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教学反思

推荐度:

比尾巴教学反思

推荐度:

一年级上册语文《比尾巴》的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比尾巴》教学反思合集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尾巴》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尾巴》教学反思1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与动物知识相关的短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内容是充满儿童情趣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这边课文容易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朗读欲望,所以我选择了这篇课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12个字,会写“公、车”,认识新笔画“撇折”及偏旁“八、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读好问句的语气,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会用“谁的尾巴——?——的尾巴——。/——的尾巴像——。”的句式说话。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更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学生当裁判的环节,充分发挥本文的“趣”,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读好问句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可以三个问句分开读,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问句,教师应该先范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跟读。其中生字教学也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对于生字的教学,我的导师也给了我许多建议,我自己平时也存在每课识字量太大的困扰。我觉得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点,特别是识字方法的教学,所以设计时还是把识字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并结合不同的识字方法穿插在短文的学习中,最后再进行一次集体的巩固。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还设计了课外拓展这一环节,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结束本堂课教学。我事先准备好素材,让学生仿照这两小节的形式在用其他小动物编一编儿歌,如:问:“谁的尾巴?谁的尾巴?谁的尾巴?”答:“的尾巴。的尾巴。的尾巴。”

但作为一个新老师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些都值得我深思:

一、教学经验不足,准备工作还不到位。

在示范读问句时,自己都没有读正确。问句是从第一个字就开始上扬的,而我只上扬在了最后一个字。这样教学,学生是无法理解问句和陈述句语气的不同。如果我在解读文本注意到这个难点,可以听听磁带上的范读,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读就不会出现这个不应该犯的错误了。

二、不注意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上课时,班里几个男孩回答问题时为了显示自己声音响亮费尽气力大喊,我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又怕说了他们,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会小了,所以也就没说什么。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默认的态度引起了更多学生的共鸣。齐读时大家大喊特喊,课堂里嘈杂声一片。在上课时我还发现学生的读书姿势都还不是很正确,才体会到自己平时上课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培养没有很好的重视。

三、组织课堂纪律还有欠缺

感觉这次赛课纪律方面没有上次好,虽然时不时都在组织纪律,但整个课堂还是有不安定因素,总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小朋友爱说话、爱做小动作,这可能是一年级小朋友的天性吧!我们班因为情况比较特殊,学生在学习习惯听课习惯方面问题确实比较大,这让我也很头疼,以后这也是工作管理方面的重点。

虽然为这次赛课付出了一些精力和时间,但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是我平时花再多时间也未必能觉察到的。

《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可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整堂课还应该加入写字的环节,学写一到两个字,而不是把写字放到一课时去完成,这样可以分散写字的难度,孩子们能更加轻松地把字记牢、写好。

我是教学《比尾巴》的第一课时,目标是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节,并理解其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对此,我做了如下设计:

在孩子们眼中,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由此我准备了很多图片。让学生说的同时随机出示6张词卡:公鸡、鸭子、兔子、猴子、孔雀、松鼠。在与动物打招呼中,把字宝宝送到小动物的手里的活动中,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与生字见了第一次面。孩子们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畅畅而谈这三个小动物的模样,结合孩子的回答,穿插教学生字长、短、把。轻易地理解了字意,也分散了识字任务。随后,我设计了两道关口:识字挑战与朗读课文挑战。孩子要读的欲望强烈。为了朗读好,理所当然得接受第一个挑战:识字——比比谁的记性好,识字本领大。一年级的孩子们好表现,一见要挑战,要展示自己的聪明,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思维活跃,同桌合作想办法记字效率也会高。字宝宝装进了记忆宝库,可是它调皮地躲进了课文中,你能响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吗?孩子们快乐地模仿朗读。在多形式地比赛朗读中,孩子们自我评议、合作纠正,朗读能力不断提高。然后我引导孩子从读中体会,读后谈谈猴子、松鼠、小兔的尾巴长得啥模样。在孩子们交流的基础上,

