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教案
推荐度:
音乐教案
推荐度:
音乐优秀教案
推荐度:
《DoReMi》音乐教案
推荐度:
音乐教案《郊游》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七年级音乐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音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音乐教案1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校园的早晨》是20世纪80年代的歌曲,由高枫作词,谷建芬作曲。由于歌唱家的成功演绎及歌曲清新的题材,成为一首传唱颇广的流行歌曲。
歌曲旋律流畅、优美、清新、活泼、跳跃。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与活力。歌词与音乐恰到好处的结合显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气息,刚好与改革开放初期充满活力的社会景象吻合,成为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校园歌曲之一。
《哦,十分钟》是由陈益康作词,范真真作曲的校园歌曲,曲作者范真真当时是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中二年级的16岁女学生。此歌曲曾获得首届“星海杯全国大、中学生青春之歌歌曲大赛”一等奖。
歌曲是校园学生课后十分钟生活的快乐写照,充分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学生纯真的感情。歌曲为并列二部曲式结构,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形象地刻画出中学生活泼可爱的性格。
二、教学对象分析
前面已分析,这里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80—90年代的历史背景与校园生活,简介作曲家谷建芬。
2、培养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的主旋律部分,体会休止附的巧妙运用在歌曲中所期的作用,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3、欣赏歌曲《哦,十分钟》,了解歌曲的结构,感受歌曲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的特点,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
4、通过演唱与欣赏这两首歌曲激发学生对校园歌曲产生兴趣并萌生探索的欲望。
四、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主旋律部分。
2、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哦,十分钟》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
五、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哦,十分钟》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这个学期音乐课前的十分钟熟悉这两首歌曲的音乐
七、课时安排
1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欣赏校园风景照片四幅,配以抒情优美的背景音乐。
师:这是什么地方?看到这些照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说出自己看了照片后内心的感受)
师:有这样一首歌曲就能够表达同学们现在的心情,这首歌就是《校园的早晨》,我们一起学习好吗?
(二)教授新课
1、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1)师生交流歌曲的历史背景及简介作曲家谷建芬。
(2)听赏歌曲《校园的早晨》,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旋律的特点。(前半部分欢快、跳跃,后半部分优美连贯)
(3)学唱歌曲
A、听老师范唱歌曲
师:找出表示停顿的符号,体会其作用。
生:休止符,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与活力
师:“沿”后面的休止符应该怎样唱?换气还是声断气连?
B、学生跟随琴慢速轻唱两遍歌曲。
师: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
生:歌词与音乐的巧妙结合显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气息,也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充满活了的社会景象。
C、全班同学跟多媒体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欣赏歌曲《哦,十分钟》
(1)请一位同学简介歌曲的`背景。
(2)老师弹奏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歌曲二部并列曲式结构。
(3)学生聆听歌曲
师:刚才大家听得那么投入,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后明确:生动活泼,轻快优美。
师:一听我们就知道歌曲是描写校园学生课后十分钟的快乐写照,那这首歌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生:形象地刻画出中学生活泼可爱的性格。
(4)学生演唱歌曲
师:看来大家很喜欢这首新歌,现在我们就用轻快活泼声音的跟老师的伴奏唱唱这首歌曲,把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的愉快心情表现出来。
师:刚才同学们唱得很投入,老师特别想知道你们在课间都玩哪些游戏?
生:跳绳、跳皮筋、踢毽……
(5)学生表现歌曲
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玩”课间的这些游戏。
(说明:以《哦,十分钟》音乐为背景,分小组按歌曲的节奏做跳绳、踢毽拍球等动作模拟表现课间的游戏)
师:刚才我们都玩的很尽兴,我想: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课间的十分钟,我们也要珍惜。因为只有休息好,才能更加精力充沛的学习。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唱、欣赏了两首好听的校园歌曲。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许多首校园歌曲不但在校园内广为流传,而且传唱在各地的大街小巷,其中还有好多首现在仍然盛唱不衰。《乡间的小路》、《童年》、《外婆的澎湖湾》、《踏浪》等,同学们课外可以去收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
七年级音乐教案2
一 、教学内容
唱歌课《樱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日本相关音乐知识:如都节调式、日本筝、及歌舞伎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樱花》,尤其注意4、7的音准。
(2)、利用所掌握的日本都节调式音乐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
3、情感目标:对日本的音乐及民族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能够学习日本的樱花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樱花》。
2、掌握并能运用都节调式。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欣赏教学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古筝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好,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王老师,虽然是第一见面,但是大家不用紧张,因为我今天是来给大家当导游的,我们今天旅行的目的地是亚洲的某个国家,但到底是哪个国家呢?请大家通过一组幻灯片来猜一猜。(播放轻音乐《樱花》)
生:讨论回答。
师:你从哪些方面断定这是日本呢?
