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度:
美术教学反思
推荐度:
比的意义的教学反思
推荐度:
《猫》教学反思
推荐度:
《穷人》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看菊花》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作为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怎样在阅读起步阶段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执教了《看菊花》一课后,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语感培养
阅读起步阶段尤其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或用琐碎的问题一问到底。如《看菊花》这篇课文中写得最美的就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教学中,我始终抓住“课文中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为什么写得美?”两个问题,通过看画面及多种形式朗读,体会菊花的颜色美、数量多及不怕冷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这就改变了讲深、讲透的观念,给学生留下自我感悟、自求得知的空间。重点句读好了,也就读出了菊花的可爱、菊花的美以及人们对菊花的喜爱,其他句段也就可以照着这种已有的语感读下去,全文的感情朗读也就比较到位了。
二、引导学生迁移生活体验
在阅读起步阶段,我们还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引导学生将生活体验迁移到课堂学习中,帮助培养语感。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征是词语概念总是和事物表像紧密结合着,脱离了一定的表像,学生就很难人情人景。因此若是空洞地读文,便难以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我在上课前,曾指导过学生看菊花,为这一课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提供了生活体验。课堂上,在学习有关菊花颜色、数量的语句时,我通过课件演示出五颜六色、姿态各异的菊花,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看到菊花时所看到的景象。在亲身体验下,鲜明的语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比如,看完画面再读表示菊花颜色的语句时,就不像初读课文时那样一字一顿地读。通过自然的停顿和转声处理,五颜六色的菊花仿佛一下就呈现于眼前。在读“一朵朵,一片片”时,因为亲自看到过一大片的菊花,有过被菊花簇拥的感受,读到“一片片”时就自然地扬起了声调,与前面的语句有所区别,突出了菊花的多。
三、情景创设下的多形式朗读
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背诵结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文插图、录像资料、背景音乐为学生创设下美的情景,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语感。一开始,我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初步感知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在具体学习朗读描写菊花颜色美、数量多、不怕冷的语句时,我先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读,进人情境;接着又在自由试读、指名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应边想画面边带着微笑朗读的方法,并再次美读课文;最后,还采取接龙读、轮读、小组朗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激起学生兴趣,掀起朗读高潮。这时,对学生语感培养也比较到位了,也基本能做到熟读成诵了。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由背、同座互背、指名背、看画面配乐背等形式,帮助学生将优美的范文语言内化。
《看菊花》这篇课文记叙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园看菊花的情景,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洁品质。课文以“看菊花”为题,告诉我们“菊花”是主要描写对象,开头先交代看菊花的时间、地点、人物,接着写菊花盛开的情形,再展示爸爸看菊花的议论,最后点明“我看菊花的感受”。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会写8个生字,认会9个字,理解生词。读好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感受菊花的美和不畏严寒的品质是本课的难点。
《看菊花》这一课,第二、三自然段是重点段。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展示菊花颜色美的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菊花盛开的公园里,营造较为真实的氛围,把孩子的心灵带到绚丽而缤纷无限的公园里,然后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菊花的颜色,来加深学生对菊花颜色美的体验,然后让学生在读中表达对各色菊花的喜爱。