我又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小小的一条尾巴,为何长得各不相同,有什么作用?孩子们在互相交流中增长见识,感受着动物尾巴的奇妙,在孩子畅所欲言后,我也相应地介绍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知识,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趁机我要求感兴趣的孩子在课外多多观察、收集小动物图片,去了解更多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比尾巴》教学反思2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教科书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本文采用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描写,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巧妙地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文中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并能引起学生对动物尾巴特点进行观察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引导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学会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因此,在教学时,我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认知特点以“朗读训练”为主线,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并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及作用,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堂课有一个好的开场白,可以说,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同学们都比较喜欢小动物,我就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比尾巴比赛导入新课,让学生情绪盎然地投入学习中去。激发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促使学生主体能动作用与现实环境的统一。从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始终沉浸在积极的情感体验当中,学习兴趣浓厚。可见,教师在备课中,要不断探索新颖的、适合本节课教学的导入方式,巧妙地导入新课。导入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精心进行导入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生字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学习的始终。我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生字的兴趣,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展开教学,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注重对学生识字方法的渗透,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一编”等等激发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畅所欲言。注重分散识字,将生字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大量复现、说话落实。识字、记字是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的,或合作学习,或两人讨论,或独立思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课标指出,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每天要有十分钟的写字的环节,在学写三个生字时,首先观察每个字的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更要求按照笔顺规则写,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提高写字的效率。尤其是本课的“公”字,写的时候要把重要的笔画“捺”要写得舒展,起笔时不要太往左,还要注意“撇折”的“折”要提提笔,而不是把笔画送到头。从孩子们写字的情况看,孩子们都能写得很漂亮,记得也牢固。

3.学会朗读课文

首先,带着思考的阅读才是有收获的阅读,我在引导学生读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听清老师的问题:(1)有哪些动物来“比尾巴”呢?(2)它们都比得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同位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接着,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在教学时,除了老师范读、录音范读之外,我还根据问句的特点,指导学生把句子最后的一个字音扬上去,还用了一个往上的手势给予提示,让学生自己练习,同座位互相学习等办法去解决难点。并且让男女生对读,同位互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三问三答的方式,体会文章的结构,了解六种动物尾巴各自的特点。

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引向深入,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句中的停顿之处,形成一定语感之后再试着读出问的语气。并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部分学生仍没有读好,我就耐心指导,注意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通过范读、赛读等形式,反复练习把句子读好。我配上欢快的"音乐,让学生一边看着漂亮的动画一边拍手朗读课文,同学们的朗读热情被激发起来了,朗读的情绪更高涨了,朗读的效果也特别好。

4.注重知识的迁移

真正的语文学习,要将学生的思考从课内引向课外,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迁移适用。《比尾巴》一课中句式“(谁)的尾巴(怎么样)?”出现了六次,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在学完诗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几种小动物的图片如牛、老虎、马、燕子、金鱼、老鼠等,学生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展开激烈的讨论,接着我让学生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编儿歌。例如,“谁的尾巴象剪刀?”“燕子的尾巴象剪刀。”“谁的尾巴细又长?”“老鼠的尾巴细又长。”进行即兴编儿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及了解其它小动物的兴趣,真正讲课内学习转向课外。

反思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书写指导不够全面,没有照顾到程度稍差的同学,还是有往前赶课的嫌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提高,今后,我要在兼顾所有的学生上多下功夫,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能力,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比尾巴》教学反思3

1、基础目标待强化,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

本文要学习12个二会字,能够说是比较多的,可是,在这篇文章中,一些生字包含在动物名字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愉快学习,学生们在欣赏动物图的过程中简便学习“鸭、公、猴、松、鼠”等字。

2、情景创设生动趣味。

研究到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堂极忌沉闷、单调,所以我注重情景创设,让学生有如身处其中,在愉快中学习。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两个课时)的.整体情景创设为在动物园里观看比尾巴大赛,把所有要学习的知识纳入其中,如:第二课时中复习二会字环节,我就说是唐老鸭想来看比赛,但不认识路,要同学们给它带路,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性。

在本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把整个教学情境创设为一条完整的线索,这条线索贯穿其中,构成一个完整而趣味的故事。如此一来,教学中,就有如在讲故事,讲者和听着都娱乐其中,课堂气氛活跃、趣味。

3.、形式多样,强化朗读训练。

在朗读中,我运用了齐读、男女分主角读、范读、、同桌练习等方式,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本事。根据本文的特点,我特意让带领学生一边朗诵,一边做动作,极力构成在游戏中学习的气氛。在课文朗诵环节,学生们热情高涨,一个个都全身投入的边读边舞,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把全文背诵下来,收获不错的效果。可是这儿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异常留意学生的动向,避免有些学生在后面开小差。

