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7自然段,引导学生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字里行间中,感受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浓厚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驶、串、贵、闭,正确规范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齐读课题。
2、读词。师:所有的词串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心情一一高兴。
3、师:傣族人民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
二、图文结合,拨动情弦
1、周总理是什么样子?自由地读一读第三段,划出那句话。
2、指名反馈。
3、出示CAI,
师描述图意。
①、喜欢总理这身打扮吗?谁来读?
②、所有人的表情都化为了一个什么词?练读笑容满面。
4、小男孩身上背的.是什么呀?
5、周总理呢?CAI,出示句子。(自由读)
①、你知道了什么?
②、载歌载舞什么意思?
6、CAI(动词变红)教师引读。
7、欢乐的鼓点敲起来了,让我们和总理一起载歌载舞。(师生律动)
8、让我们留住这幸福的时刻,(全班读)。
9、和总理在一起,能不幸福?能不令人难忘吗?
10、(齐读)
多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三、创设情境,会文悟情
1、热闹的泼水开始了,自由的读一读第4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泼水的?边读边画。
2、师小结:原来过泼水节是他们互相泼水,同时也把祝福送给了对方。
3、傣族人们是怎么向总理泼水,送出祝福的呢?(板:傣族人民)
①、CAI显示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②、人们为什么这么欢迎周总理?
③、CAI显示总理图片资料,师深情描述。
④、人们欢呼什么?祝福什么?(相应指导感情诵读)
4、周总理是怎样向傣族人民泼水的呢?(板:周总理)
①、自由读,指名反馈。
②、CAI显示句子,介绍银碗、柏树枝含义。
③、谁收了总理的祝福?(指名读)。
④、不光我们收至打,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收到了祝福。(分组读)
⑤、我们的爷爷奶奶也收到了祝福。(分组读)
5、有两个人特别幸运,谁呀?〔分角色读)
6、(CAI)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练读)
7、难怪姑娘、小伙闭上眼,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相应指导感清诵读)。
8、(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9、周总理热爱人民,人民敬爱周总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完成板书)。
10、感情朗读第五段
四、激情导读,升华主题。
1、读中升华:
师:47年过去了,傣族人民依然清楚的记得,身穿傣族衣服,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的周总理。(全班读)
多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师:傣族人民不会忘记给他们送去祝福的周总理。(齐读)
师:傣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深深爱着他们的周总理。(再读)
五、课外延伸,激趣探究。
收集有关周总理的其他故事。
六、指导写字。
1、出示驶、串、闭、贵怎么记住它们呀?
2、师范写贵字。
3、学生练写。
七、板书设计:
8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
傣族人民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2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导学案:
一、课件激趣
(课件出示傣族的风土人情及泼水节活动场面)
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他们在干什么?(傣族、泼水节)简介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①课件出示生字,我会认和我会读,小老师领读。
②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②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③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④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①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②今年是指 。
3.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词语。
①“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②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③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
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④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
请画出描写周总理外貌的句子。
5.学习五——八自然段
你从这几句话读懂了什么?
三、课堂检测:
你会填吗?
( )的泼水节 ( )的凤凰花
( )的周总理 ( )的地毯
( )的泼水节 ( )的花瓣
( )的头巾 ( )的鼓点
四、拓展延伸:
游完泼水节,你想对周总理说点什么?
五、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地上(撒满花瓣)
欢迎周总理 江面(一条条龙船)
天空(一串串花炮)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凤、凰、恩”等12个生字;会写“龙、柏、泼”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结合插图学习课文。
4.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热爱。
5.有兴趣了解各民族的节日。
重点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教具准备
1.泼水节的录象。
2.教师用没有拼音的词卡字卡。
3.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录象导入
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也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让我们一起跟着电视机镜头去跟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吧!
⒉(板书课题)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⒊学生主动说。
⒋是啊,在录象中大家看到了傣族人民过节的时候,穿上了最漂亮的民族服装,跳着舞,互相泼水、互相祝福。每年的泼水节都十分热闹,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要求:小声地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注上符号。
⒈看录象。
⒉齐读课题。
⒊为什么“难忘”呢?
⒋学生自由读。
集中识字
⒈(出示“我会认”图标)
先用教师的带拼音的字卡学习。
⒉(换没有拼音的词卡)。拼音都不见了,你们还认识吗?
⒊(换没有拼音的字卡)词语变成了单个生字,你还能认读吗?
⒈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并组词语认读。
⒉学生读下面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⒊学生读生字
⒋同学们真能干,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记生字的吗?
