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3、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感。重点难点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教学准备
课件、礼品盒、实物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一、创设情景
课件演示,教师用语言描述:音乐响起(生日快乐),今天是淘气的"生日,我们一起来为他祝贺。淘气家的桌上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生日礼物,机灵狗想看个究竟。
(1)机灵狗先是站在地面上看;
(2)然后抬起了前腿看;
(3)还是站在凳子上看;
(4)最后,它终于爬上了桌子上看。
你能按照机灵狗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在下面的()里标出①②③④吗?课件展示图片。创设情景
课件演示,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二、实践感知
1、小组探究:按照机灵狗的方法请尝试观察,并说说分别看到的是什么?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机灵狗先后看到的并标出①②③④。
3、不知同学们在生活中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如果有你能和同学们说一说吗?
想一想:机灵狗观察的位置有何变化?观察到的范围又有什么变化?
三、实践探究
1、说一说:小明沿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
先比较两幅图的区别,再说一说,哪一幅是在A点处看到的,哪一幅是在B点处看到的?说明什么?
2、填一填: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
3、想一想:小明观察物体位置的变化引起了什么的变化?有怎样的变化?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亿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了认识亿以内数和读万以内数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温故知新,做好铺垫,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复习数级、读数等知识,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做好铺垫,并在知识的迁移中使学生在思维能力、迁移类推能力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2.关注过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先教学整万数的读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在此基础上进行非整万数读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总结出读数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数位顺序、表计数器
学生准备
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上的数位有()、()、()、();万级上的数位有()、()、()、()。
2.读出下面各数。
3612236112366123
师:上面每个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6在每个数中各表示多少?1呢?2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分级和万以内数的读法,突出个级数的读法,有利于把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到万级,为本节课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做好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去图书馆(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确定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方向与位置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小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用两种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一种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另一种是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单元的学习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
备内容
方向与位置
去图书馆(1课时)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确定位置(2课时)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1.经历探索行走路线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1.在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中体会方向与位置的知识的价值。
2.在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过程中积累有效的活动经验。
备重难点
重点
1.能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难点
1.体会同一段路程往返的方向具有相对性。
2.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 和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 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景和实物,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 角的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3、会在点子图上画出平角和周角。
4、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活动角、折扇。角的卡片
〖学具准备〗:
每生准备一个自治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重温角的有关知识。
(一)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荡秋千吗,它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乐趣。让我们观察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师出示电脑课件,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
(1)学生复习、发现了锐角、直角、钝角。
(2)学生动手操作,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进一步体会角的形成过程。
(3)多媒体出示角的形成过程: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二)转一转,说一说
教师:你能用活动角旋转,得到一个锐角、直角、钝角吗?(学生活动)
教师:在旋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1、认识平角
(1)学生演示教具发现新知,请同学们拿出做好的活动角,固定其中的一条边,转动另一条边,观察旋转过程中所形成的各角,有什么发现,与同学交流。
(2)让学生在投影上展示角的变化情况,
(3)通过旋转,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让学生讨论是不是角?(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教师归纳总结:通过旋转,当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又得到一种角,这种角的名字叫平角,
(2)请学生说一说平角的特征。
(3)学生用学具旋转形成平角。
(4)指导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角,注意画角的方法过程,不要将平角画成一条直线,再在直线上点上一点。
(5)说出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平角。学生交流(如,两臂侧平举、向后传、倒立等)
2、认识周角
(1)学生在认识平角的基础上接着演示教具。
(2) 学生讨论,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知的.滋生点)将角的一边固定,旋转另一边得到周角。让学生讨论是不是角?
(2)周角与0度的角有什么区别。(看它们的形成过程)
(3)教师总结: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是周角。
学生用学具旋转形成周角。相互说一说周角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画周角。
(2)认识生活中的周角。师出示钟表,折扇等
三、发现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一)、摆一摆、说一说
1、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出一个直角、一个平角、一个周角吗?
2、在摆的过程中谁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桌交流。
3、学生自主填卡,1平角=( )直角 、 1周角=( )平角、1周角=( )直角 ?
