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说课稿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数学第十册 p50
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整数的四则计算,了解了自然数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约数和倍数的学习,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质数、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作好铺垫,也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掌握整除的意义,理解约数和倍数的含义,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4、重点:理解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整除的意义。
关键: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整除的特征。相互依存的理解。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整除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 、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学习过程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脑,以及采用判断、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的学习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目的地观察、思考、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与学习目标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约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学习要求大家做到:①掌握整除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②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或倍数。
[开门见山将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发挥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复习铺垫:复习自然数、整数。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自然数,你能举例子吗?它的单位是什么?
[数的整除的生长点是在整数的基础上,所以学生必须理清数的概念。 ]
(三)学习新知
A、初步感知整除
1、口算(小黑板出示) 15÷5= 1.5÷5= 24÷4= 3.6÷0.9=
16÷3= 80÷20= 6÷5= 23÷7=
[将课本中的题组适作改变,为紧接着的概括整除概念提供更丰富的感性
材料。]
2、学习整除的意义
①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汇报各组的分组依据,引导得出:按商的情况:除尽、除不尽可以分成两组。
15÷5=3 1.5÷5=0.3 16÷3=5……1 80÷20=4
24÷4=6 3.6÷0.9=4 23÷7=3……2 6÷5=1.2
②学生继续自由讨论,对第一组除尽进行分组,汇报分组依据,引导得出: a.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 b.被除数、除数、商不都是整数。
[学生自由发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观察第一组,说说第一组的特点,得出: a.没有余数;b.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例如:15÷5=3 我们就说“15能被5整除”。 那么:24÷4=6 80÷20=4可以怎么说呢?学生试说。
[ 让学生模仿举例,并练习叙述这种关系,为抽象概括整除的意义做好铺垫。]
B、深入学习整除的意义。
如果用字母a表示这样的
被除数,字母b表示这样的除数,那么想一想,整数a 除以整数b,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以说“a 能被b整除”。
看书P28的内容,再齐读整除的意义。
[借助字母a、b启发学生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意义,使学生的概念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对照教材,使概念更具科学性。]
C、练习(幻灯出示)
下面哪些除法算式可以说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为什么?
32÷8=4 10÷30=0.3 35÷0.7=50 51÷17=3
20÷9=2……2 4.8÷1.2=4 4.2÷6=0.7 60÷5=12
学生回答后,提问: 哪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除尽?整除与除尽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通过练习,使概念在思维中具体化,也自然地完成了整除和除尽的关系。]
②下面的每一组的第一个数能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为什么?
28和7 100和20 13和10 15和1
[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进行分析、判断练习,使学生对整除的概念逐步达到“掌握”的层次。上面教学过程的展现,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概念,训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思维能力。]
3、学习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前面我们讲了什么叫整除,那么什么叫约数和倍数呢?
①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学生试说黑板上的整除式子。
②辨析:能不能说15是倍数,5是约数,为什么?得出: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讲。
③指出: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所说的约数和倍数一般指除0外的自然数。
④看书P29 质疑
[学生掌握了整除的概念,对于约数和倍数的理解是水到渠成,所以在这里也不多费周折。而是直接出示了约数和倍数,讨论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不着痕迹地完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30 第3、4题。
2、下面的说法,对吗?
3、说说下面的数中( )是( )的约数,( )是( )的倍数。
1 3 4 8 12 15 16
[加深练习的难度,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后面的公约数、公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4、游戏,学号符合要求的的起立。
[临近下课,学生易于疲劳,注意力也易涣散,安排此游戏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P16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分数与除法中的第一课时。我将就“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四方面进行说明。
(一)、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认识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教学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第一小节的授课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样,本小节教学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地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而产生的新的应用题。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体会量与率的区别十分重要。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二)、关于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认识,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而本节的难点是具体体会每一个商的由来,它具体表示的意义,也就是通过分数与除法之间各部分关系的教学,实际上要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上进行一次升华。本节课我采取利用具体实物,图形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采取在大量的数活动和数学信息中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进行中,要充分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设计生动有趣,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在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实实在在的学好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法的解题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深入。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激情引入,自主建构。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已有的知识上学习新知识,让学生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铺路搭桥。
(1)(课件展示)
1)6块月饼分给3人,每人分多少块?
2)1块月饼分给2人,每人分多少块?
3)1块月饼分给3人,每人分多少块?
(2)问一问他们怎样计算每人分得的块数?
