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高中化学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化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 ,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从关注化学反应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考反应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采取"自我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这时教师不失适宜的提出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2.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探究方式,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交流方案过程中,各组间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施实验时学生体验了科学过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自己探索,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
3.反思研究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探索活动结束后可让学生进行总结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高中化学教案2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
2Na+Cl2=2NaCl
2Fe + 3Cl2 2FeCl3
H2 + Cl2 2HCl
Cl2+H2O 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 O2↑+ 2HCl
[练习]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
[叙述]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考与讨论]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呢?
[板书]
还原剂 氧化剂
有还原性 有氧化性
被氧化 被还原
[思考与讨论]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找出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高中化学教案3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 高中二年级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化学教案。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认识;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体现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原理等理论对工业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等知识,并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合成氨的生产条件。第二部分是拓宽思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探讨合成氨的发展前景。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教材针对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讨论为使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应采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据实验数据讨论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所应采取的方法。在两个讨论的基础上,教材又结合合成氨生产中动力、材料、设备、催化剂的活性等实际情况,较具体地分析了合成氨时压强、温度、催化剂等的选择情况,教案《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化学教案》。此外,还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单提及浓度等条件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第二部分教学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讨论合成氨的发展前景,拓宽学生的思路,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更多地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训练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的教学:
1.提出问题:针对合成氨的反应,首先需要研究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 的产量,这是一个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2.复习提问: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结果。
3.组织讨论:
①为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增大,应采取的方法。
②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实际生产中,仅仅考虑单位时间里的产量问题(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还不行,还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问题(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
③针对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讨论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所应采取的方法。
4.阅读图表实验数据印证理论:学生通过阅读表2-4的实验数据可知,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得出的结论与科学实验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综合上面的.讨论情况,同时综合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具体地研究合成氨条件的选择问题。此外,要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单提及浓度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教师可结合讨论过程,让学生进行归纳。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为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度
增大
升高
加入
增加 、 的浓度
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
增大
降低
减小平衡混合物中 的浓度
实验生产中
20Mpa-
50MPa
500℃左右
铁触煤(500℃左右时活性最大)
使气态 变为液态 并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去,及时补充 和
第二部分“合成氨工业发展前景”的教学
1.以史明理:从介绍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100多年里合成氨工业的发展简况入手,以压强选择的变化为例,说明合成氨条件的选择是与科技进步、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改善紧密相联系的,并仍将随之而作相应的改变。
2.目前研究课题简介:结合简介,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科学方法得到训练,如研究催化剂的目的是什么?新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使合成氨反应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是否会减缓合成氨生产中对压强的要求而减少设备制造的投资?等等。
配合目前研究课题的简介,教材编写有“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阅读材料,可让学生阅读,要求学生拓宽思路、设想甚至想象。
高中化学教案4
第二节 分子的极性
【学习目标】
1、理解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2、掌握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3、了解相似相溶规则及其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复习]
[练习]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价键类型
1、O2 2 、CH4 3 、CO2 4、 H2O2 5 、Na2O2 6 、NaOH
活动与探究[实验1]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新授]
1、分子极性的分类及其概念
极性分子: 。
非极性分子: 。
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1)双原子分子:取决于成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
极性分子:AB型,由 构成的分子,如 。
非极性分子:AA型,由 构成的分子,如 。
(2)多原子分子(ABm型):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1)空间构型法
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的分子为极性分子。
