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推荐度: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推荐度:
《花蛤蟆》五年级音乐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五年级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音乐教案1
第一单元风儿在歌唱
教材分析:
1、歌曲:《校园的风》是一首进行曲的体裁。旋律活泼、轻快、富有朝气。歌词充满了诗情画意。很具有时代的气息,应该很受学生的欢迎。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要把这首歌曲演唱好,有一些难度,主要表现在;节奏复杂(弱起节奏、符点节奏、切分节奏、休止符等)、并且旋律起伏较大。
2、歌曲:《晚风》是一首来自俄风格的罗斯二声部合唱歌曲,旋律流畅、清新,飘散着泥土的芳香;歌词景、意悠然,在和声的衬托中,透露出宁静的美,梦幻的美和幸福的美。
3、欣赏:《抖空竹》是王义平为联合国国际儿童节而作的管弦乐曲组曲中的第2首,音乐形象生动感人,表现手法妙趣横生,易于少年儿童接受,其技术的难度也适于演奏,很受欢迎。
《放风筝》是组曲中的第三首,乐曲描绘了风筝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姿态,而且,寄托了作者对风筝的美好期待和祝愿之情。
4、音乐实践:《春风》是来自日本的儿童歌曲,由和田微三作词,广濑量平作曲,罗传开译配。轻快流畅的旋律,富于动力和弹力的节奏,饶有趣味的拟人化歌词,既表现了春风的生动景象,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同时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烈期盼和纵情歌唱。教学内容
1、唱:《校园的风》、《晚风》
2、做:设计动作表演、节奏填空、听音填空
3、听:《抖空竹》、《放风筝》
4、玩:《春风》
5、八孔竖笛:落水天、la’的指法、山楂树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校园的风》,感受歌曲表达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并能用连贯、流畅的歌声富有感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时声音整齐、和谐。
2、通过设计动作表演练习,让学生感受三拍子旋律,并把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来。
3、在节奏填空和听音填空练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音记谱能力和创作能力。
4、通过欣赏,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景和管弦乐器的表现力,感受吉他的音色。
5、八孔竖笛:进一步巩固高音孔的掐孔方法,初步学会la’的吹奏方法,能富有表情地吹奏两首乐曲。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二声部合唱时声音整齐、和谐。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听音记谱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校园的风》、欣赏《抖空竹》、《放风筝》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校园的风》,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热爱自己美丽的校园;
2、学唱演唱弱起拍。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校园的风》
教学难点:
1、弱起拍的演唱;
2、根据节奏谱写音乐短句。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导言:
二、播放歌曲《校园的风》
1、问:校园的风是怎样的风?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演唱这首歌曲?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
2、介绍歌曲:歌曲由陈默作词、康复元作曲。这是一首用进行曲体裁写成的歌曲,歌曲以大自然之中的风来借以表现校园里的自信乐观、文明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希望我们在这样的校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学习歌曲:
1、节奏练习:
2/4OXXX|XX.X||
2/4XXX|X-|XX
XX||要求:念一念----拍一拍
2、跟琴用“LA”模唱旋律,要求划拍;
3、按节奏读歌词;
4、教师范唱歌曲;
5、教师分句教唱;
6、跟琴齐唱全曲,教师根据学生演唱的情况进行处理;
7、分组唱一唱,并进行评价;以自评,互评的形式进行。
四、创作:完成第3页的----创作旋律短句
1、提示:
a、据节奏进行填写;
B、情绪色彩的表达;
2、分组创作:
3、分组展示;
4、评价;
五、欣赏《抖空竹》、《放风筝》
六、总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晚风》、欣赏《春风》
教学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二声部合唱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演唱中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选择二声部的合唱练习)
二、导入新课:
三、聆听歌曲:《晚风》
1、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教师总结:
2、介绍歌曲:
这是一首俄罗斯风格的二声部合唱曲,K.乌申斯基词,A.托姆作曲,张宁译配。旋律流畅、清新,飘散着泥土的芳香;歌词景、意悠然,在和声的衬托中,透露出宁静的美,梦幻的美和幸福的美。
四、学习歌曲:
1、分声部聆听,感受声部的旋律特点;
2、学习第一声部:
视唱旋律,要求学生划拍;按节奏读歌词;轻声跟琴唱歌词;
教师范唱第一声部,进行处理歌曲:声音的轻柔、节奏的稳定,自然的换气,表情的自然;
有感情的齐唱第一声部。
3、学习第二声部,(步骤同上)
4、分别练唱两个声部。
5、分声部练习。
6、合唱歌曲:注意声部的均衡性和层次感。
五、全体表演:合唱《晚风》
六、欣赏《春风》
七、延伸:引导口琴(竖笛)吹的好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去练习并进行合奏。
第二单元祝福妈妈
教学内容:
1、唱:《祝福妈妈》
2、听:《烛光里的妈妈》
3、玩:《只要妈妈露笑脸》、《鲁冰花》、《棕榈树下》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学唱,感受合唱的艺术表现力,演唱时能做到均衡、和谐。
2、继续感受三拍子韵律,丰富对民歌音调的积累。
3、通过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感受其音乐形象。
4、八孔竖笛,继续学习吹奏《烛光里的妈妈》
教学重点:
唱好三部合唱歌曲,感受美妙的合唱效果。
教学难点:
增强对民歌的了解与认识。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八孔竖笛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祝福妈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祝福妈妈》,感受歌曲情绪,了解藏族歌曲的特点,能够饱含深情的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歌曲,对学生进行感恩母爱教育,让他们从小懂得孝敬父母。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祝福祖国,培养。
教学重点重点:
1、唱歌《祝福妈妈》 2教学音乐知识连线。
教学难点:
1、根据旋律创编歌词。
2、体会歌曲《祝福妈妈》的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CD、气球、彩纸、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放歌《妈妈的吻》)师:嗨!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见到你们很高兴!大家请坐!还记得这首歌吗?
生:记得!——《妈妈的吻》
师:是的,上节课学的,我们一起唱一遍好吗?
生:好!(跟唱一遍《妈妈的吻》)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从刚才歌声里我听出了你们对妈妈的一片深情,让我们再为妈妈送上一份祝福好吗?
生:好!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新歌《祝福妈妈》。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的把歌词读一遍,读完请举手。
1、学生读歌词(同时放《祝福妈妈》伴奏一遍)师:放下手,关于歌词,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呀拉索”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想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想问的吧!《祝福妈妈》是一首藏族歌曲,“呀拉索”是藏语中的感叹词,没有实际意义,类似普通话里的“啊、哎……”,以后,如果你在歌曲中看到这三个字,就应该知道这是一首藏族歌曲了。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了。
师:藏族风景最有名的就是西藏了。下面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听赏歌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一下美丽的西藏,然后告诉老师你听到、想到了什么?
2、初听歌曲(听赏《祝福妈妈》一遍)师:谁说一说?
生:
1、生
2、生3……
师:大家说的太棒了!老师想带大家到西藏去旅游,你们想不想去?
生:想。师:来,坐上火车,我们走了!
3、复听歌曲(带学生在室内绕一周,说“到站”学生回位。复听歌曲同时播放藏族风景图片)
师:西藏太美丽、太神奇了!希望同学们长大以后真的到西藏去看看。下面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向往随音乐轻声唱一遍。
4、学生轻声跟唱
师:同学们学得真快!我们放开声音唱一唱。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5、再次跟唱
6、教学连线——圆滑线、延音线
师:大家唱得真好!下面同学们休息一下,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歌曲中有很多“︵”的符号吗?
生:发现了,在音符上边。
师:它连接了两个音或多个音符,是不是?
