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平行四边形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

推荐度:

平行四边形教案

推荐度:

平行四边形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有关平行四边形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行四边形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的例1、例2、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4页的练习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

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名称。(电脑出示)

2.在这几个图形中,你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呢?

3.大家想不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l中的第一组图形。

提出要求:这儿有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对学生的交流作适当点评,使学生明白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都是可以的:即数方格比较大小或把左边的图形转化后与右边的图形进行比较。

(2)出示例l中的第二组图形。

提出要求: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

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

(3)小结:把不熟悉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转化。这种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

2.教学例2。

(1)出示画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提问:你能想办法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提出要求:谁愿意把你的转化方法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用实物投影演示剪、拼过程)

提问:有没有不同的剪、拼方法? (继续请学生演示)

教师用课件演示各种转化方法,进行小结。

(4)讨论:刚才大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的。大家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

启发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沿着高剪开,能使拼成的图形出现直角,从而符合长方形的特征。

(5)小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3.教学例3。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大小有没有变?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2)操作: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23页上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并求出面积,再填写下表:

转化成的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长(cm) 宽(cm) 面积(c㎡) 底(cm) 高(cm) 面积(c㎡)

(3)小组讨论:

①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反馈、交流,抽象出面积公式。

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如.下的板书: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二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高

(5)用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S=ah

(6)指导完成“试一试”。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答,再通过指名板演和评点,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三、巩固深化。

1.指导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计算时应用了什么公式。

2.指导完成练习二第1题。

(1)明确要求,鼓励学生尝试操作。

(2)讨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要使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相等,它的底和高可以分别是多少?

(3)学生继续操作后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对展示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判断,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3.指导完成练习二第2题。

先让学生指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

提醒学生:测量的结果取整厘米数。

4.指导完成练习二第3、4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5.指导完成练习二第5题。

(1)同桌两人分别按要求做出长12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方形不动,另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平放在桌上。

(2)指导观察、思考。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做成的长方形和用长方形拉成的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它们的周长相等吗?为什么?面积呢?

(3)指导测量、计算,验证猜想。

(4)连续拉动长方形,启发思考面积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教学后记

通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 使学生了解用数方格方法计算面积时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同时初步学会用这方法估计并计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使学生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感受转化的策略。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5页例2及“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指出平行四边形和围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直观、操作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并能操作再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积累通过多种感官学习平面图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

教具或学具准备:

三角尺、钉子板、小棒、长方形木框(教具)

教学过程:

一、直观认识

1.观察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你准备怎样把这些图形分类?

说明:有四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四边形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今天我们认识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出示例2)

2.学习例2

1.这是生活里常见的情境。你能在这些情境中找出四边形并用手沿四条边指一指吗?小朋友在课本例2的图上用笔描出这样的四边形。

交流:生活里一定看到过这样的四边形,你还在哪里看到过?

2.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尺。你能拼出这样的四边形吗?

交流:把你的拼法介绍给大家。

说明:小朋友都拼出了生活里见到的.这样的四边形,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

3.抽象出图形

引导:像这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你能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操作,老师引导,让学生交流围法,老师适当引导(对边的方向、长短完全一样)。

二、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第一个为什么不是,说说你的理由。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画图,老师巡视指导。

交流所画的平行四边形,指出这些图形虽然大小不同,位置形状不一

样,但都是平行四边形

3.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动手操作,老师指导。

交流操作方法,想想平行四边形对边的要求。

4.想想做做第5题

演示,让学生注意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明:一个长方形,不管怎样拉,虽然形状、大小会发生变化,但都是平行四边形

三、回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请你说说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四、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 页。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简单应用;

3.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实践探索,直观感知(5分钟,动手实践、探索、感知,学生进一步探索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明确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1.小组活动一

内容:

问题1: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剪刀、彩纸或白纸一张。将一张纸对折,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将它们相等的一边重合,得到一个四边形。

(1)你拼出了怎样的"四边形?与同桌交流一下;

(2)给出小明拼出的四边形,它们的对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说你的理由,请用简捷的语言刻画这个图形的特征。

2.小组活动二

内容:生活中常见到平行四边形的实例有什么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第二环节探索归纳、合作交流(5分钟,学生动手、动嘴,全班交流)

小组活动3:

用一张半透明的纸复制你刚才画的平行四边形,并将复制后的四边形绕一个顶点旋转180°,你能平移该纸片,使它与你画的平行四边形重合吗?由此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分别有什么关系?能用别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吗?

