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教学反思
推荐度:
二年级上册语文《寒号鸟》教学反思
推荐度:
寒号鸟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寒号鸟教学反思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号鸟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寒号鸟教学反思1
对本节课的反思我想先从回顾和反思自己的设计思路说起。上一节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课?还是上一节中规中矩的课?这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疑惑,最终我选择了折中。尤其是因为课时所限,想要完整地呈现完整的设计,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实现,在一个课时的呈现中就势必有很重要的取舍。
选这篇课文的初衷,是因为这篇文章是我们80后的经典回忆,寒号鸟的“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至今朗朗上口。它的体裁又属于民间故事,我喜欢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教材,再一次被选入部编版教材,或许也是有它这方面的原因。文化符号是我解读文本的一个视角。
这篇课文另外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给我们留下了比较刻板生硬的道德说教,在强调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今天,或许我们可以有新的思维角度。我很喜欢李欧.李奥尼的经典绘本《田鼠阿佛》,这是一个与《寒号鸟》背景相似,角度却完全相反的故事。从心底来说,我更喜欢《田鼠阿佛》的故事和视角,更具审美性。我不断去比较民间相传的故事《寒号鸟》和艺术家创作的故事《田鼠阿佛》。
然而,我的思维和情感也在不断转换,我想起民间故事的特点,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中所阐述的传说故事中的劝善惩恶,这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黑白分明的视角。对于劝善惩恶和明显的善恶之分,我的思维是有一个发展和回归的视角的。从一开始的被动接受,到中间的质疑和知性思考,再到最后用朴实的眼光去看看待劝善惩恶,去理解古代的劳动人民如何借助民间传说或故事来传达这一朴实的观念。没有一些最朴实和本真的信念,人就无法生存下去,这是一个底线。那同样的,要勤劳,眼光长远,不能得过且过的道理也是如此。不劳动,眼光短浅就会有很悲惨的"结局。有历史感的民间故事被一代代人口口相传,这个道理更显示出朴实的光彩来。现代社会对一些价值观的判断趋于暧昧,现在的孩子们大部分都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下,有父母为他们规划的一切,他们更容易沉迷在当下的享受中,而缺乏长远的眼光。因此,在强调立德树人的今天,这篇课文出现在新教材中又增添这样一层含义。因此,我又想到从民间故事这一视角来解读文本。
细读这篇课文,又发现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简练,有韵律和节奏感,三三对,四四对,五五对。尤其是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以及寒号鸟的叫声。在结构上采用反复的手法,在反复中又有所推进。其中第一自然段是经典的的讲故事模式,很类似“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顶针的格式讲下去,让低年级的孩子孩子们有一种稳定的期待感,进而产生浓浓的兴趣。
节奏与韵律适合低年级,因此我决定以此着手。在第一课时中,我是通过老师讲故事来实现故事的整体感知。这是一个民间故事,孩子们要听才会有感觉,就像过去的老人或长辈坐在火炉前或者大树下,给身边的孩子讲述一个个民间故事。在听中触发孩子的语言敏感。在孩子接触课文前,我给孩子们声色并茂地讲,接着请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第一感觉,这个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的孩子说故事的主人公,寒号鸟太懒惰,还不听劝告;有的孩子说寒号鸟不好好做窝所以冻死了,这是对民间故事道理的一个初步感知;有的孩子说很喜欢“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这句话,这是关注到了这句话的语言特点,节奏、韵律、叠词的朗朗上口;还有的学生说对结局寒号鸟冻死了印象很深,不喜欢这个结局,想让寒号鸟改变那样就不用死了。