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学设计
推荐度:
幼儿园大班诗歌教学设计:摇篮
推荐度: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推荐度:
幼儿园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方案
推荐度: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幼儿园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学设计1
活动设计背景
1、现在正值冬季。寒风凛冽,腊月到来,紧接着就要过年了,跟孩子们恣意地想象年景,畅谈过年的欣喜。引出许多游子过年“过节”漂流外地的心结。描写这一景象的诗歌、故事也有很多,《静夜思》是选自语言教材中的一首比较经典的诗歌,之所以选择它为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抒情叙事诗,它还有着一种引人入胜的情节,刻画出了季节的萧瑟、冷清,符合幼儿的欣赏特点,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愿望、学习兴趣,引起美的情感和共鸣。
2、利用本诗激发孩子孝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关爱长辈。
3、以此谈论家中“唯我独尊”的现象。
4、计划过年。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色,感悟诗人的心境。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3、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能入情入境的通顺、流利的朗诵诗歌。2、激发积累古诗的愿望,主动学习、积累古诗。
难点:基本理解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思乡情结。
活动准备
1、有关古诗的现代散文及古诗大挂图。
2、了解冬季植物、天气特点。
活动过程
1、边听音乐《静夜思》边进教室,感受歌曲的优美。
——歌曲里描写了霜、月光等景物,随着作者思绪飘动着,好美啊!
2、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清秋季节,你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秋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呢?
——教师小结:秋天来了,凉风习习,让人倍感寒意,那么夜幕降临,李白独在夜里,从月光中也看到了霜,想到了很多。(教师边朗诵散文边出示大挂图)
3、引出古诗。
(创设情境:教师模仿古代诗人大声朗诵古诗《静夜思》)
刚才老师在朗诵时,你听到了什么呀?(出示古诗大挂图)教师再次朗诵。
4、教师朗诵《静夜思》古诗,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哪一句古诗的意思你不懂呢?(请知道的幼儿告诉其中的意思,或教师可根据幼儿提出不懂古诗在现代散文中用不同颜色画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
和幼儿一起来朗诵古诗。
再次一起来朗诵古诗。(提出要求:大声、慢、要有古代诗人的感受。)
教师小结: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寒意,给诗人带来了忧思。和幼儿一起感悟古诗朗读。
5、教师与幼儿试着再次朗诵,学会古代朗诵时的神态。(配乐)——小朋友可以回忆刚才教师模仿古代诗人朗诵古诗的样子,一起来模仿着进行朗诵古诗。
附: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1)题目: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床:五种说法。⑴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⑵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⑶“床”即“窗”的通假字。⑷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⑸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4]
(3)疑:好像。
(4)举头:抬头。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教学反思
古诗对幼儿是一种即陌生又熟悉的一种文学活动,但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不能很好的真正的.理解其中古诗的含义。所以在教学中我夹着现在的、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我运用幼儿已经学会的歌曲《静夜思》进行导入活动,让幼儿感受古诗很美,可以和着音乐演唱。在记忆古诗时,加上相应的动作,使幼儿能形象的进行记忆,更好的对古诗进行理解记忆。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静夜思》课堂实录评析
张老师音乐活动《静夜思》课堂实录评析(一)1.课堂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里?通过谈话引出古诗《静夜思》,结合视频理解古诗的意思。有效运用图谱,让幼儿把握古诗节奏,掌握休止符,体现三段的不同之处。音乐的加入,将古诗朗诵自然转化为吟唱,让幼儿感受古诗吟唱美的意境。乐器的加入,丰富了演唱的歌曲,使歌曲的演唱更圆满。
2.课堂的艺术价值如何?何以见得?
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将原本传统、难以理解的古诗转化、演变为幼儿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显现给幼儿。
3.提出课堂修改意见是什么?
有节奏的念形式较单一,建议适当加入肢体动作或音乐。演唱方式也较单一,可以使用轮唱,分声部唱。
1.课堂的效果如何?
这堂课的效果给人感觉环节更流畅,更体现了意境美,音乐的感觉更浓郁了。整个环节中对幼儿的能力培养体现了阶梯式的递进效果,从念到唱到演奏到合作表演,最后给我们呈现的是惊喜的效果。
2.跟第一次教学效果相比,改变了什么?
开头减少了啰嗦的引导语,直接进入主题。幼儿的合作表演是一个两点,单一的演唱形式被打破,使活动更显丰富,更有层次,幼儿的积极行提高了。
3.观看了两次视频教学,从教学效果和教学手段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只要教学手段得当,孩子就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幼儿园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中尾巴的区别,进一步理解童谣的内容。
2、根据问题与图片提供的线索,学习童谣。
3、积极地与同伴合作进行问答。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活动兴趣。
观察第一组动物图片(鸭子、公鸡、松鼠)
指导语:你们看,谁来了?
二、观察尾巴的特征,学习第一段童谣。
1、观察这三只动物尾巴的特征。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根据老师的.提问完整回答。
指导语: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3、完整朗诵童谣第一段。
三、迁移第一段经验,创编第二段童谣。
1、观察第二组动物图片(猴子、兔子、孑L雀),了解尾巴的特点,激发创编第二段童谣的兴趣。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2、自由创编童谣第二段。
3、集体交流。
四、用多种形式完整朗诵问答式童谣,感受问答式童谣的特点(问、答)。
指导语:这首童谣还可以怎么念?(分组问、答等。)
五、拓展经验,激发进一步创编愿望。
指导语:除了问小动物的尾巴,还可以问什么呢?
