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我设计的小区》
推荐度:
推荐度:
十二生肖大班美术教案
推荐度:
大班美术美丽的树叶教案
推荐度:
大班美术涂鸦活动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精华】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集合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一、设计思路:
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表现人们欢度节日的愉快氛围,让幼儿在节日的愉快氛围中用自己的笔触表现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美。此次活动《烟花》。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灿烂辉煌的瞬间。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尝试表现仰面人的形态并合理安排画面。
2、体验看烟花的快乐以及过节时的愉快氛围。
3、认识烟花,知道烟花是新年和庆祝活动上燃放的。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画面合理布局以及表现仰面人的形态。
四、活动准备:
1、Ppt课件:烟花 。
2、人手一只记号笔、蜡笔、纸、教师的范例。
五、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引起兴趣。
“我们中国有着许多的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等。我们也有许多庆祝节日的方式,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
小结:我们都很喜欢过节,过节真热闹,美丽的烟花太漂亮了!
(二)观察比较、了解特征。
1、认识仰面人(出示正面人和仰面人各一幅)
一起看烟花。美丽的烟花放得很高很高,你觉得这两个小朋友谁能看得到烟花?
小结:原来我们要把头仰起来,仰得高高的才容易看得到美丽的烟花。我们把脑袋仰得很高的小人叫做仰面人。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仰面人的动作。
2、对比观察、了解特征。
正面人和仰面人的脸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结:正面人的脸和仰面人的脸是上下颠倒的,所以我们在画仰面人的时候也要把画画的顺序颠倒一下。正面人的脸是从上往下画的(从头发开始往下画),而仰面人的脸要从下往上画(是从头发开始往上画)。
(三)欣赏烟花。
1、课件演示,初步了解烟花的基本形状。
这是什么?(烟花)
烟花象什么?都有些什么颜色?
(丰富词汇:五颜六色,彩色的)
2、烟花真漂亮,你们想放烟花吗?
今天我们用蜡笔来放烟花好吗?
(四)教师示范,个别幼儿操作尝试。
(1)先定好画小人的位置,找到纸的最中间的位置画人物的脑袋。
(1)画仰面人时,教师画脸的轮廓,个别幼儿尝试添画五官。(脑袋圆圆画中间,头发黑黑占一半,再画眼睛和鼻子,嘴巴弯弯像座桥,别忘耳朵在两边。)
(2)引导语:小人画好了,我们还能在身边增加一些装饰,你看,小区里还有绿化带呢!
(3)引导语:我们看到的.烟花可漂亮啦!美丽的烟花放得又大有高,还五颜六色呢!
(五)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创作要求:
1、思考画面安排,主体明显(小人画得大一些,特别是脑袋要画的大一些)。
2、仰面人的五官从下往上画,注意不要把纸倒过来画。
指导语:“学画仰面人倒过来的脸,才是我们今天学到的新本领,XXX把纸倒过来画正面人的脸,看来没有学会今天的本领哦!xx已经学会画仰面人的脸了,我真高兴呀!那么你们学会了吗,都快点试一试。”
3、烟花有的大,有的小,颜色都很鲜艳哦!
(六)引导评价。
1、幼儿画面安排是否合理。
2、仰面人的五官形态是否正确、布局是否合理。
六、结束活动:
1、讲评,表扬大胆选用不同颜色作画以及画面饱满的幼。
2、我们用蜡笔放了这么多的烟花,大家一起来看烟花吧!
