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三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习作三教学反思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习作三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文的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文。
3、学习用列表格的形式做单元小结。
4、背诵“四季之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
5、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产品说明书也可以带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情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精心准备
1、熟悉“商品”:
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到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通过阅读说明书和向别人询问,得到真实的情况。
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3、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4、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三、小组试买
1、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2、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四、班级特卖场
1、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2、“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3、耐心、机智的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即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五、总结
1、评出最佳“推销员”。
2、你认为怎样才能过做一个优秀推销员?
(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审题,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
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⑴ 回忆一下什么叫说明文。
⑵ 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⑶ 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方法?
(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⑷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二、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习作三教学反思 2
习作三的教学要求是,引导孩子们读懂例文。通过对例文的赏析来领会写信的要点。能按照习作要求,选择家乡与众不同的一两个方面,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来介绍自己的家乡。
书信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较遥远,因为现在的通讯设施比较发达,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络,只需要一个电话,或者一条短信就可以了。所以教师还要给孩子们讲解书信的来历,让孩子们简要了解书信的作用。给孩子们讲解完书信的作用,接下来我就出示了本次习作的目标和要求。这让孩子们了解到本次习作的要点。上一次的月考测试中,有个别孩子有跑题现象,这就说明了审题的重要性。我着重训练孩子们的审题以及读题。
孩子们明白本次习作目标以及要求之后,我让孩子们轻声朗读范文,并注意观察与我们之前学过的作文有什么不同,让我比较欣慰的是,孩子们能够较为完整正确的概括出书信的格式。我事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A4纸,并划好横线,孩子们边说我边在纸上书写。这样直观的演示能够更好的让孩子们掌握书信六部分的书写位置。
下一个教学流程中,我再次要求孩子们默读范文,并同时思考:
①小作者的家乡在什么地方?那里独特的风景是什么?他们每天都做些什么?
②家乡有什么习俗?是怎么庆祝的?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优美的句子?
孩子们通过这两个问题,基本上已经能够理清范文的脉络。通过孩子们的总结,老师来进行板书。孩子们通过对范文的`理解,已经能够说出自己给远方的朋友写信的内容。在下面的习作精彩预设当中,孩子们能够很好的说出,如何在习作中介绍盱眙的“第一山、铁山寺、玉皇山、淮河”等风景名胜,而关于盱眙的特色美食,风俗习惯,孩子们则准备详细描写盱眙的“龙虾”,孩子们甚至说出了先来介绍龙虾的外形,吃法,龙虾有哪几种口味等等,关于民俗,孩子们则说了龙虾节。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畅所欲言。相信孩子们在接下来的习作中,一定可以写的很出彩。
最后我给孩子们播放了盱眙纪录片,影视详细的介绍了盱眙的名称由来,山水特色,民风和民俗,孩子们看的全神贯注。美中不足的是,接下来的一节课是数学课,我们的习作练笔,只能放到下午的第三节课来完成。如若能趁热打铁,进行创作,那就再好不过了。在下午的习作创作中,我准备用简短的时间再给孩子们理一遍习作思路,然后让孩子们先写在草稿作文本上,完成之后让孩子们先自我修改,之后,同桌之间进行修改,自己再来修改,最后由老师修改之后,孩子们进行修改并誊写到作文纸上。
习作三教学反思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传达出作文教学特别注重倡导“从生活中取材”这一先进教学理念,也就是说,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通过日常生活搜集、积累和发掘习作素材,提倡写出生活的真实面目。
前段日子刚刚学完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习作教学任务是:在阅读了四篇说明文之后,让学生也来练习写一写说明文,内容是介绍一种物品,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玩具、文具或电器。旨在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我提前了几天布置学生选择好物品,并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掌握这种物品的有关资料。课堂上,首先我根据学生所选物品的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如介绍蔬菜的为一组,介绍水果的为一组,介绍玩具的.为一组,介绍文具的为一组,介绍电器的为一组。然后,为每个小组提供一篇相关的例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明确应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学生比较容易知道了,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还可以介绍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等方面的情况;介绍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接下来,我对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进行了恰当的指导。结合学过的课文《鲸》《松鼠》《新型玻璃》等文章,了解并列式、总分式结构的特点,特别是鼓励学生大胆运用一些学过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然后,就是动笔习作、自我修改和同桌互改,最后是修改定稿。