生:富士山、寿司。。。。。
(二)、新授
2、师:如果我们把伴奏音乐换掉,你们再来欣赏。(引出日本音乐的风格特点)
3、师:到底是什么样的音乐特点,让我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日本风格呢。我们一起来视唱一下这首曲子的乐谱。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
(1)、调式
(2)、节奏
(3)、情绪
师:关于调式,大家可能有些陌生,在这里,大家主要回答两个问题
(1)、构成音有哪些?
(2)、乐句内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如何?
师:解释音与音的关系。
以西洋七声音阶为例12345671,七个台阶上住着七个音符,这些台阶是不一样高的,3到4,7到1之间的台阶是其它台阶的.一半,所以是半音关系。其他是全音关系。两个相邻的音之间的距离我们叫做2度,1到3叫三度。半音关系的两个音我们叫做小二度,全音关系的我们叫做大二度。1到3都是全音,所以我们叫做大三度。
从一个音到她相邻的音走了一级叫做级进,两个音就是级进关系,如果隔一个则称为跳进。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
师:这首乐曲就是日本的民歌《樱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它象征着纯洁、美丽,它还素有七日樱花之说,这样短暂而绚烂的形象正好符合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国民从小被灌输危机意识,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最精彩。我们一起来用“啊”来模唱一遍旋律,注意声音要充满向往和虔诚。(钢琴伴奏)
(三)、拓展
4、师:传统的调式就要由传统的音乐演出形式来演绎,日本的传统音乐包括神乐、雅乐、伎能、歌舞伎等形式。 它们大都是集歌、舞、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歌舞伎乐形式。(播放视频)
师:大家觉得很有意思吗?据说,日本的传统音乐又很多是从中国隋唐音乐演化而来的,而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尤其是日本的圣德太子(574--622)摄政时期开始,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频繁,日本曾先后派遣十九批"遣隋使"和"遣唐使"到我国来,其中每个使团都设有音乐长、音乐生,他们在我国学习我国的音乐,并且又把我国的音乐带回到日本,从而使我国音乐在日本国土上得以广泛的流传,并对日本的音乐产生很大的影响。隋唐时期我国传入日本的音乐内容,主要有唐乐、伎乐、散乐三种。唐乐是唐代宴会时使用的音乐,即我们所说的燕乐或俗乐,它们流传到日本以后,被改造为日本的雅乐。散乐与伎乐随着雅乐的兴盛开始从宫廷流入民间,后来与日本原有的滑稽伎结合,形成了日本特有的乐剧,即能乐。
(以上关于日本传统音乐与我国传统音乐的关系,可以省略简要点到即可)
5、师:除此之外,日本的传统乐器也深受中国民族乐器的影响,比如日本筝。我这里就准备了日本筝的祖先——古筝。让我们一起随古筝演唱一下歌曲。
更改:
1、增加学唱次数,并适当的运用指挥手势。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绪及演唱欲望来适当的增加学唱遍数。
(四)、创编
6、师:看来这些都难不倒你们,我们来点有难度的,运用都节调式特点进行4小节的旋律创编。
(分小组进行,选其中两组展示)
1. 要仔细检查学生创编的旋律,及时更正书写错误等。
2. 将学生创编成果中比较优秀的全体来视唱,并且可以当成《樱花》的前奏或间奏。注意课堂生成的特点,并积极运用这种生成。
(五)、总结
师:通过本次日本之旅,我们收获良多,而且还很有民族自豪感,因为古代日本的很多传统都源自中国,但是同学们,在当今社会中,你有没有观察过我们身边有多少东西都刻着日本的影子呢?
