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推荐度:
勤奋学习先进事迹材料
推荐度:
央视《榜样6》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推荐度:
勤奋学习先进事迹材料
推荐度:
学习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心得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怎么写演讲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先进演讲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当学习完《中国心,永不停止跳动》这篇报道后,吴大观的朴实话语和崇高精神境界,让我们见证了一颗珍贵的中国心展现的,并深深地被感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吴老毕生都奉献给了无限热爱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他生前默默无闻,一生艰苦朴素,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勤奋俭朴、矢志不渝、爱党爱国、永励后人!他的事迹令人无限感慨:归国的知识分子,事业有成,爱党又爱国,受磨难而志不悔,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的格言。
当我们看到:吴老已经从1963年开始,除正常缴纳党费外,连续46年多缴党费累计11万多元,为“希望工程”、灾区等捐款累计A9万多元,临终前又立下遗嘱,拿出积蓄10万元作为最后一次“大额党费”。
当我们看到:吴老直到临终前的几天,说:“我有三句话,第一句,我这一辈子,没有为国家航空发动机事业打下一个好基础,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我应该检讨自己;第二句,航空发动机一定要加强预研,动力先行,基础打不牢不行;第三句,你们一定要敢说真话,不要怕得罪人。” “拜托你们一定要转达给有关领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航空发动机搞好。”
当我们看到:“在近年来提出‘以人为本’,我以为,这个‘人’不是指‘我’,是指‘你’,是指‘他人’,每做一次事情,要首先为别人着想,要帮助人。”
当我们看到:作为技术主帅,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谦虚谨慎,注意发扬技术民主,正确决策;作为专家,他知识渊博,精通业务,治学严谨,释疑解惑,传经授道,精心培养年青一代;作为领导干部,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作风正派,敢于管理,身先士卒,平易近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作为共产党员,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严以律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这样的人,这样朴实的语言、这样真实的事迹、怎么不让我们感动,不让我们激动,不让我们反思?我们在为吴老的事迹感动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想一想自己做得怎样,又该怎样去做?应该向吴老学什么?
吴老的一生,能够无私奉献,党性追求终其一生,就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党员的`境界至高无尚!吴老的人生之路给予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远大理想的缺失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思考陷于困惑和盲点,只有理想在胸,志存高远,才能做大事成大器。在他老人家身上,充分体现了理想的光辉、科学的光辉、人性的光辉。
吴大观的事迹,对我们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也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愿其精神长存!更愿后继有众人!
同学们、老师们:
带着春节的吉祥和喜庆,带着新年的希冀与期望,大家又回到了学校——这块曾经的学习和生活的乐土,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开始了一个新的学期!
新学期的开始,正处于“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汇的历史坐标点上。“十一五”期间,我们学校形成了“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厚德强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挖掘了总结了“爱无涯美无极”的校本文化资源,明确了“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崇爱尚美,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纵深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促进同学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全校有100多名学生和30多个班集体获省市以上表彰,我们荣获了“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保护母亲河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职创新教育杰出贡献院校”等省以上集体荣誉26项,涌现出了“见义勇为”的丁卯、“自强之星”庄重等先进典型。“十一五”期间,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得到了大力改善,扩建校园、新建校舍、新辟运动场,完成了一大批重点建设工程,教学条件和办学实力得到了大大增强,同学们发展、成才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新年伊始,“十二五”已经像一辆高速列车,正启动向前。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已经为我校明确了发展方向,这就是:要将镇江高专“建成专业结构合理、办学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上乘、富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应用型高职院校”,“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打好基础”。“有特色的高职”和“为升本打好基础”是我们在“十二五”的两大战略目标。在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作为高专人,应该怎么想?应该怎么做?这是值得每一位同学认真思考的。
每年的这个时侯,我真心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苍白的浮躁赶在门外,将无聊的喧嚣关在窗外,静静地坐下来,开启心灵,与自己进行一场知根知底的对话。
这时候,也让我想起那“职业是生病,业余是作家”的史铁生,这位一生都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生命的叙述和探索,一生都在关注个人生命的体验,一生都在与自己的生命和宿命进行抗争的伟大的人,他总在思索着,人该怎样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他总在告诉着我们,作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无憾的"生命,他该往何处去?怎么去?这也是我们从他的作品中读不出丝毫的“病”与“残”的原因。我们知道,就在20xx年的最后一天,他终于挣脱肉身微笑着走了,给他主刀的脑外科主任小心地、轻轻翻开史铁生的眼皮,看着他那正在渐渐放大的瞳孔,不由得长叹一声:“他的眼睛真亮啊!”两个多小时以后,他的肝脏已经被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史铁生,他活在自己的心灵里。
这时候,还让我想起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作为一名大学生,当下的任务,就是要珍惜光阴,勤奋学习。勤奋学习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车胤“囊萤照读”、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苏秦“悬梁刺股”、祖逖“闻鸡起舞”,更是勤学的典范。勤奋使他们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
当然,也有不少杰出的人,很早就停止上学了,但这些人绝不是停止学习,他们是立刻改去更广大的社会学校、去向更厉害的人学习了,你如有这种胆识,也尽可如此。但是千万不要误以为他们是因为早早停止上学而变得杰出的,这就好像以为拿破仑是因为个子矮才成为英雄一样。
天道酬勤。一个人不必随时都站在高处,但关键的时候,你完全可以登高几个台阶。这样做,将有助于你看清楚自己的处境,看清自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别人走的路又有什么不同。那么如何登高呢?别人的经验就是你的阶梯。透过书,或者透过生活,你就能够有所发现。如果想要有一天,真能踩上巨人的肩膀,眺望到最远,那么,现在开始,你就勤奋学习吧!
