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度:
推荐度: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 1 周
课题
一、我的偶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偶像的含义,懂得正确地尊崇自己的偶像。
2、 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
重点
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
课前准备
收集名人图像
教学过程
一、 提问导入:
1、 你的心目中有没有崇拜的偶像呢?
2、 板书课题:一、我的偶像
二、 新课:
1、 出示名人图像,指名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
2、 学生分组讨论: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3、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 教师引导:
(1)将崇拜的浅层发展到深层。
(2)除了崇拜明星外,更要崇拜伟人、英雄以及具有改革、创新的改革家、企业家,学会从他们身上找到理想、人生价值、青春光辉的真实内涵。
三、 小结:
崇拜偶像不要只追名,更要追其行。希望同学们在崇拜中激励自己,以实际行动向偶像学习,使自己成为实现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的动力。
四、 布置作业:看看身边有哪些值得我们崇拜的人。
五、 板书设计:
1、我的.偶像
教学目标后记
第2 周
课题
二、校园安全搜查线
教学目标
1、 通过校园内的意外受伤事故,了解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2、 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重点
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课前准备
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快活地学习、生活。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受伤的事情。今天老师就让大家一起在校园里,调查一些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二、 新课:
1、 给同学们布置调查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2、 按各组安排分别到校园的各个地方去展开调查。
3、 小组把调查的结果进行讨论通过,整理记录,派代表向老师汇报调查结果。
4、 老师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进行分、总结。
5、 安排宣传委员进行校园安全宣传。
三、板书设计: 校园安全搜查线
教学目标后记
第3 周
课题
三、意外受伤的原因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行为是导致意外受伤的原因。
2、 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
正确认识导致意外受伤的危险的行为。
课前准备
课文图片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二、 新课:
1、 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
请同学们讨论:(1)这些属于什么行为?(2)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2、 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 同学们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
4、 讨论: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做呢?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呢?
5、 归纳总结。
三、板书设计:意外受伤的原因
教学目标后记
第 4周
课题
五、果园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
2、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合作。
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
课前准备
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记录表格。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制作盛开的花的整体步骤;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立体美。
教学过程: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盛开的花,出示课题:“盛开的.花”。
1、介绍制作盛开的花的整个步骤
(1)~(2)剪下底板、花花蕊和叶片,将叶片和花瓣折卷。
(3)把叶片粘到底板上。
(4)再将花瓣和花蕊粘上。
(5)一幅鲜花盛开的立体图便完成了。
2 、学生动手操作
(1)可以独立完成;
(2)可以合作完成;
(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
4、本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制作盛开的花的步骤是什么?
第一单元
一、活动主题:居家生活安全
二、活动目的: 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 样去防范。
三、活动过程:
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
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3.交流: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烧水时; 使用高压锅时; 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 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 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 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 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 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 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
4. 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独自在家时怎么做; 发现屋内有效透时: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课间活动怎么做;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5、模拟练习: 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 比如, 皮肤出血时的处理、 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 课间活动怎么做 分组练习。
6.总结: 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第二单元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
二、活动具体目标: 1、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学校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 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使学生了解浪费现象对学校的影响和危害性,设计节约的方法和制作节约的作品。 3、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三、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
1、分年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生活中浪费现象的认识。
2、活动实施方案的设计、策划、参与活动的准备等等,并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活动总负责人。
3、根据学生选择的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打破年级和班的界限,学生跨年级和班 级自由选择活动小组。
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
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实施方案可行性进 行评估。
5、动员学生、老师积极参与活动,制作宣传海报。
第二阶段 进入问题情景
1、指导老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搜寻“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的相关资料,归纳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2、研究的主题由各年级定,先由年级确定总研究主题,各班根据本班情况确定次研究主题。
(1).选择研究的主题。
(2).以自愿的形式、按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推选活动组长,小组成员分工。
(3).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题内容,制定研究主题的计划。象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性。
(2).采用问卷、采访、参观等实地调查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学校中的浪费现象对我们的危害,设计各种调 查量表,并且填写调查表,统计分析研究主题的情况。
(3).针对活动研究主题的浪费情况,设计各种实验,通过对比、分析、证明实验研究的成果。
(4).总结研究内容,了解研究的结果,讨论研究的对策,商量研究的方法,设计研究的方法或者研究的 产品。
(5).成果展示会:学生的成果展示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成果展示。
第三单元 好看的动画片
第一课:我们喜欢的动画片
活动目标:
1、能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观看动画片的情况。
2、能描述活动结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成果,注意倾听他人的 观点,乐意与同伴合作。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多途径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他 们的实践活动能力。
活动过程:
一、主题确定 动画片伴随着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我们每位同学都很喜欢看动画片,但据我了解,有的同学看动画 片时不太注意姿势,看的时间不够合理,还有的沉迷于动画片中以至于影响了学习。今天,我们就开展一 次《走进动画片》的综合实践活动,来具体了解一下大家观看动画片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二、制定方案 1、讨论确定调查途径:交谈、采访、问卷调查等。 2、确定调查对象:学生和家长 3、学生分组: (1)学生调查小组 (2)家长调查小组 4、各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1)各小组抽几名小记者进行采访并作好记录。 (2)各小组共同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并打印出来。
三、开展实践活动 1、记者进行采访、记录。 2、发放调查问卷,并及时回收。 3、对采访结果和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写出调查报告。
四、交流汇报,成果展示
(一) 导入主题 1、播放动画片片段,让学生说出动画片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活动小结
六、课外延伸,生成新课题 师: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探寻动画片的奥秘,或者为动画配配音,制作 一个简单的动画等都可以。到时,我们看看谁的收获最多!
