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度:
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推荐度:
五年级下册语文刷子李教学反思
推荐度:
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度: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1
本单元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写,写一写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也可以写自己想去的地方。我是这样指导的:
一、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二、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另外,还可以回顾上学期的《日月潭》按一天中早上、中午、晚上的时间顺序写。补充写作知识:怎么写不同季节的景物?写景,要写景物的特点,它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就是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的不同特征.我们写景,只有写出景物的特点,才能给以如临其景,如见其人的感觉.怎么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呢?首先要仔细观察,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获得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要写不同季节的景物,必须细致地观察景物,而且观察要有重点,要抓住特点。多感官写景景更美,把视觉上、嗅觉上、听觉上、触觉上等方面的.感受写出来。
三、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学生构思,自主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四、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五、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六、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习作教学功在平时。特别是写景的,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世界并不缺少美,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们要擦亮学生的双眼,让他们去发现。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2
语文园地的教学因为少了课文的情境,往往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会觉得味同嚼蜡。为了解决孩子们学习兴趣这个问题,在教学设计上,我们采用了游戏闯关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基本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让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干巴巴地坐着听老师上课,一节课下来,能有十分钟集中精力听课已经不错了,特别是语文园地这种没有情节而往往又要孩子记很多东西的教学素材,他们更容易分神。因此,在教学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时,我们结合了本单元的一个主题猜谜语,采用了猜谜导入,并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利用了孩子们那种好强争胜的心理,设计了闯关游戏:第一关:我发现;第二关:我会认;第三关:我会读。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更好地投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最后还设计了玩转乐园这个环节,旨在让孩子享受 “闯关成功”的乐趣,同时巧妙地让孩子们复习巩固了整节课的知识点。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跟第三课时《口语交际》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方面都跟第一课时大同小异。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孩子们对游戏也的确情有独衷,不但表现出了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而且还展示了他们天真、活泼的一面,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的教学设计是非常符合孩子们的性格特点的,比较成功地落实了我们所倡导的“学中玩,玩中学”的理念。比如在口语交际《猜谜游戏》这节课上,我们设计了一个环节“谜语王国”,这是个学习的环节,这是一个展示自我的环节,这也是一个尽情玩乐的环节。通过前面的闯关游戏,同学们都大致了解了猜谜的基本技巧,这个时候,孩子需要表现和展示自我,而“谜语王国”就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在孩子们自己动手创建的谜语王国中,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说自己想说的话,他们快乐着自己的快乐,幸福着自己的幸福,我们做为老师的,又何乐而不为呢?像这样的教学环节,在我们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在此我也不多例举。
纵观整个园地五的.教学,能够寓学与乐当然是可喜的。但是,这个“乐”字我们拿捏地准不准确,到不到位其实很多地方还是需要商榷的。当然,我们以后会更多地加以研究,抛出这样的一些课例,目的在于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来上好我们的语文园地课,会有更多精彩的语文课堂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3
语文园地是小朋友学习语文的乐园,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走进去,去玩一玩、学一学吧。
一、教学效果:
语文园地五安排了5个版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以字族文识字形式呈现,“饱、泡、跑、抱、袍、炮”6个形声字,左边偏旁表意,右边部件“包”表音,让学生了解形声字构字规律的同时,感受字族文的有趣。
“我的发现”是三组根据偏旁归类的形声字,旁边有学习伙伴的提示:“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让学生在偏旁归类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同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的内容。
“字词句运用”有两项内容。第一项是“选一选,填一填”,要求学生能辨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第二项是查字典的练习,让学生继续巩固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四句歇后语,学生在积累歇后语的同时,感受这种特殊的传统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
“和大人一起读”安排的是《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狐狸和乌鸦》,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故事的内容,明白包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
二、成功之处:
⑴鼓励学生向大家介绍收集或自编谜语的过程。收集谜语,说一说谜语出处。自编谜语,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怎么编的,但不能说出谜底。
⑵组织学生积极猜谜语。(念谜语和猜谜语往往是交互进行的。特别是一念完谜语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去猜结果,场面会十分活跃。教师要注意维持活动秩序,还要引导小裁判员及时做好记录。)鼓励学生自告奋勇站出,在“谜语王国”中与谜语主人进行口语交际。
①甲:“说说你出的谜语是什么?”
