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神舟飞船教案
推荐度: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精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锦集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设计水是孩子生活中最常见的,孩子们都喜欢玩水,而“水”中也蕴藏了许多的知识。“抓住孩子周围的事物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是《纲要》中所要求的,也是最容易让孩子接受和理解的,因此我选择并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培养幼儿热爱科学,乐于尝试的精神。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水”的字卡、两个玻璃缸、米、水、盆、小桶、小筐、玩具。
2、每组一份白糖、盐、果珍。
3、人手一条毛巾、半杯水、吸管。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字宝宝“水”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水是什么样的?”引导孩子寻找水的秘密。
2、(1)第一个秘密:水是透明的。
教师出示装有水和米的玻璃缸进行演示,引导幼儿发现水是无色、透明的。
(2)第二个秘密:水是会流动的。
第一步:教师用带有小洞的小筐装水,引导幼儿发现水是流动的。
第二步:请幼儿玩玩具,自己动手操作并感受水的流动。
(3)第三个秘密:有些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请幼儿选择糖、盐或果珍放入杯中并搅拌,引导幼儿发现它们在水中是可以被溶解。
3、教师总结水的三个秘密。
4、教师提问:“水”的作用?并渗透环保教育和品德教育,让幼儿从小懂得保护水和节约用水。
活动反思: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初步了解物质燃烧需要空气。
2、引起幼儿探究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尝试活动:装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三、动手做实验:手帕的变化
1、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
2、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4、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讨论: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
四、总结:空气就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的`存在。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让幼儿在多次的实验当中感受空气的存在,使得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积极的探索过程中。活动主要通过实验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感知。真正促进了幼儿的科学素养的养成,发扬了个性,发展了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2、知道瘪的乒乓球受热恢复原状的办法。
3、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若干乒乓球、空玻璃杯、热水、吹风机、筷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真观察实验。
活动难点:
理解瘪的乒乓球重新变圆的办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乒乓球。
1、小朋友们玩过哪些球或见过那些球啊?(举手回答)
2、老师给大家到来了很有趣的球,认识的小朋友就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吧!
3、那么它跟小朋友们认识的篮球比怎么样啊?有什么不同和一样的地方啊?(利用比较了解乒乓球的大小、轻重)
4、可以找小朋友掂掂拍拍篮球在拍拍乒乓球。
5、小朋友们比较的非常好,那么如果老师给你一个乒乓球你想怎么玩啊?(师范给大家看)
二、实验。
1、小朋友们玩的很高兴,可是老师这里有一瘪的乒乓球在哭泣说:"我不小心被踩瘪了,谁能帮助我呢?"
2、小朋友们快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让它变回原来的样子呢?(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
3、小朋友们真棒,积极动脑筋想问题。
4、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能不能帮助它呢?
5、看看老师准备了什么?(幼儿说出准备的材料)
6、那这些有什么用呢?老师要做什么呢?(引发幼儿兴趣)
7、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小实验,仔细看哦!
8、老师这里有一个空玻璃杯,把瘪的乒乓球放进杯子里然后倒入开水,想想开水倒进去后会发生什么呢?乒乓球会不会在水底不出来了呢?哇!原来乒乓球浮在了水面上(过一小会)老师现在要用筷子取出乒乓球,小朋友们想想老师为什么不直接用手去拿呢?(引导幼儿说出里面是热水,直接用手很危险,倒入开水环节也会涉及安全问题)
9、咦,乒乓球瘪的地方怎么不见了呢?哪里去了呢?(引导幼儿说出瘪的地方鼓起来了)乒乓球又变得圆圆的了
10、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倒入开水后,乒乓球就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呢?(小朋友们猜想)
小结:乒乓球的.肚子里都是空气,瘪的时候空气被挤得压在了一起,用开水烫,里面的空气感觉很热,肚子里的空气开始膨涨就是越来越大,瘪的地方就撑起来了,所以乒乓球又圆了
11、小朋友你们学会这个办法了吗?