第二段中的的第一句,具体写菊花的不同颜色以及公园里菊花的数量多,学生在读“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时,注意不顿读“的”,而要读轻声。读“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时,要注意“一”的变调。这句话描写了菊花开放的数量由少到多,范围有小到大,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听老师的范读,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另外,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特别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指出了别人的缺点,还看到了别人的长处,相互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
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先利用插图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菊花的颜色、形态、长势来说一说“菊花好看吗?”学生只会从菊花的颜色上说,至于说到菊花的形态、长势,学生的语言就显得很贫乏了,只会说“菊花很多”、“菊花全开了”,这可能与我事先考虑不全,没有提供句式有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多积累。
在讲菊花不怕冷这个问题时,我本来想通过寒风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冷,从而体会菊花不怕冷的特点,但是孩子体会的并不好,朗读时也没有把那种不畏严寒的感觉读出来。课后,我想:如果通过其它花与菊花进行比较,来感受菊花不怕冷,也许效果会好一点儿。
第一课时导入时,我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往事:小朋友们,星期天你们都在干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似乎课堂气氛调动了起来,但离课文内容相去甚远,这样导入稍嫌罗嗦,可直接由秋天的菊花导入。
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句子十分长,在知道学生朗读时可分句指导学生朗读,做到读通、读顺。注意“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语气变化,尤其要指导读通长句: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指导学生学写生字时,我请学生当老师,来教其他学生生字的笔画顺序及书写这个生字时的注意点。 “小老师”教生字的`形式,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这种气氛是平等的、和谐的,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在教学第二课时时,引导学生体会菊花不怕冷的精神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理解“迎着寒风”,我让学生上讲台前扮演菊花,老师对他吹气,然后让学生评讲,引出菊花的“不怕冷”,课堂气氛进入一个高潮。
这是一节公开课,是我从教以来的第一次,我很紧张。在上这课之前有很多的小插曲,我就连睡觉都在上课,公开课的前两天晚上我就感觉在梦里也能上课太神奇了!还是因为自己紧张,害怕上不好!但是在之前赵老师的课后的点评中,我吸收了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好的建议,把她们的思想又重新的整合起来,变成了我这节课的思路。我不怕失败,因为我还是一个很年轻很年轻的老师,我有的是学习的时间,这是我的一个优势,我会在失败之后找到自己的原因再及时的进行改正,我想这就为我以后漫漫语文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节课中我觉得幻灯片帮了我很大的忙,因为有了幻灯在教学上比较直观,教学效果也还不错。但是仍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在学习第一节的时候,我是出示问题然后再让孩子说说的,结果孩子已经能把课文背出来了,这说明了我提的问题在这里是多余的",而且在图上是根本看不出时间的,这个地方值得反思,或许让孩子自己说说对这副图的感受可能要比我的提问要好点。在学习第二节中,读的时间太少了,基本上都是通过看图理解,尤其是在讲重点的地方如颜色和数量的时候只是从图片上看出来的,并没有让孩子在读中感悟,我觉得这个地方处理的不是很好,可以再让孩子在读的时候不仅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读一读,多读读,这样才有利于记忆。而且再勾画的时候我没有规定勾画的符号,所以这样有点乱,如果我说表示颜色的用横线画出,表示数量多的用波浪线画出,我想这样自学的效果会更好点。在这节课上我运用了小组交流的形式,但是我并没有把我们小班的桌子排成小组的形式,还是没能把小组合作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欠考虑的。我的板书也写的很不规范,菊花的美包括了色,多,还有不怕冷,应该三个是包容在美当中的,但是我却把不怕冷写在了和美同样的位置,这样就会让别人以为不怕冷是单独的,不算美的表现,这点当初我是想到的,可是到了写黑板的时候我又忘记了。在讲到不怕冷的这个问题上,我是通过寒风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冷,但是孩子体会的不是很好,并没有把那种不畏严寒的感觉读出来,而是我在那一直讲严寒的,这点引导的不好,可以通过对比其他的花来感受菊花不怕冷,效果会好一点的。最后在写字教学中,我觉得我的步骤有点乱,忽视了老师的示范写,直接让孩子自己去看每一笔的位置,如果我在黑板上一边写一边强调生字的位置可能孩子的印象会深刻一点,也比学生自己说节约了不少时间的。在以后的上课中,我就会注意到这些环节的,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可能还有不足的地方,我没有反思到的地方也请前辈们给我提出来,我会虚心去学的!
