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推荐度: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推荐度: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集合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1
《七月的天山》一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紧抓七月天山景物的特点,为我们展现了美丽的寂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天山,文章遣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如此文质兼美的文章,如何让其在略读文章中独占鳌头,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积累方法的最佳素材呢?依据本次教研专题《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经过不断尝试,反复修改,设计了此课。
一、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由于我们的学生对远在新疆的天山十分陌生,加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又不可与精读课文相提并论,进行精讲,因此,在课前透过课件展示天山的美景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天山产生直观的感受,从视觉上来认识天山,了解天山,激发学生对天山的向往,引导了学生的阅读期盼。
进入中高年级后,语文教材有一个特点,即每个单元的导读都会明确提出单元训练的重点,于是开课之初我注意了单元训练重点的回顾,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围绕单元训练重点来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真正到达学有目的,学有重点。然后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受天山之美,透过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划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词语“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注重多读感悟,进行自主地获取。
依据略读课文的特点,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品味语句,进行自主地获取。在文中作者多次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透过奇特的想象,展现了七月天山独特的美景。如:“蓝天衬着……像盛开的白莲……”在自读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能够是对重点词语的体会;能够是从修辞角度去感受;也能够是从景物特点去欣赏等等。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感受,近而指导朗读,透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现景物的美,从而感受作者对天山的热爱和赞美。这样的阅读指导,才会让学生尝试到自主获取的快乐。
三、注重自读品析,倡导合作交流。
在品读、感悟优美语句这一环节中,先是让学生默读思考,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在独立感悟优美语句的前提下,进行同桌交流,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这样的`训练一是为了渗透单元训练重点,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范文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对略读课教学的把握还有些欠缺。略读课教学宜在老师的帮忙下学生自主学习,在师生或生生的交流中深化理解,提高语文学习潜力。我认为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应是让学生积累语言,将超多的时间放在朗读和背诵积累上,学生理解的深与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一些优美的句子,词语收到学生的记忆深处。而对于天山景物有什么特点,能够简单处理,而不必在景物特点上花费太多时间。这样做学生和老师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一些字上。比如雪峰的特点是高、大、白,溪流的特点是快、清、活,森林则是绿、密、幽,野花是高、多、鲜,在必须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天山美。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2
从这天的课来看,对于词语的和体会,应当说还是有所体现的。课题《七月的天山》出示之后,问七月指的是哪个季节?是的,那么夏天还能够用什么词来说,于是有了“盛夏”、“酷暑”等词,七月的天山,也就能说成是夏天的天山、盛夏的天山、酷暑的天山等等。在那里,学生完成了意思相近的词语的梳理和运用。
在初读环节中,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走进七月的天山,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把相关的句子划找出来推荐给其他同学。安排这个环节,意在用这样一种比较自然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而这点是针对我这个班级学生的特点的,他们的个人朗读和总是会怯生生的。有这样镜头让我觉察今后的上要更多地培养和锻炼学生敢于发言的潜力是多么重要。有一个学生念到“饮马”一词出现了错误时,我分明听到了有同学说念错了,但是却没有指出来,最后,还是由我提了出来,而我这一举动也表现出我包办得太多了,期盼得太少,在课堂上,有时候还真就应悠着点,多等一会儿,说不定就能等到你想要的。
待到走入文中的`时候,让学生在“文中有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这样一个问题背景下去品读、积累语言。感受到作者能把文章写得这么美,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之一就是比喻手法的运用还有语言的准确性。如把“塔松巨伞”、“把鲜花比作彩虹”、“把鲜花比作天边的霞光”、“把鲜花比作锦缎”;同时关注“漏”、“浮”字的运用。文章的最后有一个反问句,那是作者应对漫山遍野的繁花的时候最直接的表达,请同学换种表达方式来陈述,那里也是一个语言的训练点。
最后的一个写话练习,在读了李白的《关山月》之后,写写赞美天山的话,也能够是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学生的表现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也让我感谢去年领着同学们背诵诗词的日子,同时更做了个决定,赶紧去把今年要背诵的古诗词整理打印下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我觉得在这堂课上,主体意识严重缺失。我太急、我不想期盼、我不富有激发学生的意识甚至是潜力。我的学生不善于发言,这跟我太善于发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今后,我要做的是如何让学生这个课堂的主体更突出,要懂得退让,要懂得期盼,要懂得取舍,要懂得该出手时才出手。在“溪流”这一处的朗读中,我困惑了我有点想不通了:读着读着这句话,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怎样的声音?“高悬的山涧”、“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的水居然会是“轻柔的哗哗声?”我引导范读了之后问什么声音?还是轻柔的哗哗声。怎样会这样?我问问题的方式不对头吗?此困难解,但求赐教。
过多的把我备课中的东西生硬地塞给学生,以至于让自己都觉得很好笑,说话都很虚,实在是没有底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是为了让课顺利下来吧!诸如对偶的写作手法,诸如“漏”字的妙用。
所幸的是,在课中王意提了个问题:人怎样会浮在花海之中?于是学生去探究这个浮字的妙处,钟浩东同学联系上文,那里的花都长得很高,淹没了马,人看起来就像是浮在上面一样。多妙呀!