七、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放烟花。
八、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都表现极大的兴趣,孩子通过稚嫩的双眼和充满了幻想的心灵来唤起美,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他们主观的心灵世界,而不是我们看到的客观实在,烟花绽放了孩子的灵感。孩子有“画语权”。美术是孩子生命中所不可缺少的,我们老师不能因为无知或忽视而剥夺了孩子在这个时期的表达权利。孩子的作品往往表达了许多意向和情感,那些线条和色彩,有了象征内心世界的特别意义,如果老师注意倾听孩子的“心灵画语”,那么你就开启了孩子艺术殿堂的大门。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探索、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美术教学能力。让一股股“活”水注入到艺术这个神圣殿堂中来,让艺术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充实孩子们的生活。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近段时间我们班一直在进行“拜访大树”的主题,《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们带孩子走进社区,让他们看到、听到、闻到、摸到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树,为了实现《指南》艺术领域中“感受与欣赏”目标1中提到的“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于是我们引导孩子有意识的感受、发现、收集与树有关的美的事物,如树上掉落的树叶,修剪的树枝、藤条等。让孩子去感受、发现和欣赏这些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以及它们的特征,从而鼓励孩子用这些树身上美的事物大胆的、创造性的进行组合拼贴、编织、拓印、绘画等。教师创造条件和机会,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用这些物品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来布置我们的环境、美化生活,提高孩子的成功感和成就感,满足自我实现的愿望。既而也实现了指南艺术领域中“创造与表现”里目标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作力”“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的目标。所以,我选择了这个主题并设计了这个活动,引导孩子发现、收集生活中、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既而用这些美的事物进行艺术的提升和创造,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的美化。
活动目标:
1、能感受、发现和收集树身上美的事物,如树叶、树枝、树块、柳条等。
2、能用收集的树身上的物品和其他辅材运用画、粘贴、缠绕等方法装饰打扮作品,并能用制作的作品打扮教室。
活动准备:
半成品:树枝做成的小树、柳条编成的花环、用树枝、树叶等做成的画框、木板画。
每桌提供的材料:树叶、树枝、果壳、野果、玉米粒、彩色毛球、扭扭棒、彩色皱纹纸、白色泡沫球、剪刀、保丽龙胶、油性笔、大头针、小橡皮筋等
作品欣赏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自主发现)
引导幼儿装扮自己的作品来打扮教室,激发创作欲望。(边说边播放PPT1)
师:新年快到了,前两天我们用树身上的朋友制作的作品来打扮我们的教室,因为时间有限我们还没有完成,今天我们继续来完成自己的作品。
二、拓展思维,初步创作(自发的表现)
1、引导幼儿观察桌上材料,讨论:
(1)交待要求,明确目的。
——共有四桌,每一桌的材料都一样,选择一桌看看桌上有什么材料?
——带着三个问题边看边想:看看桌上有什么材料?你想用什么材料装饰作品?怎么装饰、打扮?
(2)讨论如何装扮出不一样的、有特色的、与众不同的作品
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创意: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装扮你的作品?怎样来装扮?
2、欣赏课件(播放PPT2),进一步拓展思维
——进一步讨论你还会用哪几种材料,怎样来装扮你的作品呢?
——幼儿两两互动讨论,教师巡回倾听
三、选择材料,自主创作(自主创作)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装饰教室。
3、引导幼儿注意使用美工工具时的方法、安全及良好的习惯。
四、分享作品,打扮教室(自主欣赏)
1、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创作的喜悦。
2、鼓励幼儿和大家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
3、幼儿带着作品去打扮教室。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内容: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纸浆画》
设计意图:
作画的材料有很多,我们幼儿园平时用得也较丰富,《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生活是最贴近幼儿的,怎么样从生活中发现美的、新的用于课堂,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着眼于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的活动,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在《纸的故事》这一主题中,孩子们了解了纸的.制作过程并尝试“制作”纸,这个过程孩子们非常开心,并且都对制作过程很感兴趣,且有进一步探索、创作的欲望。于是我们提供了报纸让孩子来制作纸浆,但却发现报纸色彩比较灰暗,制作出的纸浆缺乏美感,无法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于是我想到使用卫生纸,雪白的卫生纸通过撕碎、加水捣烂、添加颜料后,变成了色彩鲜艳的纸浆,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了纸浆,提升了他们的创作激情。
活动目标:
1.用纸浆填色创作,提高色彩搭配能力;
2.学习纸浆画的制作方法及工具材料的正确使用,体验新的作画方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幅、事先请幼儿在盘子上画好底稿(人手一个)。
2.课前调好纸浆、镊子、抹布。
活动过程:
一、 出示范画,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张很特别的画!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2、看看它的材料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出示范画,讨论制作方法
1.请你看一看,老师是用什么在纸上画的?