看到课堂上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跟着我,时而会心大笑,时而高举小手,时而专注阅读,就知道今天的课上得不错,下课铃想起,我一身轻松。回想课堂归纳如下:
一、提要钩玄依赖关键一问。学习第一自然段用了四个连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干什么?孩子们很快找到答案,课文也简洁明了,一句话交代结束。为什么人们喜爱菊花?这是全文关键的一问,孩子能抓住“菊花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就可以了。
二、语言训练穿插其间。菊花的颜色真多,白的,红的,淡蓝的,紫红的.,还有哪些颜色呢?孩子们也能说很多,还有能说出“金黄的”这样结构的词语。形容菊花多的词一朵朵、一片片,也请孩子再仿说,这个显然有难度,我给孩子们补充了“一束束,一团团,一簇簇”。“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在说说“好看极了”的意思基础上,孩子们也能用好看极了说话,还能拓展到好听极了、好吃极了等词语。
三、朗读指导在情境中。天公作美,今天刚好刮风降温,教室外下去楼下的菊花从我们班的窗户一眼就能看到,黄色的大花盘垂下条条花瓣,在寒风中开得正艳,孩子们一边欣赏花的美,一边感受天气的严寒,入情入境读得趣味盎然,对主题悟得更深。
以对菊花说一句话结束课文学习,不少孩子都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敬佩之情,都是孩子自己的感悟,难能可贵。
《看菊花》这篇课文讲的是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整篇课文中写得最美的就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阅读起步阶段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或用琐碎的问题一问到底。
教学时,我抓住重点词语,紧扣"课文中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为什么写得美"两个问题,通过看图画及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菊花的颜色美,数量多及不怕冷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重点句读好了,也就读出了菊花的可爱,菊花的美以及人们对菊花的喜爱,其他句段也就可以照着这种已有的语感读下去,全文的感情朗读也就比较到位了。
《看菊花》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的第一册教材.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主要通过叙事性的语言,使读者在感受菊花外在美的同时,体会菊花的内在美.
在执教《菊花》一课后,我对在抓住词句,进行语感培养方面是比较满意的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描写菊花好看的句子,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让学生感受菊花的颜色美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现各种菊花,使学生进入了课文中所描写的情境,体验到人们看菊花时的喜悦心情.然后引导学生应该怎样读才能让人听了好像亲眼看到菊花五颜六色,确实好看极了呢又如教学"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这三个词儿,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公园里的菊花数量之多,我运用多媒体交互显示"看图选词填空",让学生在看图运用中,生动,形象地感知到"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三个词所表达的语意,最后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想应该怎样读出看菊花的人由近到远,看到的菊花越来越多的.这种变化呢再如教学"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一句,我先让学生扮演一朵"迎着寒风开放"的菊花,再让学生说说此时的心情,接着让学生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把菊花迎着寒风开放,不怕冷的样子读出来呢通过欣赏,体验,帮助学生品文,以悟促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好的评价是动力",对学生的评价应充满个性.在这堂课中,我觉得对学生的评价单一了些,今后的教学中应在这方面下功夫.这堂课中,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些忽略了,如果在指导朗读时,用个人赛读,小组赛读,男女赛读的形式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
总之,上这节课后,我感觉自己像经过了一次洗礼,在"成长"的道路上又加了一次"油",很有收获。
生字的教学还是我在摸索的阶段,也是我教学中感觉比较吃力的一个环节。我不敢确定孩子是否真的能记住这个字的形和义,能否自己记住。听了师傅的教导,我明晰了写字教学的环节和目的。
1、书空笔顺,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孩子能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写字。
2、书写在田字格中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清楚怎样写字才美观。在教学时应该从字的整体结构去把握,而不是只注重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哪个位置。注意掌握好书写的规则。
另外,在教学生字时最好不要加入拼音和生词的教学,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生字就是为了把字学会,写好。如果匆忙的加入生词,拼音就会让孩子开始不正规的写字,分散孩子写字的注意力,影响写字的效果。
课堂组织:
1、“好的评价是动力”,对学生的评价应充满个性。在这堂课中,我能开始注意到学生的反应和态度,但是还没有能达到十分的娴熟,有时还是会觉得乱,顾不过来的感觉。我觉得对学生的评价单一了些,今后的教学中应在这方面下功夫。
2、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课堂上的.组织就是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你布置的每个细节当中都有事可做,而且目的明确。特别是在孩子回答问题和我板书时,最容易忽略大部分孩子在这个时候到底在做什么,有没有认真的听其他孩子回答问题,有没有看我写的板书。在这点上,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想些话语和激励措施,让孩子也融进这些细小的教学环节当中。
总之,上课上到现在,我还是有6分的把握知道孩子这节课到底学到了什么,紧跟着教学目标前进,抛开了花样,完全按照教案模式走,不仅让我很扎实的教学,也让孩子扎实的掌握了知识。特别是得到师傅的提点,真是受益匪浅。
