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商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推荐度: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推荐度:

教学反思

推荐度:

美术教学反思

推荐度:

比的意义的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商除法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除法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商除法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第二课时,但知识点与前面一节课的直接联系不大,反而是与前面所学的“首位不够除”相关、相通的"较多。可节课虽然归在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中,但我认为从知识层面来讲更属于“不够除商0”。

教学例10时,可以先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在探索432÷4的计算方法时,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学生可能估计商的位数,也可能通过四百多除以4估得商商是一百多。不管是哪种方式的估算结果,都能为后面探索笔算方法探索提供支持。第二个层次,探索用竖式计算432÷4的方法。我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设疑:十位上3够除以4吗?怎么办?”有学生想到商0,这时,我就提醒他们现在像首位不够除那样处理。

这节课较难的是361÷3这种末尾有0,又有余数的题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计算再追问“1÷3不够怎么办”进而明确哪一位上“够商1,就商0”。随后的“试一试”要让学生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进行计算。组织交流时,要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着重体会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时不够商1,要商0.同时还应该提醒学生规范简写竖式。

最后我认为还需要讲本节课和上节课商0的情况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商0。

商除法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首先是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然后再运用它进行计算,并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及0占位的"知识,为后面新知的复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例5时,我采取让学生自己看图讲故事,从而引出0÷3=0,进一步发现“0除以任何数都得0”,在次基础上我又出了一个5÷0=?,学生思考片刻后发现根本找不出这个数,因为没有一个数和0相乘能得5。所以学生再次将刚才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完善。

对于例6的教学,我则采取的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算,然后请两名学生就自己的算法进行讲解,再让其他学生对他们的两种不同算法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简便算法更优化。

本节课的练习我也是分层设计,首先进行基本的计算练习、然后是判断改错、最后是思维拓展。思维拓展题的设计不仅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更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的准备。

商除法教学反思3

(一)学生分析:

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规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二)教材分析: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教材先通过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为素材教学例5,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接着运用此规律教学例6,也就是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我通过阅读教材、教参和新课标,认为按照教材上的方法去教学这一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会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至于“商中间为什么要写0”这一点学生根本不知道,只是盲目地按照老师所讲述的分东西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数学的活动中了。所以,在教学时我准备采取以下策略:

1、创设现实情境,重视有意义的计算

[片断1]

师:我们学校快开运动会了,为了选拔出参加跳绳比赛的人员,我昨天测试了几个学生跳绳的情况(出示:两个学生跳绳的情境):蔡芳3分钟跳绳309下,屈代乔4分钟跳了520下。小朋友们,如果让你来选参加跳绳的人员,你会选谁?为什么?

思考片刻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有的说选蔡芳,有的说选屈代乔,并且各有各的理由。此时,我装做一种很无助的样子说:“到底选谁比较合适呢?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1:我可以根据他们跳绳的总个数来看。

生2:不行,因为他们用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可以算出屈代乔3分钟跳了多少,然后再比较。

生3:你的方法太麻烦了。我认为可以算出谁1分钟跳的多,我们就可以选谁,这样比较公平。

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下面请你们自己列式计算。

[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更注重的是让学生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并能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把计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应用意识。

(二)巧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知道不学不行

[片段2]

学生试算的过程中,当算到十位上的0除以3时,很多学生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问学生:“0除以3究竟等于多少呢为什么?”

生1:0除以3等于0,因为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算除法想乘法,只有0乘3等于0,所以0除以3。

生2:等于0,因为把0个东西平均分给3个人,什么都分不到。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说到这儿,老师想到了一个故事(师边出示,边讲述课本28页“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听完这个故事,现在你能算出0除以4、0除以9、0除以376分别等于多少?为什么?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生2:任何数除0都得0。

生3:不对,应该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师:为什么呢?