(3)当他们发现不能得到整数的商时,引导他们讨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结果。
从而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4)介绍分数表示除法的商的由来。
二、在目标的递进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将数学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遵循学生认知的特点,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创造有现实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
(1)出示例1:例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1)生讨论
1在讨论过程中,启发学生用一个数表示
2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生汇报讨论结果
生1:从图上我可以知道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
生2: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算1÷3得多少?
师:1÷3得多少呢?
(2)出示例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人平均分得多少块?
——首先请他们估算一下每个人应分得多少块?
参考答案:
A、半块B、半块多c、一块
——其次,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最后展示分法
(3)列出完整的算式,并用分数来表示具体的结果。
(4)在教授完例1和例2后,不忙于理论的总结,因为在这里学生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那么教学设计为请他们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和结果,猜测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情况,安排模仿练习,感性体验数学活动。
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多少米?
体会当得不到整数结果的时候,用分数来表示他们的商,发现分数的分子是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母是除法里得出术,在总结完各部分关系与分母公式后,请他们推理一下,除法理由具体要求吗?(除数不能为零)那分数有没有要求呢?说一说理由,教师板书b≠0,引导进行验证从分母所表示的意义说明没有意义。
三、掌握知识技能,实现数学思想的深入。
结合本书的重点,难点,这一部分教学的目的要是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应用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在有层次的练习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建构知识的框架,实现数学思想的逐步深入。
练习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①强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5=5÷12=7÷8=
让学生叙述一下你观察到了什么?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然学生想一想,你都可以知道什么?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观念训练知识的迁移能力。怎样解答?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②用分数表示商的意义的总体认识。
单位换算:9cm=()dm3cm=()m7dm=()m
11秒=()分5分=()时8时=()天
四、画龙点睛,留下个性发展的空间。
课程的最后以学习目标进行提纲式小结,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再次重申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好习惯教师引导思考练习一中每段的长度都不一样,要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认识上、意义上、联系上进行一次升华。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识,为今后的继续学习留下个性发展的空间,释放无穷的潜能。
五、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为新授例题。
第二部分为总结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识。
第三部分为分层次的发展思维。
这样设计的目的再现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更重要的是渗透给学生,从实践中上升为理论,又用于指导新的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实性,从而树立从小爱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 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三、 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理清算理——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个月,学校食堂对学生最爱吃的早餐进行了调查,请看这幅统计图:
火腿稀粥:1/4 豆奶花卷:3/20 奶茶蛋糕:3/10 肉丝炒粉:3/10
师: 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设计意图: 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在学生列出的5个算式中,其中3/10+3/10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另外4个是导分母的加减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的五个小环节。
1、独立探险究每人独立尝试计算1/4+3/10,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小组合作,集体反馈
4人小组交流方法,再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3、算法优化在多种算法中,讨论出最合理的方法:先通分,再计算。
有的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算法:(1)化成小数计算(2)通分计算(3)画图解决。当学生出现这几种方法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体会并感悟出: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到: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4、验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减法
你能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验算一下吗?(学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减法)
通过验算这个小环节,自然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5、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教师将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算法多样化、优化的过程,使他们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同时既培养了良好的验算习惯,又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算一算:课本“做一做”练习题。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2、 思考练习;
1/2+1/3 1/9+1/10 1/4+1/7 1/5+1/8
1/2-1/3 1/9-/10 1/4-/7 1/5-/8
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写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规律,锻炼思维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请学生谈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在学习方式上力求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理念,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在教学评价上:我不仅关注计算法则的得出,更关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分析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发挥“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力求突出以下三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
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 活动探究,认识公因数
分为五个步骤:
1、动手操作:在教学公因数的概念时,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的过程,认识公因数。首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满一个长18厘米、宽12浪漫的的长方形操作活动。通过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看看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来说明为什么?