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标志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标志的作用与特点。
(1)作用:引导、指示、识别。 (不能、应该) (2)特点:简单、醒目、直观。 (一般来讲,绿色表示安全、环保等含义,红色表示紧急或禁止含义) (3)认识标志的基本分类(从作用、颜色、代表含义)
2、初步尝试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进行设计。 标志在为我们带来方便得的同时,也在规范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因此在学习标志的设计语言、感受 标志的视觉美感的同时,引导学生能用生活标志知道自己的行为,从小树立学生的公德意识,使学生在学 习与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2、难点: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达到视觉传达的最佳效果。 课前准备: 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图片等等。
教学设计:
一、场景导入
1、同学们,这周末过得快乐吗?都去老师和大家一样,也特别喜欢放假到各处走走,请大家猜猜看,老 师这天都去什么地方了! 2、老师的钱包被好心人送到了失物招领处,真是帮了我大忙。同学们,你们也要这样做,拾到东西要要 交到失物招领处或者警察叔叔的手里。 (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二、新授:
(一)揭示课题 虽然老师没有告诉大家我去了哪些地方,但是同学们仍然猜到了。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常常会见到这些能 提醒我们、指示我们的图画,我们把这些图画称做标志。标志是一种视觉语言,在我们生活中起重要的"作 用。
(二)联系生活对比分类 出示生活中的标志,让学生辨识,简介标志的分类。
1、按作用分: (1)引导; (2)指示; (3)识别。
2、按颜色分: (1)红色; (2)绿色; (3)其他。 3、代表含义: (1)商标; (2)公共标识; (3)徽标标识。
小结:生活多姿多彩,标志形形色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使生活更多了一抹亮色的色彩。 大家不必局限于老师对它们的分类,可以根据自己对标志的理解,对它们进行各种各样的分类。
(三)对比分析 (图画和标志) 我们已然知道,标志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时刻指示、引导我们的生活,请大家看下面一组图: (保 护环境&游泳) 对比:1、图画与标志的区别,抽象出标志特点:简单、醒目、直观; 2、不同的设计,有相同的符号。 小结:标志其实就是从图画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概括性的特殊语言符号。
(四)引发创作 (过渡:标志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连我们的校园里也比比皆是。 ) 1、看图回忆:作为大红门一小人,你了解我们的校园里那些地方存在标志吗? 2、看图思考:我们的校园里那些地方缺少标志? 3、引发创作:做为大红门一小的一名小主人,请你为学校缺少标志的地方设计一个你最喜欢的标志,使 我们的校园萦绕在美丽的视觉语言所带来的和谐氛围中。 4、提醒学生创作注意,加深学生对标志用途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1)标志的特点; (2)美感、有独创性。
(五)提创作要求 1、用绘画的方法为学校设计一个标志; 2、抓住标志的特点; 3、设计时注意颜色的运用。
(六)学生创作 1、巡视,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予具体指导; 2、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合作完成或自己独立完成标志设计。
(七)展示评价 采取自评、组评和教师评的方式。评价导向: 1、评价自己或组作品是否有美感、有独创性; 2、小组创作的过程中的点滴体验。
第五单元 巧巧手
第一课时:玩纸
一、活动主题:玩纸
二、活动对象人数:三年级学生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折纸的民族风格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热爱这一传统工艺的思想感 情。 2、学会欣赏、制作简单的折纸物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中探讨折纸的民族风格,并在折的过程中悟出一些折纸的规律。
四、活动准备: 教师:布置折纸作品展览。 学生:查找收集折纸资料。
五、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参观折纸作品,提出问题。 (一课时)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利用查找的资料,解决问题。 (一课时)
3、动手折纸,在折的过程中发现《折纸》规律。 (四课时)
4、展示成果(一课时)
5、活动评价(一课时)
六、活动方式与方法:
1、 布置折纸作品展览。
2、大家觉得这些折纸作品怎么样?看完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1、 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
2、 学生谈一谈参观后的感想。
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观折纸作品,学生可以边欣赏边思考,提出质疑,为研究性学习作准备。 大家认真地研究了折纸的特点、用途等等。对折纸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
建议:
1、以小组为单位选 1-2 个问题向全体同学汇报。
2、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并简单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3、 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4、展示折纸作品并向大家介绍作品的含义,及在创作中的发现。
5、 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分围中学会相互欣赏。
小结: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折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资料。继续 研究探讨。 2、分小组进行互评。 3、继续查找资料研究折纸规律。 促进学生相互欣赏,学会反思。
七、总结与评价: 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小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互评。
第六单元 光的游戏 影的游戏
活动目标:探讨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图书<<熊的影子>>手电筒、蜡烛、粉笔 。
活动过程:
1、讲故事<<熊的影子>>。(这是一个讲一只熊想去掉自己影子的故事。)
提问: (1)你知道影子是什么吗? (2)你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影子? (3)你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影子?