① 我预习了课文,我已经把课文读了三遍了。
② 我每天上学都会路过一个咖啡店,我总看到咖啡这两个字,我就认识这两个字了。
③我把生字编成小谜语来记,说两个给大家猜猜吧:依山而立(端);因为有心(恩)。
二 朗读感悟
⒈这么多的生字大家都认识了,那我们就再来一起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呢。
⒉小朋友请你和我们一起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指导读好长句子:“因为……”(可以根据情况再让男、女声各读一遍)
⒊是啊!“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师生呼应读第三至五自然段):那天早晨……
⒋(指导看插图),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⒌通过看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热情洋溢的气氛,同学们,我们再来朗读三、四、五自然段吧。大家说说,想怎么读。
⒍好,那我们就分几个小组赛读吧,看哪个小组读得更好。
1 三人以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①三位学生读完课文:1 、2段一人读;3、4、5段一人读;6、7、8段一人读。
②我知道了,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在1961年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泼水节,所以这一年的泼水节非常难忘。
⒉齐读一、二自然段。
⒊师生呼应读。
⒋学生看图说话。
⒌分小组比赛读。
⒍赛读。
⒎听着同学们热情洋溢的朗读,我仿佛也成为傣族人民的一员,与衣着傣族服装的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⒏请同学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一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⒐同学们,我们现在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是一种什么心情?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看谁能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⒑我从大家的朗读中听到了高兴, 听到了快乐, 还听到了激动和兴奋。让我们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吧。
⒒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真受感动,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傣族的泼水节多么热闹啊!
齐读六、七、八段。
⒑展示读(读句、段、篇均可)。
⒒①我还知道彝族有火把节,也很热闹。②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放鞭炮,热闹极了。3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我喜欢过端午节。
作业练习及指导写字
⒈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词语了。这节课,你们又能积累哪些词语呢?请同学们画一画,再练习用词语写话,一会儿向大家展示。
⒉请同学们看49页上的“我会填”,有没有什么发现?
⒊好吧,我们来开火车组词语比赛,每人根据不同的音组词语,不能组别人已经组过的。
⒊下面请小朋友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⒋这一课要写的字很多,请大家先看看这些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呢?
⒌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请大家看凤凰这两个字。它们俩哪儿长得像呢?
⒍请大家看老师写这两个字,想想,写几字头应该注意什么呢?
⒎对。(范写“艺”)请看,如果这个横折弯钩写得像艺字下面的横折弯钩一>
样了,里边的“又”和“皇”就没有地方待了。好了,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字写两遍吧。
⒏评字。
⒉①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多音字,②是要求我们用多音字不同的读音组词语。③老师,我们进行组词语比赛,好吗?
⒊开火车组词语比赛
⒊填空
⒋(1)脚的右边是单耳旁,不能写成双耳旁。有三个部件,中间高,两边低。(2)鲜的左下横要变成提。(3)寿的第三横要写长,撇要写得靠左边,起笔在竖中线上,给下面的寸留出空来。(4)敬字右边是反文,是四笔写成的。(5)凤里面是又不是
⒌都有几字头。
⒍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横折弯钩的折不能向里收,不能写成艺术的艺那样。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3、小朋友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5、带入情境: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7、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吗?
3、出示。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的)歌,跳着(的)舞,赛起了(的)龙舟,放起了(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6、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师生搜集有关泼水节的知识和周总理的简单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学生回答),在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傣族,这个民族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叫“泼水节”(板书)
2、交流:通过查资料,你知道了泼水节的哪些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生介绍泼水节,教师补充。)
3、今天就让我们随课文一起去和傣族人民过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加上“难忘的”三个字。)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过渡语:为什么说“难忘的” 呢?请同学们边听老师读边思考,并且勾出自然段和生字。
1、师范读
2、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叫“难忘的泼水节”了吧,谁能说一说?(学生回答)
3、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周总理”并交流介绍周总理的一些简单资料。
4、学生学
(1)出示本课生字:敲 襟 褂 咖 啡 踩 端 蘸
寿 鲜 柏 恩 龙 敬
凤 凰 脚 泼 特 度
(2)请同学说说自己认识的字(请你当小老师,把你认识的字带大家读3遍)
(3)介绍你的识字方法
(4)齐读
(5)在词中学:出示生词卡(指名读生字卡片)
(6)识字小游戏“收信”:请几名同学当邮递员,按顺序读老师所指生字,读对了其他同学说:对对对,快收信。读错了说:错错错,没人收。
(7)指导书写本节课涉及的1-3自然段中的6个生字
生观察最后一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讨论后交流,师范写,生与师书空,课后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同时出示“读书小提示”:
(1)把还不太熟的生字结合叶子上的拼音多读几遍。
(2)读书小问号:
①读了一二段你知道了什么?
②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析课文。
预设:
第1段:
(1)介绍傣族人民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那里有火红火红的凤凰花。(边观看课件教师边介绍并解释火红火红、一年一度两个词语)
(2)指导朗读:在这么美丽的季节里,傣族人民又要举行泼水节了,让我们带着美丽的心情齐读这一段,“又”字要读得重一些。
第2段:
(1)今年,傣族人民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特别”高兴呢?