《看菊花》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记叙了小作者与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赏秋菊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深秋季节,各色各样的菊花迎着寒风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色,从中让学生体会菊花不怕冷的品质。把这一个个抽象的方块字化成学生脑海里生动而又可以感知的图像,让其感受菊花的美,并感悟菊花的勇敢品质,是我本课教学的重点。其中二、三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我利用课堂内有限的空间,进行精心布置,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菊花盛开的秋天的公园内,营造了较为真实的氛围,把孩子的心灵带到广阔而缤纷无限的大自然里,尽管学习在课堂里,但是学生的思绪已飞翔于菊花丛中;
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多角度感受菊花的美,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相机指导,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理解“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等重点词语,把文字描述化为直观形象动态的表现,在脑海中建立相应的表象;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幻化成迎着寒风开放的小菊花蕾,从而感悟菊花的品质,对课文的理解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真正地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最后就是让学生伴随音乐扮演菊花,体验迎着寒风不怕冷的精神。让通过学生的表演感受到他们也是不怕冷的可爱花朵。
在组内无声上课之后,我反思我的教学设计还是存在些问题,心中也存在许多质疑。在和同组的向一小唐校长、周老师、郭老师以及井小的叶老师一起研讨之后,这些疑惑有了解答。大家认为,低年级段教学更要落实在文本中,充分调动儿童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说等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堂环节的整合,教师的要求应明确。评价语言应丰富多彩且以激励性语言为主,以及课堂中不宜用反面的例子教学。
《看菊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文质兼美、语言流畅、贴近儿童生活的阅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其中二、三段看菊花、爱菊花是本课的重、难点。本课是学生刚刚学完汉语拼音后学习的第10篇阅读课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大纲、教材的要求以及当前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的现状,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是因为菊花好看,更因为它不怕寒冷的道理。
下面简要说说本课的两大教学设想,敬请各位专家和老师多多指正。
一、初读课文,在读正确、读连贯上下功夫
经过不到两个月的汉语拼音学习,学生便进入了阅读训练。但由于他们的直呼技能还不太熟练,识的字又很少,所以读课文困难较大,往往表现为一个字一个字地顿读,也有的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指读,不能按照正常的语调去朗读,读的速度极慢,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教学《看菊花》这一课,我在揭示课题后,便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要求他们先看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句子读连贯,给学生充分的初读时间,让他们切切实实地借助拼音自己去练读,教师则是巡视指导学生读正确连贯。在学生充分练习读的基础上,采用让学生自己汇报读准了哪些生字词,同座相互练习读,开火车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练习巩固,调动学生读准生字词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最后再把生字词放到课文中指名学生轮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导,让学生进一步读准生字字音,而且也结合语境,连带理解了大部分生字词的意思。因为像早晨、公园、去、边走边看等词儿,本来就是在口语中经常用到的,这样学生通过充分练读后,基本达到了把课文读正确、连贯的要求。
二、细读课文,在读懂、读出感情上下功夫
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作为朗读的最高境界,它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进行语感训练起着其他训练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使学生在把课文读正确、连贯的基础上,读懂、读出感情呢?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看菊花》这一课时,我特别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抓住重点语段进行朗读指导训练。
并充分运用了形象、直观的板画和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对语言文字描写的具体事物进行理解、加工,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表达的感情相合,力图用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细读课文中,品味其中的内涵,自己去感受、去意会,进而在读出感觉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让他们在读中感悟,又反过来以悟促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感。
教学第二段时,我先让学生细细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有不懂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在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的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好看极了,我播放录像,让学生亲眼欣赏到公园里的`菊花五颜六色、各种各样,使学生进入了课文中所描写的情境,体验到人们看菊花时的喜悦心情。看完录像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切身感悟,然后引导学生:想想第一句和第二句中表示颜色的词儿应该怎样读才能让人听了也好像亲眼看到菊花五颜六色,确实好看极了呢?又如教学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这三个词儿,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公园里的菊花数量之多,我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分别画上黄、白、淡、绿、紫红4朵菊花,让学生细读课文,自己去意会发现老师画的菊花跟课文中写的菊花有什么不同。