2、引导学生在室内做影子。
(1)教师启发:你在教室里看见过影子没有?那怎样才能在教室里看到影子? (2)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的想法: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材料,如手电筒、蜡烛等。
3、去室外找影子和光的关系
(1)带学生去阳光下,让他们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老师观察他们怎么做。 (2)提问:把你的影子藏到大的影子里会怎么样?在游戏场的阴凉处呢? (3)启发学生动脑:怎么改变自己的影子,让自己的影子变得大些、小些、瘦些、宽些?怎样改变影子 的形状?并让他们试着用不同的物品制作影子,如伞、书等.
4、观察光源和影子距离的关系,并学习记录。 让学生结对在走道上游戏观察,并互相记录对方的影子。每 2-3 小时回到同一点,看看影子是否发生了 变化,是变大了、变小了、还是变宽了、变长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又是什么样子?
5、游戏:<<捉影子>>。 一个学生试着通过踩另一个学生的影子去捉住他。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踩影子,如用自己的影子 去碰别人的影子或用自己手的影子去碰别人的影子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外出活动的安全常识,知道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在突发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3、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当外出考察、游玩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大家一定非常高兴。但外出活动,稍不留意也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怎么样远离这些危险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准备研究的问题
1、针对各种外出活动,同学们准备研究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2、小组交流想法。
3、开阔思路——外出活动保安全
如:
到野外游玩需注意的安全问题
旅游安全与防范措施
参加实践活动需注意的安全问题与自我保护
乘车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公共场所怎样保平安
……
把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有条件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4、确定主题
我们小组确定的主题是:
1、调查
①同学们在外出活动时,遇到过哪些安全问题?大家的安全意识如何?让我们进行一次调查吧。
②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把需要调查的.问题编制成问卷,这样便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我想了解的问题
1、你在外出活动时遇到过哪些安全问题?
2、这些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3、你觉得外出活动会存在哪些安全问题?
4、进行户外实践活动时,你会先考虑安全问题吗?
5、到公共场所活动,你会先了解安全出口吗?
6、在公园、游乐园游玩时……
③整理调查结果,然后和小组的同学共同进行分析。
如:很多同学在外出活动时遇到过摔伤、划伤、扭伤等安全问题
同学们的安全意识还不强
有些地方的安全措施不到位
2、采访
到相关部门采访,了解本地区近几年小学生外出活动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和原因,并作好记录。(有条件的组织学生课外活动或电话采访校的综治副校长)
①讨论,确定采访对象时,要选择能给我们提供最可靠的信息的人。如:
我们学校的情况可以到校长那儿去了解
这些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最清楚
我们可以到医院去体采访
②小组交流确定采访的内容:
事故情况
事故地点
事故原因
3、交流
通过前面的调查和采访,同学们有哪些感触?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活动目标
认知:
1、认识各类标志含义及作用。
2、了解标志分类情况及设置地点。
3、了解人们认识标志与使用标志的情况。
情感: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从小树立自学遵守规则、社会公德的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
1、培养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准备
1、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2、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统计、归纳信息方法,采访技巧、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
3、商讨活动的计划 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民主选定组长,分工合作,然后各小组根据活动地点、时间、内容及组员工作分配等问题,进行计划书的撰写。由队员们集体讨论,评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完成他们的实践活动。
4、做好器材准备(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学校附近正大进行管道煤气建设,同学发现道路变小,道路上的标志却增多了,经常有人问我:“李老师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看到同学们对标志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与同学们一起商量,决定开展“标志面面观”的`调查活动,上节课我们根据调查地点的不同分成了4个小组,并制定了每组的调查计划,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你们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2、调查汇报,成果展示
(1)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成果汇报,交流评价。
(2)相机点拨让学生认识标志在人们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引导找出宣传标志的途径。
(3)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各小组汇报,引导学生们讨论交流:
A、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有什么收获?
B、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想对他们提什么问题呢?
C、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D、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觉得他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资料?
3、调查发现,设计标志 引入:在这次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了还有一些应该设置标志的地方,却没有相应的标志,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一些标志,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1)学生动手设计标志。
(2)介绍自己的标志,说清楚标志的含义,告诉大家将标志设置在何处。
4、课后延伸 通过这次调查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小!不仅认识了生活中各种标志,还发现了不少问题如人们自觉使用标志情况令人甚忧;设置标志出现误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都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让我们再次走到社会中开展一次“标志在行动”的活动,用我们手中笔,用我们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用我们生动有趣的表演,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标志、使用标志。
教学内容:
小剪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制作小剪刀的整体步骤;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4、让学生的欣赏对称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小剪刀,我们可以用这美丽的小剪刀剪出美丽的图画。出示课题:“小剪刀”。
二、新授
1、介绍制作小剪刀的.整个步骤
(1)剪下各部件,如图分成两组。
(2)将两组各四片依次粘合成两剪刀片。
(3)将两剪刀片针孔处对齐、叠合、穿线。
(4)线绳两端打结固定,剪刀便做好了。
2 、学生动手操作
(1)可以独立完成;
(2)可以合作完成;
(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
4、本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制作小剪刀的步骤是什么?
