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度: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意识,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3.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意识,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2.学会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生活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它的有趣。下面这些场景或细节,你是否注意过呢?
课件出示:
1.妈妈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的?
2.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
3.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
4.你哪个朋友的名字比较有特点?
5.你的同学进教室时,开门、关门的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6.你的语文老师最喜欢穿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
(师指名作答,并对学生的回答简要点评)
师:由此看来,有不少同学对生活观察得还不够细致。进入中学阶段,老师希望大家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
刚才给大家的几个小测试来自教材P17的知识短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大家可以打开教材阅读这页的知识短文,总结这个知识短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预设
(1)写作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
(2)写作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话说好了,写作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3)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学会观察、积累,勤于思考。
(4)应该写有趣的、有意义的或印象深刻的事情、人、物。
(5)写作还能训练人的思维。
师小结:这也就是说,我们要热爱生活,因为写作的源泉就是生活;我们还要热爱写作,因为写作是很重要的语文素养。
【设计意图】用几个小问题测试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是为了警示学生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短文,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并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二、热爱生活,积累素材
师:有的同学,提到作文就头痛,望着题目就发蒙,主要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有的同学,总有写不完的新鲜事,生动有趣的文章还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我想,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有一双慧眼,是否有一颗敏感的心,是否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并从中选择贴切的素材,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的作文素材是通过什么方式积累来的?
(生发言后,师归纳)
预设
留心观察生活,多读多记,摘抄,有灵感时随身记……
课件出示:
(1)留心细心,观察生活。
(2)用心思考,感悟生活。
(3)广泛阅读,丰富生活。
(4)多记多写,美化生活。
……
师:大家的发言,让老师想起了李贺“锦囊”的故事、梅尧臣“诗袋”的故事及陶宗仪“瓦罐”的故事,让我们看看这些名人大家是怎样积累素材的呢?
课件出示:
锦
囊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带上仆人、锦囊,骑上一匹瘦马,到处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诵。
诗
袋
宋代著名的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时成句,有时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瓦
罐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他积累资料的办法既不是“锦囊”和“诗袋”,也不是现代的“卡片箱”,而是一只奇妙的“瓦罐”。
他曾在松江隐居过,那时,他一边参加农业劳动,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在树荫下捋摘树叶,记录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后将这些树叶放入家中的瓦罐里。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十年竟积累下十几大罐。后来,他就用这些积累的资料写成了一部共有三十卷的巨著《南村辍耕录》。
师小结:同学们,中学时代是人生路途中一个新的时期,我们的情感在丰富,心智在成熟,认知能力在提高,我们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丰富多彩的生活,既简单又复杂,既平凡又伟大!家庭让我们感受亲情的温馨与美好,校园让我们体验成长的快乐与烦恼,而社会生活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磨砺自己的舞台。让我们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人情之美;让我们热爱写作,在写作中提升能力,进一步完善自我吧。
【设计意图】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涓涓不息。此环节的交流与讨论,旨在帮助学生打通生活与作文素材的通道,认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三、写作指导
1.技巧归纳
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最近,你留心观察生活了吗?你发现你周围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了吗?