这次习作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有:
一是巧用例文,为学生掌握写作方法铺路搭桥。例文的运用应当要慎重,运用不好,可能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但这里主要是学习写作方法,如表达顺序、说明方法等。
二、是自我改评有实效。学生完成初稿后,我要求学生先进行自我修改和评价,练习在原文上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并针对我给出的评价方法写眉批和尾批。眉批主要这样写:“先画记出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再在旁边写上:用的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尾批这样写:“本文从_________等几个方面介绍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本文语言________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能够巩固写说明文的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但问题还很多:
一是资料的运用出现了偏差。我在教学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看使用说明书等,结果有的学生就大量照搬了这些资料中的文字材料。可以这样改进:建议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物品,最好不需要查资料;要查资料也可以,但要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习作时最好不要看资料。
二是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还可以介绍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等方面的情况;介绍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但没有抓住主要特征写具体。
三是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的指导还不到位。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记录生活,引导学生把写作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写实实在在的事情,写想表达的感受,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在展示中鼓励优秀学生,带动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还要辅导学生捕捉生活的细节,积累写作题材,在写好作文的同时,要把作文修改初稿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有意选取某个学生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在班中朗读,讨论分析,共同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作文,不再为上习作课而犯愁。
习作三教学反思 4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三上教材的试教和习作反馈,我们欣喜地看到,苏教版国标本紧扣《课程标准》习作教学理念,一洗陈旧思维定势。以“勇立潮头敢当先”的魄力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设计匠心,从三年级开始全面推出习作教学科学序列。
习作教材特点分析
上、下册习作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一脉相承的,既有螺旋重复,又有质量提升。从下册看,习作教材的编写特色更加鲜明,主要体现在“三本三从”六个特点上。
1.本位转向。
即从片面应试为本位转向以儿童发展为本位。在以应试为本位的前提下,老师和学生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哪管儿童独有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如兴趣、注意、思维、记忆等规律。只管以成人成熟的心理和成人的语言、见解、认识与思想去要求或指导学生习作。儿童不再是习作的主体,却被异化成作文考试或“奉命”作文的机器。要么猜题押宝,要么背、抄、套作。一味要求通过观察抓特点、巧选材,立意要高,描写要生动形象,不管你习作空话、假话、言不由衷,只要骗过阅卷人的眼睛,得高分就好。苏教版习作教材一开始就突出“儿童本位”的理念,关注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一反以往偏重于回忆性习作训练,安排的话题都是写儿童最感兴趣的,且刚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现在和他(她)生活、学习、游戏在一起的人。从《脱棉衣》到《小草中的发现》,从《我的朋友武建设》到《肚子再也不痛了》……哪一篇习作不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又乐写、易写呢?
2.本体确认。
即对儿童习作本质的认同,还儿童习作的本色。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对事件的认识,。多源于感观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而不像成人以理性成分居多。《课程标准》有一段针对第二学段习作的话,很明确:“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就是儿童作文本体观的内涵所在。习作不是创作,也不是文学作品。它是一种自由的、真实的、有自己个性的表情达意的练笔或书面交际活动。苏教版习作教材在创设活动情境和提供同龄人本体、本色例文以及互相交流方面,引导儿童习作向本、真发展。
3.本源回归。
即从立意本源(老师预定中心思想或设定命题)走进生活本源。长期以来,“立意本源”的习作理念一直占统治地位。儿童的构思、选材、谋篇、用词、造句和老师的批改、评价、反馈等一系列操作环节,都必须遵循“立意本源”这个理念。老师命题或框定中心思想之后,不管儿童有无这方面的材料和认识,都必须写。写不出的学生只能靠胡编乱造或抄袭或他人代笔来完成习作任务了。其实,儿童习作本源应来自于日常生活,习作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身边的人、事、物人手。正如《课程标准》所说:“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三年级下册的8篇习作教材,均来自儿童熟悉的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儿童都能在各自的生活环境和前期经验中找到与之匹配又易于表达的“相似块”。苏教版习作教学已回归童真、童趣的生活,踏上了一条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康庄大道。
4.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
