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中读的反思
关于教学中读的反思1
传统的教学法强调了教师的讲授作用,其课堂结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当今,加强素质教育就要改变这种状况。“读、讲、议、练”教学法注重“教”与“学”的互相渗透和互相作用,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较好地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及其规律。这种方法,一改教师过去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的现象,真正体现了课堂教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思想。近年来,我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尝试“读、讲、议、练”四段教学法,效果显著。
读: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读是教学开始部分,时间控制在6至8分钟。要求学生阅读时注意章、节、句、段之间,特别是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教师列出的问题,初步读懂教材内容,明确重点、难点,标出疑点,理清线索,做好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巡回指导,解惑释疑。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节,教师可先提出“什么是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输出的形式及危害”等问题,指导学生读书,独立思考,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阐释“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等概念。
讲:就是教师的讲授,授课时突出一个“精”字。即学生通览教材,经过一般思索后教师“精讲”。其目的是要用精练的语言,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讲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时间掌握在20分钟左右,讲授中教师要用彩色粉笔书写正副板书,凡是重要的年代、地名、人名,主要内容——>历史的基本线索、重要的基础知识,亦即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等,都要求学生在课本相应的位置上注明符号和写出要点。教师精讲后,应即安排2至3分钟时间让学生速读,将学生在自学时的疑点和教师精讲部分的重点,有选择地再读一遍,强化记忆,以达到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议:教师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问题的疑点提出来,师生一起展开讨论。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看法,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外寻求正确答案。如在讲授西欧启蒙思想时,学生提出:启蒙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专制、特权,要求民主、自由、平等,可卢梭又提倡“社会契约”,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社会契约”,这前后两种要求是不是矛盾的?通过讨论,学生终于弄清启蒙思想家是要求以“社会契约”——“法制”来维持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从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内涵,学生对教材上一些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全面了。
练:学生在经过读、讲、议几个过程,获得了新知识、新概念后,为了巩固这些知识,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及时完成,一般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宜。课堂上的练习主要是师生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例题,为学生课后作业扫除障碍,并希望通过“练”,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达到当堂掌握、当堂理解、当堂巩固的目的。但不宜把求知的"目标定得太高,以免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有时不妨稍稍降低一些训练的难度。从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着眼,训练应有一个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总体构思,引导学生“拾阶而上”,一步步登堂入室。
“读、讲、议、练”教学法注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中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读、讲、议、练”注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开发智力,使之逐步养成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读、讲、议、练”注重学生思维的流畅性,通过经常、反复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读、讲、议、练”注重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教师讲得少,学生动脑、动手机会多,思维训练容量大,不仅使学生把知识真正化为己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
应该注意的是“读、讲、议、练”要体现历史课的特点,切忌将>历史课上成>语文课。不应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要突出把握>历史课的“个性”。
“读、讲、议、练”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的设计,都要*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合理组织,同时,在教学过程,又必须随时根据课堂出现的新情况,因势利导,调整教学步骤,以便把学生求知探索的积极性引向既定的目标。
教学中,要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倡导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平等、民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教师应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标新立异,使学生身心愉悦。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敏捷,真知灼见、创新火花才会迸发。
在“读、讲、议、练”教学中,直观教具,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充分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关于教学中读的反思2
今天,我以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三个儿子》来粗浅地谈谈我对四步探究教学法的认识。
一、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就此环节而言,进行的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初读教学。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读文,自主解决文中的字词;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再次读文,思考并解决“我读懂了什么“。在此问题的引导下就可以完成对学生自主探究的效果验收。
现在谈一下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在学生汇报完“我读懂了什么”时,就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那么这时候有多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疑难,并针对文本进行质疑。像故事首尾对比法,像一种更为发散的引导法“你还有什么不懂”,都可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在这里,只谈一下我在执教《三个儿子》中采用的一种方法——直奔结尾法。直奔结尾处是一种很易操作的入手法,我是这样处理的: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我话锋一转:“孩子,你们很会读书,肯定也从课文中发现了这个段落。”用这句话引导学生直接去阅读课文的末段。由于孩子已经对课文大意有所了解,知道文中讲了三个儿子,因此肯定就会对文本质疑:“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这种引导学生思考质疑的"方法非常自然,不露痕迹地就调动了学生深入文本进行阅读探究的积极性。
二、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此环节所用解决的内容就是课文的重难点。值得强调的是“四步探究”的理念是提倡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这种理念的渗透对于学生发散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学习,发挥集体优势,攻克教学的重难点。具体到《三个儿子》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引导学生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合作学习,并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随机完成了朗读指导并渗透了字词的训练。同桌合作交流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直至完成本课的重点教学,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难点教学,即“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
三、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此环节意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里有必要先说一下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共三个:
