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度: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认读11个字。
2.能给每部分拟小标题。
3. 了解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的艰难经历,理解他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原因。学习袁隆平敢于挑战,科技创新,拼搏钻研,为国争光,为世界人民造福的精神,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的艰难经历,理解他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给每部分拟小标题。
教学过程:
1.自学通读全文,思考全文围绕什么事情展开,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为拟小标题做准备。
2.分小组交流,说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全文是围绕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的艰难经历展开。
3.默读课文,思考并交流:为什么称袁隆平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4.拟小标题
(1)启发学生理清全文的线索,搞清几部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试着在文中画出能概括每部分内容的句子或词语
(3)摘取或自拟小标题
(4)交流点评,取长补短
5.了解一个多样化的袁隆平
一丝不苟地工作
生活中的袁隆平
板书设计:
3﹡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萌发----设想----发现-----成功
教学反思:
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各是怎样吃虫的,以及为什么能吃到虫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奥妙,产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能结合课外资料说说世界上还有哪些吃虫的植物。
教学重点:
读课文,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各是怎
样吃虫的,以及为什么能吃到虫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奥妙,
产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
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听说过会吃虫子的植物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种会吃虫的.植物,它们就是猪笼草和茅膏菜。
二、通过预习,你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1)字词。
黏液卷须腐烂竭力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
3)这两部分内容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过渡句)
三、指名朗读课文。
要读准字音,流利。
四、默读课文。
思考:
茅膏菜和猪笼草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各是怎样吃虫子的?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
2)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简单批注。
3)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读句子、可以谈体会、也可以列表格进行总结。
五、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同时注重朗读的指导。
植物名称 外形特点 怎样吃虫 能吃虫原因
茅膏菜
猪笼草
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其外形特点和吃虫的本领之间的关系,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出这两种植物的吃虫本领。
六、再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种植物是怎样吃虫的吗?
七、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这其它能吃虫的植物吗?讲给同学听。
瓶子草 食蝇草毛毡苔等等
八、作业。
将你知道的其它吃虫植物的特点和捕虫方法写下来。
板书设计:
茅膏菜: 卷吸引粘
19 吃虫的植物
猪笼草:招引 装吸引腐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知道它们在本课中都是表示数目的。
2、掌握9种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认识4个字,会读指定的词语。
5、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读儿歌,大体了解意思。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规范字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知道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认识4个生字。掌握汉字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认识田字格,能依照范字写字。会读指定的词语,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读儿歌,体会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9种笔画,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汉字了,每个字的上面都有一个音节,音节怎样读汉字就怎样读。
2我们要学习的这些汉字都在一首一首的儿歌里面,今天开始学习“识字(一)”。儿歌是一行一行写出来的,《数星星》这首儿歌共有6行。
3儿歌上面是题目《数星星》,题目前面的“1。”是识字的第一课。学生齐读:1.数星星
二、学习新课
(一)读儿歌
1、教师范读儿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同桌互读儿歌。
4、说说你从这首儿歌中知道了什么?
5、抽卡片读生字和认读字。
6、齐读儿歌。
(二)学习新笔画
1、出示“一”,这个笔画叫做“横”。
2、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名字,看看有没有“横”。
3、教师范写“横”,从左往右写,要写平。
(三)学习生字
1、学习“一”
(1)指名领读字音,教师范写,提问:“一”共几笔?哪一笔?
(2)教师记字形:“一”,横“一”。
(3)学生指名、互相、小组记字形。
(4)“一”表示数目,我们可以用“一”说什么?(一个人、一把椅子……)
2、学习“二”
(1)指名领读字音,教师范写,提问:“二”共几笔?哪几笔?