②乙念出自己的谜语。
③甲猜谜语。
④乙方确认。
⑤裁判记录。
⑶教师组织继续活动:谜语王国真热闹,猜谜高手真不少!别着急,闯过两关很不错,现在要闯第三关可不容易。鼓励学生大胆说:猜对了哪个谜语?是怎么猜出来的?是抓住哪些特点猜的?大家认真听,评一评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识字方法的发现,并运用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这一部分的教学,我设计了“扶──辅──放”三步层次的教学,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减一减”识字方法,这是直接的方法的学习,渗透“发现”的意识,如观察偏旁、主要部首、字音等。接着让学生运用方法识字,达到巩固识字方法的目的。最后,放手让学生自我发现方法,并运用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不足之处:
因为时间限制,知识点学习的广而杂,缺乏知识系统,教师未充分发挥好主体地位。
四、改进措施:
1、能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夯实基础。通过创设和字宝宝游戏的情境,带领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识字、写字,紧扣新课标的要求,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生字,会用生字,培养语文学习能力。
2、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拓展学习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写字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的特点,发现规律,触类旁通,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4
语文园地是以一种复习的形式出现,不像其他课文的内容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所以我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一、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
1、根据孩子爱表现、爱张扬的心理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我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把自己的见解和了解的知识与同学交流,互相学习和帮助。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只锻炼小部分,忽略大部分的局面。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迁移。如教学“我的发现”,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发现每个句子里的加点字的意思不同,接着引导学生仿照例子说一些类似的句子,加深字义的理解。再出示其它意思把学习点拓宽。然后问:“你还知道哪些字的意思也会变的吗?”这一环节的安排,意在引导学生体会在语文学习中一字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拓展性训练。
“读读认认”的内容是一首儿歌,文字浅显易懂,我通过让学生在读中发现,找出文中介绍了几种树,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后进行多种形式朗读,如:师生接读、男女生对读等。在学生通过读对所介绍树木有一定的形象概念时,我播放幻灯片,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他们欣赏儿歌里介绍到的树木,用直观形象的形式加深记忆,感受大自然的美。
语文教学的课堂既广泛又灵活,我们应该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5
《该怎么办》是第一册的口语交际课。教学时,必需掌握好三点:
1、激发同学的交际欲望;
2、培养初步的交际技能;
3、求异不求同,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4、引导生活中交际。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触发交际
教师出示形象生动的图画:小明求助,小明正摸着脑袋喜笑颜开地说:“我该怎么办呢?”教师抓住低年级小朋友纯洁、乐于助人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把同学们带入协助小明想方法出点子的情境中,激起交际的欲望。
二、围绕主题,学习交际
把同学带到协助小明的情境中以后,紧接着先让同学看图说说、议议弄清小明遇到什么为难事;再组织同桌讨论、四人小组交流、选择好友交流,小明该怎么办?然后在全班面前交流,最后评评谁的方法最好?在这四个交际过程中,引导同学用上“请、谢谢、好吗”等表示礼貌和尊重的词语。一人发表意见时,引导“请大家仔细听,你的想法是否和他一样?”“请你专心听,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听完后,我们要评,看谁的方法最好?”引导交际时要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听时要专注,两眼看着对方。围绕小明《该怎么办》这个主题,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际,学会了一些交际中的礼貌、尊重他人等初步的交际技能。同时,培养了一种一个问题多种解决方法的思维。引导同学在交际中不要固执己见,要多听取他人的意见。
三、选择案例,练习交际
新课程指出:口语交际课不同于“看图说话、听说训练”,其布置的内容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教师要做课程的开发者,联系生活实际,把口语交际课教活。故提供四个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象的图画式案例,把同学们从课本引入生活中,并且尊重同学的选择,可以自主选择一个案例交际。图一:调皮的丁丁老是不带橡皮,今天又向我借,我该怎么办?图二:妈妈为鼓励我做家务,做一件家务给一块钱,我该怎么办?图三:楼上王阿姨家浇花时,老是把我家的衣服滴湿,我该怎么办?图四:今天轮到东东擦黑板,可他第一节下课就好像把这事给忘了,跟好朋友出去拍皮球,眼看第二节课就要上课了,我该怎么办?通过自身说、同桌交际、四人小组排演小品等形式,让同学在浓浓的交际情境中大胆交际,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的交际事例,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都请上来演给全班同学看,并引导好在哪里,缺乏在哪里。
四、课后延伸,生活交际
培养同学的口语交际能力仅仅依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需引导同学运用课内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积极主动地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我先把同学引导到自身的生活中,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也曾经让你为难的事。假如当时自身解决了,请介绍一下,是怎么做的;假如到现在还没有解决,那么提出来,让同学们一起来帮你出点子,想方法,好吗?同学们肯定会跃跃欲试。假如前面帮小明想方法和四个案例是抛出的“砖”,那么这一步就是“引玉”了。最后在课即将结束时,带领全班同学在鞭炮声中成立了“点子公司”,假如同学们遇到生活中解决不了的事,可以把他写在纸上,投进 “点子公司” 信箱,老师将利用晨谈时间或班队课时间定期组织大家开展讨论。看哪些同学在生活中最会交际,我们将评他为“点子公司”总经理。“点子公司”的成立,为同学们交流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把课文与生活紧密结合。在班中创设了一个交际的大情境,促使同学们去大胆交际。旨在真正培养交际能力。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6