2.你还记得纸浆是怎么做的吗?(幼儿回忆纸浆制作过程)。
3.你们用它画过画吗?
4.今天我们要用卫生纸做的纸浆来画画!
三、学习粘贴方法,进行粘贴
1、这是我们昨天一起调好的纸浆,接下来就要把它粘在我们已经画好的底稿上了。
2、请你想一想画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幼儿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
1、取纸浆的时候一定要用镊子夹,不能用手取。
2、夹的时候注意不要弄脏桌子、画面和你自己的衣服
3、粘贴纸浆时不能过厚,可以用手指调整一下画面
4、先贴一种颜色,贴完了再换颜色,要粘满一些,尽量不留缝隙
5、注意颜色的搭配,粘贴好了不能马上拿起来,要等它干一干
四、幼儿粘贴,教师巡回指导。
把完成的作品拿到外面晾干。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鹦鹉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习性。
2、让孩子们学会剪彩纸制作鹦鹉的羽毛。
活动准备
彩纸,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导入]
1、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鹦鹉。
- 我喜欢学人们说话而且学得很像。
- 人们喜欢在家里养我,我是谁呢?
[展开]
1、 谈谈鹦鹉。
- 你见过鹦鹉吗?
- 你在哪儿见过鹦鹉?
- 你觉得鹦鹉学人说话怎么样?
- 看过鹦鹉你有什么感想?
2、说说鹦鹉的特征和习性。
- 鹦鹉是怎样学人说话的呢?
(鹦鹉长着和人一样的舌头所以它可以模仿人说的话。鹦鹉的舌头和人们的舌头一样大并且厚厚的.。由于它们的大脑很发达所以虽然它不知道我们说的是什么意思但还是会无目的地背下来。)
- 鹦鹉在哪里生活呢?
(鹦鹉在树枝上生活。)
- 还有什么鸟像鹦鹉一样会模仿人说话呢?
(还有一种鸟可以像鹦鹉一样模仿人说话它叫九官鸟。)
3、研究制作出鹦鹉。
- 如果要制作出鹦鹉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彩纸怎样做出鹦鹉来呢?
4、用彩纸制作鹦鹉。
① 剪出长长的彩纸。
② 用剪刀没有刀刃的一面把彩纸的末端弄翘起来。
用剪刀没有刀刃的部分抵住长条彩纸的中间部分,然后用力的向下滑动剪刀,使彩纸的末端翘成拱形。.
③ 把彩纸的末端涂上胶水粘在鹦鹉的身上。
④ 尽量没有空隙的粘贴鹦鹉的“羽毛”,可能的话,可以用不同长度的彩纸粘贴鹦鹉的羽毛,做出不同的鹦鹉。
[]
1、让孩子们把做好的鹦鹉介绍给朋友们
2、活动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观察跳舞的滑稽小人,了解滑稽小人的动态、服饰和面部表情,感知任务快乐的情绪和夸张的动作。
2、学习用连贯的曲线,表现舞蹈者夸张的面部表情和动态。
3、合理地将人物安排在画面的主要为之上,用大胆流畅的线条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
二、活动准备:
1、小丑表演杂技的视频片断
2、人手一盒油画棒、一支勾线笔。
三、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杀鸡宰鸭——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歌《杀鸡宰鸭》,感知体验快乐的情绪。
2、观察舞蹈动作,感知跳舞者的姿态和表情。
——教师:刚才你们在干什么?你喜欢唱歌跳舞吗?跳舞的时候你开心吗?
——谁愿意上来给大家跳一个快乐开心的舞蹈动作?
——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动作。
3、欣赏范例,感知舞蹈的滑稽小人。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说说: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舞台上有谁?他在做什么?你觉得有趣吗?他的服装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表情时怎样的?
