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推荐度: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动物睡觉的秘密;
2、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有关介绍动物睡觉的图书、图片,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幼儿用书第三册第22页
活动过程:
1、与幼儿谈话:小朋友,你是怎样睡觉的?让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2、那么你知道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启发幼儿说出家养的小动物睡觉姿势(猫、狗······)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动物睡觉的秘密。
(1)请幼儿分组活动,观看有关动物睡觉的图片、图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讲故事:动物怎样睡觉?
4、游戏“谁在睡觉”
(1)看谁找得快:请幼儿仔细观察挂图,找出正在睡觉的动物。
(2)看谁说得对:请幼儿说出蝙蝠、老虎、丹顶鹤等动物是怎样睡觉的。
(3)看谁学得像:教师说出动物的名字,请幼儿模仿动物睡觉的姿势。
5、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三册第22页,看看讲讲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
6、教师可引导幼儿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正确的睡眠姿势。教育幼儿热爱小动物。
活动延伸:
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模仿动物睡觉的姿势,比一比看谁学得像。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点子记录的方法统计送各种礼物的人数。
2、能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礼物图片、统计表每组一张,大统计表一张、铅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我给妈妈送礼物。
1、教师:小朋友,平时妈妈照顾我们非常辛苦,你们想不想送一份礼物给妈妈呢?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礼物,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礼物?请幼儿看看礼物,一共有几种礼物?(8种)8种礼物,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出示数字8)
2、那谁来说说,你想送给妈妈什么礼物?
3、幼儿挑选一样自己最想送给妈妈的礼物。
二、计礼物数量。
1、你选了什么礼物送给妈妈?
2、我们每个小朋友送的礼物都不一样,有什么好办法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全班送围巾的有几个人,送项链的有几个人呢?幼儿说一说。
3、出示统计表
(1)师:老师请来了一张统计表帮忙。小朋友,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统计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呢?
(2)幼儿认识统计表:上面一排是礼物,统计人数,中间的这一段格子是让你把礼物贴到礼物标记的下面。比如:你们组有一位小朋友选了包包送给妈妈,就把礼物贴在包包的标记下面的格子里。另一位小朋友选了项链,那他应该把礼物贴在哪里呢?(项链下面的格子里)等你们组所有小朋友的礼物都贴好之后,选一位小朋友用点子记录送各种礼物的"人数。记录在下面一排的格子里。
4、幼儿统计,教师指导
5、展示小组统计表,教师再统计。
(1)看看,第一组小朋友的统计表,送妈妈围巾的有几个人呢?送项链的有几个?
第二组小朋友来说说看,你们组的统计结果。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第三组小朋友的统计结果。
(2)除了看礼物,还有什么办法知道第四组有几个人送了围巾,有几个人送了项链呢?(教师将礼物部分用白纸遮掉,引导幼儿看点子)
(3)我们全班送妈妈围巾的一共有几个人呢?我这里有一张大的统计表,我们一起把每组统计的结果都汇总到这张大的统计表上吧。
请个别小朋友说说全班送花朵的有几个人。记录在哪里?试试看。点子汇总好了之后,教师用数字统计。
(4)比较一下,送哪种礼物的人数最多,送哪种礼物的人数最少?
三、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统计表记录了送每种礼物的人数,有了统计表,让我们一看就知道我们班里有几个人选了围巾,几个人选了项链,有了统计表可真方便!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牛奶和水果有丰富的营养,并学会科学合理地食用牛奶和水果。
2.知道多吃牛奶和水果有利于身体生长,愿意每天吃牛奶和水果。
活动准备:
1.课件
2.小动物头饰三个,幼儿五角星人手一个。
3.水果奶茶铺道具一个。
4.榨汁机若干、小的一次性纸杯大量。
5.切好的水果四种,勺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画片片段,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播放动画片段一,并提问。
故事里有谁呀?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故事里有一头牛,它是一头什么样的牛?它和一般的牛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对了,原来他是一头爱吃水果的牛)
那主人和村子里的所有人都感冒了,只有爱吃水果的牛没有感冒,你们觉得这是为什么?