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本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组教学的延伸,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继续深化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比较广泛,既可以谈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谈身边发生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和启发。教学中要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允许学生既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来谈,也可以把几方面内容综合起来谈。
教师可以根据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1.利用课文导入。最近,我们学习了几篇抒写对生命感悟的文章,那用心去感受春光的盲姑娘,那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祖孙三代人,以及那些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和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小花,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同学们课下还搜集了许多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相信你们对生命也一定有着自己的解读。下面我们就来围绕“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畅所欲言。
2.学生默读提示和资料,明确内容及要求。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资料,搞清楚每一段资料所立足的角度,提示学生既可以参考资料中某一个内容来谈,也可以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另选角度来谈。
3.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确定角度、选择内容、组织语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组合,互说互评。然后再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听、说、评中进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教师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了增强口语交际的趣味性和目的性,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些生动活泼的交流形式,如采访、辩论等,以达到活动的多重目的。
4.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在口语交际中哪些同学的哪些内容、观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然后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中选择习作内容。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有效迁移,学以致用。
5.在习作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欣赏评价。
6.习作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把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结合习作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墙报,之后进行展评。
我的发现
这项活动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认真揣摩文章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对话,说一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他们发现了哪几种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哪些方法。要让学生体会到揣摩句子的含义,除了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等方法外,还有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等方法,教师可以相机扩展。之后请学生快速阅读本组课文,想一想通过再次阅读,还发现了哪些含义深刻的语句,自己是怎样读懂的。此时,可让同桌或小组同学展开研讨。在学生充分交流各自发现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阅读时要认真体会、细细揣摩句子的言外之意,这样才能领会句子的真正意思。
日积月累
这次积累的内容是三段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三段话,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设身处地”的“处”读chǔ,“替人着想”的“着”读zhuó。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三段话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背诵。最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可以让学生把这些名言写下来,还可以做成书签,成为激励自己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座右铭。
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讲了孙权、汉光武帝和吕蒙三个人刻苦学习的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学成语故事,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通句子,读懂故事内容,并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如有读不懂的地方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加深对“手不释卷”这一成语的理解。之后,引导学生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7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多次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依靠集体的智慧,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能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畅所欲言,尽情地展现自我。学生的.创造力在小组交流中得到了重复的发挥,培养了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8