借用一句古诗,结束这天的教学反思――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而我已然淹没在七月天山这一片高过马头的繁花之中了,那匹能带我走过花海,能让我浮游其上的马儿已然不知去向了。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3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形成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略读课文。相比于精读课,本课的教学应该有其独当之任。
崔峦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略读,即粗略的、不进行深究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对于略读课的学段目标有明确的表述,其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则在学习略读的基础上“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将相同学段精读课目标与略读课目标,乃至不同学段略读课目标相比较,可知第二学段略读有这样的特点,即阅读要有速度,应该更多地训练默读,在默读中训练概括、筛选信息的能力;如果纯粹复制精读课的阅读方法进行教学,是对这一学段略读课教学的越位。
《七月的天山》就是一篇略读课文。其阅读提示指出了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阅读结果以及可以运用的阅读方法:
(1)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北国的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2)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3)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可以这样进行解读:
(1)用一个过渡性语句,提示学习这篇略读课文,应该用略读的方法,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性印象,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2)仍然是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概括出文本的主干信息及其特点,丰富和印证文本内容的整体性印象。
(3)是提示摘抄优美语句,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根据学生实际,我们制订了这样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1)学习略读的方法,能够通过比较快的阅读,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中描写的主要景物,交流景物有何特点。
(2)摘抄、默诵文章的优美句段,积累课文语言。同时本课是一篇美文,词汇量丰富、文采斐然,又是本册第一篇略读课文,因此,从阅读方法考虑,通过诵读交流语词理解和疏通文句又是非常必要的。
二、关于教学活动展开
教例删繁就简,通过三个颇有空间的学习活动展开教学过程:
一是“读”。在这个教例中,“读”是作为一种点拨手段而存在的。读了三遍,从诵读到默读,任务有不同,方法在变化:第一遍是诵读,主要训练概括能力,第二遍是默读,主要是训练寻读、择读的能力,第三遍还是默读,读中训练想象画面的能力。读懂了文章,拉出了教学线条,教学简洁明了,但读得丰富饱满。
二是“品”。学生毫无预设地边读边品,字词句段篇情感意蕴,构成了品读的精妙的角度,教学生成丰富,教学结构灵动。在读中品析,边读边品,学生你说我说,说着说着大家就弄懂了课文,说着说着大家就有了新的见解和感受,最后老师的小结,有力地推动学生品读上升到新的高度。
三是“记”。主要是积累丰富的课文语言。教师从文中撷取几个不同角度的比喻句,梳理记忆内容,目的是为帮助学生呈现出丰富背景中的醒目的信息、主干信息,增强记忆的美感,提高记忆的效率。
从这个教例展开的“读、品、记”三项活动,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三要素”。把握阅读教学的“三要素”,能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阅读课的基本教学内容;把握阅读教学的“三要素”,能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阅读教学的基本价值,并努力实现这个价值。
而这三要素被设计成三项主体活动,时间跨度大,在教学过程中明显起支撑作用,突出了阅读方法的运用,表现出了扎实的训练力度,简洁地表达出阅读教学的美。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4
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以前,每次上课之前,仅利用教学参考书,加上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在上《七月的天山》之前,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这篇课本的教学设计,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当我进行教学时,我也依照她在课堂设计中的亮点,就抓住一个问题展开:“七月的天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马上蹦出一个词:“美!”自然后面就可以接着问了:“美在哪些字里行间啊?”指名的学生让学生说 “雪山”,自然要体会其中的两处比喻,从中体会了比喻的妙处,再用朗读体现雪山的壮丽,由雪山的壮美再到雪水的欢快。接着学生找到了“花”、“塔松”、“鱼儿”三处,都进行了深入理解,并结合句子开展联想说话,用朗读表现。学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而且有大到整体的理解,小到一个句子,一个短语,一个词语,小到一个字“浮”“捧”的深入理解;还从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写作情感,小到从“心爱”感受作者对天山的深情;一字一句都表现出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无形当中,对学生进行了写法的渗透。最后在赞美天山中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这天山美丽、幽静却又生机勃勃。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给了这些花草树木、鱼儿浇灌,才会有那些生机勃勃的`树和那些欢快的鱼儿。
很轻松就完成了本篇课文的要求,以前我从没做到,但这次做到了,不仅学生理解深入,而且体会深刻。能做到这样我想是主问题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看来要让课堂紧凑有效,一定要抓好主问题,切中要害,由点及面,由点成线,最后回到一个感情体悟的点,让课在书声中结束是比较理想的。
但也有两点做得不够理想。一是学生在抓住重点语句表达的时候,语言组织得不够流畅,用词不够优美。二是学生在朗读技巧的掌握上还存在差距。这是我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努力去培养学生的两个方面。更让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教学中,一定不能闭门造车,多学习别人的,会得到自己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5