尾巴歌
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鸭子尾巴扁,公鸡尾巴弯,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什么尾巴长?什么尾巴短?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
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幼儿园教学设计3
课件国内幼儿园的室内环境相对比较单调,上大部分幼儿园都用墙体彩绘的方式作为标识,都期望色彩这种最直接也是幼儿园最容易感受到的元素,也能够作为最吸引幼儿的装饰。国外在色彩上偏向于使用鲜明的色彩来为这个建筑点缀和增添少许的亮点,或者使用纯木、植物等自然的东西来装扮幼儿园。
一个幼儿园最大的特征仍属于建筑所创造的形态和空间。而国内的幼儿园则较多的"使用色彩作为建筑主要特征,彩色建筑也一举成为幼儿园建筑的名片可另一方面,大部分建筑除了色彩鲜明之外没有什么特征而言,千篇一律,仿佛色彩只是这个幼儿园的一件外衣,同时更像一则广告。具体到建筑空间的设计,差异很多。
首先,国外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上要丰富于国内,多变的内容也为幼儿的生活增多了选择性。
第二,空间的界限设计也不同,国外幼儿园室内的空间多开敞,灵活,强调多种可能,而国内则多封闭,且为单元式,强调安全和管理的便利。
第三,国外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重点一般是公共的交互空间,在引导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共享上构思很多,而国内侧重于幼儿的活动室和卧室的舒适度。
第四,国内幼儿园内的自主性不足,不同于国外那种交互式的教育理念,缺乏与他人的合作和接触,以及家长的参与。
最后,从整体的空间设计上讲,国内的室内环境设计空间区分明确,多不同功能的房间组成,而国外则多由室内外环境相互渗透,室内环境设计整体性更强。
幼儿园教学设计4
(一)拼音部件的教学
1、单韵母的教学
a o e i u ü
(1)单韵母发音时,口形不松动,一直紧着。教师示范时,强调单韵母要读的又长又响。
(2)四声的发音
一声、二声、三声是难点。
歌谣: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歪再向上,四声快快往下降。建议辅以手势,可夸张一些。(示范)
要求打乱顺序也能熟练认读。
(3)i上标调点省略的规律:i上标调把点抹。
(4)书写:一要会看笔画、笔顺图示;二要认识四线三格,知道各字母的占格。
2、声母的教学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1)声母发音又轻又短,教师多做示范。
(2)注意平翘舌声母的区分。
(3)出现双拼,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两拼法"的要领。(前音轻,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4)知道j q x 与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规则。
(5)指导正确书写。(不顶格,占半格,较难做到)
3.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1) 整体认读音节都是随着声母或韵母同时出现的,在教学时通过老师的示范读,让孩子们意识到声母读的又轻又短,而整体认读音节要读的长一些,并且不需要拼读。
(2) 指导书写。
4.复韵母的教学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1)重点指导幼儿学会复韵母发音的方法(口形要有变化),示范发音时可辅以手势的变化。
(2)-i的发音部位比i高。ui 发音上牙齿不能咬下嘴唇。
(3)掌握复韵母标四声调号的规则,可以用儿歌的形式:有a在,把帽戴。a要不在,oe戴。要是i u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有a不放过,无a找o e,i u并列标在后。)
(4)区别ei 与ie 、ui 与 iu。(关键是让孩子们掌握好复韵母的发音方法就不难区别)
(5)复韵母书写时,两个字母要靠近些,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
5.鼻韵母的教学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1)重点指导前鼻音的发音方法。注意借助同音生字学习拼音加强发音的准确性。
(2)学习ün时,复习巩固ü上两点省写规则。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1)在幼儿掌握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后,可以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进行比较,掌握发音要领。
(2)eng 、ing的发音是难点。
(二)"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课一般分二个课时教完。我根据已有的经验觉得将一课分为三课时教完更能让幼儿接受。第一课时 重点以认、读、为主;第二课时重点是巩固认读、学会书写字母,练习拼读;第三课时重点是学会拼读,书写音节,举一反三。
第一课时的基本步骤:
①利用"情境图"引出字母。
②认读字母。(音)
③利用"表音表形图"加强对字母的记忆。(形)--"顺口溜"(音、形)
④利用"语境歌"巩固字母的认读成果。
⑤通过游戏认读字母培养学习拼音兴趣。
6通过描红仿影学写字母。
(边说边写,重点是了解书写的格式及笔顺)
第二课时的基本步骤:
①复习字母的认读。
②找出与字母相关的词语练发音
③利用教材的插图或图片让幼儿练习拼读方法。
④通过练习本学写字母。(边说边写,重点是掌握书写的格式及笔顺)
第三课时的基本步骤:
①复习拼读要领,带调拼读。
②通过各种游戏让幼儿运用拼读方法进行拼读练习。(如:连线、拼儿歌、填音节、找朋友等)
③描、抄音节练习。
三、拼音教学中的重难点
(一)如何准确拼读字母和音节?
《课标》指出,拼音教学主要是让幼儿学会正确拼读。这是拼音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怎样让学生正确拼读呢?