要开阔儿童的"习作思路,启发自由表达,能自主选择表达材料,关键是要开放作文内容,摆脱封闭式思维的束缚。以往以命题作文为主,题目大多封闭在《记一件难忘的事》、《童年趣事》、《记一个助人为乐的人》、《美丽的校园》等等一类圈子之内,为一代又一代小学生所操练。有的老师提供现成的材料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写“葫芦文”;有的为学生列好提纲,提供语串语词,写“框架文”、“喂食文”。而通观本册教材,习作内容堪称“贴得紧、放得开,前有孕伏、后有铺垫,内容资源有机整合。”所谓贴得紧,是指贴近儿童生活、贴近阅读教材内容、贴近儿童前期经验。放得开,是指内容开放、思维发散。例如《习作2》,“画一张像,写一写”,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还可以画想象中的人。除了写外貌,还要写写性格、爱好。导学既宽松,又富有启发性层次性。又如《习作1》,通过图文对照学例文,知道怎样按内容分段写。然后在两组图画中,任选一组写,也可以自找课外的一组连贯的图写。例文浅显、易仿、能创,导学又关注儿童兴趣和认知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多向选择,处处体现开放性和人文关怀。关于“孕状”、“铺垫”、“资源整合”这一特色,它又像一条暗线贯穿于整套教材。例如,一年级课文《秋姑娘的信》中有“给小树裹上冬衣…”的内容,本册《习作1》例文就有给小树“脱棉衣”的句段,前呼后应,长线联系;二年级有“舐犊之爱、乌鸟私情……”的读背练习,本册《习作4》的例文《乌鸦反哺》,学起来也就不陌生;二年级有口语交际课“买文具”,本册《习作4》,看类似买玩具的图写一段人物对话,应该说是用不同语言形式呈现熟悉的“相似块”;三上《习作2》有《我的自画像》,重在写外貌和长相,本册《习作2》又有写“画像”(画别人),除了写外貌长相,还要写写性格、爱好,似是一种习作反复,实则是螺旋上升。
5.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如前所述,以往的习作是在单元练习里安排一个题目,然后按要求作文。基本上是:“命题(或半命题)+提示+要求”——单一的线性呈现方式,大多是空泛的说教文字。而苏教版习作教材呈现方式是多元的、立体型的:有的是配图例文——导学语——迁移性图画导写;有的是激趣导人——配图例文——讨论合作——选图仿写;有的则是提供数条素材资料——配图想象——围绕话题写介绍文等等,可以说形式活泼多样,图文简明生动,促动儿童自主习作、自能作文。
从习作体裁形态上看,有记事、有写人、有日记、有童话,还有随笔和说明式介绍,形式上不拘一格,让学生自由表达,发展个性。
6.思维从手脑分离走向手脑合一。
多年来,在片面追求应试的扭曲下,我们没能让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常常是“用自己的笔写人家的话”,习作者的手与自己的大脑思维处于分离状态。教学归根到底就是一门思维科学。学生习作其实就是其大脑思维成果的物化。教材编委、特级教师高林生先生运用脑科学,针对苏教版习作教材的运作机理,作了一番精辟的分析:“选材与构思是一个人接受外部信号刺激,调用自己已有的相似块,使用内部言语,根据话题要求所做出的相似激活、相似选择、相似重组、相似匹配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过程。”这段话把手脑合一的重要意义和内隐操作说得很透彻。苏教版三下习作教材利于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手脑合一,易化儿童习作。例如《习作8》是编写童话故事。故事怎么编?学生能很快地从上学期“摆玩具编童话故事”找到文体“相似块”。至于本册是围绕“习惯”这个话题编故事,学生除了从话题示图中得到信号刺激,拓展思路,还能从1—6册习惯篇教学中选择到一系列匹配信息,有事可思,有话可写。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从整册教材的设计看,每次习作的版面都是图文并茂、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生动,还有同龄人誊写例文的视觉美。教学中,再适当配以音响、音乐,视听交互感染,能有效地促动学生乐于用脑、易于动笔、手脑合一的进程。
教学策略与基本步骤
理解编写意图和抓住新教材特点,实施新的教学策略与采用求真务实的操作步骤,是有效导学、不断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的关键。
“制度作文”与读写迁移式小练笔结合
所谓“制度作文”,是指教材中规定的习作。一学期下来单靠8篇习作显然是不够的。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这里的“多看”,指阅读,要大量阅读。这里的“练习”,指练笔,要多写。笔者认为,结合阅读进行尝试性运用练笔,是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非常有效的途径。张庆先生说到读写结合时要求:“长线”孕伏积累,“多布云彩”;“短线”相机渗透,机动练笔,做到“长短结合”、“大小互补”。“长线”应该是一种隐陛的言语积淀,有一个先吞噬后反刍——吸收、内化,再到倾吐的过程。而“短线”则是一种显性的,“趁热打铁”式的小练笔。例如,学了《雨点》,让学生仿照句式续写不同的句子:雨点落进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又如,学了《拉萨的天空》之后,就按照课文开头段总写的句式结构仿写:海口是___________。那里的天空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再如,学了《飞驰在高速公路上》,可以按课文段式层次,用上“这条河好宽哪!——这条河好长啊!——这条河好美啊!”开头学写三段话。还有,学了《小露珠》之后导学:假如你是一种小植物(或小动物),会对小露珠说什么呢?先互相说说,然后写下来。……这些因势利导式语言实践,既有句式历练,也有段式的尝试运用。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表达的理解,又为习作储备了怎样表达的语言材料。再加上教材中“语串”读读背背的积累和内化,已为儿童自主建构句段、重组相似模块、习作成篇打好了基础,做好了铺垫。
习作三教学反思 5
教学目标:
1、了解便条的主要用途。
2、在生活实践中运用便条,培养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写简单的便条,尽量做到正确、简练、通顺。并可以在生活实践中用便条,培养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
教学媒体:电脑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放假时你去哪玩了?
生1:我去北戴河了。(你看见大海了吧!喜欢吗?我也十分喜欢大海。)
生2:我去科技馆了。(在那里你一定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
师:同学们玩得都很高兴,可是有一位同学却很苦恼,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请看录像第一节:几个同学的谈话让A很不高兴,因为自己的爸爸不能的带自己到动物园玩。他们一起议论怎样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得出好结论: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环节意图:谈话方式引入,使学生既有一种亲切感,又在放松的状态下进入课堂教学,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引入新课,为后面的预写打下情感基础,让学生清楚写什么。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提高:发言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一定的锻炼,对不发言的学生也是一个认真倾听别人讲话,懂得讲话意思这个能力的培养。教师用这种方式真正走到学生之中,和他们谈天,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问题师:录像中的同学叫什么名字?