《七月的天山》就是一篇略读课文。其阅读提示指出了学生学习所要到达的阅读结果以及能够运用的阅读方法:(1)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北国的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2)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述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3)如果有兴趣,还能够把自我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能够这样进行解读:(1)用一个过渡性语句,提示学习这篇略读课文,应当用略读的方法,构成对文本资料的整体性印象,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本事。(2)仍然是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概括出文本的主干信息及其特点,丰富和印证文本资料的整体性印象。(3)是提示摘抄优美语句,到达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根据学生实际,我们制订了这样的教学目标,主要是(1)学习略读的方法,能够经过比较快的阅读,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中描述的主要景物,交流景物有何特点。(2)摘抄、默诵文章的优美句段,积累课文语言。同时本课是一篇美文,词汇量丰富、文采斐然,又是本册第一篇略读课文,所以,从阅读方法研究,经过诵读交流语词理解和疏通文句又是十分必要的。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6
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档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前几天听了于小冬教师上的一节《七月的天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在我上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的教学时,我也依照她的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就抓住一个问题展开:“七月的天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马上蹦出一个词:“美!”自然后面就可以接着问了:“美在哪些字里行间啊?”指名的学生先说到了“”,自然要体会其中的两处比喻,从中体会了比喻的妙处,再用朗读体现雪山的塣丽,由雪山的塣美再到雪水的欢快。接着学生找到了“花”、“塔松”、“鱼儿”三处,都进行了深入理解,并结合句子开展联想说话,用朗读表现。学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而且有大到整体的理解,小到一个句子,一个短语,一个词语,小到一个字“浮”“捧”的深入理解;还从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写作情感,小到从“心爱”感受作者对天山的深情;一字一句都表现出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无形当中,对学生进行了写法的渗透。最后在赞美天山中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这天山美丽、幽静却又生机勃勃。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给了这些花草树木、鱼儿浇灌,才会有那些生机勃勃的树和那些欢快的鱼儿。
一课时完成是略读课文的要求,但以前我从没做到,今天做到了,不仅学生理解深入,而且体会深刻。能做到这样我想主问题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看来要让课堂紧凑有效,一定要抓好主问题,切中要害,由点及面,由点成线,最后回到一个感情体悟的点,让课在书声中结束是比较理想的。
但也有两点做得不够让我满意。一是学生在抓住重点语句表达的时候,语言组织得不够流畅,用词不够优美。二是学生在朗读技巧的掌握上还存在差距。这是我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努力去培养学生的两个方面。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7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中的比较满意的地方:
1。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围绕“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情达意的”进行自主研读和交流。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词汇的丰富,风景的"优美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2。讲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欣赏句子“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要求学生合理运用比喻、排比的句式对身边熟悉的景物进行仿写练笔。
不足的地方: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程序上似乎顺理成章,从整体到部分,从读到写;方法上似乎合情合理,有自主阅读,有品读赏析,有课后练笔,做到了读写结合。但总觉得自己在课堂上没有跳出教材这个圈子,对文本的分析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练笔也只是比葫芦画瓢,没有拓展,没有创新,总之,觉得语文课上读写结合的效果不怎么明显。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8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很美的散文,字里行间尽显天山之美。
初读课文后,孩子们几乎不用我提醒,就找到了关键词“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
在作者碧野的引领下,根据移步换景的顺序,我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天山的雪峰、雪水、溪流、原始森林及无边的繁花,在品读感悟中逐一欣赏北国天山别具一格的美。
虽然是略读课文,根据教学建议一般只上一课时,但是,如此优美的散文,如果只让孩子们停留在初读赏析的阶段,似乎太遗憾了。总希望能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深入文本,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于是,又引领着孩子们进入了第二课时的精读。回顾第二课时,有三个教学片断令自己欣慰:
片断一:赞赏独特感悟
当抛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自己喜欢的描写天山美景的句子,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整篇课文,读出你对天山美景的欣赏,等一会儿全班交流”时,孩子们摇头晃脑,纷纷投入了对天山美景的再次品读赏析之中。
大约三分钟后,琅琅书声逐渐小了,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孩子们用自己的朗读与感悟,对天山美景作了精彩的回放(省略,不一一例举)。
除却文中直接描写天山美景的句子,有几个孩子竟然对间接描写天山美景的句子,做了精彩到位的品读赏析,其独特的领悟能力,令我叹为观止。
生1:(激情满怀地读):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华呢?
