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在1910年,12岁的周恩来身上就已找到答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短短九个字给历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了每个有志学子滚烫的初心。
追溯到悠远的战国末期,一位伟大的诗人,政治家。从小便被赋予重任,为此他饱读诗书。小时候,父母阻止他读《诗经》,他不顾劝阻,无论刮风下雨都躲进山洞读书,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从诗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政治领域他也有很大成就,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对楚国影响深远。这一切都是他专心读书得来的。要国家富强就必须得有一群先进的知识分子,可知读书对国家的重要性是不可衡量的。
再说现代,萧公权,大家都知道他是法政领域的一位大师。自二十多岁起,就立志要读书救国。他23岁赴美,先后就读于密苏里大学,康奈尔大学,并且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一出版,就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
评价。他研究中西学术,孜孜不倦地寻求知识,为的就是救国。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成立,萧公权当选为首届院士,他的思想救国理念以及政治多元主义一书所起作用,功不可没。
屈原,萧公权都是通过读书使国家富强,这些有力的例子无不说明着读书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身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不应该只成为我们的口号,我们应落实到行动上来。从现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多读书,读好书,开阔自己的视野,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祖国奋斗。
当我们拥有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知识基础,我们就应把它们运用到国家的建设上来,推动国家的科技创新,为自己的国家献出一份微薄之力。我们要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国外经验,这样才能使国家快速发展,立身于世界科技强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