这是对悲剧这种审美的一种遗憾,也是对故事结局的一种解构。孩子们的这些第一感受就是这篇课文的阅读起点。因此我想要从中抓一些点来展开第二课时的教学。接着我让孩子们结合课文插图再来朗读一遍故事,孩子们普遍出现困惑的表情,并提出疑问:寒号鸟不是一只鸟吗?书上为什么画了一只松鼠?于是第一课时我要完成的首要任务是给孩子们介绍寒号鸟的身份。在寒号鸟到底是鸟还是鼯鼠上,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寒号鸟的故事由来,包括古人给动物命名的传统,后来改编成的童话戏剧、童话音乐剧,以及动画片中寒号鸟的形象,部编教材又是如何把寒号鸟的身份定义成复齿鼯鼠。这些对于当年学过《寒号鸟》并一直以为寒号鸟是鸟的我们这一代来说,很有意义。而对于直接接触新课文的这一代孩子们来说,这个疑惑比较好解除。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也没有必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深究,因此我选择了比较简单的介绍和解释。
在第二课时我的教学中,我从民间故事的主人公、道理、语言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由于时间限制,除了开头的字词句、故事梗概复习和最后的写字教学,中间并没有太多时间展开充分的设计,因此如何取舍就成了关键。首先要抓住本课的语文要素,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达,其实本课要围绕这个点,还可以延伸出相同意思的递进化表达,如两次对话有相同有递进,两次叫声相同中又有递进,但是我没有在这点上进行深挖,对二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说未免太深。因此,我主要着手在两次对话的语言特点以及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达上。为什么还要设计两次对话的语言特点,甚至包括寒号鸟的`经典叫声的韵律?我觉得这些都是民间故事在一代代讲述中所形成的最适合给孩子们讲述的语言,是深深贴合孩子们兴趣的语言,背后的朴实道理也是通过这样朗朗上口的语言来传达的,因此这一点不应忽略。而且节奏也是低年龄孩子的一个审美要素,提升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初步审美能力,这一点不正合适吗?在体会主人公形象上,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道理上主要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的行为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并在板书中体现出来。道理是让孩子们在进一步细读故事后联系生活来体会并表达出来。最后的课外拓展既是满足部分孩子对于结局的重新解读,也是引导孩子在阅读中受到不同的思维启发和审美感受。没有在课堂上进行故事的创编,我想这是对民间故事的尊重,也是对经典文本的一种尊重,经典文本是有它独特的审美和价值的。因此我把换一种视角放在了课外,让孩子们在拓展阅读中自由体会和选择,尊重孩子的阅读感受。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如在教学节奏上把握不够灵活,可以在本节课的语文要素上多花一些时间,如,把写冷、热等的不同表达方式读一读,在读中感受表达效果。也可以多探索同样是写风,文章都有哪些写法。在了解“得过且过”这个词语的含义时,联系上文寒号鸟的行为,并对其进行评价,进而理解这个词。但是这个环节进行得比较仓促,应该引导孩子联系上文对寒号鸟进行充分评价,从而真正弄懂什么是“得过且过”。课堂的承载量比较大,很多地方都想要设计,有些臃肿。要做到一课一得,而不是一课多得。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磨课,不断在实践中改进。
寒号鸟教学反思2
本节课成功之处:
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
在第二次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对比阅读,通过喜鹊和寒号鸟的对比,明白了勤劳的重要性,不能学习寒号鸟得过且过的行为。
不足之处:
我感觉到自己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今后在评价语上下点功夫!