老师:这句没有直接描写天山的美景,你为什么选中了这句?
生1:虽然这句没有直接描写天山的美景,但是作者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七月天山独特的美。春天的花园是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美丽非凡的,但是七月天山那无边的繁花,在作者的眼中,竟然比春天的花园还要美。我欣赏的就是这种不一般的美!
老师:你真会欣赏!老师佩服你的眼光!作者间接写出了七月天山独特的美,用上反问的语气,更显天山之美!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作者对天山的由衷赞美之情!
全班孩子再次动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句。
片断二:及时引导纠错
孩子出错是正常的,因为经验总是在不断出错、纠错中形成的,孩子总是在不断地出错、纠错中成长的。课堂,应该是允许孩子出错的地方。然而,在语文课堂上,面对孩子出现的错误,一些老师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些老师急着赶进度,常常忽略对孩子的引导。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其实,错误是很好的教学资源。一个敏感的老师,一个机智的老师,善于抓住各种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尤其是对错误资源的利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孩子,只要发现存在问题,就紧抓不放,或直截了当,或旁敲侧击,引导孩子,帮助他们纠错。
生1:我喜欢这句——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因为这句话写出了原始森林的幽静之美。
生2:老师,我有补充。这句话还美在作者以“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反衬原始森林的幽静,写出了七月天山幽静得可怕。
这孩子,前面说的挺好的,可是,说“幽静得可怕”,明显错了。
“不能说幽静得可怕!”
耳尖机灵的孩子马上就提出了意见。
“为什么呢?”我趁势追问。
“这……”孩子们一时语塞,支吾着说不出所以然来。
“孩子们,什么时候,去森林的感觉是可怕的?”我提醒道。
“独自一人,赶去某个地方时,必须经过那片森林,可以说静得可怕。”有人若有所思地说。
孩子的发言,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小时候,我最怕经过一片小树林去学校,因为静得可怕。跟孩子们说了我这段经历,突然间,几个孩子恍然大悟,小手高高举起。
“哦!我知道了,作者去天山是为了欣赏美景的,他是怀着高兴的心情去天山的。”学生似乎发现了新大陆,一脸激动地说。
“作者一路上看见这么多的美景,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进入原始森林,听到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肯定是满心喜悦,不可以说幽静得可怕!”又一生做了补充。
再看看提出疑问的同学,听了大家的发言,写在脸上的疑惑也迎刃而解了。
片断三:欣赏写作方法
教学一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品读赏析优美的句子,还要引领孩子们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老师:同学们,《七月的天山》除了美景令我们欣赏之外,这篇课文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欣赏学习?
生1:按游览的顺序写作,先写“进入天山”,接着写“再往里走”,然后写“进入天山深处”。以后我们写游记时,也可以学习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作。
生2:学习课文的结构方式,先总起,再分述,最后总结,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
生3:学习课文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对偶、反问、反衬等。
于是,又领着孩子们逐一回顾文中的句子,加深对修辞手法的认识,学会灵活运用。
经过这第二课时的学习,高兴自己与孩子们一样,拥有了新收获。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9
今天上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我就抓住一个问题展开:“七月的天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马上蹦出一个词:“美!”
