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品德与社会》教案

四品德与社会教案

推荐度:

《品德与社会》教案

推荐度:

《品德与社会》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关于《品德与社会》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品德与社会》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1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诚信是金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

(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

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

(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

(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

3、小结

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

五、作业

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六、板书设计

诚信是金

人无信不立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学习比较对照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准备有关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概括,并把要点写在大纸上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书68~69页。提问:“超市还有其他的名称吗?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吗?喜欢去那里吗?经常去吗?”学生就图画和教师的问题自由发言。

2、小组讨论。教师布置任务并进行引导:“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比,超市有什么特点?有那些地方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同?有那些的.地方与其他的购物场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对超市进行专门的研究。“

3、将学生分小组。提醒学生要分别记录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推选发言人。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想全班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5、探究活动。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促使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额概括要点,说明自己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和学生一起将其与黑板上说列出来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自己没有发现?”

教师

既要可定学生的成绩,更要肯定他们的思考。

布置作业:

根据小组和全班讨论的结果,完成书70页“我的新发现”。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3、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教学重点:

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教学难点: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教学过程:

(一)、平等对话,走进“友谊之树”。

1、导入。你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有什么感觉?

2、将一棵“大树”贴在黑板的正中,并写上“友谊之树”。

3、请学生说说和伙伴之间曾发生过哪些美好的事情?

(二)、真实体验,拯救“友谊之树”。

1、实话实说,直面矛盾

(1)、(板书课题:学会友好相处)小品表演。

(2)、请学生说说曾经与伙伴闹过的矛盾。

(3)、请大家讨论,他们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让学生将自己组讨论的要点写在剪成的黄叶、坏苹果形状的纸上,再让学生把他们贴在友谊之上。

(5)、。

2、真情对对碰,化解矛盾

(1)、拯救友谊之树。

请各小组选一个案例,先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确方法,然后将解决办法写在“绿叶”、“红苹果”上。

(2)、出示课前调查情况,让学生讨论解决。

(三)、情感升华,互送友谊卡。

1、教师。

2、念卡、送卡。配音乐《永远的朋友》。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质的不同标准,及其对于人类生活的具体意义。

2.进一步从宏伟和微观角度了解水资源的严峻现状。

3.在原有基础上提升珍惜和爱护水资源的态度。

4.能够自觉自愿地投入节约水的行动中。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27~129页。

教学准备

1.教师就中国七大水系的水质准备一些资料,尤其是关于污染程度和原因的。

2.教师就本地区水资源的现状做具体调查,以了解按照国家标准,本地区的水质属于哪个类别,便于在学习七大水系及水的质量标准时,帮助学生理解类别的实际意义。

3.准备一份较大的全国地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可以以朗读“地球属于谁”第一课时的优秀作业开始,然后说明,今天主要讨论关于水的.内容。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3页的照片和文字,通过提问和讨论,使学生充分理解这些照片和文字所表达的意义。教师要传达给学生这样的信息,即水资源的危机不仅局限在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而是整个地球和全人类都面临的危机。

3.小组探究。将学生分成七个小组,每个小组各代表教科书第54页的七大水系显示图中的一各水系。然后各小组分别研究自己的水系,参与显示图下方的标准和全国地图,明确该水系的状况,准备向全班做介绍。

教师强调,介绍时要能够详细具体地加以说明。

例如:我是海河,发源与太行山和燕山,流入渤海,在我地流域中,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像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石家庄……一共有25座!可是今天,在我的整个流域中,之有3.1%是洁净的I类水,10.7%是Ⅱ类水,7.7%是Ⅲ类水——这样的水还可以做人类用水的水源。可是,这三类水加起来才是我的总水量的21.5%!还不到四分之一。其余的呢,有12.3%是V类水,要知道,这些水不仅不能喝,连游泳都不行。更可怕的是,Ⅵ类的劣质水已经占到53.9%!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就是说,我的一半以上的水已经属于没有任何用途的臭水!我曾经养育了许多代的人,养育了这么多繁华的城市,难道人类就要让我的水全部变成臭水,让我变成一条没有用处的河流吗?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你们人类,你们那些城市,又该怎么办呢?

4.表演与交流.各个小组轮流向全班介绍本小组所代表的水系,并且对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

5.总结。教师对各个小组的介绍给予鼓励为主的评价。朗读教科书第55页的课文,对本课题的学习给予总结,强调我国水资源的严峻现实。强调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就教科书第55页倡议书与学生简单交换看法,鼓励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做水资源的保护者。

布置家庭作业:每个学生自己创作一条(幅)宣传节约水、珍惜水的标语或图画。

给教师的建议

1.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教科书第55页的倡议书及制作标语、宣传画的活动扩展到第二课时,或者与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协商,作为少先队或者班级活动。

2.水源质量标准的学习对于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态度和价值观影响深远,教师要在学生活动的各个环节加以引导,使他们真正理解每种标准的含义。

3.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表演活动。

家庭作业

完成节约水、爱护水的宣传标语或者图画。

评价建议

1.对每个小组的表演给予鼓励为主的评价。主要针对介绍的正确性。

2.对每个学生创作的宣传标语或图画给予鼓励为主的评价,选择其中优秀的在校园的有关地方展示。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地儿童。

教学重难点:引导孩子能了解他人地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和宽容。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准备:了解学生在生活重地困难和烦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假如我是他

一、导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共同完成一项工作,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