(2)你能用“因为......所以......”再说一遍这句话吗?
(3)你能把“特别”换个词使意思不变吗?
(4)指导读:是呀,周总理也来和他们一起过节日,傣族人民的心情真高兴,所以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去读一读这段吧!(语气要高兴一些,“特别”两个字要读重一些,脸上带着笑容去读。)
第3段:
(1)抓住“撒,一条条,一串串”板书。
(2)用一个词形容这样的场面(热闹,激动人心)
(3)你还有什么词、句不明白可以提出来。(解释象脚鼓、四面八方、欢呼等,并相机指导朗读)
如:欢呼:特别高兴的呼喊,所以在读“周总理来了”这句话要声音大些激动些。
(4)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5)齐读
四、小结:听着同学们快乐的读书声,看着这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图片,仿佛让我们真的置身于傣族人民那年欢乐的泼水节中,是呀,周总理来了,傣族人民和总理到底会怎样过泼水节呢,想知道吗?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在书中寻找答案吧。
五、课后作业:本节课6个生字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
第二课时
一、过渡语:孩子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去了美丽的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同用最热烈的方式欢迎着敬爱的周总理,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里,你一定会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不过在这之前老师要跟大家玩一个生字朗读闯关的游戏,只有闯过了这两关才能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那难忘的泼水节,大家有信心吗?
二、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词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有感情的朗读前三段。
三、图文结合、学习4——8段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
1、预设:当学生回答,从图中看到了周总理——学习第4段:
(1)追问:周总理穿的是什么样的服装?你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吗?(课件出示这段话)
提问:总理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装会让我们有什么样的感觉?(亲切、把他和傣族人民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心连着心)
(2)再看这段话,文中用哪个词形容总理表情的?
解释“笑容满面”(图中周总理的表情就可以说是笑容满面)
(3)你能用“笑容满面”造句吗?
(4)这段中除了总理的穿着还描写了什么,请你读给大家听。
(5)指导朗读:分组读,一组读总理的穿着,一组读总理的动作(笑容满面、欢乐的两个词语要突出读)
2、预设:当学生从图中观察到总理拿着银碗——学习第五段:
师追问:为什么拿着银碗?想象总理泼水的情景
(1)用横线画出书中周总理怎样向人们泼水的句子,用“一手……一手......”造句。
(2)用波浪线划出人们向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一边……一边……”造句。
(3)指出“盛”是多音字。
(4)提问:周总理把水泼向人民说明什么?(周总理爱人民),人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幸福、激动、快乐)人民把水泼向周总理说明什么?(人民爱周总理)
(5)让我们也带着爱的心情,用幸福、快乐的语气去读一读这段吧!(读时深情些,平缓些)
3、读6——8段,读中感悟全文。
(1)这三段用了几个相同的"标点,你能找到吗(同学回答“4个感叹号”
(2)感叹号的作用是什么(抒发感情)
师:是呀,这里用了这么多感叹号,看来这三段一定是抒发了很多幸福、快乐的感情,让我们把所有快乐、高兴、幸福都带到文中吧。(为了使我们幸福的感情表达的更强烈,文中用了两个多么,读时后边要比前面那句读的声音更大、更激动些),
(3)生齐读
学习书写本课另外6个生字
出示6个生字:寿 鲜 柏 恩 龙 敬
2、生观察这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3、讨论后交流,师范写,生与师书空并组词
4、课后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
四、拓展练习
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跟同学交流。
五、拓展阅读资料:老师读给学生听。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 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 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征。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宵,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一起吹奏,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 。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6
【教材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低年级要重视认字,加强写字,要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意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认识本课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流程之一】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喜欢过节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你们愿意吗?教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学生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识字:
⑴ 充分自读,边读边悟:
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你就请教小海螺和大海参,借助拼音识字,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⑵ 自主识字,交流方法:
① 这么多的海螺和大海参都是生字,这么多的生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②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③ 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多音字:好像 欢乐 盛满 天空
你们知道带点的字还读什么音吗?