自然后面就可以接着问了:“美在哪些字里行间啊?”
指名的学生先说到了“雪山”,自然要体会其中的两处比喻,从“有怎样的相同点?比喻写出了什么?”体会了比喻的妙处,再用朗读体现雪山的壮丽,雪水的欢快。接着学生找到了“花”、“塔松”、“鱼儿”三处,都进行了深入理解,并结合句子开展联想说话,用朗读表现。学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而且有大到整体的理解,小到一个句子,一个短语,一个词语,小到一个字“浮”的切入理解;还从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写作情感,小到从“心爱”感受作者对天山的深情;感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理出了写作顺序,讨论了作者的详略安排,知道了一个新的写作点:略写中也可以有重点,就像课文中略写森林,但其中重写了塔松。这样有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的课我是比较满意的,何况最后在赞美天山中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一是整体体会天山的宁静、幽静。学生明白了这天山美丽却又大气,幽静却又生机勃勃。用他们的"话说:“天山的花有生命力,树有生命力,鱼有生命力,雪山也有生命力,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给了这些花草树木、鱼儿浇灌。水是这些生命的源头。”他们说:“正因为在这广阔的天山中能听见水声、马蹄声,更见天山的宁静。这样宁静的地方,哪怕你带着多么烦躁的心情来到这,都会被抚平,都会平静下来的。”学生的感受已经很深入了,不只是感受到了景色单纯的美,已经感受到了景色的熏陶作用与生命作用了。在此基础上我决定有感情朗读结束这次的阅读“旅程”。我说:“让我们和作者一起骑马上天山,让老师来给大家做导游。我们用朗读来进行我们的天山美丽之旅。”于是我引读表示写作顺序的句子,学生接读景物描写的美句,在我们朗朗的读书声中迎来了下课声。
一课时完成是略读课文的要求,但以前我从没做到,今天做到了,不仅学生理解深入,朗读到位,而且体会深刻。能做到这样我想主问题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看来要让课堂紧凑有效,一定要抓好主问题,切中要害,由点及面,由点成线,最后回到一个感情体悟的点,让课在书声中结束是比较理想的。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10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性,展开精致的描写,精心地运用了比喻、映衬、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教学中,遵循略读课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读为主。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方位转换的句子,弄清楚作者游览的顺序,了解作者笔下的天山是怎样一番景象,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其次引导学生围绕“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情达意的”进行自主研读和交流。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词汇的丰富,风景的优美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最后,着重引导学生欣赏句子“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要求学生合理运用比喻、排比的句式对身边熟悉的.景物进行仿写练笔。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程序上似乎顺理成章,从整体到部分,从读到写;方法上似乎合情合理,有自主阅读,有品读赏析,有课后练笔,做到了读写结合。
但总觉得自己在课堂上没有跳出教材这个圈子,对文本的分析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练笔也只是比葫芦画瓢,没有拓展,没有创新,总之,觉得语文课上读写结合的效果不怎么明显。经赵老师指点,我觉得受益匪浅:
一、用教材,不能教教材。
语文课要上得简单,课文中训练点很多,老师不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面面俱到。每节语文课上,学生能学到一点就算有收获了。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显然这里的“举一”就是凭“例子”示范;“反三”就是让学生仿照“例子”练习,形成灵活运用的技能。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让学生仿照“例子”练习的好材料,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仿写之“点”,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除了仿写句式表达、段落构成以外,还可以仿写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值得注意的是让学生写的片段,必须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段。因此,要超越教材,首先要跳出语文圈子来看语文,用一种大语文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避免眼中“只有树木,没有森林”,“只有课文,没有学生。”