(2)物理模型法
ABn型分子极性的判断可以转化为物理上受力平衡问题来思考。判断中心原子是否受力平衡,如果受力平衡则ABn型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分析:CO2、H2O、NH3、BF3、CH4的分子极性
课本P75-4:孤对电子法
在ABn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A无孤对电子(未成对电子),则是非极性分子,若中心原子A有孤对电子则是极性分子。
例如:CO2、CH4、SO3中心原子(C、S)无孤对电子,是非极性分子。而像H2O、NH3、NCl3中心原子(O、N)有孤对电子,则为极性分子。
练习:请判断PCl3、CCl4、CS2、SO2分子的极性。
课本:P73-[交流与讨论] P75-5学生完成
总结: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 键的极性 分子的极性
含义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决定因素 是否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联系 1.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必为非极性分子;
2.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3.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
由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
说明 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
[练习巩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凡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2、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
3、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4、非极性分子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5、极性分子一定不含有非极性键。 6、凡是含有极性键的一定是极性分子。
7、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 8、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实验2] 碘在水中和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A.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有一定的"影响, 。
B.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
相似相溶规则: 。
思考:请例举化学中常见情况。
C.极性分子在电场或磁场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偏移。
课堂小结:
1、分子的极性: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空间构型法
3、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相似相溶规则
【课堂练习】
1.把下列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电的玻璃棒接近液体细流时,细流可能发生偏转的是 ( )
A.CCl4 B.C2H5OH C.CS2 D.CH3Cl
2.CO2、CH4、BF3都是非极性分子,H2O、NH3都是极性分子,由此推测AB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正确的是 ( )
A.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分子中不含有氢原子
C.在ABn分子中A原子没有孤对电子 D.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的价电子数
3.判断XY2型分子是极性分子的主要依据是 ( )
A. 分子中存在极性键 B. 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C. 直线型结构,两个X--Y键的夹角为1800D. 非直线型结构,两个X--Y键的夹角小于1800
4.能说明BF3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的理由是 ( )
A. 任意两个B—F键之间的夹角为1200 B.B—F键是非极性键
C.B原子与每个F原子的相互作用相同 D.B原子与每个F原子的距离相等
高中化学教案5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有100多种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性质不同,有的性质活泼,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有的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等等。为什么他们性质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今天学习元素周期表。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提问]:有那位同学知道到目前位置人类已发现了多少种元素?
[学生回答]:112种,投影元素周期表,那么元素周期表是谁发现呢?
[指导阅读]:门捷列夫图象
[思考与教流]:门捷列夫发现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
[讲解分析]: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开创了化学历史新纪元;教师把元素周期表的挂图挂于黑板上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
[设问]: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在发现原子的组成及结构之后,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思考与教流]:
1.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认真分析、观察原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3.将上述1-18号元素排列成合理的元素周期表,说明你编排的理由。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友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纵行。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请大家阅读书本第5页的内容。
[板书]:(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设问]: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
[学生回答]:(数后回答)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教师精讲]:对。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
[教师精讲]: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5的有关内容。
[设问]:把不同的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依据为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在一个横行里。
[设问]: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
[归纳小结]: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课堂反馈]:1、已知碳、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
[学生回答]:碳有两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镁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溴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教师精讲]: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4、5、6周期称为长周期,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过渡]:学完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我们再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纵行——族。
[板书]:2、族
[设问]:请大家数一下,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纵行?
[学生回答]:18个。
[设问]:在每一个纵行的.上面,分别有罗马数字Ⅰ、Ⅱ、……及A、B、0等字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族序数,A表示主族,B表示副族。
[设问]:什么是主族?什么是副族?
[归纳小结]: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做主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做副族。
[设问]: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主族?多少个副族?
[学生回答]:7个主族、7个副族。
[设问]:零族元素都是什么种类的元素?为什么把它们叫零族?
[学生回答]:零族元素均为稀有气体元素。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在通常状况下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为零,因而叫做零族。
[设问]:第Ⅷ族有几个纵行?
[学生回答]:3个。
[设问]: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之间的元素名称,它们的偏旁部首有什么特点?说明什么?
