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设计
推荐度:
描写梅花的句子
推荐度:
梅花的诗句
推荐度:
赞美梅花的优美句子
推荐度:
雨中梅花诗句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梅花魂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题
梅花魂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腮边、白杭绸、甚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3、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难点
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腮边、白杭绸、甚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2]课件出示梅花的图片,并配字幕: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飘来阵阵的香气。
2、播放完毕后引导谈话:
同学们,欣赏了优美的梅花图片,阅读了图片下的字幕,你想到了哪一首古诗?(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这首古诗,你了解到什么?(这首诗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3、总结导题:在我国,梅花,因为它所代表的品格,历来都为文人墨客所钟爱。这节课,我们就和作家陈慧瑛一起,通过一篇课文,了解发生在一位华侨老人身上的与梅花有关的几件事,感受这位华侨老人的思想感情。(板书课题:梅花魂)学生齐读课题。
4、交流解题:
(1)你能说说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吗?(本文中的“魂”是指崇高的精神。“梅花魂”就是梅花崇高的精神。)
(2)弄懂了课文题目的意思,再来说一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了解些什么?(梅花具有什么样的崇高精神?作者围绕梅花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以梅花图片及其古诗字幕引发交流,创设出优美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初步感受梅花的美,激发了学习参与课堂活动兴趣。
了解与梅花有关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上标记。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7]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全班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描写了与梅花有关的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因梅花而想到外祖父。
第二部分(第2—15自然段):回忆与梅花有关的一些往事,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一层(第2—3自然段):写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和他所珍藏的梅花图,表现了外祖父时刻思念祖国。
第二层(第4—15自然段):写临别回国前,外祖父送给“我”梅花图和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赞扬梅花的高贵品质,抒发了老华侨热爱祖国的情怀。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照应开头,写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赞扬华侨的爱国精神。
四、细读课文,了解事情。
1、课文主要写了外祖父的几件事?
(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圈画出文中描写与外祖父有关的几件事,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了解和体会。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根据交流结果归纳。
[出示课件10]
①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
②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
③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
④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⑤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送给“我”。
2、以上五件事中,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中的五件事,独立思考,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2)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从“‘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这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在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积累的方法进行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五件事,初步感受到这位漂泊他乡的华侨老人挚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辨字组词。
侨()缕()绢()甚()
骄()楼()涓()其()
梳()衰()稠()眷()
流()哀()绸()着()
二、选字填空。
竟竞境
(1)想不到外祖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2)智力()赛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了。
(3)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凉飕飕的。
(5)保护环(),人人有责。
三、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拉:A用力使东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某处移动;B用车载运;C拖长;D闲谈;E牵累、拉扯;F拉拢、联络;G帮助。
1、老师拉长声音说话。()
2、妈妈正和保姆拉家常。()
3、现在,他有困难,我们应该拉一把。()
4、小东正和看门的大爷拉交情。()
5、船快开了,母亲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答案]
一、辨字组词。
侨(华侨)缕(一缕)绢(手绢)甚(甚至)
骄(骄傲)楼(高楼)涓(涓涓细流)其(其中)
梳(梳理)衰(衰老)稠(稠密)眷(眷恋)
流(流水)哀(悲哀)绸(丝绸)着(看着)
二、(1)竟(2)竞(3)境(4)竟(5)境
三、1、(C)2、(D)3、(G)4、(F)5、(A)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2、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说说课文描写的外祖父的五件事,其他学生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五件事,初步感受到这位漂泊他乡的华侨老人挚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深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3、[出示课件3]故乡的梅花又开了。一年一度,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学生朗读,交流感悟。)(板书:引起下文。)
检查交流课文描写的外祖父的五件事这一环节的设计,既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借此提出学习要求,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感悟爱梅,感受品梅。
(一)感悟外祖父珍爱梅花。
1、引导交流:课文中的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板书:珍爱墨梅图)
2、课件出示有关内容。[出示课件4]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
3、指名读这段话。小组交流:外祖父对梅花的热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偶尔摆弄古玩老人也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墨梅图家人碰也碰不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母亲:‘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①通过老人的语言“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感受外祖父对“我”的慈爱,从对比中感受到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
b、指导学生用严厉的语言读好外祖父的话,从严厉的语言中感受到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
②通过老人的行动“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感受到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
b、指导朗读,读好“轻轻”“慢慢”,在朗读中表现出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
4、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5、交流过渡:
(1)问题交流:“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你能揭开作者心中的疑问吗?(学生各抒己见。)
(2)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有关内容,解开作者心中的疑问。
(二)感受外祖父品味梅花。
1、引导交流:课文中的哪件事最能解开作者心中的疑问?(板书:赠送梅图)
2、课件出示有关内容。[出示课件7]
“是啊,……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3、探究交流。
(1)外祖父赞美梅花的这段话讲了哪几层意思?(第一层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第二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2)外祖父说的这段话中的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3)外祖父珍爱梅花是因为梅花色彩鲜艳吗?(不是。)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4)课件突出显示“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并交流:
①梅花的秉性是什么?(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也是谁的秉性?(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②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③从外祖父对赞美梅花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赞梅花,实际上是在赞美什么?(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精神和不肯低头折节的气节。)
(5)从“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这句话说出了外祖父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的目的——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和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4、读了外祖父的这段话,谁能把对课文题目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说给大家听?(《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鼓励学生试着用外祖父的语气读好这段话。
6、谈话过渡,从外祖父分外珍爱墨梅图我们感受到一个华侨老人对祖国深厚的爱。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教“我”读唐诗宋词经常流下眼泪;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而呜呜地哭了;送“我”上船时眼含泪水。)
三、读“三哭”,悟真情。
(一)一哭:[出示课件10]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1、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吟诗落泪。)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探究:
(1)从外祖父“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感受到了什么?(外祖父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表达了外祖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目的还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2)你能说说对课文中提到的诗词的理解吗?(这些诗词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3)读到一些诗句“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是因为什么?(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所以伤感地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二哭:[出示课件15]
有一天,母亲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
…………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鸣呜呜地哭了起来……
1、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不能回国。)
2、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从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体而难过地哭了,感受到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在分角色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三)三哭:[出示课件16]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
……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1、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递梅花巾。)
2、从“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一句体会到什么?(体会到是思乡的深情和不能回国那孤独的痛苦,一下子使外祖父变老了许多。)
3、读“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一句话,思考:外祖父让“我”带回的只是一块手绢吗?(外祖父让“我”带回的不只是一块手绢,外祖父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恋。
四、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出示课件17]
当年的我,……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哪!