生词:凤凰 傣族 咖啡 长寿
(读后说一说是什么意思)
⑶ 巩固识字:
出示一棵大果树,树上长满各种各样的果子,摘下一个果子,读对了,这个果子就属于你。(学生读字音并组词)
2、写字:
⑴ 出示小朋友写字图:大家看,这个小朋友写的多认真啊!你能做到吗?学生自主写字。先观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然后再写。
⑵ 根据学生写字情况适时进行指导。小组内展示写字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这么快我们就和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了,读给其他同学听,他读得好,你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
(学生练读、互读)
2、细细品读:
⑴ 读一、二自然段,体会周总理到来之前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学生个别读,其他同学当评委,评评他读得怎么样,也可以自己评评读得怎样)
⑵ 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当时场面的热烈,人们兴奋的心情:
① 学生个别读。
(指导学生读好四面八方赶来一条条驶过一串串升上欢呼周总理来了!等词句 )
② 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是怎样的.场面。
③ 学生谈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
⑶ 读四、五、六、七自然段,体会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十分容易接近:
① 多媒体课件展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场面。观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② 抓住描写人物服装、动作的词句反复朗读。
(周总理一手一手一边一边泼呀,洒呀!等词句)
③ 小朋友,总理为人民祝福,人民为总理祝福,大家笑哇,跳哇,多么开心。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体会幸福快乐吧!
(放音乐学生读课文)
④ 齐读后两句。
⑷ 读全文。
四、课文扩展,强化表达
你听说过或在电视里看过什么节日也很热闹?讲给你的好伙伴听。
五、课外作业
把泼水节的热闹场面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流程之二】
一、读题设疑导入
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联系生活说说什么事令人难忘,理解难忘的意思。泼水节到底是怎样难忘,为什么会令人难忘?
二、交流学习方法
学习课文之前,你都做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习?师生归纳整理:
1、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提问题。
3、找资料。
三、学习课文
1、面对一篇新课文,我们先做点什么?(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顺应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内容大致如下:
2、学生字:
⑴ 教师范读,学生要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⑵ 分组自学,学生自读,边读边画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这些生字。
⑶ 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
⑷ 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喜欢哪一个就读哪一个。
3、读课文:
⑴ 请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做代表(分自然段)读,其他组同学当评委,评价读得怎么样?
(引导学生学会赞赏他人)
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
⑶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重点抓住:赶来跳舞笑呀,跳呀!一条条驶过一串串升上一手一手多么令认等词句,体会热烈的场面,兴奋的心情,以及总理平易近人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读的方式采用:自读、指读、评读、仿读、范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
⑷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
(学生自评、互评)
⑸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抓重点)
⑹ 谈感受。如果你也是傣族人民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说说泼水节怎样难忘,为什么难忘?
(创造性的积累,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⑺ 读全文。
四、写好字
引导学生自主写字,采用自评、他评等办法,互相帮助,写好字。
五、课文延伸
同学们课前都查找了什么资料,把你了解到的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同学分享你的课外收获。
(其他节日的热闹场面,对周总理的一些了解等)
【附言】
条条道路通罗马,阅读教学过程、方法应当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愿将以上两种教学基本式与同行进行交流,共同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
(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⑵ 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
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
(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
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⑶ 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教学多音字:盛)
⑷ 认读长句:
①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⑸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 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⑵ 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⑶ 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 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⑵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 交流、感悟:
① 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 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 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⑷ 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3、抽生读4、5自然段:
⑴ 设疑:
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⑵ 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 交流:
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① 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② “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③ 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
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① 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说一说。
②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
说一说。
③ 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4、学习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四、升华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延伸
找周总理的故事,下节课交流。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8
教材分析
本文紧扣“难忘”二字展开,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另外,充分运用图画、音乐、录像及教师的语言等手段,为学生再现教材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此外,本课的生字很有特色,可以归类学习、巩固。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认识本文12个生字,会写“凤凰、泼”等生字。
2. 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3. 通过图片和课外资料的补充,初步了解周总理,初步感受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傣族、泼水节等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具准备:课件、凤凰花形状的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1.出示课文插图
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并说说理由。板书“泼水节”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傣族的知识,并从中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等生字。)
2.学习生字“凤、凰”
⑴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音、形)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⑵出示凤凰花的图片,了解凤凰花
3.朗读感悟第一段
⑴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指名读。
⑵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火红火红:花的颜色非常鲜艳。练习:火红火红的( )
一年一度:每年只有一次,泼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⑶指导朗读把傣族人民的高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
4.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师简介
5.泼水节年年过,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板书:难忘的)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划出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字
第二段:周恩来总理读准“恩” 简介总理
第四段:
⑴对襟白褂学习“襟”“褂”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衣字旁)看图了解“对襟白褂”(拓展:了解“大襟”)
⑵咖啡色长裤看图理解 (渗透学法:课文中的插图能帮我们更好的读懂词语,读懂句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好好用用这些插图。)
⑶齐读第四段
第五段:盛满多音字:盛
端、蘸:做动作理解词义
齐读第五段
3.同桌对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帮助同桌及时改正读错的字音。
4.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刚才,我们大声地读着课文,读得有滋有味,现在,我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用上“1961年,( )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 )的泼水节。”这个句式来说说课文内容。
三、品读第三段,感受人们欢迎总理的热闹场面
1.我们知道总理平时工作很忙很忙,但他还来到傣族参加泼水节,人民多高兴呀,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自由朗读第三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第一次读)
2.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
3.创设情境
师:看着,看着,听着,听着,我们仿佛也变成了傣族人,也许你就是那个撒花瓣的人,你就是那个放花炮的人,你们就是那些开船的人,为了欢迎总理,你做了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生第二次读)
4.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师:我从东村来,为了见总理,早上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到这里,你呢?你从哪儿来?