从1912年吕凤子先生创办正则学校开始到现在,我们学校即将走过百年春秋。沧桑岁月留给我们的是“爱无涯”、“美无极”的弦歌不辍,留给未来的是“璀璨如花”、“畴发其蒙”的精气神。
同学们、老师们,明年将是建校100周年。让我们勤奋学习,与高专同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百年校庆的辉煌!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这段时间以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一直被张丽莉老师的至善大爱、无私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张丽莉老师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是青年教师的杰出代表。XXX中学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发出的“向张丽莉老师学习”的倡议,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立足岗位,献身教育。下面是我的四点体会:
一、培养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张丽莉老师总是将利益让给别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奉献社会。学习张丽莉,就是要学习她舍己救人、勇于奉献的英雄气概,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二、弘扬为人师表的可贵精神。张丽莉老师从事着最神圣的事业,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言传身教,燃烧自我,耀亮他人。学习张丽莉,就要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心系学生的可贵精神。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就有了不懈奋斗的动力和源泉,就能够在祖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大有作为。
三、树立正确价值观,学习时代楷模。张丽莉老师的壮举,与自己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密不可分,因此,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做有责任敢担当的人民教师。
四、热爱工作岗位,弘扬英雄精神。张丽莉老师的英雄事迹,与她对工作岗位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密不可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工作岗位就是她的家,学生就是她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将拥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没有一腔热情和满腔热血,便不会甘于为之奋斗,并付出一切。
张丽莉老师作为身边人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让我们在榜样的感召下学英雄、见行动,修养师德,提升业务水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奋斗!愿张丽莉老师早日康复,早日回到美丽校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学习共和国勋章先进人物,用汗水与青春去努力去追梦。
沉睡的雄师终于苏醒,中国也早已走出了连一辆坦克一辆飞机甚至一辆拖拉机都造不出来的时代,并且走向世界舞台,拿下不少的“世界第一”。这惊人的辉煌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为国奉献者的青春与汗水。
于敏,这个名字是近几年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但在此之前,于敏已经默默地为国奉献几十年。于敏一向温文尔雅,但他也能在遇到不符科学的理论时拍案而起,并用自己的不懈的努力去证明自己,最后氢弹的成功制成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因为这一成就,人们称他为“氢弹之父”,尽管他目己并不承认。
袁隆平,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从小就有为国贡献的意识,经思考后,他决定以饱满的稻穗来献给热爱的祖国。他亲自到名个地区去踩点,并且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案,终于创造了以9%的土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的奇迹。在获得奖项时他曾说过,杂交水稻还有很大的"潜力,他会继续努力研究。因为他的梦并不是止步于创造出杂交水稻,而是让杂交水稻高产,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屠咖呦,我们也耳熟能详。挽救了无数生命的"物美价康”的青蒿素正是她和她的团队发现的。这青蒿素不仅得到了中国的认可,更是得到了诺贝尔奖的认可。花费了数十年才提取出来的药物,其背后的辛酸也不言而喻。
有的人说,我根本不可能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所以我无需那么努力。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世上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不可能。贝多芬的失聪并不影响他继续创造优美的乐曲,保尔的失明瘫疾也不影响他继续为党奋平,海伦的失明也并不影响她写出优美的文章。所以我们不应妄自菲薄。正如“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努力。”
我们的梦想其实并不遥远,机会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正处于青春的美好年华,应该用汗水与努力来充实我们的青春,来搭建通往梦想的云梯。
“与其担心未来,不如就现在好好努力,不要轻易将梦想寄托在某个人身上,也不要太在意身旁的耳语,因为未来是你自己的。”这是我偶然从一本书上读到的,令我感触颇深。没错,找到了梦想就去追逐吧,不要担忧过程,不要纠结结果,踏踏实实地去干,相信终有一天会见到黎明的瞩光。
梦想是不会继跑的,会逃跑的只有自己。在此我想向各位青年们呼吁:绝不做逃跑者!我们要向共和国勋章先进人物学习,做勇敢的追梦者!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聂鑫,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因为懂得》。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不能控制的,但生命的宽度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去年5月,涂红刚在部里为我们年轻干部授课时,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他懂得,现在我也懂得。
早在1999年,涂红刚就借调到县委组织部干部科工作,直到他去世前几个月才提拔为干部科科长。同他一批进县委机关的15名干部,大多已走上领导岗位,但他从未因此找领导提过半点要求,更没有任何怨言。
有人说,经济发展了,领导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组工干部,民生改善了,百姓第一个感谢的肯定也不是组工干部,14年的组工生涯,涂红刚又是图什么呢?是啊,图什么呢?
20xx年11月,一名干部如期上任后,我看到涂红刚欣慰地笑了,并听他讲起了其中原委,这名干部在公示期内,被人以情人的名义实名举报,检举信上的时间、地点、情节十分清楚,乍一看,可信度极高。
眼看公示期就要满,涂红刚争分夺秒、一丝不苟的投入到调查工作中,根据检举信地址驱车几十公里跨县寻找线索,一次次地往返奔波,数十人的走访谈话,几经周折,进展艰难,最终还了这名干部的清白。
我问涂红刚,“您当初是帮了他的大忙,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您?”