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板书:照应开头)
3、再读这段话,结合全文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4、女生朗读课文的开头,男生接读课文的结尾。
五、学习写法。
1、快速默读全文,感受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①文章抓住外祖父的五件事进行叙述,在叙事中表达了外祖父喜爱梅花、赞颂梅花品格以及通过梅花寄托的热爱祖国之情。
②语意含蓄,感情深厚,借物抒情,充分地揭示了课文题目“梅花魂”的含义。
③文章在写法上首尾呼应,结构非常严谨。开头写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板书:眷恋祖国)
2、指导朗读。
(1)谈话引导:本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首先要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进行有感情朗读,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舒缓,语速不能太快。
(2)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全文。
通过问题交流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梅花在外祖父心中的地位,使学生初步懂得梅花的含义。了解字词的作用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对学生写作手法的积累,并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引导学生感受梅花的精神和品格,更加了解了梅花的深层含义,理解“魂”字的含义,懂得“魂”指的就是梅花精神,是外祖父的一颗爱国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导语相照应。
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读写结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得到提高。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课文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作业。
(1)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请收集并诵读有关的诗文,并和同学进行分享。
(2)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红梅颂》。
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中描写的人和事,升华了文章表达的情感。
板书
内容
引起下文
吟诗落泪
珍爱梅图
梅花魂不能回国眷恋祖国首尾呼应
赠送梅图
递梅花巾
照应开头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
1、能书善画
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长,长于;⑤容易,易于。
2、颇负盛名
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⑥失败。
3、独在异乡为异客
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奇特,特别;③另外的,别的;④惊奇,奇怪;⑤分开。
4、愈是寒冷
①(病)好;②较好;③叠用,跟“越……越”相同。
二、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正重其事()颇副盛名()蜡月天气()
眷峦祖国()好好宝存()顶天力地()
三、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例:叶明说:“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叶明说,他长大了要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吴小东说:“我要像小明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A、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象征着中华民族。()
B、梅花争在别的花之前开放,象征着中华民族。()
五、阅读《梅花魂》片段,回答问题。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母亲:“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
1、仿照句子“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用“分外”写一句话。
2、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两句话前后形成了明显的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④ 2、⑤ 3、③ 4、③
二、正重其事(郑)颇副盛名(负)蜡月天气(腊)
眷峦祖国(恋)好好宝存(保)顶天力地(立)
三、吴小东说,他要像小明那样关心集体。
四、1、(B)
五、1、远处,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绿树成阴,又有花儿映衬,把整个山峰打扮得分外妖娆。
2、对比外祖父特别珍爱那幅墨梅图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借助阅读,感受文本。
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读中主动用心的感受课文内容,加深阅读理解和情感体验,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并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对学生的阅读交流及时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对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与同学、与教师、与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阅读习惯。
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到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述了作者由梅花想到外祖父,透过吟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悲哀落泪、赠送梅图、赠送梅花手绢这五件事,感受到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体会到这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二、借助课件,补充资料。
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地让学生欣赏梅花的图片并朗读感悟与梅花有关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在吟咏古诗词中加深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从梅花的秉性来了解外祖父的思乡情怀就水到渠成,学生从梅花的秉性来了解中华民族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也顺理成章。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是:
教师参与课堂活动的频率过高,教师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过长,教师参与课堂活动所涉及的内容过多。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自由的空间。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在主动探究中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并自觉得到情感的熏陶。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华侨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最后又借梅花点明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本课的重点是借外祖父的几件事的描述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爱梅花就是热爱中华民族,爱梅花就是热爱祖国。课文中写的外祖父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之情,如,对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分外爱惜,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对小学生来讲,本课的难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与外祖父有关的具体事例感受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从外祖父挚爱梅花中感受外祖父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二是准确理解文中提到的外祖父教外孙女的几首诗词,感受其中表达的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表达了诗人王维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作者写眼前景物,观落花轻飘,细雨蒙蒙,触目伤情,用“轻描淡写”的笔法,融情入景,明写景,实写人的愁怨。
三是准确理解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感悟其中表达的情感。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第二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四是理解课题。《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陈慧瑛,女,1946年生于新加坡星岛,归侨,祖籍福建厦门。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
著有作品集《梅花魂》《无名的星》《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厦门人》《生命的田园》《芳草天涯》《神奇的绿岛》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东南亚: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星岛:
星岛,新加坡的别称。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
华侨:
华侨是指旅居国外的中国人。“华”与“侨”,就其中一词的含义来说是明确的。“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华”“侨”二字就被联系在一起,用来称呼在国外寄居、客居的华人。
相关诗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中送别
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代: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陈慧瑛回国
祖籍地是厦门同安丙洲的陈慧瑛出身于书香世家,她是著名爱国将领陈化成将军的嫡系第五代孙,祖父是前清秀才,外祖父是前清举人,自祖父这一代开始出洋到新加坡,经过努力与奋斗,陈家已经是新加坡无人不晓的华侨领袖。
自小生活在这样家境的陈慧瑛,因为聪慧也备受疼爱,她熟读经书,9岁便能写诗。从小,陈慧瑛便受到祖辈们去国怀乡情结的耳濡目染,但对年幼的她来说,祖国只是地图上一个模糊的概念。终于,1959年,陈慧瑛的外祖父──新加坡著名的富商、爱国华侨洪镜湖先生把最疼爱的外孙女送回了祖国。这一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陈慧瑛回来探望居住在厦门鼓浪屿的祖母;二是希望陈慧瑛能回来传承中华文明,他不希望陈慧瑛变成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带着外祖父多年珍藏的“墨梅丹青”图,陈慧瑛踏上了回国的路途。这一别,她便再也没见过外祖父。
在太平洋上航行了7天7夜的陈慧瑛和母亲回到了厦门。很多年以后,历经艰辛的陈慧瑛才明白,为什么外祖父要让她带着这一幅画回国,傲雪而立的梅花正是老人爱国之心的写照,也是外祖父对她的寄望。陈慧瑛把这些写进了她的文章《我的梅花魂》中,入选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的此文,写的正是陈慧瑛的家人以及她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偶然()()爱惜()()
希罕()()快乐()()
二、将下列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2.一枝梅花,有什么希罕呢?