[教师精讲]:其偏旁均为“金”,说明它们均为金属。很正确。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六十多种元素,通称为过渡元素。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
[设问]: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教师精讲]:周期表中还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例如:第IA族: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课堂反馈]:
2、完成下列表格:
3、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总结]:最后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三短三长一全;七主七副Ⅷ和零。
[作业]:P11:1、2
高中化学教案6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三节常见的两种有机物.学好这一节,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烷、烯、炔、芳香烃的性质,又为后面的酚、醛、羧酸、酯和糖类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带动了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
掌握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乙醇是醇类物质的代表物,因而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节的难点。
(2)重点、难点的突破,可设计两个突破点:
①乙醇结构的特点可通过问题探究、化学计算和分子模型来推导,电脑展示来确定,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掌握乙醇结构的同时,也学会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②通过实验探究和电脑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办法认识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二、教法活用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3.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乙醇化学反应的本质。
4.归纳法:通过学生的归纳和逻辑推导,最终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
三、教学辅助手段
1. 说实验:
① 乙醇与钠反应,可作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对比实验,且取用的金属钠尽量大小一致,表面积相差不大。
② 乙醇氧化,铜丝一端卷成螺旋状,以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使反应速度加快。 2. 说现代化教学手段: 乙醇主要化学性质可用以下两个方程式作代表: (1)2Na + 2CH3CH2OH → 2CH3CH2ONa + H2↑ (2)2CH3CH2OH + O2 →2CH3CHO +2H2O
以上二个反应的过程可用电脑动画模拟,以便让学生深刻了解、掌握各反应的本质及断键的部位,让微观反应宏观化。(四)教学程序引入课题:
富有感情的朗诵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讲述]:从杜牧的诗句中可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了酿酒的方法。酿酒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设问]:同学们可知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它的分子式如何写?它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
通过诗歌引入可以使学生感受诗境美,了解乙醇的化学发展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1.乙醇的分子结构的"探究:
投影一道简单的试题:某有机物4.6克,完全燃烧后生成0.2mol二氧化碳和5.4克水,且此有机物的蒸气的相对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23倍,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 通过试题引出乙醇的分子组成C2H6O,(意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醇的同分异构体教学做铺垫)。继续引导学生将乙烷(C2H6)与乙醇进行比较,根据碳四价,氧两价引导学生探究出以下两种可能的结构式:
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判断出(A)式中有1个氢原子与其它5个氢原子不一样,而(B)式中的6个氢完全相同。
继续探究,投影练习:已知乙醇跟钠反应放出氢气,现有 1 mol无水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得到0.5 mol H2,根据这个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结论了吗?1 mol乙醇可得到0.5 mol H2,即1 mol H,得出乙醇中一定有一个氢原子与其他5个氢原子不同,进而让学生判断出乙醇的结构式为(A)式。展示乙醇的球棍模型。小结得出乙醇分子是乙基CH3CH2-结合着羟基-OH。羟基是官能团,决定乙醇的化学性质。(以上是对
学生的书写,概括、观察等各项能力进行训练,达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2.分析乙醇的物理性质 :
首先取出一瓶无水乙醇,请学生观察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然而让学生归纳出一部分物理性质。最后通过演示:乙醇与水,乙醇与碘单质,乙醇与苯的溶解实验,总结出乙醇的溶解性。其中穿插茅苔酒故意碎瓶获国际金奖的故事及山西朔州假酒案,帮助同学理解性地记忆乙醇的易挥发性和水溶性。(以上是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品质和优良的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 :
结构决定着化学性质,首先可以从结构上来认识乙醇的化学性质。讲解:在乙醇分子中,由于O原子的吸引电子能力比C、H强,使得C-O键,O-H键均具有极性,在化学反应中均有可能断裂。
(1)与活泼金属Na反应 :
首先,做无水乙醇与钠反应和水与钠反应的对比实验,请同学们通过实验现象的剖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思维得出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没有水中的氢原子活泼的结论。然后用电脑模拟出乙醇与钠反应的本质,最后请同学们写出反应方程式,讨论其反应类型并推广到乙醇与其它活泼金属K、Mg、A1等与乙醇的反应。(2)氧化反应 :