后来主人的病是怎么好的呢?(喝了牛挤出来的奶所以好了)
看来,牛奶和水果的本领还真不小呢?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究竟牛奶和水果里究竟有那些营养成分?那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去请教一下牛博士吧!
二、操作课件,引导幼儿知道牛奶和水果里的营养对我们身体的好处
1.课件讲解牛奶和水果的营养成份。
2.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听清楚了吗?牛博士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呀?牛奶和水果里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呢?
小结:对了,牛奶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宝宝和钙宝宝(和钙宝宝打招呼),多喝牛奶可以让我们身体长得高高的,壮壮的,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宝宝,可以使我们的皮肤长得白白的,更漂亮!还可以增加人体的抵抗力,让我们少生病。
三、集体讨论,引导幼儿掌握科学食用牛奶和水果的方法。
1.教师谈话引出活动。
在知道了牛奶和水果有这么多的营养以后,森林中的小动物也明白了要多吃牛奶和水果了!看,他们来了!和小动物打招呼(小猫、小猴和小牛)但是吃牛奶和水果也是有一定讲究的,现在,我们让一起来看看这些小动物的吃法对不对?这里呀有三个小动物,只有一个小动物的做法是对的,其它两个小动物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现在要请你动动脑筋,看你能不能分出谁对谁错。
2.幼儿集体观看课件,看完后完成操作材料(谁对就把五角星贴在谁的身上)。
3.集体讲解,了解科学吃牛奶和水果的方法。
(1)小朋友,你们把五角星送给谁了呀?为什么?
(2)集体念儿歌,学习小羊的做法。
红红苹果有营养,拧开龙头洗一洗,啊呜啊呜真好吃,干干净净吃下肚。
(3)那小牛和小狗的做法哪里不对,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4)课件出示牛博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牛博士是怎么说的?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吃牛奶和水果的正确方法,那我们就可以更科学的增加营养了。
那头爱吃水果的牛后来又怎么样了呢?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播放动画片段二,创设情景,玩水果牛奶营养吧的游戏。
原来爱吃水果的牛呀开了一个水果牛奶吧,给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水果牛奶,我在想水果牛奶一定十分地美味,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尝一尝水果牛奶呀!
看,今天老师把水果牛奶吧也请到了幼儿园,小朋友,你们高兴吗?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尝一尝,好吗?
五、幼儿品尝水果牛奶,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一、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多种多样的服装。
1、了解不同面料的服装。
教师:请你介绍一下你自己带来的衣服,说出服装的名称。
2、请幼儿仔细摸摸自己和别的小朋友带来的.衣服,有什么感觉?想一想,你在什么季节穿这个衣服,你穿在身上有什么感觉?
3、先让幼儿向同伴介绍,然后在集体面前向大家介绍。
4、教师小结:我们在一年四季中,都需要穿服装。在冬天穿的衣服叫冬装,冬装的衣料以毛和棉为主,有毛衣、皮衣、棉袄等,具有保暖作用;夏天穿的服装叫夏装,夏装的衣料比较薄,透气性较好,穿在身上比较凉爽,有裙子、短袖、短裤等;在春天或秋天穿的衣服叫春装或秋装,也叫春秋装。
二、观看ppt,了解各种各样的服装。
1、师谈话:今天小朋友们带来的都是我们平常会穿到的衣服,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平常我们不大会穿到的衣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集体观看ppt,了解唐装、表演服、舞蹈服等特殊的服装。
3、提问:你们觉得这些衣服有什么不一样?漂亮在哪里?