寒号鸟教学反思3
《寒号鸟》这篇课文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这是第一次教这篇课文。看看课文插图,再看看“寒号鸟”的介绍,大吃一惊!一直以为“寒号鸟”是一种鸟,竟然不是鸟!“寒号鸟”因其叫声像婴儿的啼哭,身上又长有飞膜,能像飞鸟一样地滑翔而得名。其实,它不是鸟,而是哺乳纲鼯鼠科的兽类。它的足背呈橙黄色,所以又称为“橙足鼯鼠”。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甘肃、云南、青藏地区。
看来,不能想当然。课堂上,通过课件,让学生正确认识“寒号鸟”。别再像我一样错误多年。首先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 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不过我感觉到自己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我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体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简洁点。
在第二次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对比阅读,通过喜鹊和寒号鸟的对比,明白了勤劳的重要性,不能学习寒号鸟得过且过的行为。教学时,抓住课后问题“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引导学生读书,交流。从而明白,自己懒惰,又不听别人劝告,最终没有好结果。
文中对话很有意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当时喜鹊的一次次好心的劝告和寒号鸟的不以为然。
课后的词语训练,的确有难度。几乎不会。在老师引导下,才会说几个“急得直跺脚 疼得直打滚。” “慢得像蜗牛 快得像闪电”。平时学生读书太少,积累太少的缘故。还得鼓励学生多读书,积累语言。
寒号鸟教学反思4
《寒号鸟》一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民间故事。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在本课中,我着重锻炼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在学生朗读之前,我都会出示一些要求,如:请认真倾听她的朗读,并给出你的评价,给她打上分数,最高分为5分。这样学生既充分展示了自己,赏析了他人。像一学生在听了别人的朗读后,他大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觉得读得还不是很好,有点拖调;另一学生点评道:她没有读出寒号鸟厌烦的心情。从同学积极点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学生们也在此处找到了快乐。又如一生提出:老师,我觉得加上动作、表情会更好。
同学们静心欣赏着同伴精彩的朗读,并在心底里给他们打分。待学生读完后,在评选出得分最高的同学,称她为“朗读小能手”。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当故事角色,创造性地表演、欣赏、评价。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读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发展。
寒号鸟教学反思5
《寒号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它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从课题入手,图片、故事导入。
正式上课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出示寒号鸟的挂图或图片,然后讲了一个关于寒号鸟的小故事。首先让学生们先从感官上初步认识寒号鸟,然后再从听觉上感受寒号鸟为什么要哀号,在导入课题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想要知道寒号鸟名字的由来,以及它为什么如此叫。这样,就巧妙的从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迁移到对课文内容的探索上,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识字教学。
我在上新课以前都要求学生自己回家做字卡,在做字卡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一个识字的过程。到第二天上课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字卡互相检测。我再去检查、纠正就比较容易。而有些词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表演,理解如“打哆嗦,冒汗”。又如“寒号鸟,崖缝,当作”中多音字的读音,特别出示词语,范读,为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
三、写字教学。
在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8个生字,首先让学生观摩每个生字。小组讨论每个生字的结构。然后说一说哪几个生字比较难写,教师进行了范写指导,学生描红。然后找出简单的生字,让小组间合作学习,接着上台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讲。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本课学习的生字。但这一环节中我疏忽了对学生所写的字进行展示点评,以致于学生对自己所写的字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另外,不能把生字放到课下解决,这个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不现实,识字任务一定要放到课堂上解决。
我认为在以后教学中我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评价语言不能含糊不清,语速要慢,做到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我认为对于低段学生很重要。其次,本节课的评价机制落实的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
2、在备课中要反复分析教材,抓准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和自己更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
3、在教学碰到难点,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循善诱,把更多的说话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寒号鸟教学反思6
就是这样一只叫鸟不是鸟的小动物带来了一篇经典的文章,就是这样一篇经典的文章里藏着许多语文密码……这就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一则民间故事《寒号鸟》。本文通过运用对比手法的描写,叙述了寒号鸟和喜鹊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的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一、把握课标,降低难度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但是在认知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在备课前我就多次翻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以学生的认知基础来设计适合低年级学生接受的教学。经过多次尝试并和组内老师探讨,最终我把这节课的教学放到以表演法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感悟理解。
二、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第一学段的孩子对任何有兴趣的事情都有好奇心,因此我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看图片再提出疑问:咦,这明明是一只鼠类的动物,名字里怎么有一个鸟字呢?就这样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好奇心。通过图片引导学生知道寒号鸟竟然不是鸟,他因身上长有能像鸟儿一样滑翔的膜,又因为他特别怕冷,一到冬天就冻得整夜整夜的号叫,所以人们给它取名寒号鸟,其实他的真名叫鼯鼠,是哺乳类动物。就这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引出课题。
