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推荐度:
小学春季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推荐度:
小学英语教学学期工作计划
推荐度:
小学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推荐度:
小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有关小学教学学期工作计划范文锦集六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学期工作计划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学学期工作计划 篇1
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本学年我担任五(3)班的班主任。现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工作意见为指导,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目标,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学生生活体验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上好每一堂课,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实施切实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二、班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8人;有18人享受农村营养改善计划。本班学生热爱学校、班集体,团结上进、思想端正、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热爱劳动。能按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由于种种的原因,部分学生身上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纪律观念淡薄等现象,在个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可以通过集体教育来转化。
三、班级工作重点及目标班级教育工作
(一)班级工作重点
重点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学生生活体验室为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继续进行热爱班级的教育、团结同学的教育;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好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会和大课间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具体工作:
1、继续抓好五年级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
3、搞好班级卫生工作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争创卫生、文明先进班。
4、搞好每位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形成一定的能力。
5、搞好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地发展。
6、认真组织好学生参加学校第51届体育运动会和大课间活动。
(二)本班学生奋斗目标:
1、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增强集体凝聚力。
2、争当学校的“优秀班集体”。
3、发展个性特长,促进身心健康。
具体工作:
1、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力争优异成绩,锻炼能力,培养其集体荣誉感。
2、注意育人环境的美化,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建立各种生动活泼的评比栏,每个园地力求美观大方,突出特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开展丰富多采的主题班队会,在集体活动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
四、常规管理措施
1、学习方面:为使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同时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评比制度,班里建立全方位量化评比栏。班里还将定期评选“优秀小组”,对每个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2)建立本班的“学习小组”,前后位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小组的组长。“学习小组”中的四位同学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这一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转化后进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2、文明行为方面: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参与评比,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在到校、课堂上、课间、两操、放学等方面表现好的加分,不好的适当减分,由值日班长记录。
(2)定期对学生进行“十个道德行为”的教育。
(3)利用“优秀小组”的评比,要求小组中的每一位组员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齐心合力才能成为“优秀小组”。
3、卫生方面,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对卫生小组长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分工,责任到人,增强小组意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卫生委员和每天的环境小卫士分工明确,把教室内外检查整理干净,警告卫生习惯不良的同学,做好记录。有大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
(3)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由卫生委员检查个人卫生。
五、德育工作措施
在德育方面的工作,要处处与学校德教处保持一致。为此我制定以下措施:
1、搞好班级的育人环境,让课程表、学生座次表、环境小卫士值勤表、作息时间表上墙。利用壁报栏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美化环境,利用评比栏鼓励学生进步。
2、培养班干部同学的责任心,号召他们积极帮助后进的同学。班主任本着“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不忽视中间学生,让他们同样受到老师的"关心,有积极上进的动力,从而也成为优秀的学生。
3、班主任要“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时刻做学生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
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便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地给予教育。
2、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实施有计划的教育。要多与这些孩子交流,找到问题的关键,及时进行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学生心理转化的记录,从中发现规律,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
3、上好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4、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家长、老师随时反映学生近期的家里、学校的表现,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心理空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有的孩子因为家庭、社会的原因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七、学生安全教育
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禁毒防艾、防震、防火、防危险性游戏、防电等安全教育。
八、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本班有几位学生属于特别活泼好动的孩子,自制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保持时间不长。
针对上述情况,转化措施如下:
1、班集体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用大多数学生良好行为来教育他们。
2、对于他们在行为上的不良之处,慢慢纠正,有进步时及时表扬。
3、多给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以促进他们积极严格地要求自己。
4、多与家长联系,了解他们在家的情况。与家长一同把孩子教育好。
班内还有几位学生属于听话,举止文明的孩子,但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些吃力,接受新知识较慢。
针对上述情况,转化措施如下:
1、号召全体学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2、学习委员与学习助理组成学习小组定期在学习方面帮助他们。
3、当他们在学习上有进步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表扬。
4、多与家长联系,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
