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
推荐度:
小班社会《我会排队》教案
推荐度:
小班社会适应活动教案
推荐度:
小班社会《母亲节》教案
推荐度: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关于小班社会教案模板汇编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感受声音的轻和响。
初步体验在不同的场境中发出轻、响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录有大班幼儿嘈杂声的磁带、图标等
活动过程:
1. 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轻、响不同的声音,帮助幼儿体验什么时候该用响亮的声音说话
老师创设讲故事的情境,声音越说越轻,让幼儿感受轻的声音有时会让大家听不到。
幼儿用响亮的声音向大家介绍自己,感知什么样的声音是响亮。
2. 听录有大班幼儿嘈杂声的磁带,帮助幼儿体验什么时候该用轻的声音说话
播放一段嘈杂声的"磁带,引导幼儿感受大家都在说话的时候应该用轻轻的声音说话。
提问:“你们能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吗?为什么呢?”
3. 回忆幼儿园的生活,想一想,在什么时候需要轻、需要响。
提问:“我们在幼儿园里,每天要做哪些事情?”(教师出示相应生活图标)
提问:“什么时候需要轻,什么时候需要响呢?”(师生共同讨论选择图标分类摆放)
4. 情境练习,进一步体验不同的场境需要不同的声音。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目的:
使幼儿明白联合互助的主要,造就互助精力。
预备:
种种头饰、道具、布带多少。
历程:
运动(一)
1.讲故事《拔萝卜》。讲完后,引诱幼儿明白“联合起来力气大”的主题。
2.故事演出《拔萝卜》。领会联合的.主要性和互助乐成的痛快。
运动(二)
游戏《两人三足走》。两人一组并肩站好,将两人接近的各一只脚用布条捆住,形成“两人三足”,让孩子疏散训练,纯熟后,可两对两对角逐。
发起:
1.此类运动可在一样平常运动中随时举行。如构造大型积木修建角逐,配合移动重物等。
2.幼儿举行运动。
如有艰苦,可换其他运动,以免出伤害。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理解故事,了解斑马线的作用。
·继续了解一些常见的设施和规则,愿意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文明的小市民。
教学准备:童易软件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出主题:
1、从开始——“主动放慢了速度”
提问:
(1)斑马叔叔是怎么帮助小动物们的?
(2)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动物们安全地过马路?你平时是怎么过马路的?
·过渡:小动物想了什么好办法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2、从“树上的一只猴子”——结束。
提问:
(1)谁想出了好办法?
(2)是什么办法?
·过渡:真奇怪,小动物们在斑马线上过马路就一点儿也不害怕了,为什么呢?请你们仔仔细细地看一遍小电影,一边看一边想,来往的车辆看见斑马线会怎么样做的?
二、完整欣赏:(播放童易软件)
提问:
1、现在小动物们是怎么过马路的?
2、为什么过马路的线叫它斑马线?
3、你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吗?
4、为什么要在斑马线上过马路?来往的"车辆看见斑马线是怎么做的?
5、小动物们要过斑马线时先怎么做的?
●小结:车辆看见有人在斑马线上过马路,会自觉地放慢速度,保证人们的安全;而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先看清楚来来往往的车辆,再通过斑马线,不要毛毛糙糙的,这样就不会发生危险的事情,也不会害怕了。
三、游戏:我是小警察(火眼金睛)
1、请你找一找谁违反了交通规则?为什么?
2、应该怎么做?
四、结束活动:
·小结:上我们小朋友不但要遵守这些规则,还要提醒爸爸妈妈,大家一起大手牵小手,做一个文明的好市民。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过程
1、 出示猪八戒木偶或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 幼儿听教师讲述故事《猪八戒吃西瓜》,了解故事内容,知道遇事应想到别人,不能光顾自己。
提问:(1)猪八戒开始是怎样分西瓜的?最后有没有这样做?
(2)猪八戒是怎样独自一人吃掉一个大西瓜的?
(3)孙悟空是怎样教训他的?
(4)猪八戒做对了吗?为什么?
3、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名称、玩法、吃法。
(2)启发幼儿与别人共同分享,体验快乐。
教师:你有好看的书、好玩的玩具、好吃的东西,自己一人享用,有意思吗?怎么办?(与别人一块玩、一块吃)
(3)幼儿共同分享。
教师:你觉得大家一起玩、一起吃开心吗?为什么?
活动准备
猪八戒木偶或图片。
幼儿带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
活动目标
欣赏故事知道遇事应想到别人,不能光顾自己。
体验与同伴共同分享的快乐。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使用“你好、您好”向其他人打招呼,培养幼儿的情感抒发。
2、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体验自由表现和表达的机会。
3、使幼儿懂得你好的作用和词语理解。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音乐律动让幼儿学会与他人打招呼。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活动中参与集体合作和交流能力。
活动准备
你好音乐、你好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图片,“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和他打个招呼吧”“嗨,你好”
2、欣赏音乐“小朋友们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3、老师表演打招呼的各种形式。
4、幼儿集体学习表演打招呼,“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好,一起拍手鼓励一下自己吧”
5、个别幼儿表演,并播放音乐您好,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共同创编打招呼动作,其他幼儿学会欣赏他人表演。
6、活动延伸“回家给身边的人打个招呼吧。”
教学反思
1.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情况需细心观察并引导。
2.对活动过程需连贯,要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并得到自主发展。
3、在教学过程中对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要依幼儿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
4、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你会让幼儿多发言出主意。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了解警服、医生等工作服。
2、了解职业服装的特点、用途,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职业和物品的连接游戏2、课件:图片-警察,医生等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话题展示课件幻灯片2师:今天你穿了什么样的衣服?感受怎么样?
(请幼儿互相交流。)2、为什么要穿衣服?
教师小结:衣服不仅可以保暖,穿了漂亮,它还有一个很大的本领,衣服会"说话",展示课件幻灯片3.4.
你知道衣服的秘密功能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吧。
3、展示幻灯片6-10观察、了解不同职业服装。
(1)观察警察叔叔的.服装,看看和一般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2)观察、发现医生工作服的特点。
4、通过图片观察周围人们的工作服装。
厨师,警察,服务员,消防员,工人,空姐等。
5、趣味练习看一看这些职业并把和职业相关的物品连接起来。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能大胆地在集体中介绍自己妈妈的1—2项本领,并为妈妈感到自豪。
3、能用一句好听的话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邀请班上幼儿的妈妈参加活动(可带妈妈的照片和作品来园)。幼儿亲手做好礼物一件。
2、请几位妈妈 做好准备,在活动中向幼儿介绍自己的工作或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过程:
1、让幼儿了解“三八”妇女节。
教师:今天有许多妈妈来参加我们的 活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今天是妈妈的节日,也叫“三八”妇女节,除了我们的妈妈还有哪些人过节?
教师(请妈妈站到面前):今天妈妈过节,看,妈妈们多漂亮,笑得多开心,让我们一起祝妈妈节日快乐!
2、夸夸好妈妈。
教师:我们都有一个能干的好妈妈,妈妈们有些什么本领呢?
妈妈代表给幼儿讲讲自己的`工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如编织的毛衣、绣的作品等)
教师:你的妈妈有些什么本领,谁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利用幼儿用书上的调查,并结合带来的照片或作品进行介绍)
3、礼物送给好妈妈。
教师:小朋友的妈妈真能干,不但能做出香喷喷的饭菜,给小朋友们编织毛衣,还能把工作做得很棒,真了不起!我们都爱自己的好妈妈,我们可以怎样爱妈妈 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我们如何爱妈妈。
请幼儿到自己妈妈的面前,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4、歌表演《妈妈,不再烦你啦》、《我的好妈妈》。
教师:我们学了歌表演《妈妈,不再烦你啦》,现在我们表演给妈妈们看,让妈妈欣赏我们的节目,好吗?
每一位幼儿找到自己的妈妈,为妈妈表演歌曲《我的好妈妈》。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或录象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玩具)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
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
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3、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