三、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课堂应该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课堂,更应该是学生自由展示的课堂。为了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冻死了”这一贯穿全文的问题,我首先让孩子们在文中找出天气变化的句子,利用课件播放初冬,寒冬以及深冬不同风声,让学生感受天气的变化,为下文做好铺垫。其次抓住文中喜鹊和寒号鸟的两次对话为学生“搭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喜鹊的两次劝告和寒号鸟的不以为然,并为学生准备了两个动物头饰,这样学生在“舞台”上很快就就进入了角色,边读,表演,越演越入境,越演越入情。孩子们在读中感悟着,在读中理解着。
虽然这是一节校本教研课,但是在通过组内老师们的共同探讨,说课,试课,磨课中,让我在语文教学中成长了许多,也坚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语文教学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我们长期不断的学习,积累,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魅力无穷。
寒号鸟教学反思7
《寒号鸟》是一篇我们儿时熟悉却已从后来的教科书中退出的一篇童话故事,现又纳入到统编教材中的课文。课文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结果,说明了懒惰没有好结果,勤劳才能创造幸福。整篇童话故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无华,但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内涵。现将这节课做以下总结:
一、联系字理,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由课题直接导入,指导读好“号”这个多音字。紧接着引出本文词语理解的难点“哀号”。引导学生在句子语境中理解词意,再通过字理图示让学生认识生字“哀”,“衔”,并适时拓展“怒号、哭号”。识字教学由易至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感悟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主线简明,版块清晰
课始,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第一课时,我把本文的情感定位在对比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上,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情感主线。将感情目标分成:“整体感知、初步体验;感情朗读、逐层体验;引导想象、升华体验”三步达成。通过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层层深入,步步递进。
三、多形式 “读”,体会内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这篇文章中喜鹊的勤劳和寒号鸟的懒惰形成鲜明的对比,比较适合学生的感情朗读。教师抓住这一文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了解文中两位主人公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使读与悟、品与思并重,且对每一次的“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尽量让学生在每一次的读中都能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体验。如:教学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描写喜鹊勤劳的句子,并通过抓关键词“东寻西找、一早、衔”来理解,从而感悟喜鹊的勤劳,接着又找出“却”这个字来体会,感受寒号鸟的懒惰,体会它们的不同。让学生在充分读、圈、悟、品中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础。
寒号鸟教学反思8
《寒号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表露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我感受到它给学生带来了崭新的冲击,更使我对学生的参与价值,让课堂闪烁人性的光芒进行了反思。
1、回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实现角色新的定位,即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从阅读教学课堂的形式上讲就是要实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派代表演读、派评委择优贴星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得到了回归,真所谓“人权在手,畅赏自由”。他们能自由赏析他人的演读,同时来“修补”自己的,能在演读中享受独特的情感体验,按各自的喜好来评价他人,投上那可爱的一星。在小小辩论赛中,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
欣赏评价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之一。在以往的阅读中,学生要能答出老师心中的答案,那便是“大结局”。学生的欣赏评价充其量只是在教师大意见下展开的小争鸣。而在本堂课中,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赏析了他人。像一学生在听了别人的朗读后,他大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觉得他找的挺好,可读得还不好。这里除了读出寒号鸟的懒惰,还要读出寒号鸟的厌烦的心情。同时,从在坐学生情不自禁的阵阵掌声中,也可以看出学生们也在此处找到了快乐。又如一生提出;老师,我觉得加上动作、表情会更好。(生积极自由练读)——抽读;那我们来研究研究喜鹊的`.话,该怎么读好?(四人小组练读)
学生们静心欣赏着同学们精彩有朗读,并在心底里给他们打分。待全体代表读完后,各组的评委将自己手中的星星贴给自认为的“冠军”。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当故事角色,创造性地表演、欣赏、评价。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读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发展。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再次追求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每个学生都想取得成功,教师能充分利用学生成功的愿望,激励学生取得成功,给人成就感,让学生产生更大的成功愿望。这节课,教师虽评价得很少,可处处都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以力量。如:“你的读书能力很强,而你的概括能力更强!”、“不错,大有进步!(老师带头鼓起了掌,摸摸学生的头示意坐下)”
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巧妙地设计了“竞争”的教学环节。如:“(笑了笑)他在你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可你有着很强的欣赏能力,也进步了。老师相信现在的你一定比他读得好,愿意试一试吗?”、“各组派代表赛读,并奖给星星”。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一心想着要比你更好,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寒号鸟教学反思9
寒号鸟是一篇含有警示意义的寓言故事,事情发展过程清晰,讲述了寒号鸟只顾玩耍睡觉而不听喜鹊劝告,最终因为懒惰被冻死在寒冬里的故事。故事中喜鹊和寒号鸟的两种做事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现在懒惰,将来难过”这一道理。生动有趣的故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喜鹊与寒号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这一主题思想。
本课教学时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不过我感觉到自己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
第二次阅读我是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体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简洁点。