(2)指名、互相记字形。
(3)组词:三朵花、三棵树、三粒种子……
(四)指导看笔画笔顺表
1、红笔画是新笔画。
2、第一栏是生字,第二栏是笔顺。
3、右下角的数字是生字的总笔画数。
三、巩固练习
1、开火车抽读生字。
2、识字游戏。
四、指导书写
(一)认识田字格
田字格中的横虚线称作“横中线”,竖虚线称作“竖中线”,横竖两条虚线的交点称作“中心点”。4个小格分别称作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二)指导书写“一”
1、教师范写,提问:“一”字的一笔写在哪里?两边顶不顶格?
2、师述:“一”,起笔在左横中线,收笔在右横中线稍靠上一点,“横”要平,居中。
3、学生描红,仿写。
(三)指导书写“二”
1、教师范写,提问:“二”字的两横写在哪里?一样长吗?
2、师述:“二”,两个“横”分别在左横中线的上、下,相距不远不近,笔画走向同“一”,各笔画分别居中。
3、学生描红,仿写。
(四)指导书写“三”
1、教师范写,提问:“三”字中的三横长短一样长吗?中间的“横”离上下两个“横”是不是同样宽?
2、师述:“三”,三个“横”分别落在横中线上方,横中线和横中线下方,上下两“横”距中间的“横”不远不近,笔画走向同“一”,各笔画分别居中。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儿歌和三个生字。
课后反思:学生有主动识字的兴趣,对基本笔画掌握较好,只是个别学生的书写习惯还有待培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田字格,能依照范字写字。掌握汉字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学生有自主识字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对汉字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四的书写
一、引入新课
1、读儿歌:指名、小组读。
2、抽卡片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新笔画
竖横折撇竖弯点竖弯钩捺横折弯钩
丨丿丶
1、教师范写笔画,说出各笔画名称。
2、用铁丝演示“”,帮助学生记住笔画是一笔。
3、学生书空笔画。
4、小组记忆笔画名称和写法。
(二)学习生字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根据笔画顺序记忆字形。
(3)利用儿歌弄懂字义,组词说句。
2、学生自学生字:四、五、六、七、八、九、十
3、检查自学效果,教师指导。
(1)“四”的第三、四笔是“撇、竖弯”。
(2)“五”的第三笔是“横折”。
(3)“六”的最后一笔是“点”。
(4)“八”撇低,捺高,中间留空。
三、巩固练习
1、抽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2、识字游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从整体到笔画说说怎样写。
2、教师范写。
(1)“四”,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折”的右半笔都要往里收一些,且不要拉得太长,第三笔“撇”,起笔稍重,收笔要轻,要拉出笔锋。
(2)“五”,第二笔为“竖”,由竖中线起笔稍左方向运笔。
(3)“六”,第一笔为“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横”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为“点”。
(4)“七”,第一笔“横”起笔在左横中线稍下,穿过中心点以后在右横中线稍上收笔。“竖弯钩”起笔在竖中线稍左一点。
(5)“八”,第二笔是“捺”,起笔在左上格,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再拉出捺脚。
(6)“九”,第一笔是“撇”稍直,不要太斜,“横折弯钩”起笔后先向右上方运笔,折后向下,稍左运笔,弯要有弧度,钩要小。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7个生字,知道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表示数目的。
课后反思:学生第一次学习生字,兴趣很高,对基本笔画掌握较好,多数学生书写习惯好,只是个别学生的书写还有待练习。
【教学目标】
1、会认“幕、临”等15个生字,会写“束、单”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感受北京夜幕中“灯的海洋,光的世界”,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如绚丽多彩等)。
【难点】
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读音。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我会认”、“我会写”、“我会背”、“我知道”等图标(不能自备)。
2、做一个北京夜晚华灯高照、汽车川流不息,各种各样的建筑彩灯闪烁的录像片(突出广告和天安门)。
3、如果没有录像片,北京风景片的资料,可以用书上的插图或一些图片作为课堂上的备用教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
(3′)1、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同学们,你们到过北京吗?
2、你们到过北京哪些地方呢?