3.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三、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打比方的句子,是的在括号里画“√”,不是的画“×”。
1、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保存(cún chún)骨气(gú gǔ)秉性(bīn bǐng)
2、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分别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3、梅花与、并称为“岁寒三友”。你能写出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句吗?
4、“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人吗?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八、“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一句中的省略号省略了神态、语言等。现在请你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把省略的内容写出来。注意写出对祖国无限思念的感情。(自由发挥)
参考答案:
一、偶然(经常)(偶尔);爱惜(糟蹋)(爱护);希罕(普遍)(希奇);快乐(痛苦)(欢乐)
二、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2.一枝梅花,没什么希罕。3.这就是您最宝贵的画。
三、1、(×)2、(√)
四、1.cún gǔ bǐng 2、保存大抵欺凌
2、排比句: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比喻句: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仿写排比句示例:春天像一首歌,歌里有小河的流水声和鸟儿的叫声,还有小朋友们的笑声;春天像一个魔术师,它变来了飞翔的小燕子,给天空带来生机;春天像个闹钟,叫醒冬眠的动物,唤醒沉睡的小草。
仿写比喻句示例: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3、松竹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中华民族史上有气节的人物郑成功、戚继光(答案不唯一)
八、示例:看到外祖父这么伤心,我紧紧地抱住了已经泪眼模糊的他。外祖父停止了哭声,他努力地向窗外望去,向祖国的方向望去。并自言自语地说:“我又看到长江黄河了,我又看到万里长城了。”似乎外祖父早已飞回了祖国,脸上竟然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地点:纳溪新乐学校第一课时师:同学们,在寒冷的冬天有一种什么花在寒风中绽放呢?
生:梅花。
师:现在我们以梅花为话题,聊聊你对梅花的了解,说说古今人们对梅花的评价。
生1:梅花不怕寒冷,最有骨气。
生2:墙交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生……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梅花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跟梅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梅花魂 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当你第一次读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生1:梅花怎么有魂?
生2:魂是什么意思?师在课题“魂”上打问好。请大家拿出字典,查查“魂”字,看看它有几个义项,在课题中你认为该选哪个义项呢?生查字典。
师:谁查到了?
生:魂有两个义项。
师:课题中选哪个?
生:第二个。
师:请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
师:魂字在文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请大家看到6课,自由地朗读课文。老师给大家提三点读书的建议。
(1)读准课文中带拼音的字;
(2)记住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3)读不好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生读书。
(自由读变成了齐读)师:看来我们班的孩子喜欢齐读。那现在我们来比赛,看男同学和女同学谁读得好。
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这两段都提到了什么事物?
生:梅花。
师:这样写作的方式叫什么?
生1:总分总。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应该是前后照应。
师:大家认为呢?
生:前后照应。
师:梅花年年开,作者的记忆之门也一次次被打开,我们一起来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2自然段)
师:梅花与外祖父怎样联系起来的呢?请个孩子朗读第三自然段。一生读3自然段。
师:4到11自然段人物的对话多,我们来分角色朗读。看看有几个角色?
生:两个。
师:分别是谁?
生:“我“和妈妈。
师:好,请你来读妈妈,你来读“我“,大家读叙述部分。
学生分角色朗读。师:关于梅花,外祖父说了一大段话,跟着老师一起读读。
(师引读13自然段)师:离别的时刻作者又写了什么?谁来读14自然段?一生读。
师:哪位同学来读15自然段?一生读。
师:再把你觉得不好读的地方读几遍。学生读书。
师: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拿出笔,在书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学生默读勾画)
师:给大家一个提示,作者回忆了5件事情。
请你边读书边归纳。(学生继续默读)
师:好了,谁来说说哪5件事?
生1: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教我读唐诗宋词,外祖父哭了。
师:老师把你的话概括一下(板书:教我唐诗宋词)。在说事情的时候,尽量用简短的.话来说。
你说说第二件事吧。生1:我把墨梅图弄脏了,外祖父发了脾气。
师:好。
板书:见我弄脏梅图发脾气。
请坐下,谁来说说另外的事?