生:科技产品、汽车、相机等电子产品。
师:这真是两千年河东,两千年河西,日本人正是推崇这种“即使短暂,也要盛开这一瞬的绚烂。”的樱花精神。这种信念通常会体现在他们生活、处事之道中,自古如此,久而久之便培养出了日本人特有的不惜一切力求向上、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1、 以上总结可以根据课堂时间来即兴发挥,尽量的减少题外话,直接总结樱花品质。
2、 可以让学生在樱花歌曲中离开教室。
七年级音乐教案3
课题概述
《唱脸谱》是人音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音乐教案《唱脸谱》-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案。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画笔、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㈠组织教学: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㈡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
1、脸谱的产生;2、脸谱的颜色 ;3、脸谱的样式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㈠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
㈡歌曲范唱
1、谈话: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唱脸谱》-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案》。
2、学生自由谈
㈢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思考与创作──画脸谱
㈠欣赏: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㈡创作:(背景音乐与播放京剧)
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
2、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演脸谱
㈠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
㈡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五、结束课业
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七年级音乐教案4
欣赏《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了解领唱与合唱在塑造音乐艺术形象方面发挥的作用。2.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蒋开儒老人。
3、引导学生简要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难点: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通过音乐作品引申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祖国母亲的认识,并体会历史背景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
一、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邓爷爷?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邓爷爷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1979年春天,邓爷爷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邓爷爷第一次南巡;1992年,邓爷爷第二次南巡”,蒋开儒对邓爷爷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
二、欣赏《春天的故事》
1、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思考情绪?“老人”?“圈”?“春天”?
2、再次聆听,歌曲的结构及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3、分段聆听《春天的故事》
4、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了解作者。
三、当堂总结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古往今来,有许多赞美、歌颂祖国的歌词,你能唱唱自己喜欢的爱国歌曲吗?
七年级音乐教案5
教具:录音机、教学磁带、钢琴、打击乐器、投影仪、提板。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岭南春早》,让学生体会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迎来了“岭南春早”的大好形势,给岭南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2、 让学生掌握切分节奏和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的新的节奏型的拍、读、写法;学习乐理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记住一些常用的速度述语,懂得二拍子的击拍法。
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八分休止在前半拍的"节奏型的拍、读法,以及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律动启发式,层层深入把乐理与歌唱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步骤
(一) 练声
(要求:要轻、气息要平稳,教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跟钢琴唱)
(二) 节奏练习
投影图片一
1、让学生读、拍此节奏,提问学生此节奏中哪些没有学过的?引导学生回答,学生自然会说出“ ”和“ ”。以此引入切分节奏和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的新节奏型。
2、切分音:一个音由弱拍(或弱节奏位置)延续到下一个强拍(或强节奏位置)成为强音,这个音称为切分音。切分音改变了原来的节拍的强弱规律,形成了“切分节奏”。
如 等。
3、 几种切分节奏的拍、读写法(每一种都先进行拍、读练习)
投影图片二
写
读
拍
4、 拍、读练习
投影图片三
(1)
(2)
(3)
5、 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构成的节奏:
(让学生闭口用“”读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的节奏,读熟后心到休止的效果。)
6、 把两种节奏合在一起,加入打击乐器进行练习:
投影图片四
花铃鼓、双响筒:
沙锤、手串铃、板鼓:
铜锣、木鱼:
(反复练习此节奏型,一来可巩固感受切分节奏和八休止符在前半拍的节奏特点,二来可为学习“岭南春早”作铺垫,因为此节奏型就是《岭南春早》的节奏型。)