三、课堂活动
1、跟我做。运用你的身体来表示所出示的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用手关或脚来表示)
2、看谁帮我排好队,(将锐角、直角、平角、钝角、周角,按一定顺序排好,从大到小或从小到
3、课本25页练一练1、2两题
4、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师生看课件体会生活中现象经过旋转形成的角。
四,阅读:你知道吗?
(在生活中,除了钟表外,还有很多不同用途的计量表,它们的指针的旋转也会构成不同的角度。在组织学生观察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旋转的中心,并说说指针在不同位置与在零点时所形成的不同角的名称。
五、全课总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请学生回答)师:有关角的学问多着呢,如果有兴趣,课下继续讨论交流,也可以上网调查收集资料。
(课尾环节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感受到学无止境。)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设计说明
“商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引导学生由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类推出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积的变化规律”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例8向学生渗透函数思想,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让学生在初步感知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存在着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抓住这个知识的增长点,然后从单纯的算式计算延伸到算式内部、算式之间的"联系,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最后探究商的变化规律,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经历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
2、重视合作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学生在与同学合作交流时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接受同学的批评与建议,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与他人分享了学习成果,又体验了合作的快乐,为达到会学、乐学和创造性学习的境界奠定了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画有表格的纸
教学过程
⊙情境激趣,揭示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数学王国的游乐园玩一玩。(课件出示游乐园的情境图)游乐园里有很多有趣的知识,也蕴涵很多规律,要想获得知识、发现规律,同学们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一幅生动形象的游乐园的情境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探究体验,建构新知
1、探究除数不变时,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课件出示教材87页例8中的(1)题]
(1)课件出示导学要求。
①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②商随着谁的变化而变化?怎么变的?
③它们的变化有规律吗?
(2)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
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也乘几(或除以几)。
2、探究被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1)我们再来观察教材87页例8中(2)题的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变了)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按照下列方式进行观察。
①从上到下观察被除数、除数、商。
②从下到上观察被除数、除数、商。
(3)学生自由交流,相互补充。
(4)师总结: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反而除以几(或乘几)。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2页例1~例4,联系而是一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是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莫位有0的小数化简,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加深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
教学难点:
指导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正确的判断。
教学准备:
商品标价画面、米尺、例2正方形图片两张(可重叠且大小相同)、学生尺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
教师边讲边出示商品手套和毛巾的标价: 手套 单价2.50元 毛巾 单价3.00元
提问:有谁知道这里的2.50元和3.00元各表示多少钱吗?为什么2元5角可以写成2.50元,3元可以写成3.00元?(引出课题: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小数的性质。
1、教学例1。
事先在黑板上画出米尺图。请学生看手中的学生尺,在对照黑板上的z米尺,说说标出的这一段的长度是多少?(学生可能回答是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是对的。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都是指这一段的长度(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只是所选用的长度单位不同而已。如果要求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这三个数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分别该怎样写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分米=0.1米=1个1/10米
10厘米=0.10米=10个1/100米
100毫米=0.100米=100个1/1000米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有什么发现?
汇报自己的发现:通过观察我发现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表示的是同一长度,也就是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而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又分别可以写成0.1米、0.10米、0.100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2、教学例2。
30个1/100 0.30
仔细观察、想一想、说一说:0.30和0.3在正方形里所占的面积大小,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出:0.30是30个1/100,10个1/100是1/10,30个1/100也就是3个1/10 ;0.3也是3个1/10 ,所以0.30和0.3这两个小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即0.30=0.3。
3、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例1、例2的板书,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 例1中三个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
⑵ 例2种两个小数的末尾又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
⑶ 从这两个例题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自己的话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吗?
让学生充分说了以后,在指导学生看看教科书第101页方框中的`结语,并指出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4、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三、学生分组学习例3、例4
师:在实际生活中,根据需要,我们有是要把某些小数化简,有时则要把某些小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怎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满足这些需要的根据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教材第92页例3、例4,可以几人互相讨论,然后派代表把自学情况向大家汇报。
学生汇报后,教师强调: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才能不变;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练一练:集体判断,对的打√,做错的用×表示。
⑴ 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
⑵ 在小数点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⑶ 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独立完成教科书第92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回答:为什么2元5角可以写成2.50元,3元可以写成3.00元呢?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应用小数的性质及生活常识进行说明。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第3~6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能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图形变换的方式有哪些吗?
