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推荐度: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推荐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关于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简析:

1、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几》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P95—96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编排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指导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从而认识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之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是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的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分数的含义是分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小数的基础,所以认识分数是本单元的重点。由于学生在生活中一般没有接触过分数,没有“分数”的概念,因此认识分数是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物、图形和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在借助图形的情况下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并且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听取他人的长处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分一分、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并体会。

(3)情感目标:

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一定兴趣,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

3、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实物来认识几分之一,从而感受到什么是分数。

(2)教学难点:认识分数。

二、教法与学法: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从生活中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始,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生活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体验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课运用电教手段,重点采用……来组织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幼儿园的阿姨要给小朋友们发水果了,如果有40个水果分给40个小朋友,那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多少?但是阿姨只买到了20个,40个小朋友怎么分呢?请同学慢来帮帮这未阿姨。该怎么分呢?谁能够帮助这位阿姨?

(1)并用电脑演示怎么平均分二分之一。

(2)板书1/2读数。

(3)把学生带进这样的情景和氛围中,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新知的动机,从而引出“两个人要平均分一个,结果应该如何表示”,在问题的召唤下,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被升。从而在生动的具体的情景中体会二分之一。

2、中午吃点心的时候,幼儿园的阿姨又要给小朋友们分发点心了,今天阿姨没的是大饼,把10张大饼分给30个小班的小朋友,又应该怎么分呢?才能使小班的小朋友觉得合理呢?

(1)电脑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分,一份是其中的三分之一。

(2)板书1/3读数。

(3)使学生认识三分之一,并使学生了解要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是三分之一。

3、午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要做手工了,这时老师需要把一张纸分给5位小朋友,那她应该怎么分呢?

(1)电脑演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是五分之一。

(2)板书1/5读数。

(3)使学生认识五分之一,使学生了解和体会平均分。

4、手工上还需要绳子,每一根绳子需要分给10分小朋友,又应该怎么分?

(1)电脑演示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10分之1。

(2)板书1/10读数。

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来组织,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这样的一个轻松的氛围中,使学生接触分数,认识分数,了解平均分,对本课是一个铺垫,使学生很快的融入本节课中,自觉主动作为学习的主人来参与其中,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为接下去的新知作铺垫。

(二)观察总结,动脑动口。

1、请学生观察板书,问他们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分析,概括,总结。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讲解分子,分数线,分母的名称和意义。

4、结合板书请学生来讲一讲。

(三)注重合作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拿三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它的1/2,1/4,1/8,并分别涂上颜色。老师说出几分之几,他们就把知好展示出来。

2、小组合作,制造分数。

(1)利用准备好的材料来制造分数。(如线,纸等)

1/2,1/4,1/8,1/10。

(2)交流怎么制造出这样的分数的,你是怎么想的?

在这个环节中,尽量是学生多做多说做看多交流,老师放手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到要“平均分”,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不仅达到了强调“平均分”的目的,而且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教会了学生通过实践寻找例证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操作,思维,语言相结合,深刻的体会分数的含义,这样的设计还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锻炼,也使学生去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力量和提取别人的长处。

(四)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认识的发展和评比。

1、比较分数的大小。

用电脑演示1/2和1/3的多少来使学生从直观中感知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用电脑演示1/4和1/3的多少来使学生从直观中感知谁大谁小。

2、板书1/2大于1/31/4小于1/3。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不能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说一个你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分数的例子?”“相同大小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小(越大),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这样的例子吗?”这些提问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让学生在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与比较过程中促进了认识的发展、深化,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比较的能力。

3、小结:请学生结合板书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想方设法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好奇好学的良好氛围中,让每一位学生学有多得,都能体会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说一说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难点是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教学目标是:(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 。

教法与学法是:

1、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2、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3、面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意义。

下面,我重点来介绍这堂课的教学思路

根据教材特点,我设计了六个主要的教学程序:第一部分通过游戏,导入新课,引出规律;第二部分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探索规律;第三部分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这类规律的认识得到提升;第四部分联系生活寻找规律,体会规律的广泛性,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规律的认识;第五部分是运用规律,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最后是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一、游戏导入,引出规律

在课的一开始,我和学生玩一个简单的“跟我学”的小游戏。然后追问:同学们学得都这么快,这么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根据学生回答,指出游戏中存在着规律的现象。(师板书:规律)

然后顺势说明: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双手中,也存在着规律呢。不信?就让学生把双手背到后面去,不看手指,说一说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每两根手指之间有一个空挡,一共有几个空挡?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得出:一只手上有5根手指,空档是4个,手指数比空档数多1,空档数比手指数少1。

然后指出:其实像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到小白兔家去看看吧!

[在这里,我从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导入,让学生从简单的游戏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规律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首先多媒体显示:音乐声中,小兔们在欢快地唱歌跳舞的场景)告诉学生在这一场景里隐藏着一个规律,想不想把它找出来?

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了那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此时学生的观察可能是无序的。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上画了几组物体?每组有哪两种?小兔子是怎样排队的?在小兔子中间还有什么?(体会每两只兔子之间有一只蘑菇)你能数一数有几只兔子几个蘑菇吗?