4、幼儿操作。
——引导幼儿在《幼儿用书》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滑稽小人,鼓励幼儿给滑稽小人穿上彩色的`花衣服。
5、举办《阳光大舞台》,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介绍作品,互相交流,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滑稽小人。
开始部分我为孩子播放了下载的一段小丑表演杂技的动画,通过截屏讲解,引导幼儿重点观察了小丑夸张的脸部化妆和服饰,让幼儿知道小丑通过鲜艳的衣服、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逗乐观众。然后再简单示范了绘画步骤。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幼儿了解古代年画的构图及其所要表现的含义。
2、引导幼儿欣赏年画的主要色调,感受年画色彩所呈现的快乐、喜庆、吉祥的气氛。
3、引导幼儿自由创作一幅具有某种含义或能表现自己美好祝愿的年画。
作品选择与活动准备:
1、收集各类古代年画。
2、了解一些喜庆吉祥的问候语。
3、录有鞭炮声和《金蛇狂舞》音乐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听放鞭炮的声音,随着《金蛇狂舞》的音乐,教师身穿唐装带领幼儿在活动室的门窗上张贴年画,导入活动。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 听到鞭炮声我们感觉要——过—年—啦! 过年啦,我们一起来贴年画吧。(教师带领幼儿在鞭炮声中听着《金蛇狂舞》的音乐在活动室的门窗上一起张贴年画。) (评析:教师带领幼儿在鞭炮声中,听着《金蛇狂舞》的音乐在活动室的门窗上张贴年画,把幼儿带入了一个张灯结彩、欢欢喜喜过大年的环境气氛中,引起孩子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利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贴完年画,孩子们纷纷发出:“哇……好美”的赞叹声,接着在孩子的兴趣点上,教师自然的引入对年画进行欣赏。)
二、欣赏年画,了解年画的构图及要表现的含义。
1、欣赏年画的内容。
(1)引导幼儿分散自由讨论欣赏。 师:这么多画贴在窗上真漂亮呀,现在请你和好朋友一起看看这些年画上画了些什么?(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年画中的主要内容)
(2)集中欣赏,请个别观察几幅典型年画并讲得较好的幼儿交流。
师:你看了哪幅年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年画并展示在黑板上)
幼1:我看的这幅画上中间有个金黄色的“福”字,边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鱼,还有一曲一曲的波浪。
幼2:我看的这幅画上中间有一个很大的`盆,里面有许多的珍珠和元宝,闪闪发光,边上围着三只羊。
幼3:我看的这幅画上有一个财神爷,手里有个如意,还有两个小孩,一个手里拿着做官的帽子,一个手里拿着金元宝,上面还有一棵树,树上都是钱。
幼4:这幅画上有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他们手里都提着钱,还有用金子做的鱼,身上穿着幸福的衣服在恭喜别人。
幼5:这幅画上有几个仙人,一个仙人手里拿着桃子,一个拿着钱。
幼6:这幅画上有一匹马在跑,马背上有元宝,地上也有金银珠宝。
幼7:这幅画上有一个小女孩骑在凤上,脸上笑眯眯的,手里拿着一个彩带好像在说祝福的话,还有一个小男孩骑在龙上,脸上笑眯眯的,手里也拿着一个彩带好象也在说祝福的话。
2、通过讨论,使幼儿了解年画所表现的含义。
师:刚才我们看了许多年画,每一幅年画上的内容都不一样,那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上这些东西呢?他要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1:这幅画表示三羊开泰。
师:你怎么知道呢?
幼1:上面画了三只羊。
师:你们觉得呢?
幼:三羊开泰。
师:还有几幅呢?
幼2:这幅表示年年有余,上面画了许多鱼。
师:年年有余是什么意思呢?
幼2:希望我们每一年有很多钱多出来到明年用。
幼3:这幅表示财源广进,恭喜发财,上面有许多的金银珠宝。
师:有谁有不同意见吗?
