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

推荐度:

小学语文教案

推荐度:

小学语文少年闰土优秀教案

推荐度:

小学语文八角楼上教案

推荐度: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集合九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恐龙》第一课时。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清文章层次,学习第一自然段。

4.初步学会在网络上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3.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

4.质疑,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

(1)恐龙有哪些种类?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

(2)恐龙以吃什么为生?

(3)恐龙是怎样生育后代的?

(4)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

二、初读指导

1.检查预习。

2.出示生字词:

漫游轻型神秘锋利消失

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3.指名读,竞赛读,学生教读,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恐龙》第一课时》。

4.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语。

5.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6.出示生字,指名读,说说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写错。

7.师标示出易错处,重点指导“恐、漫、梁、戚”等字。

8.用钢笔描红。

9.齐读生字词。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三、理清层次

1.快速浏览,说说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2.交流,师总结:

(1)恐龙生活的年代及数量。

(2)介绍恐龙的`种类及形态。

(3)介绍恐龙的亲戚。

(4)介绍恐龙吃什么。

(5)介绍恐龙如何生育后代。

(6)讲恐龙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3.试着分段。

4.交流:(1)、(2-5)、(6)

四、上网查找资料。

1.在标题栏里输入“恐龙”,再敲“回车”。

2.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浏览内容。

3.查找“恐龙生存的环境”。

4.交流。

5.看看文中怎么为我们介绍的。

五、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

六、作业巩固

1.抄写生字词。

2.进一步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方法:讲故事、自主探究、游戏、自我介绍等形式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和指南针等相关用具。

2、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故事引入:教师讲故事:一群小朋友到郊外去野游,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可是走着走着,树林越来越密,渐渐地他们找不到集合的地点了--------迷路了,大家非常着急。你们能想办法帮助

他们吗?(组织学生交流,板书课题。)

二、初读自学课文,认读生字,了解大意。

1、 想不想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接下去我们一起自学一下课文,大家把生字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2、自学课文

3、自由朗读诗歌,学习生字,交流识字记字方法。出示课件,学习字词。

(1)我会读,正音并组词。

(2)我会组,比较形近字并组词。

三、分析课文,感知内容。

1、这一课生字很少,又是朗朗上口的诗歌,我想很多小朋友一定把课文读得很流畅了。谁能读读第一段?

2、.你们看见过指南针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指南针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学生介绍 )

3、课文中说,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本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小朋友,请你们先说说。

4、你们再听听这几位同学从课文中找的"天然的指南针跟你们找的是不是一样。指四名学生作介绍。

5、谁来给大家介绍?全班交流

6、你把课文读得很好,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太阳这个天然的指南针吗?理解“向导”“忠实”,因为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是忠实的向导。 拓展: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跟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把他称作忠实的()

7、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把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记在我们的脑子里吧。

8、哪位同学接着介绍?

9、沟渠里边积雪化的快的那一边是——学生回答

10、那化的慢的那一边是——学生回答

11、小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下面我们也把这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记在脑子里吧。

12、请问你介绍的是哪颗星星啊?生回答。可是,我们很多小朋友不认识北极星啊?

13、没关系。告诉大家,我们后边还要学习第29课。等学完了29课,你就认识北极星了。好了,下面我们先记住北极星这个黑夜里的指路明灯吧。

14、谁还想介绍?介绍大树这个天然的指南针。

15说的真好!我们快记住这个天然的指南针吧。

16、大家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小朋友们很快找到了回家的路。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通过习作和口语交际,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进一步提高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整理本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阅读一两篇课外读物.

第一、二课时 习作

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民族的耻辱历史、侵略者们的残虐暴行、人民的沉重苦难、烈士们的光辉事迹,把一幕幕鲜活的、触动人心的中国近代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想同学们和我一样,很想把读书后的感受写下来,是这样吧?

明确要求

请同学们默读习作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

出示要求:读懂文章内容;写出读后感受;引用相关资料.