涂红刚淡然一笑,“人梯不比人情,不记得挺好。”
在那一刻,我懂得了组工干部的价值,我们虽然没有站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第一线,可是各项事业离不开队伍的支撑,组织的保障;我们虽然没有舞台上的鲜花簇拥和掌声雷动,却也更珍惜演出成功时在幕后暗自欣慰的淡定从容。安心本职,甘为人梯,这是组工干部的职责所在,价值所在。
直到涂红刚去世后,我们才发现,他的抽屉里挤满了药瓶,同事们说“他一心工作,忘记了自己,透支了生命。”
通宵达旦的工作是涂红刚的家常便饭,20xx年,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县“四大家”相继换届,涉及干部多,工作十分艰巨,他连续3个月“白加黑”“5加2”地工作,即使早一点回家也是凌晨两三点,但他从不喊累。饿了,就在办公室吃泡面;()困了,就在原地打个盹;病了,就在深夜打点滴。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涂红刚平日里勤于学习,勇于钻研。学习笔记和报刊剪贴资料是一捆又一捆,装了满满好几大箱,更不可想象的是全县干部花名册被他翻烂十多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练成县城里小有名气的“人事专家”,他绘制的换届选举流程图,成为了“工具书”;他组织实施的干部任前公示制在全省产生重大影响;他起草的大科室制改革方案在他去世后被全市推广,全省交流。
在那一刻,我懂得了组工干部的精神,无论我们前方的道路上是坎坷泥泞,还是荆棘丛生,只要专注工作,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揣在心间,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定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都说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而组工干部也有自己温馨的小家,涂红刚也是有着丰富情感和幸福渴望的普通人。因为工作繁忙早出晚归,当回到家中看到已经熟睡的儿子时,他心里也有愧疚;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加班,总是无法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时,他也会心存遗憾。
涂红刚在去世前一个月,正忙于到乡镇考察干部,一次电话响了,他果断挂断电话,然后在空暇之余打了过去,却没想到,电话里传来妻子哽咽的声音:“爸要做手术时,你说你忙,让我和姐照顾,可爸手术后到现在还昏迷不醒,你到底还管不管爸了?”挂断电话时,他已是泪流满面,并挤出时间陪伴了昏迷的父亲一夜又一夜。
在那一刻,我懂得了组工干部的.情怀,他们也有儿女情长啊,只是在关爱家庭与迷恋事业的天平上,他们用更多的努力和付出平衡着双肩的责任,他们用更多的坚韧和执着诠释着党性的坚强。
涂红刚走了,生命永远定格在38岁英年,他没有气势磅礴的豪言,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 只有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和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把青春和热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忠诚一生的组工事业,书写成了人生可歌可泣的绚丽诗篇。
今天,在我们在座很多组工干部的眼里,我看到了泪花,我不知道这泪花中蕴含了多少我们为这位远去的好兄弟、好战友的悲伤和惋惜,也蕴含了多少我们为组工事业一路走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所品尝的酸甜苦辣。
但是此时此刻,我懂得了,在云梦昂首前行的道路上,只要像涂红刚一样,做一名“安心本职、专注工作、迷恋事业”的组工干部,我们一定可以将一个个平凡的幕后工作打磨得熠熠生辉。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庆华学校的栾立宏,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用心爱学生,用爱铸师魂》。
有一种人生比海洋更深沉,比大地更广阔,这就是奉献的人生;有一种情感比沧海桑田更持久,比天荒地老更永恒,这就是人间大爱!不久前,我们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十九中学的张丽莉老师,便用她柔弱的身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谱写了一曲英勇奉献的大爱之歌。
难忘5月8日晚,那感天动地的时刻:当失控的客车突然冲向学生的千钧一发之际,29岁的张丽莉老师毫不犹豫地向前一扑,奋力推开了两名学生,而她自己却被猛冲过来的客车撞倒在地,被车轮碾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更令我们动容的是,当时还有意识的她依然在询问着学生们的安危,不断地说着“先救学生”,“先救学生”,这样的话语震撼人心啊!
危难面前,她首先想到了学生,用个人安危,诠释了教师高尚的情操。可以说,张丽莉老师是我们教师的骄傲!她的美丽心灵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
作为一名班主任,53名学生就是她的孩子,她就是学生们的妈妈。在车祸发生后,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们一提起她都是泣不成声。有的同学因为想念她,晚上做梦都梦到了她。学生在发给她的短信中说:“在老师你这两年的教育下,这一年多来最令我难忘的是您的微笑,照耀了我们每一个人。我落泪不仅是对您深深地思念,更有埋藏在心底的感恩!您永远是三班学生的妈妈,讲台上永远留有您的位置,因为您是最爱我们的丽莉老师!最后,愿我们爱着的您早日回家!”这是源于一个孩子对所挚爱的妈妈发自心底的真情告白!张丽莉老师用自己无私的爱,滋润了孩子们那一颗颗稚嫩的心。正是她的这种爱心,这种责任感,熔铸了师魂的`真谛。
是啊,大爱无声铸师魂!张丽莉老师用生命和大爱铸造的师魂,在千万人的心中树立起一座坚固的丰碑,成为了我们所有这些为人师者,师德师风学习的楷模。在我们的教育战线上,像她这样献出至诚大爱的人真是太多了:51岁的谭千秋老师,用臂膀、用脊梁,为学生撑起坚实的屏障;45岁的吴忠红老师,放弃自己求生的机会,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希望之路;29岁的张米亚老师,伸出双臂挡开狰狞的死神,为学生筑起了一堵血肉之墙;而就在我的身边,我们庆华学校的曾经得到大家关爱与捐助的李雪梅老师,身患白血病身体虚弱的她那时依然坚持为学生们上课,直到体弱力竭必须去住院治疗,才不得不走下了难舍的课堂。也正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个这样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无尽的爱。
“青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爱是我们教师最美的语言。让我们把爱带在身边,把奉献注入灵魂,像丽莉老师那样,捧着一颗真诚的心播撒爱的阳光,带着希望上路,怀着憧憬登程,不管风雨,不管泥泞,用爱心与责任去铸就我们崇高的师德师魂!让无私的爱在我们的教育事业中闪光!