幼:没有。
幼4:还表示万事如意,升官发财,上面有如意还有官帽。
幼5:这幅画我觉得表示龙马精神。
幼6:这幅画上有小女孩小男孩我觉得是祝愿我们新年万事如意,羊年喜气洋洋。
幼7:还祝福我们身体健康,发大财。
教师小结:
原来这些年画都有一定的含义,它可以表示一种祝愿也可以表示一种希望。
(评析:教师采用了分散自由欣赏讨论的方式,让幼儿在自己的欣赏活动中初步感受年画的不同形式和内容,并有针对性的对几幅较典型的年画进行集体欣赏讲述,可以使幼儿对年画形式、内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接着教师转入对年画所表现含义的讨论中,这一环节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上这些东西呢?他要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运用现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讨论中再听取其他人的不同意见,共同理解每一幅年画所要表现的含义。教师正体现了一个宽松、民主的讨论与交流的环境,同时也给了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机会。)
三、欣赏年画的色彩,感受色彩所带来的喜庆、吉祥、欢乐的气氛。
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年画,你发现它们大都用了什么颜色?
幼1:红色最多,还有金黄色
幼2:红色最多,还有他们的衣服五颜六色的很漂亮
师:红色、金黄色给你什么感觉呢?
幼1:很热闹、很开心
幼2:很快乐
幼3:很吉祥
四、交代要求,幼儿自由创作。
师:如果请你来设计一幅年画,你想在上面画些什么?(幼儿交流)
为什么要画这些?
幼1:我要画许多鱼,祝爸爸妈妈年年有余。
幼2:我要画一个“福”,还有许多元宝,祝爸爸妈妈发大财。
幼3:我要画摇钱树,还有珠宝,还有小人在祝我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师:我们也来设计一幅年画,先想想你的年画上要画些什么,表达什么愿望,然后想想用哪些颜色可以表现出过年时热闹、欢乐、喜庆、吉祥的气氛,看谁设计得和别人不一样。
五、结束讲评。
展示幼儿作品
1、请你说说你的年画上画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你觉得谁的年画看上去很热闹、很喜庆?为什么?
活动评析:
1、教师带领幼儿在鞭炮声中,听着《金蛇狂舞》的音乐在活动室的门窗上张贴年画,把幼儿带入了一个张灯结彩、欢欢喜喜过大年的环境气氛中,引起孩子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利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对内容进行欣赏时,教师采用了分散自由欣赏讨论的方式,让幼儿在自己的欣赏活动中初步感受年画的不同形式和内容,并有针对性的对几幅较典型的年画进行集体欣赏讲述,可以使幼儿对年画形式、内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教师也体现了一个宽松、民主的讨论与交流的环境,同时也给了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机会。
2、幼儿在创作中,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想法和祝愿,作品中有的孩子画面中间画了一个“福”,而这个“福”字没有教师的帮助,都是他们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完全“画”出来的,在“福”周围有许多的元宝,左右画了两个小孩手里那着钱,他们要恭喜爸爸妈妈发大财。有的孩子画面中间画了一棵摇钱树,边上有两个孩子,穿着有“喜”字的衣服,他们周围都是钱,也是恭喜我们财源滚滚来,有的孩子画了许多鱼,祝大家年年有鱼,有的孩子画了辆汽车,装了许多钱,都掉下来了,希望自己发财。从幼儿这些充满童贞的作品中,看出通过这次欣赏活动,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古代年画的构图内容所表现的含义,同时也表现出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和真实想法。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改变各方向的鼹鼠形象特点,学习鼹鼠的简单画法。
2、学习用语言表现绘画内容,激发幼儿对创作动画片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已听过或看过《鼹鼠的故事》、自制鼹鼠(身体各部分可分开)。
教师范画《鼹鼠和鸡的故事》、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鼹鼠。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有些害羞,我们一起数一、二、三请它出来,好吗?(展示鼹鼠的背影)有谁认识它?
2、教师说小儿歌:葫芦头上三根毛,身体胖胖短短脚,是个钻洞的小能手。
它的小脚呢?(原来老师忘贴了,贴上)它的身上还差什么?(小手、眼睛、嘴巴)眼睛象灯笼,嘴巴三角形,师分别贴上。还少了什么?(师出示肚子)问:这是什么?肚子是什么颜色?象什么?(师贴上)
3、谁来说说鼹鼠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他在打招呼?