(生讨论后回答)
预设
(1)植物大多都出现了落叶现象,一些植物的叶子由绿色变成了黄色;
(2)桂花飘香,菊花争艳,一串红、鸡冠花等花儿也开放了;
(3)果园和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
(4)天气转凉,空气变干燥,气温冷热交替频繁;
(5)白天逐渐变短;
……
师:现在已经步入秋天了,这是一个多彩的季节,秋高气爽,黄叶翻飞,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番多彩的景致。你能把这些变化写下来吗?写作之前,我们先回顾本单元课文里的"写景精彩片段,总结概括写景的技巧。
课件出示:
写景的技巧
1.抓住景物特点。如《济南的冬天》就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来写。观察家乡九月份的气候和景物特点,可以从景物本身的色、状、形、味等方面来描写,也可以从自己的感受(如穿戴)等方面来描写。
2.合理选择写作手法。在具体描写中,还应根据事物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并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运用词语,贴切地采用修辞手法及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具体描绘出事物的特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合理安排写作顺序。按一定次序写景状物,可以让文章更有条理。如《春》中“春花图”按照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写花,《济南的冬天》中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时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写山,《雨的四季》按照四季变化的时间顺序写不同季节雨的不同特点。
1.范文展示
课件出示:
秋天的花
秋天是花的季节。你瞧,尽管许多花都凋谢了,但月季花仍然在露出笑脸,耐寒傲霜的菊花才刚刚开放。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那么富贵高雅,也没有玫瑰那么芬芳,但是它是秋天的象征。瞧,那黄的赛金、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的菊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开着,有的像扁盘,有的像无数条龙在空中飞舞,还有的一下子开放出千千万万朵小菊花,好似满天的星星降落于地面。它总是以自己纯洁、朴实的高尚品质装点着秋天这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来了
秋天来啦,枫树戴上红色的手套,菊花姑娘穿上五彩的裙子,银杏扇着风,正等着迎接丰收的到来。秋天来啦,大雁排成“人”字往南飞,它扇动翅膀,好像在和大家告别。秋天来啦,大树写了秋天的信找秋风姐姐帮忙寄信,寄给松鼠,松鼠看了,赶快准备好松果过冬;寄给小燕子,燕子看了,赶快把窝用草盖得严严实实的,准备过冬;寄给小蛇,小蛇看了,赶快回洞冬眠;寄给小鱼,小鱼看了,马上游向热带取暖;寄给小朋友,小朋友看了,马上跑回家,穿上毛衣,跑到花园里面玩耍。秋天来啦,葡萄挂满了枝藤,红的、紫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苹果一个个咧开嘴笑,正等着让人去采摘呢;玉米戴上金灿灿的帽子,告诉大家收获的季节到了。
初
秋
俗话说:一叶知秋。
早晨,门前的老槐树上,几片枯黄的树叶被风吹落,在空中旋转飘舞,打了几个滚儿,缓缓落地。
奶奶说:“天气转凉,快立秋了吧!”我翻开了日历,发现今天正是立秋。望着蔚蓝色的天空,是那么的干净,我想这就是秋天的样子吧。
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凉爽的风,还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原野上的小草,不再像春天那样娇嫩,夏天那么翠绿,草尖上泛起了一片片淡黄;牧童悠闲地赶着牛群在放牧。田野里秋实累累,生机盎然:沉甸甸的棉桃压弯了枝头,好像一个个铜铃铛;火红的高粱低下了头,好像在向我敬礼;成熟了的水稻也怀揣着丰收的喜悦;就连田埂上的狗尾巴草也着实垂下了脑袋;芝麻却追着花儿直往上蹿。我不禁感叹,秋天真美!
3.写作实践
4.教师点评
师检查并点评学生的习作。
点评标准:(1)特征突出;(2)层次清晰;(3)描写细致;(4)语言优美。
师小结:生活就像五彩的万花筒,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正如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技巧把生活中自己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记载下来,有了“源头活水”,我们的写作必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享受。
【设计意图】在谈话交流中搜集整理素材,从课文、范文中学习写作技巧,在具体点评要求里明确写作方向,只为一层层搭设台阶,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观察生活,热爱写作。
四、学以致用
师:这个秋天对大家来说是新鲜的,认识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融入了新的集体。此时此刻,一定有许多见闻、感受、想法令你印象深刻,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生自由交流)同学们的见闻、感受和想法的确很丰富,老师建议大家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点来说。例如,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话题:
课件出示:
参考话题
1.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2.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
3.我的新同桌真幽默
4.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生选择一个话题互相讨论并讲述,教师点评)
提示:可从人、事、景、情、理五个方面简要评议。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那么,让我们根据刚才在写作实践一中学到的方法、经验,课下完成写作实践二,把你的所见所想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这是教材中三道写作实践里最容易写的一道题,因为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所以安排为课后写作训练。为预防选择素材的面撒得太广,造成重点不突出,此环节设计了必要的限定与帮助,用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积极参与作文实践。
五、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教材P18写作实践二。
要求:(1)明确写作中心;(2)写出真情实感。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析读例文,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2.学习写记人叙事的文章,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过程】
一、展示交流
师:上节课课后,我让大家写写进入初中后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这节课,我们首先一起来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诊断,方法如下:
课件出示:
诊断方法
1.是否有错别字、语病或标点符号误用?
