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认为,世间万物由清浊两气组成。清气上升,成为天空,浊气下沉,成为大地。气是古人对天地,对世界的一种认知。到了后来。文人墨客赋予了气新的含义。它可以是人的修养与品质。也可以是铮铮傲骨,豪迈壮志。在我看来。气是人们对人生的态度,也是对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就可以被称之为气度。
气度可以分为很多种。待人温和是一种气度;忍让他人是一种气度;身处淤泥,胸怀壮志,是一种气度;兵临城下,笑谈自若也是一种气度。一个人的气度,往往决定着他接下来的行动。如若有鸿鹄之志,更有胸怀天下的气度。必然以己身证己志,即使不能建功立业也可流芳百世。如果心胸狭窄,鼠目寸光。莫说清史留名。就是自己安稳的生活,也未必能得到保证。
所以说,秉持的态度决定了接下来的道路。那么。什么样的气度才能使我们踏上正确的,成功的道路呢?
第一,正直。无论生活贫困或者富贵,无论身体健康或病痛。无论世界赋予了多大的困难与挣扎,都必须需要持有正直的气度。君不见,商纣王在肉池酒林中是何等的快活。但他忘记了黎明百姓的疾苦。失去了作为君王
的正直之心。不听善言,耽于美色,最终沦落到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而辛弃疾则与他相反。他一生为国奔波,即使难得重用,也不忘自己对侵略者的痛恨。他的正直。使他写出了“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名篇名句,为后世传颂。
其次,善良。这里的善良与普通的善良不大相似。它更接近于一种容忍,容忍他人的小差错,容忍他人的不同之处。这就是一种善良。周总理曾说过,求同存异。这也正是我们对他人包容的善良之处。
最后,温和。待人温和说来是很简单的,但做起来确实有困难。谁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但几千年来又有几个人做到了呢?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温和,是待人接物不远不近。既不过分亲昵,又不显得疏离。诸葛亮可以称得上温和二字。在他出征南蛮期间,朝堂上有人数次挤兑于他。他办事回朝后。并不因此责罚那人。反而是以礼相待。诸葛亮对待政敌,既不将他提挤出朝堂又不明嘲暗讽。反而一再谦让那人。这难道不是一种气度吗?
秉持气度。用宽容待人的态度,用胸怀壮志的豪迈,用正直刚强的品质,使我们脚下所踩的道路宽阔,正确,而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