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周记500字
导语: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清明节的周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清明节的周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清明的。
在我的老家,清明的时候都要吃清明果,去给已故的亲人扫墓和请亲朋好友吃饭。清明果是一种青色野草植物和米粉混合做成的,里面包的馅有肉,豆腐干,鲜笋和虾皮等。吃起来软软的,黏黏的,很多人都很喜欢吃,我也很爱吃。除了做清明果,还要去扫墓,这是每年清明节都要做的事。那天早上,外面下起了毛毛雨,我们一家人换上胶鞋,打上雨伞,一块上山去给我太公和太婆扫墓。山路十分陡峭,但是我们最终还是爬了上去。到了墓前,我们先把地上的杂草除干净,然后爷爷在坟头添了些土和草还献上了许多黄菊花,在坟上加草的意思是使下代人更加兴旺发达。之后点上了香,我们一家都拜了拜,最后就差放鞭炮了,只见爸爸拿出打火机,点燃了鞭炮,之后我们就随着鞭炮声下山了,我们一边下山一边欣赏着山下美丽的风景,油菜花黄黄的,桃花朵朵开放,十分美丽。除此之外呢,我们那边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请别人吃饭。爷爷奶奶从下午就一直忙个不停,食物非常丰富,全都是海鲜,客人们吃的都非常高兴。
清明节扫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清明节我都会回老家扫扫墓,回老家扫墓,是对已故亲人的一种尊重。
篇二:清明节的周记
“清明时节闹纷纷,路上热闹不可行。借问祭坟何处有,人人遥指小松林。”一首小诗,把清明时节最重要的事件——上山祭奠和踏青提到了我们生活的重要日程上。
祭奠是对先人的缅怀和告慰,是后人的家族史和礼节的教育。所以,清明节这天,就会有很多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上山去。要问他们上山干什么呢?顾名思义,当然是上山祭拜祖先。
那一天,爸爸带上我和妈妈,来到太爷爷的墓前,虔诚地为他的坟墓铲铲草,扫扫地面,供上供品和美酒,烧起香烛,再跪一跪,拜三拜,为太爷爷祝福,同时也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祈求,求健康,求平安,求财富。爸爸让我也跟着学跪学拜,说来也奇怪,这一跪一拜之际,一股对太爷爷的恭敬之情竟油然而生。我们还把那些大包小包的东西先供一供,再烧掉,给去世的太爷爷“寄”一些“钱”,“衣服”,“房子” ……让他在天堂什么都不缺。爸爸还让我读一读墓志,了解太爷爷的光辉业绩和美德。这一读,我的小小的心灵里,就播种下了我们家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是呀,太爷爷曾为了我们的家风风光光于人前,我是太爷爷的曾孙女,我得发扬他的光荣传统,还得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让我们家的风光发扬光大。在临走时,我们还放鞭炮,让太爷爷知道扫墓结束了。清明时节扫墓可真热闹呀!看,山上山下,除了扫墓的人,还是扫墓的人;墓前墓后,除了缭绕的香烟,还是缭绕的香烟;坟头坟尾,除了香烛供品,还是香烛供品;耳边耳畔,除了鞭炮声,还是鞭炮声。啊!多少个家庭也和我们一样,在告慰先人,在教育后人,在传承美德呢?
在清明时节,除了到山上去祭奠,人们也顺带踏青。
去的一路上,回的一归程,都是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的.好机会。我们仰起脸儿,让春风抚弄抚弄疲惫的脸蛋,理顺飘飘的长发;我们伸长双手,要腾空飞翔,拥抱蓝天白云;我们摘一朵野花,插在发梢扮个俏;我们撩一片水花,在溪中留个倩影;我们拉开喉咙,让歌声在旷野中奔驰……在这个时候,没有了工作的劳累,没有了学习的劳苦,没有了生活的劳碌;所有的,就是我们的心和青
山绿水融在了一起,我们的心和花草树木连在了一起,我们的心和蓝天白云嵌在了一起……
“清明时节闹纷纷,山上尽是祭坟人。借问相约何时来,遥指来年又清明。”小诗吟处,清明时节那上山祭奠的一幕幕又在眼前浮现。
篇三:清明节的周记
雨纷纷清明已经过去,未见几许断肠人,倒是借问酒家何所有的不在少数.麻醉着神经,损伤着肝肾.嘉陵江边,游船几许灯光灿烂.灯下那一杯杯冒着热气的绿玉,不时几个星子闪进去.茶溶在水里边,唾液溶在茶里.纵然茶叶再名贵,也不过是茶与唾液的混和物.自然没什么味道.
江对岸,红军纪念馆灯火辉煌.再衬上“阆苑仙境“四个大字,确有一番韵味.但清明节仍无几人上去缅怀先烈,似乎他们的鲜血造就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抑或只是装饰了那一双双早已饱受光污染的眼.
古城里,衣着暴露的女人到处留下倩影,全然不顾自己那水桶腰或罗圈腿.不用问,那是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阆中不是小气的丽江或周庄,道宽楼高倒使她们显的娇小了几分.
这街愈走愈黑,到了汉桓侯祠灯也学会了戛然而止.本来就是古墓.门前又新挖一口“古井“就怕吓不死人.唉,真为阆中中学的美女们担心.
夜深了,阆中中学还传来许许书声.原来校方又在和全国人民作对,可怜的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才能体会到中国早已解放?这样补课,脑细胞死伤无数,本可以考北大的也只有考个渣渣了.
城里到处都是祭奠后的灰烬.低头看看冥钞面值,多以百万计数.若先人地下有收,一日收获无数亿,这冥间货币恐怕也要贬值.不过看着这一个个“孝男孝女“,我倒想起一句老话“活着不孝死了孝,瞎闹!“是啊,与其这样“孝顺“,生前何必恶语相加,置于死地而后快?这般孝顺也不过是不是“哄死人“,.也许有些人才自知罪孽深重或他(她)也成了父母.早知如此,何必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