2.作文是否扣住了“新”字?中心是否明确?
3.材料是否典型,是否有真情实感?
4.条理是否清晰?
5.语言是否流畅?表述是否精确?
1.师指名学生谈谈自己的诊断结果和写作体会。
2.小组推荐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由同学互评或教师点评。
二、例文析读
1.回顾经历,积累素材
师:从第一个写作实践中,我们明白,仔细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第二个写作实践中,我们明白,深情凝望生活,用心感悟生活,敏锐地捕捉生活中动情的瞬间也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身上还自带着一个个素材大宝库,你们发现了吗?(明确:我们丰富多彩的记忆)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一书的“小引”中说:“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鲁迅先生从自己记忆的宝库中撷取了十个篇章联珠缀玉,写成了著名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请大家也从自己记忆的宝库里寻找一件让你最难忘的事,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生自由发言,师点评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到自身,回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悟被自己忽视的真情,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赏析例文
师: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有位小作者以“手”为线索,为我们串起了两代人的幸福回忆。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作文《奶奶的手》。
课件出示:
奶奶的手
记得小时候,曾经偎在奶奶的怀里,听她讲故事。忽然,我发现,自己的手是又红又圆,奶奶的手却是又瘦又皱。天真的我,禁不住问出声来。
奶奶笑了,没有回答。晚上,爸爸对我说——
以前家里很穷,一大家子的生活只靠奶奶一个人打理,但奶奶凭着那双热爱劳动的手,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奶奶在园子里种了许多的菜。松土、施肥、浇水都要奶奶一人操办。肥料需要到几里外的县城去买,水也要到村外的河里去打,但奶奶从没有一句怨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回来,那双手都沾着厚厚一层泥。
每逢秋天,园子里的果实都成熟了,这也是爸爸和叔叔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吃上一顿好的饭菜了。放学归来的他们,还没到家,就闻到一阵饭菜的香味。奶奶做的饭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吃,她那双勤劳的手总能把普通的饭菜做出不一样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日月如梭,在那个贫穷却又最真最切的年代,在奶奶的劳作中,爸爸和弟兄们度过了一个美好而又快乐的童年,他们长大了,一个个相继离开了家。
离家的时候,奶奶每次都会用那双已不再细腻的手,连夜缝制一床又松软又舒适的棉被。可以想象,那床一针一线,用一个母亲的爱缝制出的棉被,一定很舒适,一定有种“家”的味道。那时,也许奶奶在抱着棉被泣不成声,也许奶奶会笑着抚摩棉被,但她一定是幸福的。
奶奶老了,本该尽享天伦之乐,可一个个孙子孙女的出生,使她再一次忙碌起来。我是奶奶看大的,我的童年是快乐的,身上穿的是奶奶为我缝制的小花袄,脚上穿的是奶奶缝的老虎鞋,顶着奶奶扎的羊角辫,快活地奔跑在奶奶的园子里。
奶奶就是用那双劳动的手,托起她的子女,把他们托出这穷乡僻壤,托向美好的未来。
那晚之后,直到今天,我一直相信奶奶的手是神奇的,就是那双劳动的手,带给我们刻骨铭心的爱,无法割舍的情。每当回想起奶奶那双劳动了一生的手,我就感到,这一双手一直在身后托着我,很轻很柔……
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习作撷取的是谁的回忆?
预设爸爸和“我”,两代人的回忆。
(2)本文有哪些优秀之处可供借鉴?