沈浩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楷模,他的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生动回答了新形势下基层党员干部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先进性,如何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等重要课题。他的事迹和精神是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写照,更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直接、最生动的宝贵教材。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
宣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作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激励更多的基层党员干部把沈浩同志作为一面镜子、作为一把标尺来衡量自己的言行和境界,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坎上,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幸福而奋斗。
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我最近不断地、多方面地领悟着。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追忆了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迹、优秀品格和奋斗精神,我听后也很受启发,很受教育。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农村基层干部如何学习沈浩同志谈几点想法。
一、要学习沈浩同志一门心思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在造福群众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沈浩同志的事迹为什么会受到xx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他的精神为什么能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和共鸣?我以为,归根到底,就在于他在最基层的岗位上,以最实际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既是远大的、科学的,也是朴素的。用一句来说,就是建设美好的社会制度,造福最广大人民。我们党执政60年来,归根到底就是在做一件事情——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群众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以后,“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所做的事情虽然很具体,但都是为了按党的要求,改革完善机制制度,推进科学发展,让村民富起来、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完完全全是在为实现我们的崇高理想而奋斗。
沈浩同志所做的事情,也正是广大基层干部每时每刻在干的工作。我们要结合学习沈浩同志,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岗位职责的神圣性,进一步加深对当代共产党人所肩负的时代使命的理解,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建设美好社会,创造美好生活。
二、要学习沈浩同志把群众当亲人、与群众心连心的情怀境界,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沈浩同志把群众当亲人,时刻把群众的难处放在心坎上。他到处奔波,帮助村里修通了快速通道,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冒雨转移危房农户,争取资金改建村民住房;自己掏钱为困难群众看并为困难户孩子买奶粉,主动从省城为行路不便的老人带来拐杖,等等,一点一滴都充分体现了他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沈浩同志去世后,小岗村数百村民自发赶来为他送行,洒泪泣别;一位老人动情地说:“要能用我的命把这好孩子换回来就好了!”这都充分说明,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人民群众就把谁记在心里。
我们向沈浩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培养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这方面,我建议大家把两句话读懂。第一句话是雷锋同志的名言,“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第二句话是孔繁森同志说的,“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体会,真正把为农民群众服务作为最大的幸福,把对农民群众的爱作为爱的最高境界。
三、要学习沈浩同志善于结合实际、加快发展的工作本领,锐意改革,勇于开拓,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沈浩同志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积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小岗村的“品牌”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红色旅游”,进行招商引资,努力增加集体收入,扩大村民就业,使小岗村的发展一步一步迈上新台阶。作为农村基层干部,他十分注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讲究群众工作方法,干什么事情都和村民将心比心,深入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善于统一群众思想,组织动员引导帮助农民群众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新生活。正因为这样,小岗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土地征用、迁坟等各方面,才创造了让人叹服的“小岗速度”。
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官”虽不大,但也要为官一任,致富一方。广大基层干部要像沈浩同志那样,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不断锤炼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素质能力。特别是要抓住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契机,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明确科学发展观在本地的具体要求,善于学习,善于钻研,善于借鉴,善于总结,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和实际本领。
四、要学习沈浩同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秉公用权,严于律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最伟大的人生;无私奉献,育人成才是最壮丽的事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布朗娃,我心目中的“大亮山”》。
与其说大亮山是大地的恩赐,不如说大亮山是杨善洲的杰作。杨善洲老书记在自己构建的60年精神家园里,把博爱、大爱完完全全洒在自己深爱着的土地上。是爱让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是爱让杨善洲使5.6万亩的荒山披上了绿袍,是爱使杨善洲与大亮山谈了一次感天动地的恋情,啊,朴朴实实的杨善洲,郁郁苍苍的大亮山!
杨善洲让大亮山绿了,杨善洲让大亮山笑了!这是一种兑现承诺、坚守信念、穷尽一生为人民谋福利的精神。杨善洲培植了千千万万棵树苗,为施甸的父老乡亲创造了一个绿色的家园,他是施甸人的优秀代表,是施甸人民的骄傲,是我们的楷模。而对我来说,我的学生就是我心目中的“大亮山”,是我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我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我要用师爱浇灌他们,使他们茁壮成长。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一年前,刚走出学校大门的我怀着满腔热情,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踏上了布朗山乡,在那美丽的布朗山寨担起了快乐的娃娃王。在布朗山寨这片热土上,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天都忙碌着,为布朗娃的健康成长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把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当成自己一生追求的人生高标。
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友爱、乐教乐学的环境。用我们博大的胸怀和友善的眼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自尊、自强;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就要保持一颗率真的童心,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就要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张弛个性。
木老元中心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一个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好集体。由于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年龄小,特别是学前班只不过是五、六岁的孩子,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老师们为了让学生适应学校的生活,既当老师,又当医生、保姆。可我们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而是默默地工作着。有几次,一年级的阿小宇把大便拉在裤子里,我的同事王菊梅老师不怕脏、不怕累,毫不犹豫地帮她洗干净。我们班的李元周,刚入学时不适应学校生活,又是哭又是闹的,直喊着要“爸爸、妈妈”,我顾不得吃饭时间,陪着他玩儿猫捉老鼠,用泥巴塑小牛,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到了晚上,他不敢到学生宿舍睡,我就在自己的宿舍给他铺了一张小床,为他讲故事,陪着他睡,直到他适应为止。也正因为这样,他开始喜欢上我,以后每一天都要来找我玩儿,星期五他爸爸来接他回家他都不回去。还有一个最调皮捣蛋的阿自富同学,由于刚动手术不久,一天放学集队时突然晕倒,我的同事杨旭国和我急忙把他背到医院治疗,我急得手忙脚乱,一边安慰他,一边用颤抖的手给他喂饭,此时,他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欠欠身子向我说了一声:“谢谢”。我为学生强烈的变化吃惊,在那一声颤抖的“谢谢”中,我为自己人生的选择感到无悔。的确,那等于是一种付出后的褒奖,是一种高尚的职业认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而学生发展的源头活水则是教师自身的发展,只有终身学习方能永葆专业发展的活力与生机,方能实现事业腾飞的光荣梦想,方能不辱科教兴国的伟大使命!