活动延伸:
会跳舞的乒乓球。
1、乒乓球变圆了很开心,它说:"谢谢小朋友,我要给你们跳支舞"
2、乒乓球会跳舞好神奇啊!小朋友们想看吗?
3、拿出吹风机,吹风机把乒乓球吹起来并在空中跳舞
4、乒乓球跳的好看吗?我们来给它鼓鼓掌
5、小朋友们把会跳舞的乒乓球告诉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好不好?
小结:小朋友们今天的课《有趣的乒乓球》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以后多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好不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让我们跟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活动反思:
受热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但是幼儿年龄较小,可能见过却不明白其原理甚至说不出原理的名称,所以本节课真正的目标是体验发现的乐趣。
中班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仍然是具体形象的,所以不要求幼儿说出乒乓球恢复原来样子的复杂科学的原理,只需要知道用什么办法就可以了,因此只是用简单形象的语言讲解乒乓球遇到开水是怎样变圆的,整个过程多以提问猜想为主然后进行验证,既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好奇心又培育想象力发展,既然设计的是一节小实验,就顺便让幼儿观察欣赏和乒乓球有关的有趣实验,因此设计了会跳舞的乒乓球,只是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充满好奇心,由于时间等问题不可能让幼儿一一操作,所以在幼儿离园时可以告诉家长回家和幼儿一起尝试。
至于乒乓球可以进行有趣的制作可以作为一节美工课单独去设计,让幼儿了解并动手操作,因此本节课没有涉及,实验时会有一些变量存在,可能过程会和预想的不同,这一点要有所准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⒈、大胆尝试和探索,选择合适的材料调制泡泡水。
⒉、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感知泡泡的大小、形状和色彩。
材料准备
⒈、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自制的,用细铁丝弯成各种形状)。
⒉、清水、盆、各种容器。
⒊、洗洁精、洗发露、洗衣粉、洗手液、沐浴露等。
指导要点
⒈、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材料及其特性,观察幼儿对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是否感兴趣。
⒉、能大胆尝试和操作各种材料调制泡泡水,在实践操作和对比中发现哪种材料更合适吹泡泡。
⒊、能大胆选择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观察吹出泡泡的形状、大小、色彩等特征。
⒋、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实施步骤
出示各种材料,说出游戏内容,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逐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各种操作材料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简单讲解操作要求和方法,引导幼儿自己选择、尝试和操作,运用观察、对比的方法知道哪种材料最适合吹泡泡。在调制好泡泡水后,引导幼儿自由选择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感知、发现最适合吹泡泡的工具。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分工、合作、协商,教师作为观察者、支持者,当幼儿出现问题或困难时,给予相应的.提示和建议,让幼儿自主探索、发现和改进,从而获得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反思分析
泡泡是晶莹透亮、轻盈神奇的,吹泡泡游戏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从幼儿的生活出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所以幼儿非常喜欢,表现得很积极、认真。幼儿在调制泡泡水时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幼儿缺少经验,加入的洗洁精量太少,怎么也吹不出泡泡来,幼儿有点失去兴趣和信心,想放弃时我及时地给予了指导,请幼儿多加些洗涤用品,把水调得浓稠些再试试。当幼儿再次尝试后终于成功时 ,幼儿显得非常兴奋,这要比玩买来的泡泡玩具更开心,更有一种成功的满足和喜悦。在玩吹泡泡游戏时,幼儿只享受在吹上面,没有有意识地去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也没有感知什么形状的工具容易吹出泡泡来。此时我又及时地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思考和比较,在玩中感受到了泡泡的多姿多彩,发现泡泡的产生过程,从而不断提高了幼儿的操作、判断能力,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与蚕宝宝的零距离接触中,感受其可爱之美。