一、活动简介:
火箭点火后向下喷射高温高压气体,喷火的箭称火箭。目前,在模型商店能买到的是用炎药点火燃烧产生反冲的“火箭”,效果当然好,但每发射一次需要400元左右的经费,这对于中学生来讲只能望而生畏。
现在介绍一种并不喷火,而是在高压空气作用下喷火的箭,叫“水火箭”。找个大号可乐瓶,将它装饰成火箭的形状。瓶内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个装有自行车内胎气门嘴芯的橡皮塞,瓶内水和气迅速喷出,推动瓶体冲向空中。
这项制作、发射活动,近年来在日本的青少年中普通开展。1993年在我国桂林召开的冲外物理教师学术交流会上,由日本的“山猫”学会介绍到我国,这项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材料易得,废物利用;
2、制作简单,发射简便,任何中学生均可操作;
3、趣味性强,一般可发射十米高;
4、安全性好,喷水不喷火;
5、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航天火箭的原理,了解国内外火箭发射的历史;
2、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活动,让学生体验整个过程,逐步提高动手能力;
3、为了提高火箭发射高度,让学生学会分析改进实验方法,及提高实验效果的科学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4、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准备:
1、场地:
制作火箭——教室或实验室;
发射场——操场或宽阔地。
2、器材:
①可乐瓶(腰部勿弯曲)每组2个
②透明胶带每组1卷
③即时贴单面纸每组若干
④剪刀每组1组
⑤模型专用锯(或钢锯条代)每组1把
⑥带气门嘴、芯的橡皮塞全班1-2个
⑦实验室用铁架台及铁环全班1-2个
⑧打气筒(高压气筒最适宜)全班1-2个
⑨自来水及水桶全班1-2个
3、学生课前探究安排:
①分好小组,选好组长,分组了解有关国内外火箭发射的历史资料,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也可以是网上查找,也可以是去图书室查阅有图片更好),由组长负责整理汇报本小组收集到的资料。
②让一两个小组去尝试制作、发射一下,记录大致的体会,并把尝试制作与发射中所遇到的问题带进课堂,尝试制作的模型也带进课堂。
4、教师准备:
①一个完整的水火箭范作。
②带气门嘴、芯的橡皮塞,课前由教师制作。方法是:找3白橡皮塞将下头切去5MM,(如用4号白橡塞就从大头切去5MM),用钻孔器化学(实验室用)按自行车门嘴的筒管的直径大小,钻一孔,把气门嘴固定在橡皮塞上。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活动过程:
1、组织教学,导出活动课题。
2、组内讨论,反馈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由组长负责整理汇报。
①国内外有关火箭发展的历史知识。
②火箭发射的原理。
③尝试小组汇报制作发射水火箭的方法与体会,回答火箭发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把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3、教师出示范作,并作简要讲解,有的问题可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解决方案。
①火箭头是圆锥体,在制作过程中是难点。教师作重点演示。
②发射时橡皮塞塞得越紧,瓶内充的气体越多,发射越高。因此要用力将皮塞塞紧,还可用锉刀把橡皮塞锉成近似圆柱体可使塞与瓶口接触面大,塞得紧。
③瓶内注水大约在1/3至1/2之间,可实验决定。瓶内的大气压大约在4-5个大气压。超过5个大气压瓶体容易破裂。
④强调使用工具时,要保护好桌面及环境,并注意安全。
4、原理分析研究及讨论。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箭体向下喷出气和水,由于它们的反冲作用使之迅速升空。整个过程是一个用压缩空气达到储存能力,而后瞬间释放,推动箭体向上运动的过程。水作为火箭发射时的喷射物质,它的喷射速度与物质的多少是关键。
气压式水火箭在飞行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暂时忽略不计。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推导得出火箭在某一时刻的速度V,有下列关系式:式中:v为某时刻喷出的水相对于箭体的速度;M水为注入瓶中水的质量;M瓶为瓶体的质量。
从上式可看出水火箭的速度与水喷出的相对速度V成正比;还与瓶体的质量M瓶和注入水的质量M水有关。要使水火箭上升得高,必须增大它的速度。加法有二:
1、增大瓶内压缩空气的压强,从而达到水喷出的速度V增大,具体方法是塞紧瓶塞,多充气增大瓶内压强,或者利用控制装置使之发射前卡紧瓶口与瓶塞,瓶内气压增加时,瓶塞不自行脱落,可充入更多的空气以增加瓶内大气压值。
2、增大注水量。M水增大,喷出的物质增多,但是注水量增大后,会使空气在瓶内占有的空间减小,使压缩空气减少,因而影响气压式火箭的速度,所以注水量不能过多,有一个最佳量,可通过实验在注水量1/3至1/2之间得出最佳量。
5、动力实践制作与发射。
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做火箭头的、做火箭尾翼的,其它装饰的等。教师巡视指导,发射时教师可适当帮助。由同学自己记录火箭留空时间,估计高度及气压、注水量影响情况。
6、 评价与交流,先组内再全班。
①通过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活动,在科学原理和动手能力方面有何心得、收获?
