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学反思1
《牛和鹅》通过记叙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的故事。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本文的特点是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童趣十足,但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
课文的故事很有趣,学生很喜欢读;学生对作者对牛和鹅前后的态度变化,通过引导也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主体内容确定之后,我想,如何在导入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巧妙的与所教课题相结合起来呢?接下来就是精心的设计。我首先以讲神话故事的方式谈话导入,并相机引出本课课题,把题目中的牛和鹅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教学中来了。
接下来我结合本单元目标要求:“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来展开教学。其实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已经运用到了批注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用到过的批注方法,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文中出现的几处批注,并结合课文来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样,先让学生明白了什么叫做“批注”,然后在引导学习课文1——7自然段中,讲解了三种批注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批注,画出“我”怕鹅的语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我注重学生读书的方法指导,抓住关键句子词语,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中品味。先把“我”怕鹅的表现从文中筛选出来,体会朗读,再找出鹅表现的句子,来体会鹅的嚣张、霸道的样子,进行对比阅读体会,最后还原文本,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在这部分教学时,我设计让一名学生上台扮演小作者表演害怕鹅的环节,既增加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感觉效果很好。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学习了批注方法后,还要活学活用。在学习文章8——12自然段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批注法自学。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使教学环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最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况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我在教学中将课文的重点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我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设计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后寻找出对牛与鹅的前后不同态度和改变的原因,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进行感受,再进行交流。此外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明白道理。我觉得自己在引导学生读的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但是火候还不够到位,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入情入境的去读。课后的拓展活动是将书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是深华,也是学以致用。整节课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这节课的收获很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细细的品味运用。但课堂教学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学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会在探索中,通过充分地挖掘教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学知识,简简单单学语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学反思2
《牛和鹅》记叙了“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借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本课课文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
一、教学效果
1、依据教材特色,学生的生活积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生活入手,揭题激趣。
首先课前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你最害怕什么动物?说一说理由或举真实的例子。此话题一出,学生便七嘴八舌地和同桌交流起来,在巡视聆听中发现很多同学非常怕蛇,有点谈蛇色变,还有的怕狮子、怕老虎、怕狼等等。顺势出示鹅的图画,首先仔细观察,记住它的名字叫什么。这个环节是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积累的,他们虽然不像鲁迅说的生活在只能看到墙壁上方四角的天空,但是生活的常识也是了解一二,很是粗浅。认识之后,再接着板书课题,齐读两遍后便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作者小时候很怕鹅,你知道为什么吗?作者的心里有没有变化呢?赶快捧起书去课文中寻找关键的字眼吧。
1、初读感知了解故事。
在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后先发挥优秀生的作用,小组长检查读书情况,把错误的"字音或读不好的句子汇总在班内统一练习朗读,为理解文本内容扫清障碍。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完后在班内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文章的内容。在历练中培养概括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结合批注,领悟感情。
潜心自由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出现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是什么心情。这个环节的第一步是学生自读自悟,从课文的相关内容中发现。第二步是和同桌交流,通过思维的碰撞来达成共识,然后在班内展示,通过交流再次走进作者内心,感受作者的心情,进而在培养语感的同时培养情感。接着指导朗读,想象着就是自己遇到了非常害怕紧张危险的事情,设身处地地让情感共鸣,能读出作者的心声。
3、聚焦篇末,升华情感。
聚焦文章最后意味深长的话语:“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是什么话;这句话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交流的过程中把思维引向深入,读懂这句话中作者含着的意思: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那生活中的我们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进一步迁移运用。
二、教学优点
整堂课如行云流水,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的层次变化明显。
三、不足之处
课文很长,描写的细节内容比较细腻,但未能品读,有点遗憾。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我会聚焦描写动作、神态的等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背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学反思3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很有特色。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一些小细节:
一、自主识字,重点指导。
本课生字较多,要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总结识字方法,从而扩大识字量。在书写方面要注意提醒学生们注意框架结构,尤其是一些笔画的长短。