二、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因此,教师平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启用生活素材,让他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悟生活的真善美,并将自己的情感融注其中。诸如课外活动、周末晚会、体育活动、诗歌朗诵乃至上一节生动的班会课或阅读一本有意义的课外书等等,都是活生生的写作素材。开始时,不要硬性规定是什么内容,只要学生写出来,哪怕是一个字,都应该给与肯定。只要学生一开始时由不会写,不愿意写,到了能写,有东西可写时,再适当地给学生提一些他们能办到的要求,循序渐进,就会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因此,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有效地防止学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因此,在教学生进行读写结合时,要充分利用课文内容进行训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借助语言情境和语言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使理解与表达紧密结合,达到“知其意而得其用”的教学目的。最终,让“读写结合”更有效服务地于语文教育教学。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11
这天上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我就抓住一个问题展开:“七月的天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立刻蹦出一个词:“美!”自然后面就能够之后问了:“美在哪些字里行间啊?”指名的学生先说到了“雪山”,自然要体会其中的两处比喻,从“有怎样的相同点?比喻写出了什么?”体会了比喻的妙处,再用朗读体现雪山的壮丽,雪水的欢快。之后学生找到了“花”、“塔松”、“鱼儿”三处,都进行了深入理解,并结合句子开展联想说话,用朗读表现。
学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而且有大到整体的理解,小到一个句子,一个短语,一个词语,小到一个字“浮”的切入理解。如:生甲:在欣赏“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一句话时,为什么用“浮”呢?恰当吗?有一个学生说:花很高,(前文有交代——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没过了马头,只露出人的.上身。而马在行走,就显得人好象在花海中“浮”一样。又如:在体会“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一句时,生乙说:是因为那里的山高,云就显得很低,投射在雪峰上,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学生的体会不得不让我佩服。还从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写作情感,小到从“心爱”感受作者对天山的深情;感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理出了写作顺序,讨论了作者的详略安排,明白了一个新的写作点:略写中也能够有重点,就像课文中略写森林,但其中重写了塔松。这样有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的课我是比较满意的,何况最后在赞美天山中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一是整体体会天山的宁静、幽静。学生明白了这天山美丽却又大气,幽静却又生机勃勃。
用他们的话说:“天山的花有生命力,树有生命力,鱼有生命力,雪山也有生命力,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给了这些花草树木、鱼儿浇灌。水是这些生命的源头。”他们说:“正因为在这广阔的天山中能听见水声、马蹄声,更见天山的宁静。这样宁静的地方,哪怕你带着多么烦躁的情绪来到这,都会被抚平,都会平静下来的。”学生的感受已经很深入了,不只是感受到了景色单纯的美,已经感受到了景色的熏陶作用与生命作用了。在此基础上我决定有感情朗读结束这次的阅读“旅程”。我说:“让我们和作者一齐骑立刻天山,让老师来给大家做导游。我们用朗读来进行我们的天山美丽之旅。”于是我引读表示写作顺序的句子,学生接读景物描述的美句,在我们朗朗的读书声中迎来了下课声。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1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一)引入新课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解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合作交流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品读体验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巩固延伸
(五)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有两点做得不够让我满意。一是学生在抓住重点语句表达的时候,语言组织得不够流畅,用词不够优美。二是学生在朗读技巧的掌握上还存在差距。这是我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努力去培养学生的两个方面。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13
《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一篇略读课文。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上学期起,开始出现略读课,形成了与精读课并重的基本课型。教学《七月的天山》,必须兼顾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
一、美美地读(12分钟左右)
第一遍为朗读,要求读通读顺,读得流畅自然。说一说七月的天山给我们总的印象。
第二遍为默读,要求读出线索来。
课文开头说“骑马上天山”,二三四自然段均有关于“骑马上天山”的表述,这是明显的一条线索。划出表示课文明线的句子,然后读起来,读中理解段落的两层次构成(但不予深究)。
另一条线索是隐伏的线索,课文在二三四自然段都写到了“水”,寻读这些写水的句子,体会这条隐伏的.线索。
第三遍为默读,读中想象画面,拉出教学线条:第二自然段侧重写水,第三自然段写树,第四五自然段侧重写花。
二、美美地品(12分钟左右)
1.开展美点寻踪活动:这篇课文充满了“美”。请同学们默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用课文“美在……”这样的句式说话。