十五年教学之路风雨兼程,是学习锻造了昨天的我。从小我就喜欢在书海里徜徉,从初一开始文学摘抄至今已有20年。96年哈幼师毕业圆了教师梦,从此“做一名学习型教师、一名反思型教师、一名研究型教师”成了我奋斗的目标。每天如饥似渴博览群书,挤时间进修学习。年轻又爱好广泛的我,何尝不向往逍遥放松的娱乐。可是,看着静默摊开的书本,仿佛在无声地提醒我;那一个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仿佛也在龇牙咧嘴地嘲笑我。我渐渐地醒悟:成功,只会降临在卓绝的头上;幸运,只会垂青于勤奋的人!学习的过程是艰辛的,坚持不懈的学习过程更需要意志与信念的支撑。
20xx年我从县幼儿园抽调到第二中学任教。才发现自己的“小溪水”不够用了,起点低,意味着要比别人付出多倍的努力才能迎头赶上。新的困境与挑战激起我全身心地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行学、向名家学的斗志。于是,每个清晨,书声琅琅的早读中多了一位晨读者;每个午后,背诵诗词的学生中多了一位吟咏者;每周教研活动,教研室里多了一位倾听者。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成了我研读经典、与文本对话的“常客”;于是,“把每堂课都上好、上精、上出自己的特色” 成为我不懈德追求;于是,我能让学生享受生活化的语文,让语文课堂流溢动感的轻松与
愉悦。不断地学习进步、使我增加了知识的厚度、延伸了专业的长度。我有种“泉眼无声水细流”的欢乐。
高标准的压力不断磨砺着我的人生。xx年被任命为二中团委书记。在与学生“以心换心、以爱博爱”的`交流中,我和全校学生共同成长!没有思想的教学是毫无价值的,没有进取的学习是毫无意义的。学问做得好,书教得好,自然具有受学生爱戴和尊敬的人格魅力,使之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学习使我的教育观更新了,教学能力提高了,创新大胆了。领导再次信任让我稚嫩的双肩扛起了教导主任的重担。我根据每届学生发展的不同特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还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学习成就未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家引路。今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初中语文班的培训,每天悉心地倾听,认真地反思,虚心地求教,深隧地融汇。回到二中,把学到的杜郎口、扬思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我校的教育实践之中,与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创出了“活而有序"、"活而有效"的高效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我校的课改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赞誉,被视为摆脱办学困境的突破口。不断的反思成长,使我提升了认知的高度,拓展了思维的宽度,我有种奔流入海的欣慰。
十五年教育工作春华秋实,是学习造就了今天的我。3年幼师,8年班主任,5年的团委书记,2年的教导主任,向书本学习,使我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向实践学习,使我的专业能力稳步提高;向名家学习,使教学水平迅速提升;向名校学习,使我校的事业蒸蒸日上。不积溪泉小流,无以汇江河湖海。每天进步一点点,是卓越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是领先的开端。多年的作文教学,我写的下水文、教育叙事、散文、小说等近十万字,我发现的教科书中的错误,得到语文教育专家的认可;东北三省四市赛课获得一等奖,哈尔滨市班主任技能展示获得特等奖!兴趣是引我学习的导师,使命是促我学习的响鞭,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更是一把让我丝毫不敢放松的“重锤”。 我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正是因为生长在方正这片教业兴旺的乐土,我对学习充满了无限的激情!
学习并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
旷日持久的战斗;学习也不能凭一时的冲动和激情,而是需要一生一世坚持不懈的努力!”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动,下得功夫、敢于付出,争当专业的领跑者、事业的弄潮儿。让学习成为我们生命中汩汩流淌的源头活水,为我们自身、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终身学习,厚积薄发,继续谱写教育辉煌、国运昌隆的新篇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xx市xx县旧城乡副乡长段绍丽,今天,怀着对老书记无限的怀念和敬重之情,跟大家讲讲老书记给我们家乡人民做的好事。我报告的题目是《家乡人民的贴心人》。
老书记在我们当地有好多的故事,我就从当地流传的一首民谣说起:“家乡有个小石匠,做官做到师首长,不改腔,不改装,和爹耕地,和娘插秧,一身泥一身汗,首长不像。像什么,跟我们老百姓一样!”。他总是一双水草鞋,一身中山装,头戴竹叶帽,谁遇到了,都不会认为他是一位曾经的地委书记,还以为是哪家放牛的老倌儿呢!他就是这样一位朴实无华、没有架子、心里装着人民,一心为了百姓的好官儿,一位人民的好书记!
老书记与大山的感情深,与林区老百姓的感情更深。大亮山距县城50公里,平均海拔2200多米,20多年前,那里看不到树,只是东一棵西一株的小草从沙砾中钻出来。坐落在大亮XX南部的雷打树村委会共有8个自然村,过去没有进村的公路,村里严重缺水,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制约。“每户一盆水,早上洗脸,晚上洗脚,最后还要浇菜、喂猪”——这就是当时雷打树村的基本生活写照。特别是每年十冬腊月,村民要到五公里外的山中挑水,他们在一个杯口大的泉眼里用瓢舀水,然而人背马驮地运送,一次驮来的水还不够用一天。当时,只要村里谁家遇上红白喜事,第一件事情就是挨家挨户的凑水。主人不但要建一个“礼簿”,还要建一个“水簿”。当别人家有事时,要足额归还“水账”。老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多次带人上山寻找水源,但都无功而返!因此,老书记对大家说:“我们必须要种树,才能保证子子孙孙有水喝!”
xx年3月,老书记刚一退休就来到大亮山,他把周围的群众找来,召开现场大会,决定成立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成立大会上,老书记说:“办大亮山林场,是我多年的愿望。大亮XX面有糖场,西面有茶厂,过去大亮山的林木毁坏严重,只砍不种,长期下去会破坏生态,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过去我当地委书记没时间来种树,现在我退休成寻常百姓了,我要上山和大家一起种树。”——就这样,他不仅亲自带领林场职工种树,还发动周围13个村的村民植树造林,他为村民无偿提供种子和树苗,因地制宜地种上了核桃、茶树等经济林木。在他的带动下,大家都记住了老书记“若要富,先种树!”的咸言,村民们开始自发地种树。几十年下来,周围的13个村已没有一片空地、一处荒山!
老书记一直喜爱嫁接果树,不论走多远,他都要亲自去嫁接。芭蕉林村的村民张洪发过去是村里的困难户,老书记为他家嫁接了10多棵核桃树,现在张洪发一家每年都有上万元的收入,这些核桃树成了他真正的“养老树”!
摆田村绿厂子村民小组原先是一个很穷的地方,这些年,老书记把林场间伐剩余物交由村里去卖,用卖的钱买来了电线和电杆为村子里接通了电,村民们从电视上学到了许多科技知识,并运用到茶叶、烤烟等生产上,从此家家修新房,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杨梅寨水平村民小组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老书记上省城为他们多方筹资84000元,为村子修通了沟渠,接通了电线,解决了儿童入学照明和稻田灌溉问题。
山里的树多了,涵养的水也就多了。有了水源,从xx年起,老书记就开始谋划为村民架设自来水。老书记向上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发动村民筹资10多万元,组织村民投工投劳5000多个,他亲自指挥,经过4年艰辛,架设了近百公里的管道,为大亮山周边的村子接通了水源,村民们每当想起老书记时总是慨叹:吃水要不忘挖井人呀!
