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学设计范文
篮球教学设计范文
篇一:篮球持球突破动作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依据新课程要求,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习内容、资源、组织形式、参与时间、空间以及目标的达成、评价方式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权力和主动,在达成“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目标的同时,着重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所以本课制定了以下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
积极参与篮球持球突破动作技术的学习,应用自主、探究、分层等方式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方法。
2、运动技能目标:
针对个体的差异,能了解、知道、应用篮球持球突破动作,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懂得安全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3、身体健康目标:
通过学习,使上、下肢、腰腹、下肢肌肉力量得到发展,增加身体的协调性。
4、心理健康目标:
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和愉悦,表现出自尊、自信,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善于调控情绪。
5、社会适应目标:
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学习内容:
1、 篮球持球突破动作(第一次课)
2、 身体素质练习
三、重点难点
重点:突破的脚步移动动作
难点:持球突破与脚步移动协调配合
四、教材与学情分析
持球突破技术是篮球运动的重要技术,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持球突破技术的种类和动作原理,初步掌握持球突破动作,并结合复习运球上篮尝试应用。本课的学习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篮球选项班的学生,他们对篮球的兴趣浓厚,有些学生在初中就有比较好的基础,在体育课中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本身就很痴迷这项运动,通过电视等观看和平时模仿,运动技术水平处在比较高的位置。一些学生对某项运动也很喜欢,但没到痴迷的程度,所处运动水平在一般的位置上。而有些学生以前对体育活动和体育课在认识上出现偏差,体育也不喜欢,运动的协调性差,体育基本素质也差,所以专项技术水平也较低,整个班的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怎样关注到不同的差异,让不同的群体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五、教法学法的运用
(一)教法
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创新能力。
2、讲解示范法:
通过精炼适度的.语言讲解,是学生获得正确的额动作概念,以优美的动作示范,有利于学生模仿正确的动作技术。
3、纠正错误法:
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的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学法
1、采用示范教学,配合师生互动演示,这样能能够体现内容的直观性,学生领会意图快,容易接受。
2、分组练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多次反复的联系,达到熟练程度。
(三)学法指导:本课我认为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本课的学法中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对比,师生讨论,探究、观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六、教学过程:
1、教学常规
2、 专门性准备活动
3、学习持球突破(讲解示范/设疑激趣-模仿练习/分层指导-分层教学/自主练习-展示对比/相互提高)
4、体能练习
5、整理放松
6、师生讲评
根据认知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三部分:
(一)开始部分:
分为来两个内容:安排时间7分钟。一是常规内容。二是准备部分。这样安排一是旨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平时枯燥的跑步活动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习动机。二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基本部分:
安排时间28分钟,教师完整动作示范,精炼讲解动作要领。第一个内容学习“原地持球突破”。时间安排13分钟。发展学生各种脚步移动能力以及增强身体协调能力。第二个内容是学习学习“行进间突破上篮”。时间安排15分钟,让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突破高手上篮动作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创新的能力。
师生分析、互评、归纳总结动作要领,指导纠正动作。
(三)最后结束部分:
组织学生站成四列横队。教师提示放松部位,颈、肩、腰、臂等部位放松,时间安排5分钟。要求学生在放松时做到轻松、快乐,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进行美的教育同时,又一次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之后,以评语式进行简短评价,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最后布置课后作业。然后布置器材回收,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爱护集体财产的习惯。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七、预计效果:
1、本课教学设计的特点
(1)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设疑激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2)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提供自主合作学习和展示对比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激励学生敢于突破、超越自我和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与交往的能力。
(3)通过安排体能练习,弥补本课运动量不足,提高锻炼效果,发展学生的素质和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2、基本掌握动作完成情况:8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持球突破动作要领。
95%的学生都有所改进提高。
3、课的强度与密度:
练习密度:40%—50%左右,平均心率达110—130次/分
篇三:高二篮球持球突破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让学生对知识、技能进行专门和深入的学习,并使其逐渐掌握一至二项运动技术,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本次课是本单元第三次课,教学目标是在行进间传球的练习基础上,学习持球突破,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应用突破技术突破上篮。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属于水平五。全班40名学生,篮球基本技术比较均衡,而且大多数同学比较喜欢篮球,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较强。
三、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篮球在高中教材中,属于选修内容。根据新大纲的精神,选修内容占40%,必修内容占60%,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把篮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整个高中的教学,在每个学期都有8个课时的教学计划。本班的学生已经学过了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运球低手投篮、体前变向运球等基本技术,在掌握体前变向运球的基础上,学习持球突破技术。在实际的教学比赛中,有很多同学无意识的应用突破技术,但对持球突破技术缺乏正确的学习与练习,而持球突破技术是进攻队员经常采用的一项技术,把持球突破与行进间传球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到比赛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篮球技术的实用性,在实战对抗中,提高了同学们对篮球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蹬跨—转体探肩—推放球
五、教学难点
突破时机的选择、假动作逼真、动作连贯
六、学法指导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次课通过将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有机结合,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以“体验为红线”和以“思维为主攻”的教学策略,来保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时,行为表现为“探索—研究—应用”,心理上表现为“观察—思维—迁移”。采用导学、导思、导练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索(观察)--研究(思维)--应用(迁移)的学习思维活动过程,达到了解动作技术的实质和规律,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身体锻炼寓于教学、练习之中,在讲解与运用持球突破技术时,选择学生一对一的“单挑”和学生与老师一对一的“单挑”,在极富挑战的情况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七、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考虑运动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尽可能多接触球。热身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把熟悉球性结合起来。让学生时刻在运动中去体验篮球,应用各种形式的熟悉球性练习,来提高学生控制球的能力。专项准备活动,在配合动感音乐下,创编形式新颖的篮球操,来增强学生球性球感,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2、基本部分,以“思维为主攻”的教学策略,首先通过设疑(在一对一的对抗中,进攻队员一般采用什么技术摆脱防守进攻得分?)—讨论—提出课题(持球突破)在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示范,再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及正确概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3、结束部分,在教师的带领下做放松操,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八、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负荷预计
在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情、教材的特点、重、难点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在教法上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篮球运动本身的规律,学生能积极、认真参与到各项练习之中,师生关系融洽。
2、生理负荷预计:
平均练习密度46%-55%,生理负荷:140-145次/分。
九、场地器材:
篮球:41个,标志物:8个,录音机:1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