3、这一课让我们与北京又一次相见,这次相见的时候已夜幕降临。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读全文,共同欣赏夜幕下的北京城美丽的景色。(提出要求:请大家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读不懂的词句。)
4、同学们能提出问题,说明大家肯动脑筋。我们一起学学课文,也许你就能从书上找到答案了。1、有两个学生说:到过。
2、把“我知道”的内容说两个,再扩展几个:动物园、中山公园。
3、学生自由读书并画出生字后质疑:
⑴为什么说北京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⑵“绚丽多彩”是什么意思?
⑶“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
读书认字
质疑解疑
(17′)1、请小朋友和我们一起找一找,书上的哪个句子概括了北京城夜幕降临时的景色?
2、你们能把第一段两句话读一遍吗?
3、我们看“幕”和“临”应该怎样读?请小朋友一齐读。(提示学生“临”要读前鼻音)
4、我们看看课文插图,再看一段录像
5、看了插图和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呢?
6、我们现在来一起想想为什么北京会成为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7、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北京夜晚美丽的景色吧。
8、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课文讲了北京哪些地方的灯光。是怎样告诉我们的?(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读读记记”)先看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灯光。
9、引导学生认记生字“辉、煌、烁、幢、夺、伟、府、焕、扮”等。
1、学生找出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2、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3、学生齐读(有拼音);小组读(有拼音);个人读(没有拼音)。
4、看插图录像。
5、北京的夜晚真美!看了录像,我明白了“金碧辉煌”的意思。我也懂了“绚丽多彩”的意思。
6、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所见展开充分的想象:
⑴夜晚,所有的灯都亮了。
⑵夜晚,北京城许多建筑都有灯装饰,五光十色,十分好看。
⑶无论是街道,还是楼房都亮起来,北京城那么大,建筑那么多,所以就像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了。
7、齐读课文。
8、讲了长安街上的灯光;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环形路。读二、三、四五这几段。
9、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记字。(认字的方法要灵活)
写字
1、(出示课件──本课要写的12个汉字)大家请看,这就是本课要我们写的字和词语。小朋友们一起把每个字读两遍。
2、先看看那些红色的字,发现什么了吗?
3、看一看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呢?
4、再看看其余的字。先把束字和单字的"横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特点?
5、请注意,写好雄字的关键是把中间的竖写长一点。千万不能写短了。请看老师写这个字。
“府”有两撇,长短不一样。(范写)点在竖中线,先竖后撇,横不能太长。
6、小朋友们,你们看清了吗?下面请你和我们一起把这些字写两遍吧。注意写字的姿势哦。1、齐读生字。
2、红色的都是这一课学习的新生字。
3、(自由发言,教师及时反馈。)下列重点必须说:夺字大要写大,盖住下面的寸。“宫”宝盖下面两个口字不能写一般大,上小下大,而且都要扁一些;“烁、煌”二字都有火字旁,“乐”字第二笔是竖折;
5、“束”的一横要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写得舒展;“单”的一横要长,托住上面的扁日才漂亮。
6、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朗读感悟
(6′)1、上节课,我们学了课文,写了生字,同学一起来读几个词语好吗?
2、出示课后词语:集体读;贴词语,指名读(分几次);小老师带读。
3、下面我们来做个逛北京夜景的游戏,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作一个地方的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书里讲的几个地方的灯光夜景。
4、要想当好小导游,首先应该把课文读好。小朋友,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读书,最好能把自己要导的路线背下来。
3、分好小组。(指导学生分好“长安街组”、“环形路组”、“商业街组”、“故宫组”。)
4、分四个小组分头读书、背诵,并负责解决理解词语和句子。
小组学习
自能读书
(14′)
1、小朋友们积极准备吧,一会儿看哪一位小导游介绍得最出色!