2、想象延伸: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学生思考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从而引出公倍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公因数的概念的过程。
3、归纳总结: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这样的正方形就能铺满大长方形。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
4、根据 学生的总结我及时板书课题,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
5、反例教学:让学生说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学总结出:公因数要同时是两个数的因数。
为了及时巩固,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因数,填写在书上。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公因数,使知识不在枯燥无。让学生到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探索,求最大公因数:
学生在已经掌握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学以致用。教学例4时,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通过具体的运用,巩固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说说怎样找12和18的公因数,学生可能说三种方法,一是先找12的因数,从12的因数中找18的因数;二是先找18的因数,再从中找出12 的因数,三是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相同的因数。通过比较三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比较简捷。在此基础上,揭示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介绍用集合圈的形式来表示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明确集合图中省略号的作用。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弄清怎样用集合图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感受数学方法的严谨性。)
三、 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首先设计关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判断题,进一步让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做到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然后分别完成2、3题。小组交流。
(练习的设计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拓展应用,逐层加深,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由课内到课外延伸,增加运用实践机会。)
四、全课小结、过程回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说你掌握的方法。
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与生活迎新年
二、说教材
(一)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结构特点
本节课属于综合应用的内容,通过课堂的学习将本册前几个单元分数的再认识,可能性等知识加以整合,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问题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本节课教材中安排的3个活动:节日里的活动,长跑接力和有奖游戏,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趣味性与挑战性,能较好的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二)、教学目标
1、利用所学分数再认识,可能性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寻找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倾听表达等能力,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所学分数再认识,可能性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基本概念,让学生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知识与发展。
四、说学法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已经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再认识,倍数与因数,以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等知识,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因为有很多的学生对于以上所学知识能理解,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待在活动中巩固和提高
(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法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
2、合作交流法.
课上设计同桌互说、集体汇报等交流活动,完善学生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即将迎来新年,新年里你们一定会计划做许多事情,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生:我要练习跳舞。
生:我要去商店买东西。
生:我要学画画。
生:我要回奶奶家。
生:我要回姥姥家。
生:我要和老师、同学开联欢会
……
师:可见同学们在迎新年的这个节日里想做的事情太多了,那么同学们想不想淘气、笑笑班节日里的活动呢?
生齐:想
师:那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淘气、笑笑班迎新年的活动(板书课题:迎新年)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活动
活动之一:迎新年
师:请看淘气和笑笑班所有同学节日里的活动。
(PPT出示教材第91页的表格)
生:仔细观察PPT中的表格
师:从表格中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生:……
师:根据大家获取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自由提问题.大家合作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把表格填完整.
生:表格中应分别填3/10 、1/5 3/20 1/4 1/10
[根据表格,学生能够自主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因而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活动之二:长跑接力
师:刚才对我们对淘气、笑笑班新年里的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可我们学校新年也有活动安排,那就是准备举办一次长跑接力活动。共有5个接力点,你想一想,5个接力点的位置应该在哪里?(生都陷入了沉思,稍候有一小男孩举起了手)
生1:老师,这5个接力点包括起点和终点吗?
生2:我认为包括,图中加上起点和终点共5个点,不正好吗?
生3:我认为5个接力点不包括起点和终点。你看吧,如果包括,那中间一共才3个点。
生4:就是,刚才题中说的是5个接力点,绝对不包含起点和终点。(迫不及待)
(这时,下面很多同学发出了“就是”的声音,都同意生3与生4的看法)
师:五个接力点都在长跑路线上,请根据下表确定位置.(PPT出示书中插图)
距起点的距离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第1接力点
1/4
第2接力点
1/3
第3接力点
1/2
第4接力点
2/3
第5接力点
3/4
(学生们有的拿铅笔先试着轻轻地分着,画着,像是在估计着调整着,有的是拿着尺子在量线路的长度,还有的标过又用橡皮擦擦重新又开始算……)
师:现在谁能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
生1:我是根据分数进行估计的。
生2:我是用眼睛大致估计的。
……
师:课件上做的有可以拖动的点,点着它并拖动就可以放在线路的任意位置。
师:大家觉得这五个接力点确定得公平吗?
生:讨论一翻后认为不公平.
师:怎样设计才公平呢?
生讨论后汇报:如果线路的总长为整体1,那每个接力点的位置该是
生1:1/6、2/6、3/6、4/6、5/6
生2补充:1/6、1/3、1/2、2/3、5/6。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5个公平接力点的位置.
[充分发挥学生集中的智慧,利用多次讨论来解决接力点的设计位置,探讨接力点设计的是否合理等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推理能力]
活动之三:有奖游戏。
师:新年里的活动可真丰富,许多有奖游戏等着大家来选择呢?
(媒体出示课本第92页活动(2)的内容)
师:你觉得哪个游戏得奖的可能性大?你愿意参加哪个游戏?
生1:我选第3个游戏,因为得奖的可能性大。
师:那它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2/4。
生2:也可以是1/2。
师:其它2个游戏的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5:第一个红球的可能性是1/10,绿球的可能性是1/5。
生6:我认为第二个游戏得奖的可能性较难得出。
师:为什么?