预设
①小作者用含情的目光凝视奶奶的“手”,并以此为线索,串起两代人的幸福回忆,让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②小作者选材视野开阔,既有爸爸的回忆,又有自己的感受,文章内容丰富。③文章素材丰富,如奶奶做让人回味无穷的饭菜,奶奶连夜缝制松软舒适的棉被,奶奶用双手为孙辈创造幸福童年。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
文章通过两代人的回忆,写出了小作者珍贵的人生感悟,表达出了一种时代变迁、亲情不变的厚重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一来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进一步明确写作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二来用例文引路,唤醒学生潜意识里的写作欲望和灵感。
三、实战演练
1.明确题干要求
师:阅读教材P18的写作实践三,读读题干和“提示”,然后集中讨论一下,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写作实践暗含的要求的。
预设
(1)这个题目可以简单概括为成长中的事件,范围比较宽广,类似于经常碰到的《难忘的一件事》一类的作文题。
(2)一定要注意“成长”这个关键词,在描述这个事件时,一定要写出自己人生体悟的变化。
(3)要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使“我”成长的事来写,在文末还应升华主题,写出自己在经历这件事后得到的人生启示。
2.补充写作提示
师:为了帮助大家完成好这次习作,老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还另外补充了三条“提示”。
课件出示:
提示:
1.选材要小。选取生活中的一两个片段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从小事入手,于细微处见精神,以小见大,突出“难忘”“印象深刻”。
2.叙事要详略得当。叙事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把最能体现事件意义、最能展示人物形象的言行、心理描写得真实而详细。同时,要讲究剪裁,选取典型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的、有说服力的材料表达中心思想,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3.写好感人的细节。选择展示的细节必须真实,要有生活实感,这就要靠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3.课后完成写作实践三
结束语:宋朝大诗人陆游说,写诗“工夫在诗外”,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积累生活素材,不仅要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同学们,希望你们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拿起手中的笔,搜寻过往的时光,记录令人感动的瞬间,写下喜怒哀乐,道出所思所想,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写下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看似容易,实则有难度的习作训练。在上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在此要让学生搜寻一些特殊的记忆印象。设计里的分析题目暗含的要求及补充的写作提示,可以带领学生有效地突破写作障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此次的写作实践是初中语文学习的第一次写作课,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留心身边发生的事,勤于思考,并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信心。
为了帮助学生在初中写作之旅的初始阶段克服写作的“畏难”心理,本设计基于教材上的三道写作实践题目,从观察感受自然、摄取生活瞬间和选取提炼素材三个角度设计写作训练。第一次片段训练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习得方法,热爱写作;第二次自由训练旨在引导学生凝视生活瞬间,思考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第三次全文写作旨在帮助学生提升理解、筛选和提炼有意义、有启发性的生活素材的能力,抒写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三次训练,循序渐进。由于设置了一系列学生活动,课堂整体推进较为轻松;在一个个写作训练环节中,采用不同形式,为学生搭建了能力攀升的台阶,指导性强。
【范文赏析】
妈妈,您听我说
亲爱的妈妈:
住校的我和在家的您又一周没见了。您说过,要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不要念家。可每天晚上,寝室一熄灯,我就会想起您,眼泪便悄然无声地淌下……
您每天晚上都会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抱着我和我说笑;我一困,您就让我躺进香香的被窝,哄着让我快快睡觉,那时的我是多么幸福呀!……不过您放心吧,我不会影响学习,相反,每次想您,只会让我的学习更有劲头。真的。
妈妈,我很爱您。您说我就是您在黑暗中时突闪出的明星,闪动了您的动力和能量,让您更有力量生活。这样说的话,您就像那春天中细密的春雨,滋养了我的心灵,润湿了我的眼睛,使我用更明亮的眼睛去注意生活中的细节,用更美好的心灵去感受自然世界。您是我学习和向上的动力,是我奋发前进的源泉啊!