生:西村……
师:我从东,你从西,他从北,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就叫做从——四面八方赶来。板书:四面八方
生读第一句
师错读,把“赶”字读成“走”字?为什么不可以?
师小结:你们真会读书,从一个“赶”字中就能体会人们着急的心情,把这个字圈一圈,读懂了这个词,读好句子就更容易了。(齐读)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采访撒花的人:你为什么撒花?撒了不少了,够了,理解“撒满”
看图:引读一条条 一串串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师:看,总理来了,你会怎么说?一起来欢呼
5.小结: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喜庆,多么热闹,多么高兴,让我们连起来读读第三段。
6.闭上眼睛,听音乐,感受泼水节那欢快的场面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去感受泼水节带来的热闹和欢乐吧,齐读课文1-3段。
7.评议,渗透学法
读得那么投入,你一边读一边在想什么呢?(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好课文,真是个好方法!)
四、创设情境,巩固生字新词
1.简笔画:一条小路。把带有词语的凤凰花花瓣轻轻“撒”在小路上,让学生轻轻地读一读。
2.依次出示“周恩来”“泼水节”“健康长寿”,请学生“采花瓣”,并带着大家读一读。
3.找出同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对襟白褂”“凤凰”“咖啡”
4.读读剩下的四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师采花瓣,生读词语。
5.把词语分成三排贴在黑板上,齐读词语
6.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
五、书写指导
1.师范写“凤凰”两个字重点指导第一笔的位置、写法,横折弯钩的钩幅度要小一点。把“凤”中“又”的一捺改成点。
2.生练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3.指导写“泼”。学生说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写。
4.生练写
5.自评: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字,加个五角星。
6.展示,互评。
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恩来总理 傣族人民
四面八方 赶
撒满 鲜红
一条条 一串串
欢呼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9
第一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牙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溺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今天,我们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他到底特殊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读通课文
1、采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身的伙伴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读。
(其他同学做文明听众,注意他的字音读准没有,若你听到有不准的,你起来教一教他)
三、再读、理解课文
1、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这次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同学讨论交流。
(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段,带着问题朗读:
⑴ 自由读第三段。
⑵ 你能用自身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⑶ 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
⑷ 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局面读出来吗?
4、看图,理解第四段:
傣族人民都因为能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而笑容满面。也鼓励同学笑容满面的来读这一段。
5、朗读体会第五段。
6、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朋友们身上,祝愿他们──
四、教师小结,安排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有感情的朗读6~8段,下一节课我们进行朗读擂台赛。
五、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高兴
(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
准备工作
周总理的样貌、神态
泼水的过程
第二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学写本课12个生字。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开火车、抽读、猜谜等游戏方式复习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向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令人难忘的。
二、课文延伸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风情。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2、同学介绍。
(同学知道的`可能不多,教师可以引导着介绍几种)
3、交流阅读体会。
三、识字、写字
1、识字:
⑴ 出示要求认识的和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同学想方法记住字型。
⑵ 指名同学向大家介绍记字方法。
⑶ 用组词的方法,协助理解字义。
2、写字:
⑴ 让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⑵ 老师有重点的进行范写指导。
⑶ 同学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鼓励同学积累自身喜欢的词句
五、小结、作业设置
把学会的生字组上词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我会读(出示生字词)
我会写(重点指导容易出错的)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10
【设计理念】
遵循儿童识记规律,鼓励自主,分类处理,分化难点,突出重点,突破识字难关。
课文有一幅占一个整页的插图,我们不应忽视。本课教学可以图文结合,用好插图,引导阅读;再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
【教学目标】
⒈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⒉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课前准备】
⒈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⒉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⒈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为什么呢?(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初读课文。
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或挂图)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找到不认识的字。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⒈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凤凰恩敲襟褂咖啡踩端蘸寿
(1)哪些字你见过?在哪里见过呢?抽生读,全班读。
(2)你觉得最容易认的字有哪些?抽生认,全班读。
(3)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难记的字多读几遍,思考如何记住它。再与全组交流识字方法。
(4)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动作你会做?生做一做,再读。
(5)哪些生字组成的东西你见过?说一说,再读。
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示出来,再教读。
[设计意图]12个生字,数量看起来较多,但是分类处理,区别对待,就能化难为易。有的字见过面,有的容易认读,这些就不需花太多力气;剩下的是学生觉得较难认的,我们可以多花时间,用多种方式帮助识记,比如做一做动作,说一说词句,这样就能突破难点。
三、朗读片段,检验生字认识情况
师:刚才学的生字在词中、句中还会认吗?