在读课文时,我先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课文。以读促悟,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比较喜鹊与寒号鸟的不同之处。如此入情入境,富有情趣的朗读,使文中描绘的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在通过对人物形象的了解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感悟“现在懒惰,将来难过”的含义,并从中有所启发,从而自我勉励。
寒号鸟教学反思10
优点之处:
1。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
2。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
不足之处:
没有很好的整合评价
1。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我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体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简洁点。
整改措施:在第二次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对比阅读,通过喜鹊和寒号鸟的对比,明白了勤劳的重要性,不能学习寒号鸟得过且过的行为。
寒号鸟教学反思11
通过精读课文《寒号鸟》+《网里的鸟》(一篇课文和一篇课外文章)的学习,学生对多文本阅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阅读兴趣得以开发,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我对多文本阅读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下面阐述一下我对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感想。
多文本阅读教学让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变和提高。多文本阅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寒号鸟》+《网里的鸟》先讲课文《寒号鸟》让学生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故事讲述的道理。课堂上以反复读来强调感悟寒号鸟的懒惰和喜鹊的勤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道理。在阅读学习《网里的鸟》时则提出要求。(1)读好人物对话。(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讲述的道理。
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后交流汇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的道理:做事情团结一心才能胜利,如果每个人都想的是自己的利益,那么什么事也做不成。
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孩子学会以读来感悟文中道理的方法,学以致用带学一篇课外文章《网里的鸟》,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强调学生应该类比阅读、扩展阅读和兴趣阅……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多文本阅读,认识了许多新的.字词,提高了阅读的语感语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当然本节课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忘记布置课后作业了——让孩子课下搜集有关明理的小故事,明天带到学校进行组内交流和班级交流。
2、个别基础差的孩子一节两篇课文学起来有些吃力,阅读速度赶不上,还需要多锻炼。
3、学生对多文本阅读教学中的活动环节不熟练,小组配合不太默契、班级内展示时语言表达不完整。
总之,我会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把多文本阅读贯穿始终,逐步完善我的教学方法,提高我的教学质量,尽我毕生之力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品格。
寒号鸟教学反思12
《寒号鸟》一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民间故事。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本课教学时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不过我感觉到自己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
第二次阅读我是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体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简洁点。
寒号鸟教学反思13
优点之处:
1.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
2.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
不足之处:
没有很好的整合评价
1.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我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体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简洁点。
整改措施:在第二次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对比阅读,通过喜鹊和寒号鸟的对比,明白了勤劳的重要性,不能学习寒号鸟得过且过的行为。
寒号鸟教学反思14
《寒号鸟》这是一篇民间故事,教学的要求是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判故事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于未来,从现在做起。第二点就是按照顺序去理清课文层次,能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编续写课文,改编故事。最后就是教师培养儿童自学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分别安排了六个教学步骤:描述带入情境,自学课文,交流检查自学,读讲课文,创造性地复述(新编,续编)补充课文和小结。我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小学生的复述和造句表达能力。其中教学过程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不过我感觉到自己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
第二次阅读我是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日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简洁点。
寒号鸟教学反思15
《寒号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它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上课时,首先多媒体出示寒号鸟的图片,然后讲了一个关于寒号鸟的小故事。首先让学生们先从感官上初步认识寒号鸟,然后再从听觉上感受寒号鸟为什么要哀号,在导入课题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想要知道寒号鸟名字的由来,以及它为什么如此叫。这样,就巧妙的从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迁移到对课文内容的探索上,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识字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进行摘苹果游戏,大大激发了孩子们识字的兴趣,而有些词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表演,理解如“打哆嗦,冒汗”。又如“寒号鸟,崖缝,当作”中多音字的读音,特别出示词语,范读,为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
教学时,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