变换鼹鼠的动作问:它在干什么?(挠耳朵、想问题------)变换鼹鼠的动作问:它在干什么?(哭、害羞-----)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看它的手势)
4、教师鼹鼠的心情。
5、现在老师做几个动作你们来猜猜是什么意思?
6、我们再来看鼹鼠(变化成侧面)问:现在它在干什么?(走路、逃走------)
7、不同的动作表示不同的意思,我们把许多不同的动作连在一起就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故事,动画片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二、欣赏动画片
1、老师画了一个关于鼹鼠的动画片,你们想看吗?
2、展示第一幅图:小鼹鼠在干什么?(路上走)发现了什么?(石头、鸡蛋)展示第二幅图:它想对鸡蛋干什么?(拿回家)你怎么知道的?师模仿走路问:它留下了什么?
展示第三幅图:发生什么事?(小鸡出来了)你怎么知道?(头、脚)鼹鼠怎么样?(高兴)想干什么?(摸一摸)展示第四幅图:发生什么事了?(小鸡跑走了)还怎么了?(踢了它一脚)你怎么知道的?(头上有包)还也许怎么了?(摔交了)你怎么知道的"?(躺在那里)这个动作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睡觉、打滚----- )
3、老师设计动画片有意思吗?他的名字叫〈鼹鼠和鸡的故事〉你想设计一个鼹鼠的故事吗?你准备设计鼹鼠和谁的故事呢?
4、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三、幼儿自主设计动画片教师指导,鼓励幼儿设计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画片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相互讲述自己设计的动画片。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玩到了这个很好玩的“小人”游戏,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于是就尝试把它设计成大班的美术探究活动。
探究元素之一:趣味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照哈哈镜,原因就是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人不由自主地嬉笑不已,幼儿更是对此喜爱有加。该活动所呈现的过程与结果就像幼儿自己在“照哈哈镜”,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因为画在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充满童趣。教师们在讨论与尝试中也会因此而乐此不疲地探究。
探究元素之二:发现
随着折纸方向、方法以及落在折线部位内容的多变,探究“小人”造型的变化会变得无限可能。大班幼儿已有的绘画技能和对事物摆放位置的空间经验都为他们的探索、创造提供了条件。因此,一旦发现变形夸张的原由,无意创造就变成了有意想象与创造,幼儿也会不满足于一个活动的所获,希望可以把学到的和感悟到的迁移到更多、更广的领域。
探究元素之三:简单
将探究活动的元素整合到美术活动中,常常会使教学具变得很烦琐,此活动材料简单也是教师喜欢的一个原因。日常教学研讨中,教师们看到心仪的活动总想自己回去模仿和尝试,而材料简单是很大的一个考量。另外,该活动对幼儿前期的生活经验要求不高,尝试相对比较容易。
探究元素之四:可持续发展
“小人”的材料随手可得,当幼儿理解方法后,会迁移探究对象。只要想玩,幼儿能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手折、随手画。有的幼儿会尝试写英语字母,有的幼儿还会尝试画动植物等,由此,就有了不断实践与延伸的可能。
活动目标:
探究画面中人物造型的变化与折纸方法的关系,感受其中的趣味。
活动准备:
1.长方形桌子4张,幼儿14名,小筐4个,小型吸铁石若干,记号笔15支,黑板一块。
2.两种浅色的纸,其中折好的长方形纸42张、没折的纸(如A4纸的1/4大小)同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理解,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造型
1.幼儿表述自己喜欢画什么。
教师提问并鼓励:很多孩子非常喜欢画画,你最喜欢画什么?