2.导入练习。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换方式来解决“练习一”中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图形的平移。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一”第1、2、9题。
(3)组织交流,集体讲评。
第2题:平移的距离是平移这节内容的难点,要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确定平移的距离。
第9题:是需要进行两次平移的练习,是在教材例题1的基础上的提高。要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平移。
2.图形的旋转。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9页“练习一”第3、4、7、11题。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汇报交流、集体讲评。
第3题:考查学生对旋转的中心点和方向的认识。
第4题: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第7题:画角。角是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引导学生明确画角也要运用旋转的知识。
第11题:第一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第二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第三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
3.图形的轴对称。
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5、6、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讲评、订正。
第5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边就有几条对称轴。
第6题:让学生说说画图的过程,强调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要相等。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8、10、13题。
如果课堂时间不够,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完成。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轴对称,教学,数学,教师,空间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能正确的写出整万的数和含有两级的数。
2、引导学生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有“0”和末尾有“0”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请学生说出亿以内数的顺序表,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出数位表、(板书如下)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40000 659200 30060400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七、七十、七百零八
4、根据学生回答,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 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
(2) 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二、学习新知
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的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
1、指导探索,学习写整万的数。
(1)出示例3 写出下面各数(整万数的写法)
同学们会写七、七十、七百零八,那么怎样写七万、七十万、七百零八万呢?这些都是整万的数,请同学们在数位表上试一试,写一写、
提问:你们是怎么写的?(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只要在万级上写七、七十、七百零八,然后在后面加四个0就可以了。)
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中写出上面三个数。
引导学生小结:整万的数怎样写?
(2)出示例4写出下面各数(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
①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先让学生写出十万,并追问:在什么级上写?然后再写二千三百四十五
教师说明:写数的顺序和读书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② 三十二万零六百
提问:这个数一共有几级?万级怎样写?个级怎样写?千位上为什么要写一个0?
小结:这是写数和读数不同之处、写数是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者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③ 二千零五十万七千
让学生自己试着写数,再说一说怎样写的?
(3)出示思考题,引导学生小结、
① 含有两级的数怎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 如果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做一做,写在书上
五百零六万 写作:_________________
五万零三百 写作:_________________
八千零六十万零二十 写作: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面三个写数题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用算盘上拨出下面各数,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一千零五十五万 四千零三十万零三十 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3、判断下面的数写得对吗?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四万五千二百 写作:45200( )
三百零六万 写作:306( )
一千零二万四千五百 写作:1024500( )
4、写出下题横线上的数(投影)
(1)我国的领土面积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2)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克粮食,那么全国每天可节约一百三十万千克的粮食。
(3)某省今年共栽树一千零五十万零八百棵。
(4)钢铁厂今年共炼钢四十万零七百吨。
5、思考: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同学们都理解了,那么含有三级的数的又应该怎么写呢?
四、课后作业
1、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出来、
七万八千六百三十 八十五万一千
二十六万零四百 三百六十万二千
十万零五 六千零八十万零七十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1999年我国共生产彩色电视机四千二百六十二万台。
(2)北京图书馆馆舍面积是十七万平方米,占世界第二位;藏书一千四百万册,占世界第五位。
(3)1999年来华旅游总人数约七千二百八十万人次。
3、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1)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
(2)六千万、九万和五百
(3)八千万和四十
五、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课题:比大小(一)
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 一、创设情境
1、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资料介绍:郑强,11岁,身高1.42米;李明,11岁,身高1.38米。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他们俩谁高?为什么?板书:1.42米>1.38米
2、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9.87分,李明的得分是9.90分。谁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样表示?板书:9.87<9.90
3、第三位选手出场了,张华,今年也是11岁,身高1.40米,我们先来关心一下他的成绩:评委说,张华的表现比李明要好,但不能得10分。猜一猜评委可能给出多少分?请你将这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说一说你的怎么比的。
4、现在他们要进行团体表演,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排成一队。
5、小结。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三、巩固与应用
1、三位选手的体重是这样的:40.26千克、35.56千克、35.80千克。
请你把他们的体重按顺序排列起来。
2、第9页练一练第1题、2、3、4题。
3、第9题《数学游戏》。
四、总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反思: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教师放手让学生讨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学生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类推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效果很好。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设计说明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这节课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数据。
1、教学中,把“统计”这一数学知识还原到了学生的生活背景中,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导入新课。
2、在探究新知时,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使学生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格子不够的认知困境中,自觉地进行探索、交流,最终把认知指向“1格表示2个数据”这一新知的前沿。
3、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情境中参与教学活动,进行数学探索、交流,开展数学操作,主动构建起“以一当二”的数学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两种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这里的三样早餐都是什么。
生:牛奶,豆浆,粥。
师:同学们喜欢这三样早餐吗?