首先,拿起一个点燃的酒精灯,请学生写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教师接着讲解,乙醇除可被O2直接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外。分子中的-CH2OH在催化剂(如Cu、Ag)作用下也可被氧化成-CHO,同时生成水。教师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铜丝表面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已经发生。接着用电脑显示,乙醇的断键部位和已形成的乙醛的结构式,让学生掌握反应的本质是与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有氢才能被局部氧化形成碳氧双键。最后让学生判断以下几种醇能否被局部氧化CH3CH2CH2OH、(CH3)2CHOH。让学生真正掌握并巩固醇被局部氧化的本质。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减轻的学生的负担。
归纳小结
乙醇化学性质主要与官能团-OH有关。 从结构上看:都涉及到-OH。
从反应类型看: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化反应。从反应条件看:不同条件、产物不同。
高中化学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会写甲烷的结构式和电子式,能识别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2.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3.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
4.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甲烷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取代反应的含义。
【难点】
理解甲烷分子结构决定了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很多种物质,比如碱金属元素、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也曾了解和接触过另外一类物质,如甲烷、乙烯、乙炔、蔗糖、葡萄糖、酒精等等。前一类物质我们称之为无机物,后者就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即将学习和讨论的一类重要的物质——有机物。有机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及能源、材料和科学技术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甲烷的结构
【提出问题】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这是因为它本身只含有一个碳原子,而且只含有有机物必须含有的两种元素:碳和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找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结构式。
【过渡提问】那么甲烷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是如何分布的呢?(过渡提问,可不回答。)
【教师讲解】实际上,科学研究发现,甲烷分子是一个以碳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碳与每个氢间形成的键长键角都是相同的。下面我们大家都用自己手中的橡皮泥和牙签是做一个甲烷的模型,观察一下它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展示】通过展示实验室中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进一步验证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它是一个正四面体结构。
2.甲烷的物理性质
【教师引导】从多媒体播放的视频(关于甲烷应用和物理性质的趣味资料)中,你能从中提取哪些关键信息?
【学生回答】甲烷俗名叫沼气,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用作燃料;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9,因此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过渡提问】了解了甲烷的物理性质,那甲烷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3.甲烷的化学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
【教师引导】相信大部分同学家里都使用天然气吧,那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到甲烷可以燃烧的化学性质,请推测一下燃烧产物是什么?
【学生回答】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
【视频演示】确实是,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验证甲烷燃烧生成产物的实验视频,通过烧杯壁的水珠以及变浑浊的澄清石灰水进一步验证了刚刚同学们的猜想。请同学们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回答】进行书写。
【教师补充】把等号改成箭头,这是有机反应的一个特殊之处:
同时提醒学生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要验纯。
【教师讲解】甲烷燃烧是一个氧化的过程。但是甲烷性质稳定,不与酸性高锰酸钾这样的强氧化剂反应,也不易与酸或碱反应。甲烷四条碳氢键,它们是饱和键,由结构决定性质也可以推断出,甲烷的性质稳定。
(2)甲烷的取代反应
【过渡】甲烷的性质稳定,与一般的物质不反应。其实,除了会与氧气反应以外,甲烷还会与氯气发生反应,那会产生什么现象,同学们注意观察。
【教师演示】演示科学探究中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光亮地方的集气瓶中气体的颜色变浅,证明有新的物质生成了,有白雾产生,试管内壁油状液滴,这些是生成物。
【教师提问】根据反应物的元素组成,你能推测出生成物吗?
【小组讨论】白雾可能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是甲烷中的氢原子与氯气中的氯原子的结合,你能由此推测油状物的成分吗?
【学生回答】油状物可能为甲烷中剩余原子与氯原子的结合,即甲烷中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替换了。
【教师讲解】同学们的猜想非常好,你能尝试写出这个反应吗?
【教师讲解】方程式书写的非常准确,甲烷中的氢原子确实可以被氯原子取代,但取代一个氯原子的时候生成的物质却是气态的,而非油状物,这就证明反应还有其他物质生成。其实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一个氢原子被替代后的产物中氢能继续被替代,共分四步完成。
【提出问题】你能猜想一下生成的其他几种物质是什么吗,并类比第一个反应写出它们的方程式吗?
【动画展示】观看视频动画展示的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时分子模型的变化,验证学生的猜想。
【教师讲解】一氯甲烷为气体,二、三、四氯甲烷为液体,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称四氯化碳,为常用的溶剂。并由黑布下的集气瓶没明显现象,得出反应需要光照的条件,提醒学生补充反应条件。并介绍其为取代反应。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总结取代反应的概念?