九、具体的周程安排
第一周(9.1—9.7) 1、报到、注册 2、安全教育
3、观看《20xx年秋季开学第一课》
第二周(9.8—9.14) 1、制定学科计划 2、欢度中秋节、教师节 3、学习《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
第三周(9.15—9.21) 1、学生生活体验室启动 2、常规教育 3、“大课间活动”启动 4、公务自查
第四周(9.22—9.28) 1、研讨新课程下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教学量化表” 2、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第五周(9.29—10.5) 1、欢度“国庆” 2、公务检查登记
第六周(10.6—10.12) 1、班主任工作会议 2、家长会
第七周(10.13—10.19)1、道路交通安全宣传 2、建队日活动
第八周(10.20—10.26)1、小组教学模式研讨
第九周(10.27—11.2) 1、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 2、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 3、大课间活动自查
第十周(11.3—11.9) 期中自查
第十一周(11.10—11.16)1、“道德讲堂”教育活动 2、开展读书活动 3、第51届体育运动会预备会
第十二周(11.17—11.23)1、班级文化建设评比 2、安全教育
第十三周(11.24—1.30) 1、冬游活动 2、上党课
第十四周(12.1—12.7)学生生活体验活动
第十五周(12.8—12.14)1、校园民族舞蹈训练 2、消防安全演练
第十六周(12.15—12.21)1、第51届体育运动会筹备会 2、绿化美化工作
第十七周(12.22—12.28)1、“禁毒防艾”主题教育 2、班级学籍档案检查
第十八周(12.29—1.4) 1、上交学生优秀作文 2、表彰德育标兵 3、第51届体育运动会 4、欢庆“元旦”
第十九周(1.5—1.11) 1、慰问驻军 2、学科教学自查
第二十周(1.12—1.18) 1、期末检测 2、期末安全教育 3、期末工作安排
小学教学学期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继续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教研培训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的;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研究课堂教学,更新校本研训制度,推进新课程改革为重点内容。扎实抓好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抓好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抓好“革除陋习,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成为文明、团结、勤奋、务实、向上的新人。
2、强化新课程改革实验,继续抓好新课程学科教师的研训工作,提高教师运用教材的能力,使其在研训实验中有所提高、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抓好校本研训工作,推进我校校本研训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
5、继续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6、继续抓好网络教研工作,利用博客资源,开展网络研究,促使教学教研走向网络化、日常化、生活化,让教研走进教师的生活,形成网络教研氛围。
三、主要工作与具体措施
1、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革除陋习,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成为文明、团结、勤奋、务实、向上的新人。
2、开学初与学段后开展一次师德师风教育教育学习活动。
3、利用早操后、班会、校会在学生中开展“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4、抓好新课程改革实验。
5、扎实抓好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
(1)县教研室要求派出相应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训活动。
(2)按县教研室及县培训部要求派出相应学科教师参加教材培训学习。参加研训学习的教师要在开学初汇报研训实录及心得。
(3)开展新课程教学研讨。结合区域研讨内容(主课题)重点研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的转变。
6、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区域教学研究,提高教师运用教材的`能力。
7、语文、数学新课程科任老师各准备一节优质课参与校级评比,学校择优推荐参与县、省优质课评比活动。
8、段考后,语文、数学两个科组分别精心组织一次教研教改研讨活动(课堂教学研讨)。
9、继续开展网络研讨,推荐教研工作深入开展。
10、各科教师积极收集课改成果,参与县、省以及全国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11、从常规管理抓质量。
(1)开学处,认真做好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方法,全面提高。
(2)开学初,制定好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科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等计划。各种“计划表”于3月1日前送交教导处。
(3)各科任教师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布置课后作业并认真批改及时给学生反馈。
(4)各班主任按学校制定的《班级量化管理条例》扎实抓好本班教学管理工作。值周领导每天早操后及时反馈各教学班前一天量化情况,并恰如其分做奖、罚指导。
(5)本学期学校领导、语文、数学科组长分四次即(第四周、第八周、第十三周、第十七周)全面检查教师的常规工作并及时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反馈检查结果。
(6)抓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领导每周深入课堂听课不少3课时,教师每周听课不少1课时。
(7)各科任、班主任及时做好“四册”记录。
12、以点带面,提高教学质量。
(1)本学期继续设立语文、数学两学科课题组,积极探究“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有效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派出相应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题讲座,并组织教师研讨和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3)各科任教师应做好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或教学心得、总结。
13、校本研训工作
(1)规范、完善校本研训制度的构建。
(2)继续吸收永发中心校等四个校本研训基地提供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研训制度,开展教师多视角反思教学行为的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开展校本研训经验交流活动,提高研训质量,扎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附:工作安排表
2月
1 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及布置开学工作
2 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教导处
3 拟订学校、科组、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领导、科组长
3月
4 检查各项工作计划落实情况 教导处
5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 教导处
6 分学段、分学科组织集体备课研讨 教导处
4月
7 组织学科课改研讨 教导处
8 组织学科课改网络研讨 教导处
9 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 教导处
5月
10 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 教导处
11 组织教师校内示范课研究 教导处
12 检查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及段考评析 教导处
6月
13 组织学科课改网络研讨 领导、科组长
14 组织教师新课程研讨(专题研讨)—有效 教导处
15 组织教师听课、评课 教导处
7月
16 收集、评、送“四文” 教导处
17 检查教师教学常规工作 教导处
18 检查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期末测评及分析) 教导处
19 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教导处