二、细读文本,作好批注。
文中记叙了“我”被鹅追赶的一次经历,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目中无人的样子,以及“我”狼狈不堪、慌忙逃窜的场面,全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以及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可以借助文中的"批注,多加提醒学生们作批注。
三、读中悟情,积累好词好句。
课上,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使学生在朗读中思考,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场景,在思考中感悟,感悟作者的语言表达、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以及作者用生动的故事作为依托,阐释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学反思4
《牛和鹅》是著名儿童文学家任大霖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从怕鹅到不怕鹅的经历,告诉我们: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可能改变对待事物的态度,最后导致改变事物的结果。
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要让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不要盲目的恐惧,也不盲目的欺负别人。教学时,我抓住课题“牛和鹅”导入,提问:“你们怕牛吗?你们怕鹅吗?”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接着我便追问:“课文里的我怕牛和鹅吗?”孩子们又开始议论了,我继续追问:“作者为什么怕鹅?为什么不怕牛?”孩子们开始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了。就这样,在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追问下,孩子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段,让学生从“我”怕鹅与不怕鹅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学习,主要让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句段,感受“我”怕鹅时被鹅欺负的情景,并与不怕牛,并且欺负牛的情景进行对比,从而体会“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到课文最后,金奎叔说的话,让“我”明白了,鹅把我们看得小,可我们实际上比它们大啊,所以我们不应该怕鹅,当然也不应该欺负牛,尽管牛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角度”,主要让学生体会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些抽象,稍有难度,对于学困生,较难理解。所以,在课堂上,遇到学生不易理解时,我便会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去设身处地的理解,举例子的方法可以让抽象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
这次参加安阳市优质课活动,我受益匪浅。《牛和鹅》这节课,也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
其一:课前的导入部分要与全文紧密相连,并能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兴趣。而且是对课文一个很好的注解。
其二: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字词学法的指导要到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字是音形意的综合,根据词语的意思去辨别多音字的读音,还要回到文本中去,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注重读书的方法指导,抓住关键句子词语,“横看”“竖看”“整体看”。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中品味。先把我怕鹅的表现从文中筛选出来,体会朗读,再找出鹅表现的句子,进行对比阅读体会,最后还原文本,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其三:要让学生品味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采用先理解体会再指导朗读的.方法,避免将课文内容的肢解,给学生一个朗读的整体感受。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的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并辅以动作模仿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画面,进而指导朗读的轻重缓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其四,课堂教学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在对细节的处理上还需要加强。如放手让学生依照前面的方法读金奎叔不怕鹅的段落,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教师缺少智慧,缺少耐心,没有充分展开交流探讨,草草结束。对时间的把握也不是很到位,缺少灵活多变,在指导分析理解我的表现和鹅的表现时所用时间过多,学生自学金奎叔和鹅的表现这一部分时就会有充足的时间交流讨论,理解透彻后再朗读,效果就更好了。多音字虽是难点,但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只用点拨一二即可,花费时间过多。
其五,过去上课追求的只是课堂的活跃氛围,课件的生动华丽,但这些又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呢?又起到发展学生语言的目的吗?从这一节语文课中,做的最好的是对课文重点句的品读,花费了相当精力的课件并未得到大家认可,这让我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要想上好一节课,立足点必须要准,设计一定要有实效。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要站到一定的高度。备课备教材最重要,必须把教材吃透了,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备老师也要备学生,课堂教学才会有生机。
其六,缺少激情。
总之,这节课的收获并不是只言片语所能阐明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细细的品味运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学反思5
《牛和鹅》一课,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六单元的一篇新课文,抽到这个课题的时候,内心的确充满了忐忑,没有教学参考书,没有现成的课例可以参考,如何确定学习目标,这个最基本的备课要素都让我觉得无从下手。接着我认真研读了下发的电子教材,和同事反复讨论,在协作组中通过集备,最终思路渐渐明晰: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生活”,选文内容指向童年生活中的多样情感体验,语文要素是学习批注阅读的方法,单元导语明确提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精读课文有示范批注,“交流平台”总结了批注的常用方法,所以围绕这个主题和需要掌握的语文要素,我进行了探索,整节课我有以下几个收获:
一、认真研读教材精准定位目标
确定目标首先要找到文本内容与语文要素内在的逻辑联系,怎样将阅读能力的训练置于学生阅读文本的真实困难中,让策略成为学生阅读的工具支撑并指向思维训练,最终使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所以确定本课的"目标是“1、学习课文的批注示范,掌握批注的基本方法:在哪里批注,怎么批注。2、学习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3、通过批注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受到一定启示。”
精准的目标还要基于具体学情。虽然批注阅读在教材中第一次正式提到,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此是零起点,将学生放在课程视野中去思考与推测,是了解学情的第一步。有了这一步还不够,所以一开始就设计了有目的的提问:“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们有没有勾画过生字词?在旁边写出词语的解释或者写出段意?”每一个问题都有明确的学情诊测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会一些简单的勾画批注;学生陌生的是“批注”这个术语和感悟式的批注方式;学生批注的基本习惯还有待规范。目标明确的提问帮助教师准确把握了学情,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二、运用批注方法体会文章内涵