《语文园地五》安排了5个版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以字族文识字形式呈现,“饱、泡、跑、抱、袍、炮”6个形声字,左边偏旁表意,右边部件“包”表音,让学生了解形声字构字规律的同时,感受字族文的有趣。
“我的发现”是三组根据偏旁归类的形声字,旁边有学习伙伴的提示:“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让学生在偏旁归类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的内容。
“字词句运用”有两项内容。第一项是“选一选,填一填”,要求学生能辨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第二项是查字典的练习,让学生继续巩固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四句歇后语,学生在积累歇后语的同时,感受这种特殊的传统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
“和大人一起读”安排的是《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狐狸和乌鸦》,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故事的内容,明白包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
一、教学效果
1、正确、有节奏地读字族文,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字族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熟读之后,利用“定位联想法”,认识“饭、能、小大茶、轻、鞭、饱、泡、炮”8个生字。在认识“饱、泡、炮”时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再联系句子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举一反三,字族文中其他含有“包”这个部件的字,也可以让学生说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我的`发现”版块,使学生正确朗读每一行生字,像旁边小朋友那样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能够适度拓展。拓展延伸时,引导学生翻翻识字表,说出一组同偏旁的字,如,虫字旁的字、月字旁的字,再请其他同学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3、“字词句运用”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和同音字,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使用。能用提高速度用音序查字法查询生字。
4、“日积月累”熟读成诵,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传统语言形式的特点,对积累其他歇后语有一定兴趣。教师讲解:这样的句子叫做“歇后语”。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义,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不言而喻。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课外搜集自己喜欢的歇后语,在课堂上交流。
5、和大人一起阅读寓言,了解了寓言的内容,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出共读的乐趣。
二、成功之处
1、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小青蛙》和《猜字谜》中的第二则,都是关于“青”的字族文。还可以拓展其他的字族文让学生读一读。
2、歇后语是学生第一次见到,本来就对此有一定的好奇心。我抓住学生的这个好奇心,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知大意,初步感受了歇后语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
三、不足之处
“字词句运用”版块中,只是和学生一起探究两个字的区别,未能引导学生能在句子、词语等语境中理解字义,从而辨析填空。如,“青山”是指绿绿的山,应选择表示颜色的青色的“青”;“清泉”与水有关,应选择三点水的“清”。在教室门口的“在”表示在哪里,与“再见”的“再”是不同的。也没有进项适当的拓展,可以补充“请、情”“巴、把”“做、作”。致使学生学得很机械。
四、改进措施
1、本次语文园地,应该根据版块内容按顺序教学,也可以对相关栏目进行整合。如“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都包含了形声字构字的规律,但角度又有所不同。在教学完两个板块后可以总结:相同的部件“包”加了不同的偏旁,意思就完全不同了,说明形声字的偏旁有表意的作用,但是这些字的读音比较接近,说明“包”有表音的作用。从同偏旁的一组字中,我们又发现相同偏旁的形声字,往往指的是同类的内容。
2、栏目里出现的字词只是举例,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过的内容,适当拓展。如“识字加油站”只列举了“包”这个字加偏旁后的不同意思的字,还可以让学生复习“青”加上不同偏旁后,偏旁的表意作用。如“我的发现”栏目只列举了三组同偏旁的字,可以让学生翻翻识字表,找找其他同偏旁的字,如“虫字旁”的字,本单元就有6个“蜻、蜓、蚂、蚁、蜘、蛛”,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加深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9
“我的发现”这项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与反问句的不同,体会标点的作用。“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
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都和已学过的汉字有相同的声旁,其中六组字音完全相同。它们作为形声字,形旁有表义作用,声旁有表音作用。所以对于已有一定独立识字能力、会用换偏旁识字法识字的二年级学生来讲,认识这些生字不算困难。“我会连”
所列词语学生都学过。“读读背背”中节气对于学生来讲很生疏,教学应重在激发学生了解节气等自然知识的兴趣,通过读使学生对节气有初步的认识就可以了,不要强求记住具体有哪些节气、各在什么时间等。“口语交际”安排说和写两项内容,说与写内容相同、要求相近,体现了说写结合的思想。本组“展示台”是引导学生展示学习、了解到的自然知识。教师要在本组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搜集、准备展示的内容。“宽带网”这个栏目列举了两种有趣的动植物,一个是食虫的`植物“猪笼草”,一个是喜欢热水的鱼。通过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到动植物的多样性、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号召学生都来争做“小博士”,在读书或看电视时留心观察了解动植物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10
“语文园地五”的“日积月累”中,有一个“读读认认”的练习,其中要求认读一个“财”字,文中出示词语是“财产”,那么谁能举例说明一下“财产”的意思,有学生说,我们班上的财产有84套课桌椅子,有五盏吊灯,……这说明他已经理解了“财产”的意义。那么谁再给“财”组个词呢?一个叫潘明亮的学生站起来回答“财富”。还说,一次他随父母到武安的“财富广场”去玩,是妈妈告诉我的`。我当即表扬他这种学习的方法好,在生活中,通过广告、产品说明书等渠道,可以学习许多东西。同时,出示一句名言“知识就是财富,科学就是力量”。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此时,他们个个小脸发红,眼睛闪闪发光!