小学教学学期工作计划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体单元安排为: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一);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11—20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期末复习;有趣的拼搭和丰收的果园两个综合实践活动。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七单元分与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安排在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些内容是学生今后计算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编排时不但课时有所增加,而且增设了“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拓展认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数的认识,增强探索规律的意识和简单应用知识的能力。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比一比、第四单元认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轻重、远近等,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另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初步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再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三单元分一分,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活动,学习分类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以后学习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4.“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六、八单元里,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让学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体验,激发开展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联系现实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在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中,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探索10以内的加法、减法以及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法、减法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能探索一些简单的物体、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2.数学思考。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意义,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体会有根据地进行思考;通过对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培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发展思维能力。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3.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多少,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等方面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学会通过简单的数数、比较大小、加减计算以及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和交流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态度。
(1)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数数、比较、分类、计算等与数学有关的活动感兴趣,
具有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在建立数的概念、认识物体形状、讨论计算方法、表达思考过程等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3)在用简单的数表示事物的多少、用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文字、符号表示简单规律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用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知道在计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数学活动中有可能会出现错误,并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一年级学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要求他们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准确表达、认真作业。学生在写作业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坐姿、握笔的方法,保护学生的视力。严格要求学生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涂改,认真听题、细心计算、耐心检查,逐步养成书写规范的良好习惯。说到书写规范,不仅要求学生数字写得清楚、美观,还要注意写数字的笔顺,比如:经常有学生把“0”、“8”的笔顺写错。
2.丰富问题情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创设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
教材在选择素材时注重创设形象、生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游数学知识的“海洋”,进行有趣的数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如“数一数”教学中,选择了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观察、数数、初步感受数的实际意义。再如教学“10以内加法和减法”时,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浇花、植树、游泳、跳高、踢球、乘公交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2)编写生动的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童话故事的情境,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学习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森林运动会”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在教学5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通过“小朋友浇花”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出“现在一共有几人”“还剩几个人”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数一数、算一算的冲动,主动去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运用
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3)设计丰富的活动提高计算能力。
在上一年级前,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等方面的经验,所以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基本没有问题。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稍有难度,这是后续学习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生必须学好,并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期末速度要求大约为每分钟8道一步计算式题(直接写得数),正确率要达到90%~95%。由于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而计算练习又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在强调计算的同时,也要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数学扑克、登山夺红旗、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同桌自编计算题交换算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经历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给学生锻炼数学思维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分析,发展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发展。
(1)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索与合作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真正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在学习加、减法计算,特别是20以内进位加法时,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交流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并引导学生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感受每种计算方法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优化计算方法。
(2)要注重突出数学基本思想在知识形成和应用中的作用。