生:是。
师:小组合作找一找歌曲中这个符号出现了几次?它连接的音符有什么特点?生:19次。它连接的.音符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师:***同学说的很好!(出示课件)连接不同音符时,它叫圆滑线。演唱时要唱的连贯、圆滑。连接相同音符时,它叫延音线。演唱时要唱成一个音。(指导圆滑线、延音线的唱法)师:下面小组合作找一找,歌曲中哪里用了圆滑线?哪里用了延音线?看哪组找的又快又准!(学生找完汇报)
师:找的非常准确!下面我们跟伴奏演唱,体会一下圆滑线和延音线的唱法。
7、跟伴奏演唱,体会连线的唱法。(学生再次跟唱一遍)师:同学们唱的太好了老师为你们鼓掌!(教师鼓掌)下面小组讨论一下歌曲的情绪,我们应该怎样把这首歌唱的更好呢?(小组讨论汇报)分析歌曲唱法:歌曲前半部分描写了用“白云做棉袄”、“星星做项链”、“太阳的温暖”、“我唱歌儿”做礼物送给妈妈,是叙述的语气,要唱的稳一些,“祝福妈妈幸福安康”一句要用心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祝福,后面的“索……呀啦索”表示对妈妈的无限祝福,要大声唱。要让妈妈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与热情。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而我们又有一个共同的妈妈,你们知道是谁吗?(祖国妈妈)让我们认真做礼物,高声送祝福,把祝福送给自己的妈妈和祖国妈妈好吗?
8、跟伴奏齐唱师:唱的真棒!给自己鼓鼓掌吧!同学们,除了歌中唱的这些,你还有什么礼物要送给妈妈吗?
生:有。
师:请大家把你想送妈妈的礼物写下来,为《祝福妈妈》创编第四段歌词,下面小组合作,看哪组创编的又快又好!并为大家演唱!编好的请举手!优秀作品老师会发奖!现在开始!
9、创编歌词(小组活动,创编歌词,并排练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10、汇报成果(三组)
师:同学们真棒!老师送的礼物喜欢吗?(喜欢)下面请组长把气球吹起来,请同学们在老师送你的彩纸上写上一句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可以写给自己的妈妈,也可以写给祖国妈妈,写好后把它粘在气球上。(学生活动)
11、齐唱《祝福妈妈》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手握在一起,齐唱《祝福妈妈》,让五彩气球把我们真诚的祝福带给我们亲爱的妈妈,好吗?(好)(齐唱《祝福妈妈》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采一束鲜花》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对妈妈的爱。
2、柔声演唱《只要妈妈露笑脸》,引导学生从妈妈的爱到祖国的爱的情感升华。
教学重点:
柔声准确的演唱此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音乐,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对妈妈的爱,并能通过动作或表情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曲名吗?(板书:只要妈妈露笑脸)
2、听了这首歌,你们想说什么?
3、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笑”。(在“笑”下加点)
二、板块一:“笑”好不好?
1、你们认为“笑”与“哭”相比,哪个更好?为什么?
2、分四人小组思考讨论。
3、集中交流。
4、小结过渡:通过讨论,同学们普遍认为笑比哭好,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能使人年轻,笑能使人快乐。
三、板块二:为笑设计广告语。
1、谈话:如果笑就是种商品,你能为笑设计一些广告语,每个人都笑口常开吗?
2、学生自行设计广告语,然后讨论交流。有选择地写在黑板上
3、小结过渡:
看了大家设计的广告语,人们都怦然心动,希望自己能得到笑,能“买”到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笑可以说是供不应求,不少人笑不起来,得不到微笑。
四、板块三:为什么笑不起来?
1、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展开调查,了解一下在你们的亲人朋友当中谁提不到微笑,或是很少能会心地笑一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分组讨论交流:笑不起来,是因为。
3、小结过渡: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人笑不起来,可能是因为生活中暂时的困难,可能是工作中遇到了烦心事,更可能是自己的子女让他们担心、牵挂了。
4、再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5、听完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指名回答)
五、《只要妈妈露笑脸》可以说是一个做子女的对母亲最衷心的祝愿,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自己的父母的艰辛,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子女日夜操劳,真的很辛苦,做子女的确实应该体谅父母,使他们不再为自己担忧,能够会心地笑一笑。
六、完成习作《只要妈妈露笑脸》。
安全小常识:不准在道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烛光里的妈妈》
教学过程:
一、课前序曲:
课前打开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欣赏、跟唱。
二、新课导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烛光里的妈妈》,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听着这首歌,你有想到了什么呢?
生:母亲。生:妈妈对我的关心。
师:是呀,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全部的爱。可以说母爱,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今天,老师愿和你们一道“感受母爱,体验真情”。(展示课题)
师:说起母爱,我想到了满文军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懂你》。谁会唱吗?(有许多学生摇头)
师:今天我把这首歌的MTV带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不过,我有个要求:你要谈谈MTV中哪个细节最能体现母爱。(播放《懂你》MTV,学生欣赏。)
三、说真话,诉真情
师:你觉得MTV中的哪个细节最能体现妈妈对子女的深深爱意?
生1:妈妈在夜里为孩子盖被子的情景最另我感动。
生2:妈妈把吃的东西都给子女了,自己在舔碗底。
生3:雪地里妈妈背着孩子行走,体现了她对孩子的爱。
生4:妈妈深夜为孩子补衣服。
生5:妈妈在火车站等待孩子归来时的表情最能体现母爱。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正如《母亲》这首小诗所写的一样。(多媒体展示《母亲》)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生(齐答):好!(齐读《母亲》)
师:你能说说诗中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母爱吗?
生6:拿新书包,打雨伞,沏热茶。
生7:包三鲜馅,在那他乡中,母亲会牵挂你。生病了母亲会掉眼泪。
师:那我想知道:诗中所写的这些,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多媒体展示:说真话,诉真情——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
生8:每次周末我回到家里,妈妈都会为我做很多我爱吃的东西,而且总喜欢看着我吃。
生9:有次半夜,我感到很饿,当时天气很冷,妈妈还是起来为我烧吃的。生10:妈妈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她每次上班前都为我准备好中饭。有次她为我准备了两个荷包蛋。我趁她没注意把蛋放进了她的饭盒。可中午时妈妈跑回来,把两个荷包蛋又给我送了回来。
师:就为了把两个荷包蛋给你送回来,跑了很远的路。生10:是的,从这件事我更感受到了妈妈对我关心。师:看的出来,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谢谢。
生11:我每次来学校上学,妈妈总是有很多话跟我讲,而且要将我的用品全部准备好。
师:相信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母亲和MTV中母亲一样无私地深爱着我们,他们也同样的伟大。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学会关心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长辈......
五年级音乐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听:《爱的罗曼斯》《爱之梦》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聆听《爱的罗曼斯》、《爱之梦》表示了小朋友对妈妈的尊敬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2、感受吉它和钢琴不同的音色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让同学感受妈妈的爱,并有感情地唱歌曲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唱准和点节奏和切分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聆听《爱的罗曼斯》,仔细体会歌中的情感,感受吉他音色
二、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欣赏了《爱的罗曼斯》;同学们听得很投入,下面我们再听一听,感受一下音乐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三、新课展开
欣赏吉他曲《爱的罗曼斯》钢琴《爱之梦》
1、听吉他曲,边划拍边哼唱主题曲
2、听钢琴曲《爱之梦》,说一说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学唱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2、用“IU”哼唱旋律
3、难点教学
乐名的1——4小节,唱准和点节奏和切分节奏,跟琴模唱与教唱相联系结合
4、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5、跟琴声哼唱歌词
歌曲处置:
1、分析歌曲表达的情感,让同学说一说妈妈对自身的爱表示在哪些方面,让同学切实体会到妈妈的爱是伟大的
独唱→分组唱→齐唱
2、在书本的色块处设计合适的动作式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我的发明。
让同学创编他奏,互相合作,为乐曲伴奏(培养同学的合作能力和发明精神)
结束:
播放《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同学边哼唱边走出教室
怀着对妈妈的热爱之情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甜甜的秘密》
听:《妈妈的"红头巾》
教学目标:
通过扮演唱《甜甜的秘密》,聆听《妈妈的红头巾》,表示小朋友对妈妈的尊敬与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唱出神秘、急切的感受,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敬爱之情。
2.旋律中的大跳音程要唱准。
教学过程
一 、 组织教学
首先,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放飞美妙的歌声,仔细体会歌中的情感。(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同学演唱
二、谈话导入
1.师:刚才,同学们唱得那么投入、那么深情。能说说,在演唱时感受到了什么呢?