【学生回答】有机物分子力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环节三:巩固提升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学习方法。
布置作业:大家看到这个取代反应,能不能想到哪个无机反应类型与之是十分相似的呢?对,就是置换反应,那么同学们就在课下整理一下置换反应与取代反应的基本特点,并形成表格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高中化学教案8
一、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读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离子、分子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原子的几个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高中化学教案9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具备了离子键、离子半径、离子化合物等基础知识,本节直接给出氯化钠、氯化铯晶胞,然后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介绍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的因素,通过制作典型的离子晶体模型来进一步理解离子晶体结构特点,为学习晶格能作好知识的铺垫。
教学目标设定:
1.掌握离子晶体的概念,能识别氯化钠、氯化铯、氟化钙的晶胞结构。
2.学会离子晶体的性质与晶胞结构的关系。
3.通过探究知道离子晶体的配位数与离子半径比的.关系。
4.通过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与阳离子半径的自学,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1.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的特点
2.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建议:分析、归纳、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1.什么是离子键?什么是离子化合物?
2.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Na2ONH4ClO2Na2SO4NaClCsClCaF2
3.我们已经学习过几种晶体?它们的结构微粒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分别是什么?
[板书]离子晶体
[展示]NaCl、CsCl晶体模型
[板书]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定义: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注:(1)结构微粒:阴、阳离子
(2)相互作用:离子键
(3)种类繁多: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晶体: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盐
(4)理论上,结构粒子可向空间无限扩展
[思考]下列物质的晶体,哪些属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与离子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干冰、NaOH、H2SO4、K2SO4、NH4Cl、CsCl
[投影]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及解释
性质解释硬度()熔沸点()溶于水()熔融()离子晶体溶解性差异较大:NaCl、KNO3、(NH4)2SO4_______
BaSO4、CaCO3_______
[板书]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配位数(C.N.)
高中化学教案10
氨、铵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氨气分子的结构、性质、用途及相互关系。
(2)掌握氨水的性质、掌握有关氨气溶于水的计算。
(3)了解氨水、液氨的区别,能分析氨水溶液中存在有关平衡问题。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氨水、液氨成分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
(2)通过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相互关系的理解,提高推理能力。
(3)通过有关计算训练数学计算和推理能力。
(4)通过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论的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和解释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氨水跟液氨的差异。喷泉实验的"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
见课件[氨、铵盐(一)ppt文件]
[巩固练习]
1.完成下表,比较液氨跟氨水的差异。
液氨与氨水的比较
液氨
氨水
物质成分
微粒种类
主要性质
存在条件
答案:
液氨与氨水的比较
液氨
氨水
物质成分
纯净物(非电解质)
氨的水溶液是混合物。NH3·H2O是一种弱电解质。
微粒种类
氨分子
氨分子、一水合氨分子、水分子、铵离子、氢氧根离子、氢离子
主要性质
不具有碱性
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具有碱的通性
存在条件
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
常温常压下可存在
2.气体X可能有NH3、Cl2、H2S、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溶液,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却不见沉淀产生,则有关气体X的成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 ②一定不含CO2 ③一定不含NH3、Cl2、H2S ④可能含有Cl2、CO2。
(A)只有①(B)只有③(C)①和③(D)②和③
答案:C。
2.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水的溶质是NH3·H2O
(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三种离子
(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答案:A。
3.由三种相同体积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4种试剂: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和过氧化钠后,气体体积减小一半(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且温度高于水的沸点),这种混合气体的合理组成是()
(A)NH3、CO、NO(B)HCl、H2、N2(C)HCl、CO2、CO(D)SO2、N2、CH4
答案:C。
4.在下列变化中,吸收能量的是()。
(A)氨气液化为液氨(B)磷与氧气化合成五氧化二磷
(C)液氨汽化为氨气(D)氨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反应
答案:C。
5.如下图所示,烧瓶内已充满某气体X,气体体积为1000mL(273K,101325Pa),烧杯中盛满水,直导管长L=60cm,导管进入烧杯中水面下12cm,气体的溶解度在273K时为1∶40(1体积水能溶解101325Pa下气体40体积)。实验开始,胶头滴管先向烧瓶中注入1mL水。
(1)通过计算确定能否看到喷泉现象。(假设压强的微小变化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忽略不计。)
(2)如不能看到,则可改变进入烧杯的导管的长度,问导管进入烧杯的长度为多少时,恰好能形成喷泉?