这个在这个练习中还要求认识一个“榜”字,它的前面出示的是一个熟悉的字“膀”,我要求学生来为“膀”组几个词,有组“肩膀”的,有组“翅膀”的……我要求组“翅膀”有这个词造句,他说“小燕子有一个剪刀似的翅膀。”这显然是一个病句,让其他学生帮修改,经过一番努力,句子改为“小燕子身披黑色的羽毛,加上一对俊俏的翅膀,一把剪刀似的尾巴,真可爱!”对学生的表现,我由衷地竖起大拇指,并为他们鼓掌。
在这个“日积月累”中,还有训练“我会连”,第一组是“打开窗户、辨别方向、寻找宝藏”第二组分别是“茂密的枝叶、满天的乌云、清新的空气”连完后,我要求学生用每一个词组写一句话,同时我巡回检查,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辅导,结果学生有许多不错的表现,如“清晨,我打开窗户,一阵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风中带着花的气息。不远处的一棵树上,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在快乐的歌唱,那歌声真好听。”“要是你在野外迷路,你千万别慌张,太阳会为你指点方向,因为它中午的时候总会高高地挂在正南方,而地面的树影正好指向北方。”这显然是应用了本册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路》中的知识。真好,活学活用,值得表扬。
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夯实基础为出发点,但时时刻刻不难偏离三维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明确语文课堂的基本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重点是在“字、词、句、段、篇、章”这六个字上下功夫,而这必须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阅读与习作……这样做,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11
小学三年级第五单元的习作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写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次习作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择到各自最感兴趣和最熟悉的方面。
放下最后一本作文本,我的内心很沉重,第五单元的作文主题是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是我们都认为很好写的主题。但正是这样好的主题,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却不尽如人意,写出了新意的更是凤毛麟角。
初次看到这个主题,我的直觉就是很好写,首先学生对于过节都很感兴趣,其次,这样的主题我们可以收集到许多关于节日的资料,再次,关于每一个节日,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历过,感受最深。
于是,我安排孩子们做了课前的资料收集,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剪纸折纸,喜欢的神话故事等等。课堂上,孩子们都拿着自己准备的资料,把每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且兴致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随后,我根据孩子们所讲的,列出了写作提纲:
1、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
2、这个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或有什么传说?
3、你们家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你过这个节日有怎样的感受?
列完提纲后,孩子们都刷刷地写了起来。
这是我所期待的,心底也不禁暗自高兴:相信孩子们这次的作文能够写得生动有趣。
然而最终看到他们的作文,我知道我的预料错了。
仔细回想教学过程,我被这个主题所涉及到的繁华、热闹的节日景象所迷惑了,那些动人的传说、故事似乎比节日本身更能吸引孩子。于是在他们的作文里,大量出现的是孩子们所收集到的传说、神话故事,而关于自己如何过节却是潦草地一笔带过,没有自家过节的场面渲染,更没有自家过节的细节,由此而来,又能有什么感受呢?
再来品读孩子的作文,我发现了几个问题:
1、每一个节日孩子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写“吃东西”这个主题,而且是囫囵吞枣式地“吃”,而没有“品”;
2、孩子们对于节日的认知大部分局限于“吃”,而对于这个传统节日的其他风俗,如端午节赛龙舟、插菖蒲,端午节赏月、春节扫尘、元宵节点灯……却知之甚少。
3、传统节日中的.传统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流失。
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多方面的: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强,国际化意识的逐步加深,让人们对于民族的传统不再那么重视,导致了孩子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非常局限,甚至仅仅是因为“吃”到了什么东西,才知道这是过什么节日;
其次,对于这次作文的指导,我之前被那么多的神话、故事以及有关节日的种种所迷惑,这次作文的目的不单单在于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更重要的是要将提纲中的第三部分——“你们家是如何过这个节日”进行详细描写,把传统节日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进一步地感受这个节日中的传统习俗是如何体现在你的生活中的。正是因为我没有将这个主题领悟透彻,才导致了孩子们在写作时也受到了误导。
我的心情很沉重,如果当时我能更冷静地看待这个主题,不被那些“乱花”所迷惑,如果我的指导能够再细致一点,让孩子们仔仔细细地回想自己家过节的场景,有哪些准备工作?正式过节时一家人都干什么,怎么干?最有节日特色的是什么?……写出来的作文是不是会更有血有肉一些呢?