2、教师相机参与到学生的导游之中,帮助他们把句子补充得更完整,把词语应用得更准确。
学生说时,启发他们善于抓住“犹如”“装点”“焕然一新”“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繁华”“不夜城”“银光闪闪”等词来讲解。
教师随学生的讲解,可以引导他们注意“讲出对北京的情感”。
3、听了几个小导游的介绍,我真的是看到了亮起来的北京城,所以我要和作者一齐赞叹(示意学生一起读最后一段)。
4、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自由背诵。
5、同学们,你们还想更多的了解北京吗?我们读读课后的我知道吧。(自由读、指读)
3、“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齐读、个人读、表情读)
4、学生自由背诵。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学习陈述发言,语言简法而得体,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2、情感目标:理解陈述发言,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3、认知目标:了解本文浓郁的文化氛围。
教学重难点
1、语言简法而得体。
2、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解释词语。
二、导入
借助多媒体,播送北京20xx年申奥成功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奥林匹克,热爱北京的感情。
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
奥运会是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因古代希腊人常在奥林匹克举行体育竞技,1894年的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届于是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以后每四年一次,在会员国的某个城市举行。
三、比较阅读
“同学们手头拿到的是北京申奥时竞争对手多伦多的申奥陈述,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然后说说为什么北京的申奥陈述更能打动评委,把宝贵的一票投给北京?”
(原文)加拿大代表发言:萨马兰奇主席,尊敬的国际奥委会成员,评估团的成员,我感到非常荣幸的能够站在大家的面前,我是作为加拿大的代表站在这里。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感慨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代表着各种宗教、文化和世界上的种族,是一种和平的`,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各国人民。但是我还想告诉大家,我跟加拿大代表团到这里来是要表达我们对体育的热爱,我们对于自己数百年的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历史的自豪。
今天,加拿大希望写下我们历史的新的篇章。我们这个国家拥有大量的资源和专业的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三级政府对这次申奥的支持,我们希望你们把这个职责交给我们,让我们举办20xx年的奥运会和残奥会,这样能够表明国际的友谊。这是我们第二次申奥。多伦多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点评】
【组织学生发言、评价】
四、布置作业
“现在,刚刚被点燃的奥运圣火已经在全世界接力,可还是有些国家和国际人士对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目的和性质提出了质疑,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参考所给的材料,以中方代表的身份,写一份陈述报告,向国家和国际人士解释真相。”
要求:
1、言辞恳切,语言简洁,能打动听众;
2、字数100字左右;
3、发言时态度庄重,说话得体。
【教学内容】
北京五日游。
【教学目的】
通过制作旅游计划,进一步理解时间、路程等知识。
【重点难点】
对时间、路程的整体把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我们来帮小明设计一个旅游计划。
(1)旅游计划包括什么?(5天的全部行程)
(2)全部行程由哪几部分组成?(日期、行程、交通工具、住宿、费用等)
(3)哪些景点要去呢?(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博物院、景山公园、王府井大街等)
2、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利用以上信息,如何安排五日xxx程?”
学生汇报,并说明安排理由。教师将各组汇报的计划板书。
3、将学生们设计的旅游计划和第108页小明的`计划对比,看看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如何改进。
如:第二天小明全家刚到北京就去那么多景点,时间和精力都会不够。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通过互联网连接更多旅游信息。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
日期行程交通工具住宿费用
①景点大小;
②景点距离;
③景点路线;
④游览时间。
教学目的:
一、体会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经济腾飞,给京华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激情。
二、通过与《中国石拱桥》比较阅读,理解记叙与说明等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所起的作用。
三、了解通讯的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别记叙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同难点。
教学方法:
①与《中国石拱桥》进行比较阅读、分析、理解、把握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
②利用课文插图或教学挂图进行欣赏分析,把握立交桥的`特点。
教学时数:二节。
第一节
要点:导入新课,检查预习,理清文章结构。学习一、二两部分。
内容和步骤:
一、导言:陆地上有没有桥?有谁见过陆地桥,能说说陆地桥的模样吗?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大家画出难写难懂的生字词。
2、生字:
颤 窥 匝 悖 徜徉 苜蓿
椭 瞰 涵 浚 惬 塞
翌 迥 湍 妪
3、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全文共18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1—2),叙写作者孩提时的所见水上桥。
二(3—14),具体描绘京城大地的立交桥。
三(15—18),赞美京华大地的立交桥。
三、范读课文。
四、研习新课。
1、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本文的题目是“”,可作者却从“护城河桥”说起,假如把它删掉行不行?