接着再观察另外的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树和绳子这几组图,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再认真读一读这些数据,看图想一想每组的两种物体——兔子与蘑菇、夹子与手帕、木桩与篱笆、大树与绳子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他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然后再通过全班交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在每两只兔子之间有一个蘑菇,兔子的只数要比蘑菇的个数多1;在每两个夹子之间有1块手帕,夹子的个数比手帕的块数多1……

紧接着师提出:是不是有这种排列现象的两种物体,它们的数量就一定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找一找规律。(将板书补充完整:找规律)

[以上环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问题情境,突出了学生的主题探索活动,在学生随意观察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发现、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不同的探索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发现的规律,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三、动手操作,提升规律

首先,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每人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并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上一个圆片,将小棒的根数和圆片的个数分别填入表格中,并观察小棒的根数和圆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沟通与例题中发现规律的联系。思考:按其排列位置,小棒相当于上面例题中的哪些物体?圆呢?小棒的位置和圆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接着再进行对比:通过操作发现的规律与在例题里发现的规律一致吗?能把发现的规律总结出来吗?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数字化过程,进一步验证规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再次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排列特点及个数关系的探究过程。沟通与例题中发现的规律的联系,使学生把获得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初步感受有关的简单数学模型。]

四、联系实际,寻找规律

首先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规律现象,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和能力,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用数学思想审视生活,

然后再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桥的栏杆;长廊;路边的香樟树和冬青;花栏;地砖;路灯;课桌;梳子;直尺;空调的叶片;学生的队伍等,进一步感受生活中蕴含的规律,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的普遍性。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首先师指出:生活中这种现象还真不少,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马路上来看一看(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一题可以直接观察,根据发现的规律得出答案。

然后激励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解决“想想做做”第二题“锯木头”的问题。

接着再回到主场景中,现在有12只小白兔手拉手做游戏,每两只小白兔之间有一个小蘑菇,想一想应该有几个小蘑菇?

如果12只小白兔想围成圈做游戏,每两只小白兔之间有一个小蘑菇,那应该有几个小蘑菇呢?这里,学生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应引导他们争论。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圆形排列的`物体的规律,我采用多媒体来进行模拟实验:把12只小兔分别用12个数字来表示 /article/,如果每两个数字之间出现一个蘑菇,有多少个蘑菇呢?仔细瞧,数字们要变魔术了!课件演示12个数字围成一圈,形成一个钟面(钟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通过以前的学习,都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和12个间隔)。然后师再提问:现在蘑菇的个数有变化吗?为什么?这样的排列又有着怎样的规律呢?

[以上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化静为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直线上的间隔现象与封闭图形的间隔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规律的发展变化,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解决问题。]

六、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是怎么找到规律的?利用规律我们可以干什么?一起归纳总结:通过观察、数数、画图、摆学具等方式发现了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排成一行,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就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一个;如果排成圆圈,两种物体的个数就一样多。

最后布置一个实践性作业:运用课上找到的规律,结合生活实际,做一个小小的设计。(如用彩灯布置教室,用美丽的图案打扮自己的卧室,设计美观大方的广场,设计有创意的游戏等。)

[通过布置开放性的作业,进一步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关于教材

1、课时教学内容:《确定位置(二)》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P83—P84第六单元 “方向与位置”第二课时的内容。

2、地位与作用:本课时内容是“空间与图形”这个学习领域的一部分不仅是在一、二年级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以及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基础上的发展。而且也是为后面学习 “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等知识基础。

(2)关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理解方向、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掌握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思维与发展目标:使学生从现实空间中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用方向与位置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根据方向与位置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观察点来判断方向。

(3)关于教学流程

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实践应用——交流评价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多媒体呈现法

2、启发式教学法

3、情境教学法

学法

1、小组合作交流

2、动手操作

3、自主探究

三、说教学程序(相关内容见课件)

(一)设疑激情

1、创设“笑笑元旦要去动物园游览”的情境,结合导游图:

(1)笑笑可以去那些景点游玩?你能用学过的数对知识确定它们的位置吗?——生活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旧知识。

(2)撤去方格图,将新的问题抛给学生:“没有方格,你们还能够确定它们具体的位置吗?——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二)探索新知

1、探索物体具体方向

(1)点名回答刚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方向来表示位置(其它方法只要正确也给于肯定),此时及时引导学生说一说熊猫馆、虎山在什么方向?学生可能会说:熊猫馆、虎山都在猴山的东北方向,还有可能说北偏东一点。通过观察和比较,还是不能准确地描述它们的位置。

(2)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方案A:学生如果能想到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出示30°角的虚线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归纳出熊猫馆在猴山北偏东30°(或东偏北60°)的方向上,虎山在北偏东60°(或东偏北30°)方向上;

方案B:如果学生不能想出这种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在第二单元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帮我们呢?