生1:我昨天在书上看到的。

师:不错,你已经养成了预习的习惯。不过,书上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教师出示两个问题:2除以0等于多少?0除以0得多少?能说说你的理由吗?(教师引导学生弄清楚此规律)

师: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后,现在你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请你们再次带着这个规律计算。

算完后,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算一遍,用笔算的方法或用估算的方法都可以。

[反思]

为了使学生体会出学以致用的观点,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知识不学不行,不学我就解决不了问题。在教学时,我重组教学内容,将有关0的除法安排到学生需要的地方。学生有了上述心理,自然也能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了。此外,在教学中,我适时渗透验算方法,使学生自觉养成做后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朴实无华、扎实高效。所有知识都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亲身体验出来的,在这里教师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生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在新课开始时,我创设了帮老师选参加跳绳人员的生活情境,学生对这类事感兴趣,符合儿童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很好地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下发现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2、学习需求来自学生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时,教师能够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跳出教材,辨证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该着力的地方花时间、下功夫。一是能改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将例题中的两题同时出现,便于学生比较;二是将探究有关0的除法的规律放到例题中进行,教师不直接告诉,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创造条件地展现学生的聪明才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进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3、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学生在试一试、辩一辩、算一算等过程中,给自己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掌握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商除法教学反思4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试商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的调商。由于这是一节计算课,在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时,易于把握。

整节课的设计,是在“看书”这个大的情境中展开的,并对数据进行了巧妙的设计,将总页数设定为“169页”,每天看的页数分别为20到30,及其中的任意的`数,不仅自然而然地由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过渡到本课所要研究的内容,而且“169÷21、169÷29、169÷28、169÷22”四个算式涉及到了“四舍”的方法试商,“五入”法试商,并且都涉及到了初商成功和需要调商的两种情况。利用“169÷23、169÷27”根据计算中出现的情况如何调商,进行了针对性训练。

设计思路,由“情境引入揭示课题——目标出示——自学指导——先学检测——互动交流——回馈指导总结反思”。充分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交流互动达成共识。

但在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高估,致使最先检测时就出现了问题,课堂的节奏有点慢,感觉学生的学习和互动不太顺畅,在整个的“后教”环节,预想的互动场面没有热闹起来,精彩就此错过了。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把握还有偏差,对各环节的把握不是很细致,对课堂中生成性的资源没能充分的利用。

商除法教学反思5

一、优点:

1.口算中乘除法交替出现,锻炼了学生对运算符号的准确把握。

2.口算一道一道出现比一齐出现好、屏幕出现比卡片出现好

3.看图提问题提得充分

4.除法竖式一步一步地出现计算过程好

5.整节课给人的感觉非常流畅。

二、值得研讨的地方:

1.老师应注意学生对数学课堂上出现的学生不好理解的词语做一解释,如:本节课中有一信息中出现了“果脯”一词,有学生小声嘀咕“啥叫果脯啊?”诸如此类的,如果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听课,效果可想而知。

2.在解决“8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时,老师先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算出什么?”学生“先算出1小时生产多少千克?”

其实,还可以“先算出8小时里面有几个2小时?”

听到这里,我们开始反思:在本节课上,按照第一种“先算出1小时生产的”恰巧符合了本节课的“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然而,第二种“先算出8小时生产的”也可以,只不过离开了新课的内容,所以老师没做处理。不过,有一个学生提出来了。老师也做了简单的.处理。

3.整节课,竖式计算的板书基本上都是学生板书的,学生板书过后,应该让学生自己讲还是老师讲合理。

4.0占位,如果反问一句“不要0行不行?”是不是会好一些。

三、不足:忽略了估算。

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小细节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不过在今后的讲课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把课上得更好。

商除法教学反思6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试商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的调商。由于这是一节计算课,在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时,易于把握。

整节课的设计,是在“看书”这个大的情境中展开的,并对数据进行了巧妙的设计,将总页数设定为“169页”,每天看的页数分别为20到30,及其中的任意的数,不仅自然而然地由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过渡到本课所要研究的内容,而且“169÷

21、169÷

29、169÷

28、169÷22”四个算式涉及到了“四舍”的方法试商,“五入”法试商,并且都涉及到了初商成功和需要调商的"两种情况。利用“169÷

23、169÷27”根据计算中出现的情况如何调商,进行了针对性训练。

设计思路,由“情境引入揭示课题——目标出示——自学指导——先学检测——互动交流——回馈指导总结反思”。充分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交流互动达成共识。

但在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高估,致使最先检测时就出现了问题,课堂的节奏有点慢,感觉学生的学习和互动不太顺畅,在整个的“后教”环节,预想的互动场面没有热闹起来,精彩就此错过了。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把握还有偏差,对各环节的把握不是很细致,对课堂中生成性的资源没能充分的利用。