生:雪男(用不用说爸爸妈妈叫她小明。怕学生在下面环节看书时和书中的便条比较,产生疑问)
师:这位同学有什么苦恼的事?
生:她想去动物园可是和爸爸说了三次都没有去成,她不知怎么办?(你看得真认真)
师:同学们给她出了什么好注意呢?
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二、新授:
(一)预写:
师:给爸爸写些什么呢?我们现在就帮她试着写写吧!注意把你想说的话写清楚。
生:写条
环节意图:通过看录像,学生在情景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这时让他们试着先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写条的格式是否正确,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必要的基础。此外,这也是学生的自主尝试的过程,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比单纯的教师传授要好得多。学生尝试就是他们自己感悟的过程。
师:巡视。①格式有错误的学生的条
找到2个条
②格式和内容都比较好的学生的条
注:先找写得比较好的同学只是自己读读,格式有错误的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写的?
生(格式和内容都比较好的学生的条):……
(你把不好意思说的话写清楚了,不错;你是用商量的语气写的,真懂事;你很诚恳,我想爸爸看了这张条一定会带你去的)
环节意图: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尝试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写条的格式和大致内容。
(二)与留言条比较:
师:这位同学自己也写了一张条,你来读读,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和留言条一样
师:留言条是我们二年级学的知识你还记得,真好!
师:到底是不是留言条呢?这是我们二年级学过的留言条,对比着读读。
生1:格式一样。(是呀!这和留言条的格式一模一样,你读得真认真)
生2:留言条只是留言,就一句话;这张条写出了心里话。(你真会读书,一下就抓住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环节意图:留言条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便条的格式完全是留言条的迁移,一次格式(或是说他们间的相同点)就不是教学的重点了,而重点在揭示他们之间的不同点。出示留言条学生自读、自误,体会不同之处,教师给与适当的激励,这节课的地一个难点可以说就解决了。
(三)揭示“便条”:
师:这就是“便条”?(板书)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留言条就是便条的一种。
师:“便”是什么意思?
生:方便、简便、快捷。(对了)
师:“条”呢?
生:小纸条。
师:就是这一张小小的"纸条写的内容既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又要简练
环节意图:让学生清楚便条不是写信,只是生活中有需要时用的简单、明了的条子,所写内容要件练,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四)录像展示便条的作用:
师:爸爸看了同学便条真的带她到动物园去玩了——请看。
师:这张小小的便条就有这么大的作用呢!
环节意图:让学生看到便条在生活中的作用之大,也是对所写便条的一个回复。
(五)拓展学生思维:
师:这是写给爸爸的便条,还可以写给谁?
写些什么呢?快把书打开P13页读读第二张便条吧!
师: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1:便条也可以写给老师(不只写给爸爸,还可以写给老师,你读得真认真。是呀!便条写给谁都可以)
生2:要写清是谁写的,给谁写(真好,你说出了写便条的格式)
生3:还可以写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你真有想法)
生4:还可以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你读懂了写便条同学的心)
师:便条可以可写给爸爸,老师,还可以写给谁,写些什么呢?
生1:写给同学: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了(你是在和伙伴交流当面不好意思对他说的话,是在道歉)
师:板书:道歉
生2:写给妈妈:批评我是为我好,感谢妈妈(你真懂妈妈的心,妈妈知道一定很高兴,同时你也是在对妈妈表示感谢)
师:板书:感谢
生3:写给爸爸妈妈:他们经常打架(你是在劝告爸爸妈妈不要打架了,每天都快乐多好!)
师:板书:劝告
……
……
师:看来便条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很多方面可以用便条的形式来表达。
师:现在你就试着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吧!
生:写便条。
师: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便条准备展示。
师:写好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小组交流。
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一会展示的便条。
生:展示。
环节意图: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灵魂所在,主要是想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清楚:只要自己需要便条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使用。在课堂上完成一张完整的便条,每位学生的思路应该是不一样的,学生的便条应该是百花齐放的。
三、发散、总结:
师:同学们的便条写好了,你打算怎样交给对方呢?
生1:放在手中就跑(你是直接交给对方的。为什么马上跑?有些不好意思)
生2:放在……底下、铅笔盒里(这个方法也挺巧妙,不好意思直接给可以放在别人注意的地方)
生3:转交(这个方法也可以)
师:你写的条的对象在现场吗?在的你就想办法交给他(她)吧!
师:我收到了一张便条。读给大家听听。(回复)
师:谁还收到便条了,给大家读读行吗?
师:有的同学为什么没动呢?
生:我写条的对象不在现场
师:你一定想好怎样给对方了,回家把你写的便条交到他们手中吧!