②通过水火箭的多次发射实验研究,找出提高火箭高度的要素是什么?在实践中如何扩大有利方面,克服不利因素,你有何新的发现?
③在发射过程中,发现瓶塞塞得越紧,发射得越高,启发学生设计一个装置:发射前卡紧瓶口和瓶塞,当瓶内气压加大时,瓶塞不会自行脱落,以便向箭体内充进更多的空气,使火箭发射得更高。同时可以人为地控制发射时间。让学生将设计方案在同学和教师之间进行讨论和实施。
7、活动延伸。探究新型的控制装置。
8、活动后记。
附:控制装置参考方案:
用直径或用剪刀剪断即可。发射时,发令员最好能明确、果断、响亮地发布“5、4、3、2、1”的口令,一方面指示发射员集中注意力操作,另一方面更主要是提示观众注意安全。
一、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在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中强化“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职能,形成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精神,促进学校与教师进一步形成课程意识,大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教师成长为根本,着力研究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开发的多样性,综合实践活动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着眼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开发,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预期目标
立足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重点,稳定有序的推进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督促与管理
引导学校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对课程的本质和价值有正确理解,避免人为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解为4门具体课程来开设或用学科性的课程或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来分割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等现象发生,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石。引导学校在充分研究、开发、重组和利用地方、社区和学校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富有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核心人物,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和评价者,因而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不同层面的交流、研讨、观摩活动,帮助一线教师逐渐形成课程规划与设计技能;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一线教师具有相当的课程科学素养。
三、实施策略
1、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努力提高教师科学素养
(1)、丰富网络资源
(2)、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关培训
(3)、组建区学科骨干教师队伍,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使问题专题化、专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
(4)、不定期组织各种层次的主题沙龙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搭建平台,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
(5)、组织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2、以学科基地为突破口,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学校的示范和辐射功能,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2)、在区域范围内举行各种研讨活动,通过交流、研讨就共性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帮助薄弱学校获得针对性解决方案。
(3)、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以提高学校的研究水平。
3、以调研督查为契机,促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1)、关注学校对课程的落实情况,对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具体方案、教师配备等情况调研。
(2)、关注学校任课教师工作情况,对年级、班级的活动计划、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调研。
(3)、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状态,就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进行调研。
四、具体安排
教研室层面:
7月: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中心组
丰富网络资源
审核各校报送的综合实践活动推进方案、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情景故事讲述
专题培训
8月:审核各校报送的校本教材样稿
专题培训
组织相关人员论证各校报送的推进方案、计划和校本教材样稿
9月:常规调研: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面常规落实情况
组织各校将学期课程实施计划上网交流
组织中心组成员进行专题研讨
10月: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基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研讨
11月: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网络内容
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展开研讨
12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案例征集
调研:从学生层面的资料了解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
全面小结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工作做科学部署
学校层面:
6月:各校商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配备并确定人员安排
7月:各校将课程主要负责人和各年级牵头教师的名单上报区教研室
各校将课程开发与管理规划、年级实施方案、计划上报区教研室
安排教师参加区相关培训
8月:各校将校本教材样稿上报区教研室
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区培训
9月:组建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组
各校将学期课程计划上网
10月:组织教师参加区专题研讨
11月:组织教师撰写学校综合是将课程典型案例
课程资源开发情况交流
从学生发展角度反思活动进程并进行专题研讨
1月:组织教师参加区学科基地活动
各校全面小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并结合活动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重量,逐步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并且明确要比较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同学们的体重,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初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感受质量单位的活动,教材选取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富有情趣的活动,如称体重、互相背一背。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千克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可以了解一些有关的常识,如自己这个年龄段的同学体重大约是多少、如何看体重表等。