归纳:可以结合角度来确定物体的具体方向。

(3)动手操作:用量角器量出需要的角度。

(4)说一说:大象馆、鹿苑的具体方向

2、结合具体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1)创设问题情境:笑笑想去熊猫馆的附近新建的一个百鸟林,可是笑笑发现熊猫馆和百鸟林都在北偏东30°(或东偏北60°)的方向上,她给妈妈说不清鸟林的确切的位置,你能帮帮她吗?

(2)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结:给出(量出、知道)百鸟林、熊猫馆到猴山的距离再加上方向就可以确定了。

(3)给出各景点到猴山的距离,让学生起来说一说它们的具体位置。——抓住学生错误资源,及时改正,突破重点。

(三)实践应用——设计上由浅入深、形式上灵活多样,注重课外的拓展延伸。

1、练习一:“夺宝游戏”—— 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确定位置需要知道方向与距离。

2、练习二:“中心广场”—— 是上一个“夺宝游戏”练习的延伸与提高。本题给出了距离与景点,需要学生具体测量角度并填写位置,有助于学生在操作中积累感性经验,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这一抽象的概念。

3、练习三:“说位置,找区别”——让学生进行观察,先确定不同的观察点,再判断方向,体会物体的方向是相对的。此题也是为了下节课84页第二题,即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做准备。(突破难点)

4、练习四:“气象雷达如何确定位置”—— 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愿望。

5、练习五:辨析题——让学生在讨论辨析中突破难点,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条理的观察,在确定基本方向的基础上观察角度。

1、西偏南20°和南偏西20°的方向是一样的。( )

2、电影院和超市都在车站的南偏东40°方向,它们的位置肯定在一起。( )

(四)交流评价——总结这节课的效果

提出问题:你如何把动物园的景点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

活动:先小组模拟说一说,然后老师扮演妈妈,请同学来介绍。

四、板书设计——直观、简明,帮助学生归纳方法,突出重难点

确定位置:方向 距离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一、 说指导思想

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我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既重探究的过程又重学得的结果,湛透基本的数学思想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

二、 说教材

1、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第六单元70-76页内容。

2、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从整体上看,其顺序是:认识面积——引入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与相应面积单位的比较。分开来看:(1)面积概念,包括物体表面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2)面积单位,包括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3)1厘米与1平方厘米、1分米与1平方

分米、1米与1平方米的比较。尽管这一课时内容较抽象,为贯彻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应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不仅能让学生记住所学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了解与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即一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知道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教学目标:

(1)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结合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表象,会应用常见的面积单位。

(3) 通过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4、教学重点: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5、教学难点: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6、教具:教学课件和1平方米的纸,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

学具:每人两张卡片(长方形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正方形边长8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个学生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若干)

三、 说教法

根据本堂课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往往是认识的起点,学习的开端。用好直观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对于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学具,以多媒体课件,注意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让学生真实感受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比较法。为防止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确分化,在教学中我一方面注重加强不同大小面积单位之间的比较,二,加强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

四、 说学法

空间观念是一个人对周围环境和实物直接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表象。对小学生来说,受到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及生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让学生经历感知再到表象最后到形成概念应用的过程。因此有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动手操作学习法。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的合作、同桌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五、说教学设计及分析

(一) 直接导入,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师:我们的祖国有多大?(学生自由回答)

师:千米是什么单位?平方千米表示什么单位?学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 情境创设,探索新知

1、 面积的定义

(1)课件出示动画片蓝猫和淘气在打扫卫生,蓝猫在抹一块大的图画,淘气在擦电脑,由学生表达情景后,教师指出,什么是物体的表面?

学生通过自己找、摸,感受什么是物体的表面。(体现新课标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比较谁先擦完呢?引出面积的概念。教师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并作板书)

(2)刚才大家摸的都是什么图形呢?(学生发言:有正方形、长方形等)

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图形呢?

课件出示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共有的特点:首尾相连,它们都是封闭图形,再让学生比较图中长方形和圆形的大小,质疑:这些明封闭图形也有大小,这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

(3)先由学生自己小结面积的定义,教师再作补充,师生共同得出面积的定义,指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 面积单位

(1)提问:如何比较黑板的表面和课桌的表面的大小?(用眼睛看,即观察法)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和练习本封面的面积谁大谁小?你是怎么知道的?(用重叠法)

(3)比较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拼摆的方法)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是怎样进行拼摆的,指出要用统一的图形为标准来拼摆)

(4)画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指出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5)再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有物体表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学生举例)

其实我们身体的中指指头表面的大小就是1平方厘米。

(6) 应用:先估计一张正方形的纸有多大,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测量到底它的面积有多大?