1.生词卡认读。
词卡呈现:凤凰
周恩来
恩人
敲打
对襟白褂
衣襟
白大褂
咖啡
踩伤
端正
顶端
蘸墨水
蘸水笔
长寿
2.在句子中认读。
师:这几句话,看谁读得更流利。
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生字加粗或变红)
3.自由读书,检验课文的字都会认了吗?
4.边读书边想,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还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问。
5.哪一段你喜欢读,读给同桌听。
6.哪一段你觉得难读,请教班上的同学读一读,再自己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只有将汉字及时纳入词中、句中,并在语言环境里会认会读,才算真正“会认”,这样的识字也才有真正意义。
四、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师呈现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复习。
2.生观察第一、二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师:我发现这6个字都有“点”,它们的`写法和位置都不一样。大家观察观察,再讨论讨论,看能发现些什么?(“恩”的下部分“心”,三个点笔势都不一样;“寿”“特”两字都有“寸”,可是“寸”的点的位置不同。)
3.观察讨论后,师范写,生试着练写2个生字。
[设计意图]学生书写质量高低往往与动笔前的观察水平相关联。因此,写字指导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观察,耐心观察。
第二课时
一.生字巩固,区分多音字。
1.复习12个会认的字。
师:大家上节课学的字还会认吗?现在考一考吧!呈现12个生字,再轮流抽读。
2.学习多音字。
师:12个生字会读了,现在出四个简单的字来认一认,看会认吗?
师呈现四个多音字“好、空、乐、盛”,抽生读。(读“好”。若生读“hǎo”
师问:还可以读什么?读“hào”。以相同办法读后三个字。)
引导学生进行多音字的辨析、组词,注意纠正不当之词及读音。
[设计意图]识字是第一学段的重点目标。在各课教学的各个教学时段中,我们都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识字及巩固练习活动。
二、自主读书,图文联系
1.师:看来,多音字难不倒大家。不着急,难的来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样吧,大家抓紧时间读书,读得越熟越好,待会儿就有难题考大家。(生自由读)
2.出示挂图(课文插图)
师:大家认真看图,注意图上画的内容,再对照哪些内容是书上有的句子或段落。
(1)用“──”画出反映图上景物的句子。
(2)用“∽∽”画出反映图上人物活动的句子。
(3)用“====”画出图上人物表情或心情的句子。
(4)把自己画出的部分读给同桌听,看自己勾画的句子正确吗?
3.生读书交流:课文除了写图上可以看得见的内容外,还有不能直接看到的内容,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1)看到周总理对傣族人民泼水,我仿佛听到周总理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2)看到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我仿佛听到傣族人民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目的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因为只有读懂了课文内容,才能正确勾画,才能对插图进行恰当联想。
三、重点段朗读
1.呈现课文第三自然段“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1)师:人们怎么赶的?
师引:东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大家会怎么说?“走呀,快走吧,……”
西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南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北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他们会怎样应答,怎样的心情聚拢来?只有这四个村吗?能读出怎么赶来的吗?
生读:“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2)读第三段全段。师:你们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
左边的同学读,右边的同学听课文想象,再左右交换。
师: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归纳并板书“盛情迎候”)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人们的盛情呢?读一读。
2.指导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归纳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敲鼓跳舞”、“泼水祝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敲鼓跳舞”“泼水祝福”)
[设计意图]通过对“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的具体情境的再造,丰富了学生对于“赶”来的情境的想象,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朗读的干瘪状况。
四、再读全文,感悟体验
1.读课题,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师:这真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参加泼水节,大家太快乐了太幸福了。
2.师:你能像老师这样,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
[设计意图]通过一种开放的句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既发展语言,锻炼概括能力,又鼓励个性化的不同理解。
五、识字巩固,写字练习
1.观察第三、四排要求会写的字词,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范写。
3.生写,看谁写得更漂亮。
[设计意图]把识字任务分解,把书写要求分解,便于各个击破,利于扎扎实实地落实识写任务。
六、【板书设计】
11
难忘的泼水节
盛情迎候
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设计意图]1961年的泼水节十分难忘。难忘的是傣族人民盛情迎候周总理的场面,难忘的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同敲象脚鼓同跳傣族舞,更难忘的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亲密无间互相泼水互致祝福,因此,板书抓住难忘的几件事情能突出重点,简明地反映课文主要内容。
【特别建议】
本课识字量写字量都较大,我们教学时可将任务分解,分在两个课时分别完成;还可以将目标进行分化,对容易者少花时间,把重点放在难认难记的字上。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不要只孤立记单个的生字,而应该尽快地将识记的汉字放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认和运用,这才是最有效的识字巩固方式。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1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问: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知道哪个民族过泼水节吗?随机板书:傣族。
2、教师简介傣族的泼水节: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学生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自主预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生词的正音。
(2)课文段落正音纠错,指导读通,读顺。
(3)难句提示指导: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写人的文章学会“什么时候谁和谁做什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质疑问难。
三、写字指导。
1、书写生字“历、敬、度、赶”
2、学生书写生字。
3、点评书写。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
2、分段朗读课文,说说文章的大体内容。
二、读中理解,体会感悟。
1、围绕“为什么这个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难忘?”这个问题,读书理解。
A、算一算,这个泼水节过去了多少年?20xx-1961=46
B、46年过去了,这个泼水节在傣族人民的脑海中留下了哪些了什么?