商除法教学反思7

一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除法口算方法和一般的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法则,学会了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也学会了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懂得了在求商过程中,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要用0占位的处理方法和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节课内容又是学习两位数除多位数、三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基础。

教材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有层次地呈现“商末尾有0的除法”知识结构,为学生的学习新知作了精心的设计。首先安排三道口算除法,引导学生复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然后安排两个例题:例11教学没有余数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例12教学有余数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练一练除了安排单一的练习外,还特别注意安排商中间有0、末尾有0、中间末尾都有0等不同情况的综合练习。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养成认真验算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辨别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商末尾是0的处理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探底铺垫——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探底铺垫这一环节通过准备题让学生口述80除以4的思考过程,观察几道口算除法商的共同特点:商末尾都有0引入新课。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教学起点,找准新旧知识迁移点与生长点,便于学生知识迁移。此处我在学生回答完了结果后,没有及时让学生找出商的共同点:商末尾都有0,这里应该就复习旧知点明新课课题。

二、自主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计算方法上没有新内容,只是末尾0的处理,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安排独立探究、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例11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探究。在试算中学生有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得到正确商后,针对难点展开讨论:(1)哪一步可以省略?(2)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使学生明确个位上的0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得0,添0起到补位的作用。试一试让学生试算后讨论“除到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尽后面0怎么办”引导学生将例11与试一试比较讨论概括得出:一个数除多位数,当被除数前面的数除尽,末尾有0时,有几个0商末尾就补上几个0。此处在具体实施时,我没有问学生商末尾的0可以不写吗?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对比验证得出商的末尾写0起到占位的作用。

例2的教学仍按上述三个层次进行学习探究,在关键处设问:除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上不是0,但比除数小,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出,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就是余数,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道例题说说商末尾有0的几种情况,在第二组试一试中边计算、边议论、边小结、边巩固,归纳出计算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我在前面没有让深入让学生说商末尾有0的情况,所以在总结的时候学生就说不到点子上。

三、巩固内化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巩固商末尾有0的练习,通过反馈使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2、综合练习主要防止思维定势与惰性思维,练习3是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商中间末尾都有0、商中间末尾都有0且有余数的对比练习,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发展学生思维的机智性与灵活性;

3、提高练习让学生试编式题,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样安排练习有密度、有坡度,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时间关系,提高练习没来得及处理,显得课堂结构不够完整。

四、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引导学

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整节课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商除法教学反思8

《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课的开始,我先进行听题口算,20多道题大约两分钟的时间,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同学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式的`写法。在探究新知,先出现例题:把48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根?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8÷4=?老师问:猜一猜,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有的同学说是8,他回答不上来。有的同学说是12,因为9×4=3648-36=12。那到底应该怎样算呢?我让学生思考口算应该怎样算?学生能回答:40÷4=108÷2=48+4=12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接着让学生边摆边说,这一环节学生很顺利,而且小组讨论汇报时有几个同学回答特别好,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十,再把8根小棒也就是8个一,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一,合起来每份是12。

我接着提问:你们能试着用竖式方法计算吗?学生试做,我在下面看时,只有个别学生会算,一部分的同学看着题目发呆,5分钟过后,我走到黑板前讲解,刚才摆小棒时,先分的什么?(整捆的)写竖式时,要先从什么位开始算起呢?接着请几个会做的同学讲解,说算理并板书,然后带着做练习。最后独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还是不会,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好把算理又讲了一遍,就下课了。反思这节课,我自认为前半节课的设计比较合理,只不过对学生放手不够,有些牵着学生走,象有几种方法计算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对于“学困生”可能只会用最直观的方法,中等生可能会用两种方法,尖子生会想到用竖式,而在讲解竖式时,我又过高的估计了学生,觉得这部分知识很简单,其实这部分知识才是教学的重难点,算理和书写方法,学生很容易受到加、减、乘法竖式的干扰,主要是没有讲透,在练习时,重点多强调算理和书写格式就好了。听完教研员说课后,我恍然大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总之,今后在备课时,我真的要在备教材的同时还更应该备学生