读悟写作方法

转自由读例文《圆明园的毁灭》,用不同符号画出哪些是课文中的内容,哪些是作者的感受,哪些是作者引用的.相关课外资料?

小组交流,总结读后感应怎样写.(使学生体会到,写读后感要先写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写自己对文章中一两方面内容的感受,还可以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思想表达.)

自由写作

请同学们就本单元所读的课文或课外读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评议修改

读一读自己写的习作,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标出来.

在小组内互读,小组推出两篇习作在全班展示.

全班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结合评议,自己修改作文.

第三课时 交流平台口语交际

图像导入

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录像,从录像中你知道了什么?(激发学生的演讲热情.)

提出要求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演讲比赛,你们能说说演讲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吗?

是的,演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围绕一个主题

抓准几个方面

列举有力事例

组织通顺语言

表达有声有色

这节课,就让我们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展开一场演讲比赛好吗?

自主准备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想一想你对近代中国所受的屈辱有了哪些了解?

你认为要振兴中华应从哪做起?列一个简单提纲.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组内交流

在小组内交流、试讲,并提出改善意见.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参加班组比赛.

演讲比赛

全班评选演讲优胜队.

第四课时 词语盘点日积月累展示台

词语盘点

学生自读.

出示投影,看拼音写词语.

同桌互查.

自选三个成语造句,写在练习本上.

日积月累

小组内互读词语,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请同学们说一说每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并选几个说句子.

展示台

办一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中队报刊,将同学们写的读后感、演讲稿、收集的历史资料(文稿、图片)展示出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种子、观察种子,初步认识常见的种子,形成乐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2、初步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感受和种子一起成长的快乐,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学会与人合作,培养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

二、课前准备:

教师:

1、准备各种常见的水果、蔬菜和种子

2、制作头饰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

收集一些常见的种子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游戏激趣:小朋友,秋天粮食、水果、蔬菜全面大丰收,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快乐的季节。瞧,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秋天的果实,我把它们藏在了这一个百宝箱里,你想猜猜看,他们是谁吗?

2、谈话导入:百宝箱里藏着果实,这些果实里面又藏着什么呢?

3、揭示课题,播放课件:(一粒种子娃娃跳出来跟小朋友打招呼:嗨!小朋友,你们好,欢迎来到我们种子王国!几秒钟后种子娃娃突然消失)

4、学生随歌曲《苹果丰收》跳着蹦着进教室。

5、摸一摸,猜一猜。

(二)通过动手寻找种子娃娃,认识种子娃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种子。

1、组织学生从果实中寻找种子娃娃

2、引导学生解决寻找过程中碰到的困难。

3、播放课件:(种子娃娃跳出来,说:小朋友,你们真能干,这么短的时间就找出我们这么多娃娃。祝贺你们已经顺利闯过了第一关。)

4、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种子娃娃。

5、播放课件:(种子娃娃:下面请过第二关。点击出示各种种子娃娃。)

6、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手寻找种子娃娃。

7、学生交流方法并展示从果实中找到的种子娃娃。

8、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种子娃娃。

9、学生看课件抢答

(三)通过观察、比较种子娃娃,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种子娃娃长得各不一样。

1、组织引导学生小组内观察、比较。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3、播放课件:(种子娃娃:小朋友,你们真是一群会观察、爱动脑的好孩子。祝贺你们顺利闯过了第二关。)

4、学生用各种方式在小组内发现、交流。

5、汇报交流。

(四)了解种子娃娃生长的过程,感受种子娃娃生长的快乐。

1、谈话初步了解把种子种进泥土里,以后会收获更多的果实。

2、播放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一粒苹果种子的生长过程。(动态分步演示并配音:①我是一粒苹果种子,我在泥土里安了家,喝了口水觉得很舒服,就快乐的把身子挺一挺,钻出地面。②人们再给我浇水、施肥、除虫,阳光雨露也来爱护我,我就会一天天长大,变成一棵苹果树。③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苹果花。④花儿结出一个个小苹果,最后慢慢长大成熟,人们就可以收获又红又甜的苹果了。)