2.师:是呀,老师呕心沥血、精心培育我们茁壮生长。那我们该怎样报答老师呢
3.同学交流尊师的做法。
三、 新课展开
1.导入:这里有一群小朋友,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请听《甜甜的秘密》(出示歌谱)
2.下面,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要求:大家感受一下,这群同学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3.师范唱,协助体会:神秘、急切的感觉。
4.让我们一起用神秘、急切的心情朗诵歌词
5.初次聆听歌曲。
6. 生边跟音乐哼唱边发挥想象。
同学交流想法。
学唱 歌 曲
1.带领生用“Mn”哼唱旋律,师用手势引导同学注意旋律线的走向。
2.区分一二小节和五六小节的异同处,唱准大跳音程。
3.生跟钢琴哼唱。
唱不好的地方重点练练。
4.完整唱全曲。
歌曲处置
1.放《甜甜的秘密》的音乐,要求:同学边唱边体会神秘急切的感觉。
2.为了体现悄悄地神秘的感觉演唱时声音的音量要小。
3.师范唱后半局部,引导同学通过演唱体现急切的心情。
4.请生上台演唱歌曲。
同学上台演唱歌曲。
聆听《妈妈的红头巾》。 感受小朋友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生动情地演唱《甜甜的秘密》
爱师的音乐氛围越来越浓烈,说说、唱唱中真挚的情感自然流露,激动人心。
结 束
播放《甜甜的秘密》。
同学边哼唱边出教室。
同学怀着对老师的热爱之情走出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长成一座山》
听:《爱的祝愿》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表达了父亲和小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2、通过欣赏小提琴曲《爱的祝愿》感受小提琴的音色,体会人间处处有真情的道理
教学重点:
同学能用乐观、自信的歌声唱出对父亲的热爱与尊敬之情
教学难点:
唱准乐句中的大跳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聆听《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也可一过听一边哼唱
二、谈话导入
让同学讲一讲爸爸对自身的爱体现在生活中的哪些细节中,揭题《长成一座山》
1、听范唱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2、用“IU”哼唱旋律
3、难点教学
1——4小节,掌握低音ia到fa的音准,跟琴模唱
4、学唱歌词
歌曲处置:
1、尝试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标上“f”“mf”等力度记号,并唱一唱
2、用乐观、自信的声音唱出对爸爸的热爱之情
拓展:
1、欣赏小提琴独奏曲《爱的祝愿》感受小提琴美妙的音色
2、收集有关爱的歌(乐)曲,把它们送给你喜爱的人
结束:
播放《长成一座山》同学边哼唱边走出教室。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萤火虫》
听:竖笛曲《铃儿响丁当》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萤火虫》激发同学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用清晰的吐字,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唱准乐句中的大跳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欣赏竖笛曲《铃儿响丁当》哼唱歌谱
二、谈话导入
让同学说一说萤火虫的特征以和发挥的作用
揭题《萤火虫》
三、新课展开
学唱歌曲《萤火虫》
2、用IU音哼唱旋律
3、难点教学
第8到第9小节的大跳音要唱准,第10小节的波音也要唱准师教唱,跟琴模唱
4、学唱两段歌词
歌曲处置:
1、分析歌曲的情绪,指导同学用清晰的吐字,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我的发明
改变歌曲旋律的节奏,调整音符的时值,将歌曲改成三拍子,再唱一唱。
结束:
1、让同学课后用荧火棒等道具模拟萤火虫发光的情景扮演歌曲
2、播放《萤火虫》,同学一边哼唱边走出教室
五年级音乐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小小音乐剧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将全体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故事中的一幕,利用乐器学习音乐旋律,并为下面的创作表演做好前期准备。
教学过程
1.导入: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我们曾经演过哪部寓言故事?
2.猜一猜:请大家看一幅画,谁能猜出这个故事的名字?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3.讲一讲:谁能够为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
4.分析故事并分组; 这个故事可分成5场:序幕、放鱼归海、贪婪的老太婆、愤怒的大海、尾声
5.组织学生分组利用乐器自学各段的音乐:口琴、口风琴、竖笛
6.教师巡视,并针对排练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7.各组汇报学习情况
8.总结:引导学生加紧课后排练,下节课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创编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创编对话、表演故事。
教学过程
1.出示五幅连环画
序幕 放鱼归海 贪婪的老太婆 愤怒的大海 尾声
2.创编活动: 将全体分成五个小组,共同完成故事内容。
要求:有对话、伴奏、表演、歌唱等,还需布置一些布景、道具等。
3.学生分组设计各幕的表演内容。
4.教师巡视,并针对排练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5.引导学生利用环保材料动手设计道具和布景。
6.总结:引导学生加紧课后排练,下节课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小小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一。
教学目标
以小组汇报表演的形式,表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序幕、第一场。
教学过程
1.小组汇演: 序幕
2.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
3.小组汇演: 第一场 放鱼归海
4.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小小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二。
教学目标
以小组汇报表演的形式,表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第二、三场以及尾声。
教学过程
1.小组汇演:第二场 贪婪的老太婆
2.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
3.小组汇演: 第三场 愤怒的大海
4.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
5.小组汇演: 尾声
6.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
7.全体选举: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最佳配角奖、最佳配乐、最佳旁白、最佳道具、最佳化妆、最佳音乐、最佳演唱……
8.将各组节目加工整理,全班完整排练一部小小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五年级音乐教案4
教学内容:
一、 复习常规(包括《师生问好歌》、发声练习等)
二、 学习歌曲《金扁担》
教学目的:
一、 指导学生掌握发声技巧及合唱技巧。
二、 指导学生以欢快、喜悦的心情唱好歌曲,要求学生能正确表达歌曲的内容。
三、 复习变拍子,掌握歌曲的节拍规律,唱好上波音。
教材分析:
歌曲《金扁担》是一道苗族儿童歌曲,歌中所唱的"金扁担"是苗家对新公路的亲切称呼。歌曲表达了改革开放以来,远离城镇的苗家山寨修起了新公路, 苗族人民歌唱新生活的喜悦心情。
歌曲的节奏明快、舒展,旋律活泼、流畅。其结构是一个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主部是一个上、下句结构的段落,两个乐句在节奏上完全一致,富于舞蹈性的拍子节奏型加上偶尔在第二拍上出现的上波音,不但使整个音乐呈现出热烈、兴奋、活泼、欢快的情绪、而且使歌曲散发出浓郁的苗族地方音乐色彩和韵味。对比性中段采用二拍子,其舒展的节奏,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与主部形成鲜明的对比。再现段落后半部分的扩展,补充和二声部演唱等处理,使人们沉浸在苗家人民载歌载舞,歌唱山寨今日一派繁荣的欢乐气氛之中。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风格,唱好上波音以及前倚音,掌握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唱好合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纸剪波音记号若干,笑娃娃脸一个,金扁担挂图、歌单、竖笛、钢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二、 发声练习
1、 发声练习3
唱顿音时声音要短促、跳跃、富于弹性,音与音之间气息保持好,做到音断气不断。体会小腹间的急速跳动。唱a时注意连贯气息保持,中间换气。
2、 发声练习9
吐字清晰,口形不宜大,找发音位置,高低声部互相靠拢,力求和谐、统一。
步骤:
a、 分别视唱或视奏两个声部。
b、 带词唱,坚笛伴奏。
c、 坚笛、钢琴伴奏合唱。
三、音准听辨训练
听一听,唱一唱。
老师给出上方音或下方音,让学生听辨并唱出下方音或上方音。
四、乐曲唱奏练习(学习歌曲难点部分)
1、 分析乐曲拍号及结构。
2、 划拍跟琴声视唱,先进入第一声部,再进入二声部。
3、 问 叫什么记号,请学生唱唱,用坚笛吹一吹
4、 在乐谱中加入 ,唱一唱 说一说比以前有会么不同。(更活泼、风趣)
5、 自由吹一吹,唱一唱。
6、 合唱、坚笛伴奏,唱的同学边唱边拍手、拍臂、拍臂,感受乐曲的拍子及强弱。