都是您的精心呵护和培养,才使得我成为一个富有情趣、敏锐开朗的孩子。清楚地记得我小时候您在月下给我讲故事的情景。您坐在阳台上,我侧躺在您的怀中。星空下,我吮着拇指,静静地听您讲故事。月亮,弯弯的,夜,那么的恬静。您讲的故事总是那么的精彩有趣,我听得如痴如醉:荷花精灵牵着我的手和我跳舞,萤火虫串成的项链戴在我的胸前,闪着蓝莹莹的光;滚着南瓜的小兔子正唱着歌;小猪看见狼,仓皇地躲到砖垒的房屋里;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狐狸在狮子面前假威风……
如今,您的手上裂口横纵,皱纹错杂在您的头鬓两端。您的头发因为爸爸的几次生病而迅速花白,白丝中镶了多少您所付出的心血。您苦涩的酸痛,也同样深刻在我的心中,无法磨灭。时间悠悠而过,它洗刷不走您对我的恩、我的情。您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多少,操劳了多少呀!您平时的待人接物,也教会了我多少做人的道理啊!
秋尽冬来,天转凉了。您要记得添衣服,注意保暖啊!您的贴心小棉袄不在您身边提醒您,您也要注意休息啊!
千丝万缕表不完我心中的爱——我的母亲!
【赏析】这篇文章写得自然、大方。小作者十分注意观察生活,带着真实的情感回忆与妈妈朝夕相处的欢乐时光,进而用抒情的语调、优美的语句抒写对妈妈的想念和感激之情,处处彰显一个小姑娘的细腻和动情。平淡的语句直接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真诚地热爱生活、细细地品味生活、深入地思考生活,在纷繁的生活找到新颖的角度和视点,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教学,使学生真诚地热爱生活、细细地品味生活、深入地思考生活,在纷繁的生活找到新颖的角度和视点,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中学时代是人生旅途中一个新的时期。你可曾想过,你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情感的丰富,心智的成熟,认知能力的提高,都会给你的生活增添光彩和活力。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可见,要写好文章,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二、写法指导:
1、仔细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大自然的春花秋月、校园的一草一木、家庭的平凡琐事、社会的点滴见闻等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如《春》一文,作者描写的就是春天的花草风雨。
2、积累生活素材,不仅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宋朝大诗人陆游说,写诗“功在诗外”,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积累生活素材,不仅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多角度感受生活,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将观察对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体验。如看到燃烧的蜡烛,就想起自己默默奉献的老师,产生赞美老师的冲动。
3、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有真体验、真感受。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环境进行描写,才能写得见人见物见精神,才能绘声绘色,描述生动。
三、实战说练:
从学生随笔中选取以下几方面的.优秀随笔或片段,示范给学生,并进行交流研讨。
1、9月份,季节更替,渐入秋天,气候不同了,自然景物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选读学生随笔、交流研讨。
2、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这其中一定有难忘的相识瞬间,同学们的随笔中也关注到了,下面欣赏随笔并交流研讨。
3、回忆成长经历,一定有难以忘怀的人和事,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同学亲密无间的友谊,都值得回忆记录下来。欣赏有关随笔。
4、总结:
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要你真诚的热爱生活,细细的品味生活,冷静的思考生活,你就会发现,你原来觉得单调的生活竟然如此丰富多彩;只要我们真诚的感悟生活,才能在纷繁的生活找到新颖的角度和视点,写出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文章。
四、写作实践:
生活很丰富,世界很精彩。你一定有想记录下来的内容。请参考课本P18页“写作实践”的三个题目,任选一个,写作一篇文章。
要求:
1、写作自己的见闻感受。写真事,抒真情;
2、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也就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的作文第一课。从题目上看,“热爱”是关键词。你是否听过这样的故事,明明父母深爱着孩子,而孩子却感受不到爱。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从不缺少爱,缺的是感受爱的能力。让我们用写作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爱吧。
这个单元的写作实践有三个:秋日风景、校园新生活,成长经历。这三个训练题目,都是突出一个“变”字,让学生在对比辨析中感知生活,发现生活之美。我的设计从具体的写作任务入手,包含情境任务、任务分析、提取经验、提供支架和构造语篇等五个环节。
一、写作实践一:秋日风景
第一个写作实践是片段写作秋日风景。我们帮学生一起来分析任务,找找关键词,看看题目中给我们提示了哪些内容。
1,由夏入秋:提示季节时段。
2,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提示观察对象
3,一个场景:提示景物之间的关联
4,写得具体明确:提示写出特点
5,变化:提示角度
看得出,“变化”是关键词,有对比更容易激活思维。我们可以提前一周让学生写日记,把观察、感受到的点点滴滴,先都记下来。再借助这个对称布局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取生活经验,说一说由夏入秋有哪些变化,是哪些方面的变化。
