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为长达五年的楚汉之争画上了句号。那时项王被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入汉军重围……
还记得那时,项王尚还年幼,起义也并未开始。一次秦始皇游浙江,项羽一句:“彼可取而待也。”惊了当时的项梁和千百年后的世人。我想问一句为什么?他会回答那是:“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的自信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气和实力。而后几年,年仅24岁的项羽,揭竿而起,带领着八千吴中子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雍丘之战、巨鹿之战……大败秦军,西楚霸王从此崛起。
可再反观如今,项王大势已去,被汉军重重包围,损兵折将,粮草将尽。把这位在彭城之战中,遭遇盟友背叛、孤立无援后还能以3万骑兵大破刘邦56万兵马的霸王,逼入了绝境。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我会问为什么?他会说那是他独爱虞姬的缱绻情意。望着昔日陪他驰骋疆场的爱驹和心爱的女人,他在担心他们以后的命运,他不忍就这么弃他们而去。而虞姬一句“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是她对这段凄美的爱情的回答。剑光闪过,留下玫瑰红般的血流过雪
白雪白的脖子……他有着做大事者不敢有的儿女情长,可正因为如此,他是一个伟丈夫。
最终,四面楚歌,军中男儿开始涕泣,项王眼眶微红,抬头望天,不让泪水落下。而后一路南逃,突至东城,又到乌江,只剩下了二八骑兵。属下劝他渡江,卷土重来也未尝不可。可他没有这么做。他跳下马,与汉军搏杀,传说他一个人就杀了汉军百余人。可随后,又是一道剑光闪过,滚烫的鲜血留下,那鲜红的血不知刺痛了多少人的眼。为什么?为什么不渡江?他留下的“籍与八千子弟渡江,今无一人生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告诉我,他可能在愧疚吧!看着那时跟随他一起出来闯荡的兄弟们一个个离去,他可能在自责吧!这比为了活命把亲生儿女推下车的刘邦,要重情重义太多。
虽然我无法穿越千年与项羽进行一场真正的对话,可是我的精神和灵魂可以。我欣赏他,因为他豪迈的性格;我敬重他,因为他独有的傲气和霸气;我钦佩他,因为他的重情义。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变得更加真实更具有人性。我知道他是一个即使失败也掩藏不了真性情的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