雷打树村生态蔬菜,如青菜、萝卜、卷心菜、西兰花等都是出了名的,但长久以来,由于交通不便,种好的蔬菜运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老书记看着这些烂掉的蔬菜心疼啊!于是,他多次跑省城协调了170多万元资金,发动村民投工修路,通过努力,20多公里的进村弹石路修通了,烤烟、蔬菜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们自发种菜,单是雀水村民小组68户人家就有40多户种菜,一年的蔬菜收入达40多万元,老百姓的生活也因此得以改善。
芭蕉林村大地山村民小组,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小山村,初建林场,大地山老社长李从清跑来找老书记反映,说村里水、电、路不通,老百姓生活十分艰难,群众碾米磨面等都要花三天时间,到10多公里外的酒房乡。了解情况后,老书记多次到大地山与群众座谈,他说:“林区群众的生活太苦了,大家要凝聚力量,多想办法,群策群力解决具体问题。”xx年初,老书记亲自到保山买来电线,拉来电杆,为大地山村民小组架通了电线,解决了村民用电难的问题。
如今的大亮山,干涸了多年的溪谷有了泉水,生态修复了,豹子、凤头鸟、野鸡等珍稀动物时时活跃于林间,周边居民发展“林下产业”、“爱山护山”的良好习惯正在形成,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截止目前,林场解决了4个行政村的人畜饮水问题、6个行政村的公路交通问题、8个行政村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林场带动了周边村民逐步脱贫致富。
与带动村民全面脱贫致富比,老书记的`个人生活却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在大亮山上,老书记的全部家当就是一张床、两个板橙、一个火盆、一只烧水壶、两个做饭锅,墙上的蓑衣、马灯、砍刀、锄镐和竹叶帽成了他最真实的生活写照。为了御寒,他常年四季地在大亮山烧火塘,并乐此不彼地说:“白天造林,晚上烤火,这也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嘛!”
xx年春夏,持续半年多的干旱让XX很多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影响。大亮山林区因有树林的避护,群众的耕作和饮水未受任何影响,村民们感慨地说:“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我们真不知今年的大旱会怎么过?”
现在,大亮山周围的许多村,树木成材了,核桃挂果了,黄梨香甜了,老书记却走了。知道他走的那天,村里的很多人都落泪了,大家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老书记的故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学习赵小亭同学的先进事迹,当我在《楚天都市报》上看到赵小亭的事迹后,让我深受感动。像她这样的学生大多暑假期间在家开心地玩,而她却跋山涉水顶着烈日去贵州支教。为了帮助贫困山区孩子改变命运,将自己美丽而又年青的生命长眠于贵州苗岭山中。尽管在她所支教的马场河乡中心小学十分艰苦,睡课桌,喝溪水。她不仅从没叫苦,还站出来为同来的队友们加油打气,鼓励他们认真教学,看到这些,我的心在颤抖,对于这样一个从没有在大山里生活的女孩子,她能够承受得了吗?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太可贵了,她以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回顾赵小亭短暂的一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她如此美丽,又如此平凡,也有我们过去的影子。她和很多同龄的孩子一样,认真学习、一帆风顺地成长。我们很多人也都参加过大学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有点“不平凡”的是作为一个在东部长大的女孩子,她却两次主动选择到贫困偏远地区支教,并用她的乐观和坚强为同伴鼓劲、为山区孩子带去希望和力量,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做的,而赵小亭却做到了。
赵小亭的家庭并不是荣华富贵,她自己省吃俭用,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她鼎力相助,在最快乐的时候,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这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感,也是人类共同的美德。赵小亭在她成长一帆风顺的时候,但仍惦记着那些遥远地方需要帮助的人,并愿意为他们身体力行,让无力者有力,让贫弱者前行,她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德;她像一滴水,让我们看到了整片海洋,她是当代青年学生和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的优秀代表,她的行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以及青年志愿者学习的"楷模。
有人说,“90”后是跨下的一代,而赵小亭正是我们“90”后的典型代表,她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说,我们“90”后的依然有能力振兴中华民族。从赵小亭身上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社会,爱的精神和道德依然在喷涌,她这种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生力军,正是有了像赵小亭这样的品质才使得我们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看到了这些,我也想到了我自己,我是大山里的一个贫困孩子,从小父母去世,九岁起我就跟着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我能够深刻体会到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我小时候每天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学习到深夜,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想请人帮助但又不能如愿以偿,那种无奈之情时刻在我脑海中浮现,在认真学习的同时,我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在大学期间我创建了家教社,组织我们学校优秀学生为农民工子女免费做家教,为了这个家教工作,我曾几次放弃了就业机会,尽管我已毕业,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但我不觉得后悔,每当看到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孩子的父母高兴的表情时,我感到很幸福,在周末,我带领同学们到敬老院去看望那里的老人,陪老人聊天,帮助同学找兼职工作,我所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每当看见受助人的笑脸时,我心里的那种幸福感是难以表达。
20xx年3月,李荣江同志服从组织安排,担任玉环县干江镇垟岭村农村工作指导员,至今已有7个年头。在这六年多时间里,他充分利用自己熟悉国土资源业务政策以及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能优势,找准国土资源部门服务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指导和帮助村里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高山移民脱贫工程,为垟岭村的脱贫致富付出了辛勤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他的指导帮助下,垟岭村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村民人均收入从3000元提高到9000多元,达到全市中上水平,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并被列为玉环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李荣江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和普遍赞誉,本可以在一年任期到了回原单位工作的他,连续5次接受村民的一再挽留而连任农村工作指导员。李荣江同志先进事迹被《光明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浙江日报》等中央、省、市相关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位中央领导同志作出批示:“该典型事迹很突出,很感人,应予以总结宣传”。
李荣江同志是国土战线在“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国土资源干部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楷模。他的事迹是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我认为李荣江同志的事迹能够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首先是来自垟岭群众的.肯定。他之所以倍受垟岭村民的爱戴,连续6次接受村民的一再挽留而连任农村工作指导员,能把垟岭村从一个后进村、贫困村建设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这同他身上吃苦耐劳、求真务实、耐心细致、清正廉洁的精神分不开。国土资源干部学习李荣江同志先进事迹演讲稿
李荣江同志是全省国土资源干部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先进典型。他的事迹是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认真学习和深入宣传李荣江同志先进事迹,对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推动我省国土资源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学习李荣江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本色。李荣江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学习李荣江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对群众满怀真情实意,与群众同心同德,心中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学习李荣江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李荣江同志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勤俭办事、生活俭朴,作风深入、求实创新,出色地履行了农村工作指导员的职责。学习李荣江同志,就要像他那样不计个人得失,与群众同甘共苦,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厉行节约、艰苦创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以务实的干劲和优良的作风树立国土资源干部的良好形象。国土资源干部学习李荣江同志先进事迹演讲稿
学习李荣江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克难攻坚的优良作风。李荣江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本职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学习李荣江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对工作始终充满激情,不安于现状,不畏惧困难,敬业爱岗,勤奋工作,善于把自身优势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举措,找准国土资源部门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落实好国土资源各项政策,努力破解工作中出现的难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尽职尽责。亲爱的顾客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演讲稿之家(),如果您有撰写国土资源干部学习李荣江同志先进事迹演讲稿等稿件的需求,请联系我们。
王彦生同志走了,他是一名普通的组工干部,但是,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我们看到了数千人来送行,哽咽声与哀乐声交织在一起,此情此景,我们为之动容。他到底是什么样一名干部,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党的好儿子,是人民的好公仆!