环节意图:在学生感知——尝试——运用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思路,由根据情节书写的便条过度到每一位学生的亲身经历,现实生活中的切实要求。这就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最好体现。学生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也锻炼了她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把便条交给对方是一个现实问题,在课堂上安排这一个环节也是开拓学生思路的一个环节,学生应该是很有兴趣的。
板书设计:
便条
感谢道歉劝告帮助
祝福惊喜商量认错
教学反思: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事情写出自己的心声,同时由于留言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在写便条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困难,学生的写的比较好,效果不错。
习作三教学反思 6
本次“习作”教学,是围绕秋天的一幅图画进行描绘,写出秋天景物的特点。这篇写景作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对于很少到野外去的城里孩子来说,困难可想而知。如何训练学生按总分的顺序写一段完整的话,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具体、形象就成为本次习作的难点。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感受秋天
由于学生对秋天的景物了解很少,本节课,我运用大量的多媒体动画、图片,展示乡村的田野、果园、森林,丰富学生的认知,弥补了地域方面的缺陷。看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学生惊叹、赞赏着、陶醉其中。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用一个最贴切的词说说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学生众说纷纭,各有千秋,让人可喜。我乘胜追击,让学生用一句话写出自己对画面的感受,为写好中心句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有序观察,丰富想象,把景物说活。
由于小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完善,“作前”指导要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能有方向、有线索地抓住重点、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思考,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犹为重要。我重点引导学生对果园的观察,在学生对果园有个整体印象之后,展示葡萄园,引导学生从葡萄园进行观察葡萄的色、形、数量、味道入情入境地去体验,一句一句地练习把看到的、感受到的,把自己要描述的景物练习说完整、生动。景色描写要有选择,抓住最突出而又独特的现象,写出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运动和变化。若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就可以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通过想象表现出来,还要运用恰当的打比方和拟人方法,才能把景物写得生动具体,有真实感。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抓住学生说话中比喻句和拟人句,加以鼓励赞扬:“瞧,他多会想象,竟然把晶莹剔透的绿葡萄比作美丽的珍珠。丰富的想象,精彩的比喻,把葡萄的样子写活了。”这鼓励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兴趣,教会了学生联想,让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
习作三教学反思 7
上周我们的教研课是闫**老师讲的第二单元习作课,有关于环境保护的习作课。教研课采用一课两上的模式,第一次授课在三.(4)班,第二次在我们班。通过两次对比听课,我发现了很多课堂中的亮点和自己班级的问题,记录在本篇反思中,如下:
闫**老师课堂的亮点,一、巧妙地将口语交际和习作结合起来,先说后写,让习作成为学生记录自己所听、所感的方式,从而破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二、将优秀习作巧妙地转换成了老师的亲身经历,把习作的作者说成是身边的好朋友,一下子拉近了文字与学生的距离,让孩子们觉得这些事情就发生在身边,故事里的人就是自己。从开篇的《家乡的小河》到《保护环境倡议书》,再到最后的《未来家乡》,每一篇都变得那么真实,那么亲切,孩子们的思路一步步紧跟着闫老师的教学设计走,自然流畅。三、在想象未来家乡变化时,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效果非常好。既形象地描绘出了未来家乡的美丽环境,又让孩子们加深了对已学词语的印象,“郁郁葱葱”、“湛蓝深远”、“清新甜润”、“姹紫嫣红”这些课文中积累的词语一下子从孩子们口中蹦了出来,学会运用才是真正地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要给孩子们创造更多这样的机会,让学到的知识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在表达出来。四、课堂的一开始也是亮点之一,闫老师安排了学生的"自我展示时间,这也是我这学期想在班级课堂中加入的一个环节,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通过这样的展示更好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每天的倾听和观察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马上我们班的“阳光故事会”也要开始了,期待着孩子们的优异表现。
接下来说说通过听课发现的我们班学生的不足。通过两次对比上课,我发现班里学生有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普遍倾听习惯不好。当有同学发言时,下面总会有学生自己小声跟着说,这种现象在平时上课也存在,究其原因不是一方面造成的,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要重点解决。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一是营造良好的倾听环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倾听,表扬认真倾听的学生。二是加快点名回答问题的节奏,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机会。三是改变回答问题的方式,逐渐让学生养成自己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习惯,这样思维快的同学可以马上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不至于苦苦等着老师点名,而对于思维较慢的学生,也能在听到其他同学发言后受到启发,想好后站起表达自己的想法。四是一定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课堂上有时已经在讨论下一个问题了,可还有学生停留在之前问题的争论中,不能很好地跟着课堂节奏走,如果他们提前预习了课文,在讨论时就会更有针对性,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所以提前预习是非常关键的。其实观察发言踊跃的学生,不难发现他们的书上总会有自己提前勾画的痕迹,还没上课他们就把老师问什么问题想好了,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动作迅速、思维敏捷。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而课下时间是学生自己说了算的,从现在起必须强化学生的预习和自学习惯的培养,更好地用课堂外的时间来提高课堂效率,让良好的习惯早养成,让学生早受益。
通过这次听课对教学、对学生管理都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我相信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改变才会有所进步,要及时把听到的收获转化成自己的教学,把反思付诸于行动,期待着自己的进步,加油!