一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学抽象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数出现实场景中人或物的数量,再引导他们用相应颗数的算珠表示“一类等价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最后由相应颗数的算珠抽象出数,并借助直尺和图形使他们初步感受直线上的点与数是一一对应的,明确数的顺序和大小。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侧重引导学生经历“用小棒摆出十几→在计数器上拨出十几→写数”这样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初步感受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值,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二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确定性。例如,组织“比一比”的活动时,增加了比“3支笔的长短”、比“3种水果的轻重”、比“3杯水的多少”等问题,引导学生在确定最长最短、最轻最重、最多最少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
4.注重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
一是要适当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练习。例如,为了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练习写数的机会,在学习“认识1-5”和“认识6-9”这两个部分内容后分别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同时还在练习一和练习二中适当增加了习题的容量。另外,考虑到学生熟练掌握8、9的分与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历一个适当的过程,把8、9的分与合分开编排,并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
二是进一步加强相近、相似或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比较。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计算时,让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说出指定得数的若干不同算式,启发他们在此过程中自主体会相关加、减式题的联系和区别。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通过题组形式,多次引导学生比较“得数相同的不同算式” 和“得数不同的相近算式”,启发他们在比较中进一步把握相关式题的内在关联,提高计算的灵活性,并形成必要的技能。
5.适量补充安排思考题和自主阅读材料。
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12道思考题,这些题目涉及数和运算的意义、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数学规律、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等内容。解答这些思考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自身的价值与魅力、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本册教科书还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了两则自主阅读材料,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愿望,启发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量补充安排相关的思考题和自主阅读材料。如在教科书29页“照下图这样,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 )个结”,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或者画一画中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进一步延伸“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围成一圈,要打( )个结”,让学生进一步探讨。
四、教学进度。
本册教材共安排57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全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4课时,全学期大约有20余课时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建议机动时间教师灵活地、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如定期开展读书、读报活动,进行讲故事、口算比赛等等,也可上与所教内容相关联的思维训练课。各单元的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小学教学学期工作计划 篇4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也将有一个新的面貌和新的目标。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和阳光体育长跑活动的热烈进行,体育也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学校也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
本学期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
现在对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三四年级的学生爱玩,学生们对体育课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初期,身高体重以及身体素质各方面比以前有较大改变。力量变大,对动作结构的理解也趋以合理化,对某些动作技术得掌握也比较快。生性好动,活泼开朗,爱表现自己。课堂组织纪律性比以前有很大进步、情绪变化较大,喜欢竞争。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积极勇敢,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要以讲解诱导为主,以相近的游戏进行巩固,使学生寓教于乐。
五六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各班学生的体质也不尽相同,形成有的学生不认真锻炼也能得优秀的情况,而有的学生认真了却得不到好成绩。这些在课上是要加以研究的问题,在评价机制上也要加以研究。
中年级,主要是打好体能的基础,采用复式单元进行教学,即一个单元采用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
二、开学初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
小学3年级,正处在长身体的重要阶段,他们还不具备基本的体育技能,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身体的协调性等方面的素质还都没有得到全面的锻炼。所以说,这一时期是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正确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骨骼的发育,智力的发展,通过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并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品格。小学4—6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全面的锻炼各个方面。通过身体素质的训练,让学生的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三、三月份对全体学生进行广播体操的学习和巩固。
广播体操是学生在学校里,课余时间锻炼身体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学生在紧张的课程之后,进行放松和锻炼身体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有些同学不会做或者不熟练,做的时候不认真,没有力度,就起不到锻炼的效果,我们上间操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本学期要抓好低年级广播体操的学习和巩固的工作。让不会的,不熟练的都能牢固熟练的掌握广播体操的动作,真正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四、四月份主要组织小学生参与田径运动,并重点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田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五、五六月份进行田径和技巧的教学。
小学3年级,学生的年龄都很小,不适合做过多的力量性的训练,而应该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身体协调性等方面的素质,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和运动中走、跑、跳、投的姿势。田径和技巧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基础,所以就要从低年级抓起,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为将来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打好基础。4—6年级使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常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了解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基本掌握选择项目中规定的动作,了解所学项目知识,掌握简单的动作和术语,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体验体育活动中心里感受,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初步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评价锻炼效果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够用所学到的知识锻炼身体。五六月份气温开始变暖,正是进行田径和技巧训练的最好时机。