4、引导幼儿就服装的颜色和花纹来进行介绍。
5、原来服装有很多,服装是各种各样的,有唐装、中山装、舞蹈服装等等,都很漂亮。
三、集体游戏:服装归类
1、介绍游戏玩法。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启发幼儿分别将夏装、冬装、春秋装放进行分类,看谁放得对。
3、幼儿集体进行操作。
4、讲解幼儿操作情况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自从体育区有了各类民间体育玩具后,孩子们个个玩得不亦乐乎。在玩耍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转陀螺游戏情有独钟。于是我便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生成了主题活动“有趣的转动”,并在科学区提供了各种形状的纸片和积木,让幼儿制作、探究。有趣的是,我发现孩子们在制作、玩耍时,一般都会选择圆形的纸片制作陀螺,选择其他形状纸片的幼儿少之又少。其实,只要中心点确定正确,不管什么形状的纸片都能旋转起来,而且在旋转时都会呈现出圆形。为了使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有关转动的感性经验,我设计了“旋转的纸片”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猜猜、做做、说说中探索、发现各种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会呈现出圆形,同时借助这一载体,使幼儿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目标
1.探究、发现各种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会呈现出圆形。
2.在讨论、记录、交流中积累和提升有关转动的经验。
3.乐意针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体验愉快的情绪和探究的乐趣。
话动准备
1.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纸片(中心有小孔)、可制作陀螺的塑料小棒、蜡笔等各若干。
2.实物投影仪。
3.猜测记录表人手一张。
手的图形
正方形
三角形
椭圆形
话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1.投影展示各种图形,幼儿观察讲述都有哪些图形和我们玩转陀螺的游戏。
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形状的纸片比较适合做陀螺。
二、在做做、玩玩中发现圆形的纸片在转动时也是圆形的
1.提出制作与观察的要求:先选一张圆形的纸片把它做成陀螺玩一玩,看看它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3.请幼儿说一说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幼A:我的陀螺转动起来是歪歪斜斜、摇摇摆摆的。
幼B:我的陀螺先是慢慢的,后来越转越快,最后就停下来了。
幼C:我的圆形陀螺转起来也是圆形的。
幼D:陀螺转动起来它的形状有点模糊。
(评:在这里,教师因势利导,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先选圆形的纸片制作陀螺,这样既有利于幼儿习得制作陀螺的方法,也有利于引导幼儿更多地关注陀螺在转动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为下面的环节作好铺垫。)
三、在猜猜、试试、说说中发现不同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呈现出圆形
1.出示记录表,介绍记录方法:“问号”表示想一想,“小手”表示试一试,把我们的猜想画在问号下面,等一会儿把尝试后的结果画在小手下面。
2.让幼儿猜一猜三角形、椭圆形、正方形的纸片转动起来是什么形状的,并把自己的猜想记录在表格中。
3.个别介绍自己的猜想。
幼A:三角形转动起来是三角形、椭圆形转动起来是椭圆形、正方形转动起来是正方形,不会变的。
幼B:它们转动起来都会变成圆形。
幼C:转动起来会变成花形。
幼D:正方形会变成圆形,三角形还是三角形。
(评:“猜测与假设”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动手前先动脑,幼儿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无疑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里,我对幼儿的任何猜测都不作评价,而是留待他们在接下来的环节中,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发现与验证。)
4.实验验证并记录结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不同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是什么形状的,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表达与讲述。一方面请猜想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幼儿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特意请刚才猜想错误的幼儿到上面来展示自己的验证结果,从而帮助幼儿自我建构正确的知识。
幼A:我试下来发现三角形、椭圆形、正方形的纸片转动起来都是圆形的。
幼B:我猜对了,这些图形转动起来都是圆形的。
幼C:我发现三角形转得很快很快的时候,当中是圆圆的,边卜还有一圈花边呢!就像一个荷包蛋。
幼D:三角形不容易转起来的。
幼E:它们在快要停下来的时候,就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了。
(评:幼儿在探究之后,都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通过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表达和交流,以及与同伴间相互的信息交换,孩子们不但建构了有关图形转动的正确知识,还在无形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6.结合幼儿的讲述,教师简单小结。
话动延伸
1.请幼儿去活动区试试其他的物体在快速转动时,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2.在纸片上涂上美丽的颜色,在区域中观察、感知陀螺转动后色彩的变化。
话动总评
本次活动中,教师将幼儿科学教育要实现的核心价值,从追求使幼儿掌握知识,转移到了使幼儿乐于探究解决问题、乐于获得知识、知道如何去获取知识,这些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大目标上。