(7)

请大家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量桌子的大小,学生认为不合适,教师顺势指出我们要用比1平方厘米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引出平方分米。并感受1平方分米的大小。

(8)如果用1平方分米来测量整个会场的大小,合适吗?引出平方米,用实物展示1平方米的大小,由学生先估计黑板表面的面积,教师进行测量。

三、巩固新知

1、比较路面的大小,出示图形(因为图形是用小正方形拼成的,所以只要用数数的方法就能比较出来)

2、单位应用题:乒乓球台4( );电话按键的面积约1( ) 课桌的表面约30 ( )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内容的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属于掌握知识教学。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4、教法、学法

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587413120039821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32()645≈32万47()050≈47万

问:(1)你是怎么想的?(2)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

(二)、新授课

1、导入新课

(1)、有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店买菜,电子称上显示价钱是7.53元,可是商店阿姨只收我们7.5元,这是为什么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讲授新课

(1)、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一个小数根据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说法即小数的近似数,那我们该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生:思考。

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以该同学的身高为例进行讲解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的方法。

4、把课本上的例题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做。

师:作必要的讲解和分析。

5、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生齐读)。

注意: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第三位是舍还是入。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第二位。保留整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数。

问:1.0和1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的程度怎样?

a、让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准确长度在0.95与1.04之间。

b、让学生明确保留整数1,原来准确长度在0.5与1.4之间。

即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保留一位小数1.0,它是一个近似数,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

6、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a、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b、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置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三)、完成课本74页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个别上讲台演做。提问其思考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2、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3、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

3.470.2394.08

(2)精确到百分位

5.3346.2680.495

4.思考

9.996保留两位小数是()。

(五)、布置作业。

三、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三角形的特性”一课属于图形概念课,人教版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做三角形的高。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概念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使得图形概念教学在教学中成为一大难点。尤其是在实践“模式”的初级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在自学中感悟?如何体现“模式”的精髓——只要学生能自己明白的绝对不教,要导在所需之处,导在关键之处?如何灵活地而不是刻板地运用“模式”?如何让“模式”自然地流露于新知的教学中?

(一)设计中,我力求在以下环节突破“模式”的局限:

1、引入环节,适当的加入情境。

在以往的“模式”运用中,我们习惯于开门见山,直奔课题。但对于学生来说,对知识的渴求或是挑战性的开课,更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因此,在课始让学生猜一猜我所比划的平面图形(三角形),并尝试自己画出三角形,在猜测中、在挑战中、在简捷的情境中,学生进入了本课的学习。

2、自学指导,尽量多一些活动。

“自学指导”是桥梁,它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自学指导”是拐杖,它引导着学生不断地发现与探索;“自学指导”更是教学的灵魂,它展现着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因此,结合本学段学生年龄的特点和所学知识,我采用“活动”与“结论”同在的方式设计了两次自学,力求让学生在“动”中学,边操作边学习,边尝试边感悟,逐步形成对概念的初浅理解。并利用之后的“填一填”,将形象的活动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这样既是对本课重难点的凸现,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策略,提升了自学的`效果,逐步提高自学的能力。

3、目标的出示,随内容依次呈现。

在“模式”的应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直接出示目标虽然可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学生把小黑板上那一长串的甚至是分好几段的文字读完之后,真正存在于学生心中的目标到底有多少?即使是教师一再精减文字,但对于一些目标较多的课来说,这样做仍然起不到真正的作用。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改变一下目标的呈现方式,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逐步展现出来,这时,学生对目标更为清晰,对是否达成了目标也更心中有数。

因此,我的目标出示是放在课中的,在学生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各部分名称及特性之后,做为一个阶段的小结才出示的,与此同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三角形的底和高。(俨然一个“承上启下”,不知这样做是否符合“模式”,还请提出宝贵意见。)

(二)设计中,力求体现的教学理念:

1、整合重组教材,使教学更加趋于自然流畅。

本课的教材编排顺序是:三角形的“概念——各部分名称——底和高——特性”,在设计时,我先让学生在“画中感悟,形成概念”,同时引出各部分的名称;再让学生透过生活,在实验中理解三角形稳定的特性;最后在自学指导中“自主探索,尝试画高”,体验“垂直”和“对应”。

2、以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做”中学。

本课中设计最多的就是学生的活动,如自学指导中的“画一画”、“标一标”、“试一试”、“填一填”,理解特性时的“拉一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动中思考、发现,在动中感悟、体验,在动中理解、概括。经历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3、层层深入、步步逼进,提炼概括新知。

在“三角形的定义”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在画中感悟,然后对通过一组(四个)反例的辨析,对三角形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重点理解关键词“围成”、“三条线段”,这样教学,让学生从图形语言逐步地过渡到数学语言,在纠错中提炼,在实例中解析,使学生的认识不断地升华。

再如,“三角形底和高”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尝试画高,由于书中只给出了最基本的锐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而且是最简单的一条高,对于优生来说,他们知道的远不止这些,因此,我在自学指导中有意的加入了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让学生尝试画出不同的高。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汇报交流高的画法中,我让学生充分展示不同三角形中所画的不同的高,在不同中寻找相同点,在不同中感受“对应”,在错误中辨析明理,逐步感受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这样教学,使得学生对概念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总之,我们不能刻板地去套用“模式”,更多时候,“模式”是一种理念的影子,我们所需要的是找到、研读到里面所蕴涵的理念,用它指导我们的教学,让我们的教学更为有效!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知识。这些知识为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而本课的学习则是第一学段内容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生活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教材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通过说一说淘气的座位,引出第几组与第几个的话题。接着,再从第几组与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材中安排的练一练的内容都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在练习时可以分两步走。第一,分别说一说水平方向点的位置与垂直方向的位置。第二,当学生分别能清楚地表示单一位置时,接着讨论在单一位置上的两个点。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的认识,遵循“数学教学要着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不能再单纯的依赖模仿和接受性学习,而应该更多地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动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我注重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练,同时借助有动画和声音效果的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准备了,方格纸和座位卡。