生2:我和妈妈要回国了,外祖父不能回去哭了。
师:是啊,外祖父因不能回国哭了。
板书:因不能回国哭了。接着说。
生2:要走的时候,外祖父送我墨梅图。
师:对,临别送我梅图。
板书:临别送我梅图。
生:船快开的时候,外祖父送我梅花手绢,还送我们上船。
师:也就是离别时送我梅绢。
板书:离别送我梅绢。
从这5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生1:我体会到外祖父喜欢梅花的情感。
生2:我体会到外祖父很思念祖国。
生3:我体会到外祖父很想回国。
师:能在书上找一个词语来说说这种情感吗?
生:眷念祖国。
师板书:眷念祖国。
师:下面请大家选择你最喜欢或感受最深的段落自由朗读。
(生自由读书)
师:好,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请用笔勾出文中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语句读一读。
第二课时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5件事情(指板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时刻思念祖国的老人。
那么课文中哪些语句能表达出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感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动笔批注。(学生按要求读书)
师:好,来看看第一件事情中你们找了哪些体现外祖父思念祖国的语句。
生1: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师:还有吗?
生2: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师:我们就来看这两个同学找的句子。(小黑板出示这两个句子)外祖父是怎样教我读书的?
生:一遍又一遍。
师:一遍又一遍地教说明了什么?(在一遍又一遍下打点)
生1:怕我记不住。生2:教的东西很重要。
师:那外祖父一遍又一遍地叫我什么内容呢?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细如愁。
师:这些句子总称什么?请在书上找一个词来说。
生:唐诗宋词。
师:为什么不教别的,单单只教唐诗宋词呢?(在唐诗宋词下打点)(生沉默,没有人举手)
师:同学们也学过唐诗宋词,你想想唐诗宋词产生的国家和年代。
生:上千年前的中国。
师:那现在外祖父教我这些说明了什么?
生1:它们很重要。
生2:它们代表中国。
师:对,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外祖父教我诗词,是他对中国、对。
学习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课前准备
2.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教师板书魂字.)说说魂字的意思.
3.揭题释题.
a.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b.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合作交流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
2.过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3.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4.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
(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读三哭.感悟真情
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
2.学生听录音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
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
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
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学生交流之后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读一读,深人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朦胧.)
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
品语句,升华情感
1.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
2.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朗读课文中首尾两段.
归整体,理清层次
1.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2.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意思.
重积累,延伸拓展
1.把文中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3.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二)指导朗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学并掌握18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利用录像,引入新课。
1.大家边看录像,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称梅花为君子,人们为什么深深地喜爱这种花呢?
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是万花中最有骨气,最有品格,最高贵的花。因此与兰花、竹、莲花并称“四君子”。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缕芳吁耍训斥脾
罕藤愈凌秉飕撩梳
衰绢侨眷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凋字di1o,可以用旧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住它的字形,并注意与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如碉堡的碉与凋是形近字,只是部首不同。
缕l[,韵母不能写成u。
耍字上面是而且的而,与要有区别。
脾气的右旁卑是8画,笔顺是白卑。
罕字是上下结构“”加个干净的“干”。
秉字的部首是禾。
衰字是上中下结构,记字时可想到把衣服的衣字拉开,中间插入一个“”,读shu1i。
眷ju4n,查目字底。可与卷相比较。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秉”字为例:“秉”在课文中组成新词是“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用换词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读带有“秉性”的这句话,考虑可以用哪一个词替换。用性格可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造句:爸爸的秉性忠烈刚直。换词:爸爸的性格忠烈刚直。句意不变。可见,“秉性”一词指性格。
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
飘泊——文中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
颇负盛名——颇,很,相当。名气很大。
幽芳——香气清淡而芬芳。
古董——古代传下来的文物,很贵重。
玷污——使之有污点。
希罕——少见的,不常有的。
眷恋——顾念,爱恋。
5.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抵d!愈y)欺q9
前两个“愈”应读得慢些,低沉一些,为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
后两个“愈”应读得高些,坚定一些,为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
(2)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这一排比短语,要读出气势来,“最”字要重读。
(3)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语速稍慢,应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
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完成书后的作业。
(二)以自学为主,理解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己悟出梅花的品格,以及借物喻人的写法,抒发外祖父爱梅花、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
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2.判断:
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四件事。()
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
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
(1)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2)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3)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起来。
(4)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送给外孙女。
(5)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这时老师可提问:对课文写的这五件事,结合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吗?”以此引发学生自学质疑。比如,学生会提出;梅花魂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外祖父那么喜欢梅花?他为什么不回到祖国来呢?这五件事情好像都在说一个意思,是什么呢?这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问题,通过谈话,引入下一步骤的学习。
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从“一遍又一遍”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外祖父喜欢唐诗宋词。虽身在新加坡,心却惦记着祖国。
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句中可以明白,外祖父是借诗来抒发思念祖国的心情。
从“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可以知道外祖父思念自己的家乡,遏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1)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
(2)发言。
从“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可以看出外祖父爱梅花。
从“顿时,训斥,有生以来”这些词语也可以体会出外祖父十分爱惜这幅墨梅花图。
从“轻轻、慢慢”这两个形容词也可以体会出,外祖父对这幅图画多么爱惜。梅花在他的心目中应是干净、洁白的。
(3)打出投影: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里梅花仅仅指画上的墨梅吗?
这里的梅花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的,它是最干净的,最纯洁无比的。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外祖父对祖国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热爱祖国)
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
体会出他因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而呜呜痛哭,这份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感情叫人感动。
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真挚来。
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
7.抓住重点语句,加深理解。
投影出示重点句,指名朗读后,大家讨论: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句话中前后共出现4个。“愈”这个词,教师应抓住这个重点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比如:外祖父为什么要这么说?这里“愈”字体现了梅花的一种什么精神。换一种说法行不行。不要这句话,行不行?为什么?