老师的教学责任是何其重大!我想,今后在教学中我该多读文本,读通文本,读透文本,千万不能忽略每一个细节。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12
三年级的孩子对“作文”二字感到很陌生,一听说写"作文"好像觉得遥不可及,不是他们能够做得到的事似的.我告诉孩子们,作文不是今天才会写的,以前我们写的话都是作文,今后我们积累更多、经历更多、感受更多,我们的作文就会写得更好。学生兴趣高涨,都想伸手试一试。
第一课时讲了作文宗旨:用自己的口说自己的事,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情。从三个方面入手,和学生讨论了三个问题,1作文材料从哪儿来?从每个人的生活中来,一花一木皆入文。2作文中好词句哪来的?无字词典与有字词典中的,就是积累。3作文中的感情哪来的?心中所感,抒发胸意.之后孩子们饶有兴致地交流了自己的课余生活,看来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很好,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很有意义.接着分析了例文《金色的草地》一文中,抓住了兄弟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描写,把他俩在草地上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景写得有童趣。《槐乡的孩子》一文,抓住槐乡的孩子劳动的愉快场景,写出了孩子们劳动的快乐。《爬天都峰》一文中也体现了孩子们去野外登山,战胜困难后的那种快感。
接下来的"第二课时,我用来给学生小组交流学习,交流后要求孩子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出参加课余生活后的感受.并指导修改。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这算是开了个好头,有兴趣就要保护,今后如何保护这种兴趣,是我作文教学的关键。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13
语文园地是以一种复习的形式出现,不像其他课文的内容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所以我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一、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
1、根据孩子爱表现、爱张扬的心理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我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把自己的"见解和了解的知识与同学交流,互相学习和帮助。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也避免了只锻炼小部分,忽略大部分的局面。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迁移。如教学“我的发现”,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发现每个句子里的加点字的意思不同,接着引导学生仿照例子说一些类似的句子,加深字义的理解。再出示其它意思把学习点拓宽。然后问:“在我们的学习中,肯定遇到很多一字多义的现象,你知道的有哪些?”由于问题所表示的方向不是很明确,学生一下子回答不上来。所以,在问题设计上还是要多下点功夫。
“读读认认”的内容是一首儿歌,文字浅显易懂,我让学生在读后说发现,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由于问题的切入点不明确,学生一开始有点糊涂,不知怎样回答。只读一次就让学生回答,读得不够,虽然问题不难,学生找的答案也不够正确。在学习生字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后,让他们试背,效果不明显。所以,还是要多读,并且要设计多种形式读,加深理解后才容易背诵。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14
一、我的发现
在这环节,教师出示“我的发现”的两组句子,学生读,然后通过文中提示语去引导他们发现一字多义的规律。然后出示每个句子,分别指导学生去理解,理解完句子中的意思后,教师进行拓展,对“光”“抽”的其他意思进行讲解,最后出示“花”的一组句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老师作小结,加深学生印象。教师要求学生课下进行积累,丰富学生的词汇库。
二、日积月累
这一环节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读读认认、读读背背。
读读认认部分先是由别说读儿歌,然后发现这些字的特点,然后同学上去写其他的带木字旁的字,进行拓展。生字掌握环节,采用学生读词语,读单独生字,同学互相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朗读方式,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读读背背,学生读,教师对“临”、“晖”等比较难读字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朗读与背诵。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指导朗读,进行背诵。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的掌握也达到很好效果。
三、展示台
这环节学生去说说母亲节是哪天,想要给母亲准备什么样的礼物,教师进行引导,礼物可以是手工艺品,如贺卡。做好后可以拿到班上进行全班交流与分享。在交流分享过程,不仅增强学生表达能力,还能对其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
总的来说,这节课完成的.预设的教学效果,但是还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A、在讲我的发现环节,教师PPT出示过快,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B、读读背背部分,诗歌意思理解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答案不能确定是否算正确,没有做到很好评析。这是教师在写教案时预设学生的反映预设得不够全,以至于不够自信回应学生的答案。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5
尽管“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在教材中都有自己的“专属板快”,但是非常明显的,人教版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无论是“识字写字、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都与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的体验性成果、实践性成果。