生:喜欢。
师:那老师就将这三样早餐奖励给这节课表现好的三个组。现在我们看一看四(1)班的同学们最喜欢的早餐是什么?
设计意图:爱吃是小学生的天性,用学生喜欢的早餐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都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统计表。
2、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一说得到的数据。
生1:最喜欢的早餐是牛奶的有6人。
生2:最喜欢的早餐是豆浆的有12人。
生3:最喜欢的早餐是粥的有24人。
3、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种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选择一种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4、学生在组内汇报各自绘制的`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
5、各组汇报并展示各自的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教材96页的两个条形统计图)
6、学生观察两个条形统计图并说出区别。
(全班交流)
预设生1:左边这个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数据。
生2:右边这个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数据。
7、思考:观察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认为用哪个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在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有时由于数据偏大,在画条形统计图时为了方便可以用1格表示2个数据。
8、同学们根据条形统计图能得到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9、思考:如果最喜欢的早餐是牛奶的有5人,那么在右图中怎么表示?
学生组内讨论,各组汇报。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用半格表示1人。
设计意图
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对比两个统计图的区别,发现“以一当一”的局限性,总结出“以一当二”的统计图。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⒈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对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更加清楚的认识。
⒉通过练习以及教材中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有兴趣的练习。在练习中产生一些新的体会。
3、能利用已经学习得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
教学准备:三角尺量角器一张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⒈口算
480÷484÷246÷3900÷3180÷20270÷90
280÷4069÷375÷5210÷30420÷70720÷80
⒉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⑴出示三幅图,提问:说说每组中两条直线的关系。
⑵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时,如图(3),我们有可以如何说?如何判断?指出垂足。
⑶提问:图二中两条直线有没有相交?它们有是怎样的位置关系?是不是所有不相交的.直线都是相互平行的?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⑷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垂线,一组平行线。
⒊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我们不仅可以画出垂线和平行线,也可以动手折一折。
⑴按图中所示,学生们照样子分别折一折,打开后看一看,哪些折痕互相平行,哪些折痕互相垂直。
⑵自己动手再找一找,折一折。
⑶两条直线相垂直有什么特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有什么特点?
⒋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练习。
二、操作与运用
1、给一张正方形,做一组平行线,说出你的操作方案。
2、给一张正方形纸,做一组垂线,说出你的操作方案。
3、在大写字母中找出平行线和垂线。
4、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盒垂线。说说操作步骤。思考,如果这一点在已知直线上,你能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吗?
5、第五题:指一指,说一说。
6、看看角1和角2是不是在同一个方向?猜一猜,量一量。
7、自来水管在那里?怎样接比较合适?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话的。
8、第八题:在书上按要求操作。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画一画平行四边形。
三、全课总结:
通过练习,你对垂直与平行有了哪些进一步认识?自己阅读你知道吗。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6题,第7题。
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手拉手中的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交流、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任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知识,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这位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目标课件页码
一、情境导入
1、课件播放希望小学的"学习条件的图片。
看到以上情境,你有什么感想?
虽然希望小学学习条件艰苦,但是哪里的学生对杜顺,对学习都有强烈的渴望。通过对比,我们的学校有多媒体等教学设施,我们好幸福啊!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我们又要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都很有爱心,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某班同学们也和咱们班同学一样有爱心,他们帮希望小学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
出示教材第44页情境图。
你知道他们都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了那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吗?
学生观察,看图畅谈感想。
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看情境图后回答
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1,2
二、自主探究
1、淘气要给希望小学的3明同学分别买1本练笔本和1个铅笔盒,一共要话多少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求什么?然后呢?