1.声母、韵母的认读一定要到位。
拼音字母的发音,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如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单韵母要读得响亮,且口形自始至终保持不变;复韵母前一个音读得长些,后一个音读短些,且要有一个滑动的过程,有口形的变化;鼻韵母要注意准确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不同发音。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可以这样做:
(1)多示范,多模仿;多读,多练。不要求从理论上讲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教师多示范,幼儿 多模仿。还要与语言实践紧密结合。
(2)幼儿练习发音时,齐读不宜太多,要落实到每个孩子。(特别是学前班更要将这一要求落到实处)
(3)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
如念"顺口溜":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9下加弯ggg。机枪向上k k k, 一把椅子h h h,编拼音舞蹈给儿歌配动作、猜字母谜 如两扇是什么声母?(m)像根拐棍是什么声母?(f)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n)小马蹄印是什么声母(d)讲拼音故事等等。
2.掌握拼读音节的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两拼音节的拼读
对于两拼音节,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拼读诀窍就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如b-a→ba d-a→da ……这样拼读十几个之后,自然成为熟练的顺口溜,成为歌诀式的拼读。开头几个,教师可以领读,后面的几个,就可以让儿童按顺口溜的规律"溜"下去。这样的拼读方式就像背诵歌诀似的,看起来好像很笨,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再比如练习 b p m f与a o e相拼,先反复练习声母与a相拼,待练熟了,就可以再与o、e相拼,也是先由教师领读,到中间任孩子们自读。如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很快就能掌握这种拼读的技能。
(2)带调音节的拼读。
如果我们拼读的音节是有调号的,则在拼读时就要带上调号。一般有三种教法:
一是音节数调法。二是音节定调法。三是韵母定调法。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最适用的就是"韵母定调法"。用声母和带调的韵母相拼,直接拼出带调的音节。如hǔ(虎),拼音时念 h-ǔ→hǔ 。这个方法直截了当,幼儿拼读比较熟练了便可采用。这种方法的使用就要求孩子们熟练掌握带调韵母的认读。
(3)三拼音节的拼读。
三拼音节的拼读是一个难点。如果遇到声母、韵母中间有介音的情况,则要采用"三拼法",首先要掌握发音要领"声轻、介快、韵母重,三音相连猛一碰。"在熟练地会拼读三拼音节的基础上,可训练幼儿直呼三拼音节的能力。以三拼音节"ɡua"为例:直呼时,可让幼儿先做好发g的准备,心里想着ua,一口气读出gua gua gua。三拼音节拼读的要领要快,这就对幼儿声母、韵母掌握情况要求高。幼儿园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只要求掌握方法。
(二)如何 分清声母"b-d p-q"
如何分清这四个容易混淆的单韵母?我们有的老师常喜欢用比较法,学完d以后,有的老师急于将d与b相比较,其实这样只会越比越糟糕。因为刚学完d后,幼儿对d 的印象还不够深刻,过早进行比较使现学的知识与幼儿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就会发生混淆。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首先,在教学单个声母时,反复让幼儿认读声母,强化b d的半圆在幼儿头脑中的印象;然后,安排一些生动有效的`游戏,在复习"b、p、d、q"时,启发幼儿思考:怎样用手做简单的动作来演示这四个字母的样子?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孩子们发现,左手四指握拳,大拇指朝上就是"b",反之大拇指朝下就是"p",右手做同样的动作分别是d q。
(三)j q x 与ü相拼,ü上两点省略的原则。
"j q x "与"ü"相拼时,不是写成"ü",就是读成"j--u"。如何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两种错误的发生呢?在突破这一难点时,第一次上课时,生搬硬套告诉孩子们:j q x 真淘气,见到鱼眼就挖去。本来觉得这一口诀特有趣,没想到课堂上反复教过几遍后,一个孩子站起来却闹了个大笑话:j q x 真淘气,见到女人眼挖去。后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可能是受方言的影响,孩子们把"鱼儿"听成了"女人",再说"挖去鱼眼"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是多可怕的一件事呀,看来这个看似有趣的口诀不太适合,后来我巧妙地借助插图,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表演:四个幼儿,一个戴着墨镜,穿着背心,胸前写有字母u,另外三个幼儿戴着头饰,分别扮演小狐狸机机、小猪期期、小猫西西和小熊愚愚。有一天,小熊愚愚去公园玩,见到了好朋友机机、期期、西西,高兴极了,赶紧伸出手,可是转念一想,不行,我戴着墨镜和别人握手是不礼貌的,于是小熊愚愚赶忙摘下墨镜,先和j握握手,再和q 握握手,最后和x握握手。小朋友趣味盎然地看完了表演,对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印象非常深刻。接着,老师又给幼儿编了一个小儿歌:"小 ü见了j q x ,去掉两点还读ü"。在巩固练习时,老师又提问:"ju qu xu这三个音节中的韵母是什么呢?"结果有的幼儿回答是"u",这时,老师举例说明:"小华习惯戴帽子,如果他今天脱去了帽子,他还是小华吗?"小朋友齐声答:"是"。在有趣的实例中幼儿 掌握了ju qu xu的韵母还是"ü"。
当然,在拼音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难点,如由于方言的影响,幼儿对平、翘舌音(z c s-zh ch sh r),前、后鼻韵母(an en in un ün-anɡ enɡ inɡ onɡ),"n和l"分辨不清,等等.
总之,拼音教学的方法需要我们来创造,只要我们善于把干巴巴的抽象符号变活,善于寻找规律,善于抓住儿童年龄特征,就可以使孩子们爱学、学好汉语拼音,为识汉字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为幼儿提早踏上知识的宝塔创造了条件。
幼儿园教学设计5
活动背景:
这是我们教研的内容,老师们在自己理解、同伴互动的前提下,进行了教研观摩活动。这是在同事第一次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有了这次的想法和设计。
孩子对磁铁有一种奇怪:由于它会吸住东西。在以前的日子里,孩子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磁铁的阅历。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是不难的,但是,孩子们在还没有探究习惯和力量的时候,这样的活动,无疑会让孩子获得很多方法和乐趣,这使我们更关注孩子的活动过程。
活动应当根植于孩子的生活。科学探究活动很简单只关注科学概念而忽视了它对孩子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活动努力将有关磁铁的每一点熟悉,迁移回来孩子的生活,使活动贴近孩子原本的需要。
内容与要求:
1、了解磁铁的名称和可以吸住铁制品的基本特征。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觉和问题。
3、重点和难点:探究磁铁的基本特征。
活动预备:
1、幼儿的操作用具:磁铁、各类铁制品(大头针、曲别针、铁钉、铁丝、铁片)、非铁制品(塑料勺子、积木、雪花片、纽扣、泡沫、硬)每人一份。
2、放有雪花片和曲别针的筐(每桌两筐)。
3、老师演示用具:磁铁、垫板、别有曲别针的娃娃纸片。
过程与指导:
一、摆布操作
老师:请你把筐里的东西分成两堆,分的时候要用到这东西指磁铁),你去试试。
由于上次活动的开头,老师指导语过于的含蓄,出现了许
多与“磁铁“无关的操作现象,使得孩子走了一些弯路,降低了集体
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活动的开头,挺直引入磁铁,使孩子马上对当前的学习对象进行关注,大大削减了教学上的麻烦。
观看幼儿的操作状况。
在活动中,由于我的指导语的示意,大多数的孩子都用磁铁(尽管孩子都叫不出它的学名)把东西分成两堆,有1个孩子按大小分,有2个孩子按材料质地分,有1个孩子按长短分,终因材料的不规章,而无法进行,于是,抬眼看同伴,便拿起磁铁,马上被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现象吸引住,从而信念倍增,很快,也将材料分成了两堆。
二、协调沟通
争论: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
老师(小结):用这(磁铁)可以将筐里的东西分成两堆:能被吸住和不能被吸住的。这东西叫磁铁,它能吸住铁的东西。
三、迁移验证
找一找: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铁做的?你怎么知道的?