在王彦生同志的身上,我首先体会到的是“忠”字,他有一颗对人民衷心、对党和国家忠诚的心,就是他满腔的忠诚,铸就了他爱岗敬业的伟大情操,铸就了他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在王彦生同志的博文上,我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工作30年,变换过几个地方和岗位,从未刻意追求过名利之物,常怀感恩的心对待工作和生活。扪心自问,所得几何?和我共过事或接触过的人,说一句“那是个好人”,心满意足。”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好久,王彦生同志他什么都不求,只求自己要做个好人。什么是好人?从他的身上,我找到了答案,一个干部做到了心系群众、无私奉献、清正廉洁,他就是一个好人。
在王彦生这个好人的心目中,他从不为自己着想,也不为家人着想,但是他却时刻惦记着人民,惦记着群众。在他的手机备忘录里,密密麻麻储存着孤寡老人的生日、给五保户送补贴的"时间、生活困难党员情况、承诺给百姓办的实事等上百条提示信息。这一细致的举措,深刻的折射出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我们向他学习,首先就是要学习他一样对待群众,学习他对百姓贴之近,爱之深,关之切。
20xx年7月,由于命运的捉弄,王彦生同志被确诊患了脑部左侧基底动脉梭形瘤。这个病魔的名字我们很陌生,甚至从未听说过,但是我们知道它的意义,这就代表着,一颗定时“炸弹”装进了人民好公仆王彦生的脑袋里,他的生命随时将会被病毒夺走。医生们、亲人们、同志们都给予了他忠告与劝导,然而,他却笑着在博文中写道:“花那么多钱,做完不见得比现在好,说不定还会拖累人,何必呢?即使手术成功,恐怕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工作,何以报答组织的信任和关爱?”就是这样一位铁铮铮的英雄,他没有任何的怨恨,没有任何的叹息,而是咬紧牙关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衡,继续自己的工作。
病魔折磨了他四年,20xx年2月,他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就再也没有起来,年仅49岁的他永远离开了他最钟爱的岗位,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那就是他无私奉献的爱岗敬业之心,人们追忆他的人生,缅怀他的业绩,颂扬他的精神。回忆王彦生同志的一生,他并没有轰轰烈烈,但是在他生活与工作的点点滴滴中,我们能够感觉到他的朴素情感、高尚情操,尤其是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们要始终学习他那忠于事业、情系百姓、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崇高情怀,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心,在奉献中生活,在生活
中奉献,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从小失去母亲,没有人民的哺育和党的教育,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为此,我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忠诚于党的事业……”这是王彦生同志对党的承诺,他虽然走了,但是,他的话语永远飘荡在我们的脑海中,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学习同学的先进事迹,当我在《楚天都市报》上看到的事迹后,让我深受感动。像她这样的学生大多暑假期间在家开心地玩,而她却跋山涉水顶着烈日去贵州支教。为了帮助贫困山区孩子改变命运,将自己美丽而又年青的生命长眠于贵州苗岭山中。
尽管在她所支教的马场河乡中心小学十分艰苦,睡课桌,喝溪水。她不仅从没叫苦,还站出来为同来的队友们加油打气,鼓励他们认真教学,看到这些,我的心在颤抖,对于这样一个从没有在大山里生活的女孩子,她能够承受得了吗?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太可贵了,她以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回顾赵小亭短暂的一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她如此美丽,又如此平凡,也有我们过去的影子。她和很多同龄的孩子一样,认真学习、一帆风顺地成长。我们很多人也都参加过大学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有点“不平凡”的是作为一个在东部长大的女孩子,她却两次主动选择到贫困偏远地区支教,并用她的乐观和坚强为同伴鼓劲、为山区孩子带去希望和力量,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做的,而却做到了。
她的家庭并不是荣华富贵,她自己省吃俭用,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她鼎力相助,在最快乐的时候,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这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感,也是人类共同的美德。赵小亭在她成长一帆风顺的时候,但仍惦记着那些遥远地方需要帮助的人,并愿意为他们身体力行,让无力者有力,让贫弱者前行,她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德;她像一滴水,让我们看到了整片海洋,她是当代青年学生和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的优秀代表,她的行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以及青年志愿者学习的楷模。
有人说,“90”后是跨下的一代,而正是我们“90”后的典型代表,她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说,我们“90”后的依然有能力振兴中华民族。从身上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社会,爱的精神和道德依然在喷涌,她这种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生力军,正是有了像这样的品质才使得我们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看到了这些,我也想到了我自己,我是大山里的`一个贫困孩子,从小父母去世,九岁起我就跟着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我能够深刻体会到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我小时候每天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学习到深夜,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想请人帮助但又不能如愿以偿,那种无奈之情时刻在我脑海中浮现,在认真学习的同时,我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在大学期间我创建了家教社,组织我们学校优秀学生为农民工子女免费做家教,为了这个家教工作,我曾几次放弃了就业机会,尽管我已毕业,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但我不觉得后悔,每当看到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孩子的父母高兴的表情时,我感到很幸福,在周末,我带领同学们到敬老院去看望那里的老人,陪老人聊天,帮助同学找兼职工作,我所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每当看见受助人的笑脸时,我心里的那种幸福感是难以表达。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追随发出的光芒,学习她心系贫困学子,无私无悔助人的大爱精神;学习她脚踏实地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拼搏精神,并自己也发出光,以此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做“不为功利,不求回报,,我助人,我快乐”的志愿者,这是我们对最好的追悼和怀念。也是我们当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
虽然遭遇不幸,倒在了她曾经支教过的贵州,但是永恒的,她是志愿者的榜样,她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千千万万个“”将会进行爱心接力,让爱传播的更远。
谢谢!