五、学习歌曲《金扁担》
2、 请同学们听老师范唱,并捻拍感受歌曲中拍号的变换。
3、 提问:同学们听了歌曲以后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从山沟沟里修出了一条新公路直通大城市,从此山沟沟里的人富起来了)
4、 老师补充:人们富裕了,多亏有了这条新修的公路,公路好像金扁担,挑着城乡奔"四化"。同学们,我们来给这道歌取个名字好吗?(回答正确后,将准备好的歌曲名称贴在歌单上)
5、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按节奏朗读歌词。
6、 请同学们自己吹一吹、唱一唱,自己学歌曲。
7、 问一问:歌曲第三乐段与第一乐段相比较,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之处(第三乐段与第一乐段主旋律基本不相同,是第一段的再现,它的形式更丰富、更富有激情。)
8、 请学生坚笛伴奏(能够伴奏的`同学自己站起来)其它同学心想歌词,学唱第一乐段。
9、 以活泼、喜悦的心情演唱第一乐段(坚笛以及钢琴伴奏)
10、 学习歌曲第二乐段。
a、 请出一名同学用坚笛吹奏第二乐段,其它同学轻声哼唱,并用自己认为恰当的动作来表现乐曲。
b、 提问:同学们觉得这一段音乐有什么特点?(柔美、舒展) 与第一、三乐段有什么不同?(拍号不同)
c、 请同学们看前倚音 如果把前倚音去掉,大家唱一唱,比较一下好不好?(不好) 为什么?(没有前倚音乐曲显得呆板,加上前倚音后,使乐曲更有特色,更婉转优美。)
d、 视唱这一乐段,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e、 听琴声轻唱歌词,纠正不准确的地方。
11、学唱第三乐段
a、 坚笛吹奏,和声部分进入高声部,其他同学心想歌词。
b、 听琴声轻唱歌词。
c、 坚笛吹奏,和声部分进入低声部,其他同学心想歌词。
d、 听琴声轻唱歌词。
e、 坚笛伴奏,演唱第三乐段。
f、 提问:这一段应该怎样处理呢?启发学生:公路修好了,人们高不高兴呀?(高兴) 高兴的时候我们最爱怎样?(笑) 你们看山花笑了,爷爷笑了,再听,老师也在笑。范唱
并在此处贴上笑娃娃脸以提示。
g、 请学生跟老师一起唱,并接下去,充满激情地演唱第三乐段。
12、学习歌曲结束
b、 请同学们看高声部中 及低声部中
c、 视唱或视奏高声部,请同学们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d、 唱词。
e、 视唱或视奏低声部,请同学们注意唱好附点四分音符也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f、 唱词。
g、 坚笛伴奏、合唱。
13、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想吹坚笛的同学可以吹。
六、课堂小结
这道歌曲的节奏明快、舒展、旋律活泼、流畅,其结构是一个带再现的三部曲式。《金扁担》是一道苗族儿童歌曲。歌中所唱的《金扁担》是苗家对新公路的亲切称呼。歌曲表达了改革开放以来,远离城镇的苗家山寨修起了新公路,苗族人民歌唱新生活的喜悦心情。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分享了苗家人的喜悦,下去之后,希望同学们能练习吹奏歌曲,并进一步感受歌曲。
五年级音乐教案5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
3、小组介绍:豫剧
(1)发展历史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传于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2)艺术特点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3)音乐特点
豫剧属于梆子腔系统,音乐以“高亢粗犷、豪迈激越”著称。豫剧形成以来就是个重唱的.剧种,故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在豫剧演唱中,仅以嗓音而论,大致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后来又逐渐出现了真假声并用。所谓并用,一种是在中音区用真声,高音区用假声。另一种则是真声唱字,假声行腔,俗称“阴阳腔”。再就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称作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这种唱法根据唱腔与演员个人的条件灵活使用真假声。不同的唱法也与豫剧音乐的地区、流派、行当有关。
(4)代表剧目
《拷红》《花木兰》《朝阳沟》《好队长》《打金枝》等。
(5)优秀演员
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
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巩县人,1922年出生,原名张妙玲。出身艺人家庭的她,九岁随父学戏,后改名为常香玉。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演旦角。幼功深厚。十岁登台,十三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开封。原唱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豫东、祥符各调,并吸收曲剧、坠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另创新腔。1938年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潜心钻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说白的改革。1941年赴陕甘演出。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誉。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同年出国演出。
“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同时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誉为“豫剧皇后”。
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1994年6月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l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设问的问题:
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
五年级音乐教案6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唱好歌曲的两个声部。
二、教学难点:
编创与活动。
三、教学过程:
(一)表演《让幻想展翅飞翔》。
1、谈话导入:什么是幻想?幻想是人们对未来远景的一种想像。大家来听《让幻想展翅飞翔》在唱什么,你就明白了。
3、音程基本训练:
手势进行操作,教师随时调整学生的音高,使之谐和后再换手势进入下一个音程。在万不已时才用钢琴校音。在人声二部训练前,先可听钢琴弹一下,先有一次听觉体验,然后再唱。
4、学唱歌曲。
(1)教师分别范唱二声部曲调。
(2)学生分声部自学第一部分曲调。(到第一个反复记号为止,教师巡视指导。)
(3)二声部合成,教师在鼓励学生自学成果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后,再次合成。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与美的享受。
(4)填入歌词,加入幻想进一步唱好第一部分歌曲并获得美感。
(5)学习第二部分歌曲并合成。
5、表演歌曲。
(1)完整地唱好歌曲。
(2)分组讨论:怎样表演歌曲?希望大家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地无限制地设计。(教师深入到学生小组中进行指导、点拨,要极大地鼓励学生的创造。)
(3)分组展示,如有的组力量不足,可以提出要求,请其他组同学乃至教师参与、协助表演。
(4)评价、鼓励为主,表扬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
6、小结:发展想像,活跃思维。
(二)音响小品创作活动。
1、布置任务,提出要求:
反映“幻想”的主题。
(1)设计命题及设计表现的过程与内容。
(2)运用各种现有的乐器(打击乐及各种自备的乐器)及自制非正规的乐器,同时包括人声及身体各部位能发出声音的.部分。
(3)允许自由结合形成小组集体创作。
2、教师提供各种器材,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当然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可提示学生寻找代用品,也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从家中带一部分器材来。
3、教师引导:
以本课教材中的五首作品作为例子,让学生发挥想像,设计小品。同时可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语文、自然、手工劳动、美术等课程中的内容设计创作。
4、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到学生中间去进行指导、引导、点拔。
5、各组展示。
6、评价:表扬、鼓励学生们的小品创作。
7、小结:幻想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能发展我们思维能力。
五年级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能力目标:在学唱歌曲中,使学生对台湾校园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其清新、轻松、亲切的特点。
知识目标:了解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感受和声的美妙。
歌曲分析
本课是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民谣歌曲。歌曲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美好童年时光的怀想。歌曲为4/4拍,宫调式,两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切分音的运用,较强的表达了对家乡充满着激情的抒发,在“阳光”和“沙滩”的句中出现一拍休止符,更近一步的表达了对童年时美好时光的怀想,句末的旋律在变拍子中有高音,下行结束,表现了那时的童年回忆还是那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对比法,分组合作式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要养成认真倾听,勇于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台湾校园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师生一起唱。
