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运算符号

  多人或明的“+、-、X +、=”符号

  15世纪以前还没有加法、乘法等运算符号

  16世纪初,德国的魏德美首先发明了加法符号“+”和减法符号“-”。

  魏德美是一位长于计算的人,整天废寝忘食地搞计算,并且从事着接受薪金的计算业:他雇用了许多学生编写各种复杂的计算表格,承接政府规定征收税金时的税率计算以及商人把钱借出和借入时的利息计算等。因此,魏德美时常考虑如何简化当时的计算方法。

  那时根本没有现成的计算符号可以使用,魏德美使在工作中一边计算一边筹划。一天,他自言自语地说:“在横线上加一监,就可表示增加的意思。‘+’,你就叫加号吧!”“从加号中拿掉一坚就是减少的意思。好,‘一’,你就叫减号吧!”这两个计算符号便这样诞生了。

  1591年,法国的毕耶塔撰写了一本代数学方面的书,他首次在书中把符号“+”和“-”用于表示加法和减法。据说,在毕耶塔以前,已曾有人用“+”和“-”表示加法和减法。但是今日已经找不到准确的文字记载了,所以真正推广使用符号“+”和“-”的功劳还是要归属于毕耶培。

  “一”号的出现要比“+”、“-”号晚,它是由16世纪的英国学者莱克德创造出来的。

  莱克德是一位高超的计算人,他曾试着用自己做的新型算盘与笔算竞赛。除数学之外,他的医术也相当出色,曾在英国当过宫廷御医。

  莱克德在研究数学时,经常碰到两个数字相等的情况而无法标记,于是他就决定自己创造一个符号。在比较了许多图形和符号之后,莱克德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更相同了”。故此,他就用两条平行线段来表示两个相等的数,并给它取名为“等号”。

  至17世纪中期前后,英国的数学家欧德荣又发明了乘法符号“X”。

  据说欧德莱很贫穷,穷到连用于夜间点灯的钱都没有,只好在月光下进行学习。他就是这样成为优秀的数学家的。勤奋的欧德莱发现乘法也是增加的意思,但又和加法有所不同。怎么办呢?他灵活地把加号斜过来写,用它来表示数字增加的另一种运算法,并给它取名为“乘号”。

  除了乘法符号“X”之外,欧德莱还发明了原始的比例符号,它同现在使用的比例符号“:”差别不大。那时,人们惯于运用比例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因此数学家们在比例符号方面下了许多工夫。欧德莱使用的比例符号是用符号“.”和符号“::”配合成的,其表示方法很复杂。

  后来,德国的瓦鲁夫把符号“:”和符号“=”配合起来写成比例式,这个比例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大约在17世纪末期,瑞士学者哈纳发明并使用了除法符号“+”。

  哈纳在算帐时常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分成几份的问题,但没有符号可以表示这种算法。于是,他就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来表示这种算法,并取名为“除号”。但哈纳的名气不是很大,这使其发明成果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后来英国著名的数学家拜尔在其所写的书中使用了哈纳发明的除法符号“H”。从此以后,除法符号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样,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人们使用的计算符号与现在的计算符号已完全一样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运算符号  运算  运算词条  符号  符号词条  运算符号词条  
故事

 汤米的红果果

   花斑狗汤米在树林里捡了一颗红果果,红果果像一颗大玻璃珠。  汤米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香喷喷甜滋滋的。  一只山猫走了过来,汤米问山猫:“红果果能吃吗?”山...(展开)

故事成语

 世无良猫

原文:某恶鼠,破家求良猫。餍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嬉,鼠以故益暴。某怒,逐之,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清代·乐钧《耳食录》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