大爱无疆,是这位百姓的好医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和永远回忆。作为我市医疗卫生战线的普通一兵,刘琼芳同志五十年如一日,在身患多种绝症并多次从死亡线边缘挣扎过来的情况下,凭借著对生活的热爱,凭借着内心世界的顽强、乐观和自信,更是凭借着对患者的满腔热情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她那高超的医术、无私的奉献、真诚的爱心为社会做出了特殊的卓越贡献。从23岁的豆冠年华走到79岁的夕阳尽头,她用挚爱和奉献书写着人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辉煌篇章。
同样作为卫生战线上的一名员工,在被刘琼芳的`先进事迹所感动的同时,我们究竟如何向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大姐学习,如何向她一样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引起了我的深思。是的,我们不仅要学习她恪守信念的忠诚,学习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学习她用生命现身卫生事业、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更要学习她与病魔做斗争的坚强毅力,学习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淡薄名利、廉洁奉公的崇高医德医风和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高尚道德。我想,只有心中充满了人爱的人,只有对生命、对岗位充满了敬畏之心的人,也只有一个时刻牢记使命、担当职责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人生轨迹,才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孕育出不平凡的伟大。
刘琼芳同志无愧为“大医”无愧为我们学习和敬仰时代楷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刘琼芳精神,用她的事迹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己,从;平凡细微之处做起,从本岗位的履职尽责做起,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党员和中层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脚踏实地,自觉作为,热爱医院、热爱患者、热爱岗位,默默地奉献出我们的一切!
刘琼芳生前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干部病房主任医师。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后,许多人自发来到医院,为她送上最后一程。送行的人群中有她曾经救治过的病人,有和她并肩工作过的同事,也有素不相识的病人家属。有人打出“刘琼芳医生一路走好”、“刘琼芳,我们想你”等条幅,白底黑字,分外醒目。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不顾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执意让家人推着来到医院,“我是她的病人,一定得来送送刘主任。”
从医50多年来,刘琼芳未发生过一起医疗纠纷和事故;虽然她自己因病先后做过4次手术,但仍始终工作在第一线;她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赢得患者信赖、同行尊敬和社会赞誉,被誉为“咱老百姓的好医生”。
8000多名病人的背后
刘琼芳有个习惯,每天下班回家后,把收治的疑难杂症病人情况认真记录下来:姓名、年龄、职业、症状特点、检查结果、诊断结果、用药和治疗效果、病人住院与出院时间等,从1960年到20xx年,50年如一日。
在刘琼芳家里,记者见到了这些资料,满满4个大纸箱,涉及8000多名病人。有的记在日记本上,有的记在学生作业本的背面,每一页都用钢笔写得清清楚楚,工整紧密,连指甲大的空白都找不到。
这些资料,是刘琼芳50年来追踪治疗疑难病人的真实记录。一位患高血压、偏瘫、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夜间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家属把他送到医院时,病人因心衰已处于休克状态。年轻的值班医生赶紧给刘琼芳打电话。接下来的一天多时间,刘琼芳一直守在病人床前,并在日记本上记下病人情况:10时30分,病人逐渐清醒,先期治疗方案起效;12时,病人血压急剧变化,提示用药调整;16时,病人进食,精神状态好……
有的老病号腿脚不好,来医院不方便,刘琼芳就主动打电话询问,甚至上门治疗。一位患肝硬化病变的老年病人,行动不便又无人照管,刘琼芳便骑自行车送医送药上门,一来一回近10公里路,持续了近3年。后来,这条家访的线路上,又多了一位患多年肺喘的病人。在她的精心治疗下,两位老人的病情都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年龄增大,刘琼芳骑自行车不方便了,便改乘公交车,随身携带听诊器和血压计。最多的一年,有70多位病人接受过她的上门服务。
不让病人带着疑惑离开
刘琼芳常说,病人找到她,是基于信任。作为医生,面对患者的生命相托,无论如何都要对得起病人的这份信任。所以,对每一位患者,她都会详细诊断,仔细询问,想方设法找到病因,不让病人带着疑惑离开。
泌尿外科有一位患肾囊肿的病人,手术后总是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并伴有胸口疼痛的症状。为了找到病因,科室会诊时,刘琼芳特意抄下病人的化验结果,由于当时没有扫描仪,她就把心电图一点一点地画下来。通过前后对比病人心电图蛛丝马迹的变化,最后确诊该患者的症状来源于肺栓塞。一个大血栓将病人的肺动脉堵住,随时会危及生命。刘琼芳立即为其进行治疗,患者病情得以缓解。
某县中学的一位物理老师,被别的医院按“甲亢”久治不愈。根据病人病状和体征,刘琼芳分析检查结果后,诊断他不是“甲亢”,而是心肌炎后遗症和严重神经衰弱症,在治疗基础上回家调养即可。病人对此诊断半信半疑,刘琼芳就利用星期天,陪着他到省级医院请专家会诊。经多位权威专家诊断,病人终于排除心里疑虑,精神轻松地回家调养去了。
刘琼芳不止一次陪自己的病人去找本院的、外院的专家会诊,很多同事不理解。刘琼芳坦然一笑说:“这是医生应尽的责任。解除病人心中的疑惑,也是治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