本单元课文《雨的四季》中有描写夏雨和秋雨的文字,给学生做例文非常合适。这两段文字,都是先对景物特点做了凝练的概括,接着从视觉和听觉等角度描写了自然景物,最后写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既可以获得“写什么”的积累和触发,又对“怎么写”的结构框架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秋日风景这个写作训练,既要求学生把握景物特点,又要注意安排好写景顺序。《春》里面的写景模型就更多了,春草图的由物及人,春花图的从上到下,春风图的五感分析,春雨图更是综合了各种顺序。把这些写景模型用思维导图可视化,可以帮助学生写好作文,也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与自然建立联结,进而感受到爱。
二、写作实践二——校园新生活
这个写作任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新”。“新”字包含着与以往生活的对比,所以我安排了“换词游戏”,就是把“新”这个高度概括的词语,替换成针对不同事物的具体的形容词,并且要求学生写出三条理由。这个头脑风暴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调取生活经验,说出那些和原来不一样的见闻、感受和想法。
说到校园新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特别适合给学生做例文。作者离开百草园,来到新学校“三味书屋”,见到新老师寿镜吾老先生,开启了他的校园新生活。
阅读“三味书屋”这两段文字,会发现第二段是写作者到新学校的见闻,行走的路线、教室里的`布置、向老师行礼,这些描写仿佛历历在目。原文的第一段也可以稍作改动放到后面。这两段就组成了“见闻+感受”的微型结构。最后,让学生给三味书屋加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其特点。
写寿镜吾老先生的片段,结构就完全不同了。作者先写对先生的总体印象,然后选取了几件小事,写出了先生严爱兼有、方正博学的特点。这个片段,可以给学生写老师、写同学做例文。在梳理了生活经验,并学习了例文模型之后,学生可以按照要求完成写作。
这个写作训练,在指导学生学会写人叙事的同时,也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己的生活,努力在初中这个新起点上,与校园新生活建立联结,开启人生新的旅程。
三、温故知新,自主写作
在前两个写作训练中,可以总结出以下方法:
1,找关键词法
2,头脑风暴法
3,链接课文法
4,多向比较法
我们比较了夏秋风景之不同,比较了学校新旧生活之不同,我们还可以尝试比较自己对往事的理解,是否也会有新的发现呢?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自主完成写作实践三。
精彩开篇词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可见,要写好文章,就要热爱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素材,发掘生活之真善美。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不仅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思考。
3.引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选择富有真情实感的材料写作。
教学过程
一、文题展示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一直难以忘怀?或是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想和大家分享呢?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二、写作导航
1.仔细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大自然的春花秋月、校园的一草一木、家庭的平凡琐事、社会的点滴见闻……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
2.积累到的生活素材,不仅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感悟,以此来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3.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来写,有真体验、真感受的材料,写时才能得心应手,情感自然而真挚地流露。同时,也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环境进行描写,才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三、例文引路
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
市场上卖的枕头对我不适合,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过去,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妈妈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让人感觉舒适极了,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呼吸清新空气,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我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没办法,只好托人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母亲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后来才知道,这些绿豆壳花了父亲近半个月的薪水,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绿豆枕了,我做作业时都会捧着它。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飘然落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这可是母亲第二次为我做的枕头啊!