上次的讨论活动表明,孩子更简单记住“吸铁石“,而不容易记忆“磁铁”,所以,这里让孩子有反复用法“磁铁”这个学名的机会,如,孩子说:门把手被磁铁吸住,它是铁做的。孩子在查找过程中。,既验证了磁铁的特征,又记住了“磁铁”这个名字。
在活动中,有半数的孩子好像都知道:能吸住铁的东西,就叫“吸铁石“,于是,他们很不简单记住“磁铁”这个学名。在查找“铁做的东西“的过程中,当孩子们欢呼“这是铁做的”,我就问“你怎么知道的?”孩子大多回答“由于它被磁铁吸住了”,如此反复多次,孩子就记住了这个比较生疏的名字。
四、迁移运用
1、嬉戏:找别针。
老师介绍:曲别针掉到雪花片筐里去了,请大家帮老师一起找曲别针,看谁找得快、找得多。
孩子在混有曲别针的雪花片筐里,选择别针。在活动中,有的孩子一开头没有想到用磁铁,而用手拣。当看到同伴用法时,立即仿效,果真便利得很,于是爱好大增。
2、嬉戏:小动物跳舞。
将立体人物别上回形针放在垫板上面,用磁铁在垫板下面移动,让人物跳起舞来(也可以预备更丰富的磁性玩具,如:塑料盒里小鱼游、小纸棍里红旗升等等)。
这些嬉戏可以放在区角学习中。
幼儿园教学设计6
活动分析
《火车舞》是一种简单易跳的舞蹈,主要考验幼儿间相互的协作配合能力。幼儿们能在舞蹈中学会分工合作,同时,培养幼儿活泼爱动的习惯,有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目标
(一)学跳《火车舞》,能较合拍地随乐做小跑步和找“车厢”等动作。
(二)理解舞蹈跳法,能在规定时间内做“邀请”和“感谢”的动作。
(三)体验“火车头”和“车厢”协调合作的重要,以及朋友越来越多的快乐。
活动准备
火车图片,知道火车头和车厢的`形状及关系。
活动过程
(一) 熟悉《火车舞》乐曲旋律。
教师带着全体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小跑步进教室。进教室后合着音乐,一拍一下地拍手。
随乐做其他身体动作,如:拍腿、拍肩等。
(二) 练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火车是怎样开的吗?讨论怎样表示火车行进;你知道小火车有什么特点呢?(长)那么怎么样可以让我们的小火车变长呢?
下面老师来当小火车的火车头,我要邀请小朋友当我的车厢。
教师示范怎样邀请“车厢”;怎样表示感谢等动作。
完整随乐练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三) 学跳集体舞。
全体幼儿坐成一圆圈,1---8小节教师做火车头,用小跑步去找“车厢”。9----10小节火车头对找到的“车厢”做两次邀请动作。11----12小节被邀请的“车厢”向火车头行礼表示感谢。
音乐重新开始,被请的“车厢”挂在火车头后面继续去找新的“车厢”。
幼儿学做火车头,去找“车厢”。
请2—3名幼儿做火车头,去找“车厢”,火车越来越长,直至圈上的人都被请完。
(四)复习歌曲《表情歌》。
“火车站到了,大家快乐地唱起了歌。”齐唱一遍。边唱边离开教室。
活动小结
宝宝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相信宝宝们都学会了有趣的火车舞。
幼儿园教学设计7
一、活动目标
1、能分辨鞋子的左右及类别,学会自己穿鞋子。
2、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
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难点:分清楚鞋子的左右并学会穿鞋
三、活动准备
PPT、图片、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四、活动过程
(一)我会识鞋子师:现在我要请一位小朋友们上台来当老师的模特,有谁愿意的?
我请坐得最好的.一位小朋友×××上台来。其他的小朋友来观察一下,看看×××身上都有一些什么东西?
幼:衣服、裤子、鞋子……师:那你们说说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啊?哦,有×颜色的衣服,×颜色的裤子,还有×颜色的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鞋子都是什么颜色的?点小朋友回答……(出示ppt图片)师:你们看看,这是谁的鞋子啊?(分别出示高跟鞋、皮鞋、凉鞋、雨鞋、拖鞋、运动鞋等)幼:妈妈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宝宝的雨鞋........
请幼儿说出这些鞋子的特点(大小、颜色、什么时候穿等)师:哇,小朋友们认识这么多鞋子!那你们会自己穿鞋吗?
