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放风筝”是我们家每年迎接春天的方式。
那时候,年轻的父亲手很巧,我家的所有家具都是他亲手做的,大到衣柜,小到桌椅板凳,他都亲手完成。木工,油漆活,没有他不会的!
每年开春,父亲都会亲手做风筝,领着我们一群小孩子跑到村东头的野地里放。那时候,父亲弟兄四个,他是老大。到我们这一代,堂兄弟,姐妹十多人,一大群高高低低的孩子们跟在父亲后面,排成一长队,好壮观!
印象中,都是大孩子才能担当放风筝起飞的重任。经常是高个子的大姐主放。她每次都是在我们这帮小孩子的面前骄傲地拉起风筝线跑,二姐托起风筝,二人配合,父亲指挥,一群小的叽叽喳喳围着风筝,蹦蹦跳跳,跟着风筝跑跑。很少有机会亲手放。不仅是大的经常说:“你会放个啥
,跟着跑吧。”而且说多了,就会自己也觉得,自己根本就放不起来。不过,父亲总是在风筝起来后下命令,“把风筝放起来,然后把线交到小的手里。”小的也是学着大的样子,抖一抖,拉一拉,跑几步……就那,高兴的心儿也随风筝飞上蓝天!
现在,我们随时都可以去街上买风筝,而且再也不用轮流拉绳,可以人手一个了。现在风筝做工精细,只要有合适的风,一个人就可以将风筝送上天空。但是,风筝买回来,怎么看,既没有父亲做的好看,也没有眼巴巴瞅着,期待风筝飞起的激动心情了。当然,更没有几院兄弟姐妹们疯跑野地的壮观场面,少了很多的笑声。现在看着风筝,仅仅是60块钱买的一个物件,放风筝的感觉已完全不是小时候的味道了。
放风筝,兴起,兴落,就在转瞬之间。