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教材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体,如书本、书包。首先让学生先用手掂一掂,估计一下哪个轻,哪个重,然后再用秤来验证。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增强了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感受了物体的轻重,而且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了这些测量重量的工具,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体的轻重。
统计的初步知识,教材是通过记录称体重的结果的方式来渗透的。教材在这里是通过一个学生画“正”字来记录同学们的体重,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同学们的体重,比如直接写下姓名和体重、画“△”(或○)的方法、使用统计图(统计表)等。为了使学生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作用,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4千克的有几人?25千克的有几人?”“咱们班多重的人数最多? ”使学生初步了解到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意识。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既可以结合第六单元“克和千克”进行,也可以在第七单元后进行。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测量工具。
3、质量单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对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动形式上,除了参考教材上提供的内容外,还可以从本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如感受千克,农村的同学可以通过掂1千克的粮食、蔬菜来体会;城市的同学可以通过掂1千克的水果、饮料来体会。这样不同环境的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熟悉的事物建立质量单位的观念,还可以体会到自己身边的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4、这里的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小组的组数可以根据表的个数来确定,有几个表就分几组,小组轮流进行各项活动。
5、活动前,教师要演示如何称体重和看体重表以及如何使用其他的`工具。称体重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小组先称出每个同学的体重,并把称的结果记录下来,称完体重的同学可以互相背一背,体验一下同学的体重。教师巡视时,要注意了解学生是否会看体重表,是否会记录称体重的结果,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个子小的同学背块头大的同学。活动结束后,应让每个小组汇报一下活动情况。如“小明25千克,我背了背知道25千克有多重,王华24千克,我感觉他没有小明重。”“我们这一组23千克的有1人,24千克的有3人 ……”也可以先称出一个学生的体重,比如小明25千克,让小华背一背,感受一下:“25千克这么重呀!”然后背一背另外一个并估计一下:“你不到25千克。”再去称一称,看看小华估计的对不对。
6、比较物体轻重活动时,小组的每个同学可以轮流做,一个先掂一掂,估计一下,另一个称一下,判断他估计的对不对。这里除了教材中给出的书本、书包以外,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选择其他的物品。使用测量工具时,物品应放在托盘的中央,读数时,教师要加以指导。
7、最后,教师组织各小组把他们的记录表交流一下,看看都有哪几种形式,哪些比较容易看出各种体重的人数。之后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的体重用画 “○”或别的直观的方法制成一个大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看一看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如,哪个体重的人最多,哪个体重的人最少。等等。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树叶,制作出美丽的树叶画。
2、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造中提高审美能力。
3、通过讲树叶画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谈话,音乐导入
小朋友,秋娃娃像一位调皮可爱的魔术师,她来到农田上,稻子低下了头;她来到果园里,果树笑弯了腰;她来到树林里,梧桐叶子黄了,枫树叶子红了,只有那松柏还是那么苍翠。秋天多美啊!请欣赏歌曲《秋天多么美》。
音乐伴唱:《秋天多么美》
辨认树叶,了解关于树叶的知识。
秋天的树叶像五颜六色的蝴蝶,长在树上,落到地上。小朋友们,你们都收集了哪些树叶呢?请你用“()叶是()”的,形状像“()”的句子,介绍自己收集的叶子。
这些美丽的树叶中还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呢!你知道吗?
(1)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叶片、叶柄和托叶
(2)布满在叶片上的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做叶脉。叶脉分两种:网状脉和平行脉。
(3)根据叶柄上长有叶片的数目,叶可分为两种:单叶和复叶。
(4)树叶的形态有椭圆形、心形、扇形、披针形、卵形、三角形、鳞形、圆形。
(5)树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为人类释放氧气,提供食物,挡风遮阳。
(6)树叶变红是因为花青素增多,酸性的叶子就会变红。树叶变黄是因为叶绿素被破坏,只剩下叶黄素。
师:这一片片树叶还可以做成美丽的树叶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丽的树叶画》。(板书课题)
(教师示范—自由说—指名说,教师相机加以指导)
制作树叶画
出示制作好的树叶画,讨论命名,并观察辨认它们分别由哪些树叶组成。
教给方法,动手制作树叶画:
根据收集的树叶,确定树叶画的图形。
将收集的树叶在卡纸上拼一拼。
完成构图后,用胶水把树叶贴在卡纸上,粘贴时,先贴最下面树叶,在叶子反面涂上一点胶水即可,不必全部涂满。
贴好叶片,根据需要做小范围调整,认为满意时,由手掌轻轻地压一压。
介绍树叶画
各自介绍树叶画的名称。
介绍树叶画的每一部分分别由什么树叶拼成?
(自由说—上台介绍—评议)
平常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请你给自己的树叶画编一个动听的故事。(同桌讨论,互讲故事)
把制作好的树叶画展示在磁性黑板上,老师表扬构思奇特和制作精美的作品。
请几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树叶画的"故事》,交流评议,(注意故事内容尽量不要重复)
讲评:
订正缺点,鼓励改进。
选择情节曲折,故事具体生动的故事,读给小朋友听。
附:《叶子动物园》
今天,我用叶子做了许多动物,就像一个叶子动物园。
叶子动物园里有一只高大的长颈鹿,它的身子是黄色的,颈部的毛是绿色的,正伸着脖子四处张望呢!动物园里还有两只金鱼在河里玩,一只是金鱼妈妈,一只是小金鱼,她们俩在河里游来游去,真高兴啊!另外,猪妈妈和小猪也一块儿在快乐地吃着东西。叶子动物园真有趣!我爱我的叶子动物园。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喜欢绘画、手工、讲故事、科学探索等实际,结合季节的特点,以制作树叶画的形式将语文和综合知识融为一体。
人人参与,培养观察能力
秋天的树叶虽然千姿百态,五颜六色,但学生很可能会熟视无睹。让每位学生参与收集树叶,说出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制作树叶画,能唤醒学生对生活的记忆,从而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积极性。
人人动手,提高创造能力
根据学生自己的能力和需要来收集树叶;根据收集的树叶,制作并介绍树叶画;根据树叶画,展开丰富的想象,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
人人动口,提高口语能力
能提供表达的机会,激励学生口语表达的愿望。如介绍树叶画的名称、颜色、形状;介绍树叶画的名称及各部分的组成;讲述树叶画的故事等。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了解纸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活动准备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查阅有关纸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其中的印刷术和造纸术与我们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我们几乎天天与书本打交道。这些书本都是纸做的。其实在纸的世界里,有许多知识等待我们去挖掘,这次活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奇妙的纸”,好吗?板书课题。
2.老师先来摸摸大家的底,你对纸了解多少呢?
3.同学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了解得不够深入。那么,现在请你想一想,你想进一步探究哪些关于纸的知识呢?