(三) 学习歌曲《岭南春早》
1、 放音乐,听完一遍后,写上课题“岭南春早”,这首歌具有浓郁广东音乐风味,这节课只作简单的提示。重放音乐时,让学生小声跟唱。这首歌曲是D徵七声调式G大调尚未学过,让学生跟着教师的钢琴唱词,由于这首歌曲的难点节奏前面已抽出练习过,因此,学生拍读起来比较容易把握,唱起来比较顺展。
2、 教师亮出三个提板
(1) 活跃、热情;
(2) 雄壮有力;
(3) 抒展缓慢。
3、 为什么要选择此情绪?先让学生讨论,渗入国情教育,启发学生领会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祖国大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歌曲要唱得活跃、热情和充满春天气息,实行对外开放,迎来了外商的投资,这也是歌曲中“推开南风窗,欢迎小鸟来筑巢”的寓意所在。因此,同学们应该歌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珍惜我们的学习环境,认真学习。然后让学生脚节奏,手拍节拍唱一遍《岭南春早》,以此引入二拍子的击拍法。
(四) 学习二拍子的击拍法
1、 让学生体会用软刷子刷墙时上下的感觉去做基本功练习;
2、 击拍时注意拍点,练习叶楞让学生体会打篮球时从地上弹起的感觉去找拍点,然后打着拍子唱《岭南春早》,可分组练习。
(五) 听音乐完成下列问题
1、 听三首歌曲片断《鼓浪屿之波》、《祝酒歌》、《牧羊姑娘》。
2、 用连线连接下列问题:
《鼓浪屿之波》 欢快 快
《祝酒歌》 悲伤 中
《牧羊姑娘》 怀念 慢
3、 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称为速度。以刚才的三个音乐片为例,不同的快慢所表现的情绪也不同。欢快热烈的音乐常常使用快或较快的速度,如《祝酒歌》;抒情歌唱性或田园风味的音乐常是用适度的中速,如《鼓浪屿之歌》;悲哀的掉歌、沉痛的回忆音乐则常用慢的速度,如《牧羊姑娘》。
4、 速度的作用:可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教师把《岭南春早》放慢速度弹唱一遍,把《牧歌》放快速度弹唱一遍,让学生思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学生:歪曲了形音形象。)
5、 常用的述语与意大利文相对照(速度记号标在开头的左上方,国际上通用意大利文)。
七年级音乐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通过对陕西民歌《脚夫调》的欣赏与学习,激发学生喜爱民歌,感受民歌那“原生性”的质朴美。
2、知识目标:通过聆听、演唱、交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并了解陕西信天游的风格特点,了解本曲节奏方面的基础乐理知识。
3.德育目标:通过对陕西民歌《脚夫调》的欣赏与歌词的理解,揭示了万恶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启发同学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陕北信天游。信天游是陕北人民最喜爱的一种山歌形式。歌词上下两句为一段,上句起兴,下句起题。用一个曲调反复演唱。歌曲一开始,连续向上四度的音调,既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又表现了他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下句“为什么我赶脚人儿(哟)这样苦命?”旋律一起即伏,大幅度向下的音调,表现了表现了在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惆怅无奈凄凉无比的心情。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2.难点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且掌握节奏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讨论练习等方法,完成此次教学内容
教学教具:
地图,大歌谱,视听音响设备.电脑等教学设备。
学法指导:
1.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个别回答问题,让其发挥独创精神。
2.启发学生自己探索,通过歌唱表演的方式给予表现机会。
3.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加强师生交流。
预期教学效果:
在创造性教学中,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大部分同学都在兴趣中学习音乐知识及课堂内容。通过师生互动,创造性表演,学生能过在情境教学法中掌握知识和内容。所以我的预期教学效果力争达到100%
教学过程:
1.导言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的心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山西民歌的情韵,今天我们再来欣赏陕西民歌的音乐风格。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三首民歌。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回答哪一首是陕西民歌?
A《太阳出来喜洋洋》
B《小拜年》
C《脚夫调》
D《脚夫调》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陕北信天游《脚夫调》
2.知识内容
⑴师:(出示地图)请问有谁能找到陕西省呢?
(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古城西安
教师介绍陕西省的地理知识和人文景观。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面积19万多平方千米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进入中国大西北的门户,省会是西安,陕西大地古老而神秘,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她犹如镶嵌在中国内陆腹地的一颗明珠,这里有我国的古城长安(今西安)自西周起,先后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
⑵师:通过介绍,我相信大家对陕西省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再一次聆听这首民歌,请同学们经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回答,陕北信天游《脚夫调》的特点?
(高亢有力、激昂奔放)
教师介绍陕北信天游风格和特点。
信天游是陕北人民最喜爱的一种山歌形式。歌词基本以七字为一句,上下两句为一段,上句起兴,下句起题。既可以两句独立成歌,也可把几段或十几段歌词并列,用一个曲调反复演唱。民间曾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之说。信天游以绥德、米脂一带的最有代表性,《脚夫调》流行在绥、米一带,它以高亢有力、激昂奔放、具有鲜明的西北民歌的特点,
⑶出示大歌单,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教授音符的时值及小切分,三连音,和后十六等节奏型的打法。
①师:因为音乐来源生活,同学们能否在生活中需找音符的时值呢?