提示:
难忘的原因之一:
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第二自然段中,泼水节前的准备场景让人难忘。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从“鲜红的地毯”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抓住“欢呼”感受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体会。
难忘的原因之二:
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的音容笑貌难忘。“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难忘的原因之三:
总理的祝福令人难忘。“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幸福和激动的泪水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更加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和崇敬之情。
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体会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4、学习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讨论: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不说是“幸福的”泼水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敬、度、驶”
五、拓展延伸。
1、区别组词:
历()度()赶()闭()
厉()席()起()闹()
2、写句子。
一边……一边……
一手……一手……
3、查找关于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故事资料
4、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12
教材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组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低年级要重视认字,加强写字,要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意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认识本课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流程之一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喜欢过节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你们愿意吗?教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学生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一)识字
1.充分自读,边读边悟。
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你就请教小海螺和大海参,借助拼音识字,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自主识字,交流方法。
(1)这么多的海螺和大海参都是生字,这么多的生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3)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多音字:(好像欢乐盛满天空)你们知道带点的字还读什么音吗?
生词:
凤凰
咖啡
长寿
(读后说一说是什么意思)
3.巩固识字。
出示一棵大果树,树上长满各种各样的果子,摘下一个果子,读对了,这个果子就属于你。(学生读字音并组词)
(二)写字
1.出示小朋友写字图:大家看,这个小朋友写的多认真啊!你能做到吗?学生自主写字。先观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然后再写。
2.根据学生写字情况适时进行指导。小组内展示写字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一)这么快我们就和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了,读给其他同学听,他读得好,你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学生练读、互读)
(二)细细品读。
1.读一、二自然段,体会周总理到来之前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学生个别读,其他同学当评委,评评他读得怎么样,也可以自己评评读得怎样。)
2.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当时场面的热烈,人们兴奋的心情。
(1)学生个别读。(指导学生读好四面八方赶来一条条驶过一串串升上欢呼周总理来了!等词句。)
(2)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是怎样的"场面。
(3)学生谈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
3.读四、五、六、七自然段,体会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十分容易接近。
(1)多媒体课件展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场面。观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抓住描写人物服装、动作的词句反复朗读。(周总理一手一手一边一边泼呀,洒呀!等词句)
(4)小朋友,总理为人民祝福,人民为总理祝福,大家笑哇,跳哇,多么开心。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体会幸福快乐吧!(放音乐学生读课文)
(5)齐读后两句。
4.读全文。
四、课文扩展,强化表达。
你听说过或在电视里看过什么节日也很热闹?讲给你的好伙伴听。
五、课外作业。
把泼水节的热闹场面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流程之二
一、读题设疑导入。
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联系生活说说什么事令人难忘,理解难忘的意思。泼水节到底是怎样难忘,为什么会令人难忘?
二、交流学习方法。
学习课文之前,你都做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习?师生归纳整理:
1.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
提问题。3.