通过讨论,学生应认识到“愈”字反复用,表示程度随着条件的发展而加深。条件、环境越恶劣,梅花却越精神。它具有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德。换一种说话没有这句话这么有力量,也表达不出来外祖父深深的敬佩梅花的感情。不要这一句话更不行。因为无法与前文我弄脏这幅图,外祖父小心翼翼地擦拭相照应;因为无法充分表现外祖父敬佩梅花的这种精神。
(2)体会下一句。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通过感叹号表明外祖父高度的敬佩梅花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3)体会下两句的`含义。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外祖父在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孕育出的许多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虽然外祖父身在异国他乡,却不怕环境的艰苦,凭着一股梅花的顽强精神,在星岛的文坛上颇负盛名,为祖国争光。
(4)体会下一句的含义。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花,是激励自己保持梅花这种有骨气、有品格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梅花精神告诉了我并且把墨梅花送给我,也要让我保持并继承发扬下去,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5)老师小结:
梅花的这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骨气正是我们民族日益强大的动力,也是支撑我们民族团结进取的灵魂。所以课题叫梅花魂。
(6)带着感情齐读这一段落。
(7)指名读。
(8)品读重点句。
采用先省略后补充的方式深入理解重点句。让学生从中品味重点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旁的花,大抵是xxxxxxxx。她却不一样,xxxxxxxx寒冷,xxxxxxxx风欺雪压,花开得xxxxxxxx、xxxxxxxx。她是xxxxxxxx有xxxxxxxx、有xxxxxxxx、有xxxxxxxx的呢!几千年来,我们xxxxxxxx出了许多有xxxxxxxx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xxxxxxxx、受到怎样的xxxxxxxx,从来都是xxxxxxxx,不肯xxxxxxxx。他们就像xxxxxxxx。一个中国人,无论在xxxxxxxx,总要有xxxxxxxxxxxxxxxx才好!
体会出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感情来。
(三)回到开头,引出结尾,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
1.思考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
2.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前后互相照应,全文结构严谨,表达了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齐读开头、结尾自然段。
(四)作业:
找有关梅花的故事读一读。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同学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同学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和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同学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赞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同学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顾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物图
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天性的人吗?
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六、总结全文
学习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教学目标:
1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2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准备:
1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一些写梅花的诗词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谈话
(播放音频文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同学们,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让我想起外祖父。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触摸一位老人的“梅花魂”。板书课题: 6 梅花魂
(播放多媒体课件)梅花很美,老师吟诵: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梅花高洁,老师吟诵:我家许愿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高洁淡雅,一直是我们中国人赞颂的花。
“魂”原指灵魂,这里指梅花的什么?梅花有怎样的精神?外祖父和我与梅花有过哪些故事?让我们来品读课文。
二 初读探究
1(播放幻灯片)布置自学要求:小声快速诵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它们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交流梳理:课文讲了几件事?能用小标题概括下吗?
老师示范: 读诗落泪
学生反馈: 爱墨梅图
不能归国
赠墨梅图
赠血梅帕
3读文过程中,你感受到老人一颗怎样的心?
三 品读感悟
(一)老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我们可以从“读诗落泪”这件事上体会到。
1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思考:“我”的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老人?什么叫“颇负盛名”?
2外祖父抱着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哪儿,他就黯然泪下了?你能揣摩老人当时的.心情去读一读这几句诗吗?这些诗句表达的都是怎样的感情?你还能背诵几句表达乡愁的诗句吗?
乡愁的确让人难以释怀!
3外祖父为什么满怀乡愁?因为他思乡情怯,所以——(学生接读)读诗落泪了。
4看到外祖父哭了,我有什么表现?我为什么不解乡愁?因为我不解乡愁,所以——(学生接读)拍手欢笑。
(二)因为我的“不懂”,有一天竟惹恼了外祖父。
1外祖父最珍爱的东西是什么?
2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划,哪些语句最能说明外祖父对墨梅图格外珍爱?
师生朗读交流,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不甚在意”“唯独”“拉下脸来”“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3在老人心里,这梅花已不仅仅是梅花了,老人把对祖国对故乡的情怀,都寄托在梅花身上了。梅花代表的是谁?
四 结束语
因为时间有限,今天的课先上到这里。后面的故事更精彩,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学习目标:
1、认识词语12个,会写“幽、衰、华侨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学习重点:会写“幽、衰、华侨等”16个词语;结合重点词句体会老人思念祖国的情感。
学习难点:领会梅花魂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喜欢花吗?来,看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花?(出示雪压梅花图片)(板书:梅花)──怎么知道是梅花?(冬天,不怕冷,开的仍然很美丽)观察真仔细。不怕寒冷,艳丽,我们就可以说它是冷艳(点击图片),一朵?(生齐读)两朵?(冷艳)千多万多她都(冷艳),我们便称他(朵朵冷艳)。如果你就站在梅花旁边,猜猜还会闻到什么味儿?是像桂花一样很浓郁的,能香飘十里的香气吗?北风吹来,这朵朵冷艳的梅花便会散发出叫缕缕幽芳(课件)这是多么清新淡雅的香气呀!(学习“幽”:查字典记偏旁,笔顺)梅花美吗?怎么美?(朵朵冷艳)梅花香吗?怎么香?(缕缕幽芳)来,让我们一起读出她的美,她的香。
二、通过检查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出示导学提纲)
1、我会搜集:自古以来,人们就用各种形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比如画梅花,写梅花,唱梅花。上课前,各小组同学也交流了你搜集到的有关梅花的诗、词、或者名言。老师选取了大家曾经学过的一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梅花》,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谁愿意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2、真有诗词的韵味儿。词语掌握的又怎么样呢?来,拿出导学提纲,同桌两人交换对照大屏幕看看第二题“我会拼写”写的是否正确,如果又对又漂亮,奖同桌一颗星星,不正确的就改过来并在一旁订正三遍。谁会读?一人朗读两个词语。重点讲解“衰(与哀比较学习,了解偏旁)、华侨(什么是华侨?这篇文章中主要讲述的华侨是谁?)