3、组织学生简要描述苹果种子的生长过程。

4、播放课件:(动态完整演示一粒苹果种子娃娃的生长过程。)

5、组织引导学生扮演种子娃娃。播放课件:(《小雨沙沙》)

6、学生观看课件。

7、学生描述苹果种子的生长过程。

8、学生根据动态演示自由叙述。

9、学生戴头饰律动《小雨沙沙》。

(五)通过动手播种种子娃娃,观察种子娃娃,让学生和种子娃娃一起快乐成长,进一步感受成长的快乐。

1、总结谈话,引领学生走向生活。

2、发放种子,提出希望。

3、继续播放音乐《小雨沙沙》。

4、小组长领种子娃娃。

5、学生随音乐蹦着跳着把种子娃娃带出课堂。

四、课后反思:

1、教学目标综合性。《品德与生活》是以往的"思品课、生活与劳动课和常识课的有机整合。基于这一点,我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孩子认识一些种子,培养孩子乐于探索的好习惯,更要让学生体会成长的快乐,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操。

2、课堂教学生活化。本课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自己平时吃的果实、看到的种子这些生活已有经验切入和展开,教学从生活中来,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在教学中又力争使教学回归生活,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课外去种种子,观察种子,和种子娃娃一起快乐成长。假如有可能的话,在教室里或在校园里开辟一角,让孩子们去发挥,效果肯定会更佳。

3、课堂教学活动化。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摸百宝箱、捉迷藏、扮演种子娃娃等一系列学生乐于接受开展的活动,创设了去童话世界种子王国这样一个情境,赋予种子娃娃生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种子,处处有生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同时增强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营造师生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让每个孩子都来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动情,让学生多方位的感受,同时自己也来参与孩子们的活动,如带着自己收集的种子娃娃和孩子一起辨别认识,戴着头饰和孩子一起扮演种子娃娃进行律动,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构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识字、写字;难点是如何理解这些神奇的桥。

三、教学特色:

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本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同时,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识字教学上采用先读书,再识字的倒置法。

四、教学方法: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桥的知识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两种神奇的桥的主要特点。

3、了解比喻句的用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看到过桥吗?你走过或认识哪些桥?(学生个别回答)

2、(出示兰兰图片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课文的主人公叫兰兰,课文讲的就是兰兰过桥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1、爷爷带着兰兰一起去郊游,他将带着兰兰走过两座非同一般的桥,想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桥吗?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你将会知道答案。(学生自由读课文

2、反馈:你知道兰兰过的是什么桥了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潜水桥塑料桥)

3、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潜水桥和塑料桥非同一般?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大家以四个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并填好调查表。(表中加粗部分为学生填写内容,因学生写字量有限,也可口头反馈,教师板书)

潜水桥

塑料桥

造桥地点

水里

小河上

造桥材料

特别坚实的玻璃

又薄又结实的塑料

最大的优点

不仅方便交通,还可参观海底世界

轻巧,体积小,携带方便

三、学习生字:

1、兰兰的爷爷可真有本领,设计了这么好的桥。同学们你们长大想干什么?(自由发言)

2、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不过,不论是当桥梁工程师还是当飞行员首先得学会动脑筋,学好一些基础的知识。比如今天要求我们认识12个生字,大家就可以动动脑子,想一些又简单又容易记住的方法来认识它们,来,试试看吧,比比谁是最聪明的。(出示生字,交流记忆方法)

3、有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记住这些字了,老师来考考大家。(将生字组成词语,不注拼音,请学生认读)

兰花、桥梁、工程师、波浪、书架、特别、砖石、划船、采花、轻巧、又轻又薄、又平又稳

四、结束:

同学们真能干。相信大家有了好的学习方法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本领,长大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作业:

收集各种桥梁的资料,举办“桥梁知识展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14个生字,学会写6个字。

2、启发想象,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并自己动手设计的未来的桥。

一、生字复习:

游戏《藏头露尾》:学生自制生字卡片一套。教师课前准备一些较大的生字卡片并用不透明的纸盖住字的四分之三,只露出一小部分,请学生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被盖住的字,以此来巩固学生对字形的识记。

二、师生互动,启发想象。

1、兰兰的爷爷太神奇了,老师今天特别想当一回爷爷,带着兰兰去走一走这两座神奇的桥,你们愿意当一次小兰兰和爷爷一起去吗?(教师范读旁白和爷爷的话,学生读兰兰说的话并根据课文描述自由地做兰兰的一些动作,比如:吓得闭上眼睛等)

2、当读到:“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时,师问:从这句话中看出,潜水桥大不大?你觉得还可以说潜水桥像什么?(启发学生想象并学说比喻句)

3、读完第4自然段,师问:课文中的兰兰在桥里面看到了这些,现在你们都是小兰兰了,你们在桥里面看到了什么?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4、读完课文,师问:刚才我们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如果你是桥梁设计工程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桥?(学生想象说话)

三、桥知识展览会。

1、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2、每2上小组推选较有代表性的材料在全班交流。

3、将所收集的材料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中,供学生课后参观。

四、小小桥梁工程师。

每生自己设计一座心目中的桥,可图文结合,也可纯图片,还可以制作桥梁模型。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应该”、“本领”、“真正”三上词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其义,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3、了解两只小狮子不同的表现,使学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的本领,不应该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4、能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情境表演,引出故事:

1、森林里的动物们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谁可以当选“森林之王”。同学们,你们猜猜,大家最终选了谁?(狮子)

2、出示生字“狮”并教学。(左中右结构、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说怎么记。

3、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上表演:

为什么动物们一致推选狮子做大王呢?老师请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许多有关狮子的资料,谁能用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语气来演一演?

学生戴着自己制作的头饰,结合自己搜集的有关狮子的资料模仿小动物的语气说说推选狮子做大王的理由。(课件演示狮子的图象)。

4、狮子凭借记得的本领成了森林之王,瞧,现在它们有了自己的宝宝,两只可爱的狮子王子。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两只小狮子的故事吗?

二、按要求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按屏幕上的要求自学课文。(屏幕显示:)

狮 整 练 习 滚 扑 咬

苦 懒 洋 吞 将 靠 应

2、自学课文

三、检查自学:

1、教学“我会认”中的生字。

A、屏幕出示生字:

1、自由大声读。

2、和同桌比一比谁读得更好,然后讨论一下哪些字的读要注意。(SHI YING)

3、开火车读。

4、出出金点子,帮助大家记住这些字。

B、这些生字藏在了词语中,你还会读吗?○1同桌同学一起读,看读得快又对。○2当个小老师带领大家读。○3谁能从这些词语中找出ABB的词语?再举几个这样类型的词语。○4齐读。

2、同学们数清楚了吗?课文一共有几小节?指名分节读。评议读得怎么样。(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3、出示插图:

A、用自己说两只小狮子长得怎么样?

B、他们的表现有哪些不同?(看图说说,然后说说你从课文的哪个小节读懂的?)

C、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词语。

一只刻苦 整天练习 滚 扑 咬

一只懒洋洋 什么也不干 晒太阳

D、哪只狮子长大后会成为真正的狮子王?为什么?(勤奋、努力、珍惜时间)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劝劝哪只懒惰的小狮子吗?

E、指导朗读第二小节。(用语气和表情读出小狮子的不同)

四、教学生字

1、屏幕出示:练习

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怎样?在田字格中书写要注意什么?

演示字的笔顺。集体书空。扩词。

2、练习书写。

五、课时小结:

这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许多生字、了解了狮子的一些生活习性,还通过自己的聪明,

读懂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知道了只有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才能真正拥有本领。下节课我们就要一起看看小树和狮子妈妈是怎么说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历史故事的方法,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理解古文中一些重点词的方法。

2、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通过学习体会孔明的足智多谋,对孔明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

3、激发阅读我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孔明的足智多谋。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国演义》,读过《三国演义》请举手。

2、你对《三国演义》了解多少。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

题目——《孔明智退司马懿》

4、齐读课题。

5、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课文主要是写什么的?