《比尾巴》教学反思4

今天,我讲了《比尾巴》一课,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很轻松,我也很轻松。细细反思,我觉得这节课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我抓住了学生的兴趣。

一开始上课,我就创设了一个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请孩子们来当裁判,很快的孩子们就兴趣大增,置于活动当中。此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始终都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想当一个合格的裁判,要能正确叫出这些小动物的名字。”“一名优秀的裁判,肯定不会被这些生字宝宝难倒。”“谁能用你的.朗读把比尾巴的故事告诉大家,比比谁是最出色的裁判。”这样,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识字、朗读都顺利过关。

儿歌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前就会背了,为此,在朗读指导过程中,我采用男女生对读、拍手读、跺脚读等形式,调动他们的多种感观来参与学习活动,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在完成阅读、识字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读课外书、上网找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其他动物尾巴(嘴巴、耳朵)的特点,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比尾巴》教学反思5

辗转多年,金秋九月,收获梦想,我有幸能加入新钢一小,重踏的三尺讲台,做回孩子王。十二月八号的汇报课我深有感触。

首先要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感谢我的师傅唐老师和同事对我的耐心指导,感谢我的孩儿们的积极配合。

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比尾巴》一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低年级的"识字和朗读教学都是重点,所以我采用了以读为主,随文识字,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

一、识字。第二课时一开始,通过发运动服叫动物的名称,这样可以复习学过的部分生字。然后,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本课生字的兴趣,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整堂课我还加入写字的环节,学写一个字,而不是把写字放到另一课时去完成,这样可以分散写字的难度,每节课都动笔写一两个字,孩子们能更加轻松地把字记牢、写好。

二、朗读。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反馈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朗读尤其促发我深思。怎样才能读得深入,怎样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对此我做了如下反思:在指导学生读好一句话时,首先不要急于要求他们读出感情。比如问句的朗读,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句中的停顿之处,形成一定语感之后再试着读出问的语气。如部分学生仍没有读好,千万不能着急,或是就此草草结束进入下一个环节。而是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进行耐心的指导,同时注意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这时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问答对话的语气等方式,通过范读、赛读等形式,反复练习把句子读好。

教一篇课文,首先必须先把自己放在文章中去,让自己成为其中一员.我没能很好地投入,感觉自己游离在课堂之外,与课文还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自己的语音语貌影响了整堂课的水平。课堂的教学语言应该是抑扬顿挫,我的语调过于平谈,不能很好的牵动学生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今后,我要向同级组的同事多多请教,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比尾巴》教学反思6

《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这也是我选择这篇课文的原因。

我是教学《比尾巴》的第一课时,目标是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试背课文,并理解其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中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整堂课还应该加入写字的`环节,学写一到两个字,而不是把写字放到一课时去完成,这样可以分散写字的难度,孩子们能更加轻松地把字记牢、写好。

因为对一年级的教学缺少经验,所以我在网上观看了好多《比尾巴》视频,最后精选了两个较好的课例反复观看,进一步明确了怎样突破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吸取了其中的优点,合二为一,再揉合了我校的六步教学——课前三分钟、检查预习、小组合作和阳光检测等,加上课间休息儿歌、强调写字姿势等。

对此,我做了如下设计:在孩子们眼中,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由此我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在学生说的同时课件展示小动物闪亮登场,然后指导说一句完整的话,培养说话能力和习惯。这样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与生字见了第一次面,然后逐步去掉图片、音节来认识词语,最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结合孩子的回答,分别教学生字松、鼠、鸭。这是第一次集中识字。其它生字穿插在儿歌教学中,分散了难点,学生轻易地理解了字意,也轻松地完成了识字任务。随后,我设计了同桌合作和小组合作,让同学们在合作中愉快学习,这样教案基本完成。

但是在一班试讲时出现了问题:内容太多,一节课根本讲不完,我不得不再做调整。因为有比较充分的课前预习,所以把开始的几个读书环节合成一个,只读一遍,然后直奔主题,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这样,整堂课下来,除了检测没当堂完成,其他环节还差强人意,如果说还有优点的话,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是借鉴:

1、教学过程中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重点,所以要注重方法的指导,让同学们课后能举一反三,学会自主识字。本文稿课题《比尾巴》三个字都是要求认识的生字,通过这三个字教经孩子们三种识字方法:生活中识字,结合字形字义识字,利用旧字认识新字。再比如“鼠”字让学生发挥想象来识字,最后的一笔就像老鼠长长的尾巴。“扁”让学生找出鸭子身上其他扁的部位,同学们很快就找到嘴和脚,从而理解了扁的含义。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本课教学中,课堂气氛活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当然,课堂中还有很多的遗憾,如果让我再上一次,肯定能弥补很多不足:

1、课堂评价不及时。这一直是我最大的缺点,每次上课前,我都提醒自己要及时评价,可往往一进入上课状态就忘了,以后我一定不断努力提高。

2、课堂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本课教学时,“短”和“把”字忘了出示卡片进行强化理解,后来讲到“扁”时突然想起来了,却没能及时调整思路,进行补充,导致知识点的遗漏,很是可惜。

3、板书设计不够精美完整。讲完课后忽然发现,如果加上适当的简笔画,把它和生字卡片一起运用起来,既美观又能突出生字教学的重点,一举两得。

4、由于时间关系,阳光检测没能当堂完成,只得拖到课后。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次家长开放周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让我对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且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虽有些许遗憾,但成长也很大!以后我会且思且行,不断提高!

《比尾巴》教学反思7

《比尾巴》一课可以看得出是富有童趣的儿歌,抓住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字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动物尾巴的特点。

在天真的学生眼里,小动物是他们非常喜欢的朋友,对于不同的尾巴更是感到那么的好奇。这为本课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课前,与孩子学生一起做个游戏看谁的反应快。“摸摸你的头”;““摸摸你的腿”;“摸摸你的小肚子”;“摸摸你的尾巴”。“哈哈哈……”孩子们一片哗然。“谁有尾巴?”“没有!”“你们知道谁有尾巴吗?”“小动物。”“小动物们有尾巴可高兴啦!趁孩子们游戏时的兴奋劲还在,迅速把他们引进课文的境界里。

上课了,我就创设了一个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请孩子们来当裁判,把他们置于活动中去,让他们走进文本,让他们接近生活实际的`活动走进他们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这样的情境确实很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环节里,我始终都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想的当一名合格的裁判,必须正确的叫出这些小动物的名字。”所以我反复的让学生读词语,还点学生当播音员,请出小动物。“听音乐(课文儿歌)。”“给小动物找尾巴(拓展训练)。”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识字、朗读都顺利过关。但是在这堂课中,问题也不少,是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的。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对于他们的回答予以肯定的评价。一年级的小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表扬,因为这些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所以我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要高度重视。在课堂上应变能力不够。特别在学生回答不足时,操之过急,没有很好的循循善诱,与其学生共同找出正确答案。以上的不足,我会在日常教学中多加留意,避免再发生,让学生学得更开心、更有味,对自己更有信心!

《比尾巴》教学反思8

《比尾巴》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上了这篇课文,感触很多,现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级学生入校不到三个月,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课堂常规的训练还不到位,如何让学生关注教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喜欢猜谜语,上课一开始,我用动物谜语导入新课,学生一个个兴致勃勃。接着创设一场别开生面的“动物比尾巴大赛”的情境,学生始终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地投入学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二、多法识字,不断巩固

识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标准》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在识字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并鼓励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在教学中,我把整个教学安排在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的比赛当中来进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一下子拥有了多种角色体验。首先是一个学习的小学生,同时又是一个比赛过程中的一个小裁判,力求突破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上课,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在愉悦的活动中文本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在学习中感悟。同时识字方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设法让学生从会读到会认,由简到难地进行学习。