(目的:为后面引出民谣这种歌曲的形势做铺垫,同时也是为了活跃气氛。)
2.师:你对台湾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
师:台湾省是由台湾岛及其周围的绿岛、澎湖列岛等几十座岛屿组成,是我国第一大岛。还有很多自然景观象日月潭,北投温泉风景区,台北故宫博物馆,号称世界第二大断崖的清水断崖。主要民族有汉族、高山族。(米仓,水果之乡,蝴蝶王国,珊瑚王国,鱼仓)使用的语言有普通话、闽南方言和客家方言。
台湾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一批正直、朴实、真挚、爽朗的台湾人,正是台湾人的这种性格特点,孕育了具有台湾风格的艺术形式。如台湾的民歌、台湾的校园歌曲等。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唱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播放歌曲,谈感受
歌曲背景
《外婆的澎湖湾》是由台湾着园歌谣的创始人叶佳修写的`。他说,其实这首歌是为着名音乐人潘安邦写的,而且是真的完全为他写的,里头的外婆就是潘安邦的外婆,澎湖是他外婆住的地方,他告诉叶佳修自己小时候的风景,当叶佳修写《外婆的澎湖湾》的时候还没去过澎湖,但因为他们的生活背景比较接近,都是乡下的孩子,所以叶佳修把潘安邦的外婆想成自己的外婆。很快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
潘安邦在唱完这首歌曲之后,一曲成名。澎湖湾也跟着闻名起来,而且更有趣的是,潘安邦的外婆也如澎湖的景点一样,成了游客们拍摄的对象,慈祥的外婆从来不会拒绝游客们的要求,因为她知道,是孙子的歌把他们带到了澎湖。老师下载了一些澎湖美景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
(课件:播放澎湖flash由潘安邦演唱)
二、学唱歌曲:
师:看了这么动人的澎湖美景,是不是也激起了你们对澎湖的向往?现在咱们到台湾旅游也很方便,合适的机会时和爸妈一起到澎湖湾游玩了。
1、初听: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
2、复听:
思考: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3、诵读歌词(放伴奏音乐)
4、师弹琴
捕捉学生演唱不准的地方,进行纠正,解决难点,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5、难点突破:切分节奏,用对比的方法练习
6、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练习歌曲
7、有感情地演唱:
歌曲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演唱时要强调声音和情感,不能喊唱。
8、抽查练习
9、欣赏名家演唱
欣赏着名歌唱家谢莉斯王洁实演唱的二重唱《外婆的澎湖湾》让我们仔细的听一听他们是如何为歌曲进行合唱处理的。(课件)
和声效果
三、拓展延伸: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校园歌曲“点歌台”,一起去欣赏、品味台湾校园歌曲。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吟唱了优美的台湾校园歌曲,还了解台湾其他方面的知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人民有着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关系。他们也深深地思念着祖国,思念着亲人,盼望着相聚。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台湾同胞都在第一时间里捐款捐物,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在大灾面前福祸同当的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深深地期望他们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吧。
五年级音乐教案8
课时 第一课时 总节数 两节
教学目标 知识 扮演民歌《编花篮》,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编创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情感 1、通过学习《编花篮》等音乐作品,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百花给人们的温馨与快乐。
2、聆听《牡丹之歌》,感受音乐的赞诵性,学习“牡丹”的高尚品格。
重点 扮演民歌《编花篮》,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编创伴奏渲染气氛,
难点 进一步学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三、聆听《牡丹之歌》
四、完成曲调创作(填空)活动
五、扮演《编花篮
六、小结: 师弹琴
师播放伴奏带
1.由植物中花的知识导入。
设问:谁见过牡丹花?能介绍一下它的形态吗?)
2. 介绍《牡丹之歌》的背景和含义。
3.欣赏《牡丹之歌》。
设问:你从歌声中获得什么启示?
1.从所给的开始4小节曲调和最后的结束小节,可以断定是小调或羽调式?
2. 启发同学用已学过的重复、模仿等手法进行创作。但千万不要把同学框住,要让他们放开创作。
1.设问:在座的同学有-----
2.聆听范唱??设问:两段歌词各唱出什么内容?
3.听琴弹奏曲调,找出最有特点的几个音。
5.找出曲调中最有特点的小节。涂一涂,唱一唱。
6.试唱全曲,教师指导并纠正,注意要唱好风格。百花园真美。回家收集以花为题材的歌曲或乐曲,并进行学唱或试奏。 唱师生问好歌
生扮演唱?
回答问题
初听男声独唱《牡丹之歌》。边听、边阅读教材上的歌词,边从歌声中体验歌曲的意境并展开想像。
同学创作第二乐句、第三乐句2小节和第四乐句。
回答问题
聆听并回答问题
4.同学划拍自学曲调。注意装饰音、和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7.同学自学唱歌,与周围同学交流。
?8.自我推荐扮演, 设境
激趣
(花大而美丽,有深红、粉红或白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在百花园中是最鲜艳的一种。
(高贵品格)
培养同学的创作能力
(第一段是“编”……第二段是“摘”……)
师生互评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学设计13.2
课题 百花园
? 课时 第一课时 总节数 两节
教学目标 知识 扮演民歌《编花篮》,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编创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情感 1、通过学习《编花篮》等音乐作品,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百花给人们的温馨与快乐。
2、聆听《牡丹之歌》,感受音乐的赞诵性,学习“牡丹”的高尚品格。
重点 扮演民歌《编花篮》,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编创伴奏渲染气氛,
难点 进一步学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三、聆听《牡丹之歌》
四、完成曲调创作(填空)活动
五、扮演《编花篮》
六、小结: 师弹琴
师播放伴奏带
1.由植物中花的知识导入。
设问:谁见过牡丹花?能介绍一下它的形态吗?)
2. 介绍《牡丹之歌》的背景和含义。
3.欣赏《牡丹之歌》。
设问:你从歌声中获得什么启示?
1.从所给的开始4小节曲调和最后的结束小节,可以断定是小调或羽调式?
2. 启发同学用已学过的重复、模仿等手法进行创作。但千万不要把同学框住,要让他们放开创作。
1.设问:在座的同学有-----
2.聆听范唱??设问:两段歌词各唱出什么内容?
3.听琴弹奏曲调,找出最有特点的几个音。
5.找出曲调中最有特点的小节。涂一涂,唱一唱。
6.试唱全曲,教师指导并纠正,注意要唱好风格。百花园真美。回家收集以花为题材的歌曲或乐曲,并进行学唱或试奏。 唱师生问好歌
生扮演唱?
回答问题
初听男声独唱《牡丹之歌》。边听、边阅读教材上的歌词,边从歌声中体验歌曲的"意境并展开想像。
同学创作第二乐句、第三乐句2小节和第四乐句。
回答问题
聆听并回答问题
4.同学划拍自学曲调。注意装饰音、和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7.同学自学唱歌,与周围同学交流。
?8.自我推荐扮演, 设境
激趣
(花大而美丽,有深红、粉红或白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在百花园中是最鲜艳的一种。
(高贵品格)
培养同学的创作能力
(第一段是“编”……第二段是“摘”……)
师生互评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学设计14.1
课题 百花园
? 课时 第二课时 总节数 两节
教学标 知识 扮演民歌《盼红军》,感受四川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编创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情感 1、通过学习《盼红军》等音乐作品和进行《花之歌》音乐会活动,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百花给人们的温馨与快乐。
2、聆听《花之歌》,听辨乐器音色,感受音乐的抒情性,并即兴舞蹈。
重点 扮演民歌《盼红军》,感受四川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编创伴奏渲染气氛,
难点 聆听《花之歌》,听辨乐器音色,感受音乐的抒情性,并即兴舞蹈。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编花篮》
三、聆听《花之歌》
四、扮演《盼红军》
五、
六、小结: 师弹琴
师播放伴奏带
1. 欣赏《花之歌》。设问:你能闻到花香吗?是什么香味?