3、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老华侨与梅花之间的动人故事,拿出笔,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补充板书:魂)
4、课文围绕梅花魂,写了那几个小故事?谁来试着说一说?能把这样一篇长长的文章用五句话表达出来,真是不可思议,没有掌声就更不可思议了。齐读五件事,了解“概括”的含义。
5、读完课文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老华侨也打动了你的心吗?
三、品读赏析,感悟老华侨眷恋祖国的心
1、哪件事打动了你?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交流之前,再看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1、小组合作学习一个小故事,先读令你感动的句子,再谈感动的理由,或者你的体会。 2、有不同想法的同学,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2、生交流体会:
A对墨梅的喜爱:我五岁那年……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外祖父的哪些表现让你感受到了他“分外爱惜”这幅墨梅图?
a神态:你是通过外祖父的神态体会出来的。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出来呢?(顿时)这是一个表示什么的词语?(时间短暂)还有哪些词语也表示时间短暂?(瞬间、霎时、刹那、马上、立刻)这是一个短到来不及思考的时间,心里不愿意,脸上立刻变现出来。那位同学能读出外祖父的心情?
B语言:
“第一次”
什么叫第一次?因为“我”打破了一个古玩,外祖父训斥过妈妈吗?因为莺儿背不下唐诗宋词,训斥过妈妈吗?因为莺儿在墨梅图上留下个脏手印,外祖父却?(训斥了我妈),这个“第一次”的确能看出外祖父十分珍爱墨梅图。外祖父是怎么训斥的?(生读出训斥的语气)的确够气愤。
到底能不能玷污?那我们就可以说(点击课件)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读一读这两句?其他同学听完后,说说哪句效果更好?为什么?(反问句表达语气更强烈)那我们就带着这种强烈的语气读一读外祖父训斥我妈的话。
C动作:
“轻轻刮去、慢慢抹净”为什么要轻轻地,慢慢地呢?谁能读出外祖父的小心谨慎?
这段话中还有一个反问句你发现了吗?试试不改变句子意思,将它换一种说法。
理解“稀罕”: 稀有、少见、罕见的`意思,外祖父稀罕的是什么?梅花代表着中华民族。你是从哪段话中体会出来的?你愿意读一读吗?
⑴ 花的内容:
读出内容:“大抵”可换成什么词?(大多)你还能像这样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将四个“愈”可换成别的字吗?(越)读一读这句话,意思变了吗?老师真是对你刮目相看。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面对寒冷,面对风欺雪压,如果梅花能说话,她会说什么?
是啊!梅花不仅仅只是“颜色好,姿态美”的花,所以,老人才说他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⑵ 人的内容:
“他们就想着梅花一样”刚才我们说,梅花是“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他们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们不管……不管……都……”他们和梅花的确是一样的。那“他们”指的是谁? 根据你了解到的“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都有哪些?为什么?这就是他们历经的磨难,受到的欺凌。
老师这儿也搜集到了一些有气节的人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同学们有兴趣课后可以搜一搜他们的小故事看一看。他们受到的欺凌之多,历经的磨难之多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可是他们有没有就此屈服?而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是什么精神?(板书:百折不挠)
这些人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中国人,他们都是外祖父心中的梅花啊。(抗震救灾的英雄们,千手观音的姑娘们,残奥会上的运动员们他们不也是这一朵朵梅花吗?)外祖父爱梅花,其实更爱着这些中国人,爱着我们的中华民族呢!梅花的魂已经不仅仅是梅花的精神,梅花的魂代表的更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儿女百折不挠的精神。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让我们满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
四、拓展
现在回想上一个小故事,慈祥的外祖父为什么因为莺儿不小心在墨梅图上留了个脏手印,就大发脾气呢?(点击课件)
在外祖父心中,梅花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国是不容轻视的。所以,外公才说梅花是清白的,是不能玷污的。
此时此刻,我们都在为老人这颗眷恋祖国的心感动着,让我们一起伴着激昂的旋律,在《我的中国心》的歌声中,再来诵读这段话。(珍爱墨梅图)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梅花见识到了一位海外华侨眷恋祖国的情怀,下节课,让我们通过其他小故事,再次认识这位老人。
六、做检测题
板书: 梅花魂
民族魂
百折不挠
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二)指导朗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学并掌握18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利用录像,引入新课。
1.大家边看录像,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称梅花为君子,人们为什么深深地喜爱这种花呢?