我对学生说:“今天,小动物们不仅要来比尾巴,而且还要来考考小朋友,看你们认不认识文中的生字。”我注意变换各种方式认读生字,使学生对生字的接触处于一种常识常新的状态,也使学生无形中接受了由字到词的训练,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现欲,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我注意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并告诉学生:“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利用熟字加偏旁、组词、说一句话等都是我们记字的好方法,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生字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在大量复现、说话中落实会读会认的生字学习目标。无论是识字、记字,大多是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三、快乐阅读,提高能力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部分提出了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学中怎样才能读得深入,怎样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首要任务是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如指导“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在学生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的前提下,我给学生示范朗读,并直接告诉学生:“这一句比较长,可以在谁的尾巴的后面─—好像的后面歇一歇气,再读。”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句中的停顿之处,形成一定语感之后再试着读出问的语气。

学习课文中的长句子“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时,我先出示松鼠和降落伞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松鼠的尾巴像什么伞?为什么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学生理解后再看图指导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学习“孔雀的尾巴最好看”时,我通过课件出示孔雀图,学生欣赏了孔雀美丽的"尾巴后,发自内心地赞叹:“孔雀的尾巴最好看”!朗读效果不言而喻。

快乐阅读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不但提高的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

四、抓住契机,说话训练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说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因此通过朗读,回到问题,谈想法、谈感受是十分必要地。既能拓展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模仿课文说。我用课件出示6个问句,告诉学生每句话后面都有个像耳朵一样的符号“?”叫—问号。有问号的句子叫问句。我先示范说了几个问句,然后请学生说问句。学生先认识了课文中的问句,又有老师的示范做铺垫,说的问句十分精彩,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儿童诗歌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适用。《比尾巴》一课中句式“(谁)的尾巴(怎么样)?”出现了六次,但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为了丰富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完诗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马、燕子、金鱼、梅花鹿、猫、牛),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编儿歌。例如,“谁的尾巴像头发?马的尾巴像头发。”“谁的尾巴像剪刀?牛的尾巴像剪刀。”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运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知识和能力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比尾巴》教学反思9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极富童趣的一篇文章,课文主角是动物。动物是一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所以我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也希望以动物为接入点引导学生。动物在森林里开展森林比尾巴大赛为主要的背景进行展开这一节课。整节课以比尾巴大赛为主要场景贯穿,让学生们从玩中学,体会学习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另外准备了动物图片,奖牌图片,以起到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这样一个目的。但是在上课的实际过程中。学生朗读部分过少是我的一个缺失,我更多的关注了课堂的教学环节,还没有关注学生本身。

在教学环节,知识点的内容传授上,虽然有讲到,但是并没有练习到位,这一点的原因在于课堂把握时间不到位。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会更注意这一点,重视学生们练读,并采用多种形式练习熟悉课文书本,并且在指导书写的过程要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能“握着学生的手一笔一笔教着写”,而是要做到教会学生观察字形笔画特点,让他们自己通过自己练习,有问题时再给予指导,提高学生学写生字的积极性及书写技巧。自身方面也要更加相信学生能力,在课堂语言的发挥上更加简练,不絮叨。当然把控课堂节奏上还要再多多进行练习,教师主导的`课堂,课堂节奏,课堂效率也会更好一些。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多看多练课堂教学环节,使课堂环节烂熟于心,掌握上课进程,这样才更有时间和余地来关注学生。一堂课结束,更让我想到之后每一节课我的关注点,在关注学生的问题上,课堂上要关注到学生的听说读写练,每节课根据课堂授业内容的不同,我们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一年级学生重点在识字,老师的教是一方面,但是学生们的听是更重要的一个部分,听在每节课都是非常重要的。着重训练学生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听读游戏,平常练习多进行听写练习,在不听时采取一定的批评惩罚措施,在听时采取对应的激励奖励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听的效率。读在练习时可以多采用男女赛读,比拼的形式。

学生在主观意见表达上有一些不周正,在之后的课堂上要加强学生表达的机会。在评价语言上需要在加强学习,比如“.敢说,就表示战胜自我。”“你回答问题又完整又好听。”“我知道你心里明白了,可就是语言还没组织好,请你坐下再考虑一下。”在课堂评价的时候学生的时候更注意语言的合理性,连贯性。在今后的课堂中熟练运用,使得课堂氛围上升,课堂节奏连贯,课堂效率提升。

《比尾巴》教学反思10

《比尾巴》是新编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课文通过对话描写,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兔、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引导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学会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教学时,我根据初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天性爱动的特点,在各教学环节中贯穿,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把语文课组织“活”。教《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可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设计如下:

一、贴卡片激趣,初读感知

指导学生边听录音边读课文,同时学习“尾巴”这两个生字,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思考: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这次比赛呢?(学生分说后,指名连起来说),教师相应贴上动物图。让学生对照图,给动物贴上尾巴,且分别说出这几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长”、“短”、“好像一把伞”、“弯”、“扁”、“最好看”。

二、细读课文,学会生字

要求学生自由地小声借助拼音读课文,这一步很重要,在细读中,落实读准字音,突出联系语言环境,辨认字形,教师要善于引导,敢于放手。

三、练读课文,体会语气

通过朗读课文,做填空练习。课文共有几节?哪几节读的语气是一样的?(听完后,指名回答,认识“?”)重点指导疑问句的读法。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分角色表演对读,要求品读课文,充分感知,用动作表现出来,读后我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多种方式练读,读活了课堂,激活了思维,培养了学生读书的能力。

四、读中游戏,巩固新课

把六种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出相应尾巴特点的词语卡片,让学生上台贴。达到巩固新知、积累语言的目的。

五、读后延伸,扩大视野

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让学生从课外书中找资料,也可以上网或到动物园看看,收集动物尾巴的奥妙,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家长、老师和同学。要求学生有意欣赏动物尾巴的特点,议论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从中发现动物们的尾巴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各种不同的特点。

新课程所带给我们新的理念、视野与感受,让我们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一步步、一点点地去解读、去品味、去体会、去诠释。《比尾巴》一课的教学,在与学生一起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三问三答、游戏学习中,我充分地解读着儿歌中的情与趣;品味着每一环节的得与失;体会着学生的喜与愁;诠释着新课程的语与文。

总之,低年级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以新课标为准则,弄清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多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去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实践,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比尾巴》教学反思11

《比尾巴》这篇课文语言欢快活泼,富有童趣,它用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孩子们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们各种奇特的尾巴更是感到好奇,这为他们学好课文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础。

开始上课,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六个小动物,让孩子们当裁判来评评动物们的尾巴,同时也让接近生活实际的活动走进他们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孩子们跃跃欲试,很快能猜出来,这样的`情境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也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方法学好这些生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这样从会读到会认,由简到难地进行学习。比如抓住识字规律,把几个相似的生字“巴、把、公、松”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

课文内容其实很简单,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前就会背了,为此,在朗读指导中,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同时注意穿插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边读边表演等,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指导朗读时,有些乱,层次性不够强,没有落到实处。二是课后拓展部分,从课堂实效性来说,花的时间较长,意义不大,我经过反思觉得安排背诵会更有效。

《比尾巴》教学反思12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每一课都是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本课一开始,我让学生先说说动物的名称,这样可以复习学过的部分生字。然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本课生字的兴趣,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生字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在说话中落实会读会认的.生字学习目标。无论是识字、记字,还是课文学习大多是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的,或合作学习,或两人讨论,或独立思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传统的语文课程是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丰富的语文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而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样的课程应该是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在这堂课上,我在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吸引人的情境下,试图让学生多动脑:思考课文中六种动物的尾巴特点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特点。从而引出“谁长谁短、谁宽谁扁”等都是相对的,要看比较的对象,这不正是辨证思维启蒙的最佳机会?

《比尾巴》教学反思13

在孩子眼中,动物是他们的最爱。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琅琅上口,极富儿童情趣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生字、问句和答句的读上。

首先,以生为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在本案例中,坚持站在学生平等的地位,与学生平等对话。如:以“趣味对读”中,教师以商讨的语气提出“你想怎样读呢”,在听到学生独特的想法,教师立刻予以支持,并提出“你们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在那里,教师亦师亦友,只在课堂中引路,把“怎样走路”的权利还给学生。在整个课堂当中,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尤其对于班级里的问题学生,需要注重对他们在课堂里参与感的建立,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同学们共同思考、共同体验成功的"欢乐,师生的和谐互动,充分体现了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这正是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的人文基础。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梦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的语文课堂习惯十分重要,尤其在一年级就显的尤为重要。在平常的教学中,有一些习惯,我们常常不以为然。我们正在做着,或者以往做过,却没有仔细去想“该不该”和“怎样样”。反思教育习惯之所以重要,在于教师的教育习惯直接影响了学生行为习惯的构成。