师:从课题就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命题方法就是以事件来命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孔明是在什么情况下智退司马懿,结果怎么样?

(起因 兵力悬殊)

(结果 兵皆退之)

2、这篇课文总共才两个小节,刚才我们还没有读到的地方看起来是事情的经过部分了。(板书:经过)

谁来读读这个部分。(指名3生)

重点指导:(1)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师:这句话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难读的部分在于老师画线的这部分,这句话断句断在哪里呢?谁会读?

①“/” ②读

(2)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①划线部分该怎么读呢?先理解一下意思。于:在到

②谁能说说划线部分的意思?

③理解了意思就知道断句断在哪儿了。

④谁来读一读。

⑤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好吗?

三、再读文本、感受形象

1、同学们刚才已经较好的说出了课文的大意,这大意在课文的题目就已经做了精炼的概括。再读课题,你们觉得题目中哪个字最为关键?(圈“智”字)

2、孔明之智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呢?再读文本,找找划划。(在“智”字下打个大问号)

3、交流学习,随机通过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4、找到句子,朗读、讨论形成板书。

5、朗读孔明布局的整段话。

四、整体感知、升华情感

1、孔明的`空城布局实在巧妙而周密,课文中除了这体现孔明的“智”,还有哪也能反映这个智”字吗?请读读课文的结尾,再次找找划划。

2、交流,出示句子,谈谈感受,板书(料事如神知己知彼)3、同学们如此精妙的空城计,诸葛孔明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出来的?读读开头几句话,我们会再次看到他的智慧。

4、交流学习,分析形势、双方军力对比,众官惊慌神色与孔明冷静对比(尽皆失色临危不乱)

五、总结:

这篇课文就是通过孔明的语言、动作的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突出孔明的智。孔明之所以能够智退司马懿,是因为他纪律严明,临危不惧,知己知彼,胆识过人。

六、作业:孔明足智多谋,胆识过人的故事在《三国演义》里还有很多,你知道还有哪些?那你们赶快去读读这些故事吧,去感受一下罗贯中笔下的艺术魅力吧。

板书设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

↗ ↑ ↖

沉着冷静 巧妙布置 料事如神

↑ ↑ ↑

尽皆失色 尽皆隐匿 尽皆退去

课堂练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借生日。认识2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日歌》录音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放生日歌曲,提问:谁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出示课题18、借生日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提问: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我"指的是谁?

3、再读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你想读哪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认识两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妈妈说自己把生日给忘了,妈妈真得是忘了吗?(小云的妈妈并非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

4、指导朗读

"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从来",读出纳闷的语气。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指名接读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大家讨论后,明白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了关心妈妈,同学们应该向她学习)

3、指导朗读

最后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借生日》。

五、全文朗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读,同学与同学读

2、配《生日歌》读

六、扩展活动

亲手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正、怎、饭、拿"等字的读音

2、分析字形,用不同的办法来记忆

指导写字

今: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点和横收笔都在竖中线上。

正:注意横,竖的长度,第二横是长横的一半,左竖是右竖的一半,最后一横长,稍凸起托连竖。

雨:"冂"要宽,蹭的竖,不出框,最后四点两两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

两:"冂"内两个"人"字分布均匀,"人"的"捺"均变为"点"。

3、学生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复习巩固

1、复习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⑴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提示:红花中的字可以做词头,也可做词尾

2、分小组比赛

3、每组选出代表,全班比赛

四、想象故事的结尾

1、请同学们编出故事的结尾

2、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讲评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犕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学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词条  小学  小学词条  小学语文教案词条  
教案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养成好习惯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度:疫情防控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度:中秋节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度: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推荐度: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热】幼儿...(展开)

教案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养成好习惯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度:中秋节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度:疫情防控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度: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推荐度: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幼儿园大班...(展开)

教案教案

 大班手工教案

幼儿园大班手工制作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大班手工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