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是万花中最有骨气,最有品格,最高贵的花。因此与兰花、竹、莲花并称四君子。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 缕 芳 吁 耍 训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飕 撩 梳
衰 绢 侨 眷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凋字,可以用旧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住它的字形,并注意与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如碉堡的碉与凋是形近字,只是部首不同。
缕lǔ,韵母不能写成u。
耍字上面是而且的而,与要有区别。
脾气的右旁卑是8画,笔顺是白卑。
罕字是上下结构加个干净的干。
秉字的部首是禾。
衰字是上中下结构,记字时可想到把衣服的衣字拉开,中间插入一个,读shu1i。
眷ju4n,查目字底。可与卷相比较。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秉字为例:秉在课文中组成新词是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用换词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读带有秉性的这句话,考虑可以用哪一个词替换。用性格可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造句:爸爸的秉性忠烈刚直。换词:爸爸的性格忠烈刚直。句意不变。可见,秉性一词指性格。
3.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
飘泊文中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
颇负盛名颇,很,相当。名气很大。
幽芳香气清淡而芬芳。
古董古代传下来的文物,很贵重。
玷污使之有污点。
希罕少见的,不常有的。
眷恋顾念,爱恋。
5.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抵d! 愈y) 欺q9
前两个愈应读得慢些,低沉一些,为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
后两个愈应读得高些,坚定一些,为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
(2)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这一排比短语,要读出气势来,最字要重读。
(3)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语速稍慢,应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
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撩、眷两字;
2:能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我心融文心,文情是我情。
3:能充分调动已有知识,使文章重现血肉。从而受到潜移默化地感染与熏陶。
教学重点:
通过多元学习,能文我交融,受到作者的文与心的感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感悟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天了。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人。其实啊,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和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是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二:浅渗目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梅花她有魂吗?我怀着不解读了它。被她所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慎重地、用心地学它。
请你们带着预习的感受再读题目。(生读体会语感)
三: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1、请同学们自由地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大意。(生读后交流)
2、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是写莺儿的外祖父爱梅情结。
3、课文是通过几件事来叙述他的爱梅的"情怀。(出示五件事)
四:品茗课文
1 、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读出祖父的爱梅情呢?
(1)、要联系上下文;(2)、联系时代背景:(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4)、其它适合自己的方式。
2、小组交流,精彩汇报。
3、有气节的人物是什么意思?你能举例说明吗?(生举例体会气节人物的含义。)
导语: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4、生诵读13自然段。
5、体会血色的梅花的深意。
导语: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是深藏着的一颗爱国心啊!
6、自己品读15自然段。
导语: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就让他那颗眷恋祖国之心长留星州吧。
五、涌情释怀。
1、导语:让我们把心回到梅花上来,打开我送给你们的梅花图,这是一幅略显单调的图画,希望你能妙笔生花,写上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语句。
2、学生展示语句。
(1)、对联:梅花魂,爱国心。
(2)、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略)
六、余韵结束
同学们,现在正是初秋时节,转瞬,冬天就会来临,你或许会惧怕,会埋怨冬天的寒冷而裹足不前。不过,我相信,今天我们学了《梅花魂》一定会在严冬里给你添一份信念,添一缕阳光。在你春风得意时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在不如意时,牢记若非
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并深深祝愿你能把它带入你的家庭,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一生都会活得非常精彩而温暖。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准备:
卡片、课件、《我的中国心》歌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2、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第三段,领会爱梅之情。
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重点段,体会爱国情结。
1、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a、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b、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c、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
(1)自由练读;(2)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3)齐读。
五、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1、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2、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
3、内容扩展,从哪些地方你也能体会外祖父那份浓浓的爱国之情?自由交流。
4、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5、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启发点拨、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课前准备
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吗?他上夜校学习时,老师曾教他一句话:──谁还记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中国人心里都揣着一颗中国心。香港著名歌星张敏明唱过一首歌,叫《我的中国心》。出示歌词,师生齐诵:“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身在海外的华侨谁没有一颗中国心呢?打开书27页,看文中插图,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就是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侨,他双目凝视着梅花图,他在想什么?又想对他的外甥女说什么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梅花魂》。关于梅花同学们并不陌生,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文很多,请大家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梅花有一种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它也有魂呢?
(二)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1)指名读课文。
(2)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3)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默读课文。思考: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了解梅花的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大平台。
【教学方法】
读解析评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老师要求同学在各种媒体中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板题:梅花魂;齐读课题)
二、老师配乐范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要求:老师先来朗读一遍课文,希望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教师范读(配乐《红梅赞》)。
3、引导解决以上问题。
4、学生质疑。
三、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梅花的高尚品格,明白题目的`深刻含义
1、课文描写了五件事,同学们认为哪些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回答
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⑵朗诵咏梅的诗。
⑶教师引导学生解疑。
师小结:是啊,从外公的言语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外公不仅爱梅花,更爱具有梅花品格的英雄人物,这一个个不肯低头折节的形象,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激励着外祖父,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不曾忘记梅花的秉性,不曾忘记民族的根,让我们带着对梅花以及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的敬意,大声齐读外公的话。
四、扩充思乡内容
1、从来故乡这个字眼就是让人心中感到温暖,让人不禁落泪,外公那份无尽的相思,不仅感动了他的家人,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千百年来,思乡也是人们吟诵的最多的主题,谁能给我们背一首?