然后运用多媒体交互显示看图选词填空,让学生在看图运用中,生动、形象地感知到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三个词所表达的语意,最后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想应该怎样读出看菊花的人由近到远,看到的菊花越来越多的这种变化呢?再如教学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一句,我先播放了菊花在寒风中开放的画面,让学生说说听到什么?看到了什么?接着让学生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把菊花迎着寒风开放,不怕冷的样子读出来呢?如此等等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品文,以悟促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我们只要听听学生读得怎么样,就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感悟到句子所描绘的情景了。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朗读体验中来,我把比赛引进课堂,采用男、女生比赛配乐朗读的方法激励全体学生在品文、入境、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把课堂推进高潮。
第三自然段爸爸的话,蕴含着人们对菊花不怕寒冷的精神的赞美与第二段中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一句相照应,是学生理解内容的难点。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想想爸爸是在夸菊花怎么样?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使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到人们都很喜爱菊花,不仅仅是因为菊花好看,更是因为菊花不怕秋风,不怕寒冷。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中的我为什么听了爸爸的话后,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最后播放全文配乐朗读录像,让学生完整地欣赏一遍课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启迪。进而让学生看画面配乐朗读全文,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境融为一体,争取达到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
总之,本课教学充分运用形象、直观的板画和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手段,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并力求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培养其初步的阅读能力。
《看菊花》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的第一册教材。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主要通过叙事性的语言,使读者在感受菊花外在美的同时,体会菊花的内在美。
一节好的课,是要从教学和课堂组织上去看的,首先是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教学的第一课时,其主要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这个目标我是这样实现的。首先,让孩子自由的初读课文,并给孩子提出了明确的读书要求,并要求孩子把轻声音节画出来,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有区分轻声音节的意识,在之后的读书中会刻意的纠正自己的读音。并且,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纠正孩子的读书姿势,并给读书较困难的学生以帮助。
其次,出示了一些重要的词语,把词语附上颜色,让孩子找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词语来读,提高了孩子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氛围变得很轻松。并且配合多种形式的读,特别是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老师这一点,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热情。
最后是通读全文,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只是匆忙的让孩子全班的齐读,感觉大部分孩子都在读书,但心里总感觉没有实施到位。听了师傅的教导,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在这个环节,我自己都没有明确各种形式读全文的目的是什么。读书应该有目的性,每一遍要学生注意什么,要说出来让孩子和你一样明白,这样在读的时候孩子也会有意识去特别的注意,而不会造成浑水摸鱼,学生也只是单纯的读读读,而是每次的读书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看菊花》这篇课文记叙了小作者与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赏秋菊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深秋季节,各色各样的菊花迎着寒风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色,从中让学生体会菊花不怕冷的品质。
我们的学生,到期中考试时刚刚学完了拼音,开始识字、学课文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数了一下,课文总共117 字,学过的字只有12个。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我第一课时带领学生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学习生字;第二课时就是大家看到的公开课,理解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关于总分结构。
第二自然段是典型的总分结构,为了让学生意会这个写作特点,我采用反复诵读,步步加深的方式,五次读中心句。一读:整体感知菊花美极了;二读,从色彩丰富的角度感受菊花美极了;三读,从数量众多的角度感受菊花美极了,四读,从人们舍不得离去的角度感受菊花真是美极了;五读,回到整体,把中心句放在段中再读。这样反复诵读,加深学生的印象,使他们意会这一自然段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二、关于重点词语。
针对学生特点及词语本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换词的方式。“好看极了”换个词来说。
2、直观演示的方式。“一朵朵、一层层、一片片”让学生看着图片来数一数,在看、数的过程中理解“朵”与“一朵朵”,“层”与“一层层”,“片”与“一片片”的区别;以及“一朵朵、一层层、一片片”的不同,并借这些词体会作者惊喜赞美之情的逐渐增强。
3、表演的方式。用这种方式理解“迎着”。并在表演的过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菊花不怕冷的.精神。
三、注意课文的内在联系。