习作三教学反思 8
口语交际·习作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理想”,旨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建议:
1.创设自然、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例如,将教室里的桌子围成大圆圈,教师带头讲自己的理想。
2.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理想”。过程如下:
(1)回忆本组教材中人物的理想。
(2)交流自己知道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名人”小时候的理想,并简单说说自己的感想。
(3)结合具体例子明确什么是“理想”: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对别人有益的。
3.不要将此次口语交际定位于考验学生的即兴演讲能力。讲之前,要让学生有所准备,并且要帮助学生明确准备的方向,保证准备的时间。
4.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交际中,集体交流之前,可以先在小组里讲,讲得好的再到班上讲(被推荐的同学也可以适当介绍自己小组的同学各自的理想)。
5.交际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并鼓励他们相互进行评价。老师不要过多地从讲的技巧方面去评价,要从内容方面多与学生作沟通与交流。同时要多肯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调动他们交流的积极性。
6.集体交流自己的理想之后,可以提示学生找到与自己理想相同的同学,继续讨论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最后,小组再选派代表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本次习作是口语交际的自然延伸,题目就是《我的理想》。本次习作,不仅要突出习作主题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建议
1.习作前,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到课堂上交流。
2.由于本次习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不必重新创设情境,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列习作提纲以及习作后的讲评上。
3.习作前,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学生的理想,如,“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优秀的厨师”“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等,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树立这个理想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很有意义。
4.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写清楚三方面内容:(1)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2)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3)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可以要求学生列出简单的提纲:5.列出习作提纲后的主要教学过程建议如下:
(1)交流提纲,重点听“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和“我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理想”。
(2)起草。学生按自己的提纲进行习作。
(3)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交流、评议。指出有共性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修改。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5)誊清。
【教学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 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习作三教学反思 9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作文课,内容不是书中园地的习作题目,通过设计一个情境,获得一次体验,完成一次写话练习。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大环节:
一游戏亲自实践
二动笔写写体验
三作品简单展现
设计理念: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写作可能还是个难题,缺乏的不是写作的热情,而是不知该怎么写,写什么。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活动式导入,选择了一个小游戏,想通过游戏,提供一个写作素材,激发孩子的写作灵感,学生不会感到厌烦,不会把写作当做成一种机械,枯燥乏味的任务去完成,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不害怕上作文课,期待下一次的作文课。
这节课没有提出太多的`写作要求,孩子不会望而生畏,只要能用通顺流利的话来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感就值得赞扬和肯定。
课后名师点评:
1在说一说游戏过程时,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说。
2作品展现的同时要加入现场的点评。
课后自我反思:
学生有真实的感受,作品在上完课后检查,基本都很充实完整,经过评改,已经抄写在大作文本上。
习作三教学反思 10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练习写作的起步阶段——虽然在学生读低年级时我们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写句子等一些准备训练,平常也要求学生写一写小作文,从三年级的语文教材开始。经常听到好多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抱怨习作教学难,学生写作能力差——的确,万事开头难,写作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而老师如何指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针对我上一节课出现的问题,我作了课堂设计的修改,希望既能提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使课堂有实效。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挑动学生心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接受知识。在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有这么一条:“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在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是重要目标之一。这一次,我大大的利用起口语交际课中学生的说话内容,让他们回忆课上所说的。然后,引导学生按一定的写所顺序,把文章的.内容一一表达出来。我感觉效果比上一节课好多了,学生的思维很踊跃,进而也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使我很好地完成了课堂任务。
本次习作指导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抓特点,写个性,真实地介绍自己。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和重点,我通过课件出示了一篇习作范文,让孩子们看看别人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样指导,大部分的学生作文兴趣高,基本上把自己的相貌介绍给别人,还写得很形象,自己的特点方面写得更好。尤其是有一部分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有趣的、难忘的、与众不同的事情,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写,更是生动有趣、别具一格!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看,孩子们对于自己的性格、优缺点以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趣的、难忘的事还是讲得相当有条理的,这说明他们确实很了解自己。虽然有时候表达的语句不是很清晰,但意思很明确,课堂上班的孩子给了我很多的收获!
习作三教学反思 11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并把字写端正、匀称、正确。
2.巩固已经学会的字。
3.扩大古诗积累,积累格言、成语。
4.口语交际练习,鼓励乐于说、敢于说的习惯。
5.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地拼读音节,把字写匀称、正确。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难点: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1、2、4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一)自己独立完成。
(二).同桌互查,看字是否正确,比一比谁写得最漂亮。
3.讲一讲三个成语的意思。
4.再找几个你会的写下来。
二、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请你认真想一想,看看能够写出几个来。
(一).读题,看有几点要求?
(二).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三).交流:
此:(柴)(些)(紫)
兑:(锐)(说)(悦)(脱)
台:(苔)(抬)(殆)(始)(治)
三、口语交际
(一).自读材料要求,看从中了解了什么?