2. 细细品味乐曲的旋律。
(1)听着音乐读教材上的谱例
(2)听辨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举卡片示意,并进行分组听辨竞赛
(3)分组选择音乐段落,
3. 聆听《花之歌》
?
4. 收集的以花为题材的资料,
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
2.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一局部同学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心情。
褒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扮演的同学,以和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扮演的同学? 唱师生问好歌
生扮演唱?
聆听并回答问题?
将三个主题先后出现的顺序记录下来。
设计舞蹈动作。
并翩翩起舞。
聆听并回答问题
听辨
回答问题
4.同学划拍自学曲调。当自身感到有掌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设境激趣
歌曲因有文字的表述,歌唱以花为主题;器乐曲以花为标题是作者的意图与想像。
(课前准备卡片,卡片的正面画上乐器图,反面写该乐器名称。准备好木管、铜管、弦乐等各种乐器的卡片一套,给一组的同学听辨选择。)
培养同学听辨能力
(“ ”)
(供老师掌握同学自学的情况,和时调控。)
五年级音乐教案9
一、教学内容:
1、 唱 :《我若是小小鸟》
2、 做:学唱民歌
3、 听: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
二、教学目的:
1、 通过歌曲学唱,感受合唱的艺术表现力, 演唱时能做到均衡、和谐。
2、 继续感受三拍子韵律,用视唱法学会《沂蒙山小调》,丰富对民歌音调的积累。
3、 通过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感受其音乐形象。
4、 八孔竖笛,继续学习吹奏《山楂树》。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唱好三部合唱歌曲,感受美妙的合唱效果。
2、 增强对民歌的了解与认识。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八孔竖笛
五、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我若是小小鸟》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感受合唱的艺术表现力;
3、能均衡的、和谐的演唱三声部;
4、能养成“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勤奋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三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发声练习曲
教学过程:
导言:大家喜欢自由吗?那把自己比喻一下:我想我是自由的------------你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下自由吗?
一、 发声练习
1、 出示
5 4 3 | 2 — — | 3 4 5 | 5 4 3 2 | 1 — — ||
3 2 1 | 7 — — | 1 2 3 | 3 2 1 7 | 1 — — ||
2、 演唱
在蔚蓝的天空中,云儿自由的飘(第一声部)。
在天空的下面,飞着自由的小鸟,还有着快乐的人们(第二声部)。
二、 学唱歌曲
1、 歌词朗读
我若是小小鸟,展双翅入云霄,那该多好。
聪明的你说:但少小不努力,贪玩耍恶勤劳,哪能飞的高?共3页,当前第1页123
这正是揭示了一个----------的道理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揭题,感受
这是一首古老的德国民歌——我若是小小鸟。快来听听吧!
你在歌曲中体会到什么?把你感受说出来。
3、 学唱歌曲
虽然歌曲很短小,旋律也很简单,但其中丰富的和声,增加了歌曲的"立体感。形象生动,我们一起来享受美妙的三声部歌曲吧。
(1) 主旋律(第一声部)——听唱法
(2) 第二声部——跟琴声唱
(3) 第三声部——听唱
(4) 第一、二声部合唱,第三声部听
(5) 第一、三声部合唱,第二声部听
(6) 第二、三声部合唱,第一声部听
(7) 三声部合唱
合唱美在哪里?你觉得合唱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如果三个声部都在比谁的声音大,声音响亮,这样好吗?
合唱时可是少了谁都不行哦!
三、 总结下课
“我若是小小鸟,展双翅入云霄,那该多好。但少小不努力,贪玩耍恶勤劳,哪能飞得高”大家一定从中学到很多吧,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体会到的吧(学生交流)。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民歌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沂蒙山小调》,继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丰富对民歌音调的积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视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我若是小小鸟》。
教学时,可以将第5、6小节及第11、12小节的合唱部分作为合唱练习。要注意第二声部第6小节的导音“7”的音准和三部合唱连续的同音进行。提醒学生控制好气息,保持声音的位置,唱稳低音。合唱训练的过程应该由二声部过度到三声部合唱。引导学生倾听和声的美妙效果。
二、新授
导言:上课前,来个“民歌大集合”的游戏,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每组能说出民歌的名字+1,能唱出其中几句旋律+2,能唱又能说出是哪个地区的民歌+5,积分多者为胜,抢答的节奏为
x x x x | x 0 ||
我要来一 个 !
获胜小组获“民歌小组”,个人荣获“民歌小天王”,不得重复。看来,大家对我们传统民歌还比较熟悉,这样的现象非常好,也同样希望大家不断的积累。
(一)、 学唱《沂蒙山小调》
1、 初听、感受
我们现在听到的是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2、 出示歌谱。
3、 作品介绍:《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民歌,音乐舒展豪放、旋律优美,具有劳动人民憨厚朴实的性格,为单乐段分节歌的形式,唱词为两乐句唱一句词,节奏较宽,有较多的拖腔。
4、 视唱旋律学唱歌词。
(1) 在老师引导下边拍手边唱。
(2) 在老师指挥下,注意换气。
(3) 提示3/4,感受三拍子韵律。
5、 练习时要求学生自己学唱,以训练学生的独立视谱能力。注意连线的处理,拖腔 高音要有气息支持,做到圆润、连贯。
6、 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欣赏《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
1、 教材分析:
《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是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于1874年所作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中的第五首。是作曲家在参观已故挚友俄罗斯画家哈特曼的遗作展后有感而写的。哈特曼的原画是为舞剧《软毡帽》所作的舞台设计图,画的是一些已经长出喙嘴和羽毛的金丝雀雏,它们在蛋壳里就象全身蒙上甲胄一样,在舞台上,则让一些人扮演金丝雀雏,其中有的还带着已经打开的蛋壳。而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则使这些幻想性的鸟雏活起来,让人感到它们在啾啾作声,欢跳雀跃。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2、 欣赏重点: 培养学生音乐的听赏和联想能力。
3、 教学过程:
(1)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在听赏之前向学生讲解有关的欣赏内容的大意。
(2) 欣赏管弦乐合奏曲《为孵化的鸟雏的舞蹈》,让学生感受乐曲那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展开联想。
(3) 视唱部分旋律。
4、 完成课后的练习。
这首乐曲旋律的特点是( )。
优美、抒情的 诙谐、幽默的 雄壮、有力的
四、教学后记:
五年级音乐教案10
一、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看大戏》
二、 教学目标:
1、唱会歌曲《看大戏》;
2、引发学生关注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感受中国戏曲文化艺术的博大精神,并了解豫剧的相关文化知识。
三、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导入:同学们,听过唱戏吗?(听过)想不想听老师给大家唱段戏曲?(想)老师给同学们唱三段戏曲,请大家仔细听,并分辨这三段属于什么剧种?