1、学习第三自然段“菊花一点也不怕冷”时,联系第二自然段中“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理解菊花不怕冷的品格,进一步感受人们的喜爱之情。教学生会读书。
2、第四自然段的“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与“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进行对比,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进一步体会菊花不怕冷的品质,教学生会思考。
本课讲的是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整篇课文中写得最美的就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阅读起步阶段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或用琐碎的问题一问到底。教学中,我始终抓住“课文中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为什么写得美?”两个问题,通过看图画及多种形式朗读,体会菊花的颜色美、数量多及不怕冷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这就改变了讲深、讲透的观念,给学生留下自我感悟、自求得知的空间。重点句读好了,也就读出了菊花的可爱、菊花的美以及人们对菊花的喜爱,其他句段也就可以照着这种已有的语感读下去,全文的感情朗读也就比较到位了。
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背诵结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文插图、音乐为学生创设下美的情景,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语感。一开始,我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初步感知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在具体学习朗读描写菊花颜色美、数量多、不怕冷的语句时,我先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读,进人情境;接着又在自由试读、指名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应边想画面边带着微笑朗读的方法,并再次美读课文;最后,还采取接龙读、轮读、小组朗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激起学生兴趣,掀起朗读高潮。这时,对学生语感培养也比较到位了,也基本能做到熟读成诵了。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由背、同座互背、指名背、看画面配乐背等形式,帮助学生将优美的范文语言内化。
本次小教研的课,我选择了《看菊花》这一课。为此我和组内的老师们共同备课后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的原因3。理解“一朵朵、一丛一丛、一片片”的意思。4。学会用“……一边……一边”造句。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手段力求实现目标。
在《看菊花》这一课上完后,我对在抓住课堂纪律、词句和培养学生练习造句方面是比较满意的。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菊花的颜色美我充分利用课件图片展现各种菊花,使学生进入了课文中所描写的情境,体验到人们看菊花时的喜悦心情。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菊花的"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理解确实好看极了的意思。又如教学“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这三个数量词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公园里的菊花数量之多,我让学生在看图运用中,生动、形象地感知到“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三个词所表达的语意,最后在想一想,连一连的连线题上引导学生使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点。再如教学“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一句,我先让学生说说菊花是怎样开放的再让学生上台扮演一朵“迎着寒风开放”的菊花,最后全班小朋友起立扮演在寒风中开放的菊花。
“好的评价是动力”,对学生的评价应充满个性。在这堂课中,我觉得对学生的评价单一了些,同时,候主任,组长,师傅张冬梅和组内的老师们对这节课的总的评价是:教师范读多一些,趣味性加强一些会更好,还有每一个环节的目的性不够,应该要整合和注意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向多元化发展等,总结老师们的建议,今后在教学中我会在这些方面下功夫的。
总之,上这节课后,我感觉自己像经过了一次洗礼,在“成长”的道路上又加了一次“油”,很有收获。希望下次的小教研我会再次收获更多,成长更快,加油!
《看菊花》这篇课文文字比较优美,层次比较清楚,生字较多。两课时的教学,课堂容量比较饱满,我精心设计环节,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
一、抓重点字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阅读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感十分重要,但是孩子年龄小,还不能够完全凭借句子的意思与情感把握自己的语感。课文的重点是第二自然段,教学中,我始终抓住“课文中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为什么写得美?”两个问题,通过看画面、反复朗读找句子,重点抓住“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迎着寒风、舍不得”等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菊花不怕冷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在词句的反复朗读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逐步深化,语感得到培养。我想,逐步的`培养,学生的语感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深。
二、见缝插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一直是比较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的,这篇课文有着很多的契机。比如,第一课时的导入部分,让学生观察图,说说看懂些什么?比如教学第二课时,感受菊花的美,说说你还有哪些优美的词语来描述菊花的美?观察书上的六幅图,说说你喜欢那一朵菊花?为什么?等等。学生的写话能力的培养应融汇在课堂教学的点滴环节中,才能达到汇聚成海的目标。
当然,也有遗憾的地方。学生没有见过如此多彩的菊花,本来想通过多媒体播放,达到更好的效果的,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只能以画代替,效果没有预期的好。真想每篇课文都能给学生做点课件,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