2、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实践探索。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贴近,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与巩固也是在学生的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因此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2、合作交流。本课虽以实践活动为主展开学习活动,也应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先让学生亲自实践,再组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制造冲突,激趣导入

通常学生的学习起点由三个:逻辑起点、现实起点与思想方法起点。这节课我是针对学生的现实起点来引入新课,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第几组第几个”这一生活经验,这一经验与“数对”密切相关,其本质是一样的。因此,上课开始我首先让学生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座位,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尝试、概括,让学生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比用“第几组第几个”更为简洁方便。让学生感受学习确定座位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告诉学生像这样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形式,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板书:确定位置),从而揭示课题。

第二环节:探索学习,建立模型

看方格图上的点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避免学生单一借助实际的教室座位来理解“数对”,带来认知上的局限性和学习上的疲劳感。我通过,将实际的教室座位改为半抽象的座位表取代教材中的情境图,教学素材顿时鲜活起来,为学生建构“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新知铺架一个阶梯。随后又将教室平面图半抽象的座位表抽象成“点”。然后让再出示横竖“线”,最后形成了方格图。这样做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时,不能单纯地作为知识点进行教学,也不能漫无目的的让学去胡乱猜测,而是设计为一个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感受、去经历、去体验。

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在方格纸的交叉点上画出自己的位置。这一步我向学生提出了四个要求:第一,拿出方格纸表示自己的座位;第二,展示反馈,同桌互相检查;第三,闭着眼睛想。根据方格纸想自己在班上的什么位置;第四,在方格纸上找出一位好朋友的.位置。这样一来,一是让学生建立起数对的表象,体验数学化的过程;二是为学生创造用数对确定位置奠定认知基础;三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其次是让学生认识“数对”,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时机,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重点内容。我分为六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小组讨论,创造出更为简洁的表示方式。要求四人一组,以“第二组第四个”为例进行研究;第二步,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所创造的意义。学生有了第几组第几个以及用方格图来表示位置,估计学生会“再创造”出一些简洁的表示方式,比如第2组第4个:2/4;2︱4;2,4;z 2g4;2z4g,等等。这样教学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引导学生再创造出数对,有利于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兴趣;第三步,引导观察概括,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概括出什么是“数对”;第四步,介绍读法;第五步,观察对比(5,2)和(2,5)这两个数对的区别;第六步,请同学们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同桌互相检查,并用开火车的方式说一说。

在初步理解了数对之后让学生完成课本64页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境,运用到例题上,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进一步使概念内化与形成。

第三个环节: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通过多种形式练习,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主要用来解决课本中的习题。

第一关:找位置 (投影出示学校附近的地图)

1、下图是学校附近的地图,说一说学校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2 、图上还有哪些建筑物?在什么位置?与同桌进行交流。

3、指名两个学生,一个报地点,另一个报相应的数对,报完后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第二关:找路线(拿出课前剪好的附页1)

1、教师说出各个景点的数对,学生边听边摆;

2、摆好后指名用数对汇报各个景点的位置;

3、投影书上的路线图,请学生自己核对;

4、现在小敏的位置是(5,3),她要到溜冰场去,请画出路线图;(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出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画法,找出合理的路线:最短的路程并且应该沿着图中的路线走。

第三关:找位置看电影。

1、 老师将赠送每个同学一张电影票,要求先听要求再行动:(1)票装在四人小组信封里,每人拿一张后,先在座位上想一想你的新位子在哪?(2)等音乐声响起,就带上你的学习用具,对号入座。如果有人坐错了你的位置,请你帮助他。2、拿票—思考—找座位。结果出现了问题:拿到(2,*)、(*,3)的两位同学一时找不到位子,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做是为了是让学生意识到(2,)只能表示第2组所有的人,不是表示一个人的;( ,3)是表示每一组的第3个同学,也就是第三行的所有同学,数对是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的,只有1个数是无法确定位置的,进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严谨态度,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四个环节: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把数对的知识由教室拓展到课外。数对的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小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较少。所以我通过介绍经纬线,体育馆座位号、地球经纬度……拓展了数对的应用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的同时挖掘数学价值,体现数对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让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既把握了良好的数学教学契机,又实现了课程回归生活的思想。