(3)如不能看到,则胶头滴管中共滴入多少毫升水恰好能形成喷泉?
答案:(1)不能。(2)8cm。(3)1.2mL。
高中化学教案11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
⑴把时间留给学生。
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
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高中化学教案12
[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的学习使学生能用化学的眼光看清这个物质的世界,第二节进一步学习这六类物质中最重要的三种“电解质:酸、碱、盐”并能书写离子方程式;酸、碱、盐之间大多是复分解反应(无化合价变化);
第三节研究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而将反应物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又一新角度,同时也为后面“化学反应的利用——原电池”奠定基础.
因此根据本节教材承上启下的作用而设计的教学思路是:
(1)巩固和加强元素化合价知识,使学生充分感知化合价变化是“物质世界”相互转化中最普遍和最有利用价值的化学变化;同时也是对初中化学薄弱环节一个及时的补充和提高;
(2)从新的角度归纳“物质的分类及其化学反应”的特点,使学生明确物质世界中两大类反应:“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认识“物质世界”的复杂性(有无数变化)与简单性(只二大类反应)、个性(有电子转移、无电子转移)与共性(有新物质生成)的对立统一。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通过对多个化学反应的分析、归纳,采取“概念形成”的方法使学生能从化合价的变化的角度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并认清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的相关关系。
(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初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利弊。
●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由点及面的学习能力:通过氧气作为氧化剂的代表,一种典型物质的性质可以代表一类物质的性质;这一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同族元素性质的学习中要得到广泛的"应用,日常生活中“窥一斑而知全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
2.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的探究能力: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在特征与表现,其内在的本质原因应通过实验来探究分析,在实验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可以有力的证明电子的转移是反应内在的原因。
3.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自我总结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课堂的最后让五名学生分别充当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来上台自我表述与总结,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亮点,生生互动的参与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是理解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会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的方向及数目。组织好课堂总结的拟人化表演。
(2) 难点是使学生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掌握氧化性、还原性的内涵,能自我总结出两组概念的对立统一网络。
(3)关键是引导并做好几个实验探究出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质达到良好的效果。
实验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题引入
[投影与实物]
1.旺旺雪饼----干燥剂
(主要成分:生石灰)
2.月饼---脱氧剂实物展示
(主要成分---还原铁粉)
3.脱氧剂介绍:幻灯片
防止氧气氧化
学生知道干燥剂
但不知道脱氧剂
比较新颖,兴趣大.
概念形成
(由点及面能力)
1. 最常见的氧化剂是谁?
2. 氧气在化学反应(钠、铁、硫、磷)中的共同特点。
3. 氧化剂概念: (板书) 学生能答出:氧气
学生上板书写化学方程式
讨论: 化合价均降低
知识引伸
知识迁移
(对立统一思想) 1. 常见的氧化剂还有哪些?
化合价变化特点?举例:
H2 + CuO = Cu + H2O
2. 什么叫还原剂?
常见的还原剂有哪些?
学生讨论并笔记
判断氧化剂
学生回答
知识网络的构成
(对立统一能力)
[重点] 1. 实验演示:
铜 → 氧化铜 → 铜
2. 概念联系:
氧化剂——被还原——发生
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发生
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知识网络构成:
化合价降低
氧化剂 + 还原剂 =
深化理解
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
思考并讨论:
氧化剂为何是被还原?
(是被还原剂还原)
还原剂为何是被氧化?
(是被氧化剂氧化)
学生笔记: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
活动探究: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1. 反应特征:化合价有升降,且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和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
2. 为什么化合价会有升有降?
怎样用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3. 实验演示:
Zn + CuSO4 = Cu + ZnSO4
电流计指针偏转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有电子转移 学生笔记
学生交流并总结:电子是带负电的,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失电子升高.
学生探究:电子得失形成回路则形成电流,电流针有现象.