1、会在语境中认本课所有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从课文中明白道理。
针对学习目标,我来谈一谈本课的训练检测。
第一,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做到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那么前两个目标已经达成。我个人认为教学过程的呈现就是一种检测。
第二,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课文,明白了道理,我设计了这个练习:“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 )儿子。”
完成了练习,即完成了达标。
四、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针对本课,我设计了两道题:
1、想前两个儿子的表现,进行想象训练,渗透语文的人文性。
2、仿说课文中的句子“一个(只) ,一个(只) ,
另一个(只) ”进行语句训练,实现语文的工具性。
此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灵活掌控,视教学任务的需要而定。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薄看法,请各位领导,同仁指正。
关于教学中读的反思3
十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涌现出像钱梦龙、魏书生那样一批优秀语文教改专家,总结了如“三主”、“六步”等一些成功的教改经验。但是,就目前初中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来看,的确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很多情况下存在着喧宾夺主的现象,自觉和不自觉间体现着主角身份;学生失去了传统意义而言“读书”“读”的权利。
本者,根也,用以吸收养分长成躯干枝叶。“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它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它同样离不开“读”这个根。读、听是语言的吸收和理解;说、写是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读中包括朗读,朗读实际上含有听和说,叶圣陶先生解释得极为透辟,“听,也是读,是用耳朵读;说,也是写,是用嘴写”。没有吸收和理解,就谈不上表达和运用,学生只有通过读,学习了人家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才有可能自己去驾驭语言,表情达意。大凡文章写得好的人,都有相当浓厚的“读”的基础。可见读、听、说、写这四项中,领头的一项是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力量和时间上不能“四分天下”,首要的是要培好“读”这个根。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非读无以广识,有知才会有能,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而“读”本身就是一种紧张的智力活动,它可以发展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通过阅读激发起来的思维,犹如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有些学生连课文也不愿“接触”,却“陶醉”于老师那津津乐道的讲演,其结果语文成绩总是上不去;也有不少学生,虽然在语文课上面对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说和支离破碎的提问而昏昏欲睡,但他们重视自我阅读,语文成绩却也很是不错。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舍本与固本的不同结果。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要会正确运用。
先说默读。默读是学生获到知识的主要手段。首先要在课堂上保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安静的默读时间。在不少时候我们总因担心课堂讲解的时间不够,把学生阅读课文的时间全部挤到课外,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其效果也不理想,到上课时连课本还未问津的学生大有人在。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虽然也给学生默读的时间,但时间太少,多数学生还没读完,便开始讨论。究其原因,是生怕课堂气氛沉闷。这又是对默读的一种误解。殊不知默读的.过程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内在的口头语言的过程,“此时无声胜声”。学生边读边思考,有利于对课文的感知、理解、鉴赏和吸收,何惧气氛不热烈?还有老师在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时喋喋不休,唯恐学生读不懂,这其实是在干扰学生阅读,当然也收不到好的默读效果。其次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默读方法,教会他们克服动嘴现象、扩大视觉距离和幅度。再次是要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默读效果的检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默而志之”的良好习惯,形成默读深思和猎取的综合能力。
再谈朗读。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包括教师范读、学生单读、和师生合读等,其心理过程特点是:视觉中心→语言中心→说话中心→听觉中心→阅读中心。这可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多种感官通道被利用起来了,它能充分发挥感知的积极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范读胜于讲解,因为范读能直接把学生带入课文境界。学生通过各种朗读,能增强语感,再现意境,加深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培养听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口头表达能力。老师还可以通过学生朗读的信息反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目前,高中语文课上的琅琅书声越来越少了,有的学生上了三年高中,竟然没有朗读过一次课文;有不少学生虽会齐整地合读,却不会自由地朗读。书读不好,话说得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表达能力很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没有正确使用朗读方法甚至忽视朗读教学的严重后果。
还有背诵。背诵是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它在默读和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强化记忆,巩固阅读成果,积累语言材料。这对促进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培养记忆能力、提高表达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代学生学习书面语言,囫囵吞进一定数量的文章,再不断反刍消化,进而学会运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跳读速读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但是,这些也必须以一定的语言材料的积累为基础。我想,一个学生小学、初中阶段就可背默二三百篇范文,高中阶段再用一部分课堂时间背诵典范的现代文15篇,文言文15篇,精彩的现代文段和文言文段各20段(诗歌除外),应该不成问题(差不多两周背诵1篇(段))。如果这样,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不过,这里所说的背诵,不同于古代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理解内容,分清主次,把握整体与部分间的区别与联系,理清篇段的结构层次,找出行文的线索,捕捉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就能背得快,记得牢。
关于教学中读的反思4
对于五、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但在平时教学与了解中,发现不少学生缺乏方法,只是泛泛而读,囫囵吞枣。读完后问学生读了什么内容,他们抓不住重点;要学生悟情感,品美文,也只停留在表面,不能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作者精神境界。这也直接影响学生作文。
学生害怕写作文,对写作缺乏兴趣和激情,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千篇一律。现在,很多家长都给孩子买了几本作文书,希望孩子能写出好作文。但是,学生往往在老师布置了作文后不去思考应该如何选材,怎样构思,再去写作文,而是把自己看过的作文书中类似的.进行翻版、盗版,造成作文中假话、套话、空话满篇。
以上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语文老师经常碰到的问题,怎么解决它呢,浅谈几点: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浓厚,没有热情,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就会造成只为完成任务而学习,所以培养兴趣至关重要。
二、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记得旧文章,便有新句子”,“读千赋则能赋”,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要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
三、加强阅读指导,在课堂中学会阅读
课本是学生语文阅读的很好范例,语文课堂上师生要抓住篇、段,甚至每一句进行阅读体会和朗读指导。
四、课堂中适时进行微练笔,让学生学会仿写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句、段,是指导学生仿写的很好范例,语文课堂中要适时地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写作。
五、让学生多实践,写出有个性的习作
现在学生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况且学校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不敢轻易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实践,学生的思维过于天真幼稚,老师和学校要尽可能在学校创造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