生6:因为每场电影的人数是不同的,所以难以确定得奖率。
师:那你们最愿意参加哪个游戏?
(很多同学都选择游戏3)
(三)知识的运用
师:昨天让大家调查生活中的有奖游戏,让我们把调查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哪一种游戏最有吸引力。
生:汇报交流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在迎新年的一个个游戏活动中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大家学以致用,真了不起!课下请你也来设计一个有吸引力的游戏?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本册书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第一小节的内容。前面学过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几何图形的认识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且是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呈现的。所以,要使学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必须以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基础,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平移的思想,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难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6、教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直尺等。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本节课中,我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多次讨论,使他们自主、快乐地解决问题。另外,我还力图体现学生学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问题导入,设疑激趣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在新课开始,除了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图形的面积外,我还出示了一个不规则图形,以怎么知道它的面积来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方法。
2、数方格法,初步感知
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比较大小”这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尝试。学生认真观察后,完成表格,最后讨论总结出: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并得出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同。这一组简单操作,实际上是组织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同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进行合作探究,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汇报交流时,他们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愤异常活跃,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自然形成,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抓住重点,深入推导
学生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数方格,他们已经知道:两个图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和高也相等。但这三个结论之间并没有在学生思维中产生联系,而这个联系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于是我启发学生:“如果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经常用数方格这种方法方便吗?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更简单的方法。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不受任何束缚,开动脑筋,最后共同得出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的精神。
4、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学生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选取代表进行汇报交流,找准切入点,突破难点。利用从学生汇报中得来的信息,引导学生说出“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通过平移的方法,拼成一个长方形”的转化过程,和“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个关系。这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学生自己研究讨论的结果,是课堂中生成的收获。这一环节的安排,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更为下一步推导面积公式积累了感性经验。
5、电脑演示,总结新知
感性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结果,再加上电脑课件的演示,学生通过讨论很容易达成共识,借此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进行板书。整个新知识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发现、比较、归纳,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突破了难点,解决了关键,培养发展了学生能力。另外,在总结公式后,我还安排了一个“你知道吗?”,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和计算方法,丰富学生对我国数学史的认识。
6、分层运用,理解新知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习题:
基础练习:出示例1,先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然后教师进行规范的板书。
提升练习:借助3道选择题,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发散练习:比较平行线间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设计一个为24平方米的平行四边形的广告牌,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使学生明白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以及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等。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全课小结,整理知识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并借此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达到点题的效果。
这节课的设计,给学生充足的眼看、手做、耳听、嘴说、脑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在实践中理解新知,并尽可能地多角度来验证结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学生掌握了学法,也为学习提供了一把释疑解难的钥匙。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体积与容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计算,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本课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将来学习体积、容积的单位和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理解“形状变了,体积不变”的原理。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并感知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依据教材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教学中要用到的课件、量杯、红薯、土豆等是我这节课要准备的教具。
而魔方、粉笔盒、橡皮泥等是学生要准备的学具。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根据这一理念,教学中我采用实验操作法、主体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把课堂完完全全地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我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本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用乌鸦喝水的故事来引入新课,在学生看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的影片之后,我提出两个问题: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瓶子里的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知原来是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紧接着,我又提问:教室里还有像小石子这样占有空间的物体吗?哪些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哪些物体所占的空间小?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这节课的课题:体积与容积。
这样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故事引入,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也体现出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出示差不多大小的土豆和红薯,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所占的空间大。单凭眼睛很难作出判断,怎么办?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要他们先独立思考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交流,最后汇报意见。
接着我让两个学生上台进行实验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台下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提建议):在两个大小相同的量杯中放入同样多的水,第一次让学生观察水面在哪里,了解两杯水是一样多的。然后,慢慢将两个物体放入杯中,让学生进行第二次观察,同时思考两个问题:“两个杯子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两个杯子现在的水面不一样高,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物体放入水中占了一定的空间,所以水面上升了;而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在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的 基础上,揭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接着,我及时提问:土豆和红薯,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谁还能说说生活中什么物体体积大、什么物体体积小。并出示背投电视与液晶电视,台式电脑与手提电脑,大哥大手机与超薄手机,它们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为什么现在的电视、电脑、手机设计越来越薄呢?