2.在师幼互动的轻松氛围中,建构起关于蚕的外形、习性的粗浅知识。
3.愿意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有探究的欲望。
活动准备:
联系好活动地点,水果一蓝,小背篓人手一只,安全教育
活动过程:
一、到乡下奶奶家作客
(激发积极性)乡下的奶奶请我们去作客,去看看她养的蚕宝宝。
二、瞧,蚕宝宝
(自由观察,相互交流,初步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1.你好,蚕宝宝。
(热情招呼,初步建立感情)
2.自由观察、交谈。
(1)教师在参与观察中获取指导信息,向幼儿提供观察建议,使幼儿的观察更细致。
(2)倾听幼儿之间的交谈,适时引导幼儿对蚕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进行重点观察和思考。
3.师幼互动
(1)问:你认识蚕宝宝了吗?(关于蚕的外形特征等)重点:蚕的体形及特点,蚕的呼吸方式(了解气孔),蚕的食物及排泄物等。
幼儿随意发言,教师捕捉与重点内容有关的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引导(如:▲找找蚕的鼻子?▲没有鼻子怎么呼吸呢?▲告诉你一个蚕的"小秘密吧:蚕没有鼻子,但它可以用身上的小黑点——气孔来呼吸。▲找找气孔。)。
教师小结。
(2) 问:为什么叫它们蚕宝宝呢?(关于如何理解称呼蚕为蚕宝宝)问:它的名字是蚕,可是我们都叫它蚕宝宝,你认为是为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肯定每个不同的答案(如:可爱、长得小、软软的等)。
(3)问: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关于蚕的生活习性等)有可能提的问题:蚕匾,蚕网及其作用,蚕的生长等。
教师鼓励幼儿提问,引导幼儿用较合理的语言来组织问题。
三、蚕宝宝的午餐(采摘桑叶,尝试喂蚕)
1. 采桑叶
(1) 师:蚕宝宝肚子饿了,要吃饭了,它们的饭是什么呢?
(2) 组织幼儿至附近的桑树地。
(3) 幼儿尝试采摘桑叶。教师提醒幼儿从叶柄处采摘。
2.喂蚕宝宝。
(1)请奶奶介绍铺桑叶的基本方法。
(2)幼儿自由给蚕宝宝喂桑叶。
(4) 观察蚕宝宝吃桑叶。
四、奶奶的礼物(激发再次探索的欲望)
1.问:再过几天,蚕宝宝会有什么变化?
(1)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蚕宝宝会越长越大还是会有其他变化呢?奶奶会送几条蚕宝宝给我们饲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2.将奶奶的礼物——蚕宝宝带回幼儿园。
3.将蚕饲养在自然角,进行观察记录直至剥茧成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了解分类垃圾箱的种类和功能。
分辨可再利用的垃圾,培养珍惜资源的态度。
活动准备
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
幼儿搜集废纸、塑料瓶、饮料罐及废旧电池,带到幼儿园。
点心时间吃剩的果皮等食品垃圾。
《美丽村》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12 - 13 页。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与幼儿一起观看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向幼儿提问:
你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吗?(废纸、塑料、金属。)
你和家人也把垃圾分类吗?(自由回答。)
老师可从以下网址下载香港环境保护署有关家庭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
向幼儿说明:这是生活在香港的人们在进行垃圾分类,那么,我们是怎样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呢?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12 - 13 页,与幼儿讨论:
图上有四个大的垃圾箱,它们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两个“可回收物”垃圾箱里边分别应该放什么样的垃圾吗?
写着“厨余垃圾”的垃圾箱里应该放什么样的垃圾?
应该把什么样的垃圾放在写着“其他垃圾”的垃圾箱里面?
3、请幼儿把带来的废纸、塑料瓶、饮料罐、废旧电池和吃剩的食品垃圾分类放好,摆在桌子上,请幼儿说一说,这些垃圾分别应该放在哪个垃圾箱中。
4、老师告诉幼儿:塑料、金属和废纸,可以回收后再制造有用的"东西,如废纸可制成再生纸等。把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利用,这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之一。各地都有专门的废品回收站来收购这些有用的垃圾。
5、请幼儿调查自己居住的地方及附近有没有分类垃圾箱,自己和家人是否使用过,然后回幼儿园向大家介绍。
活动评价
能说出分类垃圾箱的用途。
能说出哪些是可循环再生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