2.同学们自由发言。
3.综合同学们的发言,教师小结:
课文的写景之美:水之美、树之美、花之美,动静结合之美,景物色彩之美……
课文的意境之美:在绚丽多彩的景物中,诗人骑马游天山,也成了天山美景的一部分,这是意境之美。
课文的情景交融之美:作者的情,表现在临溪观水之际,雪水飞泻,涡流洄漩,鱼群清流,生机无限;作者的情,表现在打马穿林之时,翠林蜿蜒,重重叠叠,那么幽静;作者的情,表现在走马观花之中,花海无边,五彩缤纷,满心喜悦。这些景中饱含着作者的喜悦、热爱与赞美,情景交融,十分动人。
课文的线条之美:首先是写作线索明晰,“骑马游天山”和“天山溪流”贯穿全文;其次是游踪清晰,移步换景,“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和“天山深处”交待得清清楚楚。
三、美美地记(16分钟左右)
1.出示、比较几个比喻句:
①太阳下,雪峰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②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③(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④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先由学生交流比喻之美妙,再比较四个比喻之不同:第一句是静态的比喻,第二三句是动态的比喻,第四句是多角度比喻。
2.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自然段练习摘抄,指导学生梳理画面:
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空间方位变化的顺序;
第三自然段:重点感受修饰语的作用;
第四自然段:重点指导空间方位变化的顺序。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14
新课标指出:“中年级段的阅读教学,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我在本学期的语文课堂中,尝试让学生自己标画文章中自己认为优美、重要的词句,并在文字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和大家交流谈体会,从而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学生的不言语,不思考,不倾听,都给我们的"课堂造成一时的尴尬,造成进度的艰难和教学任务的完不成,也可以说直接造成教学效果的底下。为此,我开始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并初见成效。
如:《七月的天山》是一篇略读课文,阅读提示要求学生,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文中语言优美,写作方法很值得仿写,所以在教学时,我先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让学生读熟练,读流利,然后再理出文章的写作顺序。接着,我让学生理解体会,默读课文2——4段,圈出表示作者描写景物的词语,在思考它们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并把自己的感受在相关的词句旁做简单批注。然后小组交流汇报。学生边自学,我边巡视。结果我返现,全班只有几个学生能正确思考,更别说在旁边学批注了。我灵机一动,何不现场手拿手的教呢?于是,我让学生停下来,看第二段,让学生标出这段一共几句话,第一句写的是什么?这句好理解,直接写出了进入天上后感觉很凉爽。我说:“接着读第二句话。”这句写什么?学生说:“写的是雪峰。”我说:“是呀,这句话我读完后感觉作者写的很美。作者用双重比喻句,生动的写出了雪峰的白,因为云的影子映在雪山上就成了银灰色。再看第二句话,我读后知道这句话写的是溶化后的雪水,从两个“从”字和“飞泻”可以看出天上水势磅礴的气势,比喻句的运用又让我感觉到水飞流直下的美观,不由地想起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现在你明白了怎么阅读了吗?就是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看作者的描写方法,从中你能读懂什么就写出你的心里话。这就是你的收货。“学生恍然大悟,马上进入阅读状态,边读边画边批注,一会儿就开始交流,脸上还充盈着喜悦。从学生的书上,从学生表情中,从学生的言谈中我看出来了学生学会了。所以,就让全班交流。学生谈出了从“鱼儿欢快地跳跃,清澈的水底”,可以看出天上水的清澈见底,充满生机。从“蜿蜒无尽”可以看出原始森林面积之大;从“密密、重重叠叠、漏等字词,可以看出树木生长茂盛,充满生机。从”满是、高过马头、花海“可以看出花的多,生长茂盛”等等。特别是郭晓迪从一个“浮”字,可以看出花儿多,长势好,人在花丛中,就是在海上漂浮。平时她很少发言,今天能谈的这么精彩,真出乎我的意料,我马上对她进行表演。就这样,学生的小手像雨后春笋般的举起,畅所欲言。学生的思维被打开,思想的灵动在课堂上展示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学生不是不会学,而是我平时缺少指导,没有真正授之以渔。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应该开启自己的智慧,是自己的课堂充满灵性。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何愁不提高呢?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15
《七月的天山》里介绍了天山的雪峰、溪流、森林、野花,文章用清秀华美的句子展现了北国天山独特的美,这样的美文有利于通过朗读来抒发感情,学生也爱读这样的`文章,可最开始学生能把文章读通读熟了,不能读出感情,那是我们远离了作者当时身处的情景与心绪,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看着这样的读书我不禁这样提示:“你曾有过站在花丛中的经历吗?看见满眼的花什么心情?”学生回忆着走在公园里到处都是菊花展的各种菊花间,站在田间耀眼的大片油菜花中间,躺在满山的野花旁,学生找到了与自己相似的经历就容易走进天山深处的奇异的野花丛,那样艳丽而高大的野花丛我们哪里见过?这时脑海里便浮现天山野花图与自己曾经经历的野花图相对比,学生心中便涌现了从未有过的惊喜,心中有了情,有了感受,读起来就自然、抒情、陶醉、悠缓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