(二)儿歌真快乐
师:老师经常发现有小朋友把鞋子穿反了,还有小朋友鞋跟没有提上来,这样很容易摔跤的!所以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穿鞋子的办法……拿自己的鞋子做示范,指着让幼儿认识鞋子的结构(鞋面、鞋底、鞋头、鞋跟)2、教会儿歌"两个好朋友,紧紧挨着头,中间有个小嘴巴,大家一起笑哈哈。"反复练习儿歌并举反例子,让小朋友判断。
3. 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赛谁穿鞋快,大家一起念儿歌4..师:大家看这双鞋子,它的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鞋子凹型朝向不一样的两只鞋子,叫一双鞋。
(三)找找好朋友师:刚刚鞋子说,它找不到它的好朋友了,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忙。
1.请小朋友回座位2.将印有不同鞋子的图片发放给小朋友,让他们连对找好朋友。
3.并且将一双鞋子涂成一种颜色。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帮鞋子找到他们的好朋友了,并且还学会了自己穿鞋子,那么等会儿午觉起来,老师要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自己穿鞋穿得对不对,能不能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教学设计8
连续几天卫生间的地面、墙上总是湿的,而且班上的其他老师也反映。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询问幼儿,孩子们都说不知道。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在日常的生活中与班上其他老师的沟通中,我们发现了问题,经过初步地询问幼儿,并没有找到问题根源所在,所以老师决定进行详细地调查,并找出原因。)
因此,我特别关注了幼儿进入卫生间的那一个过程。有一天上午,我站在卫生间门口看着幼儿一个一个洗手,冲洗干净之后孩子们都走了出来,结果毫无线索。(刚开始观察并没有让我发现什么,也许老师一直站在卫生间门口,孩子在老师的“监督”下不敢进行自己的活动。)下午,我故意在教室里忙里忙外,大约过了2分钟,我就悄悄地走到卫生间,看见张泽明小朋友两手放在水龙头上,水龙头里的水一下子冒出来,溅到了墙上、地面上,然后她两只手在搓呀搓。我走近张泽明身旁,她还没发觉。于是,我轻轻地叫了一声:“张泽明,你在干什么呀?”她马上回过头,把手伸出来对我说:“我洗手呢,马上就洗好了。”说完便去擦毛巾了。(又一次地观察我稍微改变了一下方法,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从当时的情况可以看出,张泽明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而且当老师发现她时,她反应也特别快。看见她在玩水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气愤,因为,在常规培养中,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说,“节约”的意识老师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孩子,她的这种行为真的有点让我感到了教育的失败。可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也很明白,孩子天生就是好奇的,喜欢探索的,也许她这么做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并且,自己的一时冲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搞清楚孩子真正的目的,就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
事情虽然已经真相大白了,但是,当天我并没有在全体幼儿面前批评她,而是耐心地询问她:“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在卫生间里玩水?你一定有什么新发现对不对?”原本神情紧张的她听我这么一说似乎轻松了不少,她很自豪地对我说:“我发现用手堵住水龙头水花溅出来象喷泉一样,特别好看。”(果然,她的确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时,我很庆幸当时自己没有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盲目的批评她。)听了她的解释,我笑着问她:“那你发现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卫生间的地面上,墙上都溅上了水珠。”她抬起头看看我,又低下头抠着衣角,嘴巴张了张,但是我没有听见什么,于是,我对她说:“没有关系,大声说,老师不批评你。”她这才说:“我也发现水都跑到外面了,可是我真不是故意的。”(孩子毕竟是孩子,虽然她明明知道这样做弊大于利,但是,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当时探索的乐趣让他们根本顾及不了那么多。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想出一个更妥善的解决方法,既满足了孩子,又达到了一定的教育目的。)
(“玩水”几乎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一项活动,因为在玩水中,大大地诱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但是,在成人的影响和老师的教育下,他们似乎明白了“玩水”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因此,即使是那些特别爱“玩水”的孩子,也是在“偷偷”地进行,怕被大人发现而受批评。)事后,我针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分析:也许是一个偶然,让张泽明发现用手堵住水龙头溅出来的水花象喷泉一样很漂亮。她这种探索的精神我们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和赞赏的。但由于年龄小的关系,她在尝试的过程中根本无瑕顾及玩的过程中水花四溅所造成的后果,所以,这时我们老师就必须给予必要的引导。
我实施的教育策略:
1、满足张泽明小朋友的探索求知欲望。根据实际情况,这个实验在幼儿园我们根本无法进行,于是,我布置了亲子作业,请家长带领幼儿在家中进行探索、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带到幼儿园。(有条件的话可以拍照或录象让班上的幼儿观看。)
2.利用讲故事“小水滴”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水源来之不易,并且让幼儿知道水对人类及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幼儿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育策略的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了解,卫生间里再也看不见湿湿的一大片了,班上的孩子节约意识更强了。特别是张泽明小朋友,洗完手后总是自觉地走回教室,再也不留在那里玩水了。有时,她发现有的水龙头没关紧,还会帮忙关紧。
反思: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兴趣、爱好,要求与愿望。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也会有较强的好奇心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老师,我们要尊重他们,珍惜他们的探索欲望,当他们的探索欲望与现实相冲突时,老师千万不能消极地加以制止,应给予他们鼓励和引导。尤其需要谨记的是:此时教师对于孩子的态度以及对孩子行为的反应,都会直接影响孩子发展的方向。不要控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管教师在游戏前对游戏的预设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预测幼儿的动态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多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表现,引导幼儿不断地调整。只有动态地推进游戏,幼儿才会越来越喜欢游戏,游戏才会真正促进幼儿发展。