2、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肯定做得好的小组,你们同意以上做法吗?谁能说一说原因。
笑笑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
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的运算定律和运算顺序吗?
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活动:有的用分步算式解决,有的用综合算式解决,
小组汇报结果。
学生说明理由。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回顾整数的运算顺序和定律
学生举例验证。
使学生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回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板书设计:
手拉手
方法一:2.8×3=8.4(元)方法二:(2.8+6.1)×3
6.1×3=18.3(元)
8.4+18.3=26.7(元)
小数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也同样适用。
作业设计:
3、基础作业:练一练的第1----4题
2、选做:练一练的第5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3
设计说明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探究与交流等活动,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把已有笔算乘法的经验迁移到新知中来。本课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关注经验,引导迁移。
教学时先复习几道数学计算题,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复习题引入新课,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样为新课情境的引入做好了铺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计算145×12,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并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的计算情境,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抽象的算法具体化,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接受。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时,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比较中发现竖式计算的.简便之处,以此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42×18=25×16=
16×12=38×20=
师:同学们独立完成计算,想一想计算的方法,在小组中交流。
师: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几道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一方面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引入例1的数学情境,为学生独立探索估算和笔算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和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你们能算出该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吗?(不能)缺什么条件?(不知道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师:(PPT课件出示教材47页例1)现在要计算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怎么列式?(145×12)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呢?
生: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从该城市到北京用了12小时,求该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就是求12个145千米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2.估算。(出示课堂活动卡)
3.笔算。
(1)过渡:通过刚才的估算,我们知道145×12的积接近1500。你能想办法算出145×12的准确结果吗?请同学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算法,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3)小组交流算法。
生1:把12拆分成10+2,145×12=145×10+145×2=1740。
生2:把145拆分成100+45,145×12=100×12+45×12=1740。
(4)全班交流,集体反馈竖式计算方法。
师:先算什么?(先算145×2)
师:再算什么?(再算145×10)
师:最后算什么?(2个145与10个145的和)
板书:145×12=1740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
教材简析:
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经济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生认识发展分析:学生对优化问题可能在生活、学习中只是一点朦胧的了解,根本说不上什么是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优化的价值,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认知障碍点:“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思想。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环节:
1、 谈话引入;2、情境引入,学习新知;3、实践应用;4、全课总结,寻找规律。
二、 教师活动:
1、 制作课件(妈妈为家人烙饼);2、三张圆纸片。
三、 预设学生行为:
1、 可能见过烙饼,可能没见过;2、学生演示烙饼(怎样快));3、学生讨论小结,怎样烙饼快,最佳方法是什么(在学生解决问题中得出);4、探究规律(可能学生不可能一下总结出规律,可在老师帮助下得出)。
四、 设计意图:
从学生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的问题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寻找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板书设计:
烙饼问题
快速烙饼法
饼速X3=所需最少的时间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烙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此只是彰显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推理、交流寻找答案、得出最佳答案,达到本课之目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 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 的植树问题。
过程目标:
1、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 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四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但这种能力不是那么强,在学习中很难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但学生的合作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在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完成学习任务。适当的鼓励是激励学生学习,克服困难的最好方法。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们看到过“道路两旁每隔一定距离会种有树”,但是,在这样的现象中包含哪些数学概念他们是不清楚的,需要教师针对此予以明确;在数学知识方面,他们知道“依此类推”和“除法的意义”,像“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他们可以通过计算和画图的方法解决,只是对这些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猜谜导入揭题
师:“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师:对,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请你们伸出右手,五指张开,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间隔数为4。(师伸出4根手指、3根手指、2根手指)现在有几个间隔?
师:生活中“间隔”随处可见,比如,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是一个间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与间隔有关的问题——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手为素材,初步感受手指数与间隔数有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激发探求植树问题的欲望。
二、经历探究,发现规律
1、激趣引入,启发探究积极性
(课件出示)出示江口小学为绿化环境的招聘启事及设计要求
招聘启示
学校将进行校园环境美化,特诚聘环境设计师一名。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
江口小学
20xx.6
设计要求:
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等距离植树,两端要栽。
【设计意图】通过招聘启示让学生设计植树方案的出发点是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平等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