(二).引导准备:争论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
怎样达成协议?达成怎样的.协议?
(三).自愿挑选一角色准备。
(四).自选伙伴,三人一组,表演争论的情景及达成的协议。
(五).全班表演,评价。
教学反思: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时:
完成目标3
一、读读背背下面的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然后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一).查字典自学完成:会正确读出古诗,了解古诗意思。
(二).检查自学效果:
①读音:悯绅粟闲犹
②字义:悯粟闲犹(查字典理解)
(三).指导朗读背诵
(四).质疑:农民获得了丰收,为什么还会饿死?
二、读读下面的格言,愿意背的可以背下来。
(一).自学: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查字典或请教同桌。
(二).交流:这些格言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三).读一读,背一背。
三、回忆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
(一).提前准备一个寓言故事讲。
(二).交流:讲寓言故事,说一说从中你懂得了什么?
教学反思:教学中充分估计学生的情况,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使学生的生成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第三、四课时
完成目标5
一、回忆《自相矛盾》
(一).朗读课文。
(二).自己讲一讲,说一说。
二、指导习作:
(一).引导思考: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什么也没有卖出去,回到家后会对家里人说什么呢?它的家里人会说什么呢?
(二).大家交流,评价,补充。
(三).指导开头:
回到家里,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对……说:“……”……
(四).独立完成。
三、讲评:
(一).二人一组互读习作,二人互评。
(二).请2——4组同学做示范,把握语言,通顺,想象合理,思维灵活,重点指导语言生动。
(三).自己修改作文。
(四).再次交流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并把字写端正、匀称、正确。
2.巩固已经学会的字。
3.扩大古诗积累,积累格言、成语。
4.口语交际练习,鼓励乐于说、敢于说的习惯。
5.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地拼读音节,把字写匀称、正确。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难点: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1、2、4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一)自己独立完成。
(二).同桌互查,看字是否正确,比一比谁写得最漂亮。
3.讲一讲三个成语的意思。
4.再找几个你会的写下来。
二、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请你认真想一想,看看能够写出几个来。
(一).读题,看有几点要求?
(二).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三).交流:
此:(柴)(些)(紫)
兑:(锐)(说)(悦)(脱)
台:(苔)(抬)(殆)(始)(治)
三、口语交际
(一).自读材料要求,看从中了解了什么?
(二).引导准备:争论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
怎样达成协议?达成怎样的协议?
(三).自愿挑选一角色准备。
(四).自选伙伴,三人一组,表演争论的情景及达成的协议。
(五).全班表演,评价。
教学反思: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时:
完成目标3
一、读读背背下面的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然后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一).查字典自学完成:会正确读出古诗,了解古诗意思。
(二).检查自学效果:
①读音:悯绅粟闲犹
②字义:悯粟闲犹(查字典理解)
(三).指导朗读背诵
(四).质疑:农民获得了丰收,为什么还会饿死?
二、读读下面的格言,愿意背的可以背下来。
(一).自学: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查字典或请教同桌。
(二).交流:这些格言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三).读一读,背一背。
三、回忆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
(一).提前准备一个寓言故事讲。
(二).交流:讲寓言故事,说一说从中你懂得了什么?
教学反思:教学中充分估计学生的情况,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使学生的生成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第三、四课时
完成目标5
一、回忆《自相矛盾》
(一).朗读课文。
(二).自己讲一讲,说一说。
二、指导习作:
(一).引导思考: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什么也没有卖出去,回到家后会对家里人说什么呢?它的家里人会说什么呢?