商除法教学反思9

学完了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基本运算,我就开始领着学生们学习这部分的应用题了。起初研究教材,觉得并不困难,在这道知道总数,知道一包两个.一盒四包求共装几盒的例题中,曾简单的认为只要引导他们去发现能装多少包,或者一盒有几个这两个转换思想就可以了,我也是这样上课的",但经过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理解的并不透彻,甚至有些学生迷糊了......我才发现,学生们还没有建立这种转换的思维,一下子接受不了这样的解题方法,他们以前做过的都是直来直去的题目。认识了这些,我改进了方法,让学生交流提问,并用同类型的题目加深练习,现在,虽然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这样解,但是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解答。

学生的思维和老师是不同的,特别是小学生,所以讲解题目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要参考他们的已有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商除法教学反思10

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这一课时和前面的首位能整除、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安排的一样,都是有一个情境让学生先有解决问题列出除法算式,再利用实际操作作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供形象之称,然后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在教学这节课之前还有担心学生这节有点难了,怎样讲才好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样的算理。但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发现学生对今天所学习的新知识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以说似乎很简单。但把这样的知识混在之前学习的内容里面,学生错的多了。

本以为这部分内容应该比较容易接受,可结果竟然有一半的人出错!主要错误并不是学生商的末尾不写0,而在于格式问题。原来普通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我们都要进行两次完整的除、乘、减,而现在商末尾有0的,就免去了后一次的乘和减了。很多学生继续算乘和减,这个问题倒也不大,关键是该算乘和减的学生也不算了,例如:48÷3的竖式中,学生就直接把第一次减后的结果16当作余数写在那里了!有一种情况是学生认为最后一次不要算了,所以不管什么数字都朝上面上一个0。甚至有很多人把十位上的有余数的.情况也能混淆起来,如:62÷5,好多的学生也不管,十位上商1之后,6减5有余数也不知道,直接把各位上的2移下来,一看不够除,所以在个位上很快得商上了0。其实,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对比的方式,把几种竖式的联系区别请学生说一说,在进行比较练习,这样或许会好点。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就是这样做的,我也这样做了,但处理时还是不过到位。这样的学生还不是一个两个,我就在想,肯定是我之前的知识讲的,学生还没有掌握熟练,混淆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算理。

有时候不是说每个知识点都难得,而数学知识是有一个连续的过程,前面学习掌握得不牢就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说抓好每一节课时重中之重。

商除法教学反思11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教学中主要是让孩子们学会确定除的顺序,商的书写位置及试商的方法,孩子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所以对于除的顺序和书写位置都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所以本册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重点和难点我就放在了教学孩子们试商的方法。

记得原来教学这个单元的时候感觉孩子们掌握试商的方法都很难,所以这次又遇到这个单元感觉很忐忑,也特别小心翼翼。教学时,我首先让孩子们复习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巩固除的顺序就是从高位除起,先看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还有商的书写,反反复复强调书写时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然后再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因为复习到位,孩子们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很轻松的排除了这两个困难,接下来我就着手解决试商的问题。从例题3开始书本就开始正式教学试商,记得原来教学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时要求孩子们写到这个数的上面,导致很多孩子总是拿这个整十数去乘,吸取了原来的经验教训,这一次我告诉孩子们这个整十数我们不可以写到本子上,而是要把这个数记在心里来进行试商,经过这样的改变,大部分同学没有出现用整十数去乘的现象,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其次有关于试商的方法,其实试商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孩子们才刚刚接触试商就一下子把这么多试商的方法告诉孩子们,孩子们掌握起来有困难,这么多的方法还会扰乱他们的思维,还有就算有的孩子掌握了,但由于方法太多,在实际的运用中孩子们不记得用,所以在教学中,我重点讲了2种方法:一是看成接近的整十数的方法来试商;二是24,25,26看成25来试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很快,而且三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了孩子们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由此我想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不断的关注孩子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改进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让孩子们能够在40分钟得到更多的收益,从而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果!