(1)京剧《红灯记》选段铁梅的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2)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由我省国家一级演员常香玉演唱;
(3)黄梅戏《天仙配》中董永和七仙女的唱段。
3、感受豫剧风格:刚才同学们分辨的很正确,看来大家对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我们来学唱一句戏词: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1)用济源方言念,感受“偏”字字音的读法,(下滑)我们的济源方言与戏曲中的道白还有一定的"距离;
(2)用戏曲中通用的河南方言(以郑州话为基础)来念,例如:中不中?(中),再次感受“偏”字字音的读法,(下滑)
(3)师唱,学生跟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4)电视剧《常香玉》的主题曲《你家在哪里》就是采取豫剧的风格来写成的,师唱一句,学生感受;
4、学唱歌曲:
(2)师问:这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戏曲的音乐;(豫剧)
(3)再次听,师问:从曲中你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4)板书:看大戏 出示谱例;
(5)师弹琴唱谱,“#”记号出现几次(4次)
(6)师弹琴分句教唱,师谱,生词,注意休止符和间奏;
(7)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
(8)播放音乐,生轻声跟唱;
(9)师:戏曲讲究唱、念、做、打,念,就是念白、道白,简单说就是“说”
(10)念白节奏:
老槐树 槐树槐 槐树底下搭戏台,演大戏 看大戏 听了大戏唱大戏
*用济源方言念,*用河南方言
(11)跟伴奏音乐念念白;
(12)创编伴奏:豫剧又叫河南梆子,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梆子等,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乐器?师拿出小锣、双响筒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在什么地方加小锣,什么地方加双响筒,如何敲击(休止符处敲小锣,念白处敲双响筒)
(13)播放音乐,分演唱组、打击乐器伴奏一齐把歌曲完整表演一遍。
五年级音乐教案11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复习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快乐的嚓嚓嚓》并用二拍子指挥图式。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3、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4、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快乐的小队》。
5、复习升记号、“D.”、 “Fine”、二拍子指挥图式、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组织教学
三、复习歌曲
1、齐唱《快乐的嚓嚓嚓》。
2、分男女声唱《快乐的嚓嚓嚓》。
3、齐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4、小组派代表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5、齐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6、分男女声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7、指名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8、齐唱《快乐的小队》。
9、指名演唱《快乐的小队》。
10、复习升记号、“D.”、 “Fine”、二拍子指挥图式、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四、课程结束
五年级音乐教案12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乐曲欢快、热情的情绪。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大河之舞》气势宏大的舞蹈场面。
3、学跳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4、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热烈、激昂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宏大的舞蹈场面。
2、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1、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节奏、情绪方面为乐曲分段。
2、学跳踢踏舞的基本步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律动学生随歌曲《青春舞曲》拍手进教室,随后跟随老师做几个新疆舞蹈动作。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新的音乐领域。
三、欣赏乐曲
(一)初次完整欣赏乐曲
师:首先老师请你们听这段音乐,听后,请你说出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从节奏和情绪的变化上去看,能分出几部分? 能听出是什么乐器主奏就更好了。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随老师用指尖点节奏感受音乐。
师:播放乐曲(完整地)。
生:初次听乐曲。
生:学生畅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回答主奏乐器是什么。
师:(顺着学生的发言接下来)你们说得很对,乐曲给你们的感受是欢快、热情奔放的;主奏乐器是小提琴。但是,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还加入了其它的音响。加入了什么声音,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是舞蹈者的脚步声。
师:对,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还加入了脚步声。因为这首乐曲是爱尔兰典型的民间踢踏舞的音乐。
(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老师就让学生再听第一段主题A,主题A 反复两三遍就可以了。主要启发学生听乐队音响以外的声响。)
师:乐曲分为几部分?
(如果学生回答出是两部分,老师要请学生说原因。如果学生能回答可分为两部分,但回答不出原因,老师要引导学生,可以请学生看乐谱。)
(二)分段欣赏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这是乐曲的两个主题。两个主题音乐的节奏、情绪有没有变化?学生回答。
教师再播放两个主题开始的片段,让学生感受节奏、情绪的不同。
师:那么我们通过节奏、情绪上的娈化,可以看出,乐曲分为两个部分。
1、欣赏第一部分
师:刚才同学们也听出来了,这首乐曲中还加入了舞蹈者的脚步声。我们再来听一遍,当这两个主题音乐出现时,脚步声有什么变化?
师:我们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边看黑板上老师画的图谱,并随着舞蹈者的脚步声拍手感受一下第一部分的情绪。(老师点击第一主题)
再听:(教师边听边画出图谱)使学生感受舞者脚步节奏的变化。
教师根据图谱完整准确敲击节奏。
师:通过音乐,请你说说舞蹈者脚步的节奏是怎样变化的?
生:脚步节奏越来越快。
师:第一段音乐是怎样的情绪?
生:欢快的。
2、欣赏第二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第二部分曲谱。
师:第二段的节奏有明显的变化,音乐加入了什么样的节奏类型?
生:后十六节奏、八分音符。
师:对,那后十六、八分音符的加入,又使得旋律有了怎样的情绪变化呢?好,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感受一下第二部分音乐的情绪。
(教师播放第二部分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师生畅谈:跳跃的、不稳定的;动感十足的.,气氛更加强烈。舞者激烈的脚步、奔放的情绪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出来。
师:我们看着第二部分的曲谱,用手划拍视唱感受一下。
(学生划拍小声练习唱谱。)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声用“哒”随钢琴伴奏哼唱,并随钢琴加入拍击。
师: 好的,同学们,刚才我们着重将这首乐曲两部分的音乐从节奏和情绪上分析了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首乐曲是谁创作的吗?这首乐曲就是由爱尔兰著名的音乐家比尔·惠南创作的——什么呀?(教师展示幻灯)
生:《大河之舞》
师:对。刚才我们听的这首音乐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
(三)完整欣赏
师:让我们再次完整欣赏《大河之舞》音乐剧中的这首乐乐曲。请同学们边听乐曲边看一看爱尔兰舞者的踢踏舞表演,好不好?
(师生共同观看《大河之舞》视频。)
(四)介绍《大河之舞》的背景
师:《大河之舞》是什么?它是一部音乐剧。共分四场。这部音乐剧主要表现了爱尔兰古老的历史,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刚才我们欣赏的那首乐曲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老师希望你们能记住《大河之舞》这段音乐。
《大河之舞》这部音乐剧的舞蹈风格是什么呢?是利落流畅的爱尔兰踢踏舞?是热情奔放的西班牙的佛朗明哥?还是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还是活力动感的现代舞?都不是,又都是。它融合了以上几种舞蹈风格,这就是《大河之舞》。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不想看看《大河之舞》中别的精彩片段?
生:想。
(老师播放《大河之舞》中别的精彩片段。观看后让学生说出看后感受。)
四、学跳踢踏舞
师:同学们,多么激昂的旋律、多么热烈的节奏、多么宏大的舞蹈场面,你们想不想跳踢踏舞?
生:想!
师:在这之前老师提到了,爱尔兰的踢踏舞融合了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踢踏舞,汲取了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及活力动感的现代舞的精髓。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爱尔兰的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分为花式舞步和基本舞步,我们学习简单的基本舞步。
教师出示踢踏舞鞋:分为前掌和后跟。表演者穿着踢踏舞鞋,用脚的各个部位在地板上摩察拍击,发出清脆的“踢踏”声。
学生学跳爱尔兰踢踏舞。
1)基本站姿:头正、身直、肩展,重点强调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放松。
2)脚步动作:踝关节放松,同时还要能控制…….
师鼓励:你们真像一群爱尔兰的舞者呀。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除了爱尔兰的踢踏舞,还有哪些国家有踢踏舞?
(老师介绍西班牙佛朗明哥踢踏舞,俄国、美国也都各自有自己本民族的踢踏舞。)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其实咱们中国也有自己本民族的踢踏舞。有谁知道是哪个民族的?
学生回答。
师:是藏族。现在老师再给大家表演一段藏族的踢踏舞怎么样?