第五个环节:自我评价,总结学法。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使用的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的了解更多的有关知识,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反观这一节课,我改变以书教书的方式,用现实的班级座位,活生生的情境代替课本的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另外我注意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建构模型,创造出“数对”的表示方式,让学生亲历数学化这一过程。我的教学安排合理有序,有层次性,教学内容我安排了两个由近及远。一个是:自己的班级—淘气的班级—城区图;另一个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具体的感知(弄清班级的第几组第几个)—用方格表示—创造出数对,并让学生闭着眼睛想座位的坐标图,丰富了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口、脑、手多感官参与,积极探索,体现了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8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三角形有了直观地认识,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本班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经历观察、分析、猜想、实践的学习过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角形画高的方法。教学中,为了形象直观的展示学习内容,我使用了多媒体、塑料小棒、三角形硬纸板和彩色平面图形等教具和学具。

这节课,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旧知导入,激发兴趣。

在第一环节我分为两个层面:

首先我出示一组生活中图片,让学生找学过的平面图形,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将这些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一侧,然后重点问对平行四边形都有哪些了解? 我对高和特性作重点板书。

接下来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三角形,再通过我提供的第二组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引出课题。

这一环节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在情境中自然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达到旧知迁移的目的。突出平行四边形的复习,尤其是高和特性的复习,为新知过渡做了较好的铺垫。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安排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三角形意义的教学,安排了以下活动:

1、摸三角形,观察三角形特征。

2、小组交流,派代表阐述小组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三角形的意义及特征

多媒体演示三角形的特征,教师介绍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

三角形意义教学既是本节课重点也是难点,我安排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的活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意义和特征,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

第二层面:画三角形的高

我首先安排学生尝试画高,一名学生板眼,试说方法,选择画高工具,然后我引导画高的方法。此环节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1)是学生画的高和说的方法都正确,教师就可以借用他的话来说,重新演示。(2)是学生画得不正确,这时可安排其他学生表述意见,教师再引导。接下来多媒体演示用三角板画一条高,然后学生独立画出一条高。通过展示学生画的不同底的高,师生共同总结高和底的概念,然后学生尝试画另外两条高。最后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使学生掌握在一个任意三角形内画出三条高的方法,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接下来通过一组判断练习,既巩固任意三角形的高,又拓展了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

这个层面中,主要是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学会高的画法,还能领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第三层面:感受三角形稳定性

首先通过回放生活中三角形图片,使学生产生疑问:这些物体中三角形起什么作用?然后学生猜想。最后学生动手实践,用老师提供的塑料小棒拼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整个层面通过观察——分析——推理——验证为主线,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获得感性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第三环节、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首先出示一组基础判断题,达到巩固基本概念的目的。

第二层面是实践应用题:首先出示一个三角形状的台历,使学生明白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接着多媒体出示一把歪斜的椅子,让学生思考如何修理。

这个精心设计的练习,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概念,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应用数学的能力,体会到把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快乐。

第四个环节: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9

教材分析:

《线段、直线和射线》是空间与图形认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是研究复杂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的必要基础,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从思想方法上讲,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体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学情分析:

线段、直线和射线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图形,又是容易混淆的知识。虽然学生在低年级时已初步接触过线段,但当时只是感性的初步认识。这次是学生第一次同时接触,要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感知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借助直观和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采用观察想象、抽象概括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三线的特征及区别联系。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征。知道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2、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是最短的,掌握用直尺画线段,及数线段的方法。

3、尝试用数学的意识观察生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采取观察—探究—思考—发现—验证的方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出示奥运场馆图片:找出隐藏在图片中的线段?指着灯光发出的线问你知道这可以看成什么线吗?会有学生说出是射线。

2、那么,生活中除了线段、射线,还有各种各样的线,你还知道哪些线?学生可能会说出折线,曲线、直线?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线的世界,重点来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板书课题)

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结合今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水立方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线抽象成数学中的线,不仅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而且引发学生对线段的注意,引入自然而顺利。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1、线段的认识

(1)首先出示学生小队活动时的照片:让学生判断哪个小队正在拔河,说出理由。学生会很快发现左面小队的绳子是弯的,还没开始拔,右图中小队的绳子是直的,是正在拔河,因为只有双方用力拉,绳子才会是直的。)

(2)揭示最前面的两位同学之间这段直直的绳子就可以看成线段,两位同学用手捏住的地方就是这条线段的两头,叫做这条线段的端点。并追问:这两个点叫线段的什么?线段有几个端点?(2个端点)

接着估计一下老师所画线段的长度,得出线段的长度能度量,是有限的。

(3)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线段的特点:有两个端点 长度有限 可以度量 意图:这样设计是通过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形成线段的表象,再由形象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将活动中“两手握住的地方”和“端点” 形象地联系起来,化解了对概念“端点”的理解难度。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点,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新知。

(4)最后观察自己周围,哪些物体上也可以找到线段的形象,学生可能会说到书本的边,门的边,黑板的边??再让我们走出教室,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也有线。如标志牌上的人行横道,这段桥梁??