商除法教学反思12

今天的教学比较失败,原因在于没有深入的研究教材,没有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只是按照教案执行下去,因此,在教学结束后,留下不少的遗憾。回顾一下,主要有这两个地方没有处理好:

一、 简便算法中商的处理不够到位:

课堂结束后,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有的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一些糊涂的地方没有搞清。例如900÷50,竖式上900个位上的`0去掉后,为什么不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了。

分析原因:

没有沟通900÷50与90÷5之间的联系,没有充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个位上不用写0的原因。

亡羊补牢:

应该通过思考、组织讨论这个问题达成共识:900÷5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它的商与90÷5的商相同,所以去掉0后实际上算的是90÷5的商。因此900个位上的0上面不需要再商0了。

二、 简便算法中余数的处理不够到位:

在教学900÷40时,因为预设不充分,在学生出现900÷40的竖式中出现了余数写成20时,没有充分的探究这样写是否正确,而一味考虑学生可能会忘记在横式的余数中忘记写0而作了错误的引导。结果课后有学生表示疑惑,既然40当作4来除,那么余数如果是20的话不是比除数大了吗?

亡羊补牢:在上面分析商末尾是否添0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此题竖式最后的余数应该写几,但是横式上的余数应该写几,明确规范的书写方法,进行强化。

商除法教学反思13

商的中间和末尾有零的除法这节课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部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节课教学所有知识都是学生在操作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亲身体验出来的,在这里我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培养了他们在学习中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索来解决问题,在教824除以4时,我先让学生估算商是几位数?然后让他们利用以前学的方法自己解决,学生们在做的过程中我发现:百位上的8除以4商2,十位上2除以4不够商,他们就直接在个位上商6,这样商就变成了两位数,聪明的孩子们一看就知道做错了,商应该是三位数,他们就开始思索该怎么做呢?这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思考的过程,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汲取数学养分,亲身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再一次真切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抓好每一个课时。

在教学中我们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并不是说每个知识点都难得,但数学知识是有一个连续的过程,前面学习掌握得不牢就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说抓好每一节课是重中之重。有一部分学生在做521除以4时,个位上1除以4不够商,孩子们一看直接余1,个位上空着不商,这说明前面的知识学得不扎实,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抓好每一个课时。总之,教学无小事,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多反思多总结,争取把每节课都上好。

商除法教学反思14

学完了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基本运算,我就开始领着学生们学习这部分的应用题了。起初研究教材,觉得并不困难,在这道知道总数,知道一包两个。一盒四包求共装几盒的例题中,曾简单的认为只要引导他们去发现能装多少包,或者一盒有几个这两个转换思想就可以了,我也是这样上课的,但经过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理解的并不透彻,甚至有些学生迷糊了。

我才发现,学生们还没有建立这种转换的思维,一下子接受不了这样的解题方法,他们以前做过的都是直来直去的题目。认识了这些,我改进了方法,让学生交流提问,并用同类型的题目加深练习,现在,虽然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这样解,但是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解答。

学生的思维和老师是不同的,特别是小学生,所以讲解题目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要参考他们的已有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商除法教学反思15

如何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是学生刚刚接触的新知识,所以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这一系列活动完成的,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余数要比除数小”是计算除法必需遵守的法则,教学中我并没有硬性地将这个法则讲给学生听,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去发现它,并从正反两方面去探讨如此规定的理由。最后,我还组织了及时的,必要的练习,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并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我先出示了例题,并让学生摆一摆并列出算式,在摆的过程中我通过问答的形式将13、4、12、3、1各表示什么使学生清楚的理解,并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列竖式计算这个除法算式。

在列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将竖式列成了加法的.形式,有的学生列的很准确,让他们将式子呈现在黑板上,通过对比的形式比较出优缺点,知道竖式要清楚地表示出每一步,不这么表示缺步骤。并将每个数表示什么弄清楚。

学生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一般会采用两种不同层次的方法:一是借助直观图或动手操作求得商和余数;二是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试商。试商的本质是依据除法运算的意义,着眼乘、除法的关系进行的一种较为抽象的思考。初步理解并掌握试商方法,不仅是为了达成本节课的基本教学目标,也是为今后继续学习除法计算奠定基础。此段教学过程,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除法的经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试商的思考方法,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化过程,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升数学思考水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商除法教学反思  除法  除法词条  反思  反思词条  教学  教学词条  商除法教学反思词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郊游》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郊游》教学反思推荐度:二年级音乐《郊游》教学反思推荐度:郊游教学反思推荐度:相关推荐《郊游》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