教师表演藏族踢踏舞的几个动作。
师:今天我们欣赏、学习了爱尔兰的踢踏舞。今后,老师有机会还会教大家学跳藏族的踢踏舞。
五、课堂总结
师:《大河之舞》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它印证了这一点:一个被遗忘的舞蹈因为一群热爱它的爱尔兰人,走向了广阔的世界。《大河之舞》不仅是世界舞蹈的瑰宝,也是整个爱尔兰民族的骄傲。请同学们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六、下课
学生随老师弹奏的《大河之舞》按节奏拍手出教室。
五年级音乐教案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并初步掌握蒙古族歌曲的演唱风
2、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听,唱,演等情感体验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3、通过歌唱让学生从中感受大草原的美好和对自己家乡“松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又来到了我们共同唱歌跳舞的欢乐时光!首先让我们跳起来,动起来,一起放松心情好吗?师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访客人:
1)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客人,请同学们问一下他们都是什么民族的?
2)介绍教师的民族:满族
3.欣赏FLASH影片《家乡》。(藏族歌曲)
二、实践体验、学唱歌曲: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也蕴育了各具风格特色的民族歌曲。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一首歌曲,想一想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它和哪首歌曲很相像?并在图片中选择出这个民族的服装。初听歌曲。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赞歌》。(课件1:无画面)
3、再次感受,当你闭上眼睛倾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
4、让我们来一同欣赏草原的美景,再次欣赏歌曲(课件2:声像俱全)
5、看到美丽的景色,老师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们欢迎吗?教师范唱。
6、出示图片“美”。提问:你觉得这首歌美在哪里?
1)旋律美??用“嗒”模唱歌曲。
2)歌词美??有感情读歌词。
3)内在情感美??介绍歌曲背景,并欣赏影片《草原英雄小姐妹》。(课件3)这首歌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年儿童龙梅和玉荣两姐妹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也表现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热爱,更展现了内蒙草原的兴旺发达,日新月异的建设面貌!
7、这样“美”的一首歌,就让我们用美丽的心情,美丽的表情,美丽的声音来演唱一遍好吗?
8、自学
请为歌曲分段,每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感情来演唱?
一段、轻快有弹性的声音,似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广阔草原,听到马儿驰骋的哒哒蹄声。
二段、更加自豪的感情。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同时也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
9、分组合作学习
一组用“嗒”伴唱;一组主唱;一组用自制道具伴奏;一组用舞蹈表演。
三、歌曲创新改编,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1、提问:我们的家乡是哪里?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那么就让我们做一次“小小作词家”,把这首歌改编成《松原赞歌》
2、学生朗读自编的歌词。
3、随音乐热情的演唱《松原赞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
2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
3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
哪里的风景吗?(草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二、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
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乐曲形式。
三、复习歌曲《草原赞歌》
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
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教学基本框架(每个阶段师生活动的设想)
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C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D接龙唱谱
E用“LU”模唱旋律。
F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4、表演《草原赞歌》
a)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
b)师生互动。
四、全课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调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并初步掌握蒙古族歌曲的演唱风格。
2、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听,唱,演等情感体验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1、首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你们听听熟悉吗?如果你觉得熟悉也不需要跟着演唱,安静地听完告诉老师歌曲的歌名和情绪是什么,好吗?
2、同学们都感受的很好,那你们能不能再仔细地体会一下歌曲从哪里开始情绪变得更加欢快、激动人心,下面老师来演唱,请你们听到情绪最激动最欢快的部分用手或者脚步来回应我好吗?(出示歌谱,师范唱)。
3、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感受能力真棒,今天这首歌曲,它确实是整个前半部分是比较平和的欢快活泼,整个后半部分是更加的跃动、高涨,所以老师就用这两种色块把歌曲的情绪简单的划分一下。(出示色块图谱)
4、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一下歌曲的两个色块部分,感受情绪的递进,全体起立跟上我哦。
5、歌唱教学
(1)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歌曲的情绪从欢快到跃动又到激动人心呢,我们一起到歌谱中去找找答案,先来学习第一色块的乐谱,跟着老师四小节模唱一次。
(2)我们先试着把第一色块歌词填进去。(师弹一句,生填词一句)
(3)第一色块第一段完整连起来唱(师加入前奏,请学生仔细接准第一个字)
(4)学生自己尝试填入第一色块的第二段
(5)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也忍不住想加入你们的歌声,下面老师和你们合作,你们演唱第一色块,老师接唱第二色块,你们在心里跟唱。
(6)模唱第二色块乐谱。
(7)填词演唱第二色块,有困难再解决。
(8)老师演唱第一色块,学生接唱第二色块。
(9)完整演唱全曲(慢速)
(10)既然同学们唱的这么好,老师准备加快速度了,完整演唱全曲。
(11)跟伴奏演唱。
6、加动作表演唱。
7、变换演唱形式丰富歌曲。
三、总结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了解、感知蒙古族民歌长调与短调的特点。
2、通过欣赏蒙古民歌了解长调和短调,使学生在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的同时,了解蒙古民歌,喜爱蒙古民歌,热爱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欣赏、感受蒙古族民歌,激发学生对蒙古族民歌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长调和短调,理解蒙古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让学生身临其境。
1、播放马头琴演奏《鸿雁》,由于《鸿雁》是今年最热门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的歌曲,(蒙古族分布于我国北部,它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内蒙古人民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马背上的民族。)
2、师:让学生说一说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
生答
3、你们真是博学多才那,你们用那么美得词语拼凑成一幅幅画面,老师仿佛看到了辽阔草原美丽山岗青青牛羊,白云悠悠彩虹,一群鸿雁飞翔在蓝天上。
有个少年手拿皮鞭站在草原上,看护着牛和羊轻轻哼着草原牧歌,。。。(背景音乐《鸿雁》)
二、播放歌曲《鸿雁》
1、提问:这首歌曲的节奏?自由的旋律?悠长。
2、师:蒙古人有三宝,你们知道指的是什么吗?
一是辽阔的(草原)二是奔驰的(骏马)三就是这醉人的蒙古长调。
3、我们刚才所听的是哪一宝?-------引出长调民歌的音乐特点。
师:起伏的旋律就像一群鸿雁在草原上飞翔。。。
鸿雁带去了你们对草原的喜爱,传到了牧羊姑娘的耳朵里,她回应了。。。
三、欣赏蒙古族歌曲《草原牧歌》(出示课件)
1、师:同学们在欣赏时,思考这首歌曲旋律、节奏怎样?
师:歌曲的旋律采用了牧歌的素材,给人以辽阔、悠扬、婉转、抒情的印象。
2、复听歌曲——感受情绪
四、竖笛学习
1、练习音阶
2、自己试吹
3、找出难吹的句子
4、解决难点
5、练习
五年级音乐教案14
第三节
教学内容:
聆听《春水》
教学重点:
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春水”
教学难点:
按节奏谱给音乐伴奏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
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设问: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
2。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设问:
(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合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
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如一次不成,可多听几遍)。
二、儿歌与打击乐。
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
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最佳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
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
4、徒手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
5、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6、各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
三、拓展与研究。
1、设问:
牐 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
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
3、研究成果表演。
4、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课后小结
五年级音乐教案15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让学生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
教学重点
歌曲装饰音的唱法
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教学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压缩”,学会概括总结。
教学过程
一、 聆听《红星歌》
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
2.欣赏全歌?
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5.小结: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二、表演《雨花石》?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为了加强其记忆,可分为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
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三、学生以组设计不同的方法来丰富歌曲
抽查,相互评价
四、小结本课
教学反思:
课堂上没有花架子,每个过程的安排环环相扣,师生共同随着感情的升华步步推进;对于这一单元中的.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我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想用音乐的力量震撼学生的心灵。虽然基本达到了预先的教学目标,但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却是课前没有设想到的,如时间的控制,倘若前面的环节再紧凑、精炼些,就可以让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更加充分。在歌曲教唱环节,可以放手更宽些,充分利用学生的潜能,这样能更好地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