4.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整合问题: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整合为几个大方面。
(1)纸的种类
(2)纸的用途
(3)纸的历史
(4)纸的制作……
解决问题:
1.学生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自由组成小组,学生推选出本组的组长。
2.小组讨论:打算以什么方式解决本组的问题,要做的活动准备有哪些。
3.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活动计划,完成小组成员分工。
注意:
(1)如何分工,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解决。
(2)以怎样的形式呈现。
4.各组代表宣读本组活动计划,互相提出建议。
5.阅读方法导航,修改完善计划。
教师小结:
希望同学们继续改进计划,按计划认真落实行动,老师期待着下周和大家一起交流活动成果。
第二课时 重阳节习俗
活动背景: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可是,由于现在的孩子们多数为独生子女,倍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反而淡漠了他们的尊老敬老的意识。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们感恩祖辈的情怀,让感恩成为孩子们一种自觉行为习惯,于是,我结合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设计了重阳节敬老活动实施方案,旨在通过
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重阳节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思想上受到熏陶感染;并通过一系列的尊老、爱老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的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
2.通过调查、访问、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
3.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组的介绍完了。
三、活动准备:
(1)活动时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
(2)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前通过多种方式搜集“重阳节习俗”相关内容资料,准备交流。
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内容:重阳节习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20xx年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前段时间,我们就围绕“重阳节习俗”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活动,今天,我们就以生动的形式来对成果进行汇报吧!
二、自主活动,成果展示
1、教师引入小组活动: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今天讨论交流重阳节的习俗有关知识。在重阳节这天,我国民间有很多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下面就请我们的各小组为大家分别介绍。大家欢迎!
2、小组一介绍重阳习俗之一:登高(幻灯片出示)。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3、小组二介绍重阳习俗之二:品酒赏菊(幻灯片出示)。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就是写了朋友邀请他品酒赏菊的情景。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4、小组三分别介绍重阳习俗之三:插茱萸(幻灯片出示)。
大家好!听了前面朱晓丽同学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重阳节要插茱萸的习俗,那我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茱萸的功效吧!
重阳节身插茱萸、饮菊花酒,其实和端午节悬艾叶、饮雄黄酒的习俗差不多。一是春夏交替,一是秋冬交替,都是疾病容易流行的时节。说茱萸可以辟邪,这也反映了古人预防疾病的科学思想。除了防虫,它还有散寒止痛、止呕止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疝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等。可见,茱萸的功效可不小啊!所以,古人不但喜欢将带果实的枝叶采下来插在头上,还喜欢单独将果实做成香囊随身佩戴。
大家好!听了我们组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想这种植物究竟长什么样呢?请看大屏幕。(幻灯片出示茱萸图片)
因为据了解,茱萸分为两种:吴茱萸和山茱萸。两种都是中药,不过前者有芳香的气味,而且可以驱虫。古人重阳节插的就是吴茱萸。不过,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盛行,到了宋元以后,就开始少见了。专家认为,大概是因为重阳节俗的重心发生潜移,重阳在早期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所以代表“延寿客”的菊花最终盖过了“辟邪翁”――茱萸。因此,现代人知道茱萸的已经很少了。这也是我们调查之后,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开展本次活动,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2、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人与电力息息相关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思想,培养能源可持续性利用和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人与电力息息相关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思想,培养能源可持续性利用和发展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调查身边生活中的物理综合实践活动
1、走进活动基地,了解家乡的电力资源和用电环境以及发展经济的电力资源优势,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
2、深化素质教育,实施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物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调查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人与电力息息相关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思想,培养能源可持续性利用和发展的观点。
二、活动组织方式
1、首先进行调查生活中交通安全知识、安全用电和防触电知识的知识。
2、调查课时安排一天。
3、把全班分成十个小组,由两位老师带领。
4、学生带好记录册,带上照相机,拍些常用家电和安全用电的照片。
三、活动的.地点选择
观察地点选在家庭、公共场所,供电站等,不影响家庭正常生活和各部门正常工作条件下,有选择地有目的的观察。
四、具体活动安排
1、统计自己家及邻居家所用的电器种类
2、调查家庭配电线路结构
3、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村农业上所用的电器的种类
4、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农村安全用电隐患
5、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深入工厂调查各类开关
6、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安全用电知识
7、通过实验探究为何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
五、活动小结
1、学生之间交流,成果共享
2、各组写出调查报告
3、全班集中,各组交流
4、总结出农村安全用电注意事项,给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活动反思】
每位学生写一篇在500字左右的安全用电反思
【活动总结】
课外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学生特点,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它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其求知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为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机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走进活动基地,了解家乡的电力资源和用电环境以及发展经济的电力资源优势,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人与电力息息相关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思想,培养能源可持续性利用和发展的观点。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课堂上思维活跃、行为活跃,动手操作欲望强烈,课堂气氛欢快,每一次实验或制作的成功,学生都会用欢呼来祝贺自己的成功。在课堂上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自己将来好好学习物理的欲望,课堂效果显著。