——①从亲身经历说起,有亲切感。
②引起读者联想、比较。
③从水上桥写到陆地桥、陆上桥显得自然。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提问:第二部分是文章主体,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一)(3—4)叙写京城第一座立交桥。
(二)(5—8)叙述京城立交桥建造的速度和宏大的规模;
(三)(9—14)描绘四座立交桥的各自风格、特点。
(2)提问:作者在文中说到大型立交桥共61座。所提到的共多少座?
——提到桥名10座,详细描绘5座。
(3)阅读10—13段,完成表格。
桥名 使用比喻句 特点
建国门立交桥
西直门立交桥
三元桥
玉蜓桥
(4)请同学欣赏课文前的彩色插图和文中插图,对照课文,说说它们分别是文中描述的哪座立交桥?
——引导学生欣赏立交桥的丰姿。
(5)集体朗读14段,要求有感情、有节奏。
五、小结本课内容。
六、布置作业。
1、整理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七。
课后回顾:
第二节
要点:
学习第三部分,比较阅读,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造句练习。
二、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
2、提问:作者写路口堵塞现象时借用了什么术语?
——作者借用医学术语“动脉栓塞”,形象生动道出了写于交通堵塞的现象,运用比较法来赞美立交桥的巨大作用。
集体朗读17、18段。
三、小结课文:
1、教师简述“通讯报道”的特点:
——通讯,也叫“通讯报道”,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事件的新闻体裁。通讯以叙为主,还可插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方式。
2、中心思想:
本文报道了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描述了立交桥的雄伟壮丽的风姿,热情赞颂了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3、在记叙文中插入一些必要的说明,可以把事情讲得更加清楚,可以把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加明白。
4、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内容,以记叙为主要手段。为了使记叙的事情通俗易懂、清楚明白,离不开必要的说明和恰当的描写。
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内容,以说明为主要手段。为了使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准确、需要简明的记叙、生动的描写。我们读文章、写文章,都要认真分析,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和要求。
六、布置作业:
1、把《》改写成说明文。
要求:
a、抓住立交桥的特征,注意详略;
b、局部改写或全部改写;
c、200—300字。
2、课后练习八。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6个新词,会写10个生字。能用部分词语说话。
2.使学生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词、学句,背诵课文,体会北京的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对北京的名胜古迹和现代建筑,很多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的体验,这对他们理解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增加了难度,成为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图片或CAI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北京看一看。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带生字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3.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在每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4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北京的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课文分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北京的什么?
四、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13个生字。
2.认读6个新词。
用图片或CAI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
3.把含有新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4.你认为哪些字最难认,你是怎么记住的?
5.重点指导。
矗、似、厦的读音。
6.你认为@隆字最难写?
重点指导:
央:第三笔为长横。
优:右半部分为尤。
城:左半部分为土字旁。
7.指导写字。
(l)看清每个字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布局。
(2)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率、词。
2说说北京是怎样的一座城市。
二、引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l)齐读第1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中讲了一些什么?“首都”是什么意思?
2.学习第2自然段。
碰撞: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旧课堂中所带来的东西已不感兴趣,往往新生的事物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结合第三课时的特点,将本课的字、词、句、篇的训练整合到计算机中,使学生在操作计算机的同时,不仅得到操作计算机的训练,而且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形式,字、词、句、篇得到有效的巩固。
灵感:
上学期,我讲了《大熊猫出国》一课,将识字教学与计算机进行了整合,可是由于第一课时的教学特点,整堂课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机会并不多,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所以整合的意义并不大。本学期,我们年组进行一课多讲的活动,我被安排在了第三课时教学,而第三课时的教学又需要大量的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所以我想到了同计算机进行整合。通过游戏的形式,使本课的字、词、句、篇得到巩固。
课堂特色:
在低年级教学中,识字、有感情地读文是重点。在本课的设计中,重点考虑了这方面,并且将识字、巩固读词、有感情读文与自我展示,巧妙地融合在计算机操作中,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有效整合,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创新设计:
(一)、激情导入,再游北京。
导语:
上节课,我们与张老师和王老师一同游览了北京,亲近了北京,这节课,闵老师领着大家再去北京冲冲浪,你们说,好吗?