上初中了,离家那天,母亲塞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是父亲特地上南通买的。在学校的每一夜,枕着药枕,听枕中药材的声音,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名师点评】本文选择了生活中的小事——父母为“我”准备枕头一事,以极为普通的枕头为线索,由小见大,感悟到父母对子女的一片爱意,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文章三写枕头,让这一小物件成为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且由此构成层层递进的结构,构思新颖,不落俗套。
四、板书设计
观察生活,捕捉素材
思考生活,感悟生活 写作源于生活
写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
教学目标:
1、学习本组教材内容后对人生和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写写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培养提高学生选材、组材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在搜集的资料中确定自己的内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生活中只要细心的观察,把自然界中小生灵的某种生存方式,放在自己的生命历程里“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就能发现那些卑微的生灵,一样有许多让人类敬重学习的很多方面。
那么,把积累的材料落实在习作上,我认为,只要能切身结合实际,认真揣摩小生灵与人生的"某种联系,找到其顿悟的激发点,材料和其中的哲理意味能恰到好处的升华为一体,下笔千言肯定是一令人深思的美文,读之耳目一新精神百倍,韵味悠长。
二、写作导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7-p18短文,回忆思考教材上的问题。
2、师生互动:
(1)、妈妈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的?
(2)、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
(3)、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
(4)、你的哪个朋友的名字比较有特点?
(5)、你的同学进教室门时,开门关门的方式有何不同?
(6)、你的语文老师左喜欢穿什么颜色、什么样是的的衣服?
三、本次习作要求:
1.本次习作,安排了“热爱生命”的内容,要求我们进行习作。
2.可以写身边的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
3.可以写身边热爱生命的人。
4.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5.内容要具体,要写出真实的感受。
6.习作的题目由自己定,写完后认真修改。
四、方法提示: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热爱生命的人: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护士,忠于职守的警察叔叔……他们用劳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也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光彩。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观察小动物,从小动物开始,写热爱生命的故事。
2、观察植物,从描述花草树木的特点开始,写一些关于生命的故事。
3、从遵守交通法规方面谈一谈热爱生命的意义。
五、如何构思行文:
写好这次的作文,构思方面,课文中告诉我们一些小窍门。
1、如果你写生活中的事情,可以这样来构思:叙事→说明道理。
2、如果你写小动物,可以这样的来构思:描写小动物的习性特点→联想生命现象。
3、如果你写植物,可以这样构思:描述植物特点→联想生命现象。
六、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
教学目标
1.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学会捕捉自己心灵的细微触动。
2.从寻常小事入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能在作文中叙写自己的真实经历,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2.从寻常小事,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素材。
教学时间:2课时
一、导入
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有一副对联就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下联:愁事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写不出来
但是班里一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拿到作文题目总是思如泉涌,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文章生动有趣能吸引别人,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他们的作文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我想,首先一定有一双慧眼,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并从中选择贴切的材料,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相信你一定能写出打动人的文章。
二、检查预习
问题一:请从你学过的课文中选择你喜欢的一篇,说说最打动你的一个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写的素材。
师生活动:学生发言。
三、触动与分享(例文赏析)
问题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说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能打动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引导学生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感动点。
师生活动:师生交流互动。
作文:
踮起脚尖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
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是高三下学期了,高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