纵观整个活动,教师汲取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始终从幼儿的自身需求出发,立足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猜猜、试试、讲讲中建构知识、提高能力。由于受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幼儿常常用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猜测实验结果,因此幼儿的猜测有时贴近实验要求,有时却不着边际,但我们看重的是猜测可以让幼儿的思维动起来。如:猜想过程中,有的幼儿认为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纸片,转动起来都是圆形的;有的则认为纸片是什么形状的,转动起来也就是什么形状的;还有一部分幼儿的猜测则漫无边际。对幼儿的任何猜测,我们都不作任何评价,而是留待他们在接下来的环节中,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发现与验证。正是有了多种多样的猜测,幼儿才会产生迫切想知道答案的欲望,才会主动去探索、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验证过后,有的欢喜雀跃,有的恍然大悟,还有的则观察得更仔细,发现得更多。这一切都悄悄地向幼儿传递着一个信息,那就是: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亲手试一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得的就不仅仅是知识经验,还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各种能力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有的物品会沉在水中,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3。初步学会做科学小实验,体验操作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物质准备:
课件、4个水盆、相机、人手一条干毛巾;雪花片、木块、树叶、瓶子、玻璃珠、泡沫片、铁钉各8份;记录本每2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的天气真好,小乌龟和小蚂蚁要出去玩了,它们俩一块儿来到河边。
2。小乌龟说:呀!这里的河水好清啊,我们一起到河里去玩吧。
3。小蚂蚁说:不行,不行,我不会游泳,我一到水里就会给淹死的。
4。小乌龟说:那可怎么办呢?(请幼儿想办法,引导幼儿说出蚂蚁在水里会沉下去,需要能浮起来的物品当小船。)哎!有了,我可以送一些东西给你,或许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你浮起来。
二、认识沉和浮的标记,并能用身体来表示沉和浮。
师:小乌龟的篮子里出现了2个标记,你觉得哪个标记表示浮起来,哪个标记表示沉下去。(幼儿说一说)
师:你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示沉和浮吗?
三、出示记录表,课件演示记录步骤。
师:小乌龟送了什么东西给小蚂蚁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幼儿说一说)
师:(出现了“?”)请小朋友先想一想,这些物品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能浮起来的物品下面打↑,会沉下去的物品下面打↓。接下来,再请小朋友们2人一组,一人把小乌龟要送给小蚂蚁的物品轻轻地放进水里,另一个人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幼儿记录结果。
找出有异议的瓶子进行重点讲解。
六、探索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师:现在雪花片、铁钉和玻璃珠有点不开心了,因为它们也想像木块、泡沫、树叶和瓶子一样,浮在水面上,帮助小蚂蚁在水面上游玩,怎么办呢?
七、幼儿尝试操作,师小结。
师: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也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
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沉浮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反思:
针对《纲要》提出的:“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这节课我取材自幼儿身边较熟悉的东西,来进行了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沉与浮》,探索身边的科学,感知沉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尝试用简单的标记符号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在这类活动中培养他们从小爱观察和发现的能力,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一些物品:泡沫、树叶、塑料玩具、铁钉、玻璃球、塑料瓶、记录表、笔等实验材料。让幼儿通过猜测、动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探索、实践等形式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会做简单的记录。
我在活动前让幼儿猜想,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哪些物体会浮起来,让幼儿先猜一猜,然后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动手记录。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物体是沉在水里的。最后环节:探索改变物体的沉浮。我通过小铁钉和玻璃球等也想帮忙作为一个引线,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尝试、探索。
自主的科学活动离不开丰富的操作材料,但是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探究材料不是很多,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操作记录表,二是这次活动只是我们班级对“沉”“浮”现象探究的一个起点,一盏“沉”“浮”现象的指明灯,还有更多的探究材料,我们将投放在班级的自然角,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行接下来的相关探究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中班科学:
站稳的乒乓球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人手一个乒乓球和几张纸。
2、各种瓶盖、纸杯纸盒、橡皮泥等。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2.幼儿将球放在桌子上玩,师巡视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过渡:乒乓球说它有个愿望,就是想在桌子上站稳了,不想再滚来滚去的,可是材料只有一张纸,小朋友们能帮助它实现这个愿望吗?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五、再次分组活动:探索其他材料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1.过渡:小朋友们帮助小球实现了它的愿望,它真高兴,想再请你们帮助它一次,你们愿意吗?
2.师提出问题: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再让小球站稳来,行吗?你们试一试吧。
3.幼儿分组尝试。
六、结束:我们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帮助老师把东西收一收吧。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