1.当幼儿不喜欢游戏时,教师要“顺”
顺,即顺应幼儿的合理行为。当我发现幼儿不喜欢游戏时,没有按自己的想法调整游戏或是强迫幼儿继续游戏,而是了解幼儿放弃游戏的`真实原因,顺应他们的想法,并将调整游戏的权利交给他们。当幼儿用自己找到的新材料和新方法以滚球代替丢沙包时,我预设的游戏才真正转化为更适合幼儿的游戏。顺,给了幼儿更大的自由度。
2.当幼儿有想法时,教师要“启”
启,即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幼儿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在寻找适宜的材料时,我通过启发和归纳,使幼儿零散的观点渐渐清晰——材料要轻一点、“跑”慢一点、比沙包大一点;紧接着的开放式提问“那你们觉得用什么东西来扔好呢”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却能启发他们聚焦具体的材料:随后“谁能打中我”的探索活动,既让幼儿认识了材料,同时又强化了他们对游戏规则的认识。
3.当游戏偏离正轨时,教师要“导”
导,即将违背游戏价值的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当幼儿争着要被球碰到时,游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背离了原有的价值。等到幼儿自己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时,我通过“怎样才算玩得好”等问题引发了幼儿的思考与争议,促使幼儿重新讨论寻找更适宜的规则,解决了问题,有效地把游戏导回了有意义的轨道上。
4.当幼儿有新异行为时,教师要“推”
推,即发现幼儿新异行为中的价值,推动游戏发展。游戏中幼儿突然出现的新异行为,往往是符合他们发展水平的新需要,是新的兴趣倾向。游戏活动中,我接纳了林杰“空中飞球”的无意识举动,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无意行为中的意义,及时提供支持,激发了其他幼儿有意识的创造行为,成功地推进了游戏的新发展,最终把游戏推到了理想的境界。
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我庆幸,在快乐的“丢沙包”游戏中,幼儿和游戏得到了共同发展。随着幼儿对游戏的熟悉,最初的新奇感就会消失,他们会转入多样性的探索阶段,这时幼儿很可能表现出一些看起来违反规则的做法,但其中往往蕴涵着复杂游戏行为的萌芽,是教师推进游戏的最好时机。我没有贸然反对林杰,用一分钟的观察与等待换未了推动游戏进入新高潮的契机。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去教孩子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则是失职。如果在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因为口渴,叫一个孩子帮忙把桌子上的茶杯拿过来,喝完后又叫他放回去,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向孩子说声“谢谢”;如果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因为不小心碰掉了桌子上的一盒跳棋,玻璃弹珠蹦了一地,孩子自发地停下手中的“工作”,争先恐后地去捡拾弹珠,而教师却木然地站在一边或忙着张罗其他的事情??那么,我们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所谓“言传身教”,既然要求孩子的付出,自然成人也应该有同等的付出。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不正指向教师肩负的责任吗?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
幼儿园教学设计9
摘要 有效教学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一节活动能否被孩子接受,是否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效果如何,主要在于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有其明显的特点,因此需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组织活动,提升幼儿学习的能力和效果。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学习能力 活动设计
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是幼儿学会了多少,而不是老师讲了多少。在很多人看来,幼儿园孩子不需要学什么具体的知识,只要吃吃玩玩就可以了。但在我看来,首先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要把握这一时机,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其次,现在的形势发展(包括家长对幼儿的学习要求和对教师的满意度、现代社会的需求等)也越让我们觉得要从小班就开始实现有效教学。
案例一:在开展“一串红”这个活动中,我事先让家长带幼儿观察认识“一串红”。活动当天,我又带了几盆“一串红”放在班级里,幼儿的活动兴趣明显提高了很多。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你们还记不记得‘一串红’是什么样的?”许多幼儿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连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小博都迫不及待地想表达,活动成效明显。 案例二:在小班体育活动“小乌龟运粮”中,我的第一次组织不是很成功,主要是由于准备材料的限制,如垫子太少,影响了幼儿爬行活动的开展。沙包不够重,导致幼儿在运粮过程中沙包掉了。
经过第一次活动,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不使用垫子,直接在地面上爬行。将沙包改良,加重分量,修改一些环节。第二次组织活动时,幼儿都能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负物爬行的本领,他们学得开心,教师教得投入,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案例三:一次吃点心的时候,我听见一组小朋友一直在讨论水果。航航说:“我吃过苹果的,我家也有的。”新新说:“我也吃过的,我们家是红颜色的。”明明说:”我见过的苹果是黄颜色的。”航航说:“那我还吃过绿颜色的苹果呢,你有没有吃过啊?”新新说:“没有黄颜色、绿颜色的苹果,只有红苹果。”他们讨论的很激烈。第二天,我正好开展有关水果的活动,特意问那几个小朋友:“你见过的苹果是什么样的?”接着,我将3种颜色的苹果出示给幼儿看,他们明白了原来真的有黄色和绿色的苹果。在小朋友们参一与.i生都很积极时,我看见友友坐着一声不响,嘴巴翘起来了。我去问他:“你怎么啦?怎么不开心啊。”他没有说话。旁边一个小朋友说:“他也想发言,老师没有叫他的名字。”我恍然大悟,于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友友举手我就会叫他回答。
上述三则案例说明,要实现有效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小班的孩子来说,让他们从开始不愿来幼儿园到喜欢上幼儿园,教师必有一定的方法实现这一转折。同样,无论对于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要看教师如何把握对策。
一、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会被新奇的事物吸引。
通过案例一发现,我班幼儿对于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容易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来观察和了解,对于自己已了解的事物会积极踊跃地来表达和表现自己,体现了较高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因此,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做好各项活动前的准备。