(二).大家交流,评价,补充。
(三).指导开头:
回到家里,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对……说:“……”……
(四).独立完成。
三、讲评:
(一).二人一组互读习作,二人互评。
(二).请2——4组同学做示范,把握语言,通顺,想象合理,思维灵活,重点指导语言生动。
(三).自己修改作文。
(四).再次交流
板书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7
此:()()()()()
兑:()()()()()
台:()()()()()
教学反思:习作要为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说出想说而又不能说出的话,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7
此:()()()()()
兑:()()()()()
台:()()()()()
教学反思:习作要为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说出想说而又不能说出的话,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三教学反思 12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作文课,内容不是书中园地的习作题目,通过设计一个情境,获得一次体验,完成一次写话练习。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大环节:一游戏亲自实践
二动笔写写体验
三作品简单展现
设计理念:三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写作可能还是个难题,缺乏的不是写作的热情,而是不知该怎么写,写什么。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活动式导入,选择了一个小游戏,想通过游戏,提供一个写作素材,激发孩子的.写作灵感,学生不会感到厌烦,不会把写作当做成一种机械,枯燥乏味的任务去完成,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不害怕上作文课,期待下一次的作文课。
这节课没有提出太多的写作要求,孩子不会望而生畏,只要能用通顺流利的话来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感就值得赞扬和肯定。
课后名师点评:
1在说一说游戏过程时,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说。
2作品展现的同时要加入现场的点评。
课后自我反思:学生有真实的感受,作品在上完课后检查,基本都很充实完整,经过评改,已经抄写在大作文本上。
习作三教学反思 13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让学生尝试做“小小推销员”,向别人介绍一种商品。设计这样一次尝试性推销商品的活动,旨在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推销的方法,在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给学生以商品推销的初步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时,要尽量创设商品推销的情境,激发学生推销商品的积极性,指导推销的方法,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和表现推销角色。以下教学思路供参考。
1.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还要选择一样自己准备推销的商品,详细阅读商品说明书。
2.上课伊始,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等,谈一谈知道的推销知识、方法或从某些推销故事中受到的启示。然后播放一段推销商品的录像片,边看边想:推销商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推销商品时要详细介绍商品的特点、性能,应根据需要进行演示、品尝或试用,表述要清楚流畅、形象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热情有礼貌。
3.让学生自由组成商品交易小组,把自己准备的商品向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推销。一个同学介绍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对“顾客”提出的问题,“推销员”要耐心解答。最后评一评谁介绍得好,比一比谁的成功率高。教师深入到一些小组当中,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不同商品的性能、特点进行展示介绍。
4.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商品,合作进行推销。要求给商品设计精彩的广告语,制作广告牌,设计推销方式,进行推销演示。然后小组间展开比赛,每一小组轮流上台进行推销表演,对顾客进行讲解、演示、宣传、答疑。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指出每一小组的优点及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最后评选出最佳推销小组、最佳广告语、最佳广告牌、荣誉顾客等,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习作
这次习作是围绕本组专题设计的,在阅读了4篇说明文之后,让学生也来练习写一写说明文,旨在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本次习作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这是五年级学生第一次练习写说明文,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树立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作文。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一种物品,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玩具、文具或电器。教师应提前布置学生选择好物品,并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掌握这种物品的有关资料。如果方便的话,可以请学生把介绍的物品带到课堂上来。
2.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所选物品的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如,介绍蔬菜的为一组,介绍水果的为一组,介绍玩具的为一组,介绍文具的为一组,介绍电器的为一组……教师最好能为每个小组提供一篇相关的例文,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明确应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如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还可以介绍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等方面的情况;介绍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
3.在学生确定作文的内容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注意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组内的同学再交流交流,听听别人的意见。
4.要把习作评价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反复修改习作,并积极与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5.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进行鼓励,并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指导,指导的重点一是按一定顺序鞋,二是恰当运用说明的方法。
6.讲评习作时,可选一篇较为典型的学生习作,请全班学生共同评议,肯定优点,指出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评。最后,还要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再次修改。
习作三教学反思 14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秋天是一个感恩的季节,
秋天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
秋——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题记
“作文”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孩子们三年级刚刚开始接触作文,所以他们对作文的印象都是模糊、懵懂的。经过前两次习作的学习,这些“勤劳的小蜜蜂”在写作上有了较大的进步,让我有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
本次习作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作文的形式是看图写一幅秋天的图画。这幅画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自己画的图画。但选画一定要和秋天有关,可以是秋天的景物,也可以是人们在秋季里活动的场面。同学们根据我的要求,先准备了一幅画。然后利用将近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所准备的画,并要求同学们在介绍自己的画时,能够尽量把平时课文中学过的好词佳句用在自己的习作中。由于本次习作的直观性很强,加之学生们通过对这组课文的学习,了解了许多关于秋的知识。自然在交流时如鱼得水了。
看完学生们的作文后,我倍感欣慰!大部分孩子们的文章格式正确,标点使用恰当,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对秋天的那种热爱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描述了一幅幅风景迷人的画面。读了他们的作文仿佛自己都融入其中,陶醉在那美景里,真是一种享受!这些“小精灵”们转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真不错,把从课文中积累的好词佳句,经过巧妙的构思运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美中不足就是个别同学错别字较多,标点的正确使用及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作文结构过于冗杂,恰当的分段还应多注意。
结合这些优缺点,我对本次作文进行了有侧重的点评,并让作文写得出色的同学把他写的作文分享给大家。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查缺补漏,呵呵……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啊!大家点评的是不亦乐乎!相信大家在这丰收的季节里,个个都是满载而归。
习作三教学反思 15
成功之处:
习作指导课到底应该怎样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老师们都在探索,我也一直在尝试。本节课,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从观察、描写、布局谋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学生们学到了一些写作知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学写作教学往往会从简单的记叙文开始,生活中每天都发生很多故事,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发现。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用丰富的表情、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将学生们引领到我们所创设的故事情境当中去,再让学生们去回想并感受他们新的发现,继而把它写出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以说美是无处不在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拥有一双慧眼,发现美,传递美,做学生们的榜样。缺少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很难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缺少对生活的爱和热情也难以对写作产生多大的兴趣和热情,所以,用心去感染我们的学生们吧,这是一条捷径。
不足之处:
内容的讲解过于繁多,对于三年级上册的学生来说,过于繁杂。最好选择其中的一类(如描写事物)来学习、分析、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