(1)让学生动手操作、复制、旋转、观察、分析;

(2)学生交流、议论;

(3)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实践的过程。

第三环节推理论证、感悟升华(10分钟,学生通过说理,由直观感受上升到理性分析,在操作层面感知的基础上提升,并了解图形具有的数学本质。)

实践探索内容

(1)通过剪纸,拼纸片,及旋转,可以观察到平行四边行的对角线把它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可以通过推理来证明这个结论,如图连结A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

∴∠1=∠2,∠3=∠4

∴△ABC和△CDA中

∠2=∠1

AC=CA

∠3=∠4

∴△ABC≌△CDA(ASA)

∴AB=DC,AD=CB,∠D=∠B

又∵∠1=∠2

∠3=∠4

∴∠1+∠3=∠2+∠4

即∠BAD=∠DCB

第四环节应用巩固深化提高(10分钟,通过议一议,练一练,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进行简单合情推理,体现性质的应用,同时从不同角度平移、旋转等再一次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1.活动内容:

(1)议一议: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能确定其它三个内角的度数吗?

A(学生思考、议论)

B总结归纳:可以确定其它三个内角的度数。

平行四边形对边分边平行得到邻角互补;又由于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由此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可以确定其它三个角度数。

(2)练一练(P99随堂练习)

练1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求∠ADC、∠BCD度数

(2)边AB、BC的度数、长度。

练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它的四条边中哪些线段可以通过平移相到得到?

(2)设对角线AC、BD交于O;AO与OC、BO与OD有何关系?说说理由。

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第五环节评价反思概括总结(8分钟,学生踊跃谈感受和收获)

活动内容

师生相互交流、反思、总结。

(1)经历了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探索,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给自己一个评价。

(2)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练表现,优秀方面有哪些?你看到同伴哪些优点?

(3)本节学习到了什么?(知识上、方法上)

考一考:

1.ABCD中,∠B=60°,则∠A=,∠C=,∠D=。

2.ABCD中,∠A比∠B大20°,则∠C=。

3.ABCD中,AB=3,BC=5,则AD=CD=。

4.ABCD中,周长为40cm,△ABC周长为25,则对角线AC=()cm。

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4.1

A组(学优生)1、2

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生)1、2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课既是七年级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续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坚实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移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探索、体验数学思维规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求知欲强。并且,学生 在小学里已经初步学习过平行四边形,对平行四边形有直观的感知和认识。在掌握平行线和相交线有关几何事实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经历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获得了一定的探索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同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合作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和交流能力。借助于远教资源的优势,能使脑、手充分动起来,学生间相互探讨,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此基础上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比较自然地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3、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 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情推理的能力。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意识,体会几何知识的内涵与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从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学习内容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了解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几种图形间的关系,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已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会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为学生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供方法迁移,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做了准备。 由于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所以当学生掌握了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之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创新的能力,是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掌握转化思想的起始内容。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过渡时期。他们有了一定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理解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推导和描述推导的过程还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媒介让学生去参与、去操作、去实践,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规律,形成技能。这节课中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有助于学生将这些抽象的事物转化为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事物,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找出两个图形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过程

一、情感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旧知铺垫

(1)、说出平面图形名称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2)、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强调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设计目的: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入手,能够降低门槛顺理成章的引入新知识。

2、 导入新课

3、 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1)、在方子格中数出长方形的面积。

(2)、在方子格中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对应的底和高。

(3)、通过观察表格,试着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4)、共同探讨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①出示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明确其底和高。

②学生在学具上标明其底并画出对应的高。

③讨论: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再计算(保证面积不会发生变化)

④小组交流如何操作的。(割补法)

⑤学生代表汇报各组的操作方法以及得到的结论。

⑥幻灯片演示割补的过程。

⑦引导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明确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必须条件)

4、 课堂小练笔。

设计目的:达到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实践中掌握知识,并能够从实践中总结知识。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本课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 面积 = 底 × 高

长方形 面积 = 长 × 宽

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a表示底 h表示高

S=a×h s=a.h S=ah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

1.出示例1,我们认识过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64页)

2.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哪些四边形?