1.教案的准备。教案是否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因此在活动前应认真解读教案,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进行适当调整。由于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动静结合,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在完善教案后,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充分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2.物质和经验的准备。材料是否充足也直接影响着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关系着活动效益。一件新颖的教具能够直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能够满足小班幼儿的操作欲望,并能实现在“玩中学”。知识经验的准备为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激发了幼儿表现自我的欲望。
二、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做好活动过程中的掌控
小班幼儿的想法天马行空,富有想象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明锐的观察力,做好活动过程中的掌控。正如案例三,幼儿的谈话内容也能作为活动的契机,这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把握机会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内容。在活动中,教师既要关注全体,又要照顾个体,对幼儿的回答及时回应并根据情况进行拓展,满足幼儿的学习欲望。
1.学会抓住契机提问。我们常常会听到幼儿一些有趣的谈话内容,
有时会一笑而过。但有心的教师会抓住时机把它作为教学的一部分。相对而言,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得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了,注意力集中了,会成为一次理想而有效的教学活动。
2.将个体融入集体,适当鼓励和表扬。在活动中我常常发现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小朋友,有的幼儿由于胆怯等原因不愿表现自己而容易被我们忽视。因此,教师实现有效教学既要关注集体又要注意个体,鼓励胆小、害羞的幼儿突破心理限制,主动展现自我。
3.将趣味融入教学中,学会动静结合。玩是小班幼儿最开心的事。实现小班幼儿的有效教学就要学会将趣味融入其中。有趣味的活动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才能使幼儿真正投入到活动中。动静结合的安排既能抓住幼儿的特点,又能使活动有声有色。
三、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做好活动后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通过案例二,我认识到,没有深刻地反思就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只有经过了深刻的反思才能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在下次活动中引起注意。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的价值,更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需要我们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摸索。
幼儿园教学设计10
活动目标
1.了解头发的基本特性,知道头发的作用和种类。
2.初步知道一些爱护头发的方法。
3.通过设计发型,进展动手力量及想象力。
活动预备
1.练习卡:贴头发
2.ppt课件:妈妈的照片
3.幼儿操作用剪刀、辫线、可乐瓶娃娃、橡皮泥、乒乓球、笔。
活动过程
一、练习卡图片导入课题
老师:小伴侣,你们看这个宝宝甜甜的笑脸多可爱呀。
咦!宝宝是头上少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觉:宝宝的头上没有头发。
二、头发有什么作用
1.你们知道头发有什么用呢?
(鼓舞幼儿发散想象)
(1)美容作用
爱护作用:成千上万根头发包裹着头颅,能使头部免受外界机械性和细菌的损害,
对健身起着重要作用。
(3)感觉作用:头发的感觉比较灵敏,由它发出的信息传送到大脑,实行多种防护措施。
(4)调整作用:头发能发挥调整体温的作用。
2.头发在我们人身体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应当如何爱护好它呢?
(梳头、剪发、洗发、戴帽子、抹头油等)
三、头发的颜色
1.出示图片:男孩,女孩
提问:他们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出示图片:白发老人
提问:他们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小结:人老了,头发会渐渐变白的。
3.我们的头发是什么颜色?还有其他颜色的头发吗?
小结:中国人的头发是黑色的.,但许多人喜爱染发,让头发变得五彩缤纷。
外国人的头发有黄色、咖啡色、红色、金色等。
四、设计发型
1.ppt课件:妈妈的照片
(1)图片上有些什么发型?
(2)你喜爱自己的发型吗?为什么?
(3)头发还可梳成什么样子?
2.发型设计师
你想设计一款什么样的发型?给谁设计的?
3.介绍活动材料。
(1)用剪刀为魔发娃娃剪动身型。
(2)用辫线为可乐瓶娃娃设计不同的发型。
(3)以乒乓球代表头部,用橡皮泥在球上捏动身型。
(4)在纸上画动身型。
五、评比优秀发型师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讲自己的创意设计?
为谁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
幼儿园教学设计11
活动目标:
1.愿意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初步了解交朋友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小乌龟上幼儿园》故事图片4张、完整故事音频、分段故事音频、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图片。
——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遇到了谁?
——小青蛙在乌龟壳上面做了什么?小鸭子呢?
阅读故事图片第二遍,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小乌龟的表情,理解小乌龟在幼儿园找到朋友前后的心情变化。
1.观察画面,描述小乌龟刚上幼儿园的"心情。
——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心情是怎样的?他开心还是难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乌龟缩在壳里,眼泪都流出来了。
2.观察故事最后一幅画面,讨论小乌龟心情的变化。
——小青蛙、小鸭子、小鸡发现了小乌龟后,他们干什么了?
——他们组成了一个乐队。小乌龟敲鼓、小青蛙跳舞、小鸭子唱歌……
——这时小乌龟的心情又怎么样了?他高兴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乌龟的头伸出来了,它的眼晴和嘴巴都笑了起来。
请幼儿欣赏完整故事视频。
引导幼儿像小乌龟一样交朋友。
——你们现在也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里开心吗?你像哪个小动物呢?
——如果班上有的小朋友像小乌龟一样害怕,我们应该怎么帮帮他呢?
(如:和他一起玩、拿玩具给他、大家一起抱抱他等,鼓励他像小乌龟一样勇敢地交朋友)。
温馨提示
最后一个环节涉及到交朋友的方法,对幼儿来说可能有些难,教师可以多进行引导或者放到日常活动时间开展。
附故事
小乌龟上幼儿园
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它都不认识,它害怕地把头、四肢和尾巴通通缩进乌龟壳里。
小青蛙、小鸭子、小鸡走过来,都不知道这个趴在地上的东西是什么,就在上面跳来跳去,当鼓敲呀,还在上面画画呢!
小乌龟忍不住大哭大叫起来。大家吓了一跳,原来是只小乌龟呀!小青蛙、小鸭子和小鸡高兴地邀请小乌龟和它们一起玩,大家又唱又跳,好快乐哦!