六、认真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途径。所以,作为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这其中包括:上课前要认真的备课,对每一节课都要精心的设计。上课时要灵活认真,能针对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课的计划。课后要对上完的课进行深刻的反思,找出其中的缺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小学教学学期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写好字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写字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师生的字写得怎样,是一所学校文化内涵、办学品位、师生素养的集中体现。全体师生要充分认识到写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写字教育要以《小学写字指导纲要》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写字教学活动入手,以“端正写字,方正做人”为主旨,培养学生的耐力、毅力和审美情趣等,以课堂为主阵地,坚持天天有练习;月月有验收;年年有提高;建立有写字特色的教师队伍,造就学生的书法特长。
二、发展目标
以“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和谐发展”为追求目标,以写字教育为切入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扎实推进学校素质化教育进程,张扬学生个性,发展特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双姿”和写字素养。
三、工作要点
1、按要求,开齐开足写字课程。
一、二年级每周安排一节写字课,以学写铅笔字为主。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节写字课,以学写毛笔字为主。
2、建立完善的写字教育管理制度。
(1)教师写字制度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书写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写好字是写字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要求:
① 每月培训教师一次 ,其中,一、二年级教师为硬笔字,三至六年级教师为毛笔字。
② 全校任课教师每人每周书写软、硬笔书法作业各两张,其中,硬笔作业不少于100字,软笔作业不少于12字,两作业均要使用规定的`纸张,即软笔用纸8K,硬笔纸用16K。
③ 从开学第二周开始,全校任课教师每人每个教学日轮流板书一首七言古诗悬于教学大楼门口,供大家欣赏,以此促进广大教师的粉笔字书写水平。
④ 凡以前两笔字过关的所有教师,从本学期开始,每人每月上交学校软、硬笔正式作品各一件,规格为:硬笔16K,软笔四尺宣纸对开。内容为:诗词、散文、名言等完整的句子。形式为:提倡创作,临摹亦可。
(2)学生写字制度
①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首先从写字的姿势入手,每次写字,都要求学生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脚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②抓好起始年级的写字教育,遵循“低起点、严要求”的方针,对各年级写字分阶段训练作好前后衔接。
③学生练字与各科作业相结合。规范作业书写,三年级以上学生各科作业原则上都要用钢笔书写。
3、加强检查、督促,开展竞赛活动。
(1)定期检查学生的执笔、坐姿及各科的写字质量,对检查结果定时公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六一”节举办一次大型的软、硬笔字展览,及时展出全体教师及各班学生一年来的的写字成果。
4、五月中旬,对全校任课教师的软、硬笔作业进行一次全面而严格的集中考评,评选出软、硬笔各5篇优秀作业并公之于全校。
5、加强教学研究。
(1)加强随堂听课。写字中心要加强研究,服务写字教学,达到专业引领作用。
(2)组织相关教师开展研讨,观摩写字教学,对写字教学课堂结构从教学步骤、内容安排、时间分配、指导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讨论,探索一套较为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各位教师要在兴趣激发、训练顺序、指导方法以及写字的育人功能等方面深入研究。
(3)各学科教师要通力合作,共同重视学生作业的写字质量和书写行为习惯的纠正,共同推进我校写字特色的创建工作。
小学教学学期工作计划 篇6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更好地促进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和实验操作能力,总结近年来的经验得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特拟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抓实常规工作和教研工作,积极探索正确、严谨的实验教学方法,并通过开展多层次的新课程理论学习,适时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以“问题—设计—行动—反思”为基本过程的实验教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专业的素养和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积极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并争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组织领导:
组 长:李 鹏 副组长:李学权 组 员:科学任课教师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学好小学科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往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形成了以单一文化课为主的形势,而科学的课程不为教师和学生重视。学校把新课改工作摆到学校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趁此契机,成立科学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以此促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在学生中的宣传,在学生中形成正确的实验意识——实验是要求我们得出正确结论的同时,追求正确的"实验过程。
2、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学校组织教师集体进行实验教学的备课,同时组织外出参加科学教学培训,并及时传达培训精神。学习课程标准,使全体教师更系统地领悟新课改的内涵,更全面地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更好地投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同时根据我校实际,科学老师是兼职的这一情况,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开展好实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教师自身实验素养。通过教师实验操作规范示范和教师实验教学比武,强化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严谨性。
3、做好实验室资料建设工作,完善实验室资料建设。完善实验室资料建设,使实验器材的去向和流动有凭可依,有据可寻。并且在此基础上,教师能根据平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验器材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此做好记录。
4、认真落实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学生上科学课的兴趣的关键所在,对于教材中规定的实验教学要开足,开好。认真对待学生的实验,规范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对于个别实验,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开展,或者由于实验时间过长,无法在课堂上正常完成的实验,能够利用课外、课余时间完成。监督学生完成教学中需要长期坚持的实验。
5、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定时开展教研组活动。在本学年的教学工作工作中,教研组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开展。一、平时教学工作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如何调整实验教学工作;二、平时实验教学时,学生的哪些实验会出现和设计比较大的偏差的,自己课堂上是如何纠正,以及今后如何改进实验设计;三、学生对实验操作中主要存在的误区,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四、对实验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四、教学安排:
三月份:开学前积极采购好各种实验器材和药品。各班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和工作措施。成立组织领导,督促认真落实。
四月份:按照实验目录要教学要求开展好实验教学,完善各种资料。
五月份:继续按要求开展好实验教学,组织好学生的一次实验竞赛。
六月份:搞好实验教学,开展实验评比,做好科学实验期末复习。
七月份:收集完善各种资料,迎接复习考试,做好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