我在教学中将课文的重点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我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设计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后寻找出对牛与鹅的前后不同态度和改变的原因,学生运用批注方法划出有关语句进行感受,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而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只在适当的时候作一些小小的点拨和提示。此外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但课堂教学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由于备课时想把预设的目标都完成,导致课堂容量过大,最后对于理解文章揭示的道理这一环节有些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对时间的把握也不是很到位,缺少灵活多变的教学经验,如何让课堂更高效,是我今后努力和方向。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学反思6
在教学过程中,我出示大家对牛和鹅的一个认识,了解“我”之前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接着通过探讨“我”对牛和鹅的态度转变的原因,引出我们被鹅追赶、金奎叔帮我们赶鹅这件事,学习“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主读文,找出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鹅的嚣张,体会我的害怕,学习“金奎叔赶鹅”时,让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感受鹅的害怕,前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最后引导学生理解金奎叔的话,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最后通过拓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处理身边的事例中去。但在通篇的.学习中,还有不足的地方,教学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学生自学5-11自然段时花的时间太多,导致后来理解“它虽然看得比我们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个句子时很仓促,我明显开始着急,很担心他们理解不了。令人欣慰的是,学生的理解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料。
课后,我还试探着问我的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什么好处,有的学生认为遇到困难的时候,换个角度,问题就能得到解决。课堂处理不够灵活,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时间很紧我为了完整还性将其处理完,结果没留足堂测时间。我一直在努力追求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境界。但这最好有一条能贯穿全文、统领教学设计的线索,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龙睛”,能够从一点辐射全篇,我一直很困惑。
今后要学会取舍,精炼课堂,提高效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也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为了让遗憾更少一点,我会不懈地追求。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学反思7
这次参加赛课活动,我受益匪浅。这节课,也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
其一:课前的导入部分不同角度内容不同的图片,与全文紧密相连,并能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兴趣。而且是对课文一个很好的注解。
其二: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字词学法的指导。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字是音形意的综合,根据词语的意思去辨别多音字的读音,还要回到文本中去,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读书的方法指导,抓住关键句子词语,“横看”“竖看”“整体看”。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中品味。先把我怕鹅的表现从文中筛选出来,体会朗读,再找出鹅表现的句子,进行对比阅读体会,最后还原文本,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其三:品味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采用先理解体会再指导朗读的方法,避免将课文内容的肢解,给学生一个朗读的整体感受。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的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并辅以动作模仿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画面,进而指导朗读的轻重缓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其四,课堂教学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在对细节的处理上还需要加强。如放手让学生依照前面的方法读金奎叔不怕鹅的"段落,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教师缺少智慧,缺少耐心,没有充分展开交流探讨,草草结束。对时间的把握也不是很到位,缺少灵活多变,在指导分析理解我的表现和鹅的表现时所用时间过多,学生自学金奎叔和鹅的表现这一部分时就会有充足的时间交流讨论,理解透彻后再朗读,效果就更好了。多音字虽是难点,但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只用点拨一二即可,花费时间过多。
其五,过去上课追求的只是课堂的活跃氛围,课件的生动华丽,但这些又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呢?又起到发展学生语言的目的吗?从这一节语文课中,同事们认为做的最好的是对课文重点句的品读,而自己一些花费了相当精力的课件并未得到大家认可,这让我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要想上好一节课,立足点必须要准,设计一定要有实效。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要站到一定的高度。备课备教材最重要,必须把教材吃透了,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备老师也要备学生,课堂教学才会有生机。
其六,缺少激情。
总之,这节课的收获并不是只言片语所能阐明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细细的品味运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学反思8
《牛和鹅》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阅读要素有: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感情。为完成对阅读要素的理解掌握,我在教学中将课文的重点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设计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画出有关语句进行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寻找出对牛与鹅的前后不同态度和改变的原因。在交流中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而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只在适当的时候作一些小小的点拨和提示。
此外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指导也是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像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把自己放入情境中体验朗读,通过品读我和金奎叔对鹅的不同表现的词句对比出人物的不同心态,直至揭示主题等。种种方法渗透自然,过渡巧妙。这些方法都是学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我相机提炼出来的,让学生知道自己就是在运用这种方法在学习的,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在本节课的结尾我不仅总结了思想内容方面的收获,还总结了学习方法的运用。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