【此问题切中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很快使活动进入正题。】
2.幼儿理解并绘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1)教师:今天,我们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教师观察幼儿是否理解“顶天立地”,一般情况幼儿都能理解与表述,教师亦可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人”的造型。(如图1)
(此时,教师可以留意每个孩子观察的特点,请观察完的幼儿举手表示“观察完毕”。)
1. 幼儿在画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教师请幼儿找出小筐内的纸(没有折过的),把观察到的“小人”画在这张纸上。
(教师边交代边取走图片,观察幼儿绘画的过程和结果,留意幼儿观察后所画出的“小人”造型。等幼儿画好后,可以取出图片让幼儿对照。)
【设计意图:1.此环节虽然让幼儿绘画的是简单的单线小人,但挑战的是大班幼儿的观察习惯与观察技能,认真观察并善于倾听的幼儿能准确表现自己看到的图片。2.强调“顶天立地”是为下一环节在折纸上画“小人”做准备,为探究其趣味性埋下伏笔,否则幼儿容易受折纸的“地平线”因素影响,而让趣味丧失。】
二、观察讨论,发现“小人”造型的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1.幼儿第二次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如图2)
(1)教师:请你取出另一种颜色的纸(折好的纸),再次把观察到的“小人”画在这张纸上,而且要增加一个要求:不准打开这张纸。
(教师观察幼儿是否理解新增的`要求,可请幼儿取出纸进行观察,发现纸是折过的,继而帮助幼儿理解这次是在折过的纸上画画。)
(2)幼儿在折过的纸上绘画。
(教师观察幼儿纸张摆放或选择绘画的位置,同时留意幼儿第二次绘画表现的对象是否比第一次更仔细,随机表扬、提示。)
2.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教师:你画的“小人”怎么了?他画的“小人”为何没有断开,你画的“小人”为
(教师从幼儿作品中选出几幅,在幼儿观察比较后引发思考。尝试寻找作品断开的原因,进而观察发现画在折线上的部位会断开。)
3.幼儿思考并尝试连接断开处的方法。
教师引导:有没有办法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当幼儿想出用线连接的时候,教师可以请幼儿上来示范,继而请幼儿用连线的方式把自己的作品画完。如图3、图4)
2.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作品,说说他们分别把“小人”的哪个部位变长了?
5.幼儿第三次在折纸上绘画。
(1)教师:如果再给你一次画画的机会,你想把“小人”的哪里变长?
(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提示幼儿:如果要把某个部位变长,必须把它画在什么地方?幼儿会说折线上。)
(2)鼓励幼儿再画一次:比一比,这次谁画的与众不同,变化最有创意。
(教师观察幼儿再次在折纸上进行绘画,看看谁的作品有创意:如脸部器官变形、头发变形、身体的几个部位同时变形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幼儿在观察同伴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变”与“不变”的原因,发现 “变”的不同,寻找变化的关键“秘密”。继而通过第三次绘画,让幼儿体验变化的乐趣,从无意绘画转向了有意想象与创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幼儿必须调整自己的绘画方式或技巧,这对幼儿空间方位、创造表现又是新的挑战。】
三、欣赏作品,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1.幼儿欣赏、比较同伴的作品,发现与众不同之处。
(教师与幼儿再次欣赏、交流所画的“小人”,将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分类张贴,教师要尊重幼儿对同伴的评价,切忌以自己的评价标准左右幼儿。)
2.幼儿再次思考新的问题并延伸操作。
教师提示:如果把纸换个方向会怎么样?再折一下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尝试画别的东西,又会有什么好玩的发现?
小筐里最后一张纸是送给你们的,带着这张纸回去试试吧。
【设计意图:由于快乐始终伴随着整个活动过程,活动结束时请幼儿取出小筐里的最后一张纸带回去,让他们带着新的问题、带着探究的兴趣继续以后的活动。幼儿在逐渐了解了变化的“秘密”后,他们创造的天地就此被打开,以后,他们可以改变对象,改变折法,改变纸的方向,由此会有更多的“小人”……】
建议
如果教师具有良好的组织技巧,幼儿也有较好的探究习惯与能力,可以删除第一环节中关于“顶天立地的小人”元素,直接进入第二环节,或许探究与发现的内容将会更加丰富。幼儿的发现视角也将会变得更有趣味,有兴趣的教师不妨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