找资料。
三、学习课文。
1.面对一篇新课文,我们先做点什么?(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顺应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内容大致如下:
2.学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要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2)分组自学,学生自读,边读边画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这些生字。
(3)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
(4)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喜欢哪一个就读哪一个。
3.读课文。
(1)请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做代表(分自然段)读,其他组同学当评委,评价读得怎么样?(引导学生学会赞赏他人。)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重点抓住:赶来跳舞笑呀,跳呀!一条条驶过一串串升上一手一手多么令认等词句,体会热烈的场面,兴奋的心情,以及总理平易近人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读的方式采用:自读、指读、评读、仿读、范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学生自评、互评)
(5)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抓重点)
(6)谈感受。如果你也是傣族人民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说说泼水节怎样难忘,为什么难忘?(创造性的积累,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7)读全文。
四、写好字。
引导学生自主写字,采用自评、他评等办法,互相帮助,写好字。
五、课文延伸。
同学们课前都查找了什么资料,把你了解到的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同学分享你的课外收获。(其他节日的热闹场面,对周总理的一些了解等。)
【附言】
条条道路通罗马,阅读教学过程、方法应当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愿将以上两种教学基本式与同行进行交流,共同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13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
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难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
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对话平台
(一)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二)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wèi 。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三)读思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象,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练习
1、填量词
一( )花炮 一( )龙船 一( )花瓣 一( )象脚鼓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 火红火红
写字
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1)都是半包围结构。(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
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准备:
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对话平台
(一)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读思
学习四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三)交流
a、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 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2、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b、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2、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c、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
3、练习说话:“一手……一手” 、“一边一……边”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思考,适时想象,使学生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谊。】
(四)朗读
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指导读: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
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二、实践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三、写字
练习书写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14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收集有关泼水节的资料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及各民族风俗习惯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课件激趣
(课件出示傣族泼水节活动场面)
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他们在干什么?(傣族、泼水节)简介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师:你参加过泼水节吗?想亲身经历、感受泼水节吗?现在我们就去参加一次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识字。
①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借助字卡,生字条等。
②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③游戏检查识字。夺红旗──抢摘丰收果──把词语写在车票上,读对了才能上车旅游参加泼水节。
4.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语句读得通顺。指名读,挑战读,分组读,自愿展示读。
三、再读课文,交流思考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不用火红?
2.学习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来,感到特别高兴?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相关词语,理解当时人民的心情。
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前几句要做好声音和感情铺垫。
四、写字练习
1.重点:思、寿、凤、凰。凤凰二字第一笔要写成竖撇。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作品,学生互评互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出示生字卡,组词。
2.摘苹果游戏,检查词语。
二、细细品读,感情升华
1.学生自由朗读四至八自然段,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品读思考,教师相机引导:
①从插图中发现周总理穿的什么衣服?他为什么穿傣族服装?表情怎样?理解笑容满面,并练习说话。
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③你觉得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④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3.朗读指导,边读议边想象,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结尾感叹句要情绪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4.小结全文。泼水节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
三、拓展
1.将收集到的周总理的图片,故事等资料介绍给同学们。
2.中国民俗我知道。由学生扮演不同民族的人介绍各民族风俗习惯。
四、写字
1.出示其余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指导。
3.作品展示,学生互评互议,评小小书法家。
(民族街小学刘冬梅)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15
课前透视
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文章图文并茂,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 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对话平台
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wèi 。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读思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象,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练习
1、填量词
一()花炮 一()龙船 一()花瓣 一()象脚鼓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 火红火红
写字
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1)都是半包围结构。(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读思
学习四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交流
A、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 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2、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B、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2、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C、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
3、练习说话:“一手……一手” 、“一边一……边”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思考,适时想象,使学生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谊。】
朗读
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指导读: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 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实践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写字
练习书写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伴教锦囊
1、傣族有人口162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纳州和德宏州。临沧的耿马、孟宝、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傣族历史悠久,在近年发现的傣文史籍中,记述着远古时期傣族先民的活动 。“傣”,意为热爱自由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建国前,傣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过程。不同地区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西双版纳为代表的领主经济保存比较完整;德宏、孟连、耿马是代表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的地区;景谷、新平、元江等内地的傣族地区地主经济已经确立。
2、傣族的节日主要有开门节、关门节、送龙节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人们认为互洒清水可以消灾弥难,互相祝福。节日里还举行堆沙、丢包、放高升,赛龙舟等活动。
3、漫话竹楼 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 4 0 0 多年的历史。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顾名思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西双版纳是有名的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筑楼的天然材料。
阅读在线 : 绿色的竹楼
西双版纳,一片翠绿。那儿的房屋很怪,不用砖,不用石,是用绿色的竹子建造的。竹楼是悬空的,由粗大的竹子支撑着。把竹楼架高,不但能防潮,还能在楼下养牛喂猪呢!据说,这种建房子的办法,还是当年诸葛亮教给傣族人的呢!
进竹楼,先得把鞋脱下放在楼梯边,光着脚走在用竹子铺着的地板上,凉丝丝怪舒服的。人们盘腿坐在竹楼里火塘边的竹席上。老年人手拿一根二尺来长的大竹筒把一根小竹签在火塘里点燃,嘴斜着埋进竹筒里,呼噜噜地抽着。原来这是“水烟筒”。
吃饭时,人们围坐在竹编的圆桌旁。摆在桌上的菜更新鲜。什么“蚂蚁蛋拌酸笋”啦,“油炸青苔”啦,而鸡肉是用香茅草裹着在火上烤熟的。
走出竹楼,满眼是绿树、鲜花,连围寨子的墙,都是长得又高又绿的仙人掌。
西双版纳真是绿色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