学生讨论与总结:
实质是有电子转移
1.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略
H2 + CuO = Cu + H2O
Zn + CuSO4 = Cu + ZnSO4
学生练习
活动表演
与课堂总结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 要求五名学生(拿展板):
各自表述物质及反应的特点
(学生甲):氧化剂
(学生乙)还原剂
(学生丙)还原产物
(学生丁)氧化产物
(学生戊)氧化还原反应
2. 组织学生上台表演
并补充说明
3. 投影与总结表扬
学生小组讨论
推荐小组代表上台表演:
(甲)我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因为我得电子),我会被还原剂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乙)我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因为我失电子),我会被氧化剂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丁)我是还原产物,是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化合价降低后的产物);
(戊)我是氧化产物,是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化合价升高后的产物)。
(丙)我是氧化还原反应,我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且升与降的总数相等;我的实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且得与失的电子总数相等。
[课后反思]
1.本节课的引入与概念形成是很成功的,知识网络的构成给学生的印象深刻,达到预期的效果,双线桥的练习略显“单薄”(准备是下节课的重点),最后学生的拟人化总结与表演非常成功,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2.有一个班在表演中,一名学生这样说:“我是还原剂,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因为我失电子.我的老婆是氧化剂,我的儿子是氧化产物.”弄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个氧化产物的同学气愤的不行,但也是一脸的无奈.当时我也很吃惊,评价比较形象,但不适合中学生.
高中化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掌握蔗糖的分子组成、性质及鉴别方法,了解蔗糖的用途;初步学习蔗糖水解反应的实验方法及基本操作;理解低聚糖、二糖的定义,了解麦芽糖的性质。
能力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科学思想: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并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成败的关键,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及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协作进行实验、共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从而学习新知识这一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
通过对砂糖、冰糖等蔗糖水溶液的还原性实验的现象进行对比与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学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蔗糖的水解反应及对水解产物的还原性进行检验,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重点、难点
蔗糖的非还原性;蔗糖的水解反应;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实验方法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知道并记住什么是布朗运动,知道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2.通过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发现其特征,分析概括出布朗运动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从对悬浮颗粒无规则运动的原因分析,使学生初步接触到用概率统计的观点分析大量偶然事件的必然结果。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学生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出布朗运动不是外界影响产生的,是液体分子撞击微粒不平衡性产生的。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一连串结论的得出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
2.学生观察到的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又间接反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特点。这是课堂上的难点。这个难点要从开始分析显微镜下看不到分子运动这个问题逐渐分散解疑。
三、教具
1.气体和液体的扩散实验:分别装有H氧化氮和空气的玻璃储气瓶、玻璃片;250毫升水杯内盛有净水、红墨水。
2.制备好的有藤黄悬浮颗粒的水、显微镜用载物片、显微摄像头、大屏幕投影电视。
四、主要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两个演示实验:
1.把盛有二氧化氮的玻璃瓶与另一个玻璃瓶竖直方向对口相接触,看到二氧化氮气体从下面的瓶内逐渐扩展到上面瓶内。
2.在一烧杯的净水中,滴入一二滴红墨水后,红墨水在水中逐渐扩展开来。
提问:上述两个实验属于什么物理现象?这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上述实验是气体、液体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一种热现象。它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而且扩散现象的.快慢直接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扩散现象加快。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已经学习过了。
(二)新课教学过程
1.介绍布朗运动现象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后来把颗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不只是花粉,其他的物质加藤黄、墨汁中的炭粒,这些小微粒悬浮在水中都有布朗运动存在。
介绍显微镜下如何观察布朗运动。在载物玻璃上的凹槽内用滴管滴入几滴有藤黄的水滴,将盖玻璃盖上,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在视场中看到大大小小的许多颗粒,仔细观察其中某一个很小的颗粒,会发现在不停地活动,很像是水中的小鱼虫的运动。将一台显微镜放在讲台上,然后让用显微摄像头拍摄布朗运动,经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显示投影成像,让全体学生观察,最好教师用教鞭指一个颗粒在屏幕上的位置,以此点为点,让学生看这颗微粒以后的一些时间内对点运动情况。
让学生看教科书上图,图上画的几个布朗颗粒运动的路线,指出这不是布朗微粒运动的轨迹,它只是每隔30秒观察到的位置的一些连线。实际上在这短短的30秒内微粒运动也极不规则,绝不是直线运动。
2.介绍布朗运动的几个特点
(1)连续观察布朗运动,发现在多天甚至几个月时间内,只要液体不干涸,就看不到这种运动停下来。这种布朗运动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夏天和冬天(只要悬浮液不冰冻),永远在运动着。所以说,这种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2)换不同种类悬浮颗粒,如花粉、藤黄、墨汁中的炭粒等都存在布朗运动,说明布朗运动不取决于颗粒本身。更换不同种类液体,都不存在布朗运动。
(3)悬浮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颗粒大了,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运动。
(4)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愈加激烈。
3.分析、解释布朗运动的原因
(互)布朗运动不是由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所谓外界因素的影响,是指存在温度差、压强差、液体振动等等。
分层次地提问学生:若液体两端有温度差,液体是怎样传递热量的?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将做定向移动,还是无规则运动?温度差这样的外界因素能产生布朗运动吗?