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线段。既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上都有线段,又促进了学生对线段的特征有更清晰地了解。下面继续引导学生认识射线

2、射线的认识

(1)首先课件出示一条线段,将它的一端无限延长,延伸到了屏幕的边,还继续延长,延长,这时得到的线就是射线。

意图:这一环节利用动态 演示由线段得到射线的变化,让学生直观感受它们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对射线一端无限延伸的深刻表象。

(2)再去让学生描述射线的特点:射线有一个端点 长度无限 不可度量 意图:这样做是为培养学生归纳、及语言表达结论的能力。

(3)在认识射线特点后找出生活中哪些线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学生可能会说出手电筒发出的光,探照灯发出的光??这时教师及时出示图片:你知道这里是哪吗?左图是黑龙江的电视塔,右图是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这些彩色的灯光都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沿着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

意图:联系生活举例后再通过实物图片强化射线一端无限延伸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3、接着回忆刚刚认识过的线段和射线的特点,出示杭州一所工程公司的夜景图,让学生找出藏在这幅图中的线段和射线。楼顶发出的光可以看成射线,这幢大楼的一些边可以看成线段。

意图:这样依托实物强化学生对线段、射线的认识,掌握线段与射线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意识。

4、直线的认识

(1)出示一条线段,沿两个端点向两边无限延长,到屏幕边了,继续无限延长,延长,同学们闭眼想象一下吧,这条线还在向两端延长、延长、再延长、再延长,你头脑中出现这条线的形象了吗?这条线就叫做直线。(教师板书“直线”) 意图:到此,射线、直线都是依托于线段引出,加强了三线之间的联系。其中直线在生活中不能找到“原型”,概念抽象,所以选择通过想象感知直线,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把抽象事物更加形象化。

(2)紧接着让学生总结直线的特点:没有端点 长度无限 不可度量

5、 在对三线进行归纳整理时安排了两个小环节,一是你能在一条线上分别表示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吗?试着画一画。本题具有挑战性,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和谐的交流,得出可以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点之间是线段,第一个点向左,第二个点向右都形成的是射线。

三、然后出示表格,通过表格形式归纳整理三线的特征,进一步理解三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明确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1、填空

(1)把5米长的线段向两端各延长70米,得到的是一条( 线段 )。

(2)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是一条( 射线 )。

(3)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的是一条( 直线 )。

其中第一题当中的第一小题学生可能会出现分歧,有的填成直线,有的填成线段,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要让学生再审题,在交流当中统一认识,这条线段是向两端各延长70米,并不是无限延长,所以得到的应该是线段。

2、判断

(1)一条直线长12厘米。 ( × )

(2)直线比射线长。 ( × )

(3)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 √ )

(4)直线的长度是无限的。 ( √ )

意图:在这里,通过判断、填空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三线特征的记忆,并灵活运用所学概念灵活做题。

3、创设情境,这只小狗找不到吃的,都饿了一天了,忽然它发现远处有两根骨头,真想快点吃到它呀!同学们,有几条路能通道骨头那里?你能帮助小狗选择一条最近的路吗?在书上描出来,学生会立刻想到是中间这条路,及时追问学生为什么不选另外两条路呢?学生会说出另外两条路绕远,如果将它们拉直,长度超过了中间这条路。

意图:这一环节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两点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并知道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的距离。

4、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让学生自主尝试选择不同的方法画线段,可能会出现先画线,再画端点,或者先画端点再画线,也可能先画一个端点,然后画线,再画另一个断电,在交流中互相启发、补充,进一步强化了对线段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5、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1=3

可以线段的端点为顺序,第1个点形成2条,第二个点形成1条。

可以基本线段的条数为顺序,基本线段有2条,线段上有一个分点的线段有1条。 得出:第1个点形成2条,总条数就是(2+1=3)条,第1个点形成3条总条数就是(3+2+1=6)或者看基本线段,有2条基本线段的就是(2+1=3)条,有3条基本线段的就是(3+2+1=6)条。

追问:如果一条线段上有5个点,6个点,可以形成多少条线段?

意图:通过此类练习促使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同时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6、为防止学生的学习疲劳,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比比看,在规定时间内看谁过一点画出的射线多,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过一点可画无数条射线,再去猜想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呢?有了动手操作的基础,学生会很快想到同样能画出无数条。

四、欣赏图片,感受数学美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给我们以线段、直线、射线的形象。像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道具(火炬和拨浪鼓),厨房的天花板上非常明显的线段形象,世界公园中各国的建筑上也可以找到线的形象,物美超市,高架桥,激光发射器。从这些常见的事物入手,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接着引出利用线段还能创造出精美的图案,一起欣赏一下,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学科的整合,使得单调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五、自主总结,兴趣延伸

1、总结时学生可能说到通过这节课学习到了哪些知识,还可能会说通过这节课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的形象,还会感叹于线带给我们的数学之美。通过学生的自主总结,既使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内化,又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最后安排这样一个环节,

2、挑战一: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吗?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自己的创作。

挑战二:先判断下面各组中两条线的名称,再判断它们是否相交。

此环节力求将数学课堂变成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活动场所,也体现了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谢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0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9册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在学这课之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些简单多边形的特征等。学习方法方面的基础有: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可以用剪拼、平移、旋转等操作活动,使图形等积变形。事实上,在学这课之前,部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并不是一无所知,但那只是一种机械记忆,知道公式,说不清所以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2”

说理念:

说教法、学法:

这课我会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事先给每组一些操作材料,让大家在操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丰富感知,并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请你用字母公式来说一说。

老师随学生回答板书:S长=ab,S正=a2,S平=ah

能说说这些公式是分别用什么方法得到的呢?

