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课后总结
《我爱这土地》课后总结
《我爱这土地》是几天前我参加“国培”后执教的一堂汇报课。在设计教案之前,我先将课文反复地读了几十遍,发现自己在诗中几处象征含义时不太明确,在理解两节诗的联系时也颇费了些周折。 于是我想,我都难理解的内容学生理解一定有困难,便将教学目标定为三点:
1、熟读并背诵,理解诗意。
2、把握意象领会象征含义,学习运用象征。
3、品味语言领悟诗情,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并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诗意,领悟诗情”,教学难点确定为“领会象征含义,学用象征手法”。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自己想教什么,并坚持从“国培”中学来的“简洁、实用”的原则,将整堂课构思为:一读二写。读是主要的。首先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就将这十行诗读背,上课时检查背诵。然后是“读出层次”:将全诗分三层读,分四层读。以此训练学生概括能力。此时诗中哪些诗句写“土地”,哪些诗句围绕“小鸟”写便一下子明晰起来。于是我便设计了第三次读:“读出形象”,目的是让学生把握意象,通过品味关键词句领会象征意义。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先默读描写土地的诗句,以“从——我看到了一片——的土地”的句式把握土地的形象,再结合写作背景明确土地的象征含义,并举一反三合作探讨诗中“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接着便默读静思描写“鸟”的诗句,抓住关键词句品味小鸟的形象,思考诗人借“鸟”抒发的爱国情感;再对第二节中的“我”的予以探讨,明确“眼里常含泪水的我”的形象是当时所有华夏儿女的特写,第二节诗是第一节诗意的提炼和升华。至此再指导学生“读出深情”。
此时学生能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理解象征意义了。但我认为当代学生读这首诗不能仅停留在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上,还应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于是我便设计了“仿写”这一环节,但由于探讨象征含义时用时过多,“仿写”只能留作课后作业。我让学生想像假如自己就是艾青,行走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土地上,放眼今天的盛世中华,以“假如我是——,我也应该——”开头再写一首《我爱这土地》,并尽量尝试使用象征手法。课后我阅读了同学们仿写的诗歌,发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作。这既在我的意料之中,却又在我的预料之外。
课后我一再反思,这堂课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一点进步:
一是自己深入地解读了文本,做到胸有成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处变不惊。
二是对“教什么”一直心中有数,教学目标仅三点,简单易行又实际。
三是教学设计简洁实用而且略有创意。特别是“读出层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概括能力,又了解了内容理解了诗意,还为下文分析意象理解象征含义打下了伏笔,可谓一箭三雕。整堂课以一个“读”字贯始终,但又不缺变化与层次,实现了“台阶式”的设计。四是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经验和学习水平,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杜绝看参考书找答案,随时提醒学生作笔记等,都体现了一个“实”字。
不过,这堂课也存在不少的疏漏。
一是在转变教学风格时有点“东施效颦”的意味,因此免不了刻板,使课堂气氛降温。比如自己省去了导入语,对学生评价也减少等都有刻意模仿余映潮老师的痕迹,忘记了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二是缺少教育机智。如一位学生用“热情的太阳”来回答“假如你是艾青,走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土地上,你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时,没有及时指出她用到了“象征”手法并加以表扬,如果以此引导学生运用象征手法来突破难点就容易得多。
三是课堂气氛沉寂,学生发言不大胆。我想这是因为我在组织教学、激发兴趣以及教学用语上做得不好。这可能也跟省去导入、刻意转变教学风格有关。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都是在尝试、在学习,还需要反思。 行走或驻足,都能欣赏到沿途无限的风光,我想,这正是我们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理由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