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是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地回来。我多么想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玩,去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没有满足我一次。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突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不发出声音,泪水却一行一行地滑落。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枕头湿了一大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要感到生气呢?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
问题三:讲述最让你难忘的一件事,与同学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到自身,回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悟被自己忽视的真情,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师生活动:师生交流互动。
过渡语: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四、技法探寻
问题四:在《踮起脚尖》这篇文章中,作者抓住父母亲的一个细微的动作展开,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把文章写具体、丰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寻一些写作技法。
师生活动:师生交流互动。
明确: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段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
细节描写方法:
(1)提取细小的传神动作。
(2)捕捉人物特色的语言。
(3)描摹个性外貌神态。
(4)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5)刻画典型的景和物。
五、目标检测
(1)将刚才自己讲述的最难忘的一件事整理出来。要求:写具体,100字左右。
(2)展示学生习作,并让同学们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口头表达的故事结合写作技巧书写出来。
师生活动:学生写作并展示成果,学生点评后老师补充。
例文:
①阅读下面的文字,看哪段写得更有情。
可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来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一刻,我流泪了。
可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来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觉。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寻找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的影子,她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这时,不争气的泪水顺着我的眼角轻轻滑落。
②两个月的假期总算结束了。我又一次拖着行李来到车站。站里人很多,大多百无聊赖地站着,打着哈欠消磨时间。我在候车室里坐着,旁边站着硬要跟来的爸爸……
宿舍里,我忙着收拾物品,书本、衣服、食品……分门别类收拾妥当,爸爸就在一旁打下手……
“爸,你歇会儿吧。”我看着他忙前忙后的背影说。“嗯,是要歇会儿了,都快半个小时了,你去喝点水,我把这席子再擦擦。话音未落,他便径直去洗毛巾了。洗过毛巾,他卖力地擦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枕头底下,床沿边上,一处都不曾漏掉,仿佛是在雕琢美玉。爸爸是个爱出汗的人,尽管有电扇,可不经意间,刚被风吹干的竹席上又打上了他湿湿的汗滴,左边,右边……终于,他弯下去的腰直了起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笑了,我也朝着他笑。可突然间,他双目一转,“噢”了一声,像接到什么命令似的背过身去,像捧宝贝似地托起枕头,原来枕头上还有汗滴……
他在床边转了转,看了又看,“没什么事儿了吧?”……
点评:爸爸送“我”上学,这是多平常多简单的一件事,可在作者动情的演绎下却变得不再“平常”和“简单”。由于作者放慢了脚步,加入了动人心弦的细节,因而文章就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六、课堂小结
播放《阿尔茨海默病公益广告》的父爱视频——他忘了很多事情,但他从未忘记爱你!
请同学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1)学生小结
(2)教师总结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也不缺少触动我们心灵的人和事,只是需要我们用心感受生活。当我们怀着敏感之心、感激之情去感悟身边的人和事,生活一定很充实,一定有很多可写的东西。
七、作文练习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一直难以忘怀,想和大家分享吗?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附:板书设计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细节描写方法:
(1)提取细小的传神动作。
(2)捕捉人物特色的语言。
(3)描摹个性外貌神态。
(4)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5)刻画典型的景和物。
教学目的:
1、知道从生活中选材,题材来自生活。
2、通过激发情感,激励学生吐真言说真情,进而激发写作的热情。
教学重点:
1、激发表达热情,在表达中领会写作源于生活真实情感的道理。
2、明确作文是对生活的思考和加工。
教学难点:
表达热情的激发和题材的提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
请大家积极说自己想说的话,别人发言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事情,请迅速写下来。
1、播放《父亲》视频,给远在他乡打工奔波的父亲说些什么事情?
2、教师节了,老师找你谈心,你打算跟老师谈些什么事情?
3、新学期开始了,见到了好久不见的同学,你跟他谈些什么事情?
4、提示:生活中处处是作文素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心感受,作文材料取用不竭。
二、思考提炼,确定题材:
如果需要你在这些事情中挑出一件来写,你会选择哪件?
你为什么挑选这一件?
提示:选择有意义的`材料来写,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三、 小结升华,提高认识:
1、 作文的素材源于生活,热爱生活就有无穷的话题。
2、选择有趣的、有意义的素材去写作——作文的题材是对生活素材的萃取。
3、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四、回顾加工,沉心写作。
就要动笔了,我们先不着急,先回忆这件事情的整个经过,想想自己主要想
表达什么,怎么把这个想法重点写清楚,然后再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