(这样设计,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合作等过程,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不同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不同,理解了体积的实际意义,同时感受到生活在不断地变化。)
接下来我又引出“碗和水杯,哪个容器装水多?”的问题,你们能设计一个方案并在小组里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吗?
实验方法是多样的,如把碗装满水,倒入杯中,看满还是不满,或者把碗和杯子装满水,分别倒入两个量杯中,看哪个量杯水位高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有大有小,这时我揭示容积的概念: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为了加深对容积的认识,我再做一个演示:倒半杯水,这时候所装的水量是不是杯子的容积?为什么?那要装多少水才是杯子的容积?
(这样设计,使学生人人参与实验,充分理解比较抽象的容积的概念,并且明白:容器所容纳的最大容量才是容器的容积。)
为了区别体积和容积。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魔方和粉笔盒。让他们比一比、说一说:它俩谁的体积大?谁的容积大?粉笔盒的体积和容积有什么不同?
(这个片段的设计,使学生会区别体积与容积的不同,并懂得了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有容积,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为了体现数学来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形式多样的练习:
一、基本练习。
这一层次有口答、选择和判断题。
这类题目的目的是趁热打铁,巩固刚刚学习的基础知识,加深对体积和容积概念的认识,练习的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二层次的练习,是动手摆长方体、小组合作叠硬币、用橡皮泥捏不同的形体,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
动手摆长方体,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摆的小正方体多,所摆的长方体体积就大,为以后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作了良好的铺垫;叠硬币、捏橡皮泥的练习,是让学生明白“形状变了,体积不变”的原理。
第三层次:提高练习
我设计了一个趣味比较:
胖子和瘦子谁的体积大?
这道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开放性思维。
四、评价体验,交流心得。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评价他人,促进学生养成正确评价的观念。
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意图是:尽量用简单明了的文字来表达重点内容。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8
说教材:
统计与可能性是小学数学第五册90~91页的内容,本课教学的内容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认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这是学生在已进行过简单的统计和初步认识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安排的为后面研究可能性的大小及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奠定基础。
教材先组织学生玩摸球的游戏,袋中装有3个绿球,每次摸1个球,摸出后把球放回原处,一共摸40次,让学生在摸球活动中体念摸到红球,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从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认识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同时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再次体会到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想想做做中还通过抛小正方体装铅笔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深刻理解不确定事件。
说教学目标:
1、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均等的。
3、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之有效的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认识一些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
理解任意摸一次球摸到红球绿球的机会是相等。
说教法学法:
充分利用教师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索的的过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老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教学形式多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迸发智慧的光芒。
说教学流程:
1、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对有关可能性知识的记忆,为学习新课做好心理及知识两方面的准备。
2、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的引导非常自然,产生于学生记住摸球结果的需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取于学生的生活智慧,利于学生的生活应用。
3、就小学生而言,认识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需要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初步体会,而实验活动是学生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均等的重要步骤。为此,老师精心组织活动,明确活动的要求,再自主分工,让学生通过操作亲身经历并具体感受到摸到红绿球的次数差不多,并进而启发学生想象,继续摸下去的结果。
4、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归纳反思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探究活动的神秘感,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实验是验证猜想、获得结论的重要策略之一。
5、抛小正方体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继续保持探究的热情,通过活动进一步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6、课后学生自主总结,既能把所学知识结合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回顾与反思,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综观整个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游戏贴近生活实际,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5页106页的《中位数》。
大家都知道中位数是属于统计学的范畴,以前是放在中学教材中进行教学的。而今统计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统计观念已成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数据的分析以及做出科学推断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平均数,知道用它来描述数据组数据的统计情况,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但是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平均数就不适合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中位数便应运而生。它是对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从单一的平均数的评价到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更能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说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会求中位数。
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体会中位数的优点及使用范围,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3、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所要分析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法:
1、教法: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我设计学生口算成绩为倒数第二名的学生向妈妈索取奖励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揭示课题。
(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及合作去感受中位数的的优点。通过探究,得出数据是奇数个和偶数个的中位数的不同计算方法。
(3)活动体验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中位数。
2、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学法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强调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进行。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二)实例探究,理解感悟
(三)课堂活动,练习反馈
(四)课堂总结
对于教学设计不做更多的详细介绍,想说明一点的是:练习题的设计我选择了上周刚刚进行的立定跳远测试,由这个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了统计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在现实素材中、在自主探究中、在讨论交流中感悟中位数的意义、探索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体会中位数的应用价值,希望通过努力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