2、老师推荐一首诗。
3、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腮边、白杭稠、甚至、无所谓、输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4.继续进行默读的训练,并从中找到疑难问题,尝试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继续开展“浓农乡情”的活动。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学策略】
1、教法:目标教学法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初步感知,了解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梅花三弄》,引出“梅花”与“魂”。(自由评说自己的感悟)
2.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展示目标
三、导学达标
(一)检查预习,初读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3.默读课文,不好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好批注了解课文内容。
三、交流反馈,体会情感
1.针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进行解答。(自行解答,留做思考,下个环节解答)
2.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关于能够梳理课文大致内容的问题,老师提出:课文在给我们讲梅花的故事,讲了哪几个呢?能不用两三句话简要地写出来?谁先写完谁站起来读给大家欣赏。(学生静静地写,老师巡视)
3.学生读话,多种形式评价。(学生评价,老师评价,指导怎样写得既简单又明了)
四、达标测评
1.接上一环节,依照学生理解,再次总结课文大意。
2.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意思,也对部分字词进行了疏通。但是对课文的进一步学习还得接受一翻挑战。挑战成功,就可以顺利进入下一环节。
吐字归音关:正确读字词;
书法比式关:正确书写字词;
收藏展示关:摘抄感动句段
五、总结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理解“葬身异国、颇负盛名、腮边、玷污、秉性、凉飕飕、撩乱、华侨、眷恋”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进行默读的训练,并从中找到疑难问题,尝试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2、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图。
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
2、出示相关资料。
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特别是它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今天我们学习《梅花魂》
3、解释课题。
“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本文中的“魂”是指崇高的精神。因此“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那么梅花有什么精神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生字:葬(zàng)腮(sāi)玷(diàn)秉(bǐng)飕(sōu)撩(liáo)侨(qiáo)眷(juàn)
2、新词:(老师引导学生随文理解词语)
葬身异国:因战乱或其他原因一直在国外生活,直至死亡。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腮边:脸颊。
玷污:弄脏。
秉性:指本性,文中梅花的秉性指的是: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训斥:斥责。
凉飕飕:形容风很凉,微微寒凉的样子。
撩乱:纷乱;杂乱。
华侨:尚未加入外籍的中国公民,但长期居于国外;包括已取得居住国永久居民身份者,称之为“华侨”。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留恋。
三、自主学习,引导感悟。
1、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先自读,后讨论、交流。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1)吟思乡诗。
(2)惜墨梅图。
(3)因不能回国而哭。
(4)赠墨梅图。
(5)送绣着梅花的手绢。
3、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1)学生默读,并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
(2)读后并思考: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4、课件出示第13自然段,默读并思考:
(1)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梅花的品格是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主要从“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2)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
(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说明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你能举例说明哪些人是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吗?
(岳飞、文天祥、林则徐、钱学森、刘胡兰……)
四、师生总结。
外祖父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告诫我要向梅花学习,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五、拓展。
1、课件出示余光中的《乡愁》。
2、阅读余光中的《乡愁》。
板书设计
梅花魂
吟思乡诗
惜墨梅图
因不能回国而哭眷恋祖国
赠墨梅图
送绣着梅花的手绢
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阅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读懂文本、获取书面知识,更要尊重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感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由此,我深入文本,努力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自我感悟。最后我认为“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想想为什么让你感动?”这一发散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积极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阅读中将自己的感情通过文中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尊重学生独特情感,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学生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力图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梅花魂》
知识与技能:1、认识“撩”、“眷”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策略与方法:整体感知内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加强朗读训练;课后拓展延伸。
课前准备: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全班齐背古诗《梅花》。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知识。
师:“魂”是什么意思?梅花是一种植物,它的精神是什么?带着疑问让我们走进文本 。
二、初读课文,扫出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
3、讨论、交流。
第一件事: 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 : 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 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 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 : 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四、小组合作、品读课文、交流评析
1、 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引导 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语句来品读。
2、 如果你有感受,就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把感受传递给别人。
3、 谁愿意把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汲取有价值的观点。)
根据学生读的,重点理解以下语句:(课件出示)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
“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理解”清白””玷污”
b、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它吗?
(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3)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
b、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C、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5)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6)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7)“小时候,外祖父常常叫我被唐诗宋词,每逢念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些诗句外祖父总会落下泪来。
体会:
a、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b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师小结: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 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五、感情朗读。
六、延伸拓展
教师导语:“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板书设计:
1、吟诗落泪
2、珍爱梅花图 思念祖国
15、梅花魂 3、不能回国而落泪 爱国之心
4、送墨梅图
5、递梅花手绢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3、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激情导入,初读课文
在乐声中,教师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由于它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你能背出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诗句吗?
2、指名学生背一背课前收集的诗句:
师:正像诗人们赞美的一样,梅花不愧是花中君子。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会使作家陈慧瑛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让我们来读一读她讲的故事。
3、齐读课题:
梅花有魂吗?这个“魂”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请默读课文,看看通过自学,你能读懂哪些内容?在感受深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有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稍后一起讨论。
4、学生默读、自学、画批。
二、了解大意,理清结构
1、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教师相机板书:思念故乡、喜爱梅花
2、认读本课新词。
3、说说课文大意。(板书:外祖父)
4、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的、思念故乡的老人的"?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5、指名学生说一说,边说,边引导学生读好相关的内容。
6、学生交流、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提炼板书(或出示电子板书):
⑴读诗落泪。
⑵珍爱梅图。
⑶不能回国。
⑷赠送梅图。
⑸送梅花巾。
7、师小结:
《梅花魂》这篇课文,写了外祖父——一位华侨老人“思念故乡”、“喜爱梅花”,课文深情回忆了他读诗落泪、珍爱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泣以及送墨梅图和梅花手绢给外孙女,并让她好好保存的几件感人的故事:
第1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第2~15自然段:回忆了5件具体的事。
第16自然段:作者从珍藏的梅花图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整篇文章寄托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撩、眷”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教学重点: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2.体会外祖父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所寄托的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不畏严寒,不怕风吹雪压、顶天立地、不肯低头),今天我们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解“魂”。
二、预习课文
1.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想一想,“梅花魂”中的“魂”在本课中指什么。
2.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可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3.把不懂的语句提出来跟大家研究。
三、全班交流
1.课文写了5件事,①外祖父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了眼泪。②他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③他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了。④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外孙女。⑤船快离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这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身在异国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语句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王维的诗,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外地,每到过年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呢?)
(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轻轻、慢慢”。(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
(5)为什么“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起来了”呢?(这充分体现了他思念祖国的深情)
(6)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体会梅花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
(7)自读15段,领悟外祖父爱梅花是因为他想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充分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把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重点读好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
五、总结、扩展
1.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中心)
附:板书设计
7 梅花魂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感情朗读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独立学习新课内容,熟读课文,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字词障碍。课堂上根据课后思考题,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读课文,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在文中批注勾画等方法体会思想感情,并从中领会“梅花魂”的含义。教学中注意抓词句深入体会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