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课堂大赛总结范文
高三历史课堂大赛总结范文
在历史组六位组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周,高三历史组课堂大赛圆满结束了。回顾这两周本人听的五节课,感到比较欣慰。单纯就上的这节课来说,老师们备课、制作课件、上课的水平都很高,可以说不分伯仲。
具体有如下表现:
一、充分依托学案、教材,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重视对主干基础知识的抽查和讲解。
二、都有近两年高考真题的训练或应用,从而把握复习方向,提升学生能力。
三、都重视抓点复习,且重点、难点、疑点抓的比较准确。
四、作为为复习课,都注重前后、中外、古今知识的联系。
五、都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审题答题方法的指导。
六、都注重对相关社会现实或有趣知识的练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对于五位老师的五堂课,老师们都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并没有刻意准备,却上得比较成功,这是从来没有的。
尽管如此,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下面我就以这次课堂大赛为主,结合半学期以来的高三一轮复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将复习课上成接近新授课
作为教学过程指导者、组织者的教师,课前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设想得自以为尽善尽美,但如果这种设计一味从教师自我出发,不关注学生的差异及他们不同的发展可能,那么教学中学生将始终处在被动接受、消极应付的状态,结果只能是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与研究性学习的本意相去甚远。情况有二:
其一,教学中一切惟教案为是,教学中完全沿着自己预设的轨道发展,学生探究的结论必须与教师的预设重合。在这种课上,很少能听到学生的不同意见,很少见到多种思想之间碰撞的火花,很少有学生用自己的理解与别人的理解沟通。这时的提问与思考,徒具“研究”的外壳,难以掩盖学生思维的贫乏,因为他们的思维活动已被教师排斥。
强人从己的`教学,说明教师对“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等理念,还没有真正落实到教学行动中。心目中只有对教学目标的预期而没有学生可能超越教案的心理准备。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为追求的结果,它所能体现出来的至多是教师的思维结果,而正在扼杀的却是学生的灵性。
其二,设定的探究目标过高或过低
教师没有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去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热衷于向学生提出问题,但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所提问题过于艰深或过于浅显。
太过深奥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丧失了挑战性,也不具备思维的开放性。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探究讨论要么是抽象空洞不得要领的,要么是讨论场面冷清,学生搜肠刮肚仍无话可说,只能以教师的“独唱”收场。教师对这些问题或许有自己的心得,但那只是教师的思维,不创设思维的梯度,没有架设合适的材料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绝不可能化为学生的思维。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思维这种现象,尽管披上了研究性学习、问题探讨等眩目的外衣,折射出的却仍然是陈旧而顽固的“教师中心”意识。
当然,如果探究的问题过于浅显,也就没有探究的必要,仅是形式主义罢了。
二、过度依赖教学设备。教学基本技能退化
日新月异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引发了教学手段的革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后。学习的速度、内容的丰富、学习的研究性、知识构建的合作性、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等方面,相比传统课堂有无可比拟的长处,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得到了广大老师、尤其是对新事物特别敏感的青年老师的青睐,在历史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数育教学作用。
但我们也注意到,部分老师对技术设备产生了极端的依赖性,一旦设备故障或停电,则惶惶然手足无措,教学风采顿失。透视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发现的是部分老师教学基本技能退化的严峻事实.
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技能退化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如果教师不重视专业技术的培养与锻炼,过于依赖设备,将本应由老师亲自完成的工作全部交给机器去承担,教师指导作用会日趋淡化,最后发展为“机灌”。“机灌”与“口灌”一样,都是对学习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
多媒体技术发展与教学基本技能提高,两者不应相克相斥,而应相融相进,两者应该在提高教学效益的总目标下得到统一。
三、不敢明示思考结果,成为学生思维的尾巴
老师们很重视“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地认识、思考问题,这是对的,但在学生进行探讨时,老师的指导作用如何体现?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好,主要有两种不如意的表现:
其一,在组织学生讨论前,教师没有对研究方法进行指导,不作研究的示范;在分组讨论过程中,不倾听他们的意见,不作思维的点拨,无所事事;在学生集中发言时,教师不作及时、准确的评价,激励他们逐步接近正确结论,只是含糊地以“不错”、“好的”等应对,学生不能从教师处得到确切的信息反馈,对自己的思维价值产生怀疑,他们探究创新的思维积极性受到打击。
其二,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后产生相左的意见,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意见相持不下,这是学生思维积极性被激发,创新思路能力得到培养的好现象。此时学生最企盼的是老师的观点。但有些老师在这关键时刻就是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一句“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和了一教室的稀泥,让学生的希望落了空。有人还将此作为经验介绍,谓之“教师不当裁判”、“不打击学生思维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我们对此很不以为然。
我们自然不赞成教师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也不赞成教师过早表明自己的观点。因为这确实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但当学生的若干观点难以统一时,教师应该敢于表明自己的思维结果,同时指出学生思维中不甚合理的成分。在充分鼓励学生探究时,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愿尾巴现象不再。
四、课堂活动华而不实形式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课堂活动放在优先考虑的重要地位,这并无不当。但如果片面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那么设计的活动环节往往是形式化的,它们所能营造的只能是华而不实的表面效果,而无思维发展的实际效益。
这种背离了“学生主体”原则的形式化的课堂活动,其共同的特点是:只求“动”,而不求“思”——缺乏探究性——充其量可以起到有限的烘托气氛的效果,而失去的却是宝贵的教学时间和学生思维、实践的机会。对学生课堂活动成功与否检验的标准只能是:有或无、有多少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就体现在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之中。相比此类形式化的活动,在某些时候,教师精彩而富于启发性的讲述,何尝不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刻思考?我们的课堂活动应该更讲求实效,更具探究性。
五、课堂容量过大,听起来很累。
因历史课时少,学生基础又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总是感到吃紧,单元检测,课后习题又都需要处理,所以时间上总感到吃紧。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学情因素,还存在讲解过多,处处对学生不放心,大而全的问题。
当前新课改理念已被老师们广为接受,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也正趋向多样化,课改正逐步向纵深发展。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审视和剖析,发现并提出一些教学实践中的瑕疵,并非庸人自扰,而是保持清醒的表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