例:4分音符时值——走一步
8分音符时值——钟表滴答
16分音符时值——小鼓
3.德育教育
通过几个例子对比,同学们应该感受新社会的美好和这来之不易的今天,所以我们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建设我们的家园。
4.创造性表演
通过节奏型的掌握和多次聆听音乐,相信大家已经熟悉了本曲,用各自喜欢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这首《脚夫调》我做指挥并提供歌谱和各种道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分成两组:
A、舞蹈组同学随音乐即兴起舞。
B、歌唱学生齐唱这首歌曲。
通过表演环节,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熟悉歌曲并且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体验歌曲,使学生在幽默和欢快中感悟歌曲的内涵,从而达到熟悉歌曲,掌握知识点和审美教育的目的。
课堂小结:
首先让同学们自己回答学到了什么?老师再做点评。
今天我们欣赏了陕西信天游《脚夫调》,让我们了解、感受了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了解陕西信天游的风格特点和本曲节奏方面的基础乐理知识。通过大家的互动表演,能熟悉这首歌曲,进一步的了解到这首歌的内在精神,启发同学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七年级音乐教案7
一、教材说明: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课是一堂器乐欣赏课。从探索与深化教材改革这个层面而言,本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材呈现的方式均与以往有所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比较简洁、明了、新颖,贴近现实。在教材呈现的方式上,文本只选载了必要的谱例,与之相关的少量插图、配画,以及音乐小博士的提示语。去掉了概念化的讲授音乐知识的文字和作品简介的文字,给师生创造性开展欣赏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教学设想:
本课音乐欣赏课,意欲通过聆听欣赏、感受印象、熟悉主题、交流讨论、小组评价等教学活动。创设“自主、创作、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人人参与的意识,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领略管弦乐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习内容说明:
本课以《七彩的管弦》为切入点,其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欣赏专题:
第一个专题是《乐队巡礼》。这个专题有两个教学内容,其一,听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片段);其二,结合学生对该曲的直接体验,简介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有关的乐器,进一步感受乐器的音色特点。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有关的乐器并感受其音色特点这两个知识点,应在听赏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它。
第二个专题是《美的遐想》。本专题安排了《日出》、《乡村傍晚》两首不同风格的管弦乐曲,作为课内的欣赏作品,其目的是让学生随着旋律的思绪,展开丰富的想象,领略运用音乐描绘的《日出》、《乡村傍晚》的景色,体验欣赏标题器乐曲的韵味与乐趣。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相关的乐器,并感受其音乐特点。
2、在欣赏《日出》和《乡村傍晚》的活动中,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听后联想到的景色,让大家分享。
五、教学重点:
在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和感受各种乐器音色特点的基础上,领略管弦乐的`魅力,体验用音乐来描绘《日出》和《乡村傍晚》的韵味。
六、教学难点:
引导、启发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形式来感受音乐美与鉴赏音乐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及文字简介、音像资料、录音机、磁带等。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欣赏管弦乐曲《蓝色的多瑙河》(: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曲)
2、思考:我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乐曲?是由什么乐队演奏的?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4、引出课题《七彩的管弦》
二、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1、管弦乐队分成四大类:
弓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结合管弦乐队演奏图来认识乐器的分组)
2、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欣赏各组乐器的图片,认识其形状、结构。
聆听各乐器的声音,感受其音色特点。
三、欣赏管弦乐作品,感受其风格特点。
听赏《日出》第一乐章《大峡谷》
1、观赏日出(影片)
2、听赏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日出》
(引用大峡谷有关的风景画加入文字音响,让学生专注聆听音乐——想象与联想——配画。)
3、听赏《日出》后,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体会感受。
(可从历史、地理、图画、音乐、音色等方面展开交流与讨论。)
A、听完这首乐曲,给你印象最深的乐器是什么?谈谈它有何特点?
B、大峡谷位于美国的什么地方?
c、请为这首乐曲配上一副图画。
欣赏《乡村傍晚》
1、观赏《乡村傍晚》的图画
2、听赏《乡村傍晚》的音乐
分乐段赏析:
A段:开始是一支悠长缓慢的曲调,清新而优美,宛如悠扬甜美的牧笛声,请问: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B段:这段音乐有何特点?仿佛让人联想到了什么?
c段:请谈一谈对这一段的感受和体会。
四、探究课题
你能为自己的家乡傍晚配上一段音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