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带着一颗童心,让所有的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课堂应当像春天一样,让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样灿烂地绽放。在本课中,我所引领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是基于全体学生,教师不是导演,胜似导演,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着童趣,充满着人文关怀;学生不是演员,胜似演员,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了每一个教学环节。

本堂课当中还有一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更加注重学生进取性的"调动。就如识字卡学习,不仅仅在识字卡教学中强调识字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在每次的识字当中,增强对已认识字的巩固。其次,再进一步增强学生认字方法的总结,经过让学生总结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本事。

《比尾巴》教学反思14

在孩子眼中,动物是他们的最爱。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读起来琅琅上口,能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问句和答句的读上,我读,让学生发现问句的尾音向上,答句要向下。接着通过齐读、指名读,让学生充分感受问句和答句读法的不同。接下来,又进行了男女比赛读、个别读,谁读的好,就请他来给大家示范某一句,让大家跟学。最后,全体师生一起采用问答形式来读,这样大家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积极性也得到了调动,朗读的效果也提高了。

首先,这节课上我坚持以生为本,站在学生平等的地位,与学生平等对话,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如:以“趣味对读”中,我以商讨的语气提出“你想怎样对读呢”,在听到学生独特的想法时,马上予以支持,并提出“你们想怎样读就怎样读!”。教师亦师亦友,只在课堂中引路,把“怎样走路”的权利还给学生。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同学们共同思考、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

其次,我致力于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努力构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力的源泉”。只有满足了儿童的情感需求,才能让儿童真正成为主人,投入学习。所以在本课中,我精心营造了“小动物比尾巴”的.情境,并鼓动学生当评委,面对栩栩如生的图片,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而后我又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对读”,并鼓励学生一对一地朗读…..在宽松的气氛中,学生交流、合作、互助、成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体验着读的愉悦、交往的愉悦、探索的愉悦、成功的愉悦,语文,真正走进了学生心灵。

我们的课堂应该像春天一样,让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样灿烂地绽放。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语文的大课堂里幸福成长。

《比尾巴》教学反思15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在共同备课中完成的,一开始是大体参照备课手册将课文的第一、二小节作为第一课时的内容,并以趣味性为主,设计了很多情境和游戏环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问题——课时安排不够合理、游戏较多导致时间利用效率不高。所以在听取了孔老师的意见后我作出了一些调整:第一课时设计整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放在识字、朗读上;将冗余的情境直接删除,只保留“森林比尾巴大赛”这一情境;删减颁奖杯等游戏环节,同时增加多种形式的朗读。从效果来看应该这样的增改应该是可取的,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随文识字”的方法上。

对于如何随文识字我一开始是没什么章法的,平时教到有该字的一句话时就把这个字卡拿出来,带领大家读,最多通过男女生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很多方式来读,也就是说在随文识字这个方面我还是将重心放在了朗读上,想要通过学生看、读,眼到心到的方式来记住这个字,但往往学生眼到了心未到,常常是“小和尚念经”。

比如这次《比尾巴》中“最好看”的“最”字的教学,我一开始是想给孩子们解释这个字的意思,想换一种方式让学生从字义到字本身,这样不就能记住了吗。但我却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内容,百度也只有“极”这样的解释,难道要和孩子们说“第一”吗?好像也不恰当,所以在本课我还是沿用了朗读识字的方式,效果果然不理想。而在随后的评课中,孔老师就指出了我的.这个“最”字教学问题——没有分析和释义。“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是我在教学这个‘最’的时候,我会把问题‘抛’给孩子,‘我想看看哪个孩子读这个字读的最准确’、‘哪个孩子读的最响亮’,其实对这种意会的字孩子自己本就是懂得,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中唤起他们的体验,让孩子们真正去体会这个字的意思。”经过这个“最”字教学,我想我对于随文识字有了更多的了解,有的汉字我们可以“追根溯源”,去带领学生从字形、字义来分析并识记汉字,而对于有的“生活味儿”很浓的汉字其实真不必要过多去纠结怎么让孩子知道它的确切意思,反而越解释越混乱,倒不如创建一个情境,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唤起孩子们的生活体验,也许这样真的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比尾巴》教学反思  尾巴  尾巴词条  反思  反思词条  教学  教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