1、出示:《我爱北京天安门》歌曲,配上北京的图片欣赏,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现。
思考: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一说吗?
2、激情颂读课文
北京真是太美了,让我们带着对北京的热爱、再来颂读一下北京吧。
(二)、闯关游戏,巩固生词。
过渡语:大家读得非常好,奖励看几幅图片。(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点击这几幅图,有了变化)
(1)提问:为什么这些漂亮的灯不亮了?
(2)提出要求:只有顺利闯关,才能使这些灯亮起来。
(进入字、词训练的闯关游戏中)
(三)、记忆片段,再赏北京。
过渡语:瞧,这些漂亮的灯全亮了,高兴吗,这是你们用努力换来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北京的夜景吧。
1、播放北京夜景的录像。
2、思考: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你最想说什么?
3、与我们同去的游客们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一起来听一听。
4、点击游客们的图像,通过课件发出声音,让学生听一听游客们对北京的`赞美。
5、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游客说的话不完整,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把这些句子补充,才能使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完整。
(进入句子的训练,学生操作完成练习。)
6、朗读要求:最喜欢谁说的话,你可以读一读。
7、开展小小朗读竞赛。规定时间,背诵自己喜欢的话。
(四)、你眼中的北京,展示自我。
过渡语:同学们一定在北京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谁愿意将自己的照片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1、学生依次到前面,介绍用照片做成的幻灯片,并配有解说。
王府井商业街: 北京现代建筑: 嘉年华游戏:
(五)、背读结合,颂扬北京。
同学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北京亮起来了,不仅仅是指北京的灯亮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指,祖国强大了、繁荣昌盛了,20xx年奥运会还要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召开,你们高兴吗?就让我们带着对祖国北京的热爱,再来颂读一下北京吧。能够背下来的同学,可以背着读。
(六)、总结学习,提出要求。
今天,我们学习到这里,回家后,同学们还可以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做一期小报。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套”“逃”“娜”等十一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胆”“値”“刚”等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秋儿的心理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儿从胆小到勇敢的成长过程。
4、细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感情进行分析,体验,让学生充分的朗读中体会秋儿的心理变化,发现秋儿的特点。
重难点:
1 学会本课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感受秋儿的成长过程及心理变化。
教学突破:
让学生多读 ,提倡个性化的朗读,独处秋儿的害怕及内心的矛盾,感受秋儿的成长过程。
教师准备:字词课件、卡片
学生准备: 字词卡片 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 师:你有没有一个人在家过过夜?如果让你晚上独自在家,你会害怕吗?
鼓励学生如实回答。
(轻松的谈话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为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奠定了基础。)
2、师:有一个叫秋儿的小朋友,她有一个当医生的妈妈,一天晚上,妈妈要去值班,要秋儿在家等一个重要的电话。就是这个电话,让秋儿从一个害怕黑夜的女孩儿变成了勇敢的女孩儿。这个重要的电话会是什么呢?
学生猜测
3师:请大家去课文中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吧。
二、 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读通句子。
2、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小老师读,开火车读。
4、师:这个“重要电话”到底是什么事?
(明确:妈妈打给秋儿的,告诉秋儿她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5、 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录音 学生轻声跟读课文,
思考:这一夜,秋儿是怎样等电话的?她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勾画有关句子,在小组内交流后进行感情朗读。
2、 师:秋儿和妈妈住在哪里?