二、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谈谈当时的心情和情况。

三、提问:假如我们换角度想一想,结果会怎样?同学们进行讨论。

讨论后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意见。

四、讨论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明白从他人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出发。采用换位思考的判断和选择方式。

活动二了解人的情绪

课前准备:纸、剪刀、笔、胶水或浆糊等

活动过程:学生画出情绪化的脸部表情。

讨论:

A、什么时候你感到骄傲?(高兴、愤怒、悲伤、孤单等)

B、你怎么知道他人感到悲伤。(生气、尴尬、悲伤、孤独、厌烦等)

情感体验:学生回忆同学交往中遇到的快乐事与伤心的事,并能讲述当时的心情。

五、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应尊重同学的选择,了解别人的心情和感受,相互包容和理解。

第二课时

活动三:他为什么生气

活动目的: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和失误。

一、图上的事例

讲述图上的事例:李勇的妈妈下岗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李勇心里是什么心情?当同学们帮助他,他为什么不高兴?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场,体会李勇的心情和感受。

二、思考:

1、当自己的心情不好,或遇到麻烦时,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

2、如果别人在旁边议论自己,自己会是怎样的感觉?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对生活的探究、对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无数探险者以他们坚定的意志、勇敢的努力,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在探险者队伍之中有很多人的身影,他们是我们民族、国家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72~75页。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世界政治区、两半球图和反映从事地球科学探究人员光辉事迹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人类生活的地球时丰富多彩的,人类对地球的.了解还有很多不够,还有很多未知,所以人类对地球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阅读教科书第32页第一段的文字。

2.与思考。阅读教科书第32页的课文,并欣赏图片。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讨论和交流阅读。

要求:(1)了解我国北极探险的重要事件。(2)了解北极地区的概况。(3)了解科学考察工作的特殊与艰苦。

3.阅读与讲解。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加以讲解。

教师强调:“科考队员是执着、无畏的勇敢探索者。他们是我们民族、国家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思考与讨论要点:(1)北极地区的环境特点,因纽特人的生活特点。(2)考察队的科学家们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家考察船成功地进行了北极科学考察说明了什么?

4.教师。

第二课时

1.导入。“上节课,我们循着探险者在北极的足迹了解了我国科学家的勇敢和无畏。那么,在地球的另一极是什么样什么样的状况呢?让我们随着两名中学生一起到南极去看一看吧。”

2.识图练习。从地球仪、世界政区图或两半球图上找到南极洲的位置,查找与我国的距离。

3.阅读与思考。阅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上的南极长城站的图片。自由讨论。

要点:(1)南极地区的环境特点。(2)考察队的科学家们乘坐我国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成功地进行了南极科学考察说明了什么?(3)“雪龙”号为什么要把科考站的垃圾装运回国呢?

4.讲解与讨论。教师提问:除了南极、北极,地球上还有一个第三极,那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呢?的探险者在那里有什么作为吗?”

阅读教科书第34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上的珠穆朗玛峰和登山英雄的图片。

教师讲述登山英雄攀登珠峰的光辉事迹。

5.教师本课,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要准备好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和资料。

2.要准备好地球仪、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3.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家庭作业

1.阅读教科书第35页介绍的两位探险家。

2.完成教科书第35页“我最佩服的探险家”。

建议

1.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并记录下来。

2.对学生的书面作业给予,并且可以择其优秀者在后面的课上宣读。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点;知道近代以来通信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大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点:

古代通信的特点和方式

教学难点:

古代通信到近代以来的"通信变化即如何体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启用电脑点击图片一,提问:画面反映了什么内容?(提示:烽火狼烟)。

2.教师点击电脑,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画面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提问:电波或电信号的声音,反映信息传递的快速。)

3.讲述:以上两组画面反映了通信在人类社会中的变化。导入新课。

(二)新课传授:

讨论交流:

①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②除了烽火狼烟之外,古代还有哪些通信手段?

第一,古代的通信方式为依靠人力、畜力传递信件实物的邮政通信。第二,擂鼓传信和飞鸽传书。(教师追加提问“擂鼓传信传递什么信息,飞鸽传书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古代通信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燃起烽火点燃狼烟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当时社会最为快捷的通信方法,可以说是现代预警信号的前身。那么在我国还有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在国外,古代的人们又是怎样进行通信的?

提示从通信工具、业务种类、传递的速度与数量、传递的内容四方面进行。

教师过渡:古代通信靠人力、畜力完成传递速度慢、数量少。传递的主要信函等实物没有民间的通信,多是官方通信,那么近代以来通信出现了哪些变化?

出示不同年代通信速度对照表,学生讨论。

(三)探究活动:

1.过去的电话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今天出现了哪些电话,有什么用途?

2.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回答进行归纳。

3.师生共同:过去的电话有话筒(听筒)、话机、话线、电线、很笨重,不能携带。只能听到声音。现在,有录音电话,电话有录音机的功能;可视电话,在打电话时能够看到地方,听到声音,拉近了打电话人的距离;传真电话有传真机的功能;电话现在可装分机;无线移动电话、携带方便,可打电话、发收短消息、存储信息、照相等多种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4.师生畅想未来的通信还会有哪些变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  品德词条  教案  教案词条  社会  社会词条  
教案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神舟飞船教案推荐度: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反思推荐度:相关推荐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合九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展开)

教案教案

 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度:《沉与浮》大班科学教案推荐度: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推荐度:六年级科学教案推荐度: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实用的科学教案6篇作为一位杰...(展开)

教案教案

 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教案推荐度:分数乘法教案推荐度:分数乘法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关于分数乘法教案范文汇编七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