幼儿园教学设计12
科学意图:
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和观测,了解观测风向的仪器风向标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风向标观测风向的方法。
材料预备:
吸管、卡纸、顶端为珠子的大头针、+塑料珠子、带橡皮擦的铅笔。
制作方法:
(1)将吸管两头分别剪开一条缝隙。
(2)用卡纸分别剪一个小三角形和一个大三角梯形做风向标的箭头(小三角)和箭尾(大三角梯形),并把它们插在吸管两头。
(3)将大头针插入吸管中间,并穿过一颗珠子,插在铅笔的橡皮擦上。
(4)把铅笔固定在一个位置,标明东、西、南、北,风向标即制作完成。
试验操作:
把风向标放在户外高处,依据箭头指的方一直推断风向。
指导建议:
●引导幼儿留意观看风向与风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的关系,了解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提示幼儿,吸管和上下塑料珠之间不要挨得太紧,以吸管能自由转动为宜。
拓展与替代:
◆可用小旗、布条、纸条等来制作简易风向标。
◆有风的时候引导幼儿观看物体(如树枝)的摇摆,以此来推断风向。
科学小学问:
风是有方向的,风吹来的方向即为风向。风向标是一个不对称外形的物体,重心点固定于垂直轴上。当风吹过,对空气流淌产生较大阻力的一端(箭尾)便会顺风转动,使风向标的箭头永久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特别简洁: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
科学反思:
喜爱受人欣赏、想象和动手制作,是幼儿共有的特点,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学问更重要,由于学问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学问进化的源泉。孩子想象力的培育是特别重要的。在制作及用法工具过程中,培育动手力量,体验胜利的乐趣。赏识每个幼儿,赏识是促使幼儿放飞抱负的催化剂。
幼儿园教学设计13
授课老师:
童呈祥
授课班级:
星星一班
授课时间:
20xx.6.9日星期一(第一节)
授课内容:
综合课《夏天的乘凉工具》
活动目标:
1.感受扇子的美和现代电风扇、空调的方便。
2.学习安全用电
活动准备:
板画、扇子、空调、电风扇图片、实物扇子
活动过程:
1.夏天常见的纳凉工具
提问:夏天很热的时候,我们怎么让自己凉快些呢?
(吃冷饮、扇子、吹风扇、开空调、树荫下纳凉)
2.出示板画,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画的`是什么呢?对,它是扇子。长什么样子?
3.播放图片,引导幼儿表达
老师小结:扇子我们在很久以前就在用它,它可以扇风纳
凉、遮阳。如今纳凉的工具又有了电风扇、空调
4.讲解电风扇、空调的工作原理
师:1.通电才能使用
2.扇叶的旋转
3.冷热空气的转换
4.电能与动能的转化挂式、立式风扇、空调
5.幼儿讨论,发表意见
提问:喜欢哪种纳凉工具,为什么?
幼儿园教学设计14
目标:
学习身体平衡地小跑步
材料:
金鱼胸卡若干
过程:
1.幼儿把金鱼胸卡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2.教师示范小金鱼摇尾巴游来游去的动作: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自由摇摆,往前跑。
3.听教师念儿歌《找到三个好朋友》,幼儿根据儿歌内容模仿小金鱼游泳的动作。
4.活动中,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小跑步。
建议:
活动前,先让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名称二:小鱼吐泡泡
目标:
手眼协调、感知湿性颜料
材料:
印章、湿性颜料、抹布
过程:
1.出示范例图,请幼儿数一数小鱼吐出了几个泡泡。
2.教师演示印章的使用方法:
——“蘸上颜料后,用力盖在小鱼的旁边。”
“小鱼吐的泡泡越多越好。”
3.幼儿给小鱼盖印章,教师观察幼儿盖印章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
4.陈列幼儿作品,数数泡泡的个数,比比多少。
建议:
1.湿性颜料的水分要少些。
2.印章可以用胡萝卜削去一个截面替代。
名称三:捉小鱼
目标:
练习敏捷地躲闪
材料:
与人数相等的`鱼胸卡、捕鱼的网兜(塑圈、大块花布替代)、歌曲录音磁带
过程:
1.家长帮助幼儿将鱼胸卡贴在孩子胸前。
2.播放录音歌曲,家长扮演捕鱼人,幼儿扮演小鱼开展游戏。
3.家长要听完最后一句歌词才可以捕捉小鱼(用网或圈套住孩子,或者父母分别拉住花布两头向上抛起做成网罩罩住孩子)。
建议:
1.为提高幼儿游戏兴趣,家长先可以故意不捕“小鱼”。
2.在自然角中饲养小金鱼,幼儿在观赏中逐渐产生对小金鱼的喜爱,模仿小金鱼游来游去的动作。
3.利用墙面布置——哪些动物水里游,让幼儿认认说说在水里游的动物的名称。
附:儿歌
找到一个好朋友(丰丰)
小金鱼水里游,
东游游西游游。
游来游去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小鱼吐泡泡(婷婷)
小小鱼,吐泡泡,
吐出一个小泡泡,
吐出一个大泡泡,
大大小小真有趣。
幼儿园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把火车连接起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数字火车(3套),绿色西瓜火车、黄色香蕉火车、红色火车、泡沫火车各一套(各有十几节);牛奶盒做的山洞,轨道,滑坡;各种材料的绳子(色彩、质地、粗细都不同)。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孩子参与活动。
2、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火车。
2、教师以观察为主,适时指导。
过程中托儿可能出现的行为:
孩子按照一种材料连接火车。
两种材料的火车连接(现成和自制的火车)。
没有规律的`连接。
火车颜色和绳子颜色的配对。
两种颜色有规律的连接。
拉着火车钻山洞,过轨道。
孩子模仿生活,用语言表达火车开到哪里。
孩子比一比火车的长短。
教师适时介入,引导提升经验,但不强求。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