妈妈亲,妈妈觉得孩子还是有情绪。在妈妈的信念里,孩子带着情绪睡觉是不好的,于是爬起来对女儿说:你起来,我问你,刚才你知道错了吗?女儿没有吭声,说要睡觉,不愿意起来,妈妈不甘心,继续拽着女儿,要她起来。女儿实在忍不住了,爬起来,双手作揖的姿势,对着妈妈说:好了,饶了我吧,我错了,不行吗?妈妈看到这样情形更加生气了。——Psy525.cn
这明显不是诚心认错啊,于是冲突更加激烈,最后动起手来,关系陷入僵局。妈妈对我说了一句,我看到女儿就想揍她。这句话真让我心头一紧。
在这个案例当中,我们看到妈妈对孩子多玩一下电脑非常不接纳,觉得孩子没有遵守承诺,事实上,孩子已经表达了只是想杀死那个怪物,估计是10分钟,也没想到花了那么久的时间。妈妈体会不到杀死怪物带来的那种成就感是很让人兴奋的。如果我们多了解现在是个信息化的时代,在现在玩伴并不多的家庭环境,孩子喜欢网络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也许就没有这么大的情绪。而妈妈又有一个信念:带着情绪睡觉是不好的。所以就想把躺下的女儿拽起来,却没有意识到,这只是妈妈的一个固有思维模式。孩子情绪是流动的,TA上个片刻是哭,下个片刻就笑了,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复杂,结果就是在自以为的想法当中付诸于行动,没有考虑是否尊重了孩子,是否给孩子带来了很大伤害。因为如果习惯被迫向父母道歉的孩子慢慢就会失去自己的力量,或者慢慢处于一种低价值感和罪恶感,这种感觉是足以影响到成年。
我们一起看看如果换一种方式呢,妈妈看到女儿在玩游戏,心想周末多玩一下也没事,于是告诉她:女儿,妈妈今天很累了,妈妈先去睡觉了啊,如果女儿不肯,妈妈再次去表达:妈妈需要好好休息,妈妈没休息好,也容易发脾气,白天做事也没劲。(这是后来了解到妈妈的需求)。孩子在了解妈妈的想法后,一定能理解妈妈,也会爽快的答应。再等到女儿去睡觉的时候,你问一句:怪物杀死了没?说不定她兴奋地说:妈妈我终于杀死了那个怪物,于是带着成就感很快进入了梦乡。
当妈妈很能理解孩子,孩子也会体谅父母,这是一定的,亲子导师说:不只是父母爱孩子,孩子也非常爱自己的父母,甚至愿意为自己的父母付出一切乃至生命!
作者简介:
王红艳
已帮助过
153人
入驻年限
7.3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