[复习中的这两问,第一个问题是帮助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基础,这是学习新知的一个重要前提。后一问,主要是从学习方法上考虑的。数面积单位的方块数或是用等积变形,这两种方法将是我们这课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重要方法。]

二、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

1、学习例4

将刚才复习中的三种图形,利用课件的演示,添上一条对角线。

问:现在我们看到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

课件继续演示:添上方格图,并把其中一个三角形变色。

如图:

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能说出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吗?

分别说给你的的同桌听一听,不仅要说清楚是多少面积更要说清楚你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可能有的回答)

第2张图可用数方块的"方法,数得8块,即8平方厘米;

其他的几个三角形用数的方法觉得有麻烦,有很多地方都不满1格,所以还是用大图形的面积,除以2来算,更为方便。

结果汇总:(1)6×4÷2=12(平方厘米)

(2)4×4÷2=8(平方厘米)

(3)6×4÷2=12(平方厘米)

(4)6×4÷2=12(平方厘米)

[在这份设计中,我把例4的图稍作了修改。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与复习中的题相衔接。而且学生是亲历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变成三角形的过程,更加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初步意识到我们熟悉的这几种特殊四边形都能平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反过来,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第3个和第4个三角形虽然形状不同,但它们都是已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对应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等的。通过这两题的对比,暗示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受具体形状的影响,而是更要关注对应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2、学习例5

看来三角形的面积,与它对应的平行四边形有密切的关系。

把附页上的三角形剪下来,看看与书上哪个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先拼,再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在小组里交流,填写书上的表格。

学生分组学习,填完表格之后,继续完成书上的讨论部分。鼓励同学之间质疑、解决。老师加强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

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应该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拼成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分别相等;

(3)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不能忘了“÷2”

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比较完整的板书:

用字母表示该公式:

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谁能用字母来表示上面的公式?

板书:S=ah÷2

3、学生在小组交流的时候,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比如就只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剪、拼,也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交流这种想法,指名说说这个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一半,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2)

4、学生阅读第16页的“你知道吗?”,通过阅读,再与上面的方法做一比较。

师:这几种方法都正确地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例5的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书上的例题,我着重让学生通过分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在交流中把应掌握的知识有层次地一一呈现。这些知识是本节课的关键。

估计到学生在操作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只用一个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这种方法与例题方法以及与“你知道吗?”的对比,可以从多角度来强化“÷2”的理由,我觉得花一些时间还是有必要的。而且这样的做法,也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对传统的数学文化了解。]

三、计算公式的应用

1、完成“练一练”

电脑分别演示这两题。在交流答案的时候,引导学生说清楚什么时候要“×2”,什么时候要“÷2”,为什么?以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之间联系的理解。

继续完成p.17想想做做的第1题。

2、完成“试一试”,算出这块三角形交通标志牌的面积。

在交流的时候,要给学生正确解答这类题书写格式的示范,培养学生规范地应用计算公式完成练习。

学生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指名板演,讲评的时候注意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问题。比如书写的格式、计算中的问题、“÷2”的遗漏、单位名称等,都要一一指出并纠正。

一个特例:第一张图画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一组直角边就分别是它的底和高。

3、画一画,比一比:在方格图上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你能有几种画法?

比如:

汇总学生的各种画法之后,指名说说自己在画的时候是怎么想的?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6平方厘米”先要考虑“12平方厘米”(对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进而考虑只要底和高相乘得“12”就可以了;这样画出的三角形虽然形状各不相同,但面积都是6平方厘米。

[练习的设计主要分这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重点是放在“÷2”和“×2”的区别上。主要是因为从以往学生练习来看,这是错误中的主流,一定要引起学生的重视。

第二个环节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能正确地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各个三角形的面积。在应用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第三个环节是我自己修改的练习,数据具有更多的可能性,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还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这个开放练习,使学生又一次地认识到三角形与对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说说你知道了哪些具体的知识?怎么得到这些知识的?

[整节课的设计,我比较注重让学生用“旧”的方法来获取“新”的知识——用拼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种方法同时也是后面学习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所以说这样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是有帮助的。

学生只有清楚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对知识本身有正确、持久的认识。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自主地开展探索性学习,获取到更多的知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年级  年级词条  数学  数学词条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词条  
说课稿说课稿

 语文说课稿

初中语文说课稿推荐度:高中语文说课稿推荐度:初中语文说课稿推荐度: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推荐度:相关推荐精选语文说课稿范文汇编十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展开)

说课稿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推荐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推荐度: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推荐度:相关推荐关于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展开)

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精选说课稿锦集六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7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