一、活动主题设计:
“秀”是一个新词,由英文“show”演变而来,这个词语的主要含意是自信地展示、表演。
日前,在新闻中看到一则小学生毕业赠言:“祝你长大后嫁大款,开靓车。”这则赠言引起了家长的担忧和社会的重视,许多家长、老师与学生都参与到对该则新闻讨论中。我们意识到对毕业生进行指导,让孩子们明确人生目标的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本主题活动主要是针对六年级毕业班的学生而设计。不知不觉,同学们就要结束六年的小学生活,进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历程。在小学的最后阶段,如何为同学们在新的人生历程中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心理、身体、知识能力等诸方面引导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学生的实际,我们将学生的发展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使之具备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多方面基本素养;二是关注学生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智能的差异,促进学生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活动。
本活动开放性强,能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童年经历,使学生加深对生活的体验和热爱,激发学生珍惜美好时光的意识,增强自信,逐步形成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2、通过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有学生自主安排、讨论、分组准备活动项目,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参与自主设计、自行组织和自我展示,激发学生尊敬师长、珍惜友谊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组织才能和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学生准备自己成长资料、活动需要的音乐、道具,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正确、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前言 童年花絮 毕业赠言 二十年后的我师恩难忘
阳光少年我们的风采(制作毕业纪念册) 总结反思
活动一:童年花絮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自己值得珍藏的小学生活照片。
2、 学生准备讲述童年趣事。
3、 家长的祝福语。
4、 教师设计学习单“童年花絮”、评量表、给家长的信
教学流程:
1、 教师准备音乐,指导学生布置场室,写标题“把我‘秀’出来”。
2、 序:童年是幸福美好的,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纯洁的透明的,组成这美好童年是一件件的趣事,在儿时你们有过难忘的事、想不明白的事,有唱不完的.歌谣……童年就要过去了,我们即将迈入青春的门槛。今天让我们拾起那些童年的记忆 ,演绎心中最美好的故事吧。
3、 叙述童年的趣事。(小组交流后再推选代表上台讲述)
4、 展示、解说小学生活照片,看着照片回想起在成长过程中老师、亲人们对我们倾注的爱、想起小伙伴给我带来的欢乐……
5、 唱童年歌谣,背背童年最喜欢的诗歌。(学生合作表演)
6、 读读家长对你的祝福。
7、 师:小学生活固然五彩缤纷,但它只是你远航中的一个港湾;而你人生的内容是——港湾之外的征服。同学们珍藏起我们稚嫩的童年,打点行装,再度起航。
8、 总结评价
(附:学习卡与给家长的信)
童年花絮 综合实践活动:把我“秀”出来
学习卡 年 月 日
姓名
童年是幸福美好的,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纯洁的透明的,组成这美好童年是一件件的趣事,在儿时你们有过难忘的事、想不明白的事,有唱不完的歌谣……童年就要过去了,我们即将迈入青春的门槛。今天让我们拾起那些童年的记忆 ,演绎心中最美好的故事吧。
童年倩影解说
我最喜欢的童年歌谣是
我的童年花絮
家长的祝福
我做学习单的心情
家长签名:
第一课时重阳节溯源
活动背景: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可是,由于现在的孩子们多数为独生子女,倍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反而淡漠了他们的尊老敬老的意识。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们感恩祖辈的情怀,让感恩成为孩子们一种自觉行为习惯,于是,我结合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设计了重阳节敬老活动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重阳节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思想上受到熏陶感染;并通过一系列的"尊老、爱老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的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
2.通过调查、访问、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
3.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活动准备:
(1)活动时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
(2)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前通过多种方式搜集“重阳节溯源”相关内容资料,准备交流。
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内容:重阳节溯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20xx年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前段时间,我们就围绕“重阳节溯源”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活动,今天,我们就以生动的形式来对成果进行汇报吧!
二、自主活动,成果展示
(一)重阳节溯源活动
1、小组一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小组收集到了有关重阳的由来和一个相关的神话故事。
2、介绍重阳节的由来1:
首先请组员一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今年的10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专家介绍说,九九重阳节源于西汉,今称“敬老节”“老人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亦称“重九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象征吉祥、幸福、光明。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3、小组二介绍重阳节的由来2:
那大家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时候被定为重阳节的吗?接下来有请小组二组员来给大家介绍。
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在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已有记载。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
4、小组三介绍重阳来历的神话故事: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听吗?下面请小组三组员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在民间,关于九九重阳的来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呢。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有个叫恒景的人,拜方士费长房为师,修炼了几年后,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发现恒景脸色难看,就对恒景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祸,想避开灾祸,你必须做一个红布袋,用红布袋装上茱萸,扎在手臂上,带着全家人一起登上高山向东面远望。到山上,务必喝点菊花酒,这样灾难就会过去。”恒景照办了,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恒景带上全家登上了附近的高山,第二天,恒景一家回到家中,发现所饲养的鸡、犬、牛、羊不知何故都死去了,全家因遵循了费长房的告诫,外出登高才逃过一劫。从此,九月九日登高避邪的风俗便传开了。传说终归是传说,其实,秋天到野外登高爬山、游玩赏花本身就是一项对身心很有益的娱乐活动。
活动总结: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等相关文化知识,感受祖国重阳文化的深厚底蕴,并受到熏陶感染及通过一系列的尊老、爱老实践活动,培养了孩子们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