归纳学生回答,液体存在着温度差时,液体依靠对流传递热量,这样是浮颗粒将随液体有定向移动。但布朗运动对不同颗粒运动情况不相同,因此液体的温度差不可能产生布朗运动。又如液体的压强差或振动等都只能使液体具有走向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定向移动不是布朗运动。因此,推理得出外界因素的影响不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只能是液体内部造成的。
(2)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颗粒受到液体各个方向液体分子撞击作用不平衡造成的。
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固体的微小悬浮颗粒,液体分子是看不到的,因为液体分子太小。但液体中许许多多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不断地撞击微小悬浮颗粒,当微小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如教科书上的插图所示。
在某一瞬间,微小颗粒在某个方向受到撞击作用强,它就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在下一瞬间,微小颗粒在另一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它又向着另一个方向运动。任一时刻微小颗粒所受的撞击在某一方向上占优势只能是偶然的,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击的分子数越小。布朗运动微粒大小在10-’m数量级,液体分子大小在 10-“m数量级,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布朗运动越明显。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击的分子越多,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不明显,以至可以认为撞击作用互相平衡,因此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
高中化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
②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
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用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②通过有梯度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合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会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
②通过对新闻资料的分析,使学生关注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和使用问题。
③通过逆合成分析法的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①官能团相互转化的方法归纳。
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手段:
①新闻材料分析,分组讨论,引导启发、激发思考、情景问题的创设与解决、多媒体
②针对难点突破而采用的方法:通过设置有梯度的情景问题,分三步,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合成训练,在动手训练中自己体会、掌握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多媒体展示与PVC保鲜膜有关的“新闻链接”以及“资料卡”,创设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合成情景引入新课(资料见后附表)
【情景创设1】
你能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一些常用的原材料,合成PVC吗?
【教师评价】
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案写到黑板上,做出评价
【新课】
教师作归纳,以PVC的合成为例,引出有机合成的过程,以流程图直观展现
【过渡】
实际上很多时候有机合成是不能一步到位的,那我们要学会分析比较目标化合物和基础原料之间在骨架构建和官能团转化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完成“思考与交流”
归纳内容
【教师引导】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出适当的引导
【教师评价】提问不同小组学生的讨论成果,作出肯定与评价,引导学生做好归纳总结
【过渡】当我们掌握了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后,就要学会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有机合成过程中了
【情景创设2】
在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中常常添加一些有
水果香味的酯类香料,例如具有苹果香味的戊酸戊酯,你能利用1-戊烯为原料合成戊酸戊酯这种香料吗?
【教师评价】
对学生的成果作出评价,及时纠正错误;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逆合成分析方法的思路
【过渡】
我们发现,在分析合成路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要对不同原料或合成路线的选择,那么
【情景问题创设3】
想一想:结合生产实际,同学们,你认为在选择原料和合成途径时,你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
选择有机合成路线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
产率较高。
原料地毒性、低污染、廉价。
【过渡】
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是,它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而这个中间体的合成也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依次倒推,最后确定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下面,我们就利用这种分析法,来完成这一道练习:
【例题练习】
试用逆合成分析法研究合成草酸二乙酯的路线。
【小结】
本节我们要重点掌握:
1、一些常见官能团引入的方法。
2、在有机合成中应用逆合成分析法。
【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1、3题。
2、思考课本P65学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