明确:一套大房子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认识到一个人独自呆在大房子里的夜晚更让人害怕。)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读好“可小啦”“总要”,从中感受秋儿的胆子非常小。
4、妈妈临走前是怎样吩咐秋儿的,谁来用妈妈的口气读读她的话?
(秋儿,注意电话铃响。今天有一个重要电话会来。非常重要!引导学生由“非常重要!”去读好妈妈对该电话的重视。)
5、 妈妈是医生,如果你是秋儿,你听到妈妈这样说,可能会怎样想这个重要电话的内容?
学生根据妈妈的身份去猜测电话的内容——与病人有关,事关生死。
6、 师:接下来就是秋儿一个人在家了。这一夜秋儿是怎样度过的?她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组织学生交流描写秋儿心理、动作的语句,相机指导朗读,读出相应的语气。
(1)、妈妈刚走,秋儿就害怕了。她希望什么?
(2)、过了一会儿,电话铃响了,秋儿是怎样过去接电话的?
从“扑过”“抓起”感受秋儿对这个电话的急切期盼。
(3)、这个电话是谁打来的?秋儿这时的心情怎样?
引导理解“懊丧”
(4)、天色渐暗后,屋子里发生了什么事?秋儿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明确:屋子里很静,秋儿非常紧张,似乎听到老鼠跑动,继而又听到远处的乐曲,心里平静下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类似的生活体验,看是否如这段描述地一样。
(5)、乐曲声让秋儿稍微放松了些,但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地板上忽然的.响声让秋儿打了个寒战,心儿乱跳,他打定主意,赶快上娜娜家,却又马上想起了妈妈的嘱咐,于是又留了下来。指导读好“我不能走!”以体会秋儿的坚决。
(6)当秋儿坚决不离开后,也就不再想着快接了电话好去娜娜家了。她于是行动起来,克服困难,战胜恐惧。她是怎样做的?
明确:秋儿关上房门,在门后放上凳子,躺在沙发上想故事中和电影里的勇敢的人,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秋儿的内心情感,感受其心理变化的过程。)
7、 师:天亮的时候,这个重要电话终于来了。原来是妈妈打来的,她说了什么?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妈妈最后说的话。
8、师:你能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
第二课时
一、 再读课文,分析秋儿成长的原因。
1 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秋儿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儿?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小组内交流看法。
2 全班交流,要求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3 组织讨论:
(1)是什么使秋儿变勇敢了。
引导学生认识到,是秋儿的爱心和责任心让她战胜了恐惧。
(2)你觉得这个电话对秋儿重要吗?
这个电话让秋儿从一个胆小的女孩儿变成了勇敢的女孩儿,是她的成长埋进了一大步,因此对她来说非常重要。
(3)、你是怎样看待秋儿的妈妈?
学生可能觉得妈妈这样的做法是在帮秋儿克服胆小怕黑的缺点,认为她很聪明,也很有可能有的学生不赞成妈妈这样的做法。要鼓励学生的想法,只要他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
二、 课外延伸:
1、 师:你遇到过类似秋儿这样一个人在家的经历吗?你原来是怎样做的?现在会怎样做?
鼓励学生战胜自己的恐惧与不足,促使其不断进步。先说一说,课后把它写在小本本上。
2、 总结:老师相信大家都是懂事、有责任心的好孩子,今后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你能做到吗?
三、 指导书写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较为简单,重点指导“逃”“哪”“静”“勇”“敢”,其他的字可让学生自行书写,互相评议。“逃”字可与“跳”结合起来写,引导学生回忆“兆”的笔顺;要仔细观察“哪”字的三个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静”字可让学生用熟字相加地方法记忆和书写;“勇”字的最上部分是甬,下面的 “力”要将上面的字托起;“敢”字的右边是“反文旁”,重点指导它与“折纹旁”的区别。
四、 板书设计
25 重要电话
以前:胆小
秋儿
今夜:责任心 爱心
变得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