正是由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了、观察了、感受了、经历了、体验了、交流了……学生“阅读”文本时,理解得更快更深了,“口语交际”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写作”时有内容可写了,听说读写能力自然提高了。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问题,现结合“感悟亲情”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来进一步阐释。孩子们一定了解到很多感人的事情。这次口语交际请用具体事例,说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还可以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先在小组里交流,再推举代表在全班交流。也可以请来父母一起交流。
大凡亲情非常自然地无处不在地分布在生活细节中,这种“频繁”降低了学生感受她的敏感,以至于学生经常熟视无睹。老师让学生说说父母对自己的爱,我们都尝试过,作文也写过,但是我们发现学生的感受是概念化的,所举事例是类型化的,粗略以及缺少细节的,总是让人觉得少了一份真纯、细腻、敏感、心心相印,学生的说与写雷同、空洞、虚假……课堂上的“说”,课堂上的“口语交际”成了一种技巧训练,说到底,学生缺少生活感受。为了让“口语交际”有血有肉,人教版教材通过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感受这份爱,“说”时自然情意饱满。
更为重要的是,在综合性学习中,还隐含着“听说读写”的实战历练,调查访问时,诸如向亲人和父母了解父母的爱,肯定要“听”和“说”,而且比课堂上的模拟演练更有效;收集相关资料时,诸如搜寻描写亲情的文章,肯定要读,而且试读的范围比课堂上更为广泛,默读、浏览、屏幕读……创作表达时,诸如给父母写一封信,写一首献给妈妈的诗,肯定要写,而且比课堂上的写更有指向性、交际性。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15
1、通过交流,学习更多方法,更好更快地掌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2、学习描绘情景的方法,学会更直观地描写情景;掌握通过两种事物对比,突出表现其中一个事物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游子吟》,理解诗中内容,想象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古代诗人笔下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与萧红一起游览了祖父的园子,欣赏了季羡林先生故乡的月亮,感受到老华侨浓浓的爱国之情。那么,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哪些方法来理解和体会情感的呢?
二、交流平台。
1、齐读教科书第15页“交流平台”中四位同学说的话,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可以通过想象,从作者的角度思考,体会作者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来把握情感;可以通过抓重点语句的方法体会情感;可以通过抓住细节描述,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这些方法都能让我们又快又准地把握文章情感,以后在做阅读理解时,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
三、词句段运用。
1、(出示相关句子)
(1)请两位同学读上面的两个句子,并说说这两个句子在描写情景的时候,用到了什么手法?(先总写事物特点,再具体表现)这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体会到所描写的情景。)细细品读,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有没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你感受到了什么?(太阳光的强烈和天气的酷热)
(2)按照这种描写的方法,从下面6个词中选一种情景写一段话,注意要直观表现出所写情景的特点。
例:慢——蜗牛在树下往上爬,它爬的真慢啊,等它爬到树梢的时候,花谢了,叶黄了。
2、(出示相关句子)
(1)学生默读,与同桌交流,这4个句子都有什么特点?(通过两种事物的对比,凸显其中一种事物的特点。)
(2)你能仿照这种方式写一写吗?
例:这里的饭菜再香,也比不上妈妈做的菜香。
不管你们说得多好,我还是觉得,这个玩具不如我家里那个好玩。
3、上面的两种描写方法,一种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情景的`特点,一种让我们一目了然地把握所写事物,这两种方法在以后的写作中要记得运用,这可以让你们的作文既直观易懂又不失技巧。
四、日积月累。
1、齐读《游子吟》,师正音。
2、(出示作者资料)了解诗人孟郊。
3、诗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游子:离家远游的人。吟:诗歌体裁的一种。)这里的游子指的是(诗人)。
4、我们了解了诗人的相关资料,知道诗人仕途失意,颠沛流离,在这种时候,他更觉得亲情可贵,于是,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在做什么呢?(缝衣服)从哪里得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怎么缝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为什么要密密缝?(因为害怕缝得不牢固儿子回来时衣服已经破了。)因此,慈母手中的针线,是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于是,诗人不由感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指(小草,比喻微小),三春晖是(春天的阳光,这里指母爱),所以这里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谁说子女那像小草一样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春晖般的慈母恩情呢?
5、这首诗中,作者回忆了一个极其平常的情景,描写了一位慈母为儿子缝制衣服的画面,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6、带着对母爱的赞美和尊敬,让我们再次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游子吟》。
五、小结。
童年的一个个场景,就像一支支动人的歌,不论我们用多少笔墨,都写不尽这首动听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