梯子的侧面-梯形

3.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正方形

4.小组交流:

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

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

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 它们的外形像什么?

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

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

④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⑤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有,是什么?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6.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刚刚认识的梯形,你能用这个集合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7

一、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校是一所比较偏僻的山村小学,本班有39名学生,全都是农民的子女。虽然现在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学到更多知识,将来有更大的发展,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因此,学生由于在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的重视下,学习兴趣浓厚,能够认真学习,会主动学习,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 教学内容分析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

1、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互助合作、交流、评价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难点分析

把平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形,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顺利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材提示通过剪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来研究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且提供了两种提示性的方法:一种是数格子的方法,数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种是通过剪与拼的活动,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然后计算出面积。使学生在数、剪、拼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探索、合作、交流与指导,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做一做,说一说。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知识,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课前,老师要求自己动手,做两个平行四边形,现在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找出它的,划出它的高,量一量,并表示出来。

学生做 — 教师巡视 — 同桌互相评价 — 个别台前讲说。

2、复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我们学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谁能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公式?

生: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么计算?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研讨它。

(板书课题)

(二)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1、数方格法:

师:这儿有两个图形,请同学们比较它们的大小。

出示课件(图1):

要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就是比较它们的面积。我们先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它们各自的面积。

教学活动:

(1)数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2)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3)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4)通过数方格,你发现了什么?

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上面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实际的生活中,要求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很大时,比如,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果园,用数方格的方法就难以解决了。因此,我们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某一种图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

2、割补法:

(1)学生用学具演示。

师:同学们拿出另一个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做一做,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

教学活动:

学生用学具做,同桌进行互相交流转化过程,边演示边述说,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用教具演示。

同学们完成的真好,现在我们共同来演示怎样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呢?

出示课件(图2)。

教学活动:

在演示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观点,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推导、归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

也就是说拼成后长方形的面积和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相等)

长方形的宽和原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相等)

在问答过程中,出示课件(图3)。

师: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门的面积也相等。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谁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请看课件(图4):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S=a×h

师:一般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用“·”表示,读作a乘h,板书:

S=a·h

也可以把乘号省略不写,板书:

S=ah

学习活动:

将上面公式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通过同学相互述说,既弄清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之间的关系,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几个条件,是什么?

(两个条件,底和高。)

七、课堂练习

1、运用公式,尝试学习。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4页,看“试一试”题目:

出示课件(图5)。

(在学生独立完成之后,与同学们说说各自的想法、做法,征求同学们的意见。)

2、巩固练习,拓展学习。

(1)选择正确的答案。

出示课件(图6)。

师:在上面A、 B、 C三个平行四边形中哪一个的面积是: 2×3=6(平方厘米),并说出理由。

(A:错误,因为3和2是两条邻边,不是对应的底和高;

(B:错误,因为底3和高2不对应,也就是说高2不是底边3上的高;

(C:正确。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仅要知道底和高两个条件,而且底和高必须对应。)

3、操作观察,探究学习。

出示课件(图7)。

如上图,分别计算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单位:㎝)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等,发现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相等时面积也一

定相等。)

讨论:

当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时,它们的底与高是否也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与高却不一定相等。)

八、作业安排

课本24页“练一练”,第3题、4题。

九、附录(教学课件)

十、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教材设计的思路是:先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再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提出大胆的猜想。通过操作验证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利用所学的公式解决问题。我认为让学生简单记忆公式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理解公式。因此,必须让每个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并带着自己的操作经历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

课堂是充满未知的,尽管课前我精心设计了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但课堂上所呈现出的效果,还是不尽人意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平行四边形教案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词条  教案  教案词条  平行四边形教案词条  
教案教案

 猫教案

猫教案推荐度:猫教案推荐度:猫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热门】猫教案四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展开)

教案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男女有别大班教案推荐度:小班科学活动《春天的花》教案推荐度: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神舟飞船教案推荐度: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反思推荐